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哲学 -> 哲学思想原理 -> 正文阅读

[哲学]哲学思想原理[第73页]

作者:王建强_1
首页 上一页[72] 本页[73] 下一页[74]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O型男B型女:男当家,女比较辛苦,稳定型家庭关系;A型男B型女:互相劝不了,男受压抑,意见相左。属极端型夫妻,互补性最强,配合好最佳;B型男B型女:“恶始善终”,有共同语言,但志趣易不同,结局不错。互补性差;AB型男B型女:女辅佐男,男包容女,相互认可,像“父女”关系。最理想的爱情与婚姻血型结构。
 
O型男AB型女:相互不理解,不认可,意见相反。属极端型夫妻,互补性强,配合好最佳;A型男AB型女:相互认可,男当家,女辅佐,像“父女”关系。最理想的爱情与婚姻血型结构;B型男AB型女:女当家,略有轻微看不起男,男辅佐;AB型男AB型女:互能理解、调侃,不太欣赏对方。四种血型思维男女搭配的婚姻组合可以有16个,包括恩爱、管理、平等、互补四种模式,仅就血型思维方式的交流而言都可以产生美好的爱情与婚姻生活(本书内有介绍),但他们的感情交流的模式是不同的,顺之则幸福,逆之会感觉别扭或容易产生矛盾。
 
二、阶段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理关系是永恒的,与人类同存,它包括性别关系、生理的心理----血型思维关系等,而其它则应属于阶段性关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消亡的那些关系。这些关系由于存在已久,以至于我们身在其中容易误认为它们是“与世俱来”永恒的,天经地义的。其实,当我们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用超宏观的眼光观察时,就会发现它们也属于阶段性关系。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解决一些关系问题很有用处,否则很容易进去出不来而被迷惑。
(一)婚姻关系
1.婚姻家庭的起源。
婚姻家庭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地球期反映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关系。家庭是以婚姻约束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在内。
世界上现在多数的家庭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即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和家庭形式。这种家庭的形成经历了各种形式的演变过程,通常认为家庭演化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最后才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的产生、演化、发展,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由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发展,由较低的形式演进到较高的形式。
血缘家庭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式。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们认识到不同年龄的生理差别,就按辈份划分婚姻,这时,姐妹是兄弟的共同妻子,兄弟是姐妹的共同丈夫,夫妻都有共同的血缘;普那路亚家庭是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原始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通婚对后代发育有益,并形成了同母所生子女间不应有性关系的观念,于是在家庭内部开始排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实行两个集团之间的群婚,这就是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它是由一对配偶在对偶婚的形式下结合而成,所生子女属于母亲所有。这种形式使所生子女除了生身母亲之外,又明确了生身父亲;一夫一妻制家庭形式是在原始社会晚期,由对偶家庭发展而来的,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到目前为止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原始社会初期是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处于O型期,随着A型与B型的出现,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丰富,认识水平也在提高,生产力发展使得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出现,战争频发和劳动强度增加对男性生理地位的提高等等因素,催生了父系氏族的出现,婚姻家庭就开始出现了。所以说,婚姻家庭的出现是许多客观条件促成的。
 
