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赵国史稿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赵国史稿[第2页] |
作者:左清词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赵襄子拒绝知伯的无理要求是必然的。赵氏的势力强于韩、魏二氏,与知氏亦相差无几,绝不甘任人宰割。蔺为赵西部大邑,皋狼属赵氏祖先发祥地,岂肯轻易割舍。襄子本人素怀大志,且与知伯夙衔仇怨,无论从赵氏国家利益还是从个人恩怨出发,他都不会对知氏做出让步。考虑到知氏已胁迫韩魏二氏举兵前来讨伐,为避其锋芒,襄子经与谋臣张孟谈商议,决定再次退保晋阳,以图再举。于是命令臣下率领车骑即刻开赴晋阳,襄子亦随后前往,"行城郭,案府库,视仓廪",查看守备情况。为补充箭矢及戈矛等兵器的不足,将宫室的墙围(以芦苇荆棘作成)及柱础(以铜铸成)拆下用作制造兵器的原料。"号令以定,守备以具"。 知伯率知、韩、魏三国的军队果真前来攻打晋阳,激战三月,未能攻下固若金汤的晋阳。见强攻不能奏效,知伯改变战术,使军队分散,对晋阳构成包围之势,然后决开晋水(即今汾河),以图淹没晋阳城。赖晋阳城墙高峻厚实,河水仅差三个版筑的水位而未能灌进城中。但由于断绝了给养,经过长期包围,到第三个年头(即前453年),城内已是"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赢"。据《国语·晋语》,有人曾向襄子建议退守长子或邯郸,以"长子近且城厚完","邯郸之仓廪实",但襄子主要考虑到两地的民众基础不如晋阳,认为晋阳是"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
眼看不能再支持下去,襄子被迫考虑向三家举城投降。他向张孟谈试探说:"粮食匮,城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投降),何如?"然而张孟谈却 深信有办法解决被围困的晋阳,他想到了利用韩魏两家素来与赵氏的友好关系及与知氏的矛盾,试图说动他们反戈一击,以解救危难中的赵氏。 原 来,韩魏两家只是被迫胁从于知氏的。知伯为了笼络住两家,答应破赵之后,与之三分其地。但两家均不相信知伯的允诺,他们看出知伯贪鄙的野心,绝不仅限于灭 亡赵氏而后满足。史籍记载,就在知伯引水灌晋阳,晋阳城外一片汪洋之时,知伯曾率魏桓子与韩康子外出观看水势,知伯得意忘形,不觉吐露狂言:"始吾不知水 可以灭人之国,吾乃今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韩非子'难三》)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是时为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为韩都,知伯 在这里不觉露出将使韩魏二家步赵氏后尘的真实意图,使得韩康子与魏桓子当时就表现出严重的不安。 张孟谈潜出城后,径直找到韩魏二国之君, 向他们开诚布公地指出:"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率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国之君次矣。"二君其实早知此理,也早愿与赵氏联络,只是担心事机不 密,谋未遂而被知伯知晓,招致自家的灾祸,经孟谈一说合,遂很快与赵氏达成协定,约定以三月丙戌为期,三家同时举兵,反攻知伯。 |
至期,三 国派遣人马首先乘夜幕攻杀知伯守护河堤的官吏,决开堤防,引水倒灌知伯的军队。知军救水大乱,然后韩魏二国乘势从两翼攻击知军,襄子亲率赵军,开城门,从 前方正面迎击知军。知军大败,知伯为赵军生擒后杀死。据说为了匡扶正义,襄子将知伯的头颅断下来作为饮器。接下来的事情,便是韩赵魏三家共分知氏的土地, 知氏的势力从此在晋国被铲除。 襄子与韩魏二家共灭知氏,对于新成立的赵国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新生的赵氏政权经受住了一次严峻的考验。通过 瓜分知氏土地,赵国的实力又进一步地增强,《史记·赵世家》称:"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至此,晋国领土实际上被三家瓜分殆尽,晋国已是名 存实亡,晋君则反而沦为三国的附庸。《晋世家》记载,到前433年晋幽公继位之时,所拥有的地盘仅止有绛、曲沃二邑,余皆入于三家。因为畏惧,这位晋君" 反朝韩、赵、魏之君"。在国际上,由于三家的分晋,使战国七雄并立形势最终形成。目前学术界有人据此认为我国的战国时代应从前453年三家分晋开始,应当 说,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
襄子的好士及用人之道赵襄子武功之盛,已如上述,他同时又颇好文学之士。《韩非子夕储说左上》记,襄子所任命的中牟(今河南鹤壁西)令王登向襄子举荐其辖区内两位叫中章、胥己的士人:"其身甚修,其学甚博。"襄子马上表示要任命他们为中大夫。王登返回,一天之内便接见了两位士人,按襄子的意见授予他们官职,还给予他们田宅。这件事引起中牟之人的极大羡慕,以至该县有近一半的人抛弃了种田生涯而去学习文学。 襄子又颇崇尚义士,包括对敌对阵营的一些被视为有忠义行为的人。 这里最典型的莫过于对豫让其人其事的处理。豫让晋人,曾事范、中行氏,无所知名,去而事知伯,知伯待之甚厚。及赵襄子与韩魏灭亡知伯,又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为给知伯报仇,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厕行刺襄子。被执。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士也。"遂释之。之后豫让又漆身吞炭,变为癞子兼哑巴,再次行刺襄子而被执。襄子不敢再释放豫让,然答应豫让的请求,准许他对自己的衣衫加以砍斫,聊申其报仇之意(《战国策·赵策一》,又《史记·刺客列传》)。后来,豫让为主报仇之事迹被载入诸多史籍,而襄子怜惜豫让义士的行为亦被人广为传颂。 襄子对人用而不疑。如上举王登向襄子举荐士人中章、胥己事,襄子仅凭王登的一番话就即刻任命二位士人为中大夫。有人向他谏议:中大夫乃晋国的重要官职,您既未亲自查看过这两人,仅靠耳闻就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是否太轻率了。襄子回答:我任用王登时,就已对王登既耳闻又目验过了,今王登对此二位士人也是耳闻目验过的,事情绝没有差错。 襄子对张孟谈的信任也是很典型的。孟谈"固赵宗,广封疆,发五霸",对赵氏可谓劳苦功高。但在成功之后,他却想引退,为的是不想让自己显赫的声名及过高的权势妨碍君主的尊严。襄子诚心挽留,孟谈去意弥坚。最终,孟谈推荐现任左司马代替自己的职务,才被容许离去。没想到三年之后,韩、魏二国借口赵氏多分了知伯的土地而联合齐、燕二国图谋对付赵氏。襄子迅速找到在负亲之丘(赵地名,今地不详)躬耕的张孟谈,盂谈毫不犹豫表示出山。他让襄子亲自为他驾车,安排他在庙堂住下,授予他的属吏大夫的称号,以示对他的尊显。襄子均言听计从。然后孟谈派遣自己的妻室及三个儿子分别到上述四国,四国知孟谈重又执掌赵政,又因孟谈使者分在各国而相互猜疑,其谋赵的计划遂自瓦解(《战国策·赵策一》)。 襄子对臣下的嘉奖以其是否谨守臣节为第一。当晋阳之围被解除,知伯被击灭以后,襄子对臣下进行赏赐,其中第一个受到嘉奖的是高共(或作高赫)。群臣,包括张孟谈都不理解:"晋阳之难,唯共无功。"襄子回答:"方晋阳急,群臣皆懈,唯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史记·赵世家》) 襄子在位时间长达五十一年。自三家灭知氏,直到襄子去世(前425年),赵国是三家之长,国力强于韩、魏二家,这与襄子的雄才大略、包括用人方略是分不开的。 襄子娶于空同氏(今地不详,盖戎狄族),生有五子。然襄子感念其兄伯鲁让位于自己,也不肯立自己的五个儿子为嗣,而愿传位于伯鲁之子代成君(名周)。以代成君先死,又选择了代成君之子浣立为太子,是即以后的赵献侯。 |
三 赵国初建时期的疆域 赵襄子初即位而建立的赵国已是一个有着相当规模领土的国家。紧接着,他又通过收复中牟,兼并北方代国,与知、韩、魏三家共分范、中行氏之地,与韩、魏二家共分知氏土地等一系列活动,使赵国的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张。上述领土扩张都发生在赵襄子当政的前期,可以说,在他即位后不久,就基本上完成了与韩魏两国对晋国领土的瓜分,从而也基本上奠定了赵国南部及东部与其它各国接壤的疆界。 遗憾的是,今存各种史籍并没有提供一幅赵国初建时期确切的疆域图。 在中国历史上,正是春秋战国之际这段时间的史料十分欠缺,昔日顾炎武就曾指出:自《春秋左传》之终,至六国以次称王这百十年间,"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昧"(《日知录》卷一三"周末风俗" 条)。如晋之知、赵、韩、魏如何瓜分范、中行氏的土地,赵、魏、韩三家瓜分知氏领地之情形,各史均无具体记载。今之史家或有致力于战国时期各国疆域的考察者,如杨宽《战国史》考证战国初期赵国的疆域为:"自今陕西省的东北部,过黄河有今山西省的中部,更延伸向东北部、东南部,兼有今河北省的东南部,并涉及今山东省西边的一角和今河南的北端。"但这实在是一个大致的轮廓,不仅语焉不详,有的地方提法亦不十分准确。也有学者比较仔细地对赵国强盛时期的疆域进行过研究,并举出《汉书·地理志》中的有关记载来说明赵国疆域的具体情况。然《汉书·地理志》所谓"赵分晋,得晋国"云云,实在只是赵武灵王伐灭中山及林胡、楼烦以后的赵国疆域,因此,有关赵国初建时期的疆域,仍有必要重新进行考索。 按赵国初建时期的疆域,仍须从简襄时期赵国所领有的具体城邑说起,尽管如今人们所知道的那个时期的赵邑不是赵国所领有的全部属邑。 今文献提到过的至襄子时期赵氏领有的城邑有皋狼、赵城、耿、原、屏、楼、温、长子、蔺、晋阳、邯郸、柏人、中牟和平阳(代地除外)。其中邯郸、柏人、中牟及平阳皆为所谓"东阳"(太行山以东)地区,原本属于赵氏支族赵穿后嗣所领有,简子平服邯郸赵氏及范、中行氏的叛乱后,陆续归人简子及襄子手中。当韩、赵、魏三分晋国之时,彼此间或曾对个别属邑作过交换或调整,如赵氏原有的耿可能就给了魏国,即以后魏的皮氏邑;赵城大约也划给了魏氏,这两个地方后来都不见有赵氏管辖的迹象。但总的说来,无论是韩、魏还是赵国,其绝大部分城邑的所属关系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根据这些城邑所在,再结合文献所见战国前期其它一些赵邑的位置,可以大致确定赵国初建时期疆域的具体走向。 上述赵邑中位于最西边的几座是皋狼、楼、蔺,它们的分布比较集中,其中楼的位置最南,皋狼稍北,但亦相去不远,并均位于今山西吕梁山以西,晋陕间黄河东岸的中段。在它们之间,尚有离石、中阳(今均属山西)等几座城邑,它们无疑也属赵氏领有。战国赵国铸造的布币有出自蔺,亦有出自离石、中阳者,可资证明。因此,说战国初期赵国西部边界起自今山西西部晋陕间黄河的中段,是符合实际的。至于当时赵国势力是否越过了黄河深入到今陕西境内,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 皋狼、蔺、离石、中阳、楼以东,越吕梁山脉,赵尚领有兹氏(今山西汾阳)、大陵(今山西文水东北)、梗阳(今山西清徐)等邑。