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李恪的英果类我真不如乾隆晚年的两句话 -> 正文阅读 |
[唐朝]李恪的英果类我真不如乾隆晚年的两句话[第2页] |
作者:i_love_Eric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一楼 |
本来不想谈李恪的,不过刚好首页上有关于他的"英果类我"的帖子,所以顺便一提。 乾隆晚年可是明言曾经要把皇位传给永琪,还要假设和孝公主是男的就可以继承皇位。 这两句话含金量大多了。 |
和孝公主不止比和敬公主得宠,也是清朝第一公主 |
楼主和图中几人说得对,永琪和和孝都是乾隆钟爱的子女,而李恪除了拥有一句没有任何用处的“英果类我”外,就只剩下被其父唐太宗警告要安分,不可不服太子李治,否则被杀的燕王旦就是李恪的下场,导致霍光和燕王旦这两个称呼经常出现在李世民和李治两代的史书中 年纪轻轻就被其父唐太宗赶去外面作藩屏,一犯小错就被其父唐太宗削户贬官,乃至免官。李恪待遇如此之此,“英果类我”能有几毫克含金量 唐太宗警告李恪要安分,不然会是霍光杀燕王旦下场的相关史料: 上谓吴王恪曰:“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 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 在皇帝李治为李恪求情时,兵部尚书崔敦礼再次提及李世民警告李恪的那个燕王旦,于是李治听从了,没再为李恪求情。敦礼进日:“昔周公诛管蔡,汉景夷七国,至於孝昭之时,【燕王盖主谋逆,皆正刑典,此乃前事不远】,陛下岂可屈法申恩?”乃从之 唐太宗因小事就对李恪削户贬官,乃至免官的史料:坐【与乳媪子博簺,罢都督,削封户三百】。 |
如果有嫡子在,估计永琪与和孝都没戏。 |
不过说实话,任何皇帝像乾隆活的那么长,父子关系都很难始终如一。皇帝与壮年的太子之间,也算得上某种天敌了。 |
30岁以上的太子,有和皇帝父亲关系好的吗? |
|
长孙皇后的儿子死完,李恪还是有机会的 作为一名庶子,被经常拿来和李九比,已经是他的高光了 |
楼里那个做梦:“没辙啊,李恪血脉太高了,他外公可是杨广啊!这满朝的文武百官有几个没造过杨广的反的?谁敢让他上位啊?那可是杨广的亲外孙,不是干的!谁不怕将来被翻后账啊” 你可以跟另外一楼的人PK下https://tieba.baidu.com/p/6021791702 |
正常,乾隆并不怎么满意老十五,只是乾隆晚年就剩四个皇子了其实三个他更不满意,又不好跨过儿子传孙子,感叹一下曾经中意的皇子也正常。 李治原来也没被当储君培养(李世民的愿意是太子是承乾,魏王是备份),李世民对李治的印象,是仁厚有余,魄力不足,才会提出改立李恪,实际证明李世民看走眼了,李治是绵里藏针,朝内朝在整的明明白白,当然除了武则天。 |
李恪粉戏真多,把李世民说的:“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自动脑成李世民立晋王,是为了保住庶长子李恪。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像李恪粉这么不要脸的 |
立李治的理由是因为仁厚!李世民也认为他容得下李恪,结果!呵呵!我的理解的确有问题,是真有问题。我们几个人的理解都有问题 |
呵呵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