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心理学 -> 个人语录——2021 -> 正文阅读 |
[心理学]个人语录——2021[第2页] |
作者:ShiningRa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辩论带来的好处是很少的 因为双方成功受益的辩论很少 辩论的内容要建立在共识之上 这方面的补漏缺乏新意 而且由于辩论的原理 辩论往往会演变成单方面意志的胜利 从而加剧双方冲突 对于改变现实来说毫无益处 |
不得不说 十分讨厌和愚蠢狂妄者进行对话 想要解决这样的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登顶,踩在他们头上 用山一样沉重的制度压制他们 |
关于微观和宏观之辩 宏观肯定较微观好许多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是宏观需要一个人有相当的眼界和知识 微观只需要专精一样事物 宏观者,就像建筑建好了骨架,只需要让别人填色,或者自己亲自学习,就可以做好建筑 而微观呢?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筑的图纸和概念,他用砖就搭不成建筑,搭出来也不符合自己的真正需求 |
如果有秘术心学 这种好东西的话,我自然愿意去学习 但是基于其特性,这种东西不会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因为这种技术传播造成的影响 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严重破坏性的 通常,这些经验被世家所传承 以便他们的家族持续获得优势 即便是互联网时代,看似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些秘术也很难真正的传到上面 就算是有,也会被海量的知识所埋没 而且,修到他们所说的地步后 对于公益是没有想法的 也就不会出相关的书来福泽人类 那么,在大海捞针中寻找这样微薄的回报 不如自己探索这个道路 对了,这种心学并不是“自私学” 并不是那种“精致利己主义” 自私和精致利己这些学问,很容易了解得到 但是它们的上限是很低的 学习精致利己可以让自己在普通人的环境中得到优势 不过,如果想要再进步些,那就不可能了 因为他们的逻辑体系从根本上就不支持这种进步 |
想要一个人做好人 必须要有好人去引导他的人生 但是想要一个人做坏人 只需要他一个人进入社会就好 |
个人的欲望导致了发明 发明因社会需求的转移而成功 以此为基础,以庞大的认知量 可以从人的基础欲望 推出人类未来的科技和社会发展 进而计算出未来人世是怎么样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 计算的难度提高,准确率下降 不过如果计算方法与时俱进 那么,可以以提高难度维持准确率 在这里,我想到了很多预言家 比如说诸葛亮之类被奉为神人的人 或许也是基于此去推测 |
很多的骗术 都是以教人向善为开端的 接着描述他们的世界观,教义 比如说什么天堂啊,空间啊,气功啊,心灵交流啊 还有各种特异功能啊,神迹啊什么的 有逻辑的人就会发现,他们说的东西没有依据,或者论证不构成逻辑! 如果了解过很多这种骗术,就会发现他们的世界观基本上就是互相套壳 当别人质疑时,他们就会拿出那套教人向善的说法,试图证明他们的存在对社会是有好处的 而实际上,教人向善并不是为了社会,相反,是为了他们的群体能够从社会中吸纳成员并且存在 还有就是,为接下来打着无私旗号的敛财做准备 要我怎么评价这样的人呢? 哦,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关于科学,什么是科学呢? 我发现 科学发展实际上是同利益共通的 即便是所谓纯理论的研究 也是由人们预期得利才去投资、推崇 我想了一个假设,如果数学没有好处,那么人们还会把数学当做科学吗?显然不会 当计数有了需求后,数学应运而生 当基础数学被广泛认可后,在此之上的高等数学开始有人去投资 当高等数学带来显而易见的社会发展后,其他的理论数学也因此受益 其实,像宗教也是类似的 佛教宣扬的向善的教旨带来了好处,便有人去拜佛,当有人拜佛后,僧人也多了起来,庙宇开始兴建,匠人开始得到好处 那为什么宗教不是科学? 除了教旨的矛盾外,最重要的是,不具有普遍验证性,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发展价值 如果在那个地方教人向善不能让人有所收获,教旨不被推崇,就不会发生后面可能的发展 而科学则是 具有全人类范围的可验证性、并且有得利或者预期得利的学科 这是2021年6月5日对它的定义 因为这个原因,人类没法越级发展 不同时期的科学内容也因此而变化,在以前被人们奉为真理的知识,随着人类眼界的拓展,也有不少被消去真理的帽子 |
你是做什么的 |
不会是心理咨询师吧 |
我刚打扫房间一半,趁着休息看了最近几层。你真的变化挺大,比19年的时候厉害太多了。我实在好奇你是做什么的? |
知道我为什么记住你吗?我那时候收藏了你的贴子。然后最近有看到你这个帖子 。。。也算是老人啦,好久不见,最近咋样? |
我实在是对你好奇 |
RozzaMax |
分布式计算、潜意识碎片思考、梦境思考产出 情感单元的利用设想,或许可以作为分布式思考的突破点,以及兼容升级、进化的良好方案 |
要么你是作家 |
我对社会没有太多情绪,我只想变成范蠡张良诸葛亮这种级别,在这群傻子中翻云倒海来去自如 |
虽然我现在有强大的智慧 但是仍然有十分困扰我的问题 我缺时间,我缺灵感,我缺创造力 我想要进入巨大突破的状态 但是现在的难题是要将自身彻底孤立于社会,建立一个巨大的体系,并且很自然地去运用,就像外星生物一样 还有关于思维的训练,有了良好的想法,即便是产出不大的问题也可以去解决,但是要从中获得思维的提升 |