2.婚姻家庭的演变。
任何事物都有其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婚姻家庭也是如此,从产生的原因就可以判断出她的未来,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探索。当然,我们只能确定一下不同历史阶段婚姻家庭的主要形式,以此对其发展有所了解,但实际情况比我们这里谈到的要复杂得多。
(1)群居生活。在人类形成的最初期与动物的区别是很小的,类人猿们过着群居生活,性交的随意性很平常,没有性的羞耻感、家庭意识与规则。族群是一个大的生活圈子,族群的头领率领大家过着漂泊的日子,一起狩猎、一起自卫、相互照应。这一时期类人猿只有原始O型存在,处于无极的混沌状态。
(2)母系氏族家庭。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O型期,是只认生身母亲,以母亲为主和孩子们组成的家庭,这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一致的。母系氏族家庭也是劳动和分配单位,孩子的父亲是谁则是无关紧要的。在世界上一些地区和民族目前还存在“走婚”风俗,就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家庭生活留下的“遗迹”。
(3)父系氏族家庭。以A型与B型的产生、开始知道近亲后代的危害性等为心理基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为条件,父亲为主的家庭说明父母都明确子女存在,是由父亲带领的家庭生活方式。但这时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婚姻概念,一名男子可以有多个女子。这是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前期的家庭生活状况。
(4)契约型婚姻家庭。在奴隶社会晚期四种血型基本思维方式都已经健全,人类的思想进入了划时代的活跃期,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生产形式成为社会主要的生产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一定契约形式与道德要求为标准的婚姻形式就应运而生了。封建社会(中世纪)使契约型婚姻家庭发挥的作用和道德理念系统的水准都达到了顶峰。
(5)多元婚姻家庭。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生产力飞跃前进,人们的生活收入与档次也非比以往了,四种血型思维人的思想也跟着极为活跃。原先婚姻家庭形式所依托的生产方式、经济条件、社会保障、思想观念等基础也已经逐渐消失或不那么重要了,由上一历史阶段遗留下来的婚姻道德观念与传统习惯开始慢慢地被遗弃。契约型婚姻组合家庭的原因开始出现很多,包括爱情、性格、经济、种族、地域、文化、性需求、兴趣、相貌、肤色、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寂寞照顾、个性需要和传统道德等等,所以出现单亲家庭、丁克家庭、闪婚、政治婚姻、无证(同居)婚姻、保姆婚姻、互助婚姻和临时婚姻等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婚姻家庭形式在这一社会阶段呈现出多元化状态。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项调查凸显美国人的家庭观念迅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拥有家庭并不一定非得结婚。事实上,约39%的美国人认为婚姻过时,而在1978年,认为婚姻过时的人只有28%。[1]
(6)爱情婚姻家庭。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集约化生产、人类几乎所有由于不同血型思维文化而产生的思想差异得到彻底沟通、人们的劳动观念与消费认识且已境界高尚,在这样的条件下,两性婚姻与家庭生活的意义已不同以往其他任何社会阶段。人们有条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兴趣和需求等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依据爱情为第一的原则自主选择婚姻家庭的形式与内涵。
(7)自由结合。当人类已经几乎完全悟透所有社会与自然规律、可以控制生育的责任对象、可以“自然获得”所需生活资料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阶段时,人们之间的区别就只有血型思维、性格(包括很多内容的统称)与性别等少数了,这也许是人类永远不必趋同的几点吧!相貌、气味、声音、身材、学识、修养和性格等的区别成为除两性外最后的差异,真正属于情感的东西终于可以作为唯一选择而成为两性自由组合的标准,婚姻家庭存在与否,具体形式等会遂愿而定,十分灵活。相对于原始社会的群婚,共产主义阶段的自由结合是其否定之否定的高级阶段。
(8)宇宙人的两性生活。在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宇宙期时,人类自身的繁衍与素质的改善已经有科学技术保障,可以自主控制,[2]不再是影响两性关系的主要问题。共同的理想昭示着人类共同的情感,精神生活成为除两性吸引之外的主要内容,婚姻与家庭的观念与形式也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条件和意义而不复存在了。
[1]参见2010年11月9日环球网:《调查显示美国人婚姻观念转变大 不结婚也没啥了不起》。
[2]近期已经不断有这方面进展的报道。
 
三、社会结构关系
人在社会关系中生活,人类社会在社会结构要素关系中发展。“宏观结构因素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历史发展中到底是什么关系,马克思本人没能解决”。但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所有根本问题,只出现在那些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发展成熟之际”。[1]我认为,“成熟条件”包括社会“宏观结构因素”关系与运动的阶段性,及“合适领袖”的出现两个方面。我们这里只探讨社会自然发展的哲学规律,“个人主观能动性”可以由社会学、政治学等去讨论。
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着一些相互联系与平衡关系的结构要素(这些要素中个别也是阶段性的),它们在相互作用中演变,从而形成了社会形态的更迭。
在人类社会地球期,社会结构包括有人的素质、科学技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文化心理等五大要素。生产活动是随着人类地球期形成而出现的基础性社会活动,直接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过程与形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生产活动也不是永恒的。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水平进步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总有那么一天,人类与自然界高度融合,类似于原始社会初期的“自然索取”行为将又会重新出现。这时,生产活动就“没有”了,生产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构成要素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这些属于人类社会地球期的阶段关系及发展变化。
人类社会宇宙期将建立新的社会构成要素关系。
[1]参见2015年5月12日微信公众号“哲思学意”:《美国高校怎样教“马克思主义原理”?》张跃然文。
 
