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八卦战国』越八越文化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八卦战国』越八越文化[第7页] |
作者:o弘毅o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稳步提升啊 |
125 娘娘驾到 穆王用他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说走就走的旅行真不是什么问题,奋不顾身的爱情也不是什么难题,宝马在手,应有尽有…… 后来的我们想想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唯一的问题是,宝马在哪里…… 任性的穆王驱着宝马,沿着大中原的西面一路走走看看,打猎各种奇珍异兽,顺便给当地的父老乡亲们赏赐点金银珠宝,这一走就是上万里。 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 上万里路,这倒还真未必是穆王太过浮夸,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计量单位跟后来有着比较大的区别,西周的一里地要小于我们现在的一里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带着一帮随从踏向一片完全未知的区域,相当于从现在的陕西跑到了西面的天山昆仑一带,这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 至于他们饿了吃什么,渴了喝什么,有没有每到一个地方都自拍一下也都不是问题。 我们的问题是,说好的冲动三要素,宝马旅行加爱情,目前我们也就看到宝马和旅行。 香车配美人,美人与爱情呢? 深呼吸,保持镇定,千万不要被吓到了。 穆王最后来到昆仑时,遇到了『西王母』,然后西王母在瑶池热情的宽带了穆王,两人你侬我侬,情意绵绵…… 西王母是个什么来头,我们看下简历。 西王母,尊称王母娘娘,是上古时代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女神。 一场所走就走的旅行,带来的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恋,更为关键的是穆王爱恋的对象居然是王母娘娘,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害怕,反正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吓得已经倒立了…… 再后来,两人相处的很愉快,西王母热情的招待穆王,并作挽留,希望他别回去当什么天子了,好好呆在这里一起共享天伦…… 但是穆王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表示还是要回去,毕竟贵为周朝天子,国家事大。 当然了,穆王内心深处估计不是这样想的,因为西王母样子虽像人,但长着豹子尾巴和老虎牙齿,外形略微瘆人,不是穆王理想中的梦中情人…… 乱了,乱了,一切都乱了。 我们穿越而来,只为见证当时的历史,穆王却穿越而去,跑到瑶池与王母娘娘约会,扔下我们独自凌乱…… 从上古到现在,也许这是我们最为黑暗的时刻,昭王穆王两父子,一个比一个神,净干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似乎也懒得为自己的行为做必要的解释,反正就是一个表情:你猜…… 不过为了拨开乌云见天日,我们还是冷静下来,从头到尾把穆王西游这件事情重新捋一捋,看看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于西域的认知,以及对于中原以外世界的探索,通常意义上来讲我们认为相对大中华的历史来讲已经是一件比较晚的事情。 一是因为受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二则是因为华夏以来中原地带一直就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对中原以外的蛮荒之地兴趣并不是很大。 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并最终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成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大中华对周边世界的认知程度才算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所以对于很多人而言,穆王本身时间上要早了张骞好几百年,再加上与娘娘的神话般爱情,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更大程度偏重于了浪漫与传奇,历史价值反倒被忽略,真实性反倒显也得不再那么重要。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
