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唐朝 -> 唐代兵法形成新探 ■王援朝 -> 正文阅读

[唐朝]唐代兵法形成新探 ■王援朝[第2页]

作者:金都峻将军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0
 
其次是用人和军队编成方面的条件。唐代最高统治者出自关陇集团,其将相大臣也有不少人出自这个集团。关陇集团是一胡汉混合之集团,对胡汉兵法自然也是杂糅而用之。另外 唐代大量使用归附的少数民族将士,即”蕃兵蕃将”。蕃将自幼”娴于军旅”,”早奉成训”,都有祖传的用兵之法,随着其加入唐军,其兵法自然也成为唐代兵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次是经济方面的条件。十六国以来,内地农耕区域大片荒芜,游牧经济渗入内地,在游牧民族影响下,汉族的农业有所衰退,而畜牧业却有了较大发展。十六国时期,不仅河西成为牧场,黄河中下游许多地区也成为畜牧或农牧混杂经济区。经济生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军队编成和战略战术的演变。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空前的统一,农业区域和牧业区域合为一体,北方牧区处于中央政f的控制之下,这样就为唐军提供了大量战马,为组建骑兵大集团,运用游牧民族的战略战术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另外,这也与这一时期作战对象的变化有关。与飘忽不定,行动迅速的游牧民族骑兵作战,必须以快制快,吸取其兵法中的长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自然也会引起兵法上的胡化。 
  唐代兵法是胡汉融合的二元兵法,但在唐代兵法中居首位的仍是华夏传统兵法。这是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文化融合都是以汉族为主体,文化融合主要是胡文化的汉化 汉文化的胡化是次要的,唐代文化仍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而且华夏传统兵法中有很多长处 如强调深思熟虑,注重充分训练、协同动作,战斗队形严整,充分发挥集体战斗力,步战能力较强等等,所以唐代兵法仍是以华夏传统兵法居首位,只是大量融入了游牧民族兵法的成份,并在与游牧民族冲突碰撞的背景下,其传统成份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唐代兵法的若干特点及其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之关系 
  以下试从战略、战术、后勤等方面对唐代兵法的一些特点及其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关系、所受胡族兵法的影响等作一粗浅分析。 
  (一)战略 
  1,强调进攻,主张积极防御 
  唐代兵法在战略、战术上都强调进攻,主张积极防御、机动防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对游牧民族的进扰,不是沿袭秦汉以来修长城被动防边的老办法,而是采取招抚结纳和军事上的主动行动相结合的战略,在沿边战略要地部署重兵,通过进攻或机动防御来保卫边防。他曾批评隋炀帝修长城防边的作法,说:“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绩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9),唐太宗不修长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不少都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影响有关,与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军队编成等有关。 
  汉族等传统的农业民族,以农耕为本,世世代代固着在土地上,长期维持着一种狭隘、闭塞的地方性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习性。保守的文化心态,使之趋向于保持现状,缺乏强烈的创新和开拓欲望。反映在军事上则往往形成重视防守疆界,单纯防御的战略 总想以一道屏障来确保农耕地区的安全。即使军事力量强大的秦和西汉也仍依靠修筑长城来防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进攻。而游牧民族迁徙不定,不像农业民族那样固着于明确划分的地块上生产劳作,也不像农业民族那样有强烈的此疆彼界的意识。水草是游牧生活之源,失去水草,牧人就会失去生命,因而虽有牧地划分,却并不严格,为争夺水草,越境侵夺之事时有发生。他们还往往以射猎为谋生的补充手段,经常远程游猎,四处追逐野兽。因而他们不那么重视明确划定的地界,不愿也不能局限于严格划定的界限之内。他们经常迁徙,住帐篷,无城郭,其军队基本上都是骑兵,而骑兵是以机动见长,利于进攻的兵种,即使在防御时,也宜采用机动防御,而且无城郭也使他们难以固守。这样就使游牧民族形成了强调进攻和积极防御的兵法。因而中国历史上,塞外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在其它战略方向无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对尚留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的袭扰,往往采取主动进攻的方略。如北魏曾主动出击,进攻柔然,清也曾主动出击蒙古准噶尔部。随着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文化融汇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强调进攻和积极防御的思想遂成为唐代军事上的指导思想??
 