第八章 血型思想
多数动物不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只有人类才会反思自我。血型心理活动酝酿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复杂的思想火花,以及哲学理论的光芒。了解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自身的血型思想及社会行为,为学以致用奠定基础。
第一节 哲学思想史
一、哲学形成的过程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中的“philo”和“sophy“两词,两词之意是爱与智慧,哲学从一开始就被看作是“爱智之学”或“智慧学”。所以从词语起源谈起,许多人认为哲学源于古希腊,这是不对的。这就好比某国天文学界命名了某一天体的名字,就可以说这一天体起源于这个国家吗?但公平地说,作为一门系统的学问被提出,古希腊哲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金克木先生指出:“哲学”一词原是欧洲的,用来讲中国的,那就是用欧洲哲学的模式来找中国的同类精神产品,否则就不叫中国哲学了。究竟中国古代是不是和外国古代一样提出过同一哲学问题,作过同类探究,得过相同或不同的结论?这是哲学史的事。[1]所以说,研究并理顺哲学史实际上就是在统一哲学概念与思想体系,全世界用同一种理解来认识人类哲学思想。长期以来,之所以会出现世界各国哲学不兼容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哲学理论本身概念不清晰、基础不扎实、体系不完整的缘故。这就与统一世界数学与生理科学是一样的道理,虽然世界各国在历史上都有其科学思想与理论的独特表述。
人类本质表现在人的思维。由于各方面条件具备,古猿基因突变,产生了人的高级思维,人类就出现了。人类从形成的那一天起,就会自我反思,因此也是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这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标志。哲学将永远伴随着人类。
人类形成初起,就像一个刚刚出生懵懵懂懂的孩子,开始观察思考自然界,包括人类自身,一点经验也没有。显然,这是十分艰难的一个过程。人类通过想象的唯心认识,出现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等活动,它们是人们形成系统哲学形而上思考的起步阶段。
在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虽然社会制度十分残酷,但毕竟是人类实行了全社会管理,国家也出现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交往扩大,思想也渐渐丰富起来。这时,在人类哲学史上一个伟大的时期出现了----“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在“轴心时代”里,各种哲学的先驱纷纷出现,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宗教有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古代有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开始形成古希腊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古印度哲学、古代宗教等哲学理论体系的雏形。而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著作《周易》成书更早一些(约公元前1057年)。
在近现代,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西方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一直传承下来,目前主要为儒家、道家、易学、法家、墨家;古印度哲学十分丰富,主要发展为新吠檀多主义;古代宗教世界级的主要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这事实上就是形成了哲学内的两大阵营,一是有依据唯物的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二是靠想象唯心的宗教。
在当代,西方哲学形成了许多流派,从科学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突出,被社会主义国家尊奉为经典;中国古代哲学儒家、道家、易学、法家、墨家五大家虽经反反复复争论,但仍被认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世界级宗教没有改变,还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
[1]参见《金克木集》第五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1版。
 
二、“轴心时代” [1]
1.什么是“轴心时代”?
1883年,马克思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国又迎来了另一位哲人的诞生,他就是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余秋雨先生曾在许多场合提到“轴心时代”,但也不得其解,他告诉我们要记住这么一段历史。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政治大变革的时期,产生了新兴知识精英——士人阶层。士人的兴起与周代封建制度的解体有关,其来源有二:一是有身份的贵族;一是因特殊技艺而为贵族服务的具有世袭职位的专家。春秋战国时期,因频繁的战争和激烈的政治动荡,许多贵族失去了土地和爵位而沦落为庶民,依附于贵族的世袭专家也流落于民间。然而,这些沦落的贵族和世袭专家拥有知识和技艺,并往往以私人教师的身份传授知识和技艺,就形成了所谓的“诸子百家”。其所教弟子或为生存,或为仕途功名,或为救政治社会之弊,但都积极入世,担负着实际的政治社会责任,其学术知识有强烈的经世致用色彩。也就是说,新兴的士人阶层不是单纯的哲学家、宗教家、道德先知,这就减弱了他们追求理论知识和超越原则的兴趣。
相对照,古希腊的思想家来源有二:一是早期的殖民地思想家,如米利都学派、爱奥尼亚学派。殖民地的思想家,他们一般不直接参与政治管理,不负实际的政治社会责任,其思想常趋向“自然哲学”,追求纯粹的真理。一是雅典城邦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都是奴隶主贵族阶级,一般不从事实际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也无生计所迫,其有大量闲暇的时间从事哲学思考,可以说是单纯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哲学必须是有闲阶级所从事的事业。由于希腊贵族出身的思想家脱离生产,轻视实践,他们不信任经验实践的领域,认为它是变化不定的、低级的、暂时的世界,转而信任纯粹理性的、形式的领域,认为它是绝对固定的、高级的、永恒的世界,并把寻求理性的、必然的、超越的知识当作自己特别的技艺,这就加强了他们追求理论知识和超越原则的兴趣。
总而言之,一个民族哲学的形成原因绝不是单纯的,而是由多种因素“交互重叠”所造成的。[2]
[1]参见“轴心时代_百度百科”。
[2]参见2015年11月15日微信公众号“哲学”:《中西哲学发生之不同路径》。
 
