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心理咨询 -> 吴谢宇为什么不选择逃离原生家庭,偏偏选择弑母这种愚蠢的方式? -> 正文阅读

[心理咨询]吴谢宇为什么不选择逃离原生家庭,偏偏选择弑母这种愚蠢的方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时冲动,换回来的是余生的每天绞尽脑汁的东躲西藏(携带三十多张身份证,证明准备长期过这种伪造身份的生活)。这真是他想要到生活?
因为按照某北大匿名贴的说法(很符合逻辑),在科举制毒害下已经卷魔怔了的吴谢宇的目标压根不是逃离家庭——他的真正目标是自费去美国拿名牌大学经济学博士,好读书改变命运,当他心目中的人上人。
吴谢宇大一大二一直在卷绩点,在北大这种地方绩点卷到全班前几,又卷GRE,明显是奔着出国去的。
但是到了大三突然摆烂开始挂科,只能意味着做题改变命运的信仰崩溃了——他很可能发现他压根申请不到经济学博士(按照评论区的说法,美国好学校的经济学PhD项目几乎不招北大经济学院的孩子,连北大光华都很难进去),而自费赴美交流混推荐信他又去不起。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中产同学(很可能他曾经瞧不起)明明绩点比他低一大截但是因为肯自费出国所以去了美国哈麻耶普之类的名校。而他只能留北大,陪着一堆自己从小看不起的普通985211一起保研。


这个时候他已经卷魔怔了,打算卖房/举债出国读美国硕士或者像奶茶MM一样赴美交流,以此为跳板拿博士offer。毕竟做题改变命运是他的信仰,他那个计划经济包分配时代靠做题升官发财的老爹的例子摆着。(考二代一般都会有一个做题改变命运的农村爹当励志偶像,我也有,因为就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很容易过于信仰读书逆天改命)
但是她母亲明显不可能同意。毕竟根据公开新闻,她父亲去世的时候别人给她的捐助都退回去了,说明她母亲性格极为极为不愿意欠人情。
最后他想到了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把挡路的母亲干掉,然后以母亲的名义借了140万,打算自费出国。反正我只要当上人上人也算对得起妈了。
实际上他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跟亲戚撒谎说自己在美国念书,妈妈在美国当孔子学院老师。这很可能是他的真实梦想。
但是140w钱到手之后他傻眼了,去美国和去其他国家不一样,为了防止你有移民倾向,要你家财产证明和流水,很多手续必须他妈亲自到场。
然后他就崩溃了,他妈白死了,于是他就拿140万出去花天酒地嫖妓,然后有一天自己良心都受不了了,发短信叫他舅给他妈收尸。
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目前看这个推测是最符合逻辑的,解释了这件事所有谜团,毕竟如果只是逃离家庭,不回家即可,也不用骗140万……他不买车不买房哪里需要一百多万?
只能说科举思维害人。
也许在某个平行世界里有另一个故事,他砸晕他妈后没有杀掉,而是关进了地窖,在骗完钱发现要母亲配合才能出国的时候,把母亲放了出来,然后他那妈嫌这事爆出去比借钱还丢人,于是假戏真做,带着后脑勺被哑铃砸的伤疤真的陪儿子出了国。


有些人怀疑离谱,但是,一个放着好好的北大天之骄子不当,跑去当囚犯的人……
不谈吴谢宇是对是错,只说逃离原生家庭一事。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自杀一事,足以说明原生家庭不是想逃就能逃的。
杨元元于2009年11月26日上午离开人世的。
杨元元的一生,其母就如水蛰一样牢牢吸附着,最终要了杨元元的命。
从大学开始,杨母便到同杨元元居住在大学宿舍,学校1米多宽的小床,住两个成年人,且杨元元还要在上课之余帮杨母摆摊,没有时间自由活动,没有朋友和她接触,作为女大学生的尴尬、为难,可想而知。
杨元元大学毕业后,很多好工作都被其母阻挠,作为武汉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郁郁不得志,最后在一个培训学校上班。
后在杨元元30岁时,终于考上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本以为好日子开始,没想到杨母再次要求同元元同住学校,但是海事大学不同意,下达最后通牒,杨元元无奈为其母找房,几天的找房的委屈及这些年的委屈一股脑全部涌出。
最终,杨元元被发现在宿舍卫生间里吊死。
杨元元背对洗手台,一条由毛巾和枕巾捆扎成的绳子挂在她的脖子上。绳子的另一头挂在水龙头上。洗手台的高度不足1米,杨元元采用半蹲的姿势跪在洗手台的前方。可以说,但凡杨元元有一丝求生欲,她都可以通过后仰或者站起来的方式活命。


