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正再读春秋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正再读春秋[第7页] |
作者:杨正再东周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骊姬是毒酒 面对失败的不如意的结局,算命的郭偃只能感叹一声。作为晋国历史上与士蒍齐名的牛人,他以为用鬼神可以糊弄过去,没想到晋献公现在反而把鬼神糊弄了。他可能明白了,鬼神可能也会畏惧权势,也只是政权下的一种治理工具而已。对了,谁是郭偃? 郭偃是虢序的后代,也是他们虢东虢西的某一支吧,估计是在某次被吞并后,成了晋国的大夫。晋献公十分信任他,因为他治国本领十分**。可能是当时宣传跟不上,或者是文件资料失传消失了,让这个在经济、社会、国家治理层面上可以与管仲齐名的晋国一号辅臣少了很多精彩的戏份。 戏份都让打战给抢注了。 他主导晋国的社会改革,被后世称为“郭偃之法”,强调由经济领域的人才开始实施改革动作,进而逐步扩展到用人制度上面。虽然此法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的用人政策——“贵族之间亲亲”,不过更加注重了平民贵族之间无差异的“尚贤”原则。“郭偃之法”还大胆采用“君食贡”的国家财政概念,要求国君从此之后不再保留任何土地,而是通过从土地拥有者身上收取税赋来解决财政来源。这些思想与东边的管仲改革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不但促进晋国社会快速蓬勃发展,更为将来三晋法家思想提供了思想源泉。 郭偃:低调!低调!低调!我只是历史上一个算命的老先生。 恩,扫地僧也是这么说的。 另一个史苏(史书)才是真正的算卦之人,从名字上看,人家就是祖传算卦。没错,他是周王朝史官(史佚)的后代,所以家里的历史故事书估计到处都是。对于晋献公这样强行立骊姬为夫人的事情,他就从历史故事中找到了对应,比如“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优施建议:先要把太子申生和极具竞争力的公子夷吾、重耳调离京城。在信息不通畅的时代,远离政治中心简直就是掐住了发展的咽喉。但这种事情一定要借外官的口说出,不能由骊姬自己直接提出来,因为你是利益的直接相关人,太敏感,容易受到献公的猜忌。 虽然,此时的晋献公很可能已经老糊涂了,但是人家身边还有不少智囊会看出门道,难保献公不会跟着进了门道。所以,还是外官来说,按他们的工作职责,顺理成章,比较保险。 这个外官就是大夫梁五、东关五。他们原本也是晋献公的宠臣。当时的晋国,“郭偃之法”释放了晋国的人才储备,朝堂上人才济济,不要说受到献公的宠爱,就算是能站得住脚,应该也要有俩下子,而且他们后面能出那些害人主意,也反过来证明这一点。 但是,由于奚齐没有成功进为晋侯,他们的政治意图未能实现,又因为有迫害申生及众公子的前科,所以关于他们的人生就不会再记载什么好事了。“二五”就变成了纯纯的坏蛋,连“百”都没有就可以直接坏下去。 果然,在“二五”的建议下,太子申生去了曲沃。理由是太子作为国家的未来,二号人物,而曲沃是新晋的发源地,二号国都,这样对应起来,太子去曲沃比较配。他的老师杜原款作为搭档也一起去。 去基层体察民情,挂职锻炼。回来就能更好地做一个君侯。 杜原款:确定能回来? 另外,献公还买一送一,派赵夙为太子去修建曲沃城。赵夙很认真,应该也很懂建筑,把曲沃城修得比过去更牢固,墙更加高,地更加广,大家称他做新城。 公子重耳、夷吾也一样要挂职锻炼,能确定回来的话,也可以做个好辅臣。建议派去边疆要地蒲城、屈城,去抵御戎狄。