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唐朝 -> 《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资料出处”考辨 -> 正文阅读

[唐朝]《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资料出处”考辨[第4页]

作者:宁江翁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东光公主何年出嫁?史书记载不一,专家、学者见解不尽相同。
一些《中国历代和亲公主列表》记载:“726年,东光公主嫁奚王李鲁苏(成安公主女韦氏)。”
《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时间:722年;出嫁者:东光公主……”
依据《新唐书》卷219《奚传》、《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论证:东光公主嫁奚饶乐郡王李鲁苏时间。是开元十一年(723年)。
 
例17:《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745年;出嫁者:静乐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出嫁对象:契丹王李怀节;资料出处:两《唐书》《契丹传》;《资治通鉴》卷215。”
关于“出嫁者身份”,两《唐书》《契丹传》;《资治通鉴》卷215记载不一,相互矛盾。
《资治通鉴》卷215 载: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壬申,上以外孙独孤氏为静乐公主,嫁契丹王李怀节。”
《新唐书》卷219《契丹传》载:“天宝四载(745年),契丹大酋李怀秀(即李怀节)降,拜松漠都督,封崇顺王,以宗室出女独孤为静乐公主妻之。”
《旧唐书》卷199下《契丹传》未涉及李怀节,自然没有提到静乐公主。
记载既有“外孙独孤氏”,又有“宗室出女独孤”,更有未涉及者,相互矛盾,怎能确定静乐公主出嫁者身份?
 
例18:《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745年;出嫁者:宜芳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出嫁对象:奚王李廷宠;资料出处:《资治通鉴》卷215;两《唐书》《奚传》。”
关于“出嫁者身份”,《资治通鉴》卷215;两《唐书》《奚传》,记载不一,相互矛盾。
《资治通鉴》卷215载: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壬申(十四日),上以外孙独孤氏为静乐公主,嫁契丹王李怀节;甥杨氏为宜芳公主,嫁奚王李延宠。”
《新唐书》卷219《奚传》载:“李诗死,子延宠嗣,与契丹又叛,为幽州张守珪所困。延宠降,复拜饶乐都督、怀信王,以宗室出女杨为宜芳公主妻之。”
《旧唐书》卷199下《奚传》:未涉及李廷宠,自然没有提到宜芳公主。
记载既有“甥杨氏”,又有“宗室出女杨”,更有未涉及者,相互矛盾,怎能确定宜芳公主出嫁者身份?与唐玄宗外孙女何干?
 
拾遗 追加到原例11之前,原来例11至例18,顺延为例12至例19。
例11:《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545年;出嫁者:公主;出嫁者身份:柔然主女;出嫁对象:北齐神武帝;资料出处:《北齐书·神武纪》、《魏书·蠕蠕传》。”
其中,“出嫁者身份:柔然主女”,不准确,应该是柔然头兵可汗女;
“出嫁对象:北齐神武帝”,不准确,应该是东魏丞相、渤海王高欢;
“资料出处:《北齐书·神武纪》、《魏书·蠕蠕传》”,不准确。应该是;《北史》卷14《后妃传下》、《资治通鉴》卷159。
史书记载:
《北齐书·神武纪》,分两卷,没有关于蠕蠕公主记载。
《魏书》卷103《蠕蠕传》载:“(柔然阿那)瑰以齐献武王威德日盛,请致爱女于王(高欢,封渤海王),静帝诏王纳之。自此塞外无尘矣。” 仅有数字,词意不详。
“资料出处”指定的篇目,文不对题,出于想当然,虚晃一枪而已。
《北史》卷14《后妃传下》载:“蠕蠕公主者,蠕蠕主郁久闾阿那瑰女也。蠕蠕强盛,与西魏通和,欲连兵东伐。神武病之,令杜弼使蠕蠕,为世子求婚。阿那瑰曰:“高王自娶则可。”神武犹豫,尉景与武明皇后及文襄并劝请,乃从之。武定三年,使慕容俨往娉之,号曰蠕蠕公主。八月,神武迎于下馆……神武崩,文襄从蠕蠕国法,蒸公主,产一女焉。”
《资治通鉴》卷159载:大同十一年(545年)“魏与柔然头兵可汗谋连兵伐东魏,丞相欢患之,遣行台郎中杜弼使于柔然,为世子澄求婚。头兵曰:“高王自娶则可。”欢犹豫未决。娄妃曰:“国家大计,愿勿疑也。”世子澄、尉景亦劝之。欢乃遣镇南将军慕容俨聘之,号曰蠕蠕公主。秋,八月,欢亲迎于下馆。……”
 
