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国 -> 袁绍真的是庸主吗? -> 正文阅读 |
[三国]袁绍真的是庸主吗?[第3页] |
作者:探索遥远的世界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这次何进没同意。 因为何进已经得到了所有的胜利果实,太监要滚蛋了。 既然要滚蛋了,杀不杀就两可了。 但是,这并不符合袁绍的最终利益。 袁绍露出了最后的獠牙,你何进这个大傻X才是我真正的目标! 袁绍在何进准备放宦官返乡的重要关头,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绍又为书靠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按中官亲属) 由此看来,袁绍还控制了何进的文书处理部门,很可能袁绍草拟的文书何进根本就不看,甚至根本就不知道! 袁绍靠着何进心腹的关键角色把宦官们返乡的最后可能堵死了。 你不是要放太监们回家嘛! 我安排给太监的角色是让他们杀了你! 你说的不算!我才是导演! 袁绍的终极目标终于露出来了。 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你就说何家跟太监们的关系有多好吧,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袁绍的手腕有多么的高端! 张让让儿媳妇去太后那哭,希望再服侍一次太后,死也认了! 太后心软了,再次下诏诸常侍回到工作岗位。 八月,狗急要跳墙了! 被逼到墙角的宦官们开始同仇敌忾,密谋要跟何进拼命了。 你何进欺人太甚了! 八月,戊辰,何进人生中最后一次进入长乐宫觐见太后讨论太监问题,还是那件事,我得杀了那帮死太监。(白太后,请尽诛诸常侍) 这个傻冤家啊! 太监们派了耳朵去刺探,发现何进还是要杀他们! 张让带领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在禁门门前。 太监们在内宫终于把何进堵住了。 |
张让等责问何进:“天下大乱,就因为我们吗?当年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要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才最终保下太后,我们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 你现在却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尼玛****了!你说宫中污秽肮脏,那公卿里面忠诚廉洁的是谁呢!” 太监们的中心思想就一条:你何进恩将仇报***不讲究了! 说完何进被杀,张让、段珪等矫诏,令原来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台得诏,怀疑有假,说:“请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把何进的脑袋扔了出来,说:“何进谋反,已经被杀了。” 这个时候,在何进大意入宫后,其实太监已经完成了逆转。 匪首被诛,人家太监手里还有皇帝与太后,你们能咋办呢? 但是,袁绍最后出手了。 何进被太监杀了,他终于完成了这幕大戏的所有布局。 |
袁绍下达了总攻的指示,对太监的血洗开始了。 先是何进的部曲吴匡、张璋听说何进被害,欲引兵入宫,结果宫门关闭。 不要紧,我虎贲中郎将袁术来啦! 袁术对吴匡说爷们咱得开干啦!咱跟太监们拼啦! 袁术与吴匡等开始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匡共斫攻之) 袁绍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 看见没有,人家袁家每个人都有角色,每个步骤都安排的精妙无比! 这部东汉版的《教父》堪称两千年中国封建史的政变巅峰之作! |
