| |
|
首页 -> 三国 -> 煮酒论英雄:诸葛孔明,走下神坛的千古一相 -> 正文阅读 |
[三国]煮酒论英雄:诸葛孔明,走下神坛的千古一相[第13页] |
作者:狻猊龙子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楼主还更不? |
楼主:看你的文章,武侯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眼前,但还不够清晰,只看到武侯高尚的“魂”,没看到“实”,他的容貌气质如果硬要找一个演员扮演的话,你觉得哪个比较贴近呢?唐国强?陆毅?金城武?还是另一人? |
@楼主:http://tieba.baidu.com/p/3410320115 不好意思,未得您的同意,摘录了一部分文字,见谅,如果您不同意马上删贴。 |
竟然全是楼主的字 |
大奸似忠。 |
闲笔几句: 现世之人总爱无限放大别人的弱点,而后大肆批判,以满足自己鹤立鸡群的虚荣。学问、修养统统不及古人,可批评起别人却十分拿手。 关于云长,近年来总是流传着他非英雄,却为好色之徒的传言。说他贪图秦宜禄妻之美色,弃糟糠不顾,有违人伦,亦难称英雄。 事情真相如下: 【《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云长只是企图纳妾,到最后还是被曹孟德截胡,抢走美人,并没有成事。若说好色,倒不如用来形容旁边这位妻妾数十,儿女成群仍不思修身养性的曹丞相更贴切。 在公元2世纪的中国,一夫一妻制简直是天方夜谭,古人的道德并不是以妻子多少来判定的,而是是否忠诚君王,是否孝悌父母,是否夫妻和睦,是否热爱子女。 贪色,纳妾,实在再正常不过。 刘玄德在最落魄时,身边尚有嬖宠者数人;孟德则妻妾数十,光儿子就有二十五个之多;仲谋是出了名的负心薄幸,因自己的贪好女色,晚年竟然酿成宗室相残的局面。 纵观整个三国时代,能够做到对女色毫无所动的名臣,大概也就姜伯约一个。郤正深为纳罕,于是在著作中为他写了一笔: 【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 诸葛武侯,纳不纳妾呢? 这确实不知。 他老哥诸葛子瑜是出了名的谨慎,妻子过世后,没有再娶。然而身边始终姬妾环伺,融融其乐。且庶出之子,子瑜一概不举,如此没有人情味的行为,竟然被吴书赞为: 【谨,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妻死不改娶,有所爱妾,生子不举,其笃慎皆如此。】 可见,三国时代的道德观与现今大不相同。为男子者,尤其是有权有势的男子,如若不纳妾,是件很稀罕的事情,就像现今有人到了四五十岁还孑然一身一般,十分引人注目。 如果云长企图纳他人之妻都算作不仁不义,那,怒骂结发之妻“老物可憎,何烦出也!”的司马仲达基本上就是丧尽人伦,毫无道德可言。亲手杀死妻子夏侯氏的司马师简直就是禽兽一只,不堪为人了。 既然某些仁兄能够对仲达、司马师父子在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恶行处之泰然,又为何单单要对云长如此苛刻?食、色,性也,更是他人之私隐,何必无限放大,追根溯源,给古人的正常生活扣上一顶高帽子。 |
