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论意识 -> 正文阅读 |
[哲学]论意识[第11页] |
作者:侯工22 |
首页 上一页[10] 本页[11] 下一页[12]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72. 生命起源 侯工 生命分为广义生命和狭义生命。广义生命是指运动的物质(体);狭义生命是一个具有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物质系统。这里讨论的是狭义生命(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等)。 关于生命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神创说。这种假说认为,生命是由神创造的,生命体是被动的,神要什么样子,就造成什么样子。神创说的缺点是没有解决神的起源问题,明显带有忽悠性。 二,生命外来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其他星球,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小星球)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为最初的生命起点。但是,陨石(或小星球)上没有氧气,太空中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又充满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紫外线、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而且,陨石(或小星球)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产生千度以上的高温,因此任何“生命胚体”是不可能保存的,显然这个假说不成立。 三,自然发生说。此说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如中国古代所谓“肉腐出虫,鱼枯生蠹”。中世纪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这种假说缺乏事实根据,现在已经没什么人相信了。现代生物学,化学的研究结果更加彻底地否认了自然发生说的可能性,生命的创造只能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以及细胞的分裂过程来实现。 四,化学起源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有人曾经模仿自然环境形成蛋白质。然而,质疑者认为,仅仅能够证明蛋白质大分子可以自然形成便宣称生命可以如此自发产生,就好比给猴子一台打印机,就宣称它可以写出一本《红楼梦》。形成一个大分子固然简单,但是形成含有生命信息的DNA,蛋白质需要这些有机小分子以一种非常非常特别的方式组合。就好比用打字机打出一本完全随机的书固然简单,写出一本《红楼梦》却难上加难。仅仅依赖于随机过程,形成有效生命分子的概率可以小到在1亿亿年的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发生。生命的信息是怎样被创造的?在很长时间中,该假说的支持者都没有对这一质疑给出有效的解答。换言之,化学起源说不能解决的是概率问题。 以上假说都有片面性,不能自圆其说。笔者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生命起源不可能是被动的(神创说),不可能是外来的(条件不允许),不可能是随意的(自然发生说),没那么容易,也不可能是由概率决定的,因为概率是无意识的,而宇宙一切运动都是有意识的。那么,生命的起源一定是主动的,有意识的,非随机的,而具备这些条件的只有宇宙结构能。 笔者在2.《论意识(灵性)》里说过:“意识(灵性)使物质运动,物质在运动中又会促进新的意识(灵性),新的意识(灵性)又会促进新的运动……两者既对立又相辅相成,且又具相对独立性……生物就是在物质和意识(灵性)的交替进化中产生的。生物产生以后,就具备了自主的意识(灵性),从而加速了意识(灵性)的进化,最终出现了高级的人类意识(灵性),这就是生物进化的过程。” 所以,生命的起源是宇宙结构能。宇宙结构能实际上就是宇宙的意识(灵性)。生物的出现,其实是生命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物质(体)本身不会运动,在结构能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这就是“被动”。如果物质一直“被动”下去,永远不会出现生命体。但是,由于意识(灵性)与物质是互相促进的,是一步一步进化的,其中有部分物质在意识(灵性)的促成下就变成了具有自主意识的物质,这样生命就诞生了,这就是生命的起源。 |
73. 质能方程错在哪里 侯工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提出的区别于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新的平直时空理论——狭义相对论。“狭义”表示它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表示时空是相对的。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两条基本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理论的核心方程式是洛伦兹变换。 笔者在29.《如何一步推翻相对论?》一文里已经指出狭义相对论的错误,就在于光速不变原理与理论的核心方程式洛伦兹变换之间的矛盾。光速不变原理的核心是光速与光源的相对速度无关,即使光源的相对速度接近光速,测量其发出的光速仍然等于c,也就是说,光速不是一般的相对速度,不能与一般相对速度进行混合的四则运算。爱因斯坦假定了单向光速是常数且与光源的运动无关(光速不变原理),但是由此却错误地引用了洛伦兹变换,并且在此错误基础上继而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其中包含有质能方程。 狭义相对论给出的动系相对于静系的”尺缩“”钟慢“的比例因子即洛伦兹因子 ,表达为: (1) 洛伦兹因子(1)式里就有v^2/c^2,即光速c与一般相对速度v的混合的四则运算。爱因斯坦既然声称单向光速是常数且与光源的运动无关,那么就不能将光速c与光源速度v进行混合的四则运算,如果这样做,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光速不变原理,那么狭义相对论就不成立,以相同方法推理提出来的质能方程也就不成立。 