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历史 -> 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连载中) -> 正文阅读

[历史]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连载中)[第20页]

作者:salorking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楼主加油
 
楼主加油
 
支持楼主
 
虎父无犬子
  虞庆则排进四贵感觉有点投机取巧,那苏威为什么也能排进四贵呢?
  原因是七个字:本事大,又能拼/爹。
  拼/爹这事虽好,也得一分为二地看。对于不学无术的衙内们来说,拼/爹太好了,情商智商全没有,照样领先一辈子。可对有志青年来说,老爹的大光环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就像苏威。
   
 
  苏威字无畏,出自陇西贵族集团的武功苏氏,武功苏氏是一顶一的名门望族,跟唐朝掌柜的陇西李氏平起平坐。苏威出身这么好,又是高颎推荐的,但却不算太出名。不出名不是苏威没本事,事实上苏威政务能力很出众,不出名主要因为他爸名头太大,大到苏威做什么,别人都觉得他是在拼爹,大到我们说苏威,必须先说说他爸爸。
  苏威的爸爸就是前面提到的南北朝第一名臣---苏绰。
  
 
  治世出良相,乱世出名将。南北朝时期战火纷飞,名将不少,名相不是太多,尤其北朝在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名臣干吏不多。我个人认为,只需要记得主要了解两个人有代表性的就行:一个是崔浩、另一个就是苏绰。(前秦王猛、后赵张宾也是谋略过人,有精力的也可以看看。)
  苏绰打小聪明好学,各课成绩都不错,尤其数学学的贼好,北魏学霸。苏绰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典范,从北魏走到西魏,一直顺风顺水。在西魏,苏绰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宇文泰。
  在历史上,宇文泰跟苏绰是一对有名的黄金搭档。
  苏绰是权臣宇文泰最得力的帮手,在政治,民生、文化、治国、法律、财政,军事,土地、赋税等等全方位为宇文泰出谋划策,急宇文泰之所急,想宇文泰之所想。我认为,如果没有苏绰,宇文泰自己根本抵抗不了高欢的东魏,高欢很可能会统一北方。
  宇文泰投桃报李,本来他一个权臣,猜疑心是很重的,可他却给了苏绰从未有过的信任。每次他出征或者有事离开长安时,都会找一些空白纸,先签上字盖上章交给苏绰。他不在长安期间,任何事都让苏绰看着办。苏绰写了份水准极高的治国《六条诏书》,宇文泰不仅自己立为座右铭,还通令全国官员都得背,谁背不会,就卷铺盖回家。
  此外,为帮助宇文泰管好国家的钱袋子,苏绰还首创了‘朱出墨入’的记账制度。按理说苏绰应该是会计这个行业的祖师爷,不过没听说过有财务人员祭拜苏绰的。由此可见,会计这个职业管的钱虽多,也可能自己没钱.....
  有人说,苏绰跟宇文泰是整个历史时期配合最好的君臣之一。我觉得这话不够严谨,配合最好是不假,但宇文泰没有称帝,不能算‘君臣’,而且我个人觉得,与其说他们是君臣,倒不如说他们更像是朋友。
  因为默契。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朋友,他(她)不光能听懂你的言外之意,还能明白你不说话时在想些什么。对于宇文泰来说,苏绰就是这么个朋友。宇文泰曾这么评价‘好基友’苏绰:我平常所想所做,老婆孩子可能都不理解,苏绰是全明白啊!
  在宇文泰和苏绰这对黄金搭档的无缝隙配合下,西魏不仅抵抗住了东魏强大的攻击,还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的是,苏绰投在西魏的心血太多,49岁就去世了,宇文泰趴在灵柩上哭的,别人看了都心疼......
 
苏绰定律
  苏绰有三大发明,分别涵盖军事、经济、政治,对后世影响极大。第一个府兵制已经说过了,那咱们接着说第二个《苏绰定律》。
  提起《苏绰定律》,我想起个事。
  曾经有个同事一脸神秘地问我知不知道《墨菲定律》。看着我茫然的摇头,同事摇头晃脑,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开始滔滔不绝给我讲。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无语。群聚时,只要你敢说出‘不知道’三个字,就必然有人会‘倾囊相授’,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完全不顾及‘你根本不想知道’的眼神。在接下来同事唾沫横飞的半个小时里,我发现所谓的《墨菲定律》大意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它总会发生。
  我想了想,说:这不就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吗?
  不知道我理解的是不是对,反正同事是被我问懵了。
  跟咱们不一样,外国人研究点啥,都特爱用人名命名个定律,什么墨菲、彼得、帕金森的,这本来是文化差异问题,应该兼容并包。可咱们有些人坚定地认为,对社会学的这些人名定律如数家珍会显得很洋气,感觉整个人精气神儿都会不一样,把头发梳的跟民国时期留过洋似的。要我说,老外的人名定律、谚语就是块历史文化短暂的遮羞布,因为他们发现个社会现象,苦思冥想,实在找不出来合适的词儿来形容,就只好套上个人名,发明个新词儿,对付着用。
  在此,我郑重提醒一下,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外国的月亮和中国的一样圆。
 

