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唐明皇篇 ——(待续更新中) -> 正文阅读 |
[唐朝]唐明皇篇 ——(待续更新中)[第14页] |
作者:蟑鸣一生 |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2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赐死贵妃杨氏”的圣旨让六军欢呼;杨玉环作最后的梳妆,玄宗和士兵们心情各异地在暗夜寒风中等待“历史性时刻”。 |
佳人将去,重温一下贵妃时代的杨玉环…… |
一身缟素的玉环到空空寺祈福,请教老僧人是否有来生,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欣慰地道谢。 |
玉环向菩萨祈祷,愿与三郎来生再聚。虽有老僧在旁感叹不能放下情孽则无法脱离苦海,但玉环表示自己无悔无怨。 |
一代佳人,在三军大礼和目送下,走向刑场……T_T |
大门缓缓关闭…… (这段处理得比较巧妙。没有正面展现玉环受刑过程。门关闭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正常受刑,还是……这就留给观众遐想了……因为杨贵妃结局本身就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
伊人芳迹已渺,马巍空余三郎悲怆声…… |
陈玄礼等人向玄宗请死罪,但玄宗已没心情和能力处罚他们了。 用驿马运送的鲜荔枝送到,馆差笑着对来人说迟了一步,贵妃娘娘已无福消受了。 |
最后,在孤荒的土坟上为玉环祭奠的是寿王一家人。 |
以马嵬之变结束第四部,吧友们欣赏吧,过几日再发第五部 |
繁荣经济 唐玄宗抑制奢靡,提倡节俭。公元714年,为了向大臣们表示决心,唐玄宗下令将内宫贮藏的一些珠玉锦绣等堆在殿庭前焚毁,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珠玉锦绣,全国上下不得采取珠玉、刻镂器玩、织造锦绣珠绳,违者决杖一百。他还将皇宫里用不着的宫女遣送回家,禁止贵族骄奢纵欲,反对厚葬,在他的倡导之下,奢靡之风基本得到抑制,淳朴之风逐渐形成。 唐玄宗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为了增加劳动力,公元714年,唐玄宗下令淘汰天下僧尼,强制还俗1万多人。唐玄宗还重视兴修水利,完善关中平原的灌溉系统,拆毁影响水道的水硝,老百姓大获其利。开元三年、四年,山东、河南等地连年发生蝗灾,玄宗听从姚崇的建议,督促州县全力捕杀蝗虫,因而减轻了虫害。他还在河东道、关内道、河南道等地大兴屯田,垦田面积达500万亩,解决了军队粮食供应的问题。 由于当时均田制逐渐被破坏,土地兼并和逃亡现象严重,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打击强占土地、隐瞒不报的豪强,唐玄宗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当时的豪强霸占了农民的土地之后,称为“籍外之田”,他们还将逃亡的农户变成自己的“私属”,在土地和人口两方面逃避国家税收。 712到725年之间,唐玄宗的检田括户运动收到了实效。他任命宇文融为全国的覆田劝农使,下设十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检查隐瞒的土地和包庇的农户。然后把检查出来的土地一律没收,同时把这些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对于隐瞒的农户也进行登记。这样下来,一年增加的客户钱就高达几百万之多。这样便大大地增加了国家所控制的编户数目, 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增加了国家财税的收入。 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唐玄宗使唐朝的经济又步入正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由于玄宗能够任用贤才,鼓励生产,改革弊政,使得唐王朝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百姓富庶,而且唐玄宗还非常重视文化、科技,所以在他统治期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可以说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项峰,其中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最为后人称道,而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开元年代。科技也领先世界,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测算子午线长度的僧一行。