网上下载图片
但她没有选择生,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打心眼里想死啊。当年这件事发生后,央视做了两期专题报道。
有人用“一个被剪断翅膀的女孩的一生”来盖棺定论。
杨母并不是真的穷困潦倒,有杨父抚恤金、有退休金、有日常微薄收入,不至于如其自述的穷困。
甚至最后到杨元元自杀后,杨母率领一众亲戚到海事大学堵门、拉横幅闹事,最终,海事大学人道主义支付16万元。
杨母从杨元元生到死,吸血不止,直至最后一滴血,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因为逃离是认输,弑母才是真反抗。
其实我们作为局外人,无论研究多少吴谢宇的庭审或者采访记录,也无法真实的了解他的处境和心理,所以这里分析这个问题,应该不能说是针对吴谢宇这个人,而是针对所有真正被原生家庭控制,感到压力重重,难以摆脱的孩子。
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们在成年以后,仍然很难从原生家庭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因为这一点,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大家能想象出的原生家庭的压迫,常常只是存在于物理上,认为如果孩子长大了,有了独立生活能力,只要搬离原生家庭,就能够远离父母的压迫,当然也就不存在无法摆脱控制的这种情况。
退一万步说,即便真的和原生家庭矛盾重重,到了完全无法共存的地步,那么大不了也就是搬走之后彻底断绝关系,不再联系,在一般人看来,这已经是完美的解决方法——你都见不到他们了,他们又怎么可能还会伤害到你呢?
但是啊,不是的。
有的人,他不需要时时刻刻出现在你面前,他只要存在,对你就足以构成严重伤害。
其实很多这样被压迫着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最大的愿望并不是摆脱原生家庭,而是希望父母能意识到曾经对自己的伤害,哪怕只是说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自己这多年来的痛苦,也能够得到一个出口,得到一点解脱,也能够向自己证明,会遭受这些痛苦,不是自己的错。
其实最折磨这些孩子的不是父母的污言秽语或者拳打脚踢,而是自己作为孩子被父母彻底否定的这件事,而唯有扭转这种否定,才能让孩子重新得回价值感,这才是这些孩子摆脱内心困境唯一真正的出路。
而我们都知道,这种家庭的父母,他们是绝不会反思,绝不会认错的,天错地错,他们都没错,他们永远是伟大光明正义的,只有孩子忘恩负义小肚鸡肠无病呻吟,还向他道歉?他敢来我眼前,看我不给他个大耳刮子!
所以孩子这时的离去,并不会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父母看来,这只不过是孩子又一次的任性,是更过分的不听话,不孝,没良心,而他们的想法,孩子难道会不知道吗?虽然父母从未理解过孩子,但孩子在多年的折磨中,早已经对父母了解的透心彻骨,他们很清楚父母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离开——父母会把这种离开当成是自己耍小孩子脾气,逃避责任,懦弱无能,甚至会因此认为自己对孩子这么多年的折磨是正确的,因为这个孩子确实不孝,根本不值得父母对他好!
所以这种逃离,表面上是在物理上隔绝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在心理上反倒强化了父母对子女的刻板印象,而对于对此心知肚明的子女来说,这也进一步加重了父母对他的伤害,在他逃离之后,有形的父母消失了,可无形的父母却会变得无处不在,他会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的逃跑只是让自己变成了一个逃兵,从此将“合情合理合法”的被他的“督战员”追赶,嘲笑,鄙视,唾弃,就像只过街老鼠一样,只能东躲西藏的生活,正义和荣耀属于父母,而失败和逃避才是自己。
而自己仿佛就只能困在这种失败和逃避当中,无论是未成年在父母身边时,还是成年逃离父母以后,总之自己永远是这么个失败者,永远没办法抬头挺胸的做人。
而为了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以为是,懵懂糊涂的父母,真正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究竟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而普通的去声嘶力竭的哭啊闹啊,给他们讲道理呀,都已经被证明了是没用的,所以孩子只有伤害他们和自我伤害,这一条路可走。
只有举起屠刀,真正伤人见血,父母才可能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才有可能去反思自己这些年是否真的做错了什么,而不是把孩子的一切痛苦和挣扎,都简单粗暴的判定为是装模作样的无病呻吟。
当然,面对这种处境,大部分人倒并不会像吴谢宇这样冲父母举起屠刀,而是会采取自我毁灭的方式结束这种折磨,这种例子就太多了,我这儿也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想要真正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的控制,单靠肉体离开用处不大,因为那枷锁早就在孩子年幼时便被植入了他心里,只要父母不为他解开,他就只能一辈子带着它们,至死方休。
