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国 -> 曹操为什么要大肆的屠城 刘备和孙权有屠城过吗 -> 正文阅读 |
[三国]曹操为什么要大肆的屠城 刘备和孙权有屠城过吗[第2页] |
作者:AV阿宇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刘备最nb的就是没屠过城,屠城很平常的 |
不是屠城吗,多大点事 |
孙权应该是打败江夏黄祖和庐江李术以后屠过,不过从后续还能掳掠数万人口来看,不像曹操那样大肆杀戮。 |
真正屠的是徐州,用的是残戮。其他的不确定。屠字在古代用法有所差异,根据资料引用,主要指的是攻克重要城池。类似的还有拔之类的 |
我个人感觉,一是震慑作用,不投降就屠城,反抗就屠城,分化敌军。二是用来养兵,三国时期民生凋敝,全国人口锐减80%,没有足够的资源养兵,更别说养敌城平民,军人拼命攻城,打下来就要有吃有喝,军阀没有,只能靠屠城奖励饲养士卒,减少民变兵变 |
曹操和孙权都可以用为父报仇来做幌子,曹操主要是他爹路过徐州被干死了,孙权是孙坚在黄祖这边战死了。 不过个人认为实际上应该是他们只是暂时拿下那些地区,但不能长久守住,并且肯定因为有些客观条件不足,不能把百姓迁移走,所以采取了屠城,至少可以减缓敌人的发展。尤其是曹操屠徐州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徐州也在和曹操对抗,而彼时曹操势力尚弱。这也是为啥刘备在这个时期明明和曹操一样坐拥一州之地,却打不过曹操的原因之一。 东汉末年时期屠城最凶的除了曹操外还要属董卓与马超,尤其是马超,真是个狠人,自己地盘的人都屠屠,就这刘备还觍着脸手下。 刘备前期就有抢掠饥民的记录,中期“携民渡江”之类的各人看法不同,后期也在益州各种搞事情,把益州之地天府之国变成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可见刘备的能力与品德也好不到哪里去。淑芬用这个来嘲笑属于五十步笑百步了, |
这两位没什么机会屠 |
“屠”的字义在三国时代不是“屠杀”之意,除了屠徐州记录杀了百姓算是屠杀,其他的并不是现代意义。 |
古代的屠杀是这种描写,而非用屠字:例1、【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例2、城抜,皆坑之。例3、所过多残戮。 |
刘备有纵兵抢劫的行为: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这些小兵连武器都不要了,就为了抢劫,如果被抢劫的人不给,你猜会发生什么?) |
没那么多粮食养战俘,不杀难道等着战俘暴动嘛 |
1、璋言:“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看见没?百姓都在抵抗刘备,百姓、肌膏草野。)2、【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为啥归还?因为老百姓的田宅被抢了) |
有实际意义的,反正肯定不是为父报仇,你看宛城张绣 |
屠城是为了更轻松的打下城池,防守方劣势的时候手底下人不会死磕一旦死磕亲朋好友全陪葬了也不允许死磕大劣势后不投降城里人会造反,实际上屠城反而更好不屠城死战不降最后死的人反而更多 |
徐州肯定屠了,其他不一定,刘备就放纵士卒劫掠了成都,别的倒也没啥机会屠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