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晋国诸卿家族史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晋国诸卿家族史[第20页] |
作者:相思菁灵 |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五、赵鞅围卫 晋国人虽然不甘心拱手让出霸权,但情势还在一步步走向糟糕。公元前500年夏,齐、鲁两国在夹谷结盟,这样,鲁、郑、卫,三个中原地区实力可观的诸侯全部投入齐国人的怀抱。 晋国方面迅速作出反应:赵鞅(现在已经担任中军佐)率军东进,围攻卫国。 这次出兵是为了报复去年齐、卫发动的夷仪之战,按说,卫国的背叛,直接原因就是当年结盟时赵鞅分派的代表不当,因此,赵鞅也就有弥补过失的责任;还有一层原因,去年,卫灵公为配合齐国人作战,挥兵攻打五氏,攻破五氏城的西北角而据守,导致城中的晋国守军当夜溃散。五氏是邯郸的屏障,而邯郸的守将邯郸午(赵午,赵穿后代)与赵鞅本是一家(虽然已经别立为邯郸氏)。 这次围卫,邯郸午的表现相当勇猛,率领70名步兵攻打卫都城帝丘西门,在城门洞杀死卫军,向上高喊:“让我们以此来报答你们去年的攻击吧!”收兵回来,大夫涉佗告诉邯郸午:“你是很勇,但是如果我去,他们根本不敢开门迎战。”也领着70个人,第二天一早就去叫阵,70人在城门口左右排列,站着纹丝不动,一直到中午,卫国人依然不敢开门应战,这才趾高气扬地撤退。 但上述只是花哨的表演,卫国人依然在顽强防守,大军无功而返。经过调查——或许根本不需要调查,赵鞅才知道卫国人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叛离,是当年涉佗、成何羞辱了人家的国君。于是赵鞅拒捕了涉佗,再次请求与卫国和好,卫灵公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主,坚决不肯。气得赵鞅杀死了涉佗,成何赶紧逃跑,流亡到了燕国。赵鞅的处罚如此不公,也被《左传》借君子的评论君子嘲讽了一番。 自此,卫国彻底与晋决裂。多年以后赵鞅执政,又曾进行过一些努力。但最终还是不能如愿。 六、卫伐曹 卫国的利益继续得到齐国人的保障。年498年夏,卫国的公孟彄领兵攻打曹国,攻克了曹都之郊而退兵。 |
(二)阳虎之乱 随后的两年,鲁国多事,前后两次受到齐国的攻击,也前后两次伐齐,一次伐卫,匆忙的战事中,阳虎越来越感到国事力不从心,难以如意,于是下定决心,酝酿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政变活动。 1阳虎密谋 (1)党徒 季寤(子言):季桓子之弟;公鉏极:季氏族人,季桓子族子;公山不狃:季氏家臣,费邑宰。以上三人都是在季氏家族的不得意者。 叔孙辄:叔孙氏庶子,不得志于叔孙州仇(武叔)。 叔仲志:叔仲带之孙,叔仲小之侄。叔仲小于前530年参与季氏家臣南蒯的叛乱,故叔仲志家族受到牵连,自己在鲁国也颇不如意。 以上五人为阳虎周围的核心成员。 (2)目标 除去三桓,由季寤取代季桓子,叔孙辄取代武叔,阳虎自己取代孟懿子。 (2)时间 公元前502年10月3日(壬辰)。 (3)手法 由阳虎出面,在蒲圃(在鲁都东门外)宴请季桓子,趁机杀之,随后攻灭叔、孟两家。阳虎密令季氏的军马,4日准时前往蒲圃与自己会合,在诛杀季桓子后随即对叔、孟发起攻击。 此事成败关系生死存亡,阳虎十分慎重,并十分虔诚地在10月1日祭祀鲁国历代先君,又在2日在僖公庙里进行禘祭。 2孟氏之备 不幸的是,如此绝密的事情还是泄露了出去。 孟氏的家臣、成邑(孟氏采邑)宰公敛处父(公敛阳)成为关键人物,这是一位忠于孟氏、机智果敢,连阳虎都忌惮三分的人物。探得消息,马上向孟懿子汇报:“季氏在调动部队了,究竟怎么回事?”孟懿子:“什么?我没听说啊!”公敛处父立刻明白过来:“哦,没和您商量,那肯定是阳虎自己干的,他准备发难了。一旦事变发生,一定还会波及到您,我们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于是,孟懿子也密令自己的武装:10月3日集结待命。 3生死时刻 10月3日,在众人的“保护下”, 季桓子的马车向蒲圃驰去。 季桓子环顾四周:阳虎带人在前面开道,断后的是阳虎的从弟阳越,虞人们手执铍、盾夹在两边,四面密不透风,为自己驾车的家臣林楚也是神色凝重,如临大敌。 桓子突然打了个寒战,他感到万分的恐惧——自己被劫持了! 也是福至心灵,季桓子开口央求林楚:“你的历代先人都是季氏的忠良,你可得继承先辈遗志啊!”林楚答:“对不起,您的命令下达太迟了。阳虎执政,整个鲁国都听他的。我如果违背,只是白白找死,我死了对您也没任何益处。”桓子:“怎么会太迟呢?!你能将我送到孟氏家吗?”林楚:“臣不敢爱死,但恐怕还是不能让您幸免。”桓子:“那就试试吧!” 季桓子的急智的确让人钦佩,他知道,东门外就有孟氏的一所正在动工的宅院,那是孟懿子为自己的族人公期建造的,可巧,现在就有300名强壮圉人在施工。 蓦地,林楚狂催马匹,车子沿着大道迅速驰驱,居然冲出了前后左右的严密包围。阳越在后面紧追,放箭射向季桓子,但没有射中。车子快速驰入孟氏的新宅,大门随即关闭。里面的人从门缝里射箭,阳越当即丧命。 转眼间,到手的机会就这样葬送了。阳虎的反映也算敏捷,立刻掉头,冲入都城,劫持了鲁定公和叔孙武子,准备再率兵攻打孟氏。