另外,这一时期的书法与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伟大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 政治的清明,导致经济与文化的飞速发展,以至天下富庶,在开元年间出现了空前的盛世景观。这与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善用人才是分不开的。“开元盛世”是唐王朝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前所未有的太平景象。 天宝年间危机重重 唐玄宗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超过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在取得了这些成就以后,唐玄宗自以为天下太平,进取心也逐渐消失,变得骄傲怠惰,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他对大臣的忠谏听不进去了,反觉得讨厌,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小人李林甫爬上了相位。 李林甫是个不学无术的佞臣,善于拍马阿谀,他勾结宫内的一些妃子、宦官,时时注意玄宗的动向, 投其所好,当玄宗与他商量事情时,他总是迎合着玄宗,使玄宗高兴。在公元736年,唐玄宗想从洛阳回长安,但宰相张九龄等人说秋收还没有结束,这样上路会骚扰百姓,影响生产。李林甫在张九龄走后却对唐玄宗说,长安和洛阳是陛下的东宫和西宫,陛下愿意什么时候来往就什么时候来往,不必再等以后,至于妨碍了农民秋收,免了他们的税收也就行了。 玄宗很高兴,照计而行。后来,李林甫就找机会诬陷张九龄等人,终于使唐玄宗将这些敢于直言的宰相罢官,由他把持了朝政。李林甫掌权之后,凡是不听从他、不和他站在一起的人都要想方设法地陷害。李林甫嫉妒贤能之人,嘴里说的话很好听,但心里却阴险毒辣。所以,人们背地里说他是“口有蜜,腹有剑”。在他任宰相的19年间,极力排斥正直能干的大臣,重用了一大群奸佞小人,又对玄宗封龘锁消息,使朝政转向昏暗。而玄宗始终不悟。 |
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于是李龟年捧词唱歌,梨园弟子按调抚丝竹,杨贵妃手持玻璃七宝杯,杯里面盛满了西凉州出产的葡萄美酒,笑着接受了李白的恭维。玄宗调紫玉笛按声倚曲。每当曲子演奏一遍将换的时候,他便拖长了声调来讨杨贵妃的欢心。 高力士因为前不久为李白脱过靴,深感耻辱,一直想找机会陷害李白。过了几天杨贵妃重吟李白写的词,高力士就趁机诋毁说:“老奴还以为妃子听了李白的词怨入骨髓,却不料像这样拳拳珍爱。”杨贵妃大惊问:“李学士的词怎么了?”高力士说:“以汉朝的赵飞燕比喻妃子,太过分了。”杨贵妃由此恨上了李白。唐玄宗曾经三次想重用李白,都因为杨贵妃的缘故而罢手。可以说李白的诗词耽误了他的前程,如果前程二字单指做官为宦的话。 总之,她与多才多艺的唐玄宗结为艺术知音,对于盛唐音乐舞蹈艺术的空前繁荣,是有一定贡献的。 有了杨贵妃,唐玄宗的奢侈之风越来越盛,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贵妃所好,结果让她高兴的人都升了官,这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巴结逢迎,争献美味佳肴、珍异珠宝。 唐玄宗爱屋及乌,因为宠幸杨贵妃,又封她的两个哥哥为官,三个姐姐分别封为韩国、虢国和秦国夫人,她的远房堂兄杨国忠也靠裙带关系扶摇直上。当时长安有歌谣说:“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任宰相。他也是个奸佞小人,只以个人恩怨用人、办事。在杨国忠的一手遮天之下,首先是朝政混乱。在暴雨造成灾害时,玄宗询问灾情,杨国忠却拿着大个的粟穗子给玄宗看,说雨大但没有影响收成。下边有的官员报告灾情,请求救助,他大发雷霆,命令司法机关进行严惩。杨国忠能力不高,但喜欢胡乱处理朝政,正事做不好,坏事却很在行,接受贿赂、拉帮结派等等应用自如。 朝政混乱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均田制在这个时期瓦解,税收急剧减少,但朝廷的花费却因为玄宗和杨贵妃的奢侈而逐渐增多,国库入不敷出。政治的腐败还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因为招募的兵士都是一些无赖之徒。这些人在后来玄宗发动的战争中不但没有夺得胜利,反而招致了更多的失利。 可是这时的唐玄宗对于唐朝的危机丝毫没有察觉,反而向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政龘治腐败与黑暗,影响了将领的贪功求官的欲望。为了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立功受赏,加官进爵,边镇的很多将领肆意挑衅,使得边境战乱不断,玄宗的好战对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边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大伤元气。 一是西边和吐蕃的关系恶化,开战后互有伤亡,损害了历来的和睦有好关系。