献公说,那里很贫瘠啊!“二五”说,就是因为贫瘠才要去建设,重耳和夷吾的能力都很强,追随的人也会比较多。他们去了,这两个城就会繁荣起来,这样我们晋国不但边境更加稳定,还能获得两个城池。 还有这好事?好不好事不知道,但理由很好。“二五”的口才很好,优施的谋略很好。 另外,献公继续买一送一,派士蔿去修蒲城、屈城。士蔿会不会懂建筑先不说,首先态度就很消极,草率地修修补补就准备回去交差了。人家提醒他这样修很不牢固啊!士蔿笑说,用不了几年,这里可能就是晋国的仇敌,修那么牢固做什么? 赵夙:看把你能的!我是讲究职业道德,知道吗? 不管牢固不牢固,城修好了。人呢?来了你要住多久啊?想住多久,还是能住多久?那就是三个公子(世子)的问题了。 |
骊姬是毒酒 面对失败的不如意的结局,算命的郭偃只能感叹一声。作为晋国历史上与士蒍齐名的牛人,他以为用鬼神可以糊弄过去,没想到晋献公现在反而把鬼神糊弄了。他可能明白了,鬼神可能也会畏惧权势,也只是政权下的一种治理工具而已。对了,谁是郭偃? 郭偃是虢序的后代,也是他们虢东虢西的某一支吧,估计是在某次被吞并后,成了晋国的大夫。晋献公十分信任他,因为他治国本领十分**。可能是当时宣传跟不上,或者是文件资料失传消失了,让这个在经济、社会、国家治理层面上可以与管仲齐名的晋国一号辅臣少了很多精彩的戏份。 戏份都让打战给抢注了。 他主导晋国的社会改革,被后世称为“郭偃之法”,强调由经济领域的人才开始实施改革动作,进而逐步扩展到用人制度上面。虽然此法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的用人政策——“贵族之间亲亲”,不过更加注重了平民贵族之间无差异的“尚贤”原则。“郭偃之法”还大胆采用“君食贡”的国家财政概念,要求国君从此之后不再保留任何土地,而是通过从土地拥有者身上收取税赋来解决财政来源。这些思想与东边的管仲改革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不但促进晋国社会快速蓬勃发展,更为将来三晋法家思想提供了思想源泉。 郭偃:低调!低调!低调!我只是历史上一个算命的老先生。 恩,扫地僧也是这么说的。 另一个史苏(史书)才是真正的算卦之人,从名字上看,人家就是祖传算卦。没错,他是周王朝史官(史佚)的后代,所以家里的历史故事书估计到处都是。对于晋献公这样强行立骊姬为夫人的事情,他就从历史故事中找到了对应,比如“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女妹喜归之,桀宠妹喜,遂以亡夏;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女妲己归之,纣宠妲己,遂以亡殷;周幽王伐有褒,有褒人以女褒姒归之,幽王宠褒姒,西周遂亡。今晋伐骊戎而获其女,又加宠焉,不亡得乎?”。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去打一个国家,赢了,然后带回了一个女子,宠爱,立夫人,然后国家就乱了!但晋献公依旧不听,他是他,我是我。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史苏:但历史真得是一样一样的。 晋献公:你死一边去。 果然,你问苍天绕过谁?历史漏过谁?没有多久,夫人骊姬一样开始了她的第二步计划,要让自己的利益最久化,就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但太子的位置只有一个,所以现在的太子申生就必须出事,而且,那些年长的公子们最好顺便也一起完蛋,就像当年献公杀曲沃公子们一样,一锅炖。这一步有点复杂,比起第一步只靠睡觉吹枕头风来,这一次需要跟多的人里应外合来配合。 “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好汉应该也包括女汉子。 这三个帮是:大夫梁五、东关五,朝野人称“二五”(没有百)。还有一个是优施。优是艺人的意思,听名字就知道优施是一个演艺圈的头牌之类。但人家不光会艺术,还会谋略,艺术耽误不了他的智慧和缺德。优施发挥了他伶俐多智,能言快语的优势,很快就得到了晋献公的宠爱,获得了随意出入后宫的证件。常常来往,就常常和骊姬遇见。优施又拿出自己的美貌,唱几句“少年可好”“长发及腰”“相见恨晚”什么的,可能就那啥了,互相少年了,狼狈了呗。 |
优施建议:先要把太子申生和极具竞争力的公子夷吾、重耳调离京城。在信息不通畅的时代,远离政治中心简直就是掐住了发展的咽喉。但这种事情一定要借外官的口说出,不能由骊姬自己直接提出来,因为你是利益的直接相关人,太敏感,容易受到献公的猜忌。 虽然,此时的晋献公很可能已经老糊涂了,但是人家身边还有不少智囊会看出门道,难保献公不会跟着进了门道。所以,还是外官来说,按他们的工作职责,顺理成章,比较保险。 这个外官就是大夫梁五、东关五。他们原本也是晋献公的宠臣。当时的晋国,“郭偃之法”释放了晋国的人才储备,朝堂上人才济济,不要说受到献公的宠爱,就算是能站得住脚,应该也要有俩下子,而且他们后面能出那些害人主意,也反过来证明这一点。 但是,由于奚齐没有成功进为晋侯,他们的政治意图未能实现,又因为有迫害申生及众公子的前科,所以关于他们的人生就不会再记载什么好事了。“二五”就变成了纯纯的坏蛋,连“百”都没有就可以直接坏下去。 果然,在“二五”的建议下,太子申生去了曲沃。理由是太子作为国家的未来,二号人物,而曲沃是新晋的发源地,二号国都,这样对应起来,太子去曲沃比较配。他的老师杜原款作为搭档也一起去。 去基层体察民情,挂职锻炼。回来就能更好地做一个君侯。 杜原款:确定能回来? 另外,献公还买一送一,派赵夙为太子去修建曲沃城。赵夙很认真,应该也很懂建筑,把曲沃城修得比过去更牢固,墙更加高,地更加广,大家称他做新城。 公子重耳、夷吾也一样要挂职锻炼,能确定回来的话,也可以做个好辅臣。建议派去边疆要地蒲城、屈城,去抵御戎狄。献公说,那里很贫瘠啊!“二五”说,就是因为贫瘠才要去建设,重耳和夷吾的能力都很强,追随的人也会比较多。他们去了,这两个城就会繁荣起来,这样我们晋国不但边境更加稳定,还能获得两个城池。 还有这好事?好不好事不知道,但理由很好。“二五”的口才很好,优施的谋略很好。 另外,献公继续买一送一,派士蔿去修蒲城、屈城。士蔿会不会懂建筑先不说,首先态度就很消极,草率地修修补补就准备回去交差了。人家提醒他这样修很不牢固啊!士蔿笑说,用不了几年,这里可能就是晋国的仇敌,修那么牢固做什么? 赵夙:看把你能的!我是讲究职业道德,知道吗? 不管牢固不牢固,城修好了。人呢?来了你要住多久啊?想住多久,还是能住多久?那就是三个公子(世子)的问题了。 |
这个案例很生动,但有点扯淡,你骊姬愿意做妲己,晋献公为什么要跟你做幽王?而且,那造反也不是太子,而是申公啊。现在如果要预防案例再现的话,那应该先杀申公才对啊,把杀申公的假设转移到杀太子,是不是有点牵强? 但是献公没有想到这些,他的思路已经被骊姬带着走了。他年纪这么大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限。此时,谁在他身边谁就占优势,何况还是睡在身边。所以,顺着骊姬思路的献公立即吓了一跳。 献公想不到自己一向仁慈的儿子被解释起来居然这么可怕,就下床披着衣服走来走去。 今天对话练习的内容有点多,有点复杂,需要消化消化。 |