回头开说襄樊战: 襄樊之战,不单是云长的末日,同时也是大诸侯曹孟德生平的最后一战。 云长与孟德,冥冥之中似乎自有缘分,旁人看不见,老天却铭记在心。 众所周知,曹魏虽然地福辽阔,雄踞数州,却没有东吴、季汉般的天险可依,四面开阔:外毗邻异族蛮部,内又与吴、汉接壤。几乎岁岁动兵,年年战祸。但因其资本雄厚,国内精兵悍将数目众多,虽饱罹战火,但多年下来未曾动摇根基。并且还有大把力量能够与东西两面的吴、汉势力交兵,彰显国威。 然而,随着赤壁战的失利与汉中丢失,孟德已经离天下统一的大梦越来越远。刘氏势力在黄河南面的蓬勃生长,以及处处蠢蠢欲动的思汉人心,已在悄然间动摇曹魏于黄河南面的控制力量,并逐渐对中原地区形成威胁之势。 当值此时,北廷内部也不太平,恰遇多事之秋: 建安二十二年,前所未见的大瘟疫席卷北方,“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曹子建的《说疫气》虽有夸大渲染之嫌,但疫气所造成的百姓伤亡,亦可一窥。 随后一年不到,人祸又至: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因忧虑汉祚将移,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合谋反攻许都,欲挟天子以攻魏,南引云长为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年四月,代郡、上谷乌桓无臣氐等反。 同年十月,宛城守将侯音又反,举城欲投奔云长。 面对着这一波又一波的反抗力量,曹魏除了镇压,别无他法。 人心如水,可载人千年,亦能顷刻覆之。 相较刘氏君臣,孟德在这方面显然不具优势: 刘玄德别的不说,网罗人心的本领可谓一流:知人待士,弘毅宽厚,军民竞相趋之依附,效以死贞。且身为大汉皇裔,比之孟德,更添几分正统。 诸葛武侯忠勇有智,识人善任,又深具韬略,禀性谦逊。在当时已为人民深深敬慕爱戴,去世之后更是被奉入神明之列,为中国后世整整赞颂传扬一千七百多年,成为中华民族忠贞智慧的符号。 荆益两地人民已经用他们的心灵将刘氏主臣稳稳的承托在历史洪流当中,荆襄、川蜀处处都响彻着刘氏的声威。尽管此时前方水流湍急,道路未知,然而在这片心流的载承下,他们必将长风破浪,径直驶向属于自己的广阔沧海。 这个纷乱的时代,已然印刻下了他们的航迹。 回观孟德,此刻的处境却格外尴尬: 他虽托名为汉相,实则是天下人心底里公认的窃国逆贼。不论曾经为东汉天下做出多少贡献,只要一句“除贼兴汉”的口号响起,便足以抹杀他一切的功绩。 孟德身边,已有太多人为此断送性命:一些是随其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一些是他满心信赖的股肱大臣,还有一些是从未了解过他的人们,他们纷纷举起这杆兴汉大旗,发誓要将他与他的家族赶出许昌,赶出汉世。 他们的精神就像熄不灭的火种,燃烧在他的周围,随时都会将他拥有的一切焚为灰烬。一堆熄灭,一堆又燃,前赴后继,永无止境。一直燃烧至汉祚完结,一直燃烧到他走进坟墓。 从这种层面上来说,大诸侯曹孟德也可算得上是三国时代的一位悲剧英雄: 他既有雄睥天下的气魄,也有非凡的兴国政绩,却在后世流传三国故事的过程中,逐渐丢失了名誉,成为令人所不齿的奸雄暴主。 他早年满怀雄心壮志,集结义军,征讨董卓,抱怀着一腔卫国热血迈入汉室朝堂。入主北廷后,大力整顿朝务,积极提拔人才,扶持即将倾颓的汉家基业撑过了十几年艰苦的峥嵘岁月。先败袁、吕,后挫袁绍,几经辛苦赢得北方统一,天下初定。 他虽软禁献帝,剥夺其君王实权,一心想要成就自己的王图霸业。但不可否认,孟德的确比献帝更具人主之姿。在其治理下,北方由混乱逐渐走向初步安定,人口日渐兴盛。不仅如此,他还解决了自桓、灵二帝起就十分严重的流民问题,稳定农耕生产,打击豪强势力,兴修水利工程,为北方大地带来了繁荣安宁。 较之汉末诸帝黑暗而昏庸的统治,孟德在朝,可谓气象一新。只可惜他不甘于止步东汉重臣,而是一心希冀创造自己的王者神话。于后世,总是毁誉半参。 不过介于时下之人对诸葛武侯的种种猜疑,孟德更进一步的选择倒也不失为痛快之举: 他本就处于嫌隙之地,权重之位,与其处处被他人提防、猜忌,倒不如大大方方的一次把事情做全、做尽,亦免却日后在后辈口中落得个“欲篡未发”的嫌疑,徒惹旁人大打口舌之战。 