但他没想到的是,孟氏的武装早已集结完毕,而自己的大队人马还没有到来,这样一来,战局就颇为不利了。公敛处父帅领成邑的军队从都城的上东门杀进,而后与阳虎在南门内展开撕杀,居然不能取胜;公敛处父不屈不挠,又在棘下(城内地名)继续开战,阳虎方面人少,终于不敌。一看情势不利,阳虎脱掉甲胄,进入公宫,带着鲁国的两件国宝——宝玉、大弓——退出都城。危急时刻,阳虎表现得相当镇定,命人扎营于五父之衢——当初大家盟誓诅咒的地方,自己倒下就睡,等手下为自己做饭。属下劝他:“他们恐怕马上就追来了呀!”阳虎:“鲁人听说我出来了,只会庆幸自己没死,哪还顾得上追我?!”从人冷笑:“嘻!还是赶紧驾车走吧!公敛处父在呢!” 这边,公敛处父果然要追过来,但被孟懿子制止了。公敛处父又想杀死季桓子、吞并季氏,孟懿子害怕他真动手,赶紧把季桓子护送回府。 这么一折腾,阳虎得以从容撤退,跑到自己的地盘——讙(在今山东省宁阳县北)、阳关(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南)——继续抵抗。 |
(三)阳虎奔晋 惊心动魄的一幕过后,都城的三桓需要时间来稳定心神与局面,于是,他们也就没有立即发起猛烈进攻;无论如何,大局已定,阳虎这个“恶魔”再也难翻起什么大浪了。时间匆匆来到公元前501年,阳虎也知道,仅凭讙、阳关两地是无法长期与整个鲁国抗衡的,这样负隅顽抗的局面也不能坚持很久。于是也就不再一味走极端,与鲁国过于僵化。夏天,阳虎主动把去年从鲁宫拿来的两件国宝——宝玉、大弓,归还给鲁人。6月,鲁国才出动大军攻打阳关,阳虎命手下焚烧阳关的城门,战场一片大乱,阳虎一行也就趁乱冲出,逃往齐国。 在齐国,阳虎大力鼓动齐景公伐鲁,景公本已动心,但随国家重臣、九十多岁的鲍文子出来斥责阳虎是乱臣贼子,要祸害齐国,情形马上逆转,景公又决心制裁阳虎。经过一番斗智,阳虎巧妙脱身,绕道宋国,最终来到晋国——此时自己投奔晋国的拦路虎士鞅刚刚去世,中军佐赵鞅很愿意接纳他。 听说赵鞅接纳了阳虎,孔丘冷冷放下一句狠话:“赵氏其世有乱乎!”——还不是一般的有乱,而是长期有乱。个人感情上的的好恶往往足以迷蔽一个人的理智,现在的孔子就是这样。 《韩非子》记载:听说阳虎到来,赵鞅亲自出迎,立即“相之”——将其任命为首辅。左右纷纷劝阻:“阳虎善窃人国政,怎么能以他为相呢?”赵鞅很坚决:“阳虎可以尽力窃取,我也可以尽力固守啊。”——就是看中阳虎的才干了。于是以权术驾御,阳虎再不敢胡来,而是悉心辅佐。其结果,韩非的评价是:“兴主之强,几至于霸也”。孔子近乎诅咒的预言不幸落空了。 |
三、齐鲁结盟 到了公元前500年,鲁国终于倒向齐国的怀抱,坚持了130多年的联晋制齐的国策就此终结。其原因有三:第一,晋国方面,一贯支持鲁国的执政士鞅去世,继续从晋国获得那样力度的庇护与支持已经很难;第二,齐国方面,齐景公现在已经把郑、卫两过牢牢团结在自己旗下,前501年秋,齐、卫联合出兵攻击晋国领土,顺利攻克晋国的夷仪,此战的政治影响远远大于军事意义,它让鲁国人看到,现在换船是安全的,脑筋僵化才是危险的;第三,阳虎逃亡时将郓、讙两地再次带到了齐国,想索回,当然是需要合作的。 (一)夹谷之盟 500十年春,齐、鲁两国达成和好协议。夏,鲁定公来到夹谷(祝其,即今山东省莱芜县夹谷峪)与齐景公结盟,孔丘作为定公的礼相跟随前来。 两国敌对多年,骤然和好,难免有人动心眼。齐国的犁弥就给景公提议: “孔丘这个人只知礼而无勇,我们如果暗派莱人(属东夷人,前567年莱国被齐所灭)以兵劫持鲁侯,一定可以压倒他们。”景公向来喜欢便宜买卖,当即首肯。于是,仪式开始之前,突然看见一群夷人冲了过来,孔丘镇定自若,一面保护鲁君后退,一面命令随从:“武士们,抄家伙打他们!两君合好,而裔夷(裔指华夏之外的地区,夷指民族)的俘虏竟敢武装作乱,齐君是绝不会这样号令诸侯的!自古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扰乱)盟,兵不逼好(武器不用来威逼盟友)。那样做,在神而言就是不敬,在德而言就是不义,在人而言就是失礼,齐这肯定不是齐君的安排!”景公一看弄巧成拙,赶紧斥退了莱人。 眼看就要结盟了,齐国人突然提出,要在盟书里加上一句话: “齐师出境作战,如果你们不以甲车三百乘跟丛我们,有如此盟。”孔丘针锋相对,派兹无还答复:“如果你们不返还我们的汶阳之田以使我们得以恭从你们的使命,也如此盟。”就这样,两个新条款加如盟书,齐国人还是没有压倒对方。 不久,齐国人真的将郓、(欢)、龟阴之田(三地均属汶阳之田)归还于鲁国。 (二)叔孙之乱 事实证明,选择倒向齐国一边是明智和及时的。就在两国结盟之后不久,鲁国的叔孙氏家族发生动乱,最后还是依赖齐国人的帮助才得以顺利平息。 当初,叔孙氏的老主人叔孙成子(叔孙不敢)身体欠佳,立嗣问题迫在眉睫,成子想立叔孙州仇(叔孙武子、武叔),遭到家臣公若藐的坚决反对,但成子最终还是立了州仇,随即去世,当时是公元前505年的7月。 州仇成为叔孙氏的新主人,自然痛恨公若藐,公南——叔孙氏的家臣、州仇的亲信——物色人选刺杀公若藐,未遂。由于州仇年少新立,家族内部不稳,就将公若藐支开,让他担任郈(叔孙氏采邑,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南)宰。到了前500年,州仇稳定了内部,再次图谋刺杀公若藐,并于这年夏季得手。