献公:你真会听说! 骊姬:只要你有疑问,我会继续“听说”。 优施:论语言的谋杀能力。泥菩萨都能被说成杀人凶手。 骊姬说,现在也有一个办法,就是君王你可以提前退位,把诸侯之位让给申生,太子如果得到了国家,欲望就释放了,就不会计较你我的恩情。 这是激将法。大概是文人们认为很有效的倒地碰瓷,反面激将法。 历史有时候要靠猜测才会更有味道。献公果然被激,所谓的爱情居然让他学会了抢答。 晋献公说,我以武功和威力著称于诸侯,如果失去了国家,就不叫武,连自己的儿子都压不住,就不叫威。没有武和威,谁都可以反制我,我就生不如死了。你也不要继续听说了,我自有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起了杀心。 骊姬:我可什么都没说。 优施:你只要说杀自己就好了,矫情就好了。 |
路过郑国去楚国 想想真可怕,重耳去齐国做客克死了霸主齐桓公,去宋国做客克死了霸主宋襄公。这是上天在安排接力棒传递吗?哈哈,扯淡的!其实主要原因是年龄差异。 重耳:这个锅我不背。 既然宋国没戏了,大家就准备去楚国。当时好像形成了一个规律,要去一个大国前,总是要经过一个小国,然后小国又特别不靠谱! 这次是郑国! 其实春秋时期诸侯国一堆堆!路上肯定经过许多国家,只是那些国家没有什么戏,所以历史就没有记载。也可能是晋文公后面要打这些小国,故意把这些理由拿出来,放大说! 郑国的郑文公说重耳是背叛父亲的不孝子,不想接待。上卿叔詹说,重耳不但自己是个牛人,而且身后还有一堆牛人跟随,是个团队,我们还是以礼相待吧! 郑文公说,牛个屁,我没空! 叔詹说,要不就杀了他,免得后患! 郑文公说,杀个毛,我没空! 然后吩咐守城的门卫不要开门,不理他们! 郑文公的内心意思是:重耳,走你! 走就走,重耳一行就来到了楚国。 当时,楚国的楚成王也是个大牛人,一点都不输给他的孙子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但是一来可能是自己杀哥哥自立,二是在城濮之战输给晋国(后面会说到),三是他自己从来不标榜自己是霸王,不喜欢玩那一套。所以,春秋霸主也没有算他! 也好,这样“专克霸主”的重耳也克不到,克不死他。 楚成王一样惺惺相惜,把重耳当做国君来对待。三天两头请吃请喝,并一起打猎,这种待遇让重耳感觉十分受用,也十分不好意! 有一天,楚王问重耳,(我这样热情对你)你回国后要什么报答我? 这是一个陷阱式的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楚王也只是请他吃吃喝喝,并没有为重耳在政治上做什么,双方还属于酒肉朋友。但你重耳又是客人,毕竟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答不好这样的问题,别说贤名受损失,还有可能卷铺盖走人。 因为有夷吾的前科做案例,所以不能许诺城池之类的国器,太铭感还可能被扣上败家子的帽子。 对重耳来说,这是一场很重要的面试。因为你面对的楚国,是一个有实力左右春秋局势的国家,人家帮你不一定成功,但是毁你却绰绰有余,非常像某些单位的领副手导。楚国自己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才济济,还有那么多附属国,如果重耳今天表现不好,答得不够合理,那么关于落魄重耳的负面消息,贬义传说就会很快铺开。在你还没有回到晋国前,你的坏名声会按照“坏事传千里”的宣传八卦法则先到绛城,然后被心怀鬼胎的人加以利用,直接影响你是否回得去晋国,回到晋国支持的力度会减低多少的问题。不过,对于一个59岁的老同志来说,他18年的流浪阅历真不是白写。 重耳很自如的回答:钱和女人你很多了,如果我重耳能回国一定好好工作,让晋国和楚国成好朋友。实在不得已,我们两家哪天要打仗,那我会让晋国的部队退避三舍作为对楚国的敬意。 很明显,圆滑的重耳是个善于面试的人! 