年轻的时候,我曾和女朋友闹过一次矛盾。
故事起因忘了,大概是出门前收拾什么东西到包里,我没提前弄,现弄没弄好。
女朋友面色不好看了,我就一个劲加速,往包里塞,结果东西太满,我一松手就掉出来了。
我估计女朋友肯定得生气,我寻思赶紧先哄吧。可没等我开口,女朋友突然来一句:
“你不好好地,鼓捣什么呢?”
就这一句话,我突然间就觉得一盆凉水,当头浇下来。
一点不夸张。
是那种,黑中带着蓝的凉,一种冻透我骨头的那种凉。
我整个人就进入了“如临战场”的状态,是那种你死我活的对抗状态,那种互相用枪指着的状态,我死死地瞪着女朋友,就像瞪着几辈子的仇敌,看过的电影里的那些刀剁、枪杀、嗜血的疯狂镜头,刷刷刷地在眼前过。
女朋友可能也感觉到我不对劲了,很担心问我我怎么了。
我也感觉到自己很不对劲,所以那种状态只维持了一瞬,然后就恢复了,我就说自己没事。该干啥继续干啥,我们俩都没放在心上。
但那次,那种感觉,我一直记得。
过了很久很久,我都记忆犹新。
我不知道那时候我自己怎么了,我觉得当时如果我再冲动一点,就一点点,我不知道自己能干出什么来。
我很害怕,怎么那句话,就让自己突然变了个人。
很久以后,当我回家吃饭,母亲习惯性地用这句话数落我时。
我才明白了那是为什么。
因为吴谢宇根本就没有被控制和压抑。
某些自媒体的不负责任,一开始就把对于罪犯的认知与行为逻辑给带歪了。
反驳《武志红公众号》5.31号发布的,关于“吴谢宇弑母“的文章49 赞同 · 9 评论文章
任何曾经分享过自己被原生家庭控制压抑伤害故事的网友,要记住关键点,你们不是吴谢宇,你们不一样。
真正被控制和压抑的人,实际上是谢天琴。
尤其是来自于吴及父系家族的压抑,谢作为吴家的儿媳妇,不仅要照顾吴志坚常年吃药传染病患者(小三阳到大三阳到肝癌去世),还要贴补奶奶姑姑(精神病及智力障碍)的农村家族。
在吴父去世之后,吴谢宇的认知是母亲及家族不肯借钱给爸爸治病。
在大学时,他认为母亲及其他亲朋好友,不借钱供他出国留学。
而吴谢宇自己,好像完全不承认家庭的经济情况,尤其是在吴父去世之后,单位有给他家捐款的情况下。谢应该是想把捐款留给奶奶及姑姑,平时自己生活非常节俭,钱都是先紧着给儿子用的。
吴高中住校,大学期间一直在北京,跟谢住在一起的时间较少,平时都是吴谢宇主动打电话的。以谢的性格,估计是舍不得花钱,可能从来都没有去过北京。
所谓“控制因果论“是从谁开始编的,从哪里流传出来的?
广大网友是不是把自己的幻想,投射到死者(母亲)身上的?如果你们真的是受害者,赶紧逃,但凡家里有类似吴这种人格特质的亲属或者朋友,更要赶紧逃。(毕竟连收了彩礼的性工作者都知道要逃跑)
作为同龄人(约15~25岁)的话,在此案中的受害者还有谢家舅舅和阿姨家的孩子,如果拥有吴这种同款表哥,为出国而诈骗杀人,留下一个烂摊子。(要交高额的停尸费和罚金,房子又卖不掉,负债累累和离婚),你们想明白现实中的自己最可能处在哪个角色里吗?
谢天琴既然已经反对出国,不愿意出面借钱。那么就证明,她对吴谢宇的学业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北大的本科毕业已经挺好的了,或者要在国内上研究生也可以的,以后都可以找到不错且正常的工作。
而谢天琴恰恰是逃不掉整个吴系家族以及儿子的病态控制,最后才沦为了牺牲品。
吴谢宇小学三年级,从爸爸的笔记本电脑中看到色情电影之后,一直到大三弑母逃亡三年,总共15年来,性心理问题不仅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糟糕了。
尤其是在典型的色情电影以及色情文学中,这显然缺乏超我功能,这些色情故事强调了对性行为的简单表达,同时羞耻感也被废除了。一旦可以接受私密价值观被打破,那么免于道德评判就重现了摆脱个人责任时兴奋的解脱的感觉,这就是弗洛伊德曾描述的大众群体特征。
观众认同的是性活动,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模棱两可,叙述毫无意义,不允许对参与者的内在生活有进一步的幻想,这些都促成了将性机械化。(没有情感的参与)色情电影中通常传达的是对性关系的非人化过程。
色情作品对他们来说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在色情作品中,演员们的关系都只涉及性,他们之间没有情感上的关系,所以色情作品的结构完全符合自恋人格的需求。
(如果孩子习惯了用纯粹的性接触来代替客体关系,那么是必然会发展出性倒错,当性倒错成为了唯一一种能让他们满意的性活动,那么必然成瘾。)
吴谢宇曾经给性工作者下药,多人嫖娼,同时要烧掉电脑,这个过程是吴对于性体验的混乱表现。
传统的父权社会强化了男性的性滥交,这在女性中绝不被允许。(谢是比较压抑的,实际上大部分中国女性,尤其是传统女性都是有性压抑的。)
也就是说,父性习俗对女性的控制,帮助抑制了早期问题所可能引发的性混乱。相反,对于男孩却过于放纵,而不断放大问题,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以上,与其说谢天琴太过控制,还不如说她因为自己本身太弱而无法控制儿子(想严格,但没有做到),而吴因为从早期开始,长年被父母及家族过于纵容及溺爱(引发自恋过度膨胀),再算上生物基因遗传的不良影响(肝癌,精神分裂症以及智力障碍),到青春期以及成年早期的躁狂发作。
“弑母案“吴谢宇的人格分析254 赞同 · 27 评论文章
吴谢宇弑母分尸的行为过程是带有虐杀倾向,并不是反抗,这是很清晰的。
性心理问题与暴力的相关性是非常大的,只是受限于个人的学术水平,我无法解释清楚。
国内对于男孩的性教育问题,不管是在社会舆论里,还是学校教育或家庭中,都是一片空白。
尤其目前青少年的性犯罪相关问题已经挺严重的情形下,是该提上日程好好讨论了。