不料公若藐羽翼已丰,郈邑马正(马官)侯犯——公若藐死党、曾拒绝刺杀公若藐——公然占据郈邑,反动叛乱。叔孙武子、孟懿子随即领兵围攻,居然不能得手。秋,叔孙武子、孟懿子在齐国军队的协助下再次围攻郈邑,还是拿不下来。 无奈,只好反间。叔孙武子秘密找来担任郈邑工师(掌工匠之官)驷赤:“郈邑的叛乱不仅是叔孙氏之忧,更是社稷之患啊。你打算怎么办?”驷赤答复:“臣要做的,就是《扬水》最后一章的四个字而已。”——鲁国不愧诗礼之邦,言辞都是如此的文雅。《诗经-扬水》的最后一章云:“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驷赤所说的四个字就是“我闻有命”,表示坚决遵行武子的指示。武子赶忙稽首致谢。驷赤也是侯犯的贴心人,随即劝侯犯投靠齐国,而后通过一连串的精彩表演,致使侯犯在仓皇之际只身逃往齐国,自己则巧妙地获得侯犯的许可而留在国内。——故事的确精彩,但这里不祥述了。 郈邑就这样落入齐军手中,考虑到两国刚刚建立的联盟关系,齐景公随即又把地盘交还给鲁国人。这年冬天,叔孙武子到齐国聘问,齐景公设享礼款待,颇有救世主的神态:“叔孙先生啊!倘若郈邑在贵国的其他地方,寡人也就真帮不上什么忙了。就因为它与敝邑国接壤,寡人才斗胆站出来为(鲁)分忧啊。”武子正色答道:“寡君(鲁君)可没有指望您的帮助。我们之所以侍奉您,完全是为鲁国的国土与社稷着想,怎敢为一个家臣的问题而劳动您的手下?那些不令(好)之臣,天下人都应该厌弃之,难道您还要以此(帮助鲁国对付侯犯)作为对寡君的恩赐?。”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在当时是可钦可敬的美德,叔孙氏家族执掌鲁国外交事务,几代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节与风范确是令人肃然起敬。 (三)鲁郑和好 齐鲁关系沿着良性的方向继续发展,前499冬,鲁国与郑国和好。5年前,鲁国遵从晋国指示伐郑,现在又与郑国握手言欢,算是正式地、公开地与晋国决裂了。 鲁、郑两国言和,也表明齐国的阵营内部实现和睦,更加巩固了。 |
三、宋齐结好 关于这次内战,史料并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只知道在公元前496年秋,公子辰从萧流亡到了鲁国,说明叛乱已经失败,这次内战持续了将近四年,可见其激烈程度。 关于内战的平息,还有一条间接信息:就在公子辰流亡鲁国之前不久,宋景公与齐景公在洮(曹地,在今山东省濮县南)进行了一次会晤。关于此次会晤的内容,《左传》交代是“范氏故也”,可见是在商量如何帮助被晋国攻击的范氏,但随后并未见宋国有什么举动。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假设:宋国方面答应废止5年前与晋国的盟约而转与齐国合作,前提是,齐国人要出兵帮助宋国平定内乱。如此解释,《春秋》的这两条记载就可以很有机地串联起来了。 最忠实的宋国人的离去,宣告着晋国的霸业是彻底地灰飞烟灭了。 |
二、赵鞅其人 (一)任事 20多年的政治活动中,赵鞅给人们的印象是真切、独特而深刻的。这是一位积极任事,勇于担当,作风强悍坚韧,对事业、对家族负责而执着的大臣,尤其是,在积极追逐自身和家族利益的基础上,赵鞅对于国家也有着较强的责任感,这在当时就算是十分难得的品质了。 1.宗周事务 前517夏,赵鞅与宋国大臣乐大心、鲁国大臣叔诣、卫国大臣北宫喜、郑国大臣子大叔(游吉)以及曹、邾、滕、薛、小邾共九国代表在黄父集会,任务是组织中原诸侯勤王,命令各国向周王提供粮食,帮助宗周平息内乱。这次活动,是赵鞅第一次正式承担国家的重要外务。宗周事务原先由赵成负责,赵成死后由荀跞负责,现在赵鞅也开始参与进来,自然有先例可循,而当时的执政是与赵氏关系密切的韩起,这样的安排也就更好理解了。 第二次是前516年4月,晋国再次派荀跞、赵鞅帅军支持周王平乱,最终迫使王子朝逃至楚国。 2.东方外交 (1)乐祁事件 前504年秋,宋国大臣乐祁出使晋国,赵鞅迎接,二人相处十分融洽,还接受了乐祁的礼物,引起执政士鞅的强烈不满,导致乐祁被晋国拘留。直至前502年,赵鞅终于说动晋定公放乐祁回国,士鞅阻挠不成。但乐祁还是死在回国的路上,尸体又被扣押在了晋国。与士鞅的摩擦充分显示了赵鞅的强悍个性,但考虑到士鞅身为执政的现实,赵鞅的作为就显得不如荀跞老成和明智了。 (2)救鲁 前502夏,齐国的国夏、高张攻击鲁国,晋国方面十分重视,出动了士鞅、赵鞅、荀寅三个卿帅师救援。 (3)伐卫 救鲁之后,赵鞅派大夫涉佗、成何与卫灵公结盟,二人羞辱灵公,导致卫国公开背叛。这是赵鞅的用人不当,当他请求与卫国再次结盟时,遭到坚决拒绝。前501年,赵鞅帅师围卫,还是难以使对方屈服,又想采取收买措施,惩处了得罪卫灵公的涉佗、成何,但依然无效。 对卫外交的失败,充分展示了赵鞅强悍、霸道和冲动的行事风格,是一次不折不扣、无法挽回的失败。但赵鞅得以分管卫国事务,是他与士鞅采取合作姿态的成果,从这点上来说,相比在乐祁事件中与士鞅的摩擦,赵鞅还是变得聪明了——尽管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 3.内政 前513年冬,赵鞅与荀寅帅兵修筑汝滨城防,征收了一鼓铁,铸成刑鼎,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诞生。关于这次铸刑鼎事件,前面的魏舒部分已经有详细分析。这件事的主使者是士鞅,出头者是荀寅,赵鞅是胁从者,而针对者主要是当时的执政魏舒。 |