由于狭义相对论在推导过程中自相矛盾,在理论上不能自洽,所以得出一系列的错误预言——预言了牛顿经典物理学所没有的一些新效应(相对论效应),如时间膨胀 、长度收缩、质速关系、质能关系——质能方程: E=mc^2 (2) 等。100多年来。科学界将狭义相对论和质能方程奉为圭臬,将其作为现代物理理论的基础之一,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科学发展,使现代科学走进了死胡同。 关于相对论,笔者在29.《如何一步推翻相对论?》一文里已有较详细论述,本文重点分析质能方程的错误。 首先,爱因斯坦认为质能方程E=mc^2表示质量与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定的物质可以转化为相应的能量,例如,原 子弹爆炸时,质量减少了,说明减少部分的物质变成了核能E=mc^2。这么说,岂不是违反了物质不灭定律? 其实,质量是指物体含有最小粒子的数量,而能量是指物体运动的能力,两者概念不同,是不能互相转化的。实际情况是,原 子弹爆炸时,有部分物质分解成为没有质量的最小粒子,质量减少了,但是物质没有减少,只是物质的形态改变了,最小粒子总数不变,这是符合物质不灭定律的。 其次,爱因斯坦认为质能方程E=mc^2表示物体获得能量后,其质量就会增大。其实,物体获得能量,是获得运动的能力,并没有增加其最小粒子的数量,所以不会增加质量。当你用力踢球的时候,球增加的是动能而不是质量,如果增加了质量,就违反了物质守恒定律。 然而,能量与质量之间还是有关系的,因为物体本身不会运动,必须依靠结构力挟持着才能运动,这时,结构力赋予物体运动的能力,称为动能E动: E动=(1/2)mv^2 (3) 由于物体的本速等于光速c,所以(3)可以表达为: E动=(1/2)mc^2 (4) (4) 写成一般形式,就是: E=(1/2)mc^2 (5) (5)称为质能公式,表示质量为m的物体完全分解成为最小粒子时,释放的能量E为(1/2)mc^2 ,而质量与能量之间是不能互相转化的。 至于狭义相对性原理,是指一切物理定律(力学定律、电磁学定律以及其他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定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惯性系)中都是等价(平权)的,没有一个惯性系具有优越地位,或者说,一切物理定律在洛伦兹变换下数学形式不变。 ——这实际上是爱因斯坦基本上承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分别具有绝对性。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与空间的度量与惯性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无关。 从现在观点看,虽然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是错误的,但是,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与空间的度量与惯性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无关是正确的。实际上,宇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以宇宙原点作为参照系,可以看成是一个球坐标系,根本不存在惯性性和非惯性系。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性原理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在宇宙这个系统里,一切物理定律(力学定律、电磁学定律以及其他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定律)本来就是等价(平权)的,并不是因为子虚乌有的惯性参照系。 然而,爱因斯坦既然承认一切物理定律(力学定律、电磁学定律以及其他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定律)在所有惯性参考系(惯性系)中都是等价(平权)的,但是他却通过洛仑兹变换得到相对时空,也就是否定了前面的结论。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错误地将整体的宇宙时空割裂为惯性参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并且错误引用洛仑兹变换,否定了光速不变原理,才得出错误的相对时空观。在相对时空观里,宇宙变得破碎不堪: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没有同时性,那么物体也就不可能同时存在,这是一个什么残缺世界? |
洛仑兹因子 |
75. 上帝粒子 侯工 我在上章《相对论评析》里说过:“要研究时空,首先要懂得宇宙的结构。如果不懂得宇宙结构,那么对时空的研究就是瞎子摸象。”其实,何止是时空,凡是对宇宙一切研究,都是 如此。 除了爱因斯坦在瞎子摸象,一群量子力学家也在瞎子摸象——先说说“上帝粒子”是如何瞎子摸象的。 在量子力学,有一个“标准模型”。在标准模型中有61(一说62)种粒子,每种粒子负责一种任务,例如有8种胶子,负责传递强相互作用;W+、W-、Z,这3种粒子,负责传递弱相互作用;1种光量子,负责传递电磁相互作用;1种引力子(还是一个假设),负责产生引力;1种希格斯粒子,也称希格斯玻色子,负责产生质量。 根据度娘介绍,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有异议),不带电荷、色荷(故弄玄虚的名堂),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196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在希格斯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自发对称性破缺,并将质量予规范传播子和费米子。他们甚至设计出希格斯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指一种很简单的、生成质量的机制,能够使基础粒子获得质量——基础粒子通过与希格斯场耦而获得质量。 从他们对“上帝粒子”的描述可知,这些粒子其实是中微子——不带电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既然“上帝粒子”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那么靠它产生质量,那质量不是也极不稳定吗? 