百里晏然
1 次咨询
5.0
3426 次赞同
去咨询
感觉大部分回答都有点道理。
1/吴谢宇天生具备犯罪人格,同时他很敏感。
2/家庭气氛就不是乐观、开朗的,对他的心理教育比较忽视,缺乏性教育。
3/学校同样不关注学生除了成绩外的心智发展,唯学习论。
4/他上大学后(以及父亲的死)让他更加感受到经济上的匮乏带来的痛苦。(这个问题他肯定是一直以来都是有意识的)
5/最后阶段他的认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再加上之前的压抑一下子爆发了,首当其冲撞在枪口上的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况且他的母亲道德上又没有任何瑕疵,在旁观者看来是好事,其实非常容易让一些人产生愤怒。
不论怎么说,结果就是他对母亲使用了极端的暴力,也许他把生活的挫折以及所有的欲望受阻所产生的仇恨都发泄在母亲身上,就导致了这样的悲剧。
事情发生之后,基本就等于放弃了所有的人性,后面就完全是他本我的解放,彻底蜕变成一个“动物我”。
等他发泄完了,又好像冷静下来了,正常了,说话也有条理了,知道如何运用智力替自己辩护。
我是感觉他的忏悔,关于自己成长中痛苦的部分,有部分是比较真实的,但是对于犯罪的心理描绘,又有极大的美化成分,也许他自己都不敢对自己说实话。
他分析自己的那些话里也包含着他的求生欲(他可能不愿意承认,就像不愿意承认性欲一样),不承认不等于不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确实知道自己的一切,但是关于真实自我他一句也没有透露,毕竟吴谢宇的智商还是很高的,但我觉得如果是这个可能性的话,这人就有点太坏了。应该还是有一点不自知的成分的。
吴谢宇是个拙劣的表演艺术家。因为他需要的并不是逃离原生家庭,他需要的是保持自己一直优秀一直第一的外壳,随着这层壳的破裂(大学比他优秀的人太多),他逐渐绝望,最后的希望(出国)可能也破灭了。所以决定动手。
看了三联和南方周末对吴最新的报道,更加确认谢天琴没有什么大问题,她唯一主要的问题反而是除了学业,对于儿子其他方面教育不够,没有那么关注。
吴谢宇则是顶级做题家里边,只会考试的代表。他对自己的分析“只会考试”没有说错,这也是他内心最最痛苦的根源 ,他的自卑来源于此。
接触过厉害的做题家,就会知道,有三类人。一类除了成绩,别的方面也很优秀,不止是表象的接人待物衣着家境兴趣爱好这些,他们除了学业,还阅读甚广(小孩子还谈不上太多阅历)最重要是的是真的有独立的思考而不是家长学校灌输的那套他们全盘接受。第二类和普通学生区别不大啥人都有但是自己智商高,有外向的有内向的有怪咖但总的来说没啥心理问题;
重点来了,第三类吴谢宇这类,吴谢宇努力想把自己装进第一类人的壳子里,高中勉强做到了,表面的那些东西他模仿得八九不离十,比如:除了学习好还当班长,为人幽默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不花钱”能做到的。可是实际上吴谢宇只是在表演优秀,他本人的心智水平并不高。
报道中的吴谢宇所描述的他那些心理活动和思考逻辑,却给我一种“这人脑子有病”的感觉。他的智商很高,心智的某些方面却相当幼稚。
首先考上北大和清华,基本上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是智商而非家庭教育的成果;对事情的专注力有很多程度也是基因影响,说吴谢宇高智商完全没错。
他在自述中 描述十几年戒色吧以及他的性羞耻,相信他是真心的,恰恰表明了他心智十分幼稚。试想去,一个除了教科书外好阅读甚广知识广博品牌、能独立思考的人会有这种程度以及这么多年的性羞耻?这正好说明了吴谢宇本质是个除了读(教科)书外十分浅薄的人。
他对于父母关系,什么小龙女林黛玉的描述,除了为自己脱罪才这么说外,还有一个底层逻辑:他认为这么描述是可以引起别人共鸣的是可行。而他的这种“认为”恰好也暴露了他“小学鸡”的逻辑,以及他显然根本看不懂什么小龙女红楼梦,对于这些名著完全是最大路最浅薄的一层理解。说实话一般情况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接触过特别厉害的做题家们就知道,丫们真的是智商高,别的方面幼稚点怪咖点很正常反而挺好玩的。
如果吴考上的不是北大,或者高中一直延续下去,他一直第一一直优秀。那什么都不会发生。
由于一直十分优秀,早就该完成的挫折教育其实一直没有完成,一到了北大,吴受到的冲击一定非常大。这就是为什么吴的高中同学说吴说"到了大学交不到朋友”内心十分苦闷。这种心情是没有经历过的人完完全全无法体会的。我在更小的十几岁青春期也受过这种冲击,换到了新学校,原来引以为傲的优秀不值一提,这种忧郁苦闷甚至延续了几年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开解。按照现在的看法,那段时间应该是忧郁症了,几乎到了天天以泪洗面睡不好的地步。
上了大学的吴,会发现,首先自己家太穷,而穷是怎么都无法掩饰的,和高中不同,那时候只要第一所有人都给他加上了滤镜。而到了大学他很难一直保持第一,毕竟都是智商千里挑一的人才,到了大学活动更多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更加多元。除了成绩好,有钱长得好看家里有权一身特长的学生多得不得了,他吴谢宇算哪根葱?而家境是他无法改变的。这种抑郁苦闷一定是他长期积累无法再承担的,而他一直在高中同学面前表演的都是那个“学神”,他怎么可能对高中好友承认他的自卑和脆弱呢。他根本没有真正的知心好友。而每天给妈妈电话,也只是他表演爱母亲的一种行为,从最后杀死母亲来看,他的爱极少。
我猜出国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看有人分析说他的专业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出国,即使出国了也很难申请到奖学金。
我不认为有人分析的什么谢天琴操控欲望过强要跟着吴一起出国所以他受不了。如果谢天琴控制欲那么强,为什么她从来不去北京看吴谢宇?反而有可能陪读是吴谢宇向谢天琴提出的方案。出国去名校留学是维持吴谢宇优秀外壳的一个重要节点,而是否带上妈妈并不重要,吴之所以提出这个方案有很大可能是在谢天琴面前描述在国外生活的美好场景,争取她(天使投资人)的支持。可能在逐渐的准备过程中吴发现他申请奖学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和谢天琴提过要自费留学,谢天琴可能根本不同意自费留学也不同意向舅舅借钱,她了解其实舅舅家并不是那么宽裕。吴可不这么想,他越想越恨:当初我爸重病你们家不愿意出钱,好啊,现在我要留学,你们也不出钱。
而这个真实原因,他永远也不会说出口也不能说出口。
而弑母后,他终于放松了。
因为他再也不用在所有人面前表演优秀,也不用压抑自己的性需求。同时也报复了母亲家亲戚。
那你反过来思考一下。
吴谢宇的反追捕执行力高到这种地步(3年)都觉得只要谢天琴活着就逃不出原生家庭是怎么一回事?
最后还是吴谢宇自己跑去机场这种易曝光地方才被捕的,这是失误?还是故意?
对比起马加爵这类只能装乞丐的,你看人家吴谢宇,又是补习老师,又是男公关,活得可滋润了。
你要知道,所谓的”成功出逃者“跟你说的自由小故事,哪个符合强控制逻辑的?
答案是一个都没有!
因为他们的小故事总是很神奇地发生了“就业前后原生家庭成员没有再找上门惹麻烦”。
除此之外,就是无一例外地出现过“暂时放弃控制”这种事情,导致被控制者成功跑出“文化辐射区(国外)”,找不到人了。
吴谢宇最开始的解决方法也是这个,但是他妈很警惕,要跟过去,所以外逃的计划黄了。同时,他也把出国想得过于简单,或者说源头来在他妈那边就卡住了,所以还没有任何安排,才导致吴谢宇只能在国内辗转。
吴谢宇的表现,倒不如说就是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大戏。
他在庭上说的话、做的事,完全是在模仿那些打孩子活生生打死的家长所做过的,只不过那些家长判2-10年(哭惨一点还能减),他判死刑/无期而已。
你觉得摆脱单亲妈妈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吗?当年我妈管我管的都魔怔了,当年我谈恋爱的时候被她知道了,然后,她推开门就问我是不是在和男生谈恋爱,我害怕的没敢正面回答她,然后,她就开始骂我得是找不到男人了,那么早把自己给出去!当时我真的很气,气她那么侮辱我,气她用那么难听的词语,我当时气的都不知道怎么反抗说,直接就径直出门把大门一摔,我哭着去了奶奶家。