(二)尚贤 如上所说,在性格方面,赵鞅有积极进取、强劲坚韧的特点,但有时则表现为霸道、冲动和多变,这也是他性格上的严重缺陷。但赵鞅还有一个最突出的优点,使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缺陷。那就是尚贤:无论国内的还是别国的、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事情,只要遇见德高望重或者才学突出的贤能之人,赵鞅总愿意真诚请教,也往往能虚心接受劝勉。这一点在当时的晋国六卿中是极其突出的,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这样的胸怀,才是他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下面是他执政之前的一些生动事例。 1.问礼 前517夏,在主持黄父之会期间,赵鞅向郑国大臣、继子产执政的著名贤臣子大叔(游吉)请教“揖让周旋之礼”,也就是交际应酬时的礼节,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关于“礼”的的著名对话。 子大叔:您说那些其实是仪,并不是礼。 赵 鞅:那么敢问什么才是礼呢? 子大叔:我听吉先大夫子产说过:‘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因为它是天地的规则(天经地义),所以民众效法:效法天的光明,依凭地的禀性,天生出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地包含五行(金、木、水、火、土);气分为五味(酸、咸、辛、苦、甘),表现为五色(青、黄、赤、白、黑),章显为五声(宫、商、角、徵、羽),所有这些都是井井有条的,任何一项过了头,天地就会昏乱,民众也就丧失了本性。 所以,人们创造出礼来供奉(和效法)天地的法则:创造出六畜(马、牛、羊、鸡、犬、猪)、五牲(牛、羊、猪、犬、鸡)、三牺(牛、羊、猪,始养曰畜,将用曰牲,毛羽完备曰牺),以象征五味;创造出九文(九种花纹: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六采(六种颜色:青白赤黑玄黄)、五章(文、章、黼、黻、肃),以象征五色;创造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象征五声;创造出君臣、上下的等级,以效法地之义;创造出夫妇、外内的区别,以规范阴、阳二物;创造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姻亲)等各种人伦关系,以象征天之明;创造出国家政令、工农管理、行为规范,以顺从四时更迭;创造出刑罚、监狱,使民众畏惧而行为有所忌惮,以效法上天打雷闪电的杀戮手段;创造出温慈、惠和的政策,以效法上天的生养万物。 民众有好(喜爱)、恶(厌恶)、喜、怒、哀、乐这六志(六种情感),都是生于上天的六气,所以就要谨慎地效法、恰当地模拟天之六气,来节制人之六志。哀时哭泣,乐时歌舞,喜时施舍,怒时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为政者必须审慎地实施让民众信服的政令,用祸福赏罚的手段来掌控民众的生死。生,是人们所喜爱的(好物),死,是人们所厌恶的(恶物)。用好物使民众快乐,用恶物使民众哀痛。只有哀乐不违背上述规律,才能够与天地的本性相协调,这样的政治才能够长久。 赵 鞅:哎呀,礼真的是太重大了! 子大叔:礼,是上下的纲纪,是天地的经纬,是民众的生存的依托,所以先王都把礼看作头等的大事。一个人能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调整得合乎礼,他就是一个成人(完美的人)。这样看来,说它重大,不是很当然的吗? 赵 鞅:我将努力,去终生奉守您的这番言语!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最核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子大叔的上述言语,则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人伦、政治领域最形象、最充分、最具体的地阐述了。这里所说的“礼”,其实涵盖了现代人——也就是西方话语领域中的政治、法律、伦理、信仰等概念的总和,是古代中国关于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和政权的产生、职能、方式的总合。这番论述的重心则在于统治,在于如何顺应天道、人性去颁行政令、施行法律,使得自己的统治更加久长。从子大叔的谆谆教诲以及赵鞅的心领神会,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统治学方面最基本、最抽象的问题,赵鞅是如何地在悉心接纳和领会、思考,这样的思想和态度,正是他日后成为一代成功的政治家和统治者的深层原因。 |
