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明朝 -> -> 正文阅读 |
[明朝][第4页] |
作者:神宗萬曆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商景徽,生卒年不详,字嗣音,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兵部尚书商周祚次女,商景兰妹,上虞徐咸清妻。有国色,博学工诗,诗逼盛唐,讲究格律,居然名家。清兵入关后,与夫偕隐,年逾八十犹吟诗读书不辍,其子女如徐昭华皆承母训,多才华,名重一时。著有《咏鵻堂诗草》(一作《承堂集》)。与夫合著《小学》一书,自一画至多画,正形声,明训义,名曰《资治文字》。 商景徽嫁徐咸清为妻,她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博学多才。清朝入关后,与丈夫归隐山林,到了80岁仍然笔耕不辍,著有《承堂集》,并与丈夫合著《资治文字》。 子夜四时歌 蜡烛照空帷,春宵难达曙。袷衣不著绵,预识中无絮。 弄水恐湔裙,采莲畏伤手。花欹半面妆,愿得花间藕。 栖鸟夜不眠,肃肃翻金井。五更霜月昏,不见双桐影。 五彩织薰笼,炉灰皎如雪。不弃炙残香,为爱心中热。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妾自承恩初,同心绾双结。灿烂若明霞,流霞不能涅。 晨眺漳河流,夜卧丛台月。岂知中道乖,蛾眉坐沦没。 春风伴赭衣,秋霞改玄发。镜台宝髻疏,罗裳暗香歇。 愿作巫山云,朝朝反宫阙。 美女篇 美女东城隅,红颜华灼灼。垂垂十二鬟,一一飞金雀。 初日照楼台,春游出宛洛。采桑攀远杨,搴芳捋丛薄。 行路何踟蹰,中心谅有讬。不知谁家子,白马黄金络。 强言立道傍,翩然互酬酢。本非淇上姝,宁践桑中约。 家无薄幸儿,白头负前诺。赠妾双明珠,还君抵飞鹊。 日暮行归来,空闺守寂寞。 吊张曼殊 觅得温柔在帝乡,娇花容易萎严霜。丰台自此游人绝,芍药将开尽断肠。 云髻峨峨似洛神,都人争学百环新。凭他学尽新妆巧,不是才郎收泪人。 读毛西河濑中集作 芙蓉露下小池秋,金鸭烟消宿雨收。为读西河新句好,都梁艾蒳满妆楼。 彩笔翩翩映玉台,频将绣帙向风开。可怜杜甫惊人句,不数陈留旷世才。 |
梁孟昭,明代女诗人,字夷素,钱塘(今杭州)人。茅九仍妻。工词翰,雅善山水,深远秀逸,风致不群。亦工花鸟,明末文学家陈继儒(一五五八至一六三九)称她的画是“天女花、云孙锦,非人间所易得”。 ”阮元《两浙輶轩录》有梁孟昭《题画》诗一首,颇能见其“清新幽异”的风格和放达无忌的个性: 登楼忽见山头白,冰箸如镂挂瑶碧。 晓窗风急唤垂帘,鹤唳一声天地窄。 雪光骋艳斗梅花,逊色输香各自夸。 终日费人评品事,肠枯频唤煮浓茶。 |
杨文俪(约公元1551年前后在世),明代女诗人,字不详,生卒年亦不详,是一位长寿者,活到了一百多岁。浙江仁和人。文俪幼聪慧,自幼熟读《内则》、《列女传》等书。工诗,尤精于科举制艺,事属罕见。《四库全书提要》中云“有明一代以女子而工科举者,文俪一人而已。诗其余事也。”文俪为诗清古严正,有集一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月夜鸣琴 小堂明月夜,卷幔理丝桐。 素魄千门皎,清音一院通。 落霞飞指下,流水泻弦中。 停曲聊延伫,高天度远鸿。 秋日怀亲 玉露沾花湿,金风入暮凉。 天连秋水碧,山带晚烟苍。 抚景叹时序,怀亲忆故乡。 倚阑凝伫久,心逐雁南翔。 |