袁绍又带着司隶校尉武装与何进的弟弟何苗率兵驻扎在朱誉门下,捉住赵忠等人处斩。 然后呢,何进的弟弟何苗现在掌兵,也得死。 何进的手下吴匡等人一向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被人挑唆说是何苗想搞死他哥哥自己上位。 谁挑唆的呢? 谁刚才跟吴匡攻打宫门呢? 袁术嘛! 吴匡号令全军:“杀死大将军的人是车骑将军何苗,将士们能为大将军报仇吗?” 全体将士们哭着说:“愿致死!” 吴匡率兵与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一起又杀了何苗,将何家的宫外势力连根拔起。(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攻杀苗) 注意,这个时候袁家可没掺和,这点很关键明天说。 太监们裹胁着何太后、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袁绍关上北宫门开始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有人因为未长胡须也被误杀了。 八月二十七日,张让、段珪等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刘辩、刘协等数十人逃出皇宫。 |
夜里,到达小平津,皇帝所用的六颗御玺都没有带上。 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黄河岸边,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还不快死吗?”随后又杀数名宦官。 张让等最终向刘辩叩头辞别:“我们这就死了,请陛下自己保重!” 说罢,投河而死。 最后的告别,太监其实还挺有人情味的,还知道叩头保个重。 太监可恨归可恨,但人家说到底还是保皇的。 就这样,一夜间,作为保卫皇权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太监和外戚全部灰飞烟灭了。 袁绍完成了自己的构想,他们家马上就要一统江湖了。 他叔叔袁隗是太傅录尚书事。 他是司隶校尉,假节。 他兄弟袁术是虎贲中郎将。 现在大权在握,天下我有! 但是,袁家的一统江湖也许就差几天而已。 如果再过几天,刘家天下将在袁隗这个文担当和他袁绍这个武担当这里完成对政权和军权的消化与控制。 但历史并没有给他这几天。 董卓在这个极其凑巧的时间段率兵赶到了洛阳! 他怎么来了? |
袁绍脑海中突然开始飞速运转。 我没下令让他来啊! 袁绍最终崩盘的第一个环节,是董卓没有任何官方指令就带军赶到洛阳了。 是谁在给董卓传递信息呢? 极大概率,是看似不起眼,但整场政变中极其关键的董卓之弟,奉车都尉董旻。 “奉车都尉”是个啥官呢? “掌御乘舆车,出则陪乘,入则侍从”,皇帝的身边人,霍光和窦固当年都干过。 还记得灵帝病重时让董卓去上任并州,但董卓去了河东就不动了吗? 他为啥敢抗旨呢? 极大概率就是他弟弟这位灵帝的身边人把所有情报源源不断的传递给了哥哥。 在袁绍政变开始后,董旻估计就再次给董卓报信了。随后董旻主动掺和到了政变中,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跟吴匡等军官联手弄死了何苗。 这个环节甚至是董卓最终掀翻袁绍的关键! 袁绍千算万算漏了董旻这个关键点,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去掺和杀何进! 不过董卓仅仅三千人,袁绍仍然有办法搞定他。 董卓率军赶到显阳苑时(洛阳西郊),远望洛阳大火冲天,知道洛阳已经发生大变,不顾黑夜不休整部队全军奔袭,黎明时刻赶到洛阳城西。 董卓到达城西后一打听,乐大发了。 太监们全死了,顶头上司何进连脑袋都找不到了,整个洛阳城一片大乱,皇帝正在北郊避难。 董卓于是率领精锐部队赶往洛阳北郊,在邙山北与少帝刘辩相遇。 小皇帝看到董卓带兵来后已经快哭昏过去了,14岁的孩子哪见过这个,刚刚经历了如此凶悍的兵变,再加上从小没见过世面,接近半昏迷状态。 护驾官员告诉董卓:“天子有令,你的部队向后撤!” 董卓说:“快拉到吧!你们这帮完蛋玩意不能匡扶社稷,让君王流亡在外,还有脸让我的军队撤退!” 董卓上前参见刘辩,刘辩在惊恐中根本无法正常交流,语无伦次的整话都说不出来。 董卓比较失望,天子咋是这么个东西啊,再跟皇弟刘协谈话,询问事变经过,结果九岁的刘协对答如流,思维逻辑缜密清楚无所遗漏。 |