(三)任能 《国语》记载了赵鞅与叔向的一席对话。赵鞅感叹:“鲁国的孟献子有五名愿效死力的勇士,我连一个也没有,为什么呢?”叔向答:“这是您不想有罢了。您如果真想有,我羊舌肸都可以做一个角斗士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叔向的话把这个道理更加直观生动地讲了出来。人才的竞争是家族竞争的极端重要内容,而赵鞅在选任能臣方面,无论是意识还是行动,也都是走在了六卿的前列。六卿之中,赵鞅的求贤若渴是最突出的,他手里的人才库自然也就十分优秀和壮大。其中最优秀、最典型的,是董安于和阳虎二人。 1董安于(董阙于) 董安于,据说是先前大名鼎鼎,秉笔直书指责赵盾弑君的董狐的后人。 对于赵鞅以及当时的赵氏而言,董安于的地位与作用都是首屈一指的。董安于是赵氏家臣,不但才干优异,而且忠心耿耿。他似乎比赵鞅年长,是赵鞅早期(执政之前)最贴心和可依靠的忠臣和能臣。这个董安于,少年时期担任赵氏家族的文密工作,是赵氏家族起草文告政令的一支笔,不但才华卓著,而且其义也是闻名于诸侯;壮年时期,担任司马之职,负责赵家军队的司法工作,秉公执法,将赵氏治理得十分清明;年长之后,则担任赵氏家宰的职务,成为家族的总管,赵氏之民都没有二心。这样的履历和业绩,自然奠定了他在赵氏家臣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和地位。 相关文献中关于董安于的记载留下了不少,这里选其几则,以展现他的才德、风格及其在赵鞅心目中的位置: (1)迟到 一次,赵鞅从晋阳到邯郸去,走着走着,忽然停了下来,拉车的小吏问其故,赵鞅说:“董安于还在后头呢。”小吏说:“您车子的一举一动都是三军的大事,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人就停了下来?”赵鞅只得下令继续前进,但刚走百步又停了下来,小吏正要再次劝谏,董安于已经赶过来了。两个人开始边走边谈: 赵鞅:哎呀,我忘了安排人把秦晋交界的路口堵上了。 安于: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我忘了让人把府中的珍宝拉上了。 安于: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行人(外交官)烛过年纪大了,凡他说的话无不为晋国所师法,我走得匆忙,忘了向他辞行并聘问了。 安于: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那咱们继续赶路吧! 这个故事出自《说苑》,后面还有评语:简主可谓内省外知人也,故身(逸)国安。 (2)治邑 话说董安于曾担任赵氏的采邑上地的长官(守),赴任途中经过山区,看见一道深涧,两边石岸陡峭,如同刀削,险峻无比,就询问当地人:“这条涧有人下去过吗?” “没有。” “有没有不懂事的小孩或者痴聋狂悖的人下去过?” “没有”。 “有没有牛马犬猪下去过呢?” “没有。” 董安于喟然叹息:“我知道怎样去治理上地了。如果我的执法决不宽赦,犯了法就象掉进这道山涧一样必死无疑,那样就再没人敢于犯法了,怎么可能治理不好呢?”——这个故事有点类似子产“火猛于水”的理论,有“借鉴”的嫌疑。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 董安于最终也是主动为赵氏的利益而死,后面将有详述。 2.阳虎 阳虎投靠赵鞅在公元前500年,其事前面已经介绍。这是当时天下闻名的“乱臣贼子”,但这个“乱臣贼子”的才略也是天下罕有其匹的。能够欣然接纳并进行重用,除了眼力、魄力、胆识外,赵鞅在用人理念方面的突破也是尤其令人钦佩的。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唯才是举还因来不少批评,何况是在宗法力量尚强的春秋时期呢? 关于赵鞅的用人,还有这样一则事迹: 少室周担任赵鞅的车右——这是一个象征着勇武与荣耀的职位,听说牛谈勇力非凡,就主动找他比试,发现自己的武功的确不如牛谈,于是象赵鞅提出,自己主动让出车右职位牛谈担任,赵鞅批准,但随即任命少室周为家宰:“知贤而让,可以当他人的榜样了”。 |
三、关系 (一)联盟关系 不消说,就是赵韩联盟了。这是晋国历史最久、最牢固、最紧密的家族联盟了,其渊源不必重复。 (二)正常同僚关系 魏氏:自从魏氏的盟友栾氏破灭后,魏氏一直追求与其他家族关系的改善,其中与赵、韩两家关系最为良好。 知氏:荀跞与赵鞅长期是直接上下级关系,彼此有深切的了解和有合作的经验,但两人都是强人,合作的背后,彼此竞争的味道十分浓重。 (三)矛盾关系 范氏:赵鞅与士鞅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摩擦,最终选择了积极合作,基本是出于形势分析基础上的理智选择,士鞅去世之后,原来的利害关系已经消灭,也就没有了继续合作的基础。 中行氏:中行氏是范氏的铁杆战友,在铸刑鼎事件中,赵鞅出于士鞅与荀寅的胁迫而给予配合,难免心存芥蒂。第二,荀寅与邯郸氏关系密切,威胁到赵家的利益;第三,中行氏与韩氏的关系十分恶劣,这也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赵氏的仇敌。 |