 
苏威的情商
  苏威就是顶着这样的超级大的光环出生的。
  苏绰、苏威是虎父无犬子,苏威继承了苏绰的良好基因,治国方面确实有点苏绰的样子。其实苏威有才,一方面是他家基因好,更重要的还是他自己后天努力,因为他爸爸苏绰去世时,苏威才4岁。苏绰带给苏威的,除了大名气以外,其他的也比较有限。在‘拼爹是潮流’的世家大族社会,苏绰的这根独苗,一直是香饽饽,仿佛有了苏威,就等于自己也成为‘宇文泰第二’一样,当权派都抢着要苏威。
  宇文护当权时期,就极力拉拢苏威,还要把女儿嫁给苏威,企图复制宇文泰--苏绰的政坛佳话。见宇文护诚意十足,女儿也漂亮,苏威也没客气,笑纳了。可老婆是要了,宇文护这个权臣老丈人,苏威不想要,结了婚就带着新婚妻子就跑山里隐居,逍遥自在去了。
  每次看到这,我都特想问问苏威:领个美女进山,你是奔着当隐士去的吗?
  后来,宇文护被武帝宇文邕诛杀,苏威一点没受牵连,就看出点意思了:苏威这个人情商、智商都极高,很会来事。苏威肯定一早就发觉他这个岳父专权跋扈,早晚得出事,这才跑去当隐士,免受牵连。
  想来,苏威选择当隐士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当隐士有着天然的优势,就算你干点不着调的,使点小性子,都可以说这是隐士的性格、调调,大家比较容易原谅。不信?那个号称“大隐士”的东方朔都尿在过汉武帝办公室,不是也没事。
  当然,隐士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也有前置条件,首先你得有学问。有学问,住在山里,天天读读书,种种菜,听着就有隐士的范儿。要是没学问,你也去往山林跑,在别人眼里,不是砍柴的,就是打猎的。就像‘骑白马的不一定都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一样,野居山林的也不一定都是隐士,也可能是樵夫。名气大的,跑去当隐士,一般都是‘姜太公钓鱼’,憋着让人来请,自己再就坡下驴,出山当官。
  当然,隐士碰见找人才的,也不能一叫你就跟着走,你得能绷得住,得端起架子,让雇主极为费劲,觉得你来之不易,才知道珍惜。人家一叫,你就应招,显得你这个人特饥渴,能给你个县令就不错了。诸葛亮就属于绷得住的,上来就是国家大员。
  这方面的道道,苏威门儿清。
  所以,周武帝宇文邕亲政后,也想请苏绰这根独苗出山当官。苏威立刻绷住了,说自己有病,不能入仕为官。武帝忙,忙着改革,忙着打北齐,没时间三顾茅庐,就先把请苏威出山这事搁置了,当然也没追究苏威不给面子。
  等杨坚当了北周大丞相,高颎天天在杨坚耳朵边念叨,苏威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杨坚听说过苏威,也相信高颎的眼光,就也派人请苏威出山。这次苏威很给面子,去了。可是苏威去倒是去了,跟杨坚谈的也不错。刚住两天,苏威就听说杨坚打算受禅称帝,就又连夜跑了。高颎想学萧何月下追韩信,要连夜去追苏威,被杨坚拦下了,人各有志,随他去吧。杨坚登基之后也没怪苏威当逃兵,依然拜苏威为太子太保,封邳国公,食邑三千户,苏威这次才上任,后来官越做越大,位列‘隋初四贵’之一。
  每次读《隋书·苏威传》,前几行就让我不由的对苏威这情商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这绝对的人精,自保能力极强,真是聪明的不行不行的。
  说句‘事后诸葛亮’的话。
  李德林跟苏威真是非常有趣的两个人,就像事物的两面性:李德林智商极高,讲原则,要‘刚’;苏威情商极高,识时务懂变通,会‘柔’。他们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知道刚的人往往会撞的头破血流,但只知道柔的人,到头来,终究是个懦夫。
 