二是西南的南诏国。由于边境将领的骄横跋扈,致使本该平息的冲突日益升级,结果唐朝征兵和南诏开战。先后战死、病死的唐朝兵达二十万之多。 安史之乱 李林甫当政时,混血胡人安禄山受玄宗宠信,提拔为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平卢(今辽宁省朝阳县)兼河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节度使。安禄山貌似忠诚,生性狡诈,是个很会拍马逢迎之徒,他身体肥胖,自称三百斤。玄宗曾开玩笑地问他:“胡儿肚子这么大,里面装的是什么”他回答:“只有一颗忠于陛下的赤诚之心。”玄宗非常高兴。安禄山请求做杨贵妃的干儿子,玄宗同意了。一次玄宗与贵妃共坐,安禄山先拜贵妃,再拜玄宗,并说:“胡人是先母后父。”玄宗听后更为喜悦。 杨国忠和安禄山争宠,互相看不起。矛盾越演越烈。安禄山经常进出长安,见内地兵力不足,长安防务松驰,就在范阳招兵买马,赶造兵器,储积粮草,准备夺取唐朝江山。臣下奏说安禄山有反意,玄宗不信。直到安禄山撤换了范阳的32名汉将,并且开始拒绝玄宗的召见,玄宗才开始怀疑他,但又不作防备。 |
755年10月,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所属十五万大军在范阳叛乱,引兵南下。当时天下太平日久,武备松驰,百姓不知战争,突然听到范阳起兵,远近震惊,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叛军很快就攻占了洛阳,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准备西进夺取长安。杨国忠怕众将领立功而于已不利,怂勇玄宗瞎指挥,使唐军遭到惨败,潼关失守,叛军直逼长安。玄宗在杨国忠的劝说下,带着杨贵妃等人起程逃避四川,不料才到咸阳,县令已经逃走,没人供应饭食,玄宗命令百姓献食,百姓献上高梁等食物,玄宗勉强咽了几口,流泪不止。 第三天唐玄宗他们到了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随行将士又饿又累,想到杨国忠专权误国,致使他们受苦,都怨恨异常。于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带领众将士,挡住了杨国忠的马头,向他索讨军粮,并趁杨国忠惊慌之机,大喊:“杨国忠要谋反”,将他拉下马来砍死,并将尸体砍成数段,首级悬挂在驿门上示众。然后,激愤的将士们围住了玄宗和杨贵妃休息的驿馆,喊杀声连天。 玄宗忙命人出去劝解。愤怒的兵士杀死了出来劝解的大臣。高力士奏请玄宗亲自出去劝解,玄宗只好硬着头皮,亲自出去劝说,但是兵士仍然不肯罢休,他们大声喧嚷说:“不杀贵妃,誓不护驾”。玄宗大惊失色说:“贵妃一直深居宫,不干预外面的政事,她有什么罪该杀呢?”高力士对他解释说:“贵妃是无罪,但将士们杀了杨国忠,留着贵妃哪能安心,愿陛下准将士所请。将士安心,陛下也就安全了。”玄宗半晌不开口,这时外面喧哗声更响,高力士仓皇奏告道:“兵士们要闯进来了,陛下再不决断,他们要自己来杀贵妃。”玄宗这才流泪说道:“赐她自尽吧。” 杨贵妃接到圣旨,惊倒在地,良久,才哭着请求见玄宗一面。高力士引她来到玄宗面前,她哭道:“愿陛下保重。”玄宗不忍心看她的惨容,只是以袖掩面哭泣。高力士怕士兵闯入,忙将杨贵妃带到佛堂,贵妃朝北拜了几拜说:“妾与陛下永别了!”然后自缢而死。 将士们听到贵妃被处死,欢声雷动,重新保护玄宗西逃。太龘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早年,玄宗曾经在勤政楼东间设大金鸡障,里面放置一张大床榻,卷去帘子与安禄山坐在一起,观看楼下的百戏。太龘子李亨劝谏说:“历观今古,没有听说过臣下与君主同坐一起看戏。”玄宗私下说:“安禄山有异相,之所以坐在一起是为了禳除凶星。”又曾与安禄山夜宴,安禄山醉卧化成一条猪但是长着龙首。左右立刻告诉了玄宗,玄宗说:“这是猪龙,没有什么作为。”始终不杀安禄山。 等到安禄山叛乱后,人们才回想起当初术士李遐周说过的预言诗:“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其中“燕市人皆去”说的是安禄山与蓟门之士叛乱。“函关马不归”是哥舒翰失守于潼关。“若逢山下鬼”是一个嵬字,即马嵬驿。“环上系罗衣”,指的是杨玉环常以假髻为首饰,喜欢穿黄裙。天宝末年京师有童谣:“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到此都应验了。 后来,安禄山派部将孙孝哲进入长安,自己仍留守洛阳。这时安禄山的将领日夜纵酒,沉溺于声色财贿之中,已无再进取之意,因此唐朝的军队得到了重整军备、调集重兵的机会。长安失陷后,郭子仪、李光弼奉命率军5万自河北至灵武 ,壮大了朝廷的声势。河西(今甘肃武威)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使的兵也来会合。唐军廷又得到回纥、于阗及西域诸族的援助。757年正月,安禄山被他儿子安庆绪所杀。李光弼坚守太原,屡败敌军;郭子仪收复河东郡(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解除了侧面敌人的威胁,为收复两京做好了战略的准备。这年九月,广平王李俶与郭子仪率军从凤翔出发,攻克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安庆绪逃往邺郡(今河南安阳)。此时,留在范阳的史思明不愿受安庆绪的节制而归降了唐朝的军队。唐军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但唐军又策划消灭他。这件事被史思明知道后,他又开始反叛,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