第五节 韩氏 一、韩须、韩不信父子 韩不信(伯音、韩简子):韩起之孙。根据《左传》,韩起的嫡子叫韩须,则韩不信应该是韩须的儿子。韩起去世于前514年秋天,而到了前510年,韩不信即跟随魏舒到宗周筑城,这时已经担任了卿位。根据上述记载,似乎韩须已经先于韩起去世,由韩不信直接继承了爷爷在晋国的卿位。 但根据《史记》记载,宣子(韩起)卒,子贞子代立。又根据《世本》:(韩)厥生宣子起,起生平子顷。这里的“顷”很可能就是“须”之误写,则韩须谥号是平子而不是贞子了。总之,关于韩起与韩不信之间的一代,记载多有冲突。综合《左传》,这个贞子(平子)应该就是韩须,并且后于韩起去世,曾经担任家族的主人,不用说也担任过晋国的卿。那么,韩须担任卿的时间极短,在公元前514年秋—前510年冬11月之间,《左传》记载,前509年,晋国大夫士弥牟还说韩不信是“新”人,可见应该是前510年刚刚为卿,则韩须应卒于前510年11月之前不久。《史记》还记载,贞子徙居平阳——韩氏家族的总驻地从州迁到了平阳。我们知道,前514年,魏舒任命韩固任马首大夫,赵朝任平阳大夫,则平阳属于赵氏的势力范围,要完成“徙居平阳”的事,很可能是韩家拿自家的马首与赵家的平阳进行了交换。 上面只是猜测,不论韩须是否曾经为卿,我们的故事都要从韩起直接跳至韩不信。 这里权且推定: 前514年,韩起去世,魏舒执政,韩须担任下军佐; 前510年左右,韩须去世,韩不信担任下军佐; 前509年,魏舒去世,士鞅执政,韩不信升任下军将; 前501年,士鞅去世,荀跞执政,韩不信升任上军佐,在六卿中排在第四位。 二、韩不信其人 看来韩不信是个年轻能干的人物。前510年11月,魏舒带着他以及士弥牟前往宗周召集各国大臣,安排为天子筑城的任务,魏舒高高在上,具体的工程测量、工作分配等事务都是韩不信和士弥牟负责的。 前509年正月,晋魏舒再次来到宗周,在狄泉召集各国建筑团,准备开始筑城。任务布置完毕,魏舒就把执行工作甩给同来的韩不信与周大夫原寿过,自己随即外出田猎去了。韩不信年轻位低,很难镇得住各国大臣,宋国大臣仲(几)就拒绝接受任务,后来还是在士弥牟的参谋下,韩不信果断决定逮捕仲(几),工程完工后,送给周敬王发落。 三、家族关系 (一)联盟关系 赵氏:关于赵韩联盟,这里不必重复; (二)合作关系 魏氏:魏舒似乎对韩不信颇为信赖和欣赏,两次带领他到宗周去,并把事务委托给他。前514年魏舒任命10县大夫,韩氏也从中分了一杯羹:韩固被任命为马首大夫。 知氏:荀跞担任执政,韩不信资历、地位都浅,自然要与之合作。 (三)敌对关系 中行氏:原因前面已经介绍。 范 氏:仅从中行氏、范氏的亲密关系考虑,韩氏与范氏就难以十分融洽。 |
第六节 魏氏 一、魏曼多其人 魏曼多(魏襄子):根据杜预《注》,为魏舒之孙。 关于魏氏的源流,《左传》与《史记-魏世家》多有抵牾,这在前面已经有所介绍,到了这个时代,再次出现分歧。 根据《魏世家》,魏氏从魏绛以来的谱系为: 魏绛—魏嬴—魏舒—魏侈 根据《左传》,魏绛与魏舒应为父子关系,魏曼多是魏舒之孙,从魏绛以来的谱系为: 魏绛—魏舒—?—魏曼多 根据《世本》,魏绛以来的谱系为: 庄子(魏绛)—献子(荼)—简子(取)—襄子(多) ——真实状况现在已经很难判断,但考虑到《史记》在记载三晋内容中错误频出的习惯,选择相信《左传》还是相对明智的。我们似乎可以认定,《左传》里的魏曼多与《史记》里的魏侈、《世本》里的魏多应为同一人。 前509年春,魏舒去世,魏曼多出任下军佐; 前501年,士鞅去世,曼多升任下军将。 二、家族关系 (一)亲近关系 韩氏:栾氏破灭后,魏氏似乎一直在寻求战略同盟,从魏舒对韩不信的“爱带”和信任来看,两家关系似乎走的颇近。 赵氏:前514年魏舒任命十县大夫,赵氏也是受益者。魏氏与两家的关系自然不如赵韩联盟来得亲密,但似乎也十分融洽,几乎形成了三家联盟的关系。而最终在晋国立足的,也正是这三个家族。 (二)合作关系 知氏:以荀跞的地位与才智,魏氏自然要与起合作。 (三)敌对关系 范氏:前509年春,魏舒去世,士鞅执政。因为魏舒在履行公务期间私自外出玩乐,死在打猎的途中,是对君命的亵渎,士鞅下令:撤去魏舒的柏木椁(椁在棺外),降格下葬。这在当时绝对是很严厉的处罚了。古人事死如生,晋国的卿们死后都要统一葬在九原,这样一来,晋国历代先臣如果在地下相聚,魏舒何颜面对国家的先任执政,何颜面对魏氏的历代先人?因此,对范氏的愤恨自然深深地种在了魏曼多的心里。 中行氏:中行氏与范氏基本是铁板一块,自然也在敌对的阵营。 |
第七节 范氏 一、士吉射 士吉射(范吉射、范昭子),士鞅之子。前501年士鞅去世,士吉射出任下军佐。 范氏家族古老而煊赫,文化底蕴深厚,世代能人辈出,特别是经过士匄、士鞅父子两代的积累,这个家族更是实力雄厚、人丁兴旺。不肖说,范氏的新一代也自然是才智卓越的能人。《列女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士鞅的三个儿子到赵家来玩,赵鞅正为一件小事而发愁:他喜欢在自家园林中乘马,但园中树木繁茂,行车很不方便。看见三个少爷来了,就问他们要主意。长子说:“对于这种无聊的事情,明君是不问也不做,乱君是不问就去做。”次子回答:“想让马走得畅快,就要劳动百姓来砍树。您如果爱惜民力就不要爱惜马足,爱惜马足就不要爱惜民力”。小儿子的主意最有意思:“有一个办法,不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让百姓享受受到三次恩德:您先命令百姓上山伐树,您的这些马也就有了用场(运输),随后,开放您的园子,让百姓看见里面有很多树,山远而园近,百姓自然乐得来伐园子里的树,百姓一定很高兴;上山道路崎岖,来园子道路平坦,百姓又会高兴;树砍完后,低价卖给百姓,百姓还要高兴一次。”