这是后来窝囊了一辈子的汉献帝的第一次登台亮相。 很是高光。 献帝虽然后面提心吊胆了一辈子,但有一点要说明,献帝其实很英明,是个好皇帝的材料,很无奈赶上了这世道。 献帝这个谥号,并非是他把天下献出去就叫的献帝,那可都是好寓意。 “博闻多能,聪明睿智,圣哲有谋,智质有礼”,曰“献”。 曹操挟他刘协号令了诸侯一辈子,但是,他曹操让刘协也折腾的很心惊胆战。 后面我们会详细说,这是个有脑子的好青年,第一个识货的,是董卓。 董卓起了废皇帝的心。 要声明一点,并非单纯的刘协素质高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刘协身后没背景,好控制,而且他还是董太后养大的。 虽然跟董卓没有实际亲戚,但都姓董,这是董卓在以此攀高枝搭关系,他董卓要当新的外戚。 董卓废帝的打算还在谋划阶段,眼下,他还有关键的几步要走。 当天(八月二十八日),刘辩返回皇宫,发现传国玉玺丢了。 亡国之兆啊! 法人大印都丢了,你还玩个屁啊! 此时洛阳城内有三股兵力,袁家,董卓以及何进死后的兵权。 他董卓此时最弱,因为他此时手中只有三千人。 当初何进不让他进洛阳,后来袁绍又让他上书进兵只是拿他当个逼迫太监杀掉何进的棋子。 他当时的想法,也只是挺领导的决策然后顺便分大饼来的。 所以他并没有带大部队全部赶来,只带了三千人。 这点兵力,只能掺和,没法搅局。 他董卓当初也没想到,到了这居然发大财了,一大堆实权领导一夜间全完蛋了。 眼下他的对手变成了导演这出戏的袁家。 他是咋完成扮猪吃虎的呢? 在于他出现的关键时机和他弟弟的关键抉择。 董卓入京后先是马上派人回去征召大部队来洛阳,还每隔四五天,就命他的三千人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战鼓震天、红旗招展的敲锣打鼓入城。 这一招打造声势,吓唬住了很多人。 |
比如袁绍。 此时的骑都尉鲍信也恰巧自泰山募兵回来,对总导演袁绍说:“董卓现在手握强兵,马上就要有邪路的打算,赶紧先下手为强,要不你就白忙活了!趁他刚刚入京昼夜疲劳,赶紧下手必能擒之! 但袁绍在这个关头,犹豫了。 他打算再缓一下,确定优势巨大时再搞定董卓,因为此时董卓并没有变脸,而且还是他袁家的故吏。 这个选择不能说是错的,但是这个“正解”却使他断送了唯一一次干掉董卓的机会。 他此时手握司隶校尉军,他兄弟此时手握虎贲军,还有一堆比如鲍信这种挺他的帮手,偷袭掉董卓的先锋部队是有很大可能的。 鲍信看到这个情况预判出了结局,于是引兵回泰山了,这个鲍信眼光极为高明,他后来在曹老板腾飞时入的原始股。(汉末货真价实的英杰实在是太多了,要不这么好看呢!) 他这一缓不要紧,人家董卓却在几天内霹雳手段的完成了对所有中央军权的抢班夺权。 此时此刻,最关键的军事力量是谁呢? 是皇宫禁军、北军五校军和西园校尉军,董卓那三千人根本不够看。 禁军基本上在袁家手上,但是北军五校和西园校尉都是在何进手上的。 袁绍本来是西园军的二把手,但后来被何进调走干监督京畿有主动开火权的司隶校尉去了。 何进死后,上述两股军事力量由何进的军官吴匡、张璋等暂时统领。 袁绍对鲍信说再等等的核心也在于袁绍要控制这股势力后再跟董卓开撕。 但是,最终输就输这了! 昨天我们说过,何进被杀后,他的部将吴匡等第一时间带队去攻打宫门,当时一块攻打宫门的兄弟单位是谁呢? 是虎贲军。 领导是虎贲中郎将袁术。(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匡共斫攻之) 在跟袁术攻打宫门后不久,吴匡等得出了一个结论:是何进的弟弟何苗与宦官勾结才导致的何进被杀。 吴匡等军官早有这个感觉,但在这个时候突然想起来这么一件事,是何原因呢? 是不是袁术在蛊惑呢,有很大概率。 |
这个不深究了,人家袁家的最终目的达到了。 结果吴匡带兵去和何苗火拼,这个时候吴匡找了个盟友,是谁呢? 董卓的弟弟董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攻杀苗) 当然袁家人不可能跟吴匡掺和杀何苗这事,因为袁家后面有安排,手必须要干净。 但跟吴匡这些军官们更铁的明显是董旻,而且董旻是隶属于光禄勋的,并不是何进的直属军,这就是友情价趟天大的浑水了! 这可是谋杀军界二把手啊! 在何苗被杀后,形势突然又有了变化。 因为袁绍下令杀的是太监(勒兵捕诸宦者),而被杀的何苗则是朝廷编制的车骑将军。 你们说何苗是阉党,证据呢? 我袁绍可从来没说何苗有罪! 堂堂的朝廷一等武职,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车骑将军让你们说杀就杀了,将来必须要有人为此负责。 军队向来要控制在自己关系最铁的人手里。 吴匡等是何进的人,不是他袁绍的人,将来势必要全部被换掉。 为了控制何进的军队,何家作为“太监集团的受害人”极有可能在事后会被平反。 吴匡等军官下一步就是被此时当政的袁家以“谋杀朝廷命官”的这个名义做掉。 然后何进的兵权被袁绍的人控制,袁绍彻底完成最后一步抢班夺权。 所以跟着吴匡一块打宫门的袁术根本就没掺和后面杀何苗的事。 吴匡这帮傻大哥们在当完袁家的枪后,在这混乱的一夜尘埃落定后,终于能想明白自己的冲动有多不值钱了。 谁给的你权力去杀的何苗?瞅给你能的!有文件吗?有盖章签字吗? 本来吴匡这帮在袁绍这激情一夜后迅速就该被逮捕归案然后军权通通归他袁家了。 |