在自然界,中微子无处不在,1 秒就有10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眼睛,何必花费巨资去制造呢? “上帝粒子(中微子)”可以使基础粒子产生质量,这不啻于天方夜谭,实在是胡思乱想异想天开。标准模型完全是主观臆想。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粒子——在微物质里,可分为分子、离子、原子、原子核(阿尔法射线)、质子、中子、电子(贝塔射线)、反电子、中微子(3个类型)、最小粒子等十多种类,这些粒子大多数可以在宇宙射线中找到,完全不需要什么加速器。建造大型加速器实在是浪费。他们建造大型加速器其实是为了满足虚假的标准模型的需要。至于什么胶子、光量子、上帝粒子……都是意淫的产物。传递力的只有一种粒子——最小粒子。 标准模型中其它的“粒子”都是根据某些人的需要设计出来的。至于什么粒子负责什么分工,那更是无稽之谈。 所有力和能量都来自宇宙球面。宇宙球面对万物的作用力是总力,称为结构力。由结构力派生出6种力: (1)重力。重力是结构力对星球在径向牵引力的反作用力。其大小由星球的相对速度决定,是速度补偿的量值。如地球的重力是mg,月球的重力是mg/6,太阳的重力是270mg。 (2)电磁力。电磁力是结构力对电子在球面上作用力的反作用力。结构力对电子在球面上的作用力使电子里的5个最小粒子速度平衡,表现为电子的1/2自旋,而结构力对电子在径向牵引力表现为电子的重力,表现为电子的径向与球面同步运动。 (3)膨胀力。膨胀力是宇宙球面径向运动派生的副作用力。宇宙球面的径向运动使其面积不断扩大,从而在球面上形成膨胀力。膨胀力使天体互相远离,也是星球火山的主要成因。 (4)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来自宇宙球面的膨胀力,是膨胀力的反作用力。膨胀力与万有引力共同作用使天体产生旋转,从而维持天体有序运动。 (5)弱力和(6)强力是结构力在微物质里的两个分力。当结构力作用在原子核与电子上时,不能即时将其拉开。因而在球面上沿着球面切线方向形成两个分力,由于两个分力夹角非常大,所以其量值比结构力大很多(10^38倍)。强力维持原子核、电子结构的稳定,弱力破坏原子核、电子结构的稳定,使原子核、电子不断分解。 以上6种力加上结构力,一共是7 种力,它们都是通过最小粒子传递的。最小粒子自身带有能量而且以光速运动;它占有空间,充满太空;它在径向的更新就是时间。它的不可再分是因为它是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是构成宇宙的最小单元。 物质的质量M来自最小粒子的失速。最小粒子不失速时是以光速在径向运动的,这时它是没有质量的。当两个最小粒子抱在一起时,就像两个跑步运动员撞在一起,都跑不动了,这种现象称为抱团失速。 失速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就不能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惯性。物体有了惯性,才有质量。 在地球上,使物体离开地面的结构力的大小就是该物体的质量。 质量本质是物体内含有最小粒子的数量。 结构力使物体运动的力也称为惯性力,在量值上等于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地球上物体质量M: M=F/g 由上论述可知,质量与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没有半毛钱关系。“上帝粒子”与其它粒子一样,都是物体分解的产物。只不过“上帝粒子”是人为制造的而已。“上帝粒子”产生的过程,相当于你用大铁锤猛砸一快石头,从石头上飞出一些细小的碎片。这些碎片与其它较大的碎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你能指望这些碎片能使物质产生质量吗? |
75. 上帝粒子 侯工 我在上章《相对论评析》里说过:“要研究时空,首先要懂得宇宙的结构。如果不懂得宇宙结构,那么对时空的研究就是瞎子摸象。”其实,何止是时空,凡是对宇宙一切研究,都是 如此。 除了爱因斯坦在瞎子摸象,一群量子力学家也在瞎子摸象——先说说“上帝粒子”是如何瞎子摸象的。 在量子力学,有一个“标准模型”。在标准模型中有61(一说62)种粒子,每种粒子负责一种任务,例如有8种胶子,负责传递强相互作用;W+、W-、Z,这3种粒子,负责传递弱相互作用;1种光量子,负责传递电磁相互作用;1种引力子(还是一个假设),负责产生引力;1种希格斯粒子,也称希格斯玻色子,负责产生质量。 根据度娘介绍,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有异议),不带电荷、色荷(故弄玄虚的名堂),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196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在希格斯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自发对称性破缺,并将质量予规范传播子和费米子。他们甚至设计出希格斯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指一种很简单的、生成质量的机制,能够使基础粒子获得质量——基础粒子通过与希格斯场耦合而获得质量。 从他们对“上帝粒子”的描述可知,这些粒子其实是中微子——不带电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既然“上帝粒子”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那么靠它产生质量,那质量不是也极不稳定吗? 在自然界,中微子无处不在,1 秒就有10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眼睛,何必花费巨资去制造呢? “上帝粒子(中微子)”可以使基础粒子产生质量,这不啻于天方夜谭,实在是胡思乱想异想天开。标准模型完全是主观臆想。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粒子——在微物质里,可分为分子、离子、原子、原子核(阿尔法射线)、质子、中子、电子(贝塔射线)、反电子、中微子(3个类型)、最小粒子等十多种类,这些粒子大多数可以在宇宙射线中找到,完全不需要什么加速器。建造大型加速器实在是浪费。他们建造大型加速器其实是为了满足虚假的标准模型的需要。至于什么胶子、光量子、上帝粒子……都是意淫的产物。传递力的只有一种粒子——最小粒子。 