赵鞅大喜,立即依计行事,不但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百姓也十分满意。这个范氏的小儿子对自己的妙计也十分得意,回去告诉了母亲。不料母亲喟然叹息:“最终毁灭范氏的人,一定就是这孩子了!到处炫耀自己功劳的人绝少能够布施仁德,专做诈伪之事的人,肯定不能长久。” 这个故事自然不可完全当作信史看待,但范氏家族才人辈出,则是可信的事实。后来家族就是葬送在士吉射手里,联系这个故事,则士吉射可能也就是这个才智最突出的三少爷了。 二、家族 历史经验表明,上代君主统制时间过长,其身后往往容易产生动荡,各类矛盾也都会随着老主人的去世而集中爆发。士鞅在晋国政坛活跃了近60年,担当家族的主人也有47年之久,他的身后,自然也难免隐藏着深刻而复杂的矛盾,家族内部出现裂痕,危险性要比外部的压力来得严峻得多。下面介绍当时范氏家族的一些人物。 1士皋夷(范皋夷) 杜预《注》称其为范氏侧室子,则不是士鞅的嫡子,甚至不是士鞅的儿子。如上面所说,士吉射应该不是士鞅的长子,甚至在嫡子中可能也是年轻的,士鞅选择年轻、有才智的少子为继承人,想法固然可贵,但面对这样一个大家族,士吉射也不免难以镇住局面。这个士皋夷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分子,他就时时想着要篡士吉射的家主之位。 2士鲋(析成鲋) 范氏族人,士吉射的坚定支持者。 3士蔑 担任陆浑地区的大夫,从后面的事迹来看,听从赵鞅的指令。 范氏出自士氏,士氏在晋国历代担任理(大法官)。士瑕之子士弥牟(士景伯)在前509年还参与修筑成周城墙的工程,后面便没有了记载,可能已经去世。但他的继承人应该还在晋国任职,在接下来的内战中也很难超然物外。从上述情况分析,则士鲋有可能就是士弥牟之子:身在都城,失败后逃往宗周。 三、关系 (一)联盟关系 中行氏。 (二)敌对关系 魏氏:原因前面已分析。 韩氏:韩氏与中行交恶; 赵氏:赵氏与中行交恶; 知氏:知氏与中行交恶。 |
二、家族地望 春秋时期的晋国,不仅疆域广大,而且表里山河,宜攻宜守,地理的优势也是它得以长期称霸的重要原因。但自战国时期分为赵魏韩三国,三国的地理形势又变为七雄竞争中的劣势,例如号称春秋初期第一强国的魏国,自西北到东南,大体呈哑铃形,形状与今天的甘肃省类似。西到今天的陕北西部,东到河南省东部,过于狭长,欠缺战略纵深,疆域形状的不科学,也是三晋在战国时期吃苦头的重要原因。其形成,是由于晋国几百年的家族竞争中形成的局面。战国时期犹是如此,分裂之前自然更甚,各个家族领地错综复杂,不规则、不科学、不完整的状况更是严重。但为了更好地讲述内战形势,这里还是尽力对公元前5世纪初的晋国家族势力分布情况作一番介绍。 (一)魏氏 魏氏在晋国的始封地在晋国西部,家族的势力也就主要以这里为中心而展开,总体而言,魏氏家族的势力范围也在晋国西部,包括黄河以西的部分关中地区。具体有: (1)魏(在今山西省芮城县)。魏原来是一诸侯国,前661年为晋国所灭,外来户毕万立有战功,晋献公就把任命其为大夫,并将魏赐予他作采邑。魏氏从此在晋国站稳了脚跟,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2)霍(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霍原来也是一姬姓诸侯国,前661年与耿、魏一起为晋国所灭。《史记》记载,魏悼子时期,魏氏家族的大本营从魏迁到了霍,魏氏得霍,应在前618-前614年之间,前面已有分析。 (3)令狐(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魏颉,魏犨之孙,这一支魏氏子孙别出为令狐氏,则令狐也纳入魏氏的势力范围了。 (4)吕(在今山西省霍县西)。魏犨之子魏锜的封地。 (5)厨(在今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之东)。也是魏锜封地。 (6)辅氏(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公元前594年,秦桓公趁机伐晋,未等晋君帅主力赶到,秦军就在辅氏被魏颗击败,可见辅氏附近的河西地区也是魏氏的势力范围。 (7)梗阳(在今山西省清徐县)。原为祁氏采邑,前514年祁氏、羊舌氏被灭,两家的封地被分为10 县,魏舒命自己的弟弟魏戊任梗阳大夫。梗阳在法律上由国君直辖,但也可以算作魏氏的势力范围。 (二)韩氏 韩氏出自晋国公族,封地主要在晋国本部地区,但春秋中期之后重心逐步转入南阳地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国时期韩国的地理位置。 (1)韩。这是韩氏家族的始封地。关于韩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说就是韩原(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在黄河以西;一说韩本一诸侯国,在今山西省河津县稍东,前759年被晋文侯所灭,后来成为韩氏采邑。