郭爱(1415-1435),字善理,安徽凤阳县人,明代才女。生于大明永乐13年 (1415),卒于明宣德10年 (1435),享年21岁,追封为国嫔。 今人皆认为郭爱14岁殉葬于明宣宗朱瞻基,实乃误传。她所作的绝命词原题为《病革自哀》,而非《绝命词》。故郭爱并非被迫殉葬的妃嫔,而是入宫后不幸早卒。另明清两代文献亦有相关记载。 由于《明史》中郭爱的传记和殉葬妃嫔的名单相隔很近,今人常常误认为郭爱是因殉葬而死。 病革自哀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
高玉章,祖籍沂水县。明崇祯年间女诗人,官宦世家。胞兄高名衡(字平仲),明崇祯辛未(公元1631年)进士,官至河南巡抚兼兵部右侍郎,晚年加少司马衔。其夫张兆圣任京畿五城兵马司。张家亦名门望族,世代官宦,庄田甚多。东里店有张家的庄园和林墓。高氏夫妇曾在东里店居住,死后葬于东里店文山前张家大林。 高氏自幼天资颖慧,通文墨善诗赋,且温柔娴淑,为沂蒙山区少有的巾帼才女。夫、兄均常年居官在外,高玉章思念亲人,常作诗寄情,终因忧郁过度辞世。高名衡告老还乡后,在胞妹书箧中发现题为《玉映草》诗集,睹物思人,悲不自胜,从中选辑40首,在东里店张家林高玉章墓前立石碑一通,将诗刻于上,题《玉映草小引》为序,勒石纪念。《玉映草》虽多系儿女情思的伤逝之作,但语言清绝,字词隽逸、耐人寻味,不失为闺秀佳作。过去凡来沂水的墨客文士,多就道东里店,亲睹诗碑,以欣赏吟咏为快事。(随文附高玉章诗一首) 送兄平仲之蓟城省亲(七绝) 千里悠悠别故乡,朔风初动雁成行。 青山到处随兄马,极目边云但渺茫。 |
朱中楣,字懿则,江西南昌人。明宗室辅国中尉议汶次女,吉水少司马李元鼎室,礼部尚书李振裕母。关于其生卒年,李振裕《显妣朱淑人行述》(以下简称《行述》)中有明确记载:“淑人生于天启壬戌(1622)年五月初二子时,殁于今康熙壬子(1672)年二月十九日未时,享年五十有一岁。”著有《随草诗馀》、《镜阁新声》、《随草续编》、《亦园嗣响》等,收入《石园全集》中。明末清初女子多怀有亡国破家之悲,也可以从她们的诗词中看出晚明至清初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悲苦 满江红·秋雨 点染时光,早不觉、黄花俱酿。只连宵、嫉风腻雨,略愁微恙。金粟香生清磬远,芙蓉锦抹秋江上。念公车、此日近长安,离怀放。 丘壑志,琴书况。疏林内,茶烟漾。乍云敛溪澄,一轮初荡。醉叶似传青女信,新词更喜红儿唱。倚雕阑、无事听归鸿,襟期畅。 朱中楣早期词如《捣练子·晓看春色》尚有“春睡起,懒为容。澹澹衫儿怯晓风”这样纤婉轻约的作品,但国变后,其词内容风格明显有了很大转变,命意更深广多变,笔致亦归于疏放朴素。特别是南归偕隐后,生活宁静、心境平和的她愈多醉心山林、悠然适情的逸兴与幽思。这一首《满江红》写清秋时节闲适舒爽的心境,桂花幽幽的暗香,远处悠扬清越的琴声,江边绚丽的木芙蓉,疏林内袅袅荡漾的茶烟,以及澄澈的溪水,皎洁的明月,如醉的红叶,所有这些清嘉的风物实则皆是其散朗心境的外放。在俭素而平静的隐居岁月里,她曾经的郁郁忧怀渐渐转换成淡然安宁的从容情怀。 旅兴 身世苍茫里,烽烟已数千。旅愁春候觉,归梦草堂前。 花径迷蝴蝶,家山映杜鹃。枝头闻鸟语,犹自说燕然。 雨馀登避暑台 晚妆才罢试齐纨,夏木阴阴落照残。欲向层台窥远堞,偶飞疏雨染重峦。 湿云缓度莺声老,凉月还生燕语欢。共挹荷香思茗饮,轻风有意送梅酸。 谷雨前一日小室闲吟 小苑焚香逗绿纱,摊书随意注南华。春衫未翦寒仍怯,午梦初回日又斜。 湖外祇堪眠弱柳,雨前谁复饷新茶。中怀脉脉闲无那,看取游丝缀落花。 丑奴儿·雨余 田田荷芰含疏雨,荡漾珠圆。荡漾珠圆。绿柳枝头晚噪蝉。 琴清香澹浑无暑,好似秋天。好似秋天。欲操阳关第几弦。 行香子·上巳 小小园亭,百卉芳馨。水边花下任怡情。凭谁妙手,绘幅丹青。 仿王摩诘,吴道子,倪云林。 风动波平,景物撩人。 绿浓翻燕剪红轻。欣逢上巳共赏良辰。 拟兰亭禊,飞英会,鹭鸥盟 满路花·寒食 雷轰雨若倾,电画天疑破。苔皲翻绣甲、沉江锁。疾风至矣,寒食今朝果。 笑子推坚卧。性拗冰霜,扑不灭无明呵。古今高士,与世咸相左。 汨罗堪配祀、迁水火。酣烟竞酪,也著应时过。吹主难铸错。 且醉春光,濯缨漱石繇我。 |