排名:2998 |
挺进3000内了 |
排名:2986 |
排名:2962 |
127 徐国之乱 穆王西征,由此而引发的一场旅行从镐京开始,并最终来到西王母国,一番举杯畅饮后穆王又安全返回,往返行程二万五千里,历时更是长达两年之久。 穆王的这段西游记后来被美化,甚至神话,成为一件美谈。 中华好司机造父保障有力,后被穆王封于『赵城』,赵姓由此而产生,从此拉开了赵姓这一分支的序幕。 再后来,赵氏子孙在任『晋国』大夫时,赵家与韩家和魏家共同导演了一场『三家分晋』的大戏,春秋时期一度强大无比的晋国最后被拆分为赵、韩、魏三国,赵国随后闪耀于『战国七雄』。 政治前途跌入谷底的造父并没有自甘堕落,默默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最终实现了逆袭,带领着自己的子孙们重回政治舞台的中央。 只是我们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造父虽是赵氏的始祖,但他自己并不姓赵,而是姓嬴。 几十年后,造父的侄子『非子』同样因善养马而得到周天子的赏识并被封地。至于非子的封地,那便是『秦』,那个纵横六合,横扫八荒的秦。 造父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从底层的司机做起,最终使得他的后人们重回政治巅峰。 对于这样励志的事情,有歌是这样唱的:『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你的前途和大地一样宽广……』 不过我们好像跑调了,穆王这火急火燎的离开西王母赶回老家,我们却优哉游哉的给他的司机唱赞歌…… 穆王婉拒西王母,着急要回去,与当时的一些情况有关。 从中原到西域,路途这么遥远,时间跨度又这么长,夏朝时期太康出去打个猎被别人把王位抢了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更何况周朝一直与周边小打小闹没怎么消停过,万一穆王真呆个十年八载的,估计回去后还真没他什么事了。 这不,歇了很久的东边出事了…… 穆王讨伐西戎的时候我们才提到,周公东征对东夷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压制,并且还有齐鲁坐阵这里守护,成康时期定期还要对这里进行打压,他们其实已经安分守己了好一阵子。 待到穆王时,东夷的主要势力已经转移到了淮河流域一带。 『淮夷』时期,『徐国』成为了东夷中势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而提到这个徐国,估计穆王便要头疼。 早在大禹时期,伯益次子『若木』受封便建立了徐国,也就是说,伯益虽然在与夏启的PK中失败导致了像造父这样的后人一度远离政治舞台,但仍然还是有后人跑到大中原所谓的蛮夷之地,混的也还算不错。 徐国随后作为夏、商、周三代的诸侯国一直过的还算滋润,反正你大中原离我这么远,我也不跟你把仇恨拉的很深,高兴了骚扰中原一下,被打得不高兴了就跑,就这样自己玩自己的一路过了这么些年。 到了西周的时候,徐国跟周朝开始显得不是那么友好,一来徐国被封为周朝的诸侯国基本是出于当时商朝旧势力所带来的压力,大家并非你情我愿; 二来武庚叛乱,徐国也跟着闹的很欢,后虽没有被周公灭掉,但基本已经被周朝拉黑; 三来到了穆王时期,此时的徐国在『徐偃王』的带领下一路猛追,发展得十分不错。 徐偃王这一强大便高兴了,这一高兴便要骚扰骚扰周朝了,并且还要组团骚扰。 在徐国的号召下,东夷几十个小国纷纷抱团,仅仅的围绕在徐偃王的周围,他们打算趁着穆王常年在外采风,组团一锅端了镐京…… 太康失国的悲剧眼看就要再一次上演,好就好在,八缸宝马动力十足,穆王及时的赶了回来。 |
|
(? ??_??)? |
排名:2963 |
128 传奇穆王 徐偃王,徐氏,嬴姓,名诞,穆王时期徐国国君。 短短一行简介中,我们能不能根据前面的内容觉察出这里面哪里不对劲?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周朝的宗法制再简短的回顾一下。 在西周建立的宗法制里面,一级一级之间有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大宗与小宗。 周朝天子自然就是天下之大宗,而各个诸侯国在天子面前也就只能是小宗。 这样等级明确的体系下,这就意味着一件事情,『王』是不能乱叫的,这是周朝天子的独享称呼,即便诸侯国的老大,那也是不可以的。 太公、周公以及召公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封地,哪怕地位如此之高,落实到名头上都只是个『公』,这样的传统只要周王室不被摘牌,就得一直延续下去。 徐偃王敢称王,这个意图就再明显不过了。 