而汾河以东,在赵的晋阳邑以南的原晋国的腹心地带,则基本为魏、韩二国所领有。其时晋阳东南附近的榆次(今属山西)、阳邑(今山西太谷东)二邑尚不属赵。据《纪年》,它们是魏惠王九年(前361年)才因魏国与赵国换土转入赵国的。整个襄子时期,晋阳仍是赵的政治中心。 在晋阳以北,赵国据有代地,而使其版图向北扩展至今大同盆地,其北部疆界殆已伸人今内蒙古境内,其极北地区即是以后文献怀(今河南武陟西南)、李、原等。在此地区,赵、魏、韩三国的领土也呈犬牙交错的形势。但魏国在太行山以东也占有相当大片土地,除紧靠太行山东麓的一线通道为赵领有外,赵、魏二国在此地区的分野大致划定在今河北与河南二省的交界一带。今河北省最南端的邺城(今河北漳南),即是魏在山东地区占有的最重要的城邑,其东则有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浮水(盖近繁阳,以水流浮水得名)等邑。《汉书·地理志》所谓赵疆域"南至浮水、繁阳",当是指赵成侯十一年(前364年)赵以中牟换取魏的浮水、繁阳以后之事了。隔着这几座城邑的北方,则是赵所领有的番吾(今河北磁县)、肥(今河北肥乡西南)、列人(今河北肥乡北)等邑。赵在东南方向与卫、魏、齐诸国接壤的两座城邑是刚平(今河南清丰西南)与平邑(今河南南乐东北)。《纪年》记晋烈公四年,即赵献侯十二年(前412年)"赵城平邑";《史记·赵世家》亦记赵敬侯二年,"筑刚平,以侵卫",可提供这两座城邑战国初年属赵的佐证。这一带是齐、魏、赵等国争夺的要地,其中刚平向南突人齐、卫二国的领地内,因而不久以后,刚平即为齐、魏二国的联兵夺去,不复属赵(《史记·赵世家》)。 由平邑往北,沿今卫河及大运河一线,大致是赵、齐二国疆域的分野,其问或有领土相互交错之处。当春秋战国之际,晋赵鞅及知瑶曾多次帅师东向击齐,如《左传·哀公七年》记"夏,赵鞅帅师伐齐,取犁及辕",《哀公二十三年》又记知瑶伐齐,与齐战于犁丘,齐师败绩。犁即犁丘,在今山东临邑西;辕则在今山东禹城东北:二地均位于大运河以东。鲁哀公二十三年(前472 年)已入于战国,其时这一带地方已由晋之赵氏或知氏领有,紧接其后的赵襄子继续占有这一带地区,应是理所当然的。史载魏、赵、韩三分知氏之地,赵氏多分得十城(《战国策·赵策一》),大概太行山以东原属知氏占有的土地,多数都为赵氏所继承了。 |
赵国疆域的东北方向分别与中山及燕国毗邻。其中,中山国的南部边邑自西至东依次有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部(今河北高邑东)、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北) 等,扶柳东北则有宁葭(今河北深县东南),凡此,皆中山与赵接壤之城邑。 至于赵在东北方向与燕的分野,大约是以古滤水为界的。《赵世家》惠文王五年(前294年),"与燕鄣、易",鄣在今河北任丘北,当是此前赵在东北方向最前沿的城邑了。其西南部的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亦是赵国与燕国接壤的城邑。这两座城邑都在溏水的东南方向。 上述赵襄子时期的边界走向,以后或因战争,或因与各国交换土地而有所改变,但总的说来,赵国疆域的规模基本奠定下来了。这就为以后赵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
南方的楚国仍坚持其不断蚕食中原小国的发展战略,楚惠王八年(前481年),灭陈而县之;四十二年,灭蔡;四十四年,灭杞;楚简王元年(前431年),又灭亡了莒国,东扩地至于涸上(今山东泗河流域),北至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在大梁之西),由是而与三晋再度发生冲突。但由于其与赵国不直接接壤,因而只能对赵国产生间接的影响。 东南越国亦是战国初年一强国。它是通过伐灭吴国强大起来的。当越灭吴之前二年,赵襄子曾为吴国的被围"降于丧食",然终因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吴国被越国吃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越循故吴国的轨迹,北上中原,与诸侯争为盟主,并曾一度将都城迁至琅邪(今山东胶南琅邪台西北)。其时晋、齐、楚、越四强并立,以至有人称之为四国"四分天下"的局面(《墨子。非攻》)。尽管如此,由于其地处偏远,而不能对三晋产生较大影响。尤其不能对赵国产生直接影响。 列强中势力最弱者为燕,以其地处最北方,较少与各国通往来,文献对之记载亦较少。大概至战国初期,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甚微。 总的来看,在战国前期,对列强争霸局势起着较大影响的,仍然是三晋、齐、楚等国。而与赵国关系最为直接者,则是与之接壤的魏、韩、齐、秦、燕、卫、中山等国,其中魏、韩、齐三国与赵的关系又更密切一些。另外赵国的西部还有楼烦、林胡等少数部族,北方亦有东胡等少数部族(匈奴尚未兴起)。赵国一则面对列国问日益激烈的兼并战争,二则处于各国包围之中(就与本国接壤的列国数来说,赵国的邻国算是最多的),形势迫使这个"四战之国"或"中央之国"不得不奋发努力,加紧富国强兵,以临战的姿态,去迎接新的历史时期的挑战。 |
五 赵献侯为巩固赵国采取的措施 献侯名浣,本称为献子。称其为献侯,是其子烈侯被正式列为诸侯之后对他追加的尊号。《史记·赵世家》记载,襄子去世以后,本该由被襄子确立为嗣君的献子继位,但襄子之子桓子依仗自家的势力逐走了献子,自立于代。桓子作为赵室君主仅一年便死去了,国人认为桓子的自立非出于襄子之意,"乃共杀其子而复立献侯",献侯遂正式即位,时在公元前423年。 献侯在位共十五年,虽时间不长,但却为赵国的巩固与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其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便是将赵都由晋阳迁往中牟。《史记·赵世家》记载"献子少即位,治中牟",表明献子在即位之初即将都城迁到了中牟。 进入战国以后,面对列强兼并、逐鹿中原的形势,赵国统治者已感到继续将晋阳作为国家政治中心不利于参与列强间政治军事外交的角逐。赵室原选择晋阳作为自己的政治中心,其目的主要是从建立后方保障基地着眼的,同时也为了向晋国北方,尤其是向代地扩张势力。而今随着对范、中行氏以及对知氏的两次胜利,赵氏在太行山以东取得了大片土地,有必要加强对此部分领土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新形势下各国对于土地人口的争夺已转移到中原一带,尤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赵、魏、卫、齐、楚等国接壤地带为争夺的重点,赵国将统治中心移于山东地区,亦便利于参加中原的逐鹿。 中牟位于太行山东麓、黄河以西的古淇水之阳,南北当邯郸与河内地区之间,东与卫邻,亦与战国初年的魏国的领土相接。它是春秋时期晋国在太行山以东较早取得的邑落之一。以其处于交通要道,它成了晋与它国打交道的重要门户。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即记"晏子适晋,至中牟"。晋对中牟亦颇重视,《韩非子储说左下》记晋平公曾向赵武征询中牟令的人选。中牟后为邯郸赵氏所领有。邯郸联络范、中行氏与简子对立,中牟亦乘机叛赵独立,至襄子时,始将其收复 |
关于中牟的具体地理位置,过去曾有不同说法,除本书采用的河南鹤壁说以外,尚有河南中牟说(今河南中牟县,《汉书·地理志》主之)、漯水之北说(约在今河南浚县以东,此《史记集解》引臣瓒之说)、河北说(《史记索隐》,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九"列国地形口号"具体指为今河北邢台至邯郸之间)等。此数说经学者辨证,认为河南鹤壁说理由更为充分。今考古发现亦能为此说提供证据。按考古工作者于60年代初在鹤壁市西鹿楼乡故县村西发现一面积达84000平方米的古遗址,中有冶铁工场,分布有密集的炼炉,并有镰、犁铧、镢、锛等铁工具及矛、剑、戟等兵器出土;此后,又于80年代末在此遗址的中部发掘出堆积深厚的战国至汉代文化层,从而证明此遗址为战国城址的一部分。 由于中牟地近中原,所受文化熏陶亦浓。如前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襄子时期中牟有名士中章、胥己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又《吕氏春秋·博志》记著名的士人宁越亦"中牟之鄙人也"。他在中牟经过十五年之苦学后至周而为周威公师,计其在中牟初志于学的时间,正当赵献侯之时。从上述这些情况看来,赵献侯选择中牟作为新都的地址不是偶然的。应当说,献侯迁都中牟有利于赵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献侯为巩固赵国所做的第二件要紧的事情是加强边防,为此,他在与邻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大力构筑城墙。现存古本《竹书纪年》有两则这样的记载,一在晋烈公元年 (即赵献侯九年),史载"赵献侯城泫氏"(《水经·沁水注》引);一在晋烈公四年(赵献侯十二年),史载"赵城平邑"(《水经·河水注》引)。泫氏属上党地区,在今山西高平,于战国初年当赵与韩魏二国交界处;平邑在今河南南乐东北,为赵最东南端的边邑,与齐领土接壤。可见献子筑此二城纯是为着加强边防。作为此事的佐证,《纪年》于赵筑平邑的次年,也就是晋烈公五年(赵献侯十三年)记载道:"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水经·河水注》引)可知赵筑平邑正是为防御齐人的进犯。赵献侯时期,邻近的中山国亦有重大事件发生。《史记。赵世家》记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此中山武公是中山国见诸文献记载的第一位国君,也是第一位有"公"的头衔的中山国君。虽限于文献记载的简略,人们尚不知此条记载所反映的中山国内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确切背景,但它必定意味着此事件在中山国乃至战国历史上为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事件发生后仅六年(赵烈侯兀年),即有魏伐灭中山之事,可以推测献侯后期中山国曾引起各国的很大关注。《战国策·赵策》记载魏为伐取中山曾向赵国假道,赵侯开始不应允,后听从谋臣赵利之建议:"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君不如许之。"乃放弃己见,许魏假道。学者或以此赵侯为赵烈侯。按烈侯元年魏已伐灭中山,并以太子击守之,并此次魏遣乐羊伐灭中山之前,尚有吴起征伐中山之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因疑魏之向赵假道是在赵献侯时期。如是,亦体现赵献侯处事之风格。 |