我给我奶奶说我妈怎么骂我,我奶奶一直劝我说她是为了我好怎么的,后来,她跑到奶奶家来叫我,然后,我也就顺坡下驴的回家了,我妈其实她的意思是不让我谈恋爱,觉得什么人都配不上我,她其实是为我好,可是,偏偏选择了最笨的一种方式。她当年就是外婆一直催着她嫁人,当年,把她气得说”今天出门哪怕是个傻子她都认,再也不回来了。“到了她自己有了孩子,她希望能多留我一些日子的,可是,我自己却早早的而要离开家,要去外面闯荡。她是气她都没赶我走,为什么我自己非要去外面的世界。
其实,我自己的家庭虽然争吵但是还是和睦的。唯一的不好便是母亲经常疾言厉色的说话,说真的,越大越觉得母亲说话很刺耳,我眼睁睁看着父母的生活模式,我希望我能开启全新的生活,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其实,逃离原生家庭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我想过,如果把我家换成吴谢宇的那种情况,有可能我也会。要知道极致变态的控制之下,一边是顺从和逢迎,另一边就是想着谋划怎么逃离。人不是被控制中学着变乖,而是在控制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点。长期的控制之下,一个人不能自由的做自己,必然久而久之就会越发的分裂,当被压抑的那部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爆发。
我和我的母亲从未好好说过话,她虽然是我的母亲却什么事情都不给我说,我当时想的就是:哼,你不给我说,我也不给你说。
可是,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我会什么都给她说,因为,我们就像是姐妹一样的关系。我不希望控制我的孩子,我不希望她活得很拧巴、痛苦。她喜欢什么我就让她去追寻,哪怕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她受伤了随时都可以回来找我安慰。
人有时候采取极端的手段,其实,跟另一方的心理扭曲是挂钩的。尤其是父母,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下,他会找孩子发泄,对孩子发火。我记得我看到一本书《我从前死去的家》里面的父亲是一个法官,他就是很变态,他第一个儿子被他养毁了,只因为这个孩子不服从他的意志,他给周围的人说他是个失败者,让他社会性死亡。后来,他儿子的孩子出生了,他要求把这个孩子直接抱来当自己的孩子养,实际上自己是孩子的爷爷了,却一直声称自己是孩子的父亲。
他通过这个孩子来否定他的大儿子,直接给这个孩子说他的亲生父亲是一个垃圾,酒鬼,导致他们亲父子见面就跟仇人一样。这个法官一直用这个孩子行使自己的意志,却根本不管他的未来。后来,酿成了亲生父子相杀的结局,而且,这个孩子也死于那场火灾之中。始作俑者是谁呢?我想应该是那个法官自己本人,他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的人生?有什么资格是随意管束自己的儿子?并且毁了他?
很多时候悲剧不是一下子造成的,而是矛盾一直积压存在,等到了某一个点之后然后爆发,就造成了悲剧。一个家庭中父亲、母亲角色都不能缺失,而且,当其中一方缺失了位置之后,另一方的控制欲会越来越强,导致孩子早早进入到母亲的世界里,有可能会被母亲投射到父亲的形象,这样一来不知道到底是母子关系,还是情侣关系?很多变态的母女关系都是源于父亲缺失导致悲剧。
西方中有一个神话,就是弑父娶母的故事。不得不说,这其实是有一些缘故在里面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投射了太多的期望,压迫的他们根本喘不过气来。如果到了最后,真的是压迫到了极致,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根稻草,要么被压死,要么在扭曲中爆发。
完全反对高赞回答,一本正经在胡扯。吴谢宇能从亲戚家骗到140多万,理由就是要去美国留学。可见他家亲戚和他母亲关系不错,真要出国留学也能借到钱的。我也不相信他妈妈会因为自尊不肯开口向亲戚借钱。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不可能因为自己的尊严而牺牲自己最爱的儿子的前途。更何况经济系美国读博拿奖学金虽然不如传统理工科,但比文科和商科容易,很多学生可以来美国后当助研和助教维持生活。吴的家境并不算差,想要来美国读书路子多的很。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我们北大也会出垃圾,这没啥不好承认的,完全没有必要归咎于社会。关键是要弄清楚为啥吴谢宇上大三后成绩一泻千里的原因,这必然有一个转变。到底是因为看到了社会贫富不均对个人前途的影响从而自暴自弃,还是因为染上了某些难以启齿的恶习(比如嫖娼)。而且北大学子的道德水准也未必高于其他学校,至少当年我有几个北大物院的同学亲口跟我讲北大南门外哪哪哪可以找到小姐。透露一个庭审小细节,吴谢宇说自己弑母后把自己电脑烧了,因为里面有几个G的黄片。可见吴这方面的需求确实非常旺盛。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吴因为嫖娼影响了学习,说嫖娼不影响学习的人是没在北大这种卷王之王的地方呆过,这是只有苦行僧才能最后胜出的地方。而吴谢宇的妈妈有道德洁癖,而且对吴的期望极高。只要妈妈还活着,吴谢宇就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的堕落(道德上以及成绩上的)。而吴谢宇从小就是一个永远能到达母亲预期的人,他突然发现有一天,自己永远也达不到母亲的预期了,而原因完全不能归咎为社会,甚至有些难以启齿,心态变得越发极端从而走上了弑母之路。这是一个悲剧但我觉得死刑没毛病。
最后说说谢天琴的责任。这其实是单亲家庭的通病,儿子成了自己的一切,而且往往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我相信吴谢宇从小到大过得并不轻松,他必须得按着母亲规划好的道路前进,一旦偏离正确轨道他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母亲,最后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彻头彻尾的悲剧。我们北大的人,有混的好的,有混的差的,有道德楷模也有道德败类,但我们大体有一个类似点,就是当自己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比父母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时更加崩溃。
我父亲其实跟吴的母亲有点像。
早年当过教师,后来机缘巧合进了国企写材料。
我父亲也没什么社交,在外面比较自卑,怕被人看不起,于是唯一的重心就是控制我。
我父亲最喜欢讽刺我不是985,哪怕他知道我心里最敏感的神经就是学历。
每次我回怼,“难道不是你让我学理科,后来又改我志愿?”
我父亲都会理直气壮地说,“谁改了?明明是你自己选的!”
每次家里有冲突,他都会重复这一套,看着我痛苦面具,然后展现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感。
平时聊天也喜欢说,”哎,985就是优秀啊。“”你看985学生就业多好,毕业就去部委了。“
我能看出来,他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即怕孩子去要饭,又怕孩子开宝马。
毕竟,孩子真太有出息润了,工具属性就不能体现了。
不过我比吴强的一点是,我母亲还是不错的人。
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我从小跟我父亲生活,我会不会也跟吴一样呢?
我甚至没法给自己肯定的答案。
正因为是父母,一切控制、恶意、算计都可以美化成——为你好。
正因为是父母,就连真正的恶棍都可以说自己”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不完全同意有些答案说,吴偏激是因为母亲不让他去美国当人上人。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那些偏执、孤独和戾气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了,去哪又能解脱?
做题家那时的见识有限,不知道人生有无限可能,留学的事又不愿跟同学打听详细,不知道作为北大本科生出路可以有无数条,想窄了,走窄了…发现不对的时候,生命无可挽回,已经没有路了。
因为哪怕他说了理由,你也理解不了。
吴谢宇的案子让大众震惊,但是在弑母犯罪中,恐怕根本就没啥特别的。
从弑母犯罪的研究文献来看,吴自称的“拯救型谋杀”根本就是弑母犯罪的常见模式。