|
高仙芝在影视里是有多没存在感啊... 数来数去也只有在杨贵妃雷史里算分量 |
前几日出差,没来及更新,这回发最后一部 |
按照李泌的主张,李亨直奔西北,九月初九抵达朔方节度使驻地灵武。郭子仪从前线赶回来迎接。李辅国即提议李亨自行继位。李亨以父皇健在而拒绝。 |
唐玄宗于七月初九抵达剑门关,这天一听到高力士计算李亨将抵达灵武会合郭子仪的行程,唬得一口茶当场喷出来,马上召集身边大臣商量。 韦见素等人为全国抗敌的形势而欣喜,恭喜玄宗可以安枕无忧了。可玄宗却担心李亨会在部将的怂恿下自行登基。最后依高力士的提议,下达圣旨,命诸皇子同时组军抗敌,天下兵马由“朕”统一指挥,不得另立统帅。 |
在灵武,由李辅国领头,众人力劝李亨登基,统一指挥天下兵马平叛。李亨以父皇在位此举不仁不孝为由拒绝,却又询问张良娣和李泌的意思。张良娣认为抛弃百姓躲入剑南的父皇已失天下之望,李泌则以舍市井小民唯父命是从的小孝和取以国家社稷为重的大孝开解。最后,张良娣率先向李亨跪呼“祝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一齐拜下去,李亨“无奈地”被“逼”做了“千古罪人”。 李辅国后来为何能擅权,张良娣后来为何能干政,这一幕作了很好的解释。虽然电视剧没有表现张良娣“驻灵武,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的史实(倒把韦太子妃的儿子李俶当成她的儿子了@_@),但她为李亨出谋划策、共渡时艰的画面还是不少的。 想当年,李世民有长孙皇后登玄武门勉励士卒;李治虽废王皇后,仍有武后与他一起清除顾命大臣;李显在幽禁中,有韦后骂起他的求生意志;李旦有刘后、窦妃为他死于母命;李隆基未登基时,有王皇后陪他担惊受怕;李亨先有韦妃为保他的太子之位请离婚,后有张良娣于国破山河碎之时千里相随——看看几代唐朝皇帝,真把“夫妻同心”这个词发扬得淋漓尽致,亦难怪唐代后妃对政事有如此庞大的影响力。江山是大家一齐打下的嘛^^ 不过上述例子,似乎可以总结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李家皇帝,对老婆好的未必有好结局;但对老婆不好的结局一定糟透了^_^ |
玄宗感叹这一天来得太早,高力士只好以可以“居高无为”了来开解他。 |
面对泯江,李隆基后悔离开长安,后悔错怪哥舒翰,后悔宠信安禄山……高力士以往事不可追来劝他少想一些,并说太子仁厚,必会善待陛下。对此,李隆基感觉只能听天由命了。 |
回长安的途中,经过马巍坡,李隆基为玉环扫墓,悲难自抑,怨恨苍天让女人的生命来承担男人的罪过。 |
|
回到长安的李隆基仍不甘寂寞,频频外出接见民众。一天晚上,李隆基想起武后把李显、李旦立为皇帝又把他俩撵下来的事情,兴奋不已,命高力士找朝中元老过来“聊聊天”。 |
|
李辅国亲自来赶玄宗迁到太极宫,并颁下圣旨,历数高力士种种罪状,将其流放乌州。已是自身难保的玄宗除了与高力士抱头痛哭外,再也没任何办法庇护这个“唯一的亲人”了。 本来也在怨李亨太无情,不过是为了防止老父复辟,遣散那些文武大臣也就是了,何必连李隆基最后一个说得上贴心话的人也赶走。不过转念想起以前李亨被李隆基逼得夹着尾巴做人的窝囊日子,只能说一句“现世报”了(当然,按史书的写法,这是李辅国与张皇后搞的鬼。但,天知道)。 |
在破败的花园里,高力士一边为玄宗削梨,一边且笑且哭地回忆两人初次相见的情形。在玄宗喂这位跟随自己七十年的忠仆吃下一片梨后,高力士含泪告别,留给玄宗的,只有一柄拂尘,下辈子再侍候的约定,以及无尽的追忆、孤寂…… (《新唐书.高力士传》:宝应元年赦还,见二帝遗诏,北向哭呕血,曰:“大行升遐,不得攀梓宫,死有馀恨。”恸而卒,年七十九。代宗以护卫先帝劳,还其官,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雷电相交的晚上,真正成为孤家寡人的玄宗在残破的太极宫摔了一跤后,才关好被风吹开的门窗,神经质地确认了四下无人后,摸出珍藏的玉环的秀发,痛声大哭。 |
翌日早晨,思念贵妃的玄宗对着在太极宫打扫的宫女喊“玉环”;这位16岁入宫、已有30年“宫龄”的老宫女感慨自己终于见到皇上了。 |
当年,李隆基在此登基为帝,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巅峰时代;现今,宫内已是一片破败。 |
耳内回响着“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喊声,李隆基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地坐上宝座,仿佛看到当年盛况。在回忆中,沉入永恒的睡眠…… |
首页 上一页[13] 本页[14] 下一页[15] 尾页[2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