七、篇目取舍
《和亲简表》“资料出处”给出的篇目,与此次和亲有关。但是,有的史书内容欠缺,或不够准确,需要增加新篇目,进行判断、取舍。
例20:《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 ;出嫁者:公主;出嫁者身份:柔然阿那瑰女;出嫁对象:西魏文帝;资料出处:《北史·蠕蠕传》。”
其中,“时间: ”,空白,应该是538年;
“出嫁者身份:柔然阿那瑰女”,不准确,应该是:柔然头兵可汗女。
“资料出处:《北史·蠕蠕传》”,内容欠缺,应该增加《资治通鉴》卷158。
史书记载:
《北史》卷98《蠕蠕传》载:“东、西魏竞结阿那瑰为婚好。西魏文帝乃以孝武时舍人元翌女称为化政公主,妻阿那瑰兄弟塔寒,又自纳阿那瑰女为后,加以金帛诱之。阿那瑰遂留东魏使元整,不报信命。后遂率众度河,又废后为言,文帝不得已,遂敕废后自杀。”
《资治通鉴》卷158载:(大同四年,538年二月)“及两魏分裂,头兵转不逊,数为边患。魏丞相泰以新都关中,方有事山东,欲结婚以抚之,以舍人元翌女为化政公主,妻头兵弟塔寒。又言于魏主,请废乙弗后,纳头兵之女。甲辰(十五日),以乙弗后为尼,使扶风王孚迎头兵女为后。头兵遂留东魏使者元整,不报其使。”
 
例21:《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北齐武成帝时;出嫁者:邻和公主;出嫁者身份:柔然庵罗辰女;出嫁对象:北齐武成帝;资料出处:《北齐书·武成帝纪》。”
其中,“时间:北齐武成帝时”,错误,应是东魏武定二年(544年)。
“资料出处:《北齐书·武成帝纪》”,内容欠缺,应增加《北史》卷98《蠕蠕传》
史书记载:
《北齐书》卷7《武成帝纪》载:“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聘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和公主"。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天统四年(568年),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岁……”
《北史》卷98《蠕蠕传》载:“(兴和)四年(542年),阿那瑰请以其孙女号邻和公主妻齐神武第九子长广公湛(即高欢的第九子高湛),静帝(元善见)诏为婚焉。阿那瑰遣其吐豆登郁久闾譬掘、俊利莫何游大刀送女于晋阳。”
 
例22:《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545年;出嫁者:公主;出嫁者身份:吐谷浑王夸吕从妹;出嫁对象:东魏静孝帝;资料出处:《册府元龟》卷978、《魏书·吐谷浑传》,第2341页。”
其中,“资料出处:《册府元龟》卷978、《魏书·吐谷浑传》”,不准确,《魏书·吐谷浑传》应删除,增加《资治通鉴》卷159。
史书记载:
《册府元龟》卷978 载:“武定三年(545年)吐谷浑国奉其从妹以备後庭,纳为容华嫔。”
《魏书》列传89《吐谷浑传》载:“兴和(539-542年)中,夸吕乃使人赵吐骨真假道蠕蠕频来,又荐其从妹,静帝纳以为嫔。遣员外散骑常侍傅灵使于同国。夸吕又请婚,乃以济南王匡孙女为广乐公主以妻之。此后朝贡不绝。”
《资治通鉴》卷159 载:梁武帝大同十一年(545年)正月,“丁未,置晋阳宫。二月,庚申,东魏主纳吐谷浑可汗从妹为容华。”
545年正月二十八日,东魏设置了晋阳宫。二月十一日,东魏孝静帝纳吐谷浑可汗的从妹为妾,封她为容华。
 
