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头道沟至山西偏关的柏杨岭,高政清守护的这60里外长城即为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中的一部分。高政清已经记不清走了多少遍崎岖的山路,沿途发现破坏长城、长城自然损坏或者遭受环境地质灾害情况时迅速上报。往往从早上8点,他就开始巡查,到深夜才回家,其间多次从山崖下摔落。(觅晋/视觉中国/图)“我死后,你把我埋在这烽火台下。死了我也要看守长城。”2017年10月28日,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许家湾村,60岁的农民高政清交待儿子高凤鸣。这座全国最大的明长城烽火台就矗立在高政清家的责任田里,而他更大的责任是看守60里明长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行走在长城沿线,用脚步丈量历史,用手中的笔书写偏关长城历史以及沿线的文化、风土人情。“我是个小人物,但心里有割舍不下的家国情怀。”高政清说,“古代戍边将士身披甲胄,这件印着‘长城保护’四个字的外套就是我的盔甲。”高政清颤抖的双手触摸着墙体,感受“九窑十八洞”遗址散发出来历史浑厚的体温。(觅晋/视觉中国/图)远眺偏关县许家湾村烽火台和明长城——这里曾经位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激烈碰撞的前沿。(觅晋/视觉中国/图)历经风雨侵蚀、人为损坏,“九窑十八洞”遗址矗立无言,高政清触摸墙体的手却在颤抖。九窑十八洞是长城上十分壮观的军事堡垒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和个人都没有保护长城的意识,纷纷扒城砖,搬回去盖学校、碹窑洞,甚至垒猪圈。”高政清哽咽着说,“现在一想起来就心痛。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愿意拿性命去保护它。”上世纪八十年代,高政清开始自发研究和保护长城。2013年,他正式成为长城保护员。高政清所在的偏关县曾经位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激烈碰撞的前沿。明代,蒙古各部频繁袭扰王朝北部边境,当时长城设九边重镇防守,其中山西镇就驻防偏头关。古人有诗赞曰:“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偏关保留着北齐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多处,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高政清1977年毕业于原平农学院,长期在乡镇从事文化工作,但至今仍是农村户口。夫妇俩种着几亩靠天吃饭的田地,一年也有万余元收入。(觅晋/视觉中国/图)高政清蜗居在窑洞里写下了50万字著作,多次荣获包括全国小戏小品大赛金奖在内的奖项,还加入了全国戏剧家协会、山西省作家协会。目前他正在写一部关于偏关长城的专著。(觅晋/视觉中国/图)“他就是个二百五。一说是长城的事,不管谁叫,撂下家里的事就往外跑,庄稼烂到地里都不管。孩子们都是我拉扯大的。为这没少吵架。”正在烧火做饭的高政清妻子王玉莲说到激动处,哭了起来。哭完又说:“其实内心还是支持的,不支持的话,他也不能坚持到现在。这是正事么。”她是上世纪70年代的高中生,这个内蒙女人用柔弱的肩膀筑起了家里的“长城”。(觅晋/视觉中国/图)“保护长城,不仅要保护古建筑,还要保护长城脚下的文化。”高政清自己筹款组织起了锣鼓秧歌队,“几百年的文化传统,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成了绝响。”但令他忧虑的是,现在队里的成员普遍在60岁以上,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图为高政清给队员们做示范。(觅晋/视觉中国/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