孟德篡汉,其表现再明显不过,当中的雄主霸气表露无遗,令得一干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后世之人眼红欣羡,大赞其胸怀大志,堪为世间真英雄。 关于孟德与武侯,我们无须比较,也无从比较。孟德是天就王者,武侯则为护国王佐,他们身份不一,却俱为当世之杰,所走出的每一步自然受到自己理想与信仰的驱使。 进,需要勇气。守,则需要信念。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因为这句承诺,武侯诸葛孔明奉献出了自己最后的光辉,点亮玄德临终前的双眼。护卫皇祚,坚守底线。 现世之人狡诈而虚伪,对于金钱与权力的追求永无止境,早已不再相信两千年前古人的道德与坚守,总认为他们与自己一样,对于权力、名位充满无尽渴求。 现实永远都只能描述当下,如何能够用来衡量两千年前的社会标准? 当信仰与忠诚被利益、金钱所取代;当梦想和希望被虚伪、偏激摧毁,你眼中的世界自然是一处充满沙岩与荆棘的不毛之地。 于是,坚守信仰被诠为“好大喜功”,执著忠诚被译成“怀逆未发”,追寻梦想被当做“不自量力”,不弃希望被嘲成“垂死挣扎”。 没有爱与信仰的世界是可怕的: 尾生的守信,如今成为愚蠢的代名词,岳飞的忠诚,已逐渐被掩埋在历史废墟当中。 心之所向,目之所见。 当你不再相信自古流传的美谈,当你开始歌颂野心与欲望,真正所需要被正视的,不是历史传说,而是你自己的心灵。 |
那么,刘玄德会有心杀害云长吗? 根据某些专家的观点,玄德杀害云长显然是为了后代社稷的稳固。云长的骄矜是刘阿斗统治中的一大危险隐患,于是为了自家江山的长治久安,刘玄德便狠心杀害追随自己多年的生死兄弟关云长。 从他与云长相交多年的情谊上来说,这种可能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刘玄德一生没有亲兄弟,没有可以依仗的骨肉血脉,只有三个年幼的儿子,军政两方面都帮不上自己的忙。身边所能够依靠的,就是这帮在腥风血雨当中与自己互相扶持,亲逾骨肉的重臣旧识。 在这帮臣属当中,又以益德、云长与他最为亲善,二者都历经生死,始终不曾离去。且不论云长究竟为刘玄德牺牲了多少,单就玄德亲手将荆州全盘交由云长这一举动就能够看出,刘玄德对云长是十分信赖的。 其实,云长的性情高傲,有很大一部分责任要算在刘玄德的头上。正是他无限度的迁就、惯纵,助长了云长的骄傲之风。也正因其对云长怀有超越君臣的情谊与信赖,导致自己手下的一干文武大臣皆不敢对云长的盛气凌人多加干涉,惟有处处忍让,顺着毛捋。 要知道,三国的君主当中,刘玄德虽然脾气最好,以宽厚著称,但也不是毫无底线,处处忍让臣属: 川蜀旧臣张裕就因为自己的直言不讳而罹大祸。诸葛武侯曾为他求情,玄德没有宽恕,仍然杀之后快。 尚书令刘子初,以其清高傲岸的性情、出众的才华而闻名于魏、吴、汉,他不惧玄德威势,更不愿与出身行伍的益德结交,惹得刘主大为不快,幸得武侯出言相护,这才免于遭受废黜之难。 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性格都不及云长骄矜,却统统入不了玄德的法眼。 可见对于云长,玄德已近十分包容,若非两者之间拥有深厚的情谊,是断断不会如此和睦、荣辱与共的。 因此从主观层面上来说,刘玄德动杀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从客观上看,这种阴谋论的说法则更显无稽: 假若刘玄德真的设计陷害云长,从结果上说,真可谓是得不偿失,标标准准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以刘玄德之雄才,诸葛武侯之智能,法孝直之谋略,到头来就策划了这么一场拙劣且大费周章的除功臣计划? 