《苏绰定律》可能涉及敏gan词汇比较多,只好很零散的发出来了,阅读起来可能比较麻烦,大家见谅。
 
:所谓的“苏绰定律”具官论是今人杜撰的,
谋篇博客
“治国秘术——贪官之用与弃(饕餮)(2012-03-27 09:04:45)转载▼
标签: 宇文泰充宫苏绰帝王之术臣工杂谈 分类: 不曾苟且
(在网上看到一篇假托史实的文章,叫做“统治的艺术——用贪官”,作者佚名,一看即知是假托史实之作,但文章说的内容,却是深得中国官场权术之奥秘,因将其改写还原为古文,使之更像典籍所载。老饕餮注)‘
据传”此文曾载自2009年第11期《杂文月刊》,题目是“用贪官——政治权术的艺术”,作者吴大江。编者注明原载于《茶余饭后》2009年第9期。“
而苏绰的传记只记载”(北周太祖)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 :“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 。“
根本没有”具官论“那段对话,也不符合苏绰著名的六条诏书的思想。
 
关于贪五
古代皇帝最怕大臣弄权,而不怕官吏爱财 贪五。严嵩、和珅能稳坐奸臣几十年,正是由于他们爱财胜于恋权。汉朝名相萧何为刘邦猜忌,被迫“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结果“上(刘邦)乃大悦。”
梁武帝猜疑临川王萧宏。有人报告萧宏建造房屋百间,内堂之后,门户紧闭,疑为铠仗。武帝于是到萧宏家饮酒,半醉后,渭曰:“我今欲履行汝后房。”宏恐上见其货贿,颜色怖惧。上意益疑之,于是屋屋检视,每钱百万为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为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馀间。上屈指计,见钱三亿馀万,馀屋贮布绢丝绵漆蜜料蜡等杂物,但见满库,不知多少。上始知非仗,大悦,谓曰:“阿六,汝生计大可!”乃更剧饮至夜,举烛而还。兄弟方更敦睦。
名将王翦就很懂得这道理,当年秦始皇想灭楚国,大将王翦非要六十万军队,“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节俭大赛
  《诗经》里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富有四海的皇帝生活总是很神秘,要是谁打算讲讲皇帝是怎么生活,一般我们听到这个,立马搬个小马扎稳稳当当坐好,等着开讲。尤其谁要说点后宫里的事,人肯定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的,说不定还有吹着口哨挤过来起哄的。当知道要说的是节俭这个话题,大家肯定‘切’的一声,一哄而散。
  为了留住围观群众,我决定从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始。
  谁是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
  历史上节俭的皇帝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就很节俭。有实力角逐‘最节俭的皇帝’的人也很多,大家支持谁的都有,有支持西汉文帝刘恒的、有支持东汉明帝刘庄的,有支持南宋孝宗赵昚(shèn)的,还有支持朱元璋的,但要说最有实力拿奖的,评委们比较倾向清朝的道光皇帝和咱们的主角隋文帝杨坚。
  再告诉大家一个小道消息,据说道光得奖的机会很大。
  说起道光,这个请客只有一碗打卤面,连每天吃不吃鸡蛋,都认为值得深思的皇帝,普通老百姓可能都比他阔绰,确实有点‘最节俭皇帝’的样子。但如果我是这场比赛评委的话,在不接受潜/规/则、公正的情况下,进入决赛圈的应该是汉文帝刘恒和隋文帝杨坚,半决赛淘汰道光。
  淘汰道光不是因为他不够节俭,而是因为我认为道光不符合比赛的初衷。到了决赛阶段了,大家实力都差不多,更应该紧扣比赛精神、节俭定义。我个人对节俭的理解是这样的:
  钱够花,却不乱花,叫节俭;
  钱不够花,就不花,那不叫节俭,更该叫穷!(这方面我有深刻体会。)
  就像唱歌比赛应该只比唱歌,不要比惨,节俭比赛也应该只比节俭,不能比穷。
  比如,这月发了1万块钱工资,正赶上手机坏了,你看上了一款8000块的手机,最后权衡再三,买了1000的那款,这就算节俭;你要是发了1万块钱的工资,得还1.2万的信用卡和房贷,无奈之下,你买了个500块钱的老年机凑合着先用,看着是更节俭了,可我觉得这就不能完全叫节俭,这更该叫穷!当然还有人说,我压根不用手机,我们全家都不用手机,我一分钱也不花,更节俭。在我看来,那也不叫节俭,叫抠门。
  道光省吃俭用,总的来说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生性简约,二是每年国库入不敷出,三是内务府tan 污太狠,还有就是家贼难防。道光心里很清楚,兜里的钱不够花的,他是不敢乱花钱。如果一个人穷到买方便面都是分期贷款的时候,谈节俭毫无意义,所以我觉得评选最节俭皇帝要参考国家的经济实力。
  当然这也不是道光的错,而且人家一生如一的省吃俭用,应该表扬,此次评选大赛,应该发个最佳贡献奖,作为鼓励。
 