赵烈侯的改革 赵烈侯即位之初,三晋之中魏国最为强盛。当时,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革除旧政。任用吴起治军,西门豹治邺,派遣乐羊为将攻伐中山,使魏国呈现出一派兴盛的气象。同魏文侯一起被列为诸侯的赵烈侯,深深感觉到来自强大魏国的威胁。受魏国由变法而强盛的影响,赵烈侯在相国公仲连的帮助下,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烈侯喜欢音乐,准备赐给郑人歌手枪和石每人土地万亩,公仲连口头答应,实际上借故推托,并不执行。赵烈侯再三催问,公仲连托病不去上朝。这时赵国贵族番吾君从代地来到京城,向公仲连推荐牛畜、苟欣、徐越,公仲连将三人推荐给烈侯,"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迪然。明日,苟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终于取消了赏赐歌者之田的计划,任命牛畜为师,苟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这便是战国初年小有影响的赵烈侯改革。 赵烈侯改革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选练举贤"属于选举制度改革的范围;"任官使能"属于任官制度改革的范围,"节财俭用"属于财政制度改革的范围,"察度功德"可能属于考核和监察制度改革的范围。其选贤任能的任官制度和度察功德的监察与考核制度的改革,是对春秋以前贵族政治的冲击,也是战国时期官僚政治产生的开始。牛畜、苟欣、徐越所担任的师、中尉、内史,都是官僚体制中的重要职官。中尉、内史在秦统一中国后被秦所沿用,成为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很长、有很大影响的职官。赵烈侯同时任命三位重要官吏,对刚刚建立不久的赵国的官僚体制的建立也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文献记载的简略,这些改革措施实施的详细情况以及效果已经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适应了战国初年各国竞相变革的历史潮流。 赵烈侯之死与武公之立 赵烈侯在其有生之年对赵国社会进行了初步改革,他去世的时候,却给赵国历史留下了一个至今仍难以揭开的谜,这个谜便是他的去世究竟是在哪一年。据《史记· 赵世家》记载,赵烈侯在位九年去世,其弟武公即位。《史记索隐》引谯周云:"《世本》及说《赵语》者并无其事,盖别有所据。"对《赵世家》的记载提出疑问。《世本》是赵国后人所作,因此谯周提出的疑问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索隐》引《竹书纪年》:"魏武侯元年当赵烈侯十四年。"现今许多学者据《索隐》所引《竹书纪年》的记载和谯周所提出的疑问,认为《史记·赵世家》所载赵烈侯在位九年去世的记载并不可信,其所载"烈侯死,弟武公立"之事也是不存在的,武公在位的十三年应还给烈侯,烈侯在位的年代应是二十二年。不过,当今学者据《竹书纪年》所作考证,也含有很大推测成分。《竹书纪年》仅说"魏武侯元年当赵烈侯十四年",烈侯十四年以后的情况,《竹书纪年》并未明言。仅据《竹书纪年》与《世本》无赵武公,就将武公十三年划给烈侯,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烈侯九年至烈侯二十二年问的赵国历史,各种史籍均无记载,只是这一点,就颇为可疑。另外,《史记》记载来自何处?为何出现如此错误?《赵世家》有关赵国的纪年仍沿用已经去世的烈侯年号,这样便出现了《竹书纪年》中的"魏武侯元年当赵烈侯十四年"的记载。武公去世之后,赵人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在敬侯元年,武公之子朝也想即位为侯,于是便发生了叛乱之事。战国时期,在赵国幼主即位时,经常发生其他公子争位为侯事件。武公以兄弟身份即位之事,是赵国历史上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公子朝叛乱,则为这一历史现象之开端。 |
二 赵敬侯统治时期的赵国 赵敬侯名章,在位十二年(前386前375年)。《韩非子。说 疑》对他的评价不高,称"赵之先君敬侯,不修德行,而好纵欲,适身体之所安,耳目之所乐,冬日毕弋,夏浮淫,为长夜饮数日不废。御觞不能饮者,以筒灌其日;进退不肃,应对不恭者,斩于前......"《说疑》所描述的赵敬侯,是一个商纣夏桀式的人物,但他毕竟不是受人唾骂的亡国之君,因此《说疑》还说他明于任臣,统治赵国数年,"兵不顿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临国之患"。赵国在敬侯时期出现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敬侯统治时期,赵国迁都邯郸,使邯郸成为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结束了赵国都城屡迁的局面。定都邯郸后,赵敬侯便开始谋求赵国自身的发展,拉开了与诸侯战争的序幕。 赵敬侯迁都邯郸 据《赵世家》记载,赵敬侯元年(前386年),迁都邯郸。对《史记·赵世家》所记载的赵迁都邯郸的君侯与时间,著名史学家胡三省在作《通鉴音注》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余按《史记·六国年表》,周安王之十六年,赵敬侯之元年;烈王之二年,赵成侯之元年。成侯二十二年,魏克邯郸,是年显王之十六年也。二十四年,魏归邯郸。若敬侯已都邯郸,魏克其国都而赵不亡,何也?至显王二十二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是年肃侯之三年也。意此时赵方都邯郸,盖肃侯徙都,非敬侯也。"胡氏否定敬侯元年迁都的理由并不成立,我们可以从其它史籍找到肃侯三年(前347年)直至成侯二十二年 (前353年)以前邯郸已是赵都的证据。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纪》第25条载:"梁惠成王元年,邺师败邯郸师于平阳。"据史籍记载:魏惠王初年,韩、赵两国曾联兵攻魏,围魏惠王于浊泽,后因意见分歧,韩、赵各自退兵。此事《史记·魏世家》系于魏惠王元年(前370年),《史记·赵世家》系于赵成侯六年(前369年),《六国年表》同。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认为邺师败邯郸之师即与此事有关,称:"平阳乃近邺地名,盖韩以少卒夜去,而邯郸之师亦取道于邺而归。邺之守令要而击之,故败之于平阳。"赵国军队径称邯郸师,邯郸已为赵国都城当无可疑。 |
肃侯十五年,赵再次出兵包围了魏国黄邑(今河南内黄西北),但没有攻克。这使赵肃侯认识到向中原发展只会带来诸侯们的激烈反对,并不能有效地扩张疆土而使赵国走向强盛。在攻打黄邑战役结束后,赵国在南部边疆筑起长城。此长城的修造,标志着赵国在南部边疆开始由进攻转为防御,赵国南进以向中原发展的战略至此结束。此长城的修建,也标志着赵国一个时期的结束。《史记·赵世家》《正义》:"刘伯壮云:'盖从云中以北至代。'又疑此长城在潼水之赵南界。" 到赵武灵王时期,赵国转而向北方发展,很快成为东方最强国。 赵肃侯晚年,赵不断遭到齐、魏、秦国的进攻。肃侯十八年,齐、魏合兵伐赵,赵用水攻之策,掘河水灌敌人军队,齐、魏联军退去。二十二年,赵将赵疵与秦人交战,赵军失败,赵疵被杀于河西,秦人攻取赵国蔺(今山西离石西)、离石(今山西离石)。二十四年,赵肃侯去世,秦、楚、燕、齐、魏等国各派精兵万人来参加肃侯丧礼,肃侯在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隆重异常的丧礼中开始长眠地下。 五 赵国初步发展时期的疆域变化 赵襄子初建赵国,到赵献子时期,赵国疆域北与林胡、楼烦为邻,东北与东胡、燕国接界,中山在其腹心,东与齐国以古黄河为界,南部和卫、魏、韩交错接界,西部和魏、韩交错接界。从赵烈侯到赵肃侯时期,随着赵国的初步发展,赵国的疆域也稍微有些扩大。 战国初年,赵国主要向中原地区发展,赵国疆域扩张也主要在东部、南部与西部地区。赵烈侯时期,因齐国内乱,赵得到廪丘(今山东鄄城东北),并与韩、魏联军攻人齐国长城,赵国疆域从此越过古黄河,达到今山东东南部与河南西北部一带。赵敬侯元年迁都邯郸,邯郸成为赵国向中原地区扩张疆域的基地。赵敬侯四年,随着赵筑刚乎,大规模人侵卫国,魏、卫、齐与赵、楚之间发生了战国初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大战。战争结果,赵暂时夺取了魏国黄河以北大片土地,赵国东南部疆域一度以黄河与魏国为界。由于魏国是战国初年最强大的诸侯国家,战争结束后,黄河以北的原本属于魏国土地大部分很快又被魏国收复回去。赵成侯时期,赵攻取卫乡邑七十三座,攻取齐国甄,使赵国领土在东南部地区进一步扩大。赵肃侯六年,赵攻取齐国高唐,使赵国东部与齐国的疆界也越过了黄河。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赵在南部边疆筑起长城。据今人考证,此长城在漳水北岸,西起自武安城西南,向东延伸到今河北省磁县南,转而折向东北,达到今河北肥乡西南。此长城大致呈现V字形,对赵国首都邯郸形成拱卫之形。此长城的位置较赵肃侯时期的赵国疆域向北移动了很多,这主要是赵肃侯在攻黄不克后,准备将赵国战略重心移向北方地区,而南部边疆则开始转为防守状态,因此,此长城主要用处是保卫赵国首都邯郸的安全。 初步发展时期的赵国疆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赵国疆域在随着赵国的扩张不断扩大的同时,其疆域内的一些城邑也时常被其他诸侯国侵掠而去。赵敬侯时期,卫国在魏国与齐国的帮助下攻占赵刚平;赵成侯时期,魏国攻取赵肥、列人;成侯末年,魏国还一度攻克赵国首都邯郸。 这些被其他诸侯国攻占的赵国城邑,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又很快回到赵国的怀抱,此间赵国疆域的缩小只是很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赵国初步发展时期的疆域变化,除了因战争因素而有所变化外,另一个使赵国疆域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便是通过与诸侯交换土地,使赵国领土逐步连成为一个整体,一步步趋向易于管理。战国初年三家分晋时,三家所得领土都不是完整的一块,赵国也有一些与赵本土不相连接的孤立的城邑位于韩国、魏国疆域内。战国初年诸侯之间相互攻略,所得城市有一些也是飞地。赵成侯时期,赵国开始通过交换土地的形式,调整赵国领土与疆域。赵进攻韩国郑地,郑地为韩国首都,距离赵国很远,赵没有办法长期占有郑地,便将郑地还给韩国,换取了距离赵国较近的长子(今山西长治西南)(《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十一年(前364年),赵、魏相约换地,赵以深处魏国包围中的中牟换取了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北的繁阳。这一交换使赵国东南部疆域得到巩固。据《水经·洞涡水注》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九年,与邯郸榆次、阳邑。《太平御览》卷一六三引《竹书纪年》:"梁惠王九年,晋取泫氏。"朱右曾《纪年存真》认为:"晋即魏也,以榆次、阳邑易泫氏也。" 榆次在今山西榆次,阳邑在今山西太谷东,此两地临近赵氏重要根据地晋阳;泫氏在今山西高平,在魏国腹地。赵以泫氏换取榆次与阳邑,既免除了泫氏管理的不便,又为巩固赵国西部边疆提供了许多便利。另据《水经·浊漳水注》引古本《竹书纪年》记载,魏惠成王十二年(即赵成侯十七年),韩取屯留、尚子(长子)、涅。可能也是与赵国交换土地。通过一系列的土地交换活动,赵基本不再保有晋东南的土地,赵国的疆域也基本连成了一体。 |