娄妃(?-1519)原名娄素珍,江西广信府(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人,明朝诗人,书法家。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五世孙宁王朱宸濠的嫡配妻子;明朝大儒、著名理学家娄谅的孙女。 丈夫朱宸濠曾特意派人前往江苏苏州,把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唐伯虎请来南昌做她的老师。唐伯虎诗、书、画样样称绝,娄妃在他的指导下,诗书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引得江南文人学士,也因倾慕娄妃的才艺而纷纷聚集到宁王府。一时间,南昌百花洲畔,文才荟萃,抚琴作画,对弈吟诗,一派文风兴盛之势。 春游 春晴并辔出芳郊,带得诗来马上敲, 著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送别 金鸡未报五更晓,宝马先嘶十里风。 欲借三杯壮行色,酒家犹在梦魂中。 题《采樵图》 妇唤夫兮夫转听,采樵须是担头轻。 昨宵雨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 西江绝笔 画虎屠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眼枯。 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 |
李玉照(不是李清照···)活动于明光宗泰昌(1620)前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吴江杂剧家沈自征继室。沈自征的亡妻张倩倩与继室李玉照皆为才华出众的能词女子,可惜张倩倩红颜薄命,三十四岁殁。李玉照工诗词,其作品见于朱彝尊《明词综》、沈祖禹和沈彤合编的《昊江沈民诗集录》等书中,只是由于作品传世不多,故不大为人注意。沈自征故世后,李玉照年轻守寡,抚育幼子,后来其子沈永群、孙沈俞假都成了称誉吴中的诗文家。 渔歌子 愁思萦怀懒赋诗, 黄昏深院月来迟。 人静处,漏残时, 一片幽情只自知。 |
王微(1600-1647)字修微,小字王冠,称草衣道人,明末扬州人,江南名妓。王微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600-1623年之间。前期王微浪迹西湖,与名士初结交;1616年以前,王微常常“扁舟载书,往来吴会间”,因而“所与游,皆胜流名士”。 近秋怀宛叔 江流咽处似伤心,霜露未深芦花深。不是青衫工写怨,时见只有白头吟。 |
王静淑,明末清初诗人,生卒年不详。王端淑之姐,字玉隐,号隐禅子,浙江山阴人,乡贤王思任(字季重)长女,陈树勷之妻,夫早亡,清节自守,与妹端淑皆擅才华。能诗词,著有《清凉集》、《青藤书屋集》。 踏莎行·七日写怀 片月光寒,孤桐影折,阑干几曲花阴迭。天香细细透纱橱,龙涎袅袅鸳衾爇。 笑语何来,双鬟悄说,针楼乞巧人欢悦。天孙应笑我无语,耽愁忘却佳时节。 初夏偕玉映妹游山 欲觅清幽处,山高恐不深。闲云飞别岫,野鸟定花阴。笋嫩留饥采,茶香待渴吟。深闺无限意,触景破愁心。 秋日庵居 空斋渡深夜,高卧一床秋。苔老浑无色,溪清浅欲流。尘随红叶扫,心付懒云收。萧瑟闻征雁,空归万籁休。 赠邻姬 梅影疏窗瘦,衾裯薄又寒。侍儿不解意,指月上阑干。 九日迟玉映妹不至 细雨凄风阻雁行,竹篱茅舍薄罗裳。登楼懒看黄花瘦,山老林红一夜霜。 柳 乳燕黄莺三月时,春风拂地柳垂垂。长条不系行人住,犹向江南送别离。 |