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董卓来了。 董卓给了吴匡这些军官唯一的一条生路。 在董旻这个友军好兄弟的穿针引线和顺水推舟下,吴匡等军官为了自己的未来迅速表态加盟了董卓。 如果没有董旻那一夜的坚决表态,袁绍因为董卓的存在很有可能会改变方案去靠着自己巨大的政治魅力招抚吴匡等军官。 咱们原来可是自己人呐!你们干掉了太监们的外援,简直奇功一件!全部升官!组织要重点培养! 现在组织上有个考验交给你们。 董卓这厮要造反,咱们要干掉他! 但是董旻冒着巨大政治风险趟了浑水使得袁绍根本没有了这个机会! 咱们战火中结交,斗争中成长,兄弟们得跟我董家去改天换地喜迎新时代啊!那袁绍就是拿你们当枪使啊! 董卓因此坐收渔翁之利,迅速收编吞并了何进、何苗的部队。 当初袁绍一系列精妙的善后环节随着董卓的这个变量突然加入进来开始风云突变。 随着何进部队被董卓拿到手中,董卓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此时驻军孟津的并州军。 并州军也是被何进招进来的,并州刺史丁原一度甚至烧了孟津示威。 但是丁原在政变过后就被调岗为“执金吾”了。(帝还宫,赦天下···以丁原为执金吾) 此时的执金吾已经没啥权力了,大部分兵权都归了袁绍此时的司隶校尉。 |
董卓收编全部军权后,开始露出自己的丑陋嘴脸,他免除了司空刘弘的职务,自己取而代之。 接着,他要废帝了。 在废帝会议上,董卓肆无忌惮地说:“少帝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庙,没有资格担任天下的君主。为了国家和汉室江山着想,我想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 袁绍反对说:“汉家君天下四百年,恩泽深厚,兆民爱戴,现在的皇帝春秋正盛,没看见哪里不善于天下,你董公想废嫡立庶,恐怕众公不从你的建议啊。 搁正常的政治博弈中,这事往往会再推几圈牌,然后最终在充分博弈后决出胜负。 但是董卓并不是跟你按套路来的那一个。 我这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就是武职,不是生就是死,不是胜就是败,跟士兵们的奖励都是当时兑现,哪有功夫跟你扯那个淡! 现在我胳膊粗,都***一边子去! 董卓按剑对袁绍怒吼:“你个瘪犊子滚蛋!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你认为我董卓的刀不锋利吗! 袁绍到底是大导演,没被这流氓瘪三吓唬住,也怒道:“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你董卓一个人吗!” |
袁导横握佩刀,说完扬长而去。 袁绍放完狠话后就逃奔冀州了,董卓因为袁绍名气太大也没敢追究,随后废掉少帝贬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即皇帝位。 两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出场了。 机关算尽的袁绍最终将一个真空的权力架构打包送到了董卓的手里。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如之前所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董卓随后的祸国也正是两汉气数已尽,天降此妖,皆是定数。在党锢之祸,灵帝祸国,黄巾起义以及这轰轰烈烈的公元189年东汉皇权大崩塌后,舞台彻彻底底的空出来了! 此时此刻,放眼望去, 无论中原,还是西北, 无论关东,还是荆扬, 满目疮痍!满目匪乱!满目豪强! 满目群雄逐鹿开始轰轰烈烈登场!!! 汉末第一导演袁绍在挥鞭河北之时心中千万分不甘。 |
渤海小吏写的吧 |
阴谋论味道十足 |
顶,等后续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