第七章 赵武灵王的功烈--赵国的强盛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君王。他统治赵国时期,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出兵灭掉中山,向北方扩地千里,赵国历史进入最辉煌时期。在其功烈余荫下,赵惠文王东伐强齐,西败强秦,赵国成为东方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一 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 赵武灵王亲政与称王 赵武灵王名雍,是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25年即位。赵武灵王即位之初,因年纪尚小,未能听政。阳文君为赵相,另设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共同管理赵国国政(《史记·赵世家》)。 赵武灵王何时亲政,文献缺乏明确记载,《史记·赵世家》记载是在赵武灵王三年城部(今河北高邑东)之前(《六国年表》记城部在二年)。 赵武灵王亲政后,首先求教于先王贵臣肥义,增加了他的爵秩;国中三老年八十以上的,"月致其礼"。赵武灵王亲政后的举措,初步显示了治世之王的英明与魄力。 赵武灵王三年(前323年),武灵王与魏、韩、燕、中山之君相互尊为王,这便是战国时代有名的"五国相王"事件。"王",《说文》释一问题,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清人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根据《赵世家》记载的"十一年,王召公子职",推测赵武灵王恢复称王是在赵武灵王十一年。其实,《赵世家》自赵武灵王即位起就一直称其为王,这一记载并不能作为其恢复称王的证据。关于这一点,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五国相王考》中已有论述。钱氏还认为,赵武灵王在传位给太子何时,自称为主父,主本是春秋时期大夫有国之称,赵武灵王似乎在其有生之年并未再称王。前引《水经·河水注》所载赵武侯修长城一条材料,也可为赵武灵王在其有生之年没有再次称王提供确证。如此说不误,那么赵武灵王这一名号中所称之"王",更多的含义就是后人对这位称王一时而英雄一世的伟人的尊称了。 赵武灵王改革的背景 战国初年,为了图强,各国纷纷进行改革,魏国有李悝改革,楚国有吴起改革,秦国有商鞅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厉行法政,其它齐、燕等国也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努力。韩、魏的改革,使韩、魏强盛一时,楚、齐、秦的改革,则使这些国家的实力明显强于其他诸侯,尤其是秦的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列国中最强盛的国家。改革则国兴,不改革则国亡,改革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起彼伏的诸侯改革,成为赵武灵王改革的时代背景。 随着各国改革的深入,各国间的兼并战争也愈演愈烈,赵国面临的周边环境日益严峻。赵国居于四战之地,西邻韩、秦、林胡、楼烦,北接燕、东胡,东与齐国隔黄河为界,南连魏国,并有中山在其腹心。这些毗邻的国家与部族,都对赵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赵武灵王即位的当年,便爆发了赵与齐、魏的战争。赵将韩举与齐、魏交战,战死桑丘。有关此次战争的人物、时间和地点,古史记载颇多歧异。《水经·河水注》引《纪年》载:"晋烈公十年,齐田胖与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获韩举,取平邑、新城。"《韩世家》《索隐》则说:"《纪年》......败韩举在威侯八年","举先为赵将,后人韩,《纪年》云韩举赵将......其败当韩威王八年"。晋烈公十年距韩威侯八年相差七十八年。经学者研究,晋烈公十年当为梁惠王后元十年,此说已成定论。梁惠王后元十年即赵武灵王元年。然《韩世家》载宣惠王八年"魏败我将韩举",《六国表》在同一栏却记载:"赵武灵王元年,魏败我赵茬。"白光琦认为:"《六国表》采自秦史,秦惠王十三年'魏败赵獾韩举',由于狴讹作蘸,遂误为二人.而分置于赵、韩两国栏内,《韩世家》也因之而误。"白光琦的观点较有道理。关于桑丘之地望,《赵世家》《集解》引《地理志》认为在泰山,《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纠正《集解》的说法,认为:"桑丘城在易州遂城县界。"平邑在今河南南乐,新城今地不详。桑丘当距平邑、新城不远,也当在泰山附近。从文献纷纷记载此次战争看,此次战争的规模与影响在当时很是不小。 |
在武灵王即位不久,位居赵国北部的燕国也曾出兵伐赵,据《水经·溏水注》引《竹书纪年》:"燕人伐赵围浊鹿,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勺梁。"从赵武灵王亲自率兵与代人共救浊鹿看,此次燕国入侵的规模也是不小的。 在与赵国毗邻的诸国、诸族中,最具威胁性的是秦国和中山。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国。赵国的西北边地即与秦国毗连,直接处在秦国的威胁之下。强秦的扩张严重地威胁着东方各国尤其是赵国的安全。 为了对付强秦向东方的扩张,魏将公孙衍发起合纵运动。公元前319年,在东方各国的支持下,公孙衍升任魏相,合纵形势正式形成。 公元前318年,五国联合攻秦,被秦打败。五国攻秦初战失利后,第二年,韩、赵、魏三国军队又联合进攻秦国,被秦国将军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打得大败,仅赵国军队就被斩首达八万人之多。东方强国齐国乘机出兵,在观泽(今河南濮阳北)再败赵军。五国攻秦事件以赵国损兵折将而告终。 修鱼战后,秦国开始蚕食赵国土地。赵武灵王十年,秦攻取赵国中都(也称西都,今山西平遥西南)和西阳(亦称中阳,今山西中阳西)(《史记赵世家》)。十一年,秦攻赵,败赵将军英(《史记·六国年表》)。赵武灵王十三年,秦再次攻占赵国蔺,俘虏将军赵庄(《史记·赵世家》、《史记·秦本纪》)。 除了强秦的威胁外,中山国也是赵国的一个心腹之患。它自魏文侯时期复国后,便雄踞河北中部一带,几乎将赵国一分为二。早在赵武灵王之前,中山就依仗齐国的支持,侵略赵地,曾经包围赵国的重地部,引水灌城,部城几乎不保(《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即位之后,"中山恃齐、魏而轻赵",多次与赵发生战争。赵武灵王十二年(前314年),燕国发生燕王哙让国子之的内乱,中山乘机出兵攻燕,赵武灵王出兵援救燕国,中山"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中山成为赵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此时整个赵国的形势如武灵王所说:"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史记·秦本纪》"英"作"泥"。 而无强兵之救。"正是基于这种严峻的形势,赵武灵王提出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方案。 |
沙丘之变是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次宫廷政变,是统治阶级内部围绕着权力财产再分配而引起的一场矛盾冲突。其直接原因是赵武灵王在王位继承人选择上的首鼠两端。太史公司马迁在著《史记.赵世家》时,对赵武灵王在王位继承人选择上所犯错误予以讥讽,其实武灵王的失误,根源在于赵国的王位继承传统。早在赵衰时期,赵姬因狄女所生赵盾贤,便让赵衰立赵盾为嫡子。赵简子因赵毋恤贤,废太子伯鲁,立毋恤为太子。赵氏在晋母体内崛起的时代,正是晋国宗法制度已严重破坏的时候,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征的宗法制在赵氏先人心目中并没有深深扎根。为了赵氏的发展,他们在选择赵氏宗主时往往采用立贤原则。立贤原则与嫡长子继承制并行,构成了赵氏王位继承制的基本特征。两种继承制并行,使赵氏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现诸多混乱。自赵襄子以后直到沙丘宫变,历代均有因王位继承问题而引发的变乱。襄子立伯鲁之孙为献侯。襄子去世不久,其子桓子争位,赶走了献侯,自立于代。桓子死,国人杀其子,复迎献侯。烈侯死,弟武公即位。武公死,赵又立烈侯太子赵章,即敬侯,结果发生了武公之子赵朝争位事件。敬侯死,成侯即位,又发生了公子胜争位。成侯死,又有公子缫与太子语争立。武灵王以前的王位争夺事件,对赵国历史发展未造成严重影响。到武灵王时,为解决王位纷争问题,武灵王错误地"欲分赵而王章于代",将赵国一分为二,赵何为赵王,赵章为代王。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当时诸侯激烈竞逐、互争雄长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力图蚕食、兼并其他列国,扩大自己的版图,尤其是赵国日益受到来自西部强秦的威胁,任何一种削弱国力的措施都有可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在赵国内部,无须说以惠文王为首的一派不允许代国分离,即使赵章也是以夺取整个赵国的统治权力为目的,决不满足于立为代王。赵武灵王此举实质上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倒退行为,造成赵王室内部的严重分裂,导致沙丘宫变,父子俱死,为天下笑,这便是他晚年的真正悲剧之所在。沙丘宫变,武灵王之死,使生气蓬勃的赵国活力顿失,强赵对秦的威胁不复存在,在秦赵对抗中,赵由攻势转为守势,开始被秦削弱侵夺。 |