杀敌一百,自损三千。 如若事实真是这样,那我也只好对刘氏为什么最终取不了天下而抱以达观的态度了。 不论襄樊战是否为玄德授意发动(就我看来,云长擅自出兵的可能性大些),其目的都不会是借由此战除去元勋,平白无故削弱自家势力。 当时刘玄德虽年近花甲,但身体康健,雄心勃发,立志要在有生之年一统汉室河山。如何会在创业中途想到身后事之安排,从而为幼子阿斗,除去云长这么一位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又忠心不移的得力战将?他当时刚刚取下汉中,势头正劲,满心想的都是即将成就的大业,怎会好端端削去自己的左膀右臂,任凭战略要地荆州失落于他人之手? 退一步说,就算刘玄德确实是视云长不听自己节制,恣意妄为,恐日后留下祸患,故而在东吴偷袭荆州之时窥到机会,狠心除之。 诸位难道不觉得这个说法比上一个来的更不切实际吗? 荆州,是实现玄德与武侯政治抱负的军事重地,亦是隆中对中两条北伐战线的重要组成。刘玄德自建安十三年起,便为荆州的归属费尽心思,不惜与孙吴划江而治也要将此地握在手中。怎会仅仅为了除去一个功高盖主之臣而故意不发兵救援,坐视荆州全线陷入他人之手,使自己即将要实现的山河统一之梦破碎。而后再大提精兵,倾尽益州本土元气和东吴来一场恶战,夺回荆州? 杀功臣何必如此自损国家实力? 我相信,以武侯之能,孝直之谋,倘若主公刘玄德真是铁了心要云长归西,一定会为其想到更妥帖的办法,而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发兵救援,干出这种别人一看就觉得是有心要害人的伎俩。 刘玄德一生最看重自己的声名,最在意人心的背向。昔日在荆州,尚且可以顶着曹军于身后追赶的巨大压力,为十万百姓追随而放缓行程。如今又怎会在急需得到川蜀人民附顺的关键时刻,干出这等有悖民意期望,且令一等新旧大臣寒心的无良之事呢? 无论襄樊战的发起人是谁,玄德也好,云长也罢,其真正意图都是为增固自身势力,令集团更加坚实不摧,而不是借此杀害功臣,平白削弱自身地盘,来日再发动争夺荆州的损耗大战。 荆州一失,两线出兵伐曹的构想顿时化为乌有,这漫漫千里的秦川路,眼下成为了刘玄德北征的唯一道途。川蜀之险,不仅险向旁人,亦将刘玄德及他的雄心壮志死死的困在天险之中。曾经在荆州当阳遇到的穷途末路,此时再一次出现在了刘氏主臣的面前。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一回,再不会有鲁子敬或是东吴势力前来相助,拯救他们走出困境。若想突破这千里秦川地,成就高祖霸业,中兴汉室,就必须另觅他路,重新构建已经崩溃的隆中大局。 襄樊之战,可以说是刘玄德与诸葛武侯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是季汉一连串失意悲剧的开端,它不仅夺去了名将关云长的生命,更几乎浇灭了刘氏长久以来中兴汉室的希望。 仿佛受到噩运的召唤,自襄樊战之后,关云长、法孝直、张益德、马孟起这些季汉开国元勋接二连三的开始凋亡。夷陵战后,曾亲手缔造了这里一切的主公刘玄德也在战争失利与疾病来袭的双重打击之下撒手人寰,只留下空荡荡的朝堂与三个尚还年幼的儿子等待诸葛武侯的复兴和扶持。短短五年间,季汉由极盛迅速转向了败落,刘玄德与开国元勋们的陆续离去加速了这一进程。 至建兴元年,初登上摄政重位的诸葛武侯已经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孙刘同盟破碎、益州大地疲敝不堪,南中动乱四起。每一桩都是对武侯治国才能的巨大考验,任何一个轻微的不当之举就可能会引发季汉政权的剧烈震颤。 