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历史 -> 商朝商人问答 -> 正文阅读 |
[历史]商朝商人问答[第41页] |
作者:祖法天敬 |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539,陈美东等的该论文说:"最令人兴奋的是,一座大型半圆体夯土建筑llFJT1被发掘揭露。结合考古学各方面信息,该建筑建于陶寺中期(大约公元前2100年左右),毁于陶寺晚期。中期大城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东南—西北方向,面积近280万平方米。大城的东南部围出一个长方形的小城,属于祭祀区。IIFJT1位于小城中,与大城(内道)南城墙Q6相接。" |
540,陈美东等的该论文说:"众多天文学史专家审读了发掘报告并对实地进行了踏勘,一致认为该遗址与祭天和观测日出确定季节有关。古代文献和遗物皆证实,用日中影长来测定季节日期,是中国古代一贯的传统,这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史实有明显的区别。IIFJT1的发现,对于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它所处的考古文化背景和初步天文分析的结果,都指出它存在于40个世纪以前。" |
541,陈美东等的该论文说:"由天文方法对精确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陶寺夯土建筑IIFJT1的E2缝、E12缝,在角分数量级上分别对应于冬至和夏至的日出方向,而且在考古学所确定的年代(41个世纪前),其符合程度远比今天为好。这就强有力地证明,陶寺IIFJT1半圆台和狭缝,是古人精心设计用来观测日出方向以确定季节,即用于观象授时的目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观象台遗址。" |
542,陈美东等的该论文说:"应该指出,E2—E12并未排列在同一个圆弧上(最北边两个夯土墩另成一体),这的确令人费解。何驽认为E11形成"迎日门",是祭祀的需要。Lehigh大学的Pankenier教授认为两部分不是同时修造的,E2—E12之间形成9个狭缝,显然是均分的结果;中间形成10个夯土墩,将两至之间的时间分成10份,这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想象。" |
543,武家璧的《陶寺观象台与考古天文学》,该论文发表于2008年第5期《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武家璧的该论文说:"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的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中期城址中,发现距今约4100多年的观象台遗迹。在靠古城墙的半圆形夯土台基上,呈圆弧状排列的夯土柱构成十多道狭窄的观测缝。" |
544,武家璧的该论文说:"人们站在观测点,在冬至和夏至日,可从狭缝中看到冬至太阳从崇山(塔儿山)升起,其他观测缝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时节。它的功能包括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以制定历法,即所谓"观象授时"。" |
545,武家璧的该论文说:"这一考古发现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英国《Nature》杂志2005年11月10日第438期、德国天文学杂志《A stronomie Heute》2006年1—2月号报道了陶寺观象台考古发现的消息。" |
546,武家璧的该论文说:"在2005年10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举行的"陶寺城址大型特殊建筑功能及科学意义论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席泽宗先生称该遗迹的天文观测功能可以肯定,并称陶寺观象台的建造是中国天文学史的真正开端,陶寺天文观测遗迹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天文学的真正开端。与会的科学史专家纷纷引述《尚书·尧典》等相关文献记载,印证陶寺观象台的发现。" |
547,武家璧的该论文说:"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院士在《陶寺古观象台遗迹研究项目》推荐信中针对这一重大发现指出:"中国有着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中国天文学在近代以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我们对于商周以前上古天文学的发达水平知之甚少,考古发掘弥?了这一缺憾。"陶寺古观象台的重大发现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
548,武家璧的该论文说:"陶寺观象台遗迹与西方类似的史前遗迹相比,不仅有明确的考古学文化属性即属于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而且还有明确的考古学地层关系。观象台遗迹北依陶寺文化中期大城南垣,与中期大城融合为一体,并为陶寺文化晚期的灰坑所打破,因此观象台遗迹属于陶寺文化中期无疑。" |
549,武家璧的该论文说:"这就使得陶寺天文观测遗迹有明确的考古学碳14年代,根据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公布的陶寺文化碳十四测年数据,陶寺观象台遗迹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100正负100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其他类似遗迹所没有的。" |
550,武家璧的该论文说:"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考古学及历史学界一般认为陶寺城址可能就是传说中五帝时代尧帝的都城。这使人们自然联想到《尚书·尧典》的相关记载,天文学家江晓原教授指出,《尚书·尧典》记载尧的为政共225字,关于"天学事务"的竟有172字,占76%,"一篇《尧典》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帝尧的政绩,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他安排天学事务"。" |
551,武家璧的该论文说:"我们认为,《尧典》的文本虽经后人整理,却保留了许多上古天文学的成就,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略)。以上分析表明,《尧典》记载在大地测量、天文观测、计时及制定历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552,武家璧的该论文说:"那么这些是否是尧帝时代的成就呢?根据殷墟甲骨文的记载,至少在以下方面,《尧典》与殷墟甲骨文卜辞记载相吻合:1,四风,即四方风甲骨;2,出入日;3,昏星;4期年(论证略)。" |
553,武家璧的该论文说:"以上若干事实表明,《尧典》确实保存了商代以前的天文历法成就。有了《尚书·尧典》提供的上古天文历法知识背景,在陶寺尧都城址发现大型天文观测遗迹,就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当时发达的天文历法水平的必然体现。" |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 最新文章 |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
如何评价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