例23:《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兴和年间;出嫁者:广乐公主;出嫁者身份:济南王匡孙女;出嫁对象:吐谷浑王夸吕;资料出处:《北史·吐谷浑传》《魏书·吐谷浑传》,第2341页。”
其中,“时间:兴和年间(539-542年)”,错误,应改为545年二月以后;
“出嫁者身份:济南王匡孙女”,不准确,应该是东魏济南王匡孙女;
“资料出处:《北史·吐谷浑传》、《魏书·吐谷浑传》”,不准确,应该舍弃《魏书·吐谷浑传》;增加《资治通鉴》卷159。
史书记载
《北史》卷96《吐谷浑传》载:“兴和(539~542年)中,(吐谷浑)夸吕乃遣使人赵吐骨真假道蠕蠕,频来东魏。又荐其从妹,静帝纳以为嫔。遣员外散骑常侍傅灵檦使于其国。夸吕又请婚,乃以济南王匡孙女为广乐公主以妻之。此后朝贡不绝。”
《魏书》列传89《吐谷浑传》载:“兴和(539-542年)中,夸吕乃使人赵吐骨真假道蠕蠕频来,又荐其从妹,静帝纳以为嫔。遣员外散骑常侍傅灵使于同国。夸吕又请婚,乃以济南王匡孙女为广乐公主以妻之。此后朝贡不绝。”
《资治通鉴》卷159 载:梁武帝大同十一年(545年)正月,“丁未,置晋阳宫。二月,庚申,东魏主纳吐谷浑可汗从妹为容华。”
先有夸吕荐其从妹,东魏静帝纳以为嫔;后有夸吕又请婚,乃以济南王匡孙女为广乐公主以妻之。既然承认吐谷浑夸吕“荐其从妹,静帝纳以为嫔”发生于545年,那么,东魏广乐公主出嫁给吐谷浑王夸吕,不是兴和(539-542年)中,而是在545年二月之后。有前后顺序关系的史实,不能颠倒。
 
例24:《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744年;出嫁者:和义公主:出嫁者身份:唐宗室女;出嫁对象:宁远国王;资料出处:《新唐书·西域传》。”
其中,“出嫁对象:宁远国王”,不准确,应该是:宁远奉化王阿悉烂达干。
“资料出处:《新唐书·西域传》”,内容欠缺,应增加《封和义公主出降宁远国王制》。
史书记载:
《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下》载:“玄宗开元二十七年,王阿悉烂达干助平吐火仙,册拜奉化王。天宝三载,改其国号宁远,帝以外家姓赐其王曰窦,又封宗室女为和义公主降之。”
《封和义公主出降宁远国王制》:“呼韩来享,位列侯王,乌孙入和,义通姻好。怀柔之道,今古攸同。……四从弟前河南府告城县令参第四女,……可封和义公主,降宁远国奉化王。” (《全唐书·卷24》、《册府元龟·卷979》)
《资治通鉴》卷215载:天宝三载(744年十二月“癸卯,以宗室女为和义公主,嫁宁远奉化王阿悉烂达干”
 
例25:《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913年;出嫁者:楚公主;出嫁者身份:楚王马殷女;出嫁对象:南汉刘龑;资料出处:《十国春秋》卷58《南汉高祖本纪》”
其中, “时间:913年”,错误,应该是915年
“出嫁对象:南汉刘龑”,不准确,应该是南汉岭南节度使刘岩
“资料出处:《十国春秋》卷58《南汉高祖本纪》”,内容欠缺,应增加《资治通鉴》卷269。
史书记载:
《十国春秋》卷58《南汉高祖本纪》载:“贞明元年(915年)“逆妇于楚。楚王使其弟永顺节度使(马)存来送。”
《资治通鉴》卷268载:乾化三年(913年)十月“岭南节度使刘岩求昏于楚,楚王许以女妻之。”岭南节度使刘岩向楚王求婚,楚王马殷应允把女儿嫁给他。
《资治通鉴》卷269载:“贞明元年(915年)“刘岩逆妇于楚,楚王殷遣永顺节度使存送之。”刘岩到楚国迎接他的妻子,楚王马殷派永顺节度使马存护送他们。
 
