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我所了解的后现代哲学 -> 正文阅读 |
[哲学]我所了解的后现代哲学[第3页] |
作者:柳艺诚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与此同时,美国后现代科学哲学家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使用“不可通约性”和“不可翻译性”的概念,以便说明不同时代、不同“典范”的科学知识之间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被成称之为“哲学革命”——所谓的“范式探析”。 |
由后现代主义者所创造出来的“不可通约性”和“不可翻译性”的概念,本来是他们用来揭示传统理论不同历史阶段思想观念体系之间的非同质关系及其不可化约性,现在,这些概念倒集中表达了其自身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显示出其自身同他者之间的绝对断裂性,这也是被(哲学)学术界普遍所言及的“反积淀”,把“问题化”摆在了台面上。 |
“问题化”的文本构造,明着看是对传统思想的“破坏”,但它能“揭示”出真实,而这恰恰是形成“意义”的所在;也即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对于“超越”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我们不能像对待传统文化中的任何问题那样,简单地依据传统分类法和归纳法加以分类和界定,也同样不能靠比较法和对比法进行区分。在后现代主义的构成因素中,除了包含可以依据传统逻辑和表达方式加以分类的一小部分以外,还包含着大量含糊不清,而又无法加以归纳的不稳定因素;不仅其中包含大量跨类别的、相互交叉的边缘性因素,而且也包含瞬时即变,而又无法把握其变化方向的因素,甚至包含着更多潜伏的、待变的和待生的因素。 |
同时,后现代性中还包含着正常感知和认识方式所无法把握和表达的因素。传统正常逻辑的因果关系分析法和普通语言论述的表达法,都无法准确概括和表达后现代性中那些超出传统文化的因素。后现代性中所有这些无法通过一般表达方法和途径加以表达和说明的因素,只能诉诸隐喻、换喻、借喻和各种象征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符号学”。 米歇·福柯说:“我们可以把使符号‘说话’,发展其意义的全部知识,称为阐释学;把鉴别符号,了解连接规律的全部知识,称为符号学 。” 人类为了表现自己而寻找、发明各种符号、信号和象征;而事实上,表现就是符号、信号和象征;所以后现代主义者对于“符号学”是非常重视的。 而对于传统语言及其论述方式,他们则采取严厉批判的态度,或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将他们自己的语言论述当做某种隐喻、换喻、借喻和各种象征。 |
伽达默尔在其哲学本体论诠释学中曾经强调: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待诠释的现象,包含着一些“不可表达性”和“不表达性”的复杂因素。他认为,经过严格训练的科学意识,本来就包含“正确的、不可学的和不能效仿的机敏”。他说:“所谓机敏,我们是把它理解成一种对于情境及其中的行为的特定敏感性和感受能力。但我们不能按一般原则去理解机敏的运作状况。因此,不表达性和不可表达性都属于机敏的特质。我们可以完满而得体地说某事,但这只是表示:我们是很机敏地使某事被略过而不被表达;而不机敏地说某事,则表示说出了人们只能略过的东西。在这里,略过并不意味着不看某物,而是不正面地去直接看它,却只是转弯抹角地、旁敲侧击地触及它。因此,机敏就有助于我们保持距离,它避免了对私人领域的冒犯、侵犯和伤害。” |
后现代主义者在其论述和批判中,不仅运用他们自己所创造的语词和概念,而且也使用语言以外的象征、信号、图形及各种时空结构,以达到象征性地表达那些“不可表达性”的目的。他们的思想观念及其表达方式中所包含的那些不可表达的东西,本来就属于他们的思想本身,并始终伴随着他们的论述和表达过程。 |
人类诠释活动的复杂性是同诠释对象和诠释者内在心理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紧密联系的。但是,传统诠释学由于深受传统认知论和逻辑学的影响,同时深受理性中心主义和语言中心主义的影响,总是一方面把诠释的对象设想成为理性和语言所能够掌握和表达的事物,同时另一方面又把理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及其精确度加以夸大。与此同时,传统方法论又把各种比喻当做不精确的表达法而加以排斥。 |
实际上,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本身,除了存在着一些可被认识和被表达的事物以外,还同时存在大量不可被认识,也不可被表达的因素;既存在确定不移的因素,也存在大量偶然的、含糊不清的和杂乱的因素。所有这些不可被认识和不可表达的因素,实际上一直同那些被认识和被表达的事物混杂在一起,不但存在于客观的对象中,也隐藏在人的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影响着人类认识活动本身,同时也影响人的生存和人的命运,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 |
因此,问题不是简单地否认那些不可表达的因素,也不是将它们简单地等同于或归结为可表达的东西;而是深入研究其特征及其与可认识、可表达事物的复杂关系。 |
原籍德国的美国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家蒂利希在研究人的生存和文化问题的时候,曾经深刻地指出: 人的思想、生活和行为方式中,有时出现“不顾一切”的状态和现象。理性和正常逻辑是无法解释和处理的。蒂利希把这种状况及其处理方式称为“‘不管……’的模式”。例如,“不管是死是活,我也要……”;“不管是真是假,我也相信……”如此等等。不但在诸如宗教信仰和爱情生活等充满着非理性因素起作用的领域中,而且在认知和科学活动中,都同样可能出现这类“不管……”的模式。它显示出人类生活不同领域中的复杂现象,使人经常出现无法说明和难以避免的固执态度和情绪,而这些固执和不顾一切的态度,是事物和生活本身训练人类的自然结果,使人学会进行必要和适当的反应。 |
评论:后现代哲学的多元性和指导性! |
关注一下。 |
作为刚看哲学的我来说,比较认同第一层的话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数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