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哲学重要的基础问题: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 正文阅读 |
[哲学]哲学重要的基础问题:意识是如何产生的?[第90页] |
作者:王建强_1 |
首页 上一页[89] 本页[90] 下一页[91] 尾页[1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学渣飘过… |
“哲学问题,最终注定应该通过自然科学的进步来加以解决。哲学家所能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预示这种进步,并建议科学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最新心理科学研究证实,ABO血型基因表达的基本思维方式启动并形成了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这一发现找到了心理活动生命的生理遗传依据及哲学原理的思维基础。以血型心理作为脉络主干的科学的哲学研究,其面貌必将为之一新。 |
楼主能把前十楼的血型说下么,回复在各楼 |
可谓看出,这位哲学家还是很有远见的,他深刻地看到世界上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追根寻源就是哲学的落后。“世界哲学”实际上就是“世界的统一哲学”,让全世界人对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有统一的看法,唯有此才能解决世界上的各种问题。他认为,统一世界哲学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有现实可能。这也正是本书的初衷!但我们看到,这篇发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章,为什么仍然没有实现其文章中的愿望呢?根本还是在于哲学的基础理论没有突破,连人的本质都不明白的心理学,根本无力支撑哲学这座大厦。而当本书此刻实现这一突破时,也就预示着“世界哲学”即将诞生。哲学的春天就要来临了! |
人类所有的思想及行为都是心理活动,或由心理活动所支配。所以,作为研究人类“最高”学问的哲学,必须依托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即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来自于心理科学所证实的人类心理活动的血型思维基本规律。 |
要做从头到尾完整的哲学。思路很重要,思路错了就是方向偏了,以后的“严谨”也就没有意义了。知识系统化才能有说服力,既可以宏观清楚,又能够微观明白。哲学理论发展到今天也应该摆脱流派纷呈混乱的局面了。哲学不是具体的哪一门科学,但也应是“科学的”,即逻辑关系清晰、符合客观事实的学问。“科学的”不是文学艺术,不能有流派,具体问题的真理只能有一个。当某一学科不成熟时可以有争论,但不能无限期下去,也不要认为这是正常的、永远没办法说清楚的。总之,我们这里的哲学研究是决心让人清楚的,而不是让人继续或更糊涂的。不能张口闭口哲学,却连什么是哲学都说不清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没必要研究了。 |
《血型哲学原理》目录 导 言:为什么要用血型诠释哲学?/001 一、“拯救”哲学/001 1.哲学的“困惑”/001; 2.哲学的“出路”/007 二、哲学的血型心理基础/014 1.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014; 2.通过生理的血型研究“心理的”哲学/016 三、哲学的概念/017 1.确定哲学概念的意义/017; 2.哲学以血型思维方式为心理依据研究思想及行为原理,是关于人类自我反思终极思考的学问/022 四、《血型哲学原理》的研究方法/032 1.开阔视野/032; 2.清晰思路/033; 3.完善体系/035 第一部分 血型心理/040 第一章 人的本质/041 |
导言:为什么要用血型诠释哲学? “哲学问题,最终注定应该通过自然科学的进步来加以解决。哲学家所能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预示这种进步,并建议科学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最新心理科学研究证实,ABO血型[url]http://基因表达[/url]的基本思维方式启动并形成了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这一发现找到了心理活动生命的生理遗传依据及哲学原理的思维基础。以血型心理科学作为脉络主干的哲学研究,其面貌必将为之一新。 一、“拯救”哲学 1.哲学的“困惑”。 众所周知,有关哲学的追问,几千年来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一个最大的困惑就是对哲学概念认识不一,甚至可以说还没有确定统一的定义。但尽管是这样的学问,古今中外有关哲学的讨论却不绝于耳,高论不少,这似乎成了人类各种学问中绝无仅有的一朵“奇葩”。 |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你无法研究意识。因为意识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唯心论命题。 |
人的思维能力是意识产生的基础,意识是人的思维活动及其能量。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人的心理特征,是ABO血型基因表达的结果。ABO血型基因的表达决定了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启动了人的心理活动,其作用类似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
任何客观实在都有科学依据,要有这个信心。了解了人的心理活动是如何产生的,意识的物质性也就清楚了。长期以来哲学混乱的原因就是说不清楚:什么是人? |
天知道 |
:哲学的物质定义:物质是人类可以认知的客观实在。哲学的意识定义: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及所产生的一种能量。意识可以被人类所认知,也属于物质,但比较特殊。世界统一于物质,其中也包括了意识。注意哲学的定义与其他说法不可混淆。 |
:生理的人脑细胞由ABO血型基因表达的基本思维方式,使其变成了可以进行思维心理活动的大脑。至此,人的心理活动就产生了。 |
二、哲学的物质是人类可以认知的客观实在 那么,究竟该如何认识物质的定义呢?任何一门学问概念确定很重要,概念不准确或理解不一样、不统一,这门学问的科学性就会大打折扣。哲学思想的范围离不开物质,但如果连物质的定义都不明确,那么哲学能不混乱吗?所以说,哲学物质的定义是哲学理论的奠基石。现在通过对以上经典的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哲学的物质是人类可以认知的客观实在。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哲学定义的物质: 1.哲学物质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认知。 哲学物质是人类的一个认知,没有人的心理活动就没有哲学物质的认知,人类心理活动创造了“哲学的物质”。对物质的认知是人类思维心理活动的起点,这个基础性哲学问题解决不好,其他所有哲学思想都会混乱。对物质的认知与思维心理正常与否有直接关系,但与思维方式没有关系。比如说红色,不管男女老幼、古今中外的任何血型思维方式的人,都会认同是红色,至于他们是怎样的思维过程,倒是没有什么关系。 2.哲学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一个概念。 哲学物质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形式要求,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泛。物质既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意义的物体,也有不能直观感觉到的客观事物(能量、规律、公式、现象、事实、信息等),还包括“认知”活动本身的过程及其“认知的存在物”----意识。也就是说“客观实在”是广义的、抽象的,“客观存在”是狭义的、具体的。“客观实在”概念包括了无数种、无数个(而且会因人的认识不断深入与扩大继续在增加的)“客观存在”。“实在”概括“存在”,“存在”由“实在”来概括,“存在”暂时说不明的事物,“实在”也可以包括。物质用“实在”来说明更科学。 著名科学家施一公指出: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那么盲人摸象般地认识世界是科学吗?一定是科学。每个人摸的都是真实存在,而且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后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无穷无尽客观存在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努力探索,从而不断丰富着哲学物质的表现形式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
首页 上一页[89] 本页[90] 下一页[91] 尾页[1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