标准模型中其它的“粒子”都是根据某些人的需要设计出来的。至于什么粒子负责什么分工,那更是无稽之谈。 所有力和能量都来自宇宙球面。宇宙球面对万物的作用力是总力,称为结构力。由结构力派生出6种力: (1)重力。重力是结构力对星球在径向牵引力的反作用力。其大小由星球的相对速度决定,是速度补偿的量值。如地球的重力是mg,月球的重力是mg/6,太阳的重力是270mg。 (2)电磁力。电磁力是结构力对电子在球面上作用力的反作用力。结构力对电子在球面形成两个分力,相当于强力和弱力。这两个分力使电子产生1/2自旋,从而使电子里的5个最小粒子速度平衡,电磁力就是在电子的自旋中产生的——两头产生南北磁极,中间产生负电荷,而结构力对电子在径向牵引力表现为电子的重力,从而使电子在径向与球面同步运动。 (3)膨胀力。膨胀力是宇宙球面径向运动派生的副作用力。宇宙球面的径向运动使其面积不断扩大,从而在球面上形成膨胀力。膨胀力使天体互相远离,也是星球火山的主要成因。 (4)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来自宇宙球面的膨胀力,是膨胀力的反作用力。膨胀力与万有引力共同作用使天体产生旋转,从而维持天体的速度平稳并使之有序运动。 (5)弱力和(6)强力是结构力在微物质里的两个分力。当结构力作用在原子核(电子)上时,不能即时将其拉开。因而在球面上沿着球面切线方向形成两个分力,由于两个分力夹角非常大,所以其量值比结构力大很多(10^38倍)。强力维持原子核(电子)结构的稳定,弱力破坏原子核(电子)结构的稳定,使原子核(电子)不断分解。 以上6种力加上结构力,一共是7 种力,它们都是通过最小粒子传递的,与什么胶子、光量子、引力子无关。最小粒子自身带有能量而且以光速运动;它占有空间,充满太空;它在径向的更新就是时间。它的不可再分是因为它是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是构成宇宙的最小单元。 物质的质量M来自最小粒子的失速。最小粒子不失速时是以光速在径向运动的,这时它是没有质量的。在宇宙诞生之初,当两个(或以上)最小粒子抱在一起时,就像两个(或以上)跑步运动员撞在一起,都跑不动了,这种现象称为抱团失速。 失速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就不能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惯性。物体有了惯性,才有质量。 在地球上,使物体离开地面的结构力的大小(kg单位制)就是该物体的质量。 质量本质是物体内含有最小粒子的数量。 结构力使物体运动的力也称为惯性力,在量值上等于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地球上物体质量M: M=F/g(kg) 由上论述可知,质量与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没有半毛钱关系。“上帝粒子”与其它粒子一样,都是物质(体)分解的产物。只不过“上帝粒子”是人为制造的而已。“上帝粒子”产生的过程,相当于你用大铁锤猛砸一快石头,从石头上飞出一些细小的碎片。这些碎片与其它较大的碎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你能指望这些碎片能使物质产生质量吗? |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你眼里的这两名词都是实在论的变形罢了真正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都是反对你所谓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 |
物质也有意识,那不成精了? |
意识是怎样产生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 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2.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3.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一,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第二,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三,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76. 标准模型是阿茂整饼——冇个样整个样 侯工 以前西关有个做饼的师傅,市面上缺什么款式,他就做什么款式,不管销路如何。比如没有月饼,他就做月饼(不管中秋不中秋),没有八角饼,他就做八角饼(不管八卦不八卦),因此而出名,后来传为笑谈:阿茂整饼——冇个样整个样。 无独有偶,在量子力学,也有一个阿茂整饼,就是“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根据自然界的需要,人为地设计出60多种粒子,并且对这些粒子分派了不同任务: 胶子8种,负责传递强相互作用;光子1种,负责传递电磁相互作用;W及Z玻色子3种,负责传递弱相互作用;希格斯粒子1种,这个厉害,被称为上帝粒子,有个特别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引导规范群的自发对称性破缺,与费米子有汤川耦合,使物质获得惯性质量。——如果有些名词你感到费解,那就对了,这就达到忽悠目的了。 这些粒子都是阿茂整饼时设计出来的:强相互作用没有传递介质这种饼,阿茂就设计了8 个叫胶子的饼出来;弱相互作用没有传递介质这种饼,阿茂就设计了W及Z玻色子3种饼出来;电磁相互作用没有传递介质这种饼,阿茂就设计了光子这种饼出来;缺少产生物质质量这种饼,阿茂就设计出希格斯粒子这种饼出来。据说最近发现缺少产生引力这种饼,阿茂正在用心设计叫做“引力子”的这种饼,如果能够设计出来,那么只要在你的手上撒些“引力子”这种粒子,就能够将别人的钱吸引过来,你说好不好? 你不要以为我在说童话故事。你只要在百度上搜索一下“标准模型”,保证你可以看到阿茂在整饼——没什么就做什么,应有尽有。 这60多种粒子,好像是量子学家们豢养的听话的小狗,吩咐它们做什么,它们就乖乖地做什么——世界上哪有这等好事?如果他们需要金钱,岂不是可以设计一种“金币子”粒子出来,把这种粒子往荷包里一放,财源就滚滚来了;如果他们需要地位,岂不是可以设计一种“龙椅子”粒子出来,把这种粒子往屁股上一抹,就可以坐上龙位了;如果他们需要身体健康,岂不是可以设计一种“健康子”粒子出来,每天吃一些这种粒子,身体就永远健康了。 根据宇宙的运行规律,宇宙的模型只能是个以光速膨胀的球面: S=4лc^2t^2(c是光速,t是时间,见8.《宇宙数学模型》) 所有粒子都是物质(体)分解过程的产物,只是暂时存在的形式,它们本身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什么能力负责传递力或产生质量(引力)? 实际情况是:最小粒子是物质(体)的最终稳定形态,所以能够传递各种力;只有宇宙球面所具有的结构能,才可以产生引力和质量。 由于量子学家们不懂宇宙结构,所以在宇宙模型的设计上就成了阿茂整饼,随心所欲,冇个样整个样,最后成为一个大笑饼。 |