当值此时,嗣君孱弱,朝堂空虚,国内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诸葛武侯的身上。作为一路矢志不渝追随昭烈帝的中坚力量,在托孤之初,武侯所面临的压力非常沉重,几乎重若泰山。兴国亡国,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他此刻仍旧很年轻,仅有四十三岁。对于一个肩挑全国之重的摄政大臣来说,这个年纪仍欠缺一把火候,不足以应付如此艰巨的责任。 然而,放眼如今的季汉,已经无人再可承此大任。惟有他诸葛孔明,具有这般的智慧与勇气,能一力挑起刘玄德所遗落下的沉沉期望。 (第三部分------ 第二章------千里秦川完结) |
第三章——夷陵之火 【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诸葛子瑜笺昭烈帝 建安二十五年,就在襄樊之战结束后不久,另一位叱咤三国的风云人物也迎来了自己生命的终点: 一月庚子,大诸侯曹孟德病逝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从四十一岁起入主北廷,直到六十六岁因病逝世,二十年间,孟德为北方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日后的西晋统一奠定坚实的物质与军事基础:恢复生产,安置流民,重建社会秩序……他由此被历史铭记,成为三国时代无可争议的超世之杰。 中国历代的帝王,似孟德这般文武兼修,在两方面都具有极高声誉的人物寥寥可数。他的光辉不可磨灭,历经千年依旧闪耀史页之间,不论后世人如何竞相抹黑、贬低,永远不会随着人心背向与时光流转,湮没在岁月洪流当中。 孟德过世后,王太子曹丕在老臣华歆、王朗等人的建议下,没有前往洛阳奔丧,而是迅速在邺城继任汉相、魏王。 这步走的极为明智,一招消弭了诸王子的争位之念。 曹丕是孟德与卞夫人的长子,字子桓。母亲卞氏出生倡家,二十岁时被孟德纳为妾侍。后因嫡室丁夫人失宠,扶为继室,曹丕也因此成为孟德嫡子。长兄曹修早逝,又使他很早就成为孟德实质上的长子:二十五岁荣登副相之位,三十一岁被立为魏王太子,三十四岁即接管曹魏,开创了大魏天下,史称魏文帝。 魏文帝在治国与军事方面才能远不及父亲孟德,文学方面的造诣也不似胞弟子建影响深远。在《世说新语》中,他被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皇帝,不仅亲手杀害同胞兄弟曹彰,随后更处心积虑加害临淄侯曹子建。 《世说》是一部充满名士轶闻与当世八卦的文集,当中的记载不足以取信,然而,却可以从中看出当时之人对于三国人物的褒贬情感。 曹丕继位后,为获取地方士族的支持,在孟德后期矫枉过正的人才推举基础上,实行“九品中正制”。因其实施不慎,使得地方世族大家的势力急速膨胀,最终竟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极大的破坏了孟德前期“唯才是举”的革新举措。 而后,他迅速逼迫汉帝刘协退位,贸然自进为魏帝,改元建国。摧毁了自高祖刘邦登位后,天下人心中公认的“打天下,坐天下”的王朝嬗代规律,也为日后司马氏篡魏,西晋八王之乱以及南北朝王权的频繁更替提供了发动借口。 孟德早年以汉臣身份进入汉室核心,匡扶皇室,期间虽屡经动乱,亦曾亲率大军征服天下。但深究其权力与人心所向之根源,仍旧脱离不了一个“汉”字: 军队,因为他辅佐汉帝而生死相随。 人民,因为他效忠汉室而爱戴信任他。 荀文若曾认为他“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正因为如此,孟德才能够迅速登上北廷的最高政治舞台,大放光彩。 他坐定的天下,是汉家名号为他赢来的天下。 