六 武灵王时期的赵国疆域 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扩胡地千里,消灭中山,使赵国领土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扩展。经过武灵王的多年经营,赵国北部疆域扩展到今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一带,以赵长城与北方少数民族为界。赵东部边境延伸到黄河以东河间(今河北献县东)、扶柳(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一带。西北部边境以古涞水与燕国为界。西部边境较以前略有缩小,以汾水与秦为界。南部疆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仍和卫、魏、韩交错接界。西南部和韩交错接界。赵武灵王时期,是赵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疆域也最为广阔,古文献称之为"地方二千里"(《战国策·赵策二》)。 赵武灵王即位之初,由于秦齐等国的不断侵夺,赵国疆域呈现逐步缩小之势。武灵王元年,齐国攻取平邑,使赵国东部边境退缩到黄河以西,赵与齐以黄河为界。赵武灵王十年,秦攻取赵中都、西阳;十三年,秦拔赵蔺,赵国在西部边疆地区失去大片领土,赵国西部边境暂时退缩到汾水流域一带。 赵武灵王十二年,齐与中山乘燕发生内乱之际,出兵破燕,得到燕国大片土地(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不久,赵武灵王接受乐毅的建议,以赵国河东之地换取原属于燕国的河北之地(《史记·赵世家》),通过交换,赵国失去河东的高唐,得到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郊(今河北雄县南)、易(今河北雄县西北)和今沧州河间一带。今河北沧州市有赵武灵王墓,此墓虽是后人为缅怀武灵王的丰功伟绩而设立的衣冠冢,但亦表明武灵王的势力曾经到达这一地区。今河北霸县城南有古南关城,相传为武灵王所筑,霸县一带应是武灵王时期的燕赵边界地带。 随着胡服骑射改革的进行,赵武灵王开始大规模扩张领土,赵国疆域也随之扩大。武灵王二十年,赵攻克原阳,建立骑邑,将赵与北方少数民族边界推进到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一带。在原阳建立骑邑后,武灵王亲率骑兵,扩疆胡地,出遗遗之门,过九险之固,越五陉之险,到达林中一带。此次出兵,赵扩地千里,所得疆土范围大致包括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以南的河套地区、山西北部榆林地区和内蒙古以南的大片领土。此次大规模扩张领土后,赵武灵王筑起著名的长城,赵国北部疆域开始以长城为界。为加强对北部边疆的守护,武灵王在长城以内设置了代、云中、雁门三个边郡。赵武灵王时期,赵国疆域的另一个重大变化,便是向中心疆土的扩张。赵武灵王即位时,中山在赵国腹心,将赵国领土分割成几乎不相连接的南北两部分。武灵王改革之前,便已立下灭掉中山的雄心大志。赵以河东之地换取齐破燕所得河北地(《战国策.赵策三》),此次土地交换后,赵对中山形成了东南西北四面包围之势,武灵王交换土地很可能包含了消灭中山的意图。 赵武灵王十九年,赵出兵进攻中山。此后,随着胡服骑射改革,赵武灵王连年大规模进攻中山,向赵国腹心地区扩张领土。到赵惠文王三年,赵终于将自己的心腹之疾去掉,灭掉中山。在消灭中山的战争中,赵国先后得到宁葭(今河北鹿泉北)、曲阳(今河北曲阳附近)、丹丘(今河北唐县西)、华阳(今地不详)、鸱之塞 (今河北涞源南倒马关。又称鸿之塞)、部(今河北高邑东)、石邑(今河北鹿泉南封龙山下)、东垣(今石家庄市郊区东古城)、栾(今河北栾城)、南行唐(今河北行唐)、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等地。这些地方方圆约有五百里之广。灭掉中山后,使赵国领土范围之广阔,达到了顶点。 战国时期赵国疆域因连年战争而变幻不定,武灵王时期赵国广阔疆土常被后人视为战国时期赵国的疆域范围之标准。东汉史学家班固作《汉书·地理志》时,对赵国疆域作过具体描述: 赵分晋,得赵国。北有信都(今河北冀县附近)、真定(今河北正定附近)、常山(今河北元氏附近)、中山(今河北唐县附近),又得涿郡之高阳(今河北高阳东)、鄹(今河北任丘北)、州乡(今河北河间东北)。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渤海郡之东平舒(今河北大城)、中邑(今河北沧县境)、文安(今河北文安东北)、束州(今河北河间东北)、成平(今河北胶河东)、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今河南内黄东北)、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西有太原郡(今山西省东部)、定襄(今内蒙古托克托附近)、云中(今内蒙古萨拉齐附近)、五原(今内蒙古西部河套北)、上党。皆赵之分也。 班固所描述的赵国疆域,除代地(今河北蔚县一带)、邯郸未有述及,所述上党在赵孝成王时期曾一度属赵外,其余基本为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疆域。后世历史地理学名著如《太平寰宇记》、《括地志》等,在记述这些地区的历史沿革时,战国时期也都归人赵国版图之内。后人提到战国七雄之赵国,其较明确的疆土概念便是指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疆域。 |
很详细 以后慢慢看 |
赵秦修好与赵攻魏、齐、韩的战争 五国破齐之后,赵国成为东方唯一有实力与西方强秦相抗争的国家。由于秦、赵双方都不想立即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为此,双方展开了外交上的周旋。赵惠文王二十年 (前279年),秦昭王邀赵惠文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当时秦的实力稍强于赵,赵惠文王怕受到讹诈,不愿赴会。赵国上大夫蔺相如认为,如不赴会,显得赵国过于胆怯,劝赵王如约成行。赵惠文王接受了这一建议。赵国名将廉颇将惠文王送到赵国边境上,与赵王约定:"大王前去,估计来回路程与约会时间,总共不过三十天。三十天不回来,我们就立太子为王,以杜绝秦国的奢望。"惠文王应允。在与秦王会见的酒宴上,秦王趁酒兴请爱好琴瑟的赵王弹瑟,赵惠文王不得已弹奏了一曲,秦御史趁机用侮辱性的语言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见状,上前请秦王敲打瓦盆助兴,以供娱乐。秦王大怒,拒不答应。蔺相如跪请秦王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的随从企图挥刃加害相如,被相如怒目斥退。秦昭王只好很不情愿地敲了两下瓦盆。蔺相如召来赵国的御史写道: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令秦王敲打了瓦盆。秦国群臣高呼:"请用赵十五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高呼:"请用秦咸阳为赵王祝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酒宴期间,秦国始终未能占到上风而使赵国屈服。赵国名将廉颇等人用重兵设防,采取了周密的应变措施,秦国始终未敢出兵相攻。渑池会后,赵、秦修好,两国各自致力于攻占其他弱国的战争,彼此之间十年间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 在秦、赵两国修好期间,赵国趁机向魏、齐展开进攻。赵惠文王二十三年,赵派楼昌率军攻魏国几地(今河北大名东南),未能攻取,复换任廉颇为将,攻取几。第二年,赵又派廉颇玫取魏国防陵(今河南安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附近)。赵惠文王二十五年,赵派燕周攻取齐国昌城(今河北冀州西北)、高唐(今山东高唐东)。同年,赵、魏联合进攻韩国,攻到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秦派白起、胡阳救韩,在华阳大败赵、魏联军,赵将贾偃被俘。秦趁机出兵围攻魏都大梁,赵、燕出兵救魏,魏献南阳给秦国求和。赵惠文王二十八年,赵派蔺相如攻齐至平邑(今河南南乐)。 阏与之战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赵派公子邵人秦为质,提出用焦、黎(今河南浚县)、牛狐交换被秦攻占的蔺、离石、祁。秦如约交还蔺、离石、祁等地,而赵国食言,拒绝将焦、黎、牛狐交给秦国。秦王大怒,派中更胡阳(或作胡易)越过韩国的上党,进攻赵国的险要之地阏与(今山西和顺)。在是否救援阏与的问题上,赵国内部意见不一,廉颇、乐乘等人认为阏与道远险狭,难以相救;赵奢则认为,阏与道远险狭,好比两鼠在穴中相斗,勇猛者将获胜。赵惠文王采纳了赵奢的主张,命其率军迎敌。 赵奢率领赵军西援阏与,赵军刚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下令坚壁留守,前后达二十八天,造成了赵军不敢前往阏与和秦军交战的假象。秦派间谍侦察,赵奢佯装不知。秦将非常高兴,认为阏与唾手可得,放松了对赵奢的注意。赵奢见目的已经达到,突然命令赵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开进,仅用两天一夜的时间就赶到了阏与前线。赵奢随后让弓箭手在离阏与五十里处扎营,构筑防御工事。这时,秦将才得到消息,急忙率军赶来。赵奢采纳许历建议,一边严阵以待,避开敌人锐气,一边派一万军队占领了北山。秦军为了争夺制高点,向北山接连发动攻势,但都被赵军一一击退。接着,赵奢趁势转入进攻,大破秦军于山下,阏与之围随之解除。战后,为了表彰赵奢的战功,赵惠文王赐予他封号马服君,并升任许历为国尉。 阏与之战后,秦军又发兵进攻几(今河北大名东南),廉颇率领赵军再次大败秦军。秦军进攻东方六国的锋芒又一次受挫。秦在东下进攻六国的战争中,受到强赵的有力抵抗。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依靠其强大的国力与廉颇、马服君等著名战将,两次大败秦军,削弱了秦国进攻东方的锐气。"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战国策·赵策三》说赵国强大,"四十余年秦不能得其所欲"。也是对自赵武灵.王改革到赵惠文王末年间,秦想和削弱其他诸国一样削弱赵国,而未能得其所欲这一段历史史实的描述。 |