78. 量子力学在概率上的错误 侯工 概率属于统计学范畴,它反映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例如,从一批有正品和次品的商品中,随意抽取一件,“抽得的是正品”就是一个随机事件。设对某一随机现象进行了n次试验与观察,其中A事件出现了m次,即其出现的频率为m/n。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常有m/n越来越接近于某个确定的常数。该常数即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常用P (A) 表示。 中医有一种传递生命讯息的系统叫经络,是生物生命的一种表征,它伴随生物生命而存在。当生物生命结束后,经络也就不存在了。然而,有人却在人类尸体上寻找经络,这不啻于刻舟求剑。 研究生命,必须研究活的生命,但是西医通过解剖尸体研究生命,因而得到的结论往往南辕北辙,与活生生的生命完全不沾边,所以西医越发展,病人却越多。 研究运动,必须研究活的运动,但是量子力学通过观察死的概率来研究活的运动,不就是东施效颦吗? 运动就是生命。我们研究运动,实际上是跟踪生命的过程,而概率,是死后验尸。 本来,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学科,应该从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运动过程入手,通过观察微观运动寻求微观粒子的结构、性质及其运动的规律。然而,量子力学却避开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在运动的结果上做文章,以概率当规律,真是牛头不对马面。 经典力学已经建立了物体运动轨道理论:星球就像台球,其运动有迹可寻,一般存在一个位置,其运动从点A通过一条单一路径到达点B 。然而量子力学完全否定经典力学。根据量子理论,在微观世界里,粒子不是台球,而是嗡嗡跳跃的概率云,它们不只存在一个位置,也不会从点A通过一条单一路径到达点B 。 ——其实,这是人类视力不行。天上的云其实是由很多小水滴组成的。你看到电子外围是一层云,就像天上云是一个个的小水滴一样,其实是一个个的微小的电子。这些电子像行星围绕恒星旋转那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因而,电子云不是什么嗡嗡跳跃的概率云。行星有自己的轨道,电子也有自己的轨道,因而电子像行星一样,只存在一个位置,它只会从点A通过一条单一路径到达点B。你看不清它的运动过程,这是你能力问题,应该从提高技术着想,而不能拿它运动的结果当过程,难道这是科学态度吗?这是不能张冠李戴的啊! 量子力学认为,粒子的行为常常像波,用于描述粒子行为的“波函数”预测一个粒子可能的特性,诸如它的位置和速度,而非确定的特性,因而,量子力学得出有些怪异的概念,诸如量子纠缠、光量子等 。 ——其实,粒子的行为基本符合经典力学的轨道原理。粒子表现出来的波现象,是其粒子运动的副产品。例如,电子是个粒子,这是它的物质属性,而电磁波是电子自旋运动产生的波动,是它的意识属性,两者分属不同的范畴,属性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波函数”是个伪命题,同理,波粒二象性也是个伪命题。 对于量子纠缠,量子学家们根本就不知是怎么回事。从他们说量子纠缠可以超光速,就可判定这是伪科学。因为任何运动都不可能超光速。 爱因斯坦通过光电效应提出光量子,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荒诞不经的。光本来是电磁波,是由电子运动派生的,何来什么粒子性?光电效应是电子与光的频率产生谐振而提升了能量从而逸出金属表面成为自由电子,只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粒子”无关。 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摈弃因果性。如果没有因果,那么量子力学就可以**河马了——运动可以有任何结果,怎么说都是对的。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量子力学因果律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因果性——概率因果性。如果有概率因果性,那么在医学上只要研究死人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都是胡说八道,是量子力学在概率方面的错误。概率是对运动结果的归纳和总结,不受意识支配,而宇宙所有运动都受意识支配。意识支配就是运动的原因。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原因的运动,也不存在什么概率因果,概率只是结果而已。 |
78. 量子力学很综艺 侯工 综艺节目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形式并带有娱乐性的电视节目,给大家带来很多欢乐。细细品味量子力学,发觉量子力学也很综艺。 有网友在拙作《75. 上帝粒子》后跟帖说:“无法证明,无法证伪。不能证明默认不存在。”意思是不能否定上帝粒子产生质量的功效。 我回复说:“这就是相信西游记的原因。”——孙悟空、猪八戒……也无法证明,无法证伪。也不能证明他们不存在。 网友说:“:西游记不是小说吗?” 我说:“上帝粒子比小说还小说。” 确实,近年来,在诸多量子力学家的努力下,量子力学已经变得很综艺了: 上帝粒子很小说,情节很荒诞;标准模型很工艺,正如阿茂整饼,没什么就做什么;量子纠缠很文艺,爱情很新潮,量子纠缠犹如一对痴情男女,缠绵悱恻,形影不离;更具戏剧性的是薛定谔的猫,由人的感觉决定其生死;量子技术很科幻,什么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想象力忒丰富。这也难怪,科学已经进入了神学阶段。 关于上帝粒子小说式的虚构,笔者在拙作《75. 上帝粒子》里已经论及。本文侧重介绍量子纠缠和薛定谔的猫。 先看看量子力学是如何描述量子纠缠的:在量子力学里,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则称这现象为量子纠缠。