理解不了也别急,因为弑母犯中很多患有精神疾病。可不只是包含精神分裂症。还有情绪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


吴谢宇的言行记录中,有多处都能对应一些精神障碍症状。
题主的问题其实挺好,注意到了吴谢宇身上真正矛盾的地方。
看了好多答主都没抓住重点,没有发现真正的问题,也不看同类型犯罪研究报告和科学文献,而且舍本逐末、舍近求远,靠脑补伪知识来自说自话,借题泄愤,或引发无谓的争执。
就比如看到有人分析,吴谢宇没有精神疾病,是被母亲控制逼迫,才变成色情狂、性变态,买彩票乱花钱等等。
“因为他预谋杀母+性变态,所以他不是心理变态,让我们越过他去研究他的母亲!”
?????????????
我他么真服了这种舍本逐末、自欺欺人的分析了。
如果对精神障碍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看过足够多的案例,那么分析吴谢宇这类罪犯并非不可能的任务。
吴谢宇早期行为、交际表现和自我认知的矛盾、高智商与低级冲动的矛盾,在精神障碍描述中都可以找到对应。
“从小没有同情心”




吴谢宇有可能是反社会人格的。
由于有一些三脚猫总是不懂装懂,说吴不是反社会人格,所以只好拿科学文献、名人案例和原始报道来反驳了。

0

0
不能出国斩断联系没有意义。总有人打着劝和名义实际上强行道德绑架逼你妥协。
潜台词是:你逃离就是对我们的犯罪,你该悔罪。因为你有罪,你才能觉得关爱让你受不了。明明自己思想有问题,视关爱为伤害,才走不出来。你应该改造自己的错误,回来忏悔,弥补你的逃离造成的犯罪事实。
《吴谢宇:走不出代际创伤,自己给自己找小鞋穿,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不懂得如何与他自己所面对的社会交好的偏执分裂位态的老实人》
我觉得他是无法突破他妈和原生环境给他的教育冲破束缚地活着,当北大自由开放的文明,和让他放弃少年心性一路鏖战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相背的时候,两种思想在脑袋里打架,不知道服从哪个,只能杀死一个才算放弃被杀死的那个得到解脱。吴谢宇,当了他爸爸的“pick me boy”,脑子里戏可多了,在任何事情上都节外生枝找小鞋穿,他爸,也各种给他爸的原生家庭接盘兜底,也算是一个“pick me 老boy”,算是一种一脉相承。(详见《三连新闻周刊》公众号对此案的报道)吴谢宇就算找妓女他的内心也并不狂野,只是一个处于偏执分裂位态的孬人而已。听说过一句话“老天吃聪明人,聪明人吃老实人,老实人被粉碎。。”哎,他这个老实人自己不粉碎转而粉碎他妈。。。。
这是一种非常傻逼非常不圆滑的做事方式,他需要把这些说出来给懂的人听,一般人只能表面安慰安慰:诶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啊,诶呀,不要难过啦,诶呀,人要向前看啦,诶呀,人要跟自己和解啊之类的。
只有像我这样一手把自己从殷商吃人cult片里拯救出来的人才知道应对方式。因为我妈也是初中历史主任,比那个伊朗道德警察还恐怖的存在,所到之地寸草不生,她不死我就一直活在文蛤白色恐怖里,我就一直活在希特勒给犹太人准备的毒气室里。
爸妈那代60后非常糟糕,他们做事是有点“背”的,就好比在一个山脚下,人家大部分人家都在东边安营扎寨,就那么几户各色的,在西边扎寨,吴谢宇父母就应该属于那种表面看起来没啥问题但内部问题很大的,在西边扎寨跟正常人不一样的。
而且我跟各位网友意见不同,谢天琴是被压迫的一方而她的苦难造就者是她那位抱着着原生家庭不放的老公也就是吴谢宇他爸,他爸把这些原始业力引进他们这个小家。吴谢宇,身为一个男孩,天然更主观共情他爸,把他妈客体化对待。而我作为一个女孩,可以主观共情我爸(我爸跟吴谢宇他爸一样,都是认为自己老家算家小家不算家的那种孬种男人,对女人没有保护欲,出了什么事都让女人出头挡枪子儿),客体化对待我妈,也可以主观共情我妈,客体化对待我爸,所以双方的痛苦我都知道,相应就比他不偏不倚。
吴谢宇,要是冲破了这层连接,他就是人才,但可惜他是个“缸中之脑”二代(也不能说人家精神病二代),什么事只是在脑袋里解读一遍,那过滤出来的东西都是歪的,他应该更加客观地对待一切,尊重别人的客观性,别人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他不要再去解构一遍了,这样子的话,人就跟茶杯、扫帚是一样的,那么能管好的就只剩自己了,只有自己拥有自己意志支配的主观能动性。吴谢宇就是该褪皮的不脱落,死捧着老旧的那一套,不停地纠缠纠缠纠缠,不迈入自己的新生活,自己把自己给拖累了。
所以说吴谢宇应该把自己当成一级社会链接,他直接面相社会走出自己的人生,然后把他爸妈当成他的三级社会链接,因为毕竟是长辈,来自以前时代的人,所以说信息已经倒好几手了,对于三级社会链接就是哄,因为你的世界他们这种“家里蹲”已经不理解了。
自己的领导,是社会本身,需要靠拢,自己的同事和老婆,跟自己同为一级社会链接,同级的人嘛,需要博弈。自己的朋友同学等等关系要好者,是二级社会链接,大家人各有命,平等对待,不要太跪舔像太监似的,或者戳人痛处。
但不论对待社会本身,一级社会链接,二级社会链接还是三级社会链接,都要用减熵的方式说话,也就是说不要把人家火撩起来,在传达自己的意志的时候尽可能是给别人消灾的语气。
这样你的社会化过程肯定会畅通无阻。
所以吴谢宇还不懂的怎么去做群众工作,怎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靠后天的习得把自己掰成正常人。
这就是为啥大城市那么卷大家还都往大城市涌入的原因,你看那农村,大家都是精神病,多多少少不正常,越偏,越不正常,长期不淘汰,什么婶儿的怪胎都有。如果业力积攒到一定程度,人还不觉醒的话,那生孩子就容易生出来自闭症、超雄综合症之类的三魂七魄都不全的人。所以人一定一定要在吃很多亏之后觉醒,是一种人类变好的宿命和突破。
有一个细节就是他在法庭上提到父亲时,应该是情绪奔溃了一样在哭,他其实知道,早知道了自己一辈子无法挣脱母亲,但他在母亲面前一直很听话很乖,是母亲的骄傲,因为他也知道母亲的不容易,他不能离开母亲,母亲无法一个人,无法一个人独立生活,吴谢宇说过,他母亲很悲观,基本没有社交,也就是说母亲只和吴谢宇建立了密友关系,但如果父亲在,父亲可以陪伴母亲,起码可以代替一部分的吴谢宇,吴谢宇可以选择离开,但现在不行了,只有吴谢宇一个人,这个家也只有他依靠了,我个人认为他曾经一定认为长大有一天或者因为一件事他可以离开母亲,但后来有一天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彻底绝望了彻底明白了一辈子抬不出母亲,或许是他想去美国留学,母亲提出了陪读,或许又是别的事,他应该是彻底绝望了,以及家庭长期压抑,他有了弑母这样的想法,他也知道自己变不回以前的乖学生,他以后也必须和母亲有羁绊,因为周围的人都知道,吴谢宇妈妈很辛苦养着他,他又考上了北大,他必须以后一辈子孝敬妈妈,他找不到出口了,他同时也不想让母亲失望,他想起了从小到大每次变得母亲不喜欢的样子的时候,母亲不伤害他,只伤害自己,那样的画面,吴谢宇称一辈子无法忘记,他爱母亲吗?是爱的,但肯定也恨她。他应该后来长大了,但也晚了。




我本人对杀人案没有任何兴趣,分析吴谢宇,也是认为他的家庭,是很多中国家庭的映照,他是一代中式教育和病态母爱的悲哀吧。他是可怜,也可恨,我觉得原生家庭不好的小孩更能理解一点吧。但总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死刑应该逃不出了,其实希望他可以不死,活着赎罪,但大概率没希望了,终究要付出代价,其实很可怜,他妈妈也好,他也好。
心理咨询做久了,我相信一句话:真正纯粹的恶发生在大街上,他们会伤害陌生未成年人,会残忍对待不认识的男男女女,没有一丝爱意。
发生在家里的恶,不是真正纯粹的恶,含着扭曲的爱;杀害亲生父母的人,不见得是真正纯粹的恶人。
他们更多是延续了父母一代为人处世的模式,延续得更好、更深刻,以至于其中扭曲得部分,也被延续得扭曲到了极致。
弑母,就是这种扭曲的体现。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稍微深入剖析一下。
二审结果公布后,“南方周末”记者获取了吴谢宇在看所守中,写下的5万字长信,并将之写成一篇文章:《弑母者吴谢宇的心理档案》。
深入这篇档案,我们能看到吴谢宇残忍弑母背后,不为人知的心理动机。
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出生于1967年,死亡时,年龄刚过半百。
她的一生,可说是极其坎坷哀愁:
父母都是盲人,底下还有弟妹。小时候,她不但要帮父母分担生活压力,还要代父母照顾弟弟妹妹。
被迫早熟的童年,逼着谢天琴上进,考上大学,成为最有出息的孩子。
大学一毕业,她就和吴谢宇的爸爸结婚了。男方条件不好:农村出生,生父早亡,继父精神失常,二妹患有精神分裂症。
除了有大学生文凭,他没有一处配得上谢天琴,连谢天琴的好友都嫌弃他:“她应该找个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结果找了一个还不如她的。”
然而,童年从未得到过充足爱意的谢天琴,在丈夫这里感受到了爱,她非常依赖他。
谢天琴曾在给丈夫的信中写道:“你有可能长久地离开我,我好无可奈何,人生太多的无奈,谁人道得清楚?认命是每个人的选择。”
谢天琴留下来的书信,充满了悲观厌世,丈夫是其中为数不多的甜,也是她生活唯一的光。