徐偃王底气在于他即位后不断发展,并打着仁义的口号四处宣传,周邻几十个小国纷纷投靠,账面的实力看起来已经很不错;更在于穆王心思似乎放到了游玩上,跑到西面打了个胜仗就在外面玩了个几百天都不肯回来,周朝似乎看起来已经十分松散。 于是,徐偃王决定玩一把大的,他想趁着这档子真空期抄底镐京,如同当年武王偷袭朝歌一样…… 子曰:打架用砖乎!不亦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 雄心壮志的徐偃王兴高采烈的来到周朝都城镐京,不幸的是被拍马赶回的穆王领兵一阵乱乎,徐偃王抵挡不住,只得匆匆跑路…… 赢要一起狂,输要一起扛。 徐偃王也许设想好了赢下镐京后如何去狂,但他却完全没想过输后怎样去扛。 一场败仗下来,徐偃王连自己的诸侯国也不要了,直接躲在了某个深山老林隐居起来,从此这个『徐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消失得无影无踪…… 江湖传言,徐偃王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某个犄角旮旯,穆王也懒得再去追究,继续任命徐偃王的儿子管理徐国。 对比后来动不动就赶尽杀绝、满门抄斩,我们看到周朝的天子们对于那些闹事者的后代简直就是任性到可怕。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不过就是猫捉老鼠的游戏,你要玩我便陪你玩,玩高兴了就把你扔一边,等你满血来劲了又继续陪你玩…… 徐国由此一仗倒也总算暂时安分下来,老老实实安分了一阵子,后来偶尔与周朝有所摩擦,但动静已经没有了这么大。 这一呆晃就是几百年后的春秋晚期,当然了,徐国还是很安分…… 但随着吴越『今江浙一带』的兴起,大肆扩张的吴国才懒得管你安分不安分,直接把徐国给灭了,此为后话。 平定徐国之乱后,穆王并没有顺便又来个一路向东的旅行,而是继续东进,抵达九江,然后调转方向开始南征,使得东南许多小国都归顺于周朝的统治,对周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历经几战,中间还顺便来了场超级旅行,年纪渐长的穆王倒也收心,老老实实的做起了天子。 在穆王的管理下,中原地带再度和平可持续的发展,『吕刑』则成为这个事情穆王的重要政绩工作之一。 『吕刑』与旅行无关,由穆王命『吕侯』制作,是用以维护统治和社会安定的刑法,包括有『墨』、『劓』、『剕』、『宫』、『大辟五刑』等共计三千多条,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大中华能够流传下来的最早法典。 穆王的浪漫从西游开始,穆王的传奇也从西游归来而延续,但穆王即位时候年纪究竟多大,在位具体究竟又有多少年,却成为了一个至今仍解不开的迷。 穆王有话要说了:这是闹哪样,我这还好好的呢…… |
技术监督局的 |
排名:2950 |
排名:2933 |
不错 |
排名:2912 |
131 天又亮了 共王在位二十二年,为了节约开始,军事上基本贯彻能动口就不动手的原则,大体上也还比较安稳。 不过共王十九年时,西戎就看穿了这套把戏,趁机骚扰周朝,一番抵抗后虽然西戎又一次打出GG,但原本军事实力就不强的共王也被折腾的够呛。 在经济上共王开了土地私有的先河,国库倒是厚实起来,但共王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是,周朝的王室们今天高兴了给小弟封块地,明天想赚点外快了又挂块地皮出去拍卖,他们会在若干年之后败到一块地都没有,沦为一个『皮包公司』的地步…… 当然,话题扯远了些,等到共王二十二年光荣下岗后,接下来的舞台就留给了第七任周天子。 对于最新款周天子,在礼乐的熏陶下,我们就不直呼其名,直接称其为『周懿王』吧,至于原因就…… 这个嘛,总归是有原因的。 好吧,该说的总是要说的,懿王肯定是有名字的,他的名字叫做『姬囏』。 『囏』实在是过太复杂,你不认识我,我不属于你的感觉。 不过我想说的是,其实不认识挺好的…… 囏又作艰或者坚,如此悲催的名字,『鸡蛋』周公总算有了一丝安慰。对于这位姬姓的天子,我们还是继续称他为懿王吧…… 『懿』这样的谥号,相对来说不是很多见,表达的是先王在性格上比较温柔和善。在后面我们会提到另外一个以懿作为谥号的『卫懿公』,作为卫国的第十八任诸侯国君,知名度大概是『懿系列』里面最高的。 不过,卫懿公之所以这么出名,倒不是因为他有多能干,而是因为实在是太重口味,节操碎了一地,由于时间未到,我们只好挖坑…… 从懿这样的标签上我们就能明白,懿王不是一个特别强势的人物,或者说懿王其实性格上比较软弱…… 由于我们距离公元前841年还稍稍有些距离,直到这个时候我们仍处于一个『半信史』的阶段,很多事情具体年份还都只能通过若干线索去推测,不过一件有趣的事情还是告诉了我们懿王即位的具体时间。 懿王即位当年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叫做『天再旦』,也就是说天亮了,过了段时间,天又亮了…… 类似的情况我们在夏朝仲康时期介绍过,其实也就是日食,『天再旦』这样天亮了又亮的情况则属于日全食。 