他独揽的朝堂,因为汉帝的存在而对他俯首听命。 孟德从未像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一般,响亮的喊出自家名号,光明正大、一城一池的抢夺天下。而是借由汉室之名,窃取刘氏江山,开创自家基业。 正因如此,他深知,篡汉的先例一开,将招致无穷后患。自家的江山来路不正,就难保他人不生觊觎之心。所以,终他一生,虽有窃国篡汉之念,始终隐忍不发,将唾手可得的皇袍层层包裹在汉相的朝服之下。 曹丕的窃国,毁坏了高祖时期流传下来、奉行四百年之久的王朝更替规则,也摧毁了当时人臣理应抱怀的道德观念。它使得中国日后政权在异姓臣子间的更替变得更加轻松,失却舆论阻力,直接引发的后果就是自家皇权的速败和毁灭。 |
在昭烈帝刘玄德漫长的,几乎贯穿了整个东汉末年的政治生涯当中,襄樊之战并不是最重大的失败,也不是最致命的,他的一生,不止一次遭逢这样严重的挫败,仿佛轮回般不断在胜利与失败中交替。每一次都是在即将企及成功之时,遗憾的与它擦肩而过。 他出生在最黑暗、混乱的朝代末年,离开于季汉深沉冰冷的黑夜。自青年时期起,便辗转颠沛在各大战役之中,居无所安,败多成少,有时甚至连能否侥幸度过今日都成为奢侈的念想。然却从未停止过自己前进的步伐,放弃再焕汉室风采的梦想。正如大诸侯曹孟德在经历赤壁大败、汉中之失后仍未放弃统一天下之愿一样,刘玄德也从不曾真正被失败打倒。失败对他,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试炼,一次又一次磨砺着他走向汉皇宝座的意志和决心。 此刻,仇恨的烈火熊熊燃烧在他的心中,日夜不息——吴主孙仲谋必须为他的背叛付出严重的代价。这仇恨,便如希望,为他点亮起今后的人生道路。 |
支持楼主!!!写的真的很好。 |
诸葛先生被历代帝王神话的倾向不可否认,但也不可磨灭和否认诸葛先生的能力之强 |
终于等到更新了 |
楼主怎么不去读天文啊!地球都已经呆腻了 |
贴吧见到的最震撼的文章,力顶楼主大才! |
|
更新了,跟贴了一年多 |
哗众取宠,历史上下几千年那么多人眼都瞎了?就现代那些砖家眼好? |
虽然等得漫长,但写得太好了 |
“葛公在时,不觉其异;自公殁后,不见其比。” 一个能被历史献上光环的人,本就很了不起。 |
好 分析的真透彻 顶 |
支持楼主,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用大脑思考,别的不多说,支持楼主,支持我神孔明。 |
我最崇拜的两个人就是诸葛亮和姜维,他们的品质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
好贴又更新了,个人认为孔明用人有以下限制:良禽择木而栖,即使古代地理因素很强大,但显然魏国的机会和舞台更好;中原人口更多,而且通过知识垄断,魏国的本土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优势;季汉是外来政权,加上孔明的政策打压豪强势力,蜀地士族部分是不愿仕官的,或者出工不出力。 |
曹操最开始也是忠于汉,后来已经得到了高位,自己放不下,也没办法放下了吧! 我个人认为,那个时候蜀国的势力也有分开的吧,刘封,刘禅,诸葛,姜维!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
赶上直播了!真的很不错,追了两年多才露脸,楼主[THUMBS UP SIGN] |
三国演义诸葛亮就是被描绘成近妖,这是不争的事实 |
若非如诸葛亮这般的人如何能写出这文章呢? |
国吧好多优质精品贴 |
以前的帖子比如今的顺眼精辟多了,我来学习学习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