赵括,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敌,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不独赵奢一人,蔺相如、赵括之母都对赵括的为人及所谓的军事才能有着清醒的认识。蔺相如劝谏赵王:" 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括之母在赵括即将出征之时,上书赵王称"括不可使将",其翠由是:"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心,愿王勿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赵奢传》)赵孝成王没有听信蔺相如与赵括之母的苦口良言,执意派赵括为将。秦人了解到赵王中计,更易主将,暗中改派名将白起为上将军,主持长平战事,并在军中宣令,有敢泄露此事者斩。赵孝成王六年(前 260年)七月,赵括刚到前线,"悉更约束,易置军吏",派兵大举进攻秦军。白起设计,令正面部队诈败后退,引诱赵军追击,秦军另设两支奇兵,乘机袭赵军后路。赵军一直攻到秦军壁垒下,不能攻入。秦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骑兵断绝赵军后路,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为奇兵,切断赵军壁垒,把赵军分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两段。赵军粮道也被截断。秦派轻兵骚扰赵军,赵军作战不利,筑起壁垒坚守待援。秦昭王听到消息,亲自赶到河内,赐民爵一级,把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发到长平堵截赵国援军与送粮部队。赵军被困四十六天后,饥饿难忍,军中出现暗中杀人以相食的现象。赵括见救兵无望,便分为四队轮番进攻秦军壁垒,企图突围。最后,赵括出锐卒自搏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多万军队全部降秦。白起怕赵军反叛,除释放二百四十多个幼年战俘外,将四十多万赵军"挟诈而尽坑杀之"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长平一战,赵前后阵亡四十五万人。 战场上的硝烟散尽后,留下的只是累累白骨。长平之战结束七百多年后,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著《水经注》时,引用前人的记载,对长平之战的古战场与白起杀降的古遗址进行了记述。《水经·沁水注》引《上党记》载:"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日'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秦军用赵国士兵头颅堆起来的"白起台",唐人称之为"头颅山"(《元和郡县图志》泽州高平县"头颅山"条)。宋人所作《太平寰宇记》,记载白起杀降处"露骸千步,积血三尺,地名'煞谷',唐开元十年,玄宗行幸,亲祭,改名省冤谷"。《上党记》与《太平寰宇记》对白起杀降的描述,多出于民间传说,而这些民间传说存在的本身,已经说明这场战争的空前惨烈与残酷。省冤谷的得名,能否告慰赵国将士的冤魂呢?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调查与走访,在今山西永录村周围发现过尸骨坑十多处,但在平整土地、挖房基时基本都已破坏。1996年,考古工作者对永录1号尸骨坑进行了发掘,发现坑内埋藏尸骨个体大约有一百三十多个,均为男性,年龄大多在2删岁之间。这些尸骨就是赵军亡卒。 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向衰的转折点。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成为人们经常探讨的问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赵国政治的腐朽。赵孝成王则是赵国腐朽政治的代表。开战之初,其抗秦决心并不坚定,稍遇挫折便寻求妥协,他的妥协使赵国失去了合纵抗秦的机会。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他又听信间言,任命赵括为将,使赵国空有四十万大军,却失去了军事上与秦抗争的能力,最终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战争也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后勤保障是战争取胜的基础,由于赵国经济发展的失衡,使赵国的粮食生产远远落后于秦国,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赵国军粮不济,使赵国在持久战中陷于不利地位,赵孝成王责备廉颇守而不战,就是因为赵国军粮缺乏之故。军粮的缺乏促使赵国急于决战,这使赵国又失去了久劳秦师最终取胜的机会。战争还是指挥员智慧的较量,长平之战中赵括指挥之无能与失误,威为长平之战失败的直接原因。长平之战战败后,在强大秦国的进攻面前,赵国变得奄奄一息,东方足以和秦相对抗的最后一个强国受到了彻底的削弱。 |
邯郸保卫战的胜败,直接关系到赵国的生死存亡。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平原君赵胜家后宫以百数,仍旧"婢妾被绮毅,余粱肉",平原君本人则"器物钟磬自若"。邯郸传舍吏子李同以赵国灭亡"君安得有此"的道理游说平原君,平原君接受李同的建议,"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同率领奔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赵人一方面英勇抵抗,一方面积极争取外援。平原君亲率二十名勇士前往楚国求救,楚王害怕强秦,不敢出兵。赵勇士毛遂按剑上廷叱楚王,陈说秦国对楚国的危害,分析战国形势,申明合纵不仅为赵,也是为楚之大义,使得楚王同意与赵结盟,派遣春申君将兵救赵。此时魏公子为报平原君,采用隐士侯赢之计,利用魏王最宠幸的如姬从魏王卧室内窃出魏王用以统帅军队的兵符,与力士朱亥一起来到前线,在前线击杀晋鄙,亲率八万精锐魏军攻秦救赵。秦军在魏、楚援军与赵国军队的夹击下,被打得大败。秦将郑安平在赵军围困下,率领两万秦军投降了赵国,秦将王龅率军撤退,历时两年之久的邯郸保卫战胜利结束。 邯郸保卫战的胜利,是诸侯合纵抗秦的胜利。由于史料的缺乏,这次重要战役的过程文献中没有详细记载。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汤阴五里岗发现了一处战国后期阵亡将士古墓群,学者认为,此墓群在年代、地点与考古现象等方面都与邯郸之役相符,邯郸之役中,魏、楚联军就驻扎在今河南汤阴一带,秦军为阻挡援赵,在此设有重兵,秦军与援军之间发生激烈战斗,此墓群便是当时阵亡将士墓。墓群密集分布在二十多万平方米的范围内,东西成行,排列有序,总数约有四千座,死者多为男性青壮年,有的尸骨上还有铜镞。此墓群反映了当时战争之惨烈、延续时同之长及双方伤亡之惨重,为我们再现了联军与秦军作战的激烈壮观场面。 |
五 赵孝成王末年与邻国的战争 赵燕之战与秦攻略赵 秦将王龅在进攻邯郸失败后,还奔汾,进攻魏军,拔宁新中(今河南安阳南),更名为安阳。第二年,赵在楚、魏、韩联军的帮助下,收复被秦所夺的新中,秦军撤 走。秦赵的矛盾经过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与新中战斗后,暂时得到缓和。然而燕赵之间的矛盾却又尖锐起来。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邯郸保卫 战尚未结束,赵国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领原燕国之众叛归燕国(《史记·赵世家》),燕赵矛盾开始产生。为了联合楚国进攻燕国,赵派虞卿到楚国游说楚相 春申君,出兵伐燕,以求封地于赵。春申君是否出兵伐燕今不可知,可是就在这一年,赵困将灵丘(今河北蔚县)封给了春申君。 |
邯郸保卫战刚结束不久,平原君就 准备北伐上党,出兵进攻燕国。由于冯忌的劝说,赵国没有出兵(《战国策·赵策三》)。赵孝成王十年,秦派将军掺进攻赵国,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史记· 秦本纪》);赵派乐乘、庆舍率军进攻秦信梁军,攻破秦军(《史记·赵世家》)。燕军乘秦赵交战之机,攻占赵国的昌城(今河北冀州西北),进一步激化了燕赵 矛盾。孝成王十五年,燕王派丞相栗腹与赵结好,用五百金给赵王祝酒。回到燕国后,栗腹却以"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为由,劝说燕王出兵伐 赵。燕王征询昌国君乐间的意见,乐问认为赵国是"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也"。但燕王不听劝阻,声称要以五伐一,派出大军六十万,并派战车两千乘,分 兵两路进攻赵国:一路以栗腹为帅,率军四十万攻部(今河北高邑东);一路以卿秦为帅,率军二十万攻代(今河北蔚县),燕王亲率偏师随军出征。 |
赵国针锋相 对,也分两路迎战燕军,一路命廉颇为将,率八万人在部迎战栗腹;一路命乐乘为将,率五万人在代地迎战卿秦。结果是燕军大败,栗腹被杀,卿秦、乐间成为赵军 的俘虏。随后,赵军转入进攻,在两年的时间内,廉颇和乐乘先后两次率军攻入燕国腹地,包围了燕国的国都。十八年,延陵君率军队随从廉颇助魏攻燕。等三十七 城(《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燕国请求割让五座城池与赵议和,赵国应允。十九年,赵、燕两国交换土地,赵国将龙兑(今河北满城)、汾门 (今河北徐水北)、临乐(今河北固安西南)三城交还燕国;燕国将葛(今河北高阳北)、武阳(今河北易县南)、平舒(今河北大城)三城交还赵国。赵燕战争至 此告一段落。 |
孝成王二十年,秦克赵晋阳,使赵国失去了以西阻挡,秦攻赵已经变得非常容易。 李 牧抗匈奴 匈奴是活动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其活动区域与赵国北部边境相衔接,赵武灵王时期,国家强盛,在赵国北疆筑起长城,并驻军防守,匈奴不敢寇赵边。孝成王时 期,随着赵国国力的衰弱,匈奴不断侵扰赵边,严重威胁赵国北部边疆的安全。为抵御匈奴的人侵,赵命代北名将李牧驻守于代(今河北蔚县代王城)、雁门(今山 西北部)一带,担任防御匈奴的任务。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记载,李牧镇守代、雁门等地期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李牧下令:"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次入侵,赵军总是点起烽火,入保城中,不 与匈奴交战。几年之后,赵国毫无损失。匈奴与赵国边将都认为李牧胆小。赵王也多次派人指责李牧,李牧不为所动。赵王便派人替换李牧。新将到任后,匈奴每有 骚扰,赵军都出兵迎战,但赵军每每失利,损失惨重。赵王只好重新任命李牧守边。李牧与赵孝成王约定,仍以故法治军,赵孝成王应允,李牧再次出任边关主帅。 李牧治军依旧,战士们日享赏赐而无战事,都纷纷请战,要求与匈奴决战。李牧看时机已经成熟,就选战车一千三百乘,骑一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射手 十万人,加紧训练。同时,为了欺骗敌军,李牧让赵军满山遍野去放牧,匈奴一入侵,就故意丢下千余人败走。匈奴果然中计,其首领单于亲自率领大军入侵,李牧 巧妙利用敌人骄傲和轻敌的弱点,多设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此后的十余年问,匈奴不敢轻易侵犯赵 边,赵国的北部边疆安定下来。六赵国疆域的急剧缩小。 |