?(谢天琴家)
吴谢宇出生后,这份甜就消失了,因为儿子很快占据了谢天琴全部的注意力:
吴谢宇从小就是个药罐子,不是皮肤病就是哮喘,经常需要谢天琴寸步不离地照顾。
有一次学校组织旅游,吴谢宇被酒店地毯引发哮喘,谢天琴抱着他过了一夜。
童年多病,加上母亲悲观的性格底色,给吴谢宇内在种下根深蒂固的悲观、消极、绝望的负面因子。
这样一个虚弱的儿子,按理说,是无法继承母亲过量的依赖的。
然而,丈夫去世后,谢天琴把对丈夫的爱,变本加厉迁移给了儿子,将自己和儿子“捆绑”在一起。
她不允许儿子带人到家里做客。有一次,吴谢宇偷偷带同学回家玩游戏,谢天琴撞见后气得扯自己头发、打自己耳光,这一幕给吴谢宇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她事无巨细地依赖儿子做决定,连杀鸡、杀鸽子这种小事,也要先问过吴谢宇能不能杀;
即使考上北大离开家,吴谢宇也每天和母亲打电话,但谢天琴总是很悲观,无论儿子多努力逗她都兴趣索然。
母亲的依赖和悲观,像滕蔓一样缠住吴谢宇,他感到窒息,觉得“父亲去世后,我就一步步踏上了自我毁灭的不归之途”。
吴谢宇的信中,谢天琴就是这样一个悲观、厌世、依赖心重的母亲。同时,她非常要强,为了不被人瞧不起,反感并拒绝朋友探望。
这导致,谢天琴无法和朋友聊天解闷,唯一宣泄情绪的窗口,只有儿子。


而从小就承受母亲过量依赖、期待、情绪的吴谢宇,几乎没有机会建立自我,他的一切都建立在母亲的需要之上,他总是为了让母亲满意而活。
上大学之后,吴谢宇因为克服手淫失败,觉得自己“配不上任何一个干干净净的女孩子”,产生自杀、自宫想法。
在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的理论体系中,吴谢宇这种心理状态,源自脆弱的自体被困境淹没,导致自恋系统扭曲、自我功能失调。
科胡特认为,自恋人格障碍的表征之一,就是自体性欲的崩解。
吴谢宇对性的认知变得紊乱破裂,根源其实是自卑。他把全部力量都用来满足谢天琴,没有力量再去充实自己。
所以,一旦感到自己不被需要、脏了,就会产生“活着没意义”的绝望感。
很难说,吴谢宇脆弱的自体,到底是源自谢天琴绝望悲观的性格底色,还是谢天琴过度捆绑的教育方式,亦或者两种都有。
但吴谢宇产生弑母念头时,正是这种绝望感最浓厚之际。
根据他的自述,2015年初,吴谢宇确信自己的未来只有三个归宿:他死在妈妈前面;他和妈妈一起死;他死在妈妈后面。
“既然我和妈妈都没办法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了,都只想去那个世界找爸爸了,那,就让我来做吧,我先让妈妈走,然后我再走。”
“这念头一产生,我吓坏了,但,我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的想、一遍又一遍的‘推导’,只觉得我们已无路可走,我们只有死路。”
2015年7月,吴谢宇用哑铃砸死母亲后,在房间里安装了几个摄像头。他在审讯中说:“我想看一下,我妈和我爸的灵魂会不会回家。”


从吴谢宇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不见底的悲观。
谢天琴从小在悲观中长大,从未真正快乐过。她把对丈夫的爱,变本加厉转移给了儿子,也把悲观绝望,变本加厉传承给了吴谢宇。
这份深不见底的悲观,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心理动机之一,也是害死谢天琴的“罪为祸首”。
为什么吴谢宇会选择弑母?因为他当真觉得:自己和母亲已经没有任何美好未来可言了。
《弑母者吴谢宇的心理档案》评论区,一名网友分享了她的故事:同样经历父亲猝死,母亲轻生,她却没有活成吴谢宇,而是努力经营好生活。
“我那时候就想着要替父亲把这个家经营下去,把弟弟培养起来,让母亲快乐生活。我试着给爸爸写信,去看关于死亡和挫折的书,学着去理解死亡,去接受死亡,找到治愈伤口的方法,找到生的希望。虽然过程非常痛苦,但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是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吴谢宇这样的童年,体会到亲人离世的痛苦,但这些人都没有选择“弑母”。
究其根源,是因为他们怀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乐观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乐观并不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而是人类本性和社会化之间碰撞、冲突,衍生出来的一种品质。
比如,一个人肚子饿了,会同时出现两个想法:“我马上要饿死了”和“我很快就能吃到东西了”。
相比第一种悲观的想法,第二种乐观的想法,能让人更有动力坚持活下去,更有动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
所以,经历坎坷的童年,却成功走出伤痛的人,总是倾向于保持乐观心态。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妈妈和我不会有问题的”;
“我相信我和妈妈都可以走出来”。
就像朱德庸说的:“让我们每天带着希望出门,如果事与愿违,就再把希望带回家,休息休息,明天继续带出门。”
如果,吴谢宇天性里面有一丝乐观,哪怕只有一丝。
结局恐怕都会不一样。
谢天琴不会死,因为一切还没有到绝境,他和母亲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这也是这桩悲剧留给我们的启示:
千万不要一个人硬撑,感到绝望悲观时,及时寻求朋友、家人、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唯有先主动伸出手,才能被人拉一把。
我深切地希望,吴谢宇案这样的悲剧,今后不再发生。也希望乐观这份品质,能成为更多家庭终结痛苦的力量。
--
本文首发自“德瑞姆心理”。
我是芒来小姐,真实姓名李心洁,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也是一名终身学习者。
学心理咨询近5年,出版三本书,撰写心理学稿件500篇。
关注我,愿能与你一同成长。
一旦有了邪恶的想法,有的人会迅速意识到这个想法不妥,也有的人会不断的叠加这个想法的合理性,显然吴谢雨属于第二种。
因为他陷入了,陷入了把这个想法的实施变的更加完美的过程里。专注于一个事情的完美是他的优点,也恰巧是在这个事件中他的缺点。。。。
当在计划这个想法实现过程中,每天绞尽脑汁东躲西藏的去过他从来没有过的生活是他预想过的,因为他想放纵,然后再毁灭。
我理解他!但可惜了~
他是自作聪明。能高表演忽悠得了广大无知群众,忽悠不了专业人员。他压根不存在逃离原生家庭的问题。
因为身为局中人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得选”
分析一下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可以看出他活在两个极端中撕扯:
极度的“理智”的北大学霸 VS 极度的“疯狂”、几度推演、谋划怎样把妈妈的头弄下来储存吴妈灵魂的“疯子”。
总疑心恐惧:“只要展现出了一丁点脆弱、不强大,所有人都不仅不会同情我们帮助我们,反而只会看不起我,看不起我爸爸,看不起我妈妈”
“幼儿园时最深的记忆,就是因为我脖子上长脖子上长了一种“很脏很难看”的东西而被嘲笑、疏远、看不起”
第一名就是对父母惟一的意义,足以掩盖我其他问题……
这是吴谢宇的“思维模型定式”。
被恐惧支配的思维模型,所有想法都被恐惧、害怕、担心包围他,同时支撑着他努力学习,努力考试、必须要拿第一名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他的内在力量,如果没有新的能量源,很难、很难一直持续的。
“强迫只能摧残、消灭,只有自由能成就巨人”——《洞察人性》