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两个暂时耦合的粒子,不再耦合之后彼此之间仍旧维持着关联。两个有纠缠关联的粒子,即使相隔数光年之遥,也能够具有即时相互联系的特性。 为了使你容易理解,举个通俗的例子,就像两个男女青年在一见钟情后,虽然分居两地,男的在广州,女的在伦敦,两人仍然保持心灵感应,并且通过心灵感应产生肢体互动——如果男的在广州打飞机,远在伦敦的女的立刻就有高潮。——这就不是一般的文艺作品了,而是超级荒诞剧了,如果你相信,可以将你忽悠瘸了。 爱因斯坦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量子纠缠违反了信息传递所设定的速度极限——光速。任何运动速度,包括信息传递速度都不可能超光速。宇宙运动的速度等于光速,超光速就是超过宇宙速度,就不在宇宙之内了,那么量子纠缠也就不存在了,哪里还有量子纠缠呢?因此爱因斯坦讥讽量子纠缠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是指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该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 然而,薛定谔的猫就错在叠加态。将实际上不存在的叠加态强加到实验中。叠加态源于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叠加。人们错误地以为,粒子的行为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其实,粒子的行为只有粒子性,波动性是由粒子运动产生的副产品,并不是粒子的行为。粒子好比灯泡,波动好比灯泡发出的光。灯是灯,光是光,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两者不可能叠加。再说,镭要么衰变,要么不衰变,不可能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所以,生猫和死猫也不可能叠加。换言之,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猫,这是有违常识和逻辑的。猫是生是死,在打开盒子前就已经定型了,打开盒子只是验证而已。 物理是相通的,宏观的灯和灯泡不能叠加,微观的粒子和波也不能叠加。 然而,人们又错误地将光作为粒子和波的叠加,其实,光是电子这种粒子运动的副产品,只有波而没有粒子,怎么叠加? 量子本来是指能量是一份一份不连续传递的,称为能量子,以公式表示: ε=hv(h是普朗克常数,v是波的频率) 一份能量子相对应的是一个电子以1Hz频率振动时产生的能量,所以,量子是关于波及其能量的研究,与粒子无关。但是,人们将量子滥用于粒子研究,于是就有了粒子和波动的混淆不清,甚至搞出子虚乌有的粒子与波的叠加态——这就是薛定谔猫的来由。 量子力学由能量研究转向粒子研究,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首先要搞清粒子与量子的概念,概念不清,就会一塌糊涂。量子是能量,属于意识范畴,粒子是物体,属于物质范畴,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量子力学应该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是,由于人们将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完全切割开来,并且将能量与粒子、意识与物质混淆起来,搞出天大的乌龙,致使量子力学综艺化,从而使科学沦为神学,将科学引入歧途,这就可能给科学骗子可乘之机。例如他们大搞子虚乌有的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机等,骗取经费,欺世盗名,请诸君提高警惕。 |
79. 量子新衣技术 侯工 笔者在《55. 暗物行时》里说过,有高级裁缝利用暗物质暗能量给上层作新衣,使上层为其造了到太空寻找暗物质的人造卫星。无独有偶,后来,又有高级裁缝给上层作了更美丽的新衣,使上层为其造了量子通信实验卫星,据说为此耗费N多亿,然而基本全部打了水漂。 过去有一段时间,电视报纸等棺梅曾经大炒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顺便也将鬼神、心灵感应和幽灵超距传送等迷信玩意儿也穿上科学外衣,堂而皇之地登上棺梅的大雅之堂。一些砖家叫兽乐此不疲,一时间信口雌黄,**河马之声不绝于耳。 由于砖家叫兽们将量子技术吹得神乎其神,瓜众几乎都被忽悠瘸了,因而市面上打着量子招牌的产品比比皆是——什么量子美容,量子补品……卖得热火朝天,小裁缝们也赚得盆满钵满,大裁缝更是春风得意财源滚滚了。 这几年风靡神州的量子新衣技术主要有两项——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 高级裁缝说,设想有一个量子系统由两个自旋为1/2的粒子构成,每个粒子的自旋要么向上(↑),要么向下(↓),这意味他们总是处于自旋相反的状态。 现在将粒子a和b分别配置于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A、B。例如,A在地球上,B在月球上。按照量子力学的预言,每个粒子的自旋方向是不确定的,在任何方向上测量会有一半概率向上,一半概率向下。但如果地球上的粒子a被测量并发现其自旋向下,那么月球上的粒子b即便不测量也能确定其自旋必定向上,因为a、b自旋总是相反的。 可见,地球上a未测量时,月球上b只有一半概率向上,而地球上a一旦被测量,并发现自旋向下,那月球上的b立刻以百分之百概率处于自旋向上的状态。月球上b的状态似乎是瞬时被地球上a的测量所控制,这种控制行为以超光速方式发生。这就是从量子力学原理推演出来的”必然结果”。 高级裁缝吹嘘说:他们可以先建立一对纠缠态的量子a和b,纠缠态的量子可以是光子,也可以是电子或其它微观粒子。这对量子分别放在需要通信的两个地方A和B,通过测量A处的a粒子,向B处传递信息,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 高级裁缝又说: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量子计算机的特点主要有比传统计算机运行速度较快、处置信息能力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等优点。与一般计算机比较起来,信息处理量愈多,对于量子计算机实施运算也就愈加有利,也就更能确保运算具备精准性。 由于人们的肉眼根本看不到量子如何纠缠,更分不清它们的自旋方向,至于它们怎样纠缠,纠缠时是向上还是向下,只有裁缝说了算。