好了,天文学家又一次要出场了…… 经过科学的计算,公元前899年,懿王即位,不过这还真不是什么喜庆的日子…… 懿王元年,西戎进犯; 懿王七年,西戎再次骚扰周朝,甚至一度逼近镐京。 军队在共王时期就被裁员,周朝为了创收甚至还炒起了地皮,懿王的战斗力自然是强不到哪去。西戎一再骚扰,百姓苦不堪言,周朝国势堪忧。 面对西戎的不断挑衅,甚至是威胁到镐京,为了王室的安全,懿王继续展现出了他温柔和善的一面,他的决定是跑路…… 随后,懿王临时把都城迁到了『槐里』『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一带』。 西周与东周,镐京与洛邑,槐里也曾经短暂的成为过政治的中心,不过这一些与辉煌无关,懿王在这里所等待的是,北狄也打过来了…… 子曰:军队得强大,落后常被欺。 戎狄轮番上阵,这是周朝转衰的明显信号,个性不够霸气又没赶上一个好的年份,懿王的天子之路略显悲催。 不过生活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
排名:2903 |
132 起名好难 起名历来是一个非常讲究的活,稍不注意可能因为一个谐音就把美感全般破坏,周公对此深有体会,懿王在谈到名字时更是被轮得生活不能自理…… 不过历史终归在不断发展,名字的含义以及忌讳的内容在各个时期都不一样,其变化实际上也从某个角度折射了历史的变迁。 为了更好的『造福后人』,我们不妨借懿王这个例子八卦一下起名的文化,以免小朋友们因为名字被人嘲笑而连幼儿园都不愿意去上。 姓名姓名,包括的是姓和名。 姓的问题我们前面提到过,早期的时候姓氏有着严格的区分,姓拆开来看就是『女』和『生』,也就是说人的姓是与『生』俱来的。 不过男人嘛,相对更好面子些,所以一般女人在这时都称姓,但男人更加看重的是代表了地位的『氏』,再到后来的时候姓氏慢慢融合,在这上面也就没了这么多麻烦。 只是,这没能改变男人们死要面子的本性,所以后来字什么啊,号什么的,其实也不少…… 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中华的取名文化正是源于周朝,随着周朝的分封,各个诸侯国在当时分别演化出一个或者多个姓,然后中华的姓氏才不断丰富起来。 如何有文化的起名,周人对此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即所谓的『信』、『义』、『类』、『假』、『象』: 信指的是以出身时的特殊标志为名,比如周人的先祖『后稷』,出身后其母亲认为不吉利先是把他丢弃了,结果发现路过的牛马都生怕踩坏了后稷而专门绕开他,后稷母亲一看又赶紧把他捡回来并起名为『弃』; 义指的是以出身时出现的祥瑞现象为名,比如武王姬昌出生时号称有圣瑞之气,古公亶父便为其取名『昌』,寓意国势昌盛; 类指的是以与父亲类似的名字命名,这个比如我们(这段删除,我怀疑被删跟这里可能有关,抱歉); 假指的是以可以假托万物来命名,象指的是以出身时比较相像的事物命名,这些就相对比较多了。 不过在起名上周人虽然指出了这几个方向,但同时也提出了六个要注意的事项:『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自周以后,大中华的起名方式便开始逐渐多元化发展,结合『周易』之后更是成为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阴阳五行、内涵哲理、朗朗上口以及不雅谐音等各个因素都需要综合的考虑。 同时我们也看到,后来大中华在不同时期的起名也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色: 比方建国的初期,什么『解放』、『胜利』、『建国』等等男性前辈数不胜数,而女性一般这种菊,那种花不要太多; 到了改革开放前后,经济浪潮扑面而来,各种富贵、各种财宝以及各种福寿用的就非常广。当然了,我没说来福啊,旺财啊什么的就一定是这个时期的; 八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物质水平飞快提高,大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要求,于是什么『安安』、『康康』、『欢欢』、『乐乐』的就雨后春笋般了; 不过我们这里非常非常不想说的其实是现在,现在的男孩不叫个什么涵、什么博的,女孩不叫个什么轩、什么琪的,家长似乎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其实这反倒违背了起名最早的质朴精神。 我们想说的是,在起名上,过于的追求华丽和跟风,反倒最终失去了父辈们最原始的关怀与期待,这其实是不科学的。 |
排名:2883 |