“没有爸爸了”、“孤儿寡母"、”被人看不起“、”独自承受“、"活还是死?“是他和他妈妈 的日记和书信中的高频词,他的妈妈因为同事兼”好友“的车停在他家窗外,感觉生活不下去,受欺凌。
而吴本人即便在北大这样的学校拿到全班第二,是班主任和同学眼中的学霸,他也不开心,不满意,因为拿不到第一,怕妈妈就不开心了。
他们俩母子都把别人的看法想法放在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位,“怕”成了生活的重心,而吴的承重量是吴妈妈的不止一倍。


《身体从未忘记》
在吴爸去世后,他想方设法让妈妈开心,想做妈妈的支撑(这个信念同时也是支撑他的支撑),拼命学习,努力考试,但和妈妈打电话是比考试还重要的事。
可是妈妈却在电话中对他说,让他活成个无情无意的人,不要像吴爸一样为家里操心早早没了。她不要他养老,不要成为吴的负担。
这本是为了减轻吴的压力,也是一种爱,可是这样的表达在吴的观念里,同时也在告诉吴,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当初他爸过世时,听了他姑姑那些话后,一直在为当初他爸爸重病时为了考好试,只顾背书学习而没有好好陪他爸爸、没有见他爸爸最后一面,害他爸“死不瞑目”而陷入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中的时候,吴极度想要通过让吴妈开心、“有面”来弥补对吴爸亏欠的时候,吴妈妈的这话对吴来说无疑是不可承受之重的”爱“。
能责怪这样的妈妈吗?
角色代入体会想一想:
爸爸没了,妈妈又是那么“守旧保守”且外强中干的人,这时候20-21岁的吴,做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会觉得妈妈是在为自己好,不想自己太累太辛苦,可是……
“内心深处那支撑自己支棱起来的信念也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无力又不知所措中一点一点的崩踏,变得越来越“脆”,精神和内心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在慢慢变得干枯、龟裂……”
他们做得也许不完美甚至事后诸葛亮来看,是很糟糕。
但他们各自都尽力的想要好好活下去……
邻居兼同事好友视角下的吴妈妈:
“很有涵养,也懂得照顾儿子的内心感受:有一次,谢天琴买了鸽子要给儿子吃,她不敢杀,就找生物老师帮她杀,“生物老师来了后,她说你等等,我去问一下儿子,儿子同意了,她才让杀”。
吴谢宇视角下的妈妈:
“母亲不喜欢有人到他家里,有一次,他把同学偷偷带回家玩游戏,结果被母亲撞见,母亲很生气,但没有打骂他,只是扯自己头发,打自己耳光。当时觉得很可怕,一辈子都记得。”(吴谢宇在二审法庭上提到)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身为北大学霸的吴谢宇在写给舅舅的信中这样自述自己:
“考了第一名就万事大吉了,第一名就是对父母惟一的意义,足以掩盖我其他问题……小学之前患了一种皮肤病,脖子上长了一种“很脏很难看”的东西,幼儿园时最深的记忆,就是因为我脖子上长的这东西而被嘲笑、疏远、看不起……读小学时得了哮喘,被哮喘折磨的(得)死去活来……自己发展出了‘不可理喻的疑病症’:只要我的身体哪里出了一点毛病,有了一点小不适,我就立刻警铃大作紧张恐惧,是不是我得了什么大病了,现在征兆只是刚刚显现,很快我的身体就会彻底垮掉,我就会像爸爸那样死去?”
吴谢宇写道:“妈妈估计也是和我一样太好强太怕被人看不起了,毕竟我们现在没有爸爸了,我们现在是孤儿寡母了。”
一个人心中在恐惧一些恶,认识、看到太多恶,畏惧的同时,自己也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恶本身。
人在对抗困难、心中恶魔时,自身的主观认识和理解会影响人对困难的看法,克服你相信能克服的困难,同样会被你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击倒,俱有两面性,而当一个人有限的注意力、精力都被负面的东西占据时,只能看到一面,根本没有能力看到另一面。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尼采


《身体从未忘记》人间悲剧——弑母
经过反复推理准备,2015年7月10日17时许,吴谢宇在谢天琴转身换鞋之际,用哑铃杆砸向了她的后脑。
母亲倒地之后,正好面对着吴谢宇,他害怕母亲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慌乱之下,他继续拿着哑铃杆朝母亲的头部用力砸了七八下。根据审讯笔录及一审判决书,吴谢宇没有包裹遗体,而是将遗体移至他那间卧室的床上后,在遗体上覆盖床单、被套、衣服、塑料膜等物,共计75层。覆盖物中间还放了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除湿剂等,防止遗体腐败。
因为不敢去看谢天琴的眼睛,吴谢宇用提前购买的透明胶将她的头部捆了起来,以此遮挡她的目光。根据现场勘查笔录,吴谢宇还在谢天琴面部放了一个锅盖。
弑母时吴谢宇21岁(2015年,大三),逃跑四年,骗取亲友现金144万,于2019年在重庆机场被抓。
一审二审皆判决死刑,判决书中,法院认为吴谢宇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经过长时间预谋、策划,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残忍,这也是外界对这列轰动全国的弑母案的评价。
学会解读情绪信号
1872年,达尔文就写过一本《人与动物的感情表达》说过,为了适应 生存和延续,人们会采取各式各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比如保持对社会对环境的好奇探索,建立社会关系,避免伤害,繁衍、战斗、寻求帮助、重复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羞耻和骄傲是自尊心的两人极端阀值,可以促使人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以此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来维系自己的生存空间。
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学者们从更科学的维度来解释了情绪、大脑(思维模式和思考路径的不同)、神经递质、身体(行为动作的控制)都是有物理基础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情绪感受的角度来提醒自己,学习解读情绪信号,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解决办法的思路。
我们通过看、听、接触、闻、尝来了解世界,通过图像、声音、感受来保存我们的记忆,又通过学习“理论概念”和这些“理论概念”知识化为行为指南,去到实际生活中的碰撞来获得正负反馈信息,如快乐、满足、高兴,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理论概念”在生活中得到正向反馈之后的奖励,可以视为“对”的引导。
当我们得不到正向反馈的时候,如挫败,不成功等等,没有达到目标目的,就会悲伤、痛苦,难过,想不通而抑郁、(分神经症物理性的和心理情绪上的两种),害怕、恐惧等等。可以视为我们学习的经验或“理论概念”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协调或认识理解的错误和不全面。
正确的行为计划安排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广度、深度和对所以信息的理解分析之后的综分析判断取舍。
共勉!


尼尔·盖慢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
为什么表达出跟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态度的时候
最爱的人离开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如何评价mbti圈子?
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思维区别是什么?
能否描述一下,各tp装fj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么?
能否描述一下,各tp装fj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吴谢宇被捕后为什么不回答自己弑母的动机?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容易被误判为青春期「
为什么越穷越大方?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01 15:59:27  更:2024-02-01 16:07:1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