所以,这种新衣是最好做的了——如果你说看不见有新衣,裁缝就说你是外行。上层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外行啦!皇帝新衣中的皇帝是不会承认自己是愚蠢的。 不过,高级裁缝太得瑟了,所以对他们的西洋镜还是要拆穿一下好。 首先,光没有粒子,所以建立一对纠缠态的光子纯粹是子虚乌有。 其次,反转的电子只能在质子里存在较长时间,一旦离开质子,就会迅速与一般电子碰撞而分解成中微子或最小粒子,根本不可能放到遥远的B处。 第三,任何微观粒子的速度都接近光速,请问高级裁缝是如何将其从A处刚好“放”到B处的?裁缝先生是如何认得“b”粒子的?又是如何确定它方向的上下的? 第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微观粒子很容易分解,所以它们携带的信息也是不稳定的。 既然量子信息千变万化,又怎么可能用来作为通信和计算机的信息源呢?那么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只能是大话西游记了。 高级裁缝早就拍胸口说在2015年开通北京到上海的经由光纤传输的量子通信线路。结果国家把光纤建好了,量子通讯却开不出来。至于量子计算机,这么多年过去了,连个影子也没有。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近几年来,光纤网络、通信实验卫星和光量子计算机实验样机相继上马,可是这些大师们从来没有对上层或大众解释过量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含糊其辞地说,量子就是光子或电子,光子、电子可以进行量子纠缠,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做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如果你不去深究,大师就将你的口诀改成“33得韭”了。 其实,量子本意是指一份最小的能量,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来源上说,是指一个电子以1Hz频率振动时产生的能量,二是从能量传递上说,是指频率为v的光在1/v秒时间内所传递的能量,两者都是指能量,而不是什么粒子,也不会产生什么量子纠缠,所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都只是童话故事而已,却被裁缝大师当作新衣技术欺世盗名,骗钱骗粮票。 |
量子力学的哲学困境 量子力学有个“不确定性”原理,这是自然规律设置的,关于测量精度的上限,与测量仪器无关,大体含义是,如果你测量一个系统,就必然会干扰这个系统,从而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准确”,”亦即当你观测它时,它的状态就被改变从而造成观测结果的不准确。一切都是“观测结果”。 在科学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比量子力学带来的哲学困惑更基本,也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像量子力学那样,从其诞生之日起一直到有了惊人应用前景的今天,还伴随着激烈的哲学争论。 相对于人类而言,朴素的实在论是与***常生活相符合的很自然的态度,就像动物的本能一样。但是在科学中,科学家通常与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现象打交道,需要借助特定的抽象理论才能达到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说明。是理论拯救了现象,而不是从现象中归纳出理论。这样,客观性问题就变的复杂起来,现象背后是否存在一个不依赖于观察者的客观世界,就成为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量子力学诞生前,科学家有两个共同的基本信念:一是相信自然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有规律可循的。相同的实验条件必然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既决定论的因果性观念;一是相信科学理论都是对现象背后的客观世界的规律的解释,科学的目标在于掌握规律,作出预言。 然而,量子力学一开始就从根本意义上对这两种信念提出了挑战。正如波恩所说“从我们的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在任何一个个别的情形里,都没有一个量能够用来确定碰撞的结果;不过迄今为止我们在实验上也没有理由相信,原子会具有某种内部特性,能够要求碰撞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我自己倾向于在原子世界里放弃决定论。但是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只靠物理学的论证是不能决定的。” 如果物理学家完全接受量子力学波函数的概率解释,那么就意味着降低了科学的预言能力,“而是像算命先生一样,只能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从而使科学变成一项追求不确定性的一项事业。”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认为量子力学真实的描述了现象背后的世界,那么那个神秘的世界确实让人难于想象。反之,如果认为量子力学没有描述现象背后的世界,那么就颠覆了科学家长期信奉的科学研究传统,这正是量子力学带来的哲学困惑之一。 另一个困惑是由量子测量导致的。测量的结果概率是一个数学量而不是一个物理量,是主体与客体通过测量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结果,量子力学是研究主体与被研究客体之间相互关系与作用的规律。量子测量中,主体与客体的分界线变得模糊不清了,量子力学不再是客观的,还包含主观的因素。“量子力学的建立,是以放弃对于物理现象的客观处理,亦以放弃我们唯一的区分观测者与被观测者的能力为代价的。”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仅凭日常生活经验我们无法理解我们根本无法体验的微观世界的,量子世界在本质上是随机的,也是整体的,微观粒子是抽象空间的存在,它的演化遵循的是统计因果性的规律。 与此同时,量子力学还似乎告诉我们,物质的实在性存在于观察中,不存在一个与我们的精神世界并行的客观独立的物质世界。我们所描述的物质世界是依赖于我们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量子之间呈现的超距同谋是个体生命意识活动的综合反映,世界的实在性扎根于个体生命中的感受和理解中。 来源:量子科学 |