但大家好好的吃喝玩乐,为什么要说打仗?楚国大将成得臣就不明白其中道理,认为重耳这样太不礼貌,我们天天请你吃饭,你连吉利话都不说。成得臣建议杀了重耳。 其实,关于对战争的理解,估计只有重耳和楚王两大高手才能明白其中的内涵。 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都已经是大国,地大物博,国力强盛!晋国是姬姓,周武王姬发的儿子,王族!楚国是芈姓,是周王为了稳定南方而在“苗族”里面封的诸侯王,因为封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比较小的部落,所以爵位很低,子爵!公侯伯子男,倒数第二。 后来,楚国不断壮大,但是因为文化差异,很难得到中原诸侯国的认可,每次去参加中原的盛会都有一种爆发户参加经济论坛的感觉。同时,因为地理和历史因素,他们与周王朝的交流也不多,也没有机会通过挽救王朝(打北方的戎狄)危难获得立功受封,所以爵位就一直没有调整上去。这让楚国很不爽,因为那些郑、曹、卫之流小国的爵位都很高。就好比去周王朝开会,有人有钱有地盘的楚国居然要排在那些小屁孩后面。所以,楚国到了第六代君主熊渠后,楚人不想再被称什么楚子,这简直是侮辱的字眼。熊渠决定完全抛弃伦理的排序,直接宣告楚国是王,不过他自己不称王,而是把儿子封王,一步到位不说,还带点藐视与侮辱的元素。只是他运气不好,周王朝那时也出现了一个爱打战,不要命的王,叫周厉王。熊渠听说周厉王常常没事找事,找理由打人,担心自己这个自封为王早晚会被尅,所以不久就自己又取消了称号。 这次算是一种试探,试水。到了17世熊通继位后,终于摸清了周王朝及中原诸侯的底细,再次宣告楚国称王,史称楚武王。 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文明礼仪框架下是十分严重的挑衅,叫僭越,属于大逆不道。但是,那个时候楚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很***,中原那些诸侯国搞骂战是骂得过楚国,说人家蛮夷,但打仗很难打得过楚国。于是,春秋就形成楚国政治与中原文化的相持阶段。 这个时候,齐、宋、晋等代表中原文化的诸侯想要称霸,主持公道,就绕不开关于楚国的问题。南方人犯了一个这么大的错误你不去处理,在中原主持处理其他的文化礼仪问题就没有权威,西瓜不捡,拿几颗芝麻搁在哪儿吆喝什么? 另一方面,春秋还是东周时代,社会的秩序主要靠礼仪维持(周礼很出名)。百家还没有起来,有一定规模的国家之间打仗更多是因为礼仪,不是因为利益,参与者多是贵族、国民,不是平民、奴隶!所以,战争常常有,但是规模不大,伤亡也不大,大家点到即止,就算攻破了城池也只是“帮”人家换个国王,讨个说法,很少毁灭别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楚成王既然认定重耳会得国,就必然知道(推测)重耳要称霸,也就是晋楚必然要打一战,打给大家看。所以两个人聊这个天的时候也很自然,心照不宣。 重耳的意思就是我们就把这个表演做足,不真打,让我回去和那些诸侯王有个交待。你楚王还是楚王,就像上次齐国管仲兴师动众来这边要茅草一样! 但我后来又看到一个关于厚黑的推论! 因为制度总有生命周期,分封制运行久了就可能出现周天子叫不动诸侯,诸侯叫不动大夫,大夫也怕家臣的现象。当时楚国就有这样的权臣,如成得臣(子玉)。在这个背景下,楚王就和重耳协商,下次打仗,我就派成得臣去,你帮我打,回来就算不死也要让他威信尽失。这样,我楚王才能安稳坐椅! 而历史上,子玉真的死于晋楚的城濮之战。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