八、含糊其辞
对《和亲简表》“资料出处”给出的篇目,与此次和亲有关新篇目,进行考证、取舍。但是,“时间”、“出嫁者”、“出嫁者身份”、“出嫁对象”,皆不清楚,内容欠缺,含糊其辞,谈什么和亲?
例26:《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 ;“董卓向孙坚“求和亲”;资料出处:《三国志》卷46 《吴书·孙坚传》”
问题:
如是和亲,连“时间”、“出嫁者”、“出嫁者身份”、“出嫁对象”,皆不清楚,内容欠缺,含糊其辞,谈什么和亲?
何谓“求和亲”?既然没有成为事实,怎能称为和亲?
资料出处,应增加《资治通鉴》卷60。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46《吴书·孙坚传》载:“坚还屯。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
董卓害怕孙坚勇猛激壮,于是派将军李莈等前来请求孙坚和亲,让孙坚列出要任刺史、郡守的子弟的名单,答允上表任用他们。孙坚说:“董卓大逆不道,荡覆王室,如今不诛其三族,示众全国,我死也不瞑目,难道还要与他和亲吗?”再次进兵大谷关,直抵洛阳九十里外之地。
《资治通鉴》卷60载:初平二年(191年)二月,“坚还屯,卓遣将军李傕说坚,欲与和亲,令坚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复进军大谷,距雒九十里”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东汉末年曾参与讨伐黄巾军、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董卓向孙坚“求和亲”,被孙坚拒绝,继续进军,既然没有和亲,继续进军,怎能称为和亲,怎能列入《和亲简表》!
 
例27:《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 ;“孙吴与刘蜀和亲”;资料出处:《三国志》卷63《吴书·吴范传》”
问题:
1、如是和亲,连“时间”、“出嫁者”、“出嫁者身份”、“出嫁对象”,皆不清楚,谈什么和亲?
2、吴范是占术士,“范曰:‘后当和亲’”,仅是占卜、预言,并非事实,怎能称为和亲?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63《吴书·吴范传》载:“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於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於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后权与魏为好,范曰:“以风气言之,彼以貌来,其实有谋,宜为之备。”刘备盛兵西陵,范曰:“后当和亲”终皆如言。其占验明审如此。”
 
例28:《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 ;“吕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资料出处:《三国志》卷11《袁涣传》”
问题有三:
如是和亲,连“时间”、“出嫁者”、“出嫁者身份”、“出嫁对象”,皆不清楚,内容欠缺,含糊其辞,谈什么和亲?
何谓“布初与刘备和亲”?是友好亲善?还是联姻?若是前者,怎能称为和亲?
吕布,并非割据政权首领,仅是掌管部分武力的头目,如果是联姻,怎能称之为和亲?应该删除。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11《魏书·袁涣传》载:“顷之,吕布击术於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不久,吕布在阜陵攻击袁术,袁涣前去随从袁术,于是也被吕布拘留。吕布当初与刘备结亲和好,后来有了嫌隙。现在,吕布想要让袁涣写信辱骂刘备,袁涣不答应,再三强迫他,仍不同意。
吕布,字奉先,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后与司徒王允合力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吕布袭取徐州,割据一方。建安三年(199年)吕布于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例29:《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载:
“时间: ;“曹操与袁绍和亲”;资料出处:《三国志》卷10《荀攸传》”
问题:
如是和亲,连“时间”、“出嫁者”、“出嫁者身份”、“出嫁对象”,皆不清楚,内容欠缺,含糊其辞,谈什么和亲?
“时间: ”空白,应该是:建安七年(202年);
只是许和亲,以后斩袁谭於南皮,还谈什么和亲!
当时,袁绍已死,怎还能和亲? 应该删除。
有关史料
《三国志》卷10 《魏书··荀攸传》载:“七年(202年),从讨袁谭、尚於黎阳。明年(203年),太祖(曹操)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曹操)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其后谭叛,从斩谭於南皮。冀州平。”
袁谭、袁尚争夺冀州。袁谭派辛毗来降并请求救援……于是曹操答应与袁谭结亲,随即派兵击败袁尚。以后袁谭背叛,在南皮被斩杀,冀州平定,。
袁谭,汝南汝阳人,袁绍长子,曾任青州刺史。袁绍去世后,审配等伪立遗令,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联合曹操共同攻打袁尚。建安十年(205年),袁谭被曹操战败,被杀。
 
九、有名无实
对《和亲简表》“资料出处”给出的篇目,与此次和亲有关新篇目,进行考证、取舍。但是,“刘敬之论”和亲并不存在,有名无实,纯系子虚乌有。
《和亲通史》附录二《和亲简表》“东汉宗室女”条(例7),有名无实,并不存在,不赘述。
上节各个实例,连何时,什么身份的什么人,出嫁给何人,都不清楚,内容欠缺,含糊其辞,谈什么和亲?但是,条件再充分些,也不一定不是有名无实。
本节介绍三个实例:一个是被误解的和亲;一个是似是而非的和亲;一个是业已重复的和亲。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朝 最新文章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安禄山和杨玉环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8 12:09:08  更:2021-09-12 02:24:4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