80. 关于经典力学的假定问题 侯工 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他力学原理,它有三个基本假定:其一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时间和空间互相独立(牛顿对时间的解释是:“时间就好像一条无头无尾的均匀连续流逝的长河,和物质运动无关,它是绝对的、无限的。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互不依赖,也不与物质和物质的运动相关。”);其二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三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 笔者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对物理研究,必须具备全局观,首先要懂得宇宙结构。如果不懂宇宙结构,免不了会成为瞎子摸象。由于经典力学不懂宇宙结构,所以对宇宙、时空的描述不可避免地成为瞎子摸象。 经典力学第一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这一假定有一半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说明为什么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而且时间和空间不是互相独立的。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原因在于宇宙是一个球面结构。这个球面在径向运动是匀速的,其快慢等于光速,并且是一行一停地不连续行走的。一行的时间等于一停的时间等于半霎。一行一停合起来等于一霎。将每一霎的间隔记录下来就是时间。一霎等于=0.9208X10^-23秒,是最小的时间单位。每一霎宇宙球面走过的距离等于一个最小粒子的直径——2.7624X10^-15m,这是最小的长度单位,称为宇步,是宇宙在径向走一步的距离。宇宙是个球面,如果没有径向运动,宇宙就没有立体空间。宇宙的径向运动不仅是时间的来源,也是空间的来源。没有空间在径向扩张就没有时间,没有时间的径向运行也就没有空间,所以时间和空间不可能互相独立,而是互相依存的。 经典力学第二假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 ——经典力学不懂力作用的传递原理,所以错误地认为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实,力也是一种波,就是宇宙球面一行一停形成的脉冲波,其速度等于光速,即等于宇宙球面的径向速度。宇宙结构能通过力波的传递而形成力,因此力传递的速度等于光速,不可能瞬时到达。例如,太阳和地球之间引力的传递是需要时间的,等于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 经典力学第三假定——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 ——经典力学不懂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中,而运动中的物质的物理量(位置,动量等)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不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物质停顿时间只有半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人类是无法进行测量的)。例如你要测量运动着的汽车的重量,由于汽车在不断燃烧汽油,重量不断减小,所以它的重量是测不准的。 有人以为,经典力学的错误是不能区分高速运动与低速运动。其实,由上面分析可知,这与运动速度高低无关,而是与宇宙结构即宇宙球面的运动有关。 |
81. 关于以太 侯工 什么是以太? 19世纪的物理学家,认为以太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媒质,以太这种物质充满整个太空。 当时,科学家发现光是一种波,而自然界中的波大多需要传播介质,如声波的传递需要借助于空气,水波的传播借助于水等。因为物理是相通的,所以光(电磁波)的传递也要借助于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称为以太。这是经典力学的重要发现,可惜以太理论后来被科学界错误地抛弃了,并且错误地以为太空是没有任何物质的真空,光(电磁波)是在真空中传播的,不需要任何介质。 M-M实验是“麦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简称。实验者是麦克尔逊和莫雷两个科学家。笔者在《43.M-M实验解密》里曾经说过,由于“M-M实验”没有发现“以太风”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麦克尔逊和莫雷当时认为,地球从西向东自转,那么以太风是从东往西吹的,从西往东发出的光的速度就要减去以太风的风速,从东往西发出的光的速度就要加上以太风的风速。可是实验结果,无论是往东还是往西的光速都等于3X10^8m/s。这就说明没有以太风,也就没有以太。 这样,麦克尔逊和莫雷就搞了个大乌龙——因为无论如何测量光速,都等于宇宙球面的径向速度c(光速),这是个不变的量值,与有没有以太风速无关。由于光(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太,而实际上光(电磁波)得到传播,说明以太是存在的。太空并不是没有任何物质的真空,而是充满了以太——即最小粒子。 如何证明太空中充满以太呢?因为恒星每时每刻都在放射出阿尔法、贝塔等射线粒子,但是太空中这些粒子的浓度并没有增加,说明这些粒子在不断分解从而保持浓度不变,那么这些粒子一定分解成为以太——最小粒子,这就证明太空中充满了以太,而以太就是传播光(电磁波)的介质,而且,以太也是传递能量的介质,使宇宙结构能对宇宙万物产生挟持作用,从而驱动所有物质(体)运动。 综上所述,以太就是最小粒子,是同一物质不同名称,所以从此恢复以太在物理中的名称和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
首页 上一页[10] 本页[11] 下一页[12]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