2.解开“轴心时代”之谜。
人类在世界各地同时由古猿演变而来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原因不是我们这里研究的问题。人类是有自我认知能力的哲人,在启蒙阶段是图腾崇拜,后发展为原始宗教。但在真正哲学史上“轴心时代”是一个起点(如同“真正汉字史上甲骨文是一个起点”),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就在不同地域同步成熟了,这就如我们司空见惯的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孩子一般都在两岁会走路、三岁能说话等现象一样,没人感到惊奇。问题的惊奇在于,在“轴心时代”人类的血型基本思维方式的“版本”也同时升级了,同一血型思维方式的人们的思想交流,以及不同血型思维方式的人们的思想交锋促使人类思想升华,系统思想及行为的哲学理论也就自然产生了。所以,我们看到在“轴心时代”产生了世界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古印度哲学、古代宗教等。由于人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新的人类基本思维方式产生,所以也就不会有什么全新的哲学观出现,那个时期的哲学观点自然就成了人类哲学思想的“鼻祖”。这就是所谓“轴心时代”之谜的“谜底”。
对于“轴心时代”这样一个古代历史现象,有历史学家也做了这样有趣的描述: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我们很难相信,我们都以为我们聪明,以为我们越来越聪明,其实不是,我们最多是他们的学生。最聪明的人,那个时候都诞生了。这话怎么讲呢?我们来列个时间表,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这个座次大家还可以不断地排下去,给大家造成什么印象?聪明人那个时候全出来了,差10岁、14岁不就是同一个时期吗?大家前后跨入了文明的门槛,然后量变到质变。智能大爆发,人类一起成熟了,聪明的人都一起产生了。那个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心时代”,就是人类智慧的轴心就在那个时候。关键时刻,中华文明没有缺席,古希腊虽然不是原创,但是它那个时候表现得特别优秀。所以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岸边散步。[1]
[1]参见2016年2月7日微信公众号“政商阅读”:《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的伟大英雄!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第二节 中国哲学思想
黑格尔指出,哲学是人的精神故乡,“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记得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最值得庆幸的事情就是拥有自己伟大的哲学家。如同西方人在思想上感恩于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样,中国人也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这些伟大的思想家。[1]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哲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哲学发展历史悠久,一直延续至今,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流传至今,说是中国没有哲学。这是错误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指出:近代以来,由于实证科学的影响,我们已经习惯于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以西方哲学为标准解读中国哲学,就不可能了解中国哲学自身的特性,结果往往是在解构中国文化。[2]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新儒家牟宗三认为:就共相而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哲学甚至每个人的哲学都是哲学,而既然是哲学,就有其相通的普遍的一面;就殊相而言,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哲学、每个人的哲学又各不相同,因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以及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有着特殊性。也就是说,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只不过是作为“共相”的哲学下的一种哲学“殊相”而已。总之,为“中国哲学史”的正当性进行辩护必须建立在对“哲学”概念更全面的理解上。[3]
[1]参见2010年2月28日《解放日报》:《俞吾金:哲学思维的四个触角》。
[2]参见2016年6月26日微信公众号“哲学”:《楼宇烈:中国传统哲学不能以西方标准解读》。
[3]参见2016年7月1日微信公众号“哲学”:《哲学合法性问题辨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都必然是“科学的”,即便还没被逻辑证明的“事实发现”,也有可能是“科学的”。要提倡探索,倡导中西方科学知识相互贯通,这就是科学精神。
 
周易之所以还难以被人们所普遍理解与接受,就是因为它解开机密的客观事实到目前仍然没能用推理的思维方式所重复性解释,还被称为玄学罢了。总而言之,易学之易理所依赖的信息基础、解决问题的认识过程等都是客观存在,是唯物论,不是迷信。
 
易学所反映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唯物主义,还包括发展论、联系的观点及主导的对立统一规律。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乃至世界哲学史上还从没有像易学这样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持有者”。
 
易学认定真理的认识论原理从大的方面看是对立统一规律,用平衡的方法推断真理存在的方向、方位、质量等。在采用这一方法时还坚持首先搜集信息,才可作为的推理思维方法、用层层推进发展的程序走进终极结论、将天地人一并纳入联系的范围理顺真理存在的原理与事实。因此说,易学认识论是人类所有思维方式在一起合作,这是十分罕见,最高级的认识论思想。
 
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中寻找真理的方法,易学总的看主要还是对立统一规律,用阴阳、四象等平衡的普遍规律说明事物之间的必然关系。
首页 上一页[72] 本页[73] 下一页[74]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哲学 最新文章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谈谈唯心主义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现代的社会形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8 19:17:18  更:2022-09-03 09:40:09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