其实物品层面的创造和发展倒是比思维方面的创造和应用简单许多 只要一个人有足够的知识,相互组合出适合当前节点的物品,那么这就是成功的发明 但是如果是思维呢?即便是解放,也难以大幅脱离当前社会,而且应用起来如何不受当前社会的影响?对思维层面的修改和应用要十分谨慎,不然就会起反效果,建立的新关联也要切真的信任它才能得到强化 我现在是不是思维僵化了,到达这种程度就不得不考量那么多的东西,没有之前的时间去挥霍,每步都要有效 |
较为容易的成功 是做混沌世界中制定规则的人 所以,不被传统规则束缚的那些人 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失败 即便是失败也分很多情况 有可以挽救的 或者是不择手段的 总之,无论输了什么,没输命就行 然后,什么都做,去吧 |
人要有野心,这个决定你未来的高度 只要不太蠢,基本不会太差 |
当你有能力解决问题时 就不会再被这个问题困扰 想一下你解决过的很多问题 以前想过现在却不需要再问的 你已经有答案,就不会去记者它 既然如此,无论是当下的还是未来的 都不要太过于担忧,放好心态,冷静思考 |
疯狂是灵感的源泉 但是要把它引导到好的位置上 |
我是目的论坚持者,做什么归咎到对我有没有“幸”,这样可能会说有点自私,但是我认为人在社会群里中扮演的角色还是个“人”为基础,作为人,才会面对社交关系,我们才会产生所谓的情感,这些情感都是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在那个时刻应该产生的,这样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 |
这是要干啥? |
军事与抉择 根据当前资源和目标 分配相应资源,制定相关战术和组织结构 战场灵活性即为当前资源和能力下所能做出的选择范围 鼓励中下级军官战术自由,资源倾向于小队建设,可以提升战场灵活性 而长期听从命令行动,资源经常被集中调集,则在总体层面的动员效率更好 这是相机抉择和长远计划利益之间的衡量 更是各层管理层能力的分配 列如下层军官vs总司令部决策效率 意识到这点后,提升决策效率 |
仔细想想,我实在是太懒了,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休息和娱乐,花在娱乐和情绪快活的时间如此之多,让我难以置信 现代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劳累,这也是很好的一点 |
互联网虽然是新兴产业 但是早就被聪明的人判断出它的价值 利用人性的特质,从中获利许多,成为巨头 时至今日,人们在互联网上做着很多重复的事情 分享、交流、抱怨、创新 仔细想想,互联网的创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点 所以他们的获利就是给人们这样的平台 有很多的聪明人,其实也没有聪明到哪里去 或者说,就是比普通人有一些观念上的小优势 但是凭借贯穿这条道路 他们仍然获得了比普通人要多许多的资源 |
这种写作和记忆方式的习惯倒是似曾相识 挺有趣的 基本上看了百分之八十 总结下来又没有太多意料之外的感觉 人的思维和意识或者是觉识永远都是无限或者无穷的 我猜你可能日常中不会接触太多的陌生人或者有太多亲密的朋友 如果有,可能也经常是观察者的角色 如果想要维持一个比较正常持续的人际关系其实很复杂,也需要去投入很多的时间或者精力 所以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很多人都很喜欢孤独的自处 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有很多哪些地方是异于常人或者高于常人的 我也曾有这样的心理 不停的或者片段的思考所迸发的灵感往往会给予我们自身意外的惊喜 但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一种特殊情景下的意识映射,可能是某句话,某个人,某种味道,或者过去未来的某个思想或意念的点 像经过复杂生产组装并点燃好的烟花 嘭的一下忽然炸裂 照耀了目之所及又倏然归于黑暗 其实我文采不太好 但是思想永远比我的头脑细胞更深远一些 还有一些其他的 但是太碎片化也尚且浅薄 还是要多看看书吧 |
超级人类计划 情绪控制程度:完全 控制神经层面可控制的激素 掌握其他层面的激素释放 拥有梦境思考和分布式处理能力 身体控制和协调同快速处理低端逻辑的神经产生有效关联,以便可以快速思考的同时控制身体协调,并且控制范围提升,同肌肉记忆有别 提升反应神经 大部分有效肌肉进行1000小时以上的锻炼 从2米跃下无伤,涉及身体协调问题,同身体素质亦有关联 对6级疼痛有选择性忽视的能力 身体调用时意识到关联调配的效应 锻炼肢体独立的调配,不影响到其他身体部位 这样可以在未来便于组合行为模式 深度思考优化,记忆进行增强锻炼 世界观:洞破——快速调集抉择 优化深度思考的方式,在有效逻辑上消耗更多的资源进行预见思考,要求记忆模块跟上,并且发展思考中即时抉择的模块,精简思考的模块,以便多步思考的连续性 发展洞破的世界观以便减小环境影响,至环境无影响时,对深度思考有很好的加成,深度思考对于逻辑连续性的需求很大 身体被打破思考状态后,想要重新回到那种状态是困难的事情,时间和环境的差别意味着要重新思考才能回到之前的状态 梦境思考的发展和对潜意识的修改,有利于维持自身的思考状态,尤其是睡醒后的思维重启时段 要锻炼深度思考的可修补性,尤其是逻辑被打乱后,可以快速重组起来,这就要求在平日里对不合理现象的快速理解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心理学 最新文章 |
我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
心理测试 |
我好像有点奇怪的问题 |
有人听我倾诉吗 |
心理学是迷信吗? |
无能的自己 |
吐槽生活滴内心小段子、幸福的店不幸福的店 |
大家有什么心理上的烦恼,都可以在此贴与我 |
求助!做高铁买的站票,有时候有空位宁愿站 |
我在高一下学期遇到了一个很敏感的同桌,他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