133 孝王夺权 插播完一段广告后,我们接着聊聊悲催这个话题。 什么是悲催呢? 比如对于挖煤的来说,无论他挖的多快多好,也许他都挖不出个煤老板来当当,这就是悲催; 再比如当天子的,无论他多弱多衰,也许到死他的身份都还是天子,问题是这哪里悲催了…… 懿王说:『天子的悲催你不懂,天亮了又亮,实在不吉祥。名字不好听,戎狄发神经,国库没钱花,骚扰到搬家。爷爷坐宝马,我却被人骂。天灾加人祸,国家在变弱。锅得有人背,你说悲催不悲催?』 懿王以为他很悲催,事实上作为西周时期的第七任天子,懿王的确很悲催,不仅仅是在他生前,还有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删号以后…… 随着嫡长子继位制度的明确,周朝天子在继任的问题上已经平稳实施很多年,太子姬燮『音同谢』本来是毫无争议的接班人员,但是随着周朝的逐渐衰落和懿王的性格的软弱,局面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懿王在位时,国力逐渐衰落,外部还经常受到戎狄的威胁,更要命的是,『天再旦』的怪异天象给懿王带来了很大一片阴影面积。 在迷信和镐京的安全隐患双重打击下,懿王不顾反对执意迁都,种种情况都导致了他在威望上大大受损。 于是我们看到,周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礼法制度哪怕再完备,但是当上层建筑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开始动摇时,制度就已经开始慢慢崩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是这种现象的最有力说明,不过我们要说的是苗头此时其实已经产生,因为有人提前开始活动了。 懿王删号,太子姬燮还没来得及摆好造型等待君临天下,不符合继位条件的『姬辟方』便先声夺人,抢在太子前面宣布自己是下一任天子…… 姬辟方虽然没有继位的资格,但资历并不低,他是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懿王的叔父,小太子姬燮爷爷辈的人物…… 西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姬辟方挑战了天子继位的既定规则并且取得成功,成为西周时期唯一一位非嫡长子继位的周天子,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周孝王』。 『孝』这样的谥号,通常指的是天子在德行上有所建树,有着非常明显的褒义色彩,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哪怕孝王在继位方式上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但具体作为上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认可。 相比懿王的软弱,孝王在夺权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不同的风格。 即位后,孝王励精图治,加强军事,对屡犯的西戎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使得西戎被迫通过进贡马匹这样的方式求和。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西戎的问题上,孝王正是意识到马已经成为时下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并开辟专门的牧场用来饲养战马。 马匹的大量增加对周朝军队实力提供了强大的保证,也使已经萎靡了二代人的周朝在军事能量槽上再度满格。 顺便提到的是,在养马这个项目上,中华好司机造父的侄子『非子』能力突出,业绩爆表,做出了巨大贡献。非子也因养马有功得到孝王的表彰,受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城南一带』,非子则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 不过此时的秦封地面积小,位置又偏远,不仅不是诸侯国,甚至连卿、大夫一级都还不够格。等到几代人不断发展,到『秦襄公』时,秦正式升级成为了周朝的诸侯国,再往后推进,大秦帝国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熟知。 孝王打破常规的即位为西周带来了鲜活的动力,但不幸的是中兴的霸业还未完成,孝王便离去。 仅仅六年,王位继承上虽然出现了偏差,还是又回来了孝王的孙子辈姬燮这里。 穆王曾经对他的儿子们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将是那些孙子们的…… |
%伄u已%?l%?n |
排名:2862 |
%?f.kkkk%?t%?s |
左版主 为什么最近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回复啊 有的看的到 有的还看不到 @左清词 |
排名:2841 |
%E%p叉叉%E%p%E%p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