会过日子
  富强富强,先富才能强。
  富就是有钱,其实想让国家富强跟咱们过日子一样,想有钱,说白了就是开源节流。古代受生产力的制约,开源方面办法不多,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王安石的‘青苗法’,多先进的金融理念,受时代和制度的约束,硬生生变成了人见人骂的苛政;
  节流就是省着花,要会过日子。
  为了管好国家的钱袋子,经过高熲的推荐,杨坚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让‘前隐士’苏威出任财政部长。事实证明,杨坚确实很会用人,善于合适的人摆在合适的位子上,让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迸发巨大的能量。苏威家教好,又在山里隐居过,对奢侈没概念,给他钱,他都不会花,干财政部长最合适。
  苏威在这个民部尚书任上,主要就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减赋。
  我认为减赋往往透着皇帝的爱民如子,经济政策往往体现着一个国家是不是真的以民为本。以一个老百姓的观点来看,雄才大略不能算对皇帝最高的评价,‘为人君止于仁’才是。谁当皇帝,老百姓都是吃饭睡觉,关键是能不能让老百姓吃饱。皇帝把老百姓有的全拿走,大家饿的只能去吃观音土,为了活命只能喊着“反他娘的”,拿着镰刀起来造反,搞农民起义,所以对老百姓来说,能让我们吃饱的就是好皇帝。杨坚即位后,在苏威的建议下连续减赋,年年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隋朝老百姓生活的更好一些。‘以民为本’这方面杨坚做的真是不错,可以给个五星好评。
  另外一件事是,号召大家厉行节俭。
  杨坚一听苏威说节俭,他就笑了。苏威不知道杨坚在历史上,有两点获得了‘帝王之最’奖项的提名:一个是怕老婆,另一个就是节俭。
  比这两样,杨坚还真没怕过谁!
  怕老婆咱们后面再讲,先说说节俭。节俭对于皇帝这种档次来说,全凭自觉,尤其是吃点好的,穿点好的,住的舒服一点,无可厚非,节不节俭靠的全是皇帝的自觉。对于杨坚来说,节俭不用靠自觉,它就是一种习惯。杨坚小时候当过和尚,打小吃斋念佛、没太多物质欲望,一个烧饼都能对付一顿饭,基本上就是一个“喝酸奶舔瓶盖,吃油条舍不得喝豆浆、洗个淋浴脚底下都得放个盆,要留着水浇花”的人。
  就是杨坚后来当了皇帝,生活一样简朴,堂堂一个王朝皇帝,一顿饭只有一道荤菜,真是简朴到‘我都想叫服务员给他加俩菜,我出钱’的地步。上班用的专车(龙辇),漏了修修,烂了补补,有个剐蹭就动手再喷喷漆。反正是一修再修,就是不换新的,司机眼巴巴的等着皇帝的新车,每次都失望。别说跟别的皇帝、跟西晋那些斗富的官员比,就是很多当朝大臣都比杨坚这个皇帝阔气。杨坚这么节约,一直全力支持丈夫的独孤皇后肯定不能拖后腿,没有任何金银首饰不说,穿衣服都是布的。
  绫罗绸缎?
  想都不要想!
  整个皇宫全部是简约装修风格,简约到一丁点黄金饰品都没有,最奢侈的东西就是几个银钩子,还不大,夏天挂蚊帐用的。
  堂堂一个皇帝,已经节俭到这个地步了,咱们还能再要求他什么?
  苏威说:能,还有进步的空间。
  一天,大隋财政部长苏威觐见杨坚,打完招呼就开始跟杨坚哭穷,说国家现在还很困难,什么都是一穷二白,这个时期就要上下一心,共创未来。历来的明主都很节俭,汉文帝刘恒、周武帝宇文邕都是榜样,您还得再接再厉,节俭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
  杨坚听的一头雾水,苏威啰嗦了半天,到底在说些什么?
  苏威挺郁闷,看皇上这表情,合着自己口干舌燥的说了半天,皇上一点没明白。干脆苏威什么也不说了,眼睛直勾勾盯着那几个银钩子。杨坚顺着苏威的目光扭头看过去,这才笑了,原来这家伙绕来绕去,是拐着弯说我不节俭呢。
  于是,杨坚和独孤皇后就把宫里所有装饰性的东西全部换掉,整个后宫就黑白两种颜色。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 最新文章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如何评价这个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7 13:47:33  更:2021-09-01 19:59:3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