七 赵国的灭亡 悼襄王时期的对外战争 公元前245年,孝成王去世,其子偃即位,是为悼襄王。悼襄王年间,赵国的对外战争仍是连绵不断。孝成王去世后,廉颇率军攻取魏国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但悼襄王对廉颇这个三代老将怀有戒心,派乐乘替代廉颇。廉颇拒绝接受悼襄王之命,进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出奔魏国。后来赵国因多次受到秦国的攻伐,准备重新起用廉颇,廉颇也希望能为赵国效力。赵王派使者到魏国察看廉颇是否可用,廉颇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暗中向使者行贿,使者向赵王汇报:"廉将军虽老,尚善饭,了河间六城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庞媛从燕回师南援时,上党郡与河间地区已完全被秦占有,赵悼襄王在不得意中死去。 赵国的灭亡 公元前234年,赵悼襄王去世,子迁即位,是为赵幽缪王。悼襄王初年,曾立嫡子赵嘉为太子。后赵悼襄王娶一美女--邯郸倡,生赵迁。邯郸倡暗里中伤赵后与太子嘉,昏庸的悼襄王废赵后,立邯郸倡为后;废太子嘉,立赵迁为太子。赵迁素无品行,赵国江山就是葬送在他的手里。 幽缪王二年(前234年),秦大举攻赵,将攻取的赵国北部土地建成雁门郡与云中郡。秦将桓犄攻赵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赵将扈辄率军迎战于平阳,赵军大败,丧师十万,扈辄被杀(《史记·秦始皇本纪》),赵国再次受到重创。第二年,桓龋从上党越太行山,攻取赵地赤丽(今地不详)、宜安(今河北藁城西南),对赵国首都邯郸形成包围之势。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赵任命李牧为大将,率军反攻,大破秦军于肥(今河北晋州西),桓旖畏罪奔燕,李牧因功封为武安君(《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赵世家》)。幽缪王四年,秦兵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攻到邺地,一路由太原向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进攻,李牧在番吾击退秦军。虽然李牧一再击败秦军,但赵国丧师失地,损失惨重。数战之后,邯郸仅存。 幽缪王五年,赵国代地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今河北满城西)西北到平阴(今山西阳原西),房屋倒塌大半。幽缪王六年,赵国出现饥荒。严重的自然灾害,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幽缪王六年,秦派内史腾进攻韩国,俘虏韩王,韩国灭亡。第二年,秦趁赵国发生饥荒,乘胜兵分三路,大举攻赵。北路由李信率领,兵出太原、云中;中路由王翦率领上党之兵,通过井陉,进攻赵中部;南路由端和率领河内军队,自黄河北岸进攻邯郸。赵派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率军御敌。"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关于李牧被杀事件,《战国策·秦策五·文信侯出走章》记载与《史记》中的《赵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张释之冯唐列传》的记载颇有不同。《战国策·秦策五》记载,赵国有宠臣韩仓,"以曲合干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嫉贤妒功臣",赵王听信谗言,召李牧回宫,命韩仓数之以"为寿于赵王前而捍匕首",李牧解释说是自己害有孪曲病,恐见赵王时手不及地,让人接了假手,并给韩仓出示了假手。韩仓以王命为辞,还是让李牧自杀了。在关系到赵国生存的危急时刻,赵幽缪王杀贤将李牧,无疑于自毁长城,加速了赵国的最后灭亡。 幽缪王八年,王翦猛攻赵军,杀死赵葱,俘虏赵王迁与颜聚。赵国原太子嘉帅其宗百人奔代,自立为王,定都代,赵国大夫纷纷奔代,燕赵合军,驻扎上谷。公元前 222年,秦攻取代,俘赵王嘉,赵国所属领土变为秦国一郡。赵国灭亡。 |
赵国自赵襄子元年(前475年)即位建国,到赵王嘉被秦俘虏①司马迁作《史记》,之所以没有采用《战国策》的记载,是因为《史记》所载李牧的故事是司马迁从汉朝人冯唐那里听说的。冯唐之祖父在赵为官卒将,与李牧友善,而冯唐的父亲在代为相,与赵将李齐友善,因此他们对李牧的事情非常熟悉,司马迁也认为冯唐所说比较可信。然冯唐对汉文帝所说,意在劝说文帝赦免任用魏尚,其用意非常明显,他所讲述的李牧的故事并不比《战国策·秦策》所载更可信。 (前 222年)赵国灭亡,共经历了十二代十三位国君,存在了二百二十三年。在这短短的二百多年中,赵国经历了一个由初步发展到强盛,直至最后灭亡的过程。在赵国的初步发展阶段,其国君锐意进取,赵国蓬勃发展,充满了无限活力。到赵武灵王改革后的最强盛时期,东控强齐,西按强秦,赵国成为影响战国格局的重要国家。到孝成王时期开始衰落,长平惨败,使赵一蹶不振。从此日益受到强秦的蚕食,直至灭亡。综观战国时期的赵国历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她的兴旺衰败的历史过程,给今人提供了诸多的历史启示。 第九章 赵国的经济与经济制度 |
第九章 赵国的经济与经济制度 战国中期以后,赵国"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史记苏秦列传》),是当时公认的强国。当然,赵国的强大并非徒有虚名,而应当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的。赵国地域辽阔,境内有高原、平原、高山、盆地,地貌条件复杂多样,土地资源丰富,因此赵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赵国各项经济制度亦日渐完善,并呈现出与战国社会进步同步发展的时代特征。以下,先从赵国各个经济部门谈起。 一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与耕作方式的改进 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革上开始的。春秋战国期间,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使冶铁手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铁制生产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赵国也与其他各国一样,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了铁制生产工具。 建国以后,在赵国的疆域内发现了大量的战国时期的铁制生产工具。石家庄市市庄村战国遗址中发现铁器四十七件,器型以镁、削为主,多数为生产工具。邯郸市郊发掘的赵王陵及京广线西侧多次发现战国时期的铁铲、铁镘、铁削等铁制工具。赵王城和百家村遗址中也出土有战国时期的铁铲、铁斧、铁锛、铁镘等,西小屯也出土有战国时期的铁斧、铁铲、铁锛;邯郸齐村24号战国墓中出土有空首布式的战国早期铁锄,邢台曹演庄出土有铁镘和铁铲;讲武城和午汲古城址中也出土有铁犁、铁镰、铁锸、铁锛等;磁县下潘汪出土有合模铁镘范和铁铲、铁削、铁镰等。这些出土的铁制生产工具多达上百件,以锄、镰、镘、斧、锛、削、刀等器型为主,大部分都为农业生产用具,其中石家庄市市庄村遗址中出土的各类生产工具中,铁制生产工具占了其中的65%,这说明,赵国的农业生产中,铁制生产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铁制生产工具的推广使用,使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和广阔的森林地区的开垦成为可能,这对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春秋后期,牛耕已被各国推广使用。从山西浑源出土的牛尊来看,春秋后期晋国的牛都已穿了鼻环,说明牛已被牵引来从事劳动。春秋晚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在国内兼并战争中失败以后,逃到齐国,其子孙变为农民,有人说"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就好比"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九》)。言养在宗庙里用作祭祀的牺牲放到田亩里来耕作,这足以证明牛耕在春秋晚期的晋国已被广泛使用。出于晋国的赵国当然也不会例外。其农业领域中牛耕的使用,也可以从出土的铁犁铧中得到证明。铁犁铧是与牛耕配套使用的工具,河北武安午汲赵城遗址中出土的铁犁铧,形体呈"V"字形,前端尖锐,后端宽阔,具有很强的刺土能力。这比起以前使用的耒耜耕作,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赵国各地出土的铁制农具,形式多样,各种农具问分工细密,适应于中耕、除草的各种需要。用当时人的话来说,可谓是"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或者"耕者且深,耨者熟耘"(《韩非子储说左上》)。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赵国在耕作技术上的进步。 |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先秦时期,赵国疆域里的内陆湖泊薮泽较多,河北大平原西侧与太行山冲积扇之间,据文献记载有鸡泽、、诋泽、海泽、皋泽和大陆泽等,汾水流域有昭余祁薮,这些都可以用来引水溉田。赵人还利用知伯灌晋阳之渠,蓄以为沼,用于灌溉,后名之为知伯渠,这是赵国早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到了水利的兴修,人们对于堤防的建筑有了许多经验,或认为"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或认为"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据《苟子·王制》记载,当时政府还设置了专门负责兴修水利的官员"司空"。尤其当时黄河流经今河北临漳、肥乡、曲周、广宗、衡水、沧州等地,经天津人海,经常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堤防的修筑便成为当务之急。而铁制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便为堤防的修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当时齐国和赵、魏是以黄河为界的,赵、魏两国的地势较高,齐国的地势较低,黄河泛滥时齐国遭受的灾害最为严重,因此,齐国首先沿着黄河修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的长堤防,以防止黄河的泛滥。自从齐国沿着黄河筑了长堤以后,便使得黄河泛滥的水流直接冲向赵、魏两国,于是赵国和魏国也沿着黄河修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的长堤防。从此,在黄河两岸堤防之间五十里的宽阔地带,河水时来时去。 