第二种说法应该更为可取。 (2)州(在今河南省温县北)。《史记-韩世家》记载,韩起时期,韩氏的大本营从韩迁至州。但根据《左传》,韩起拿州县与乐大心的原县(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做了交换,似乎矛盾了。可能的解释是,韩氏在交换之后不久即又取得了州县。这合乎韩起的风格,也合乎韩氏在南阳地区的实力:如果在这个地区只有一个原县,韩氏大本营应该是很难迁过来的。 (3)原(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如上所言,从乐大心处换取。 (4)邢(在今河南省温县东北)。根据韩起族人名邢带,邢应为采邑; (5)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史记-韩世家》载,韩起之后,韩贞子时徙居平阳。可见韩氏的势力范围在此时划分为南北两片。 (6)箕(一说在今山西省太谷县、一说在山西蒲县)。箕襄,韩氏族人,应该是封地在箕。 (7)马首(在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南)。前514年祁氏、羊舌氏被灭,魏舒任命韩固任马首大夫,则马首也可以算作韩氏的势力范围。 根据《左传》,早在公元前537年,韩氏家族就拥有了7个大县,后来肯定更多,但现在已经难以一一列出了。 (三)中行氏 荀氏也是晋国公族,原来家族采邑为荀(在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但随后中行氏、知氏从荀氏分出,中行氏的采邑也应在晋国本部。后来荀吴大力开拓东阳地区,中行氏家族的中心逐步移至山系东部以及河北西部地区。 (1)瓜衍(在今山西省孝义县)。前594年,荀林父攻灭赤狄的潞国,晋景公把瓜衍之县赏赐给他。既然是县,可见原来是国君的直辖区。 (2)潞(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荀林父攻灭赤狄的潞国,这里似乎也逐渐成为中行氏的地盘,前496年晋国军队在这里与中行氏、范氏军队作战。 (3)昔阳(在今河北省晋县西)。昔阳原是白狄人建立的鼓国的都城,前530年和前520年,荀吴两次攻克昔阳,灭鼓国,昔阳成为中行氏的势力范围。 (4)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白狄小国,前530年为荀吴所灭。 (5)中人(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前529年荀吴伐中山,在这里打败中山军队。 |
第二章 八年内战 第一节 邯郸公案 当时间来到公元前497年夏天的时候,晋国的情况已经是十分糟糕了:仅仅十来年的时间,晋国周围的盟友:郑、卫、鲁,已经纷纷投靠到齐景公的怀抱,这年春,景公居然得寸进尺,联合卫灵公直接进犯晋国的河内,挑衅一番,随后潇洒而去。更糟糕的是,晋国方面不仅没有组织起象样的反击,反而很快陷入惨烈的内斗旋涡之中。 这次内斗来得实在太不是时候。 内斗发源于赵氏家族,进而迅速演化为全国范围的内战。 邯郸,就是引发这次大规模内战的“火药桶”。 |
(三)邯郸之围 关于邯郸氏的行为,《左传》表述为:“赵稷、涉宾以邯郸叛。”但《春秋》经文并没有这一条,《春秋-定公十三年》倒是有这样两条:“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并没有将赵稷、涉宾的行为定性为“叛”。 是否因为赵稷、涉宾资位不够,所以《春秋》未评呢?个人认为不然。只要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赵稷、涉宾的行为是实在难以称其为 “叛”的。第一,所谓叛,就是叛国。赵稷、涉宾反对的只是赵鞅,只是不服从赵鞅的指令,而赵氏与邯郸氏在法律意义上已经不是一家,赵鞅并没有指挥邯郸氏的权力,更没有擅自动用“家法”处死赵午这样一位国家大臣的权力。第二,邯郸氏在晋国还有范氏、中行氏两个强大靠山,他们没有必要、也不宜公然叛国,否则范氏、中行氏就难以在朝堂为自己提供任何辩护和支持了。 所以,这里所谓的“叛”,其实应该是赵稷、涉宾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第一,正式通知赵鞅,两家断绝一切亲缘关系,并提出强烈抗议;第二,向朝廷提出控诉,请求国君惩罚赵鞅擅杀国家大臣的罪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立即向范氏、中行氏通报情况,商量对策,请求他们为自己“仗义执言”,并且在必要时提供武力支援。 因此,在《左传》简单记事的背后,其实隐藏了一场复杂而重大的诉讼。在晋定公看来,诉讼的双方一家是卿,一家是大夫,为国家大局考虑,他选择了支持赵鞅,理由自然是好找的:第一,赵鞅负责东方外交事务,赵午有义务服从;第二,赵氏、邯郸氏毕竟存在事实上的血缘关系,赵鞅的杀人行为也算有情可原。 于是,公元前597年6月,晋国政府派上军司马籍秦帅兵围剿“叛国”的邯郸。 |
首页 上一页[19] 本页[20] 下一页[21] 尾页[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