在游牧民族的影响下,唐代建立了机动性很强的骑兵大集团,可以远距离地迅速调动,这也使唐军能够攻则深入塞外,决战歼敌,守则依托要地,机动防御,而不需被动地防守长城。 
  另外,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胡汉隔阂已不像秦汉时期那么深。唐统治者自身也有胡人血统,因而对胡人不像秦汉统治者那样歧视,而是实行”华夷一体”的政策,不打算以一道人工屏障来划分胡汉,而是通过对少数民族的接纳羁縻,来建立有弹性的边疆防御缓冲地带。 
  
 
不仅唐太宗不修长城,而且即使唐玄宗时期在沿边地区普遍设置节度使之后,唐王朝仍经常在边境地区主动出击,以保持和扩大有弹性的边疆防御缓冲地带。唐玄宗之所以不接受杜甫基于汉族传统儒家思想的”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的讽谏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游牧与农耕,开拓扩张与固土自守这两种文化的碰撞。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虽然国力下降,但在对付吐蕃、南诏等的进扰时,仍经常主动出击??
 
即使在整体上是处于战略防御时,也力争以战役、战术上的进攻来挫败敌军。如代宗大历八年 公元,,年,吐蕃攻灵武。唐将李晟迂回敌后,奇袭吐蕃后勤基地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种”(10),迫使吐蕃撤围退走??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吐蕃攻唐北部的灵、朔等州??
 
唐派西川节度使韦皋从成都西山攻入吐蕃??
 
”转战千里”(11),  
 
大破吐蕃,迫使吐蕃从灵、朔撤兵南下??
 
2 ,重视战略、战术上的突然性,经常使用突然袭击和轻骑兵远程奔袭 
 
这种远程奔袭的战法,与《孙子兵法》 中所言,”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18) 相比,显然有了进一步发展。而这一变化则与十六国以来骑兵的大量使用以及游牧民族骑兵惯用的战法有关。春秋时期,以农耕为主的华夏民族由车兵与步兵混合编成的军队机动能力还很差,车兵受道路的限制,步兵靠双脚步行,行动速度都较慢,一天行军不过一舍,即三十里。军队急行军百里,能赶到战场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人马无法保持充分的战斗力,甚至可能全军覆没。所以当时的军事家不主张连续急行军远程奔袭。”劳师袭远”被认为是军事上的一大忌。而游牧民族居于”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
 
韦皋军”转战千里”(11),  
 
韦皋军”转战千里”(11),大破吐蕃,
  
 
不仅唐太宗不修长城,而且即使唐玄宗时期在沿边地区普遍设置节度使之后,唐王朝仍经常在边境地区主动出击,以保持和扩大有弹性的边疆防御缓冲地带。唐玄宗之所以不接受杜甫基于汉族传统儒家思想的”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的讽谏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游牧与农耕,开拓扩张与固土自守这两种文化的碰撞。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虽然国力下降,但在对付吐蕃、南诏等的进扰时,仍经常主动出击。即使在整体上是处于战略防御时,也力争以战役、战术上的进攻来挫败敌军。如代宗大历八年 公元,,年,吐蕃攻灵武。唐将李晟迂回敌后,奇袭吐蕃后勤基地定秦堡,”焚其积聚,虏堡帅慕容谷种”(10),迫使吐蕃撤围退走。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吐蕃攻唐北部的灵、朔等州。唐派西川节度使韦皋从成都西山攻入吐蕃。韦皋军”转战千里”(11),大破吐蕃,迫使吐蕃从灵、朔撤兵南下。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朝 最新文章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安禄山和杨玉环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8 12:09:08  更:2021-09-12 03:13:5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