显而易见,这些堤防只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修建的,虽然他们"各以自利",不免产生"以邻国为壑"(《孟子·告子下》)的弊害,但对于本国人民的奉命财产还是起了-定的保护作用。由于黄河两岸筑堤,土地也随之吧扫弓趋睐,据说,当时两岸"(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廓,排水泽而居之"(《又书·沟洫志润贾让疏)。可见,堤防对防止水害,保护农业生产,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农本理论的产生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赵国的农业生产采用了精耕细作的方式,开始重视深耕、中锄和施肥等技术。《苟子·王制》说"相高下,视肥硗,序五种","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肥施田",农业便可以有多收成。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赵人已经认识到,野草、树叶在土中腐烂后可以作为肥料,《苟子·致士》说"树落则粪本",将野草、树叶作肥料,扩大了粪肥来源。对积肥、施肥的重视,是赵国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赵国还采用了复种制。《苟子· 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一年中秋收后种冬小麦,夏收后种秋庄稼,充分使用了土地肥力。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成长,一些政治家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理论。赵国的思想家苟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开源节流、"强本节用"的理论体系。苟子认为人力可以战胜自然,如果"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
赵国畜牧业的情况 赵、秦共祖,其祖先有着悠久的从事畜牧业的传统。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在推翻夏王朝的战斗中"为汤御"。费昌的玄孙孟戏、仲衍又为帝太戊御。西周中期,造父也以善御著称,当徐偃王发动叛乱时,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史记·秦本纪》)。由此可见,赵的先祖对于养马、驯马还是相当精通的。秦国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其畜牧业的规模相当庞大,而且有着系统的经营管理,畜牧业在军需、农业生产、乘传、转输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秦国和赵国同为战国中晚期的两大强国,就军事实力而言,秦有"车千乘,骑万匹",赵国同样拥有"车千乘,骑万匹",实力不相上下。由秦国的军事实力和畜牧业的关系可以推知,赵国畜牧业的规模也应当是相当庞大的。历史文献和云梦秦简为我们提供了秦国畜牧业的大量信息,而有关赵国畜牧业的情况,却缺乏系统的记载。尽管如此,零星的材料仍然为我们勾勒了赵国畜牧业的大致情况。 《汉书.地理志上》说赵国所在的冀州"畜宜牛羊",并州"畜宜五扰",据颜师古注,五扰即马、牛、羊、犬、豕。《尚书·禹贡》说冀州"岛夷皮服",皮服的使用应该是与狩猎相联系的。《史记*货殖列传》称"燕、代田畜而事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也称李牧在代地"大纵畜牧,人民遍野",《史记·赵世家》载有苏厉给赵惠文王的书信,信中将代马、胡犬、昆山之玉称为三宝。《汉书*地理志下》称代地自定襄、云中、九原、雁门一带"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 赵国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 关于赵国畜牧业的分布区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指出:龙(今山西利津与陕西韩城之间)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北)以北地区,经济物产是"多马、牛、羊、旃裘、筋角"。史念海据此画出了一条由碣石向西南沿今燕山南麓,至于恒山之下,再西至汾水上源,循吕梁山而至龙门的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此线以西以北地区为当时的畜牧区或农牧兼作区,以东以南则为农耕区。按此线划分,赵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属畜牧区或农牧兼作区,其中最重要的畜牧基地就是代地。战国时人们动辄称道"代马"(《战国策·秦策三》),足见代地当为赵国生产良马的重要地区,而再往北的内蒙占高原则为典型的游牧区了。 赵国畜牧业的发达,对赵国的政治、军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地畜牧区的存在,为赵国与游牧民族之问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前提,使赵国接受"胡服"成为可能。畜牧区代地的居民为赵国骑兵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兵源,盛产的良马,保证了骑兵所需的马匹,因而使"骑射"成为现实。可以说,赵国在当时能拥有"骑万匹",在列国中是首屈一指的,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应当是与其畜牧业的发达密不可分的。 |
度量衡制度 度量衡制度是衡量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度量衡器的日趋讲求,是交换经济日益发达,人们对财产的计较愈加认真的具体表现。文献中对赵国的度量衡制言及很少,现据考古发现对此作些补充说明。 赵国的容量器有考古发现的一件铜壶(藏山西省博物馆),壶铭"土匀杳(容)四斗锌"。土匀即土军,赵国地名;锌即棹楹,容器名。此器实测容7000毫升,折算每升合175毫升。出现在战国晚期器物上的容量单位有升、益、斗、釜、斛等,此件赵器是以斗作容量单位的。学者或据以认为,与列国每升的单位量值多为 200毫升上下相比,赵国的量制稍偏小些。然此认识似有偏颇之处,根据《长陵盂》等其它赵国量器测如,赵的一升约为211毫升,与列国之间差别不大。原氏扁壶(三晋赵器)先后刻款所示两种量制,所差也很小。陈梦家先生指出,秦始皇统一前的列国度量衡标准大致上是相近似而稳定的,差异和变化都不很大。这一点也可以从赵国的衡制中得到反映。 赵国的衡制大致经历了从钎制到朱(铢)两制两个过程。"钎"是三晋地区主要的衡量单位,这在魏国和韩国铸造的地名加重量的货币上可以看出。赵国此时也可能采取钎制,但由于赵国货币基本上是二等记值(除甘丹刀外,其他货币均有大、小两型,为二等记值)。以布币为例,使用时间长了,布币的大小人们一望就可以知道,所以其货币上只铸地名,不铸重量,只是在小布上铸上"半"字,表示值大布的一半。通过对钎布重量的计算,钎约合今11-13克左右。 从衡制发展的角度看,其计量单位是朝着细小和精确的方向发展,钎制无论如何精细,也不如铢两制计量简便和精确。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衡制计量单位统一的要求日趋迫切,以便使列国间的商业贸易更加便利。赵国适应这一厉史潮流,在战国晚期普遍使用了铢两记重。 十二朱皆为一两之半,因此赵一两等于二十四铢。此外,1979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出土七件虎头纹饰银节约,据考证为赵国所造;另外1977年河北易县辛庄头战国墓中出土了一批金饰件,背面有记重铭刻,据黄盛璋考证,也为赵器,银节约与金饰件均采用铢、两记重。这些足以说明,铢、两制是赵国通行的衡制。赵国衡制中,两以上当为斤。上海博物馆所藏原氏扁壶,铭有"重十六斤",原氏即《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十一年城元氏"之"元氏",遗址在今元氏西北故城村。斤以上有石与半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司马禾石"铜权一件,另有"公刍半石"权出于山西介休,亦为赵地所造之权。 至于衡值,司马禾石实测为30350克,但纽稍残,经中国历史博物馆按残迹复原权纽,则为30933克,一斤之值约为258克。原氏壶"重十六斤",实测重4300克,一斤之值为268.7克。西沟畔匈奴墓七件银节约由于年久腐蚀,原有颜料全部脱落,故重量略轻,一斤之值自22卜227克不等。辛庄头战国墓金饰件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用精密天平测量,一斤之值为248.4克。可见除银节约由于年久腐蚀的原因外,赵国衡值与西沟畔匈奴墓所出两件秦金饰牌所记一斤之值246.8、251.5克基本相同。如取成数,赵衡制一斤之值可定为250克,与列国无异。 以250克为一斤的单位量值,经过秦始皇统一和推行,延用了五六百年,直到南北朝时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此可见,过去认为赵衡制略小于秦制的说法是不确切的,赵国衡制与列国衡制间的一致性,对其商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赵国货币与度量衡制度的大致情况,货币与度量衡制度的健全和发达,是赵国商业繁荣的两大标志,除此之外,赵人商业意识的浓厚以及商业都市的形成则是赵国商业繁荣的另外两个标志。 战国时期,除秦国重农抑商外,其他各国基本上是农商并重,行商营利蔚然成风。《史记·货殖列传》说:"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贫人学事富家,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齐国人刁间任用奴隶行商,"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然愈益任之。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鲁人邴氏,"贳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宛人孔氏靠铁冶致富后也转入行商,"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当时所谓"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就充分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商业意识。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