黄媛贞 约生活于明崇祯至清顺治(1628--1661)年间。字皆德,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女诗人黄媛介之姐,知府朱茂时继室。先世父贵阳守副室。其姊妹均有才名,然其妹常载笔朱门,交往繁杂,涉嫌风尘之色。而媛贞之诗有“冰雪净聪明”之质。著有《云卧斋诗集》 《黄皆德诗草》 晚望 秋空木叶寒,日落湖云冷。 微雨滴梧桐,安知别离恨。 秋窗阅史 幽怀阅古今,叹息因何设。 君心昧虚灵,孤臣恨难彻。 负却精诚言,向彼炎曲舌。 咸若尧舜仁,如何有兴灭。 林下秋来风,夙夜吹不竭。 贵阳廨中 天涯二月早芳菲,官舍何曾远翠微。 如此溪山堪景日,杜鹃犹道不如归。 山村 春山春水碧依依,草屋风轻燕子飞。 行到平坡亭小住,野云何事亦来归。 |
黄媛介,字皆令,浙江嘉兴人,出身儒士之家,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际,在世俗、女德与生计的多重挤压下,或鬻书画,或师闺塾,在风云幻化的江南大地上为养家糊口而羁旅转徙,与名卿士大夫、与名媛闺秀交往酬唱,用诗、词、赋的文学样式及山水花卉的绘形写神,淋漓尽致地释放着心灵的感悟,入木三分地抒写着人生感慨。有着金闺兔苑才的黄媛介,其创作独特的社会价值与艺术魅力将咏絮才女谢道韫开创的林下风推向高峰,既彰显着承前启后的因素,也催发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影响绵远。 临江仙·秋日 庭竹萧萧常对影,卷帘幽草初分。罗衣香褪懒重熏。有愁憎语燕,无事数归云。 秋雨欲来风未起,芭蕉深掩重门。海棠无语伴消魂。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 |
黄媛介 楷书扇面 天渡楼旧藏 |
薛素素《吹萧仕女图轴》 |
纪映淮(1617~1691?),明末清初女诗人,字冒绿,小字阿男,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纪映钟之妹,莒州杜李室,其夫抗清被戮,纪映淮守寡以终,著有《真冷堂词》 即景 杏花一孤村,流水数间屋。 夕阳不见人,牯牛麦中宿。 桃叶歌 清溪有桃叶,流水载佳人。 名以王郎久,花犹古渡新。 楫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 莫谓供凭览,因之可结邻。 咏秋柳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瑟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明朝 最新文章 |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方言,广丰话 |
明朝十六位皇帝的能力之我见 |
崇祯3700万内帑,舍不得花,是怎么回事?所 |
这个人真有意思 |
小伙鞭炮炸ATM想进劳教所过年 不知劳教已废 |
语文问题:明史这张献忠图六万万是六亿还是 |
金庸《天龙八部》慕容氏复650多年燕国是不是 |
话说如果把明朝放在19世纪,按照常理会如何 |
大一统王朝开国君主能力排行: |
明武宗朱厚照究竟为什么一直没有儿子啊?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