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历史 -> 古代大众真正的文化水平怎么样 -> 正文阅读 |
[历史]古代大众真正的文化水平怎么样[第2页] |
作者:东厂总管蔡徐坤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我想说的是农民也有一技之长啊,要不然他们中那么种田。古代农民只要算准节气进行播种的,自然也受过长辈关于农学的教育。 |
是不是文盲就是单纯不识字罢了,和你会不会乐器什么的没有关系 |
实际上,农活干得好也算一技之长呀。 |
个人认为第二点那里有一技之长就不是文盲这个不对! 技术这东西本来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会手艺跟是否识字,在古代可以说毫无关系 |
罗友枝教授就曾经说过清朝识字率的问题,识字分为“完全识字能力”和“功能性识字” 完全识字能力就是指像考科举、教书先生之类的人在清朝占总人数的10%(1700年---1900年) 功能性识字就是指平时的生活识字,像“白菜”“猪肉”“苹果”等字,稍微精通点的还能读“通辑令”“旨”之类的,清朝这种人占32%~34%,其中男性30%左右,女性只占1.2%左右 4亿人全部算上(包括许多小孩、像你说的这些专业工匠),不识字的有三亿人 |
很多人以为古人都不识字,其实不然,在科举被误当做教育制度废除之前,平民大多是会接受一点教育的,最普遍的就是一个村或者几家一起请个塾师。随便认几个字学习乡约之类的日常公德,学的好就继续送县里一级级走,学不好就该干嘛干嘛去。尤其社学在明清普及之后,凡适龄儿童有志学文都可以入学,读书是敲门砖试试又不吃亏耕读的人很多都希望朝。。暮。。这就是科举带来的重读风气。但大部分人文化程度大概也就个蒙学水平,相当于现在小学,而且估计好好学的人不多,时间久了也就过年写几个大字,偶尔看个布告的水平。图出自中国教育史教材 |
志愿军遗骸辨别的主要依据就是他们随身携带的小印章,志愿军人手一个印章,因为大多数是不识字的,签名都是用印章代替 |
能认识一半以上的字的人不多,但能认识几个日常字的男的,应该不少 |
合着你把文盲改个定义然后说文盲率低? 你哪来的资格修改定义? 那你要是把文盲定义成无法和人交流,那只要不是植物人就不是文盲了啊。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 最新文章 |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
如何评价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