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晋国诸卿家族史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晋国诸卿家族史[第21页] |
作者:相思菁灵 |
首页 上一页[20] 本页[21] 尾页[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再翻案 (一)第二次翻案 忧喜、得失、祸福、存亡瞬息转换的场合,叫做戏台,现在的晋国就成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大戏台。 现在的荀寅、士吉射可谓扬眉吐气:两人对付一个赵鞅,力量对比是二比一,而且取得了国君的支持,占尽了政治、军事上的优势。可是,黄雀在后,晋国还存在着知、魏、韩三个家族,眼看着这个热闹一出大戏,这三家当然忍不住也要上台表演一番。 前面的一系列活动,荀寅自然是没有和执政荀跞商量过的,两个人已经是互相仇视的政敌了,而荀寅的得志,也当然让荀跞看着难受。尽管原来是一家人,但是今天,如果让荀跞选择在其他五个家族中除掉一家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中行氏,第一是因为讨厌荀寅,第二,荀跞非常喜欢一个叫梁婴父的大夫,除去中行氏,国家就能空出一个卿位,安排梁婴父上去,今后自己在晋国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看着眼前形势生气的还有韩不信。韩、赵两家是世交,眼看赵氏亡在旦夕,韩家自然有唇亡齿寒的忧虑;况且,韩不信与荀寅关系紧张,这也是先人留下的积怨,荀寅越是开心,韩不信就越是难受。 还有魏曼多,与士吉射也是分外眼红的政敌,也不愿意事情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 士吉射还有一个内部的敌人:范皋夷。这个范皋夷虽然是范氏族人,但在士吉射那里很不得志,时时想着在家族造乱,然后取而代之。眼下,士吉射正忙着对付赵鞅,范皋夷不但不愿出力,还在暗地到处活动,忙着对付士吉射。 如果战事迅速结束,赵氏迅速被灭,可能荀寅、士吉射真的会笑到最后。但赵鞅在晋阳的坚守为自己赢得了转机:时间一长(现在已经是前497年冬天了),荀寅、士吉射两人在晋国恶劣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吃了大亏。现在,上面所提到的五个人——荀跞、韩不信、魏曼多、梁婴父、范皋夷——终于凑在了一起,一个改变几个家族乃至整个晋国命运的协议终于达成:(1)宣布荀寅、士吉射谋反并将二人驱逐出国;(2)事过之后,晋国保持六卿体制不变,梁婴父取代荀寅职务,范皋夷取代士吉射职务;(3)韩不信、魏曼多力主恢复赵氏职位(对此荀跞似乎未明确表态)。 计议已毕,随即由荀跞领衔,出面向晋定公主张:“您曾对大臣们下令:始祸者死,那令书至今还沉在黄河里(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明信于神鬼)。这次事件,赵鞅、荀寅、士吉射都是始祸者,却只驱逐赵鞅一个人,这样的刑罚不公平啊。现在请您下令,把三个人都驱逐出去!” 荀跞的话自然令定公惊愕不已:这样的定性是否合法、是否强词夺理还在其次,关键是,六家卿族,一下子要赶走三家,这合适吗?这可行吗?——但定公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否决了三家的意见而支持其他两家,危险系数显然更高,再说,荀跞与定公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的好。 于是,最终定案,赵、范、中行三家都是叛乱分子,都在惩处之列! |
(二)绛之战 公元前497年冬11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三人率领本族武装,簇拥着国君定公,名正言顺地讨伐范、中行两家。就在绛都,一场规模浩大的“平叛”战役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战事一开,范、中行两家不仅没有被击溃,反而丝毫不落下风。这种情况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但认真分析一下,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第一,实力方面,知、韩、魏三家的兵力或许比范、中行两家雄厚,但战斗力则不一定占优。原因很简单,范、中行两家关系本来就是铁板一块,现在又是为了活命,自然拼死力战;而知、韩、魏三家完全是为了一时的利益、一时的默契苟合起来,所谓“军合力不齐”,各怀鬼胎,生怕自家伤损过重,别个渔翁得利,这样的心态,自然产生不出坚强的战斗力。第二,政治方面,三家带着国君作战,看似冠冕堂皇,占据着政治高端。但定公参加,被迫无奈的因素很明显,自然也就不会对军心产生多大的鼓舞作用。对于此次攻击,《左传》的说法是,“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并没有说“晋人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可见这次作战在性质上还是三个家族的行动,而并没有获得晋国人的普遍认可。反观范、中行方面,本来已经在诉讼中获胜,攻击并围剿赵鞅,也是获得国君认可并以国家军队的名义进行的。现在三家未经正式诉讼程序,霸道地推翻原案,颠倒黑白,突然袭击,无论在道义还是感情上,两家都反而占有明显的优势,这样的心态自然可以催生出极高的战斗力。 回过神来,荀寅、士吉射的愤怒的火焰迅速指向了晋定公:作为国君,居然如此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原来说的好好的,现在却公然支持三家对付自己。战事顺利带来的爆棚自信,再加上对定公的出离愤怨,导致二人准备出兵,直接讨伐定公! 两家手下还是有明白人的,高(强),原齐国执政子尾之子,子雅与子尾执政齐国10年,先后去世,高(强)与子雅之子子旗(栾施)共同执掌齐国朝政。公元532年夏,陈无宇联合鲍氏突然袭击,子旗、高强想挟持国君镇压陈、鲍两家,遭到失败,二人流亡鲁国,后来又到了晋国,辅佐中行氏。往事如烟,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高(强)显然不能忘记当初自己的失误。现在,眼看自己的主公又要重蹈自己35年前的覆辙,高(强)赶紧出来劝阻:“古人云:三折肱知为良医(三次折臂,自己也就成了个好医生)。您干什么都行,惟独不能去讨伐国君啊!我自己就因为当年对国君发起进攻,现在才流亡在此。知、韩、魏三家其实并不一心,我们两家可以分化瓦解,一一击败他们。把他们打败了,国君不依附我们还能跑到哪里去?而一旦攻击国君,就等于迫使他们三家团结起来,那样就危险了!”但荀寅、士吉射已经听不进去,悍然出兵,对晋定公发起猛烈攻击。 这次蠢动成了战局扭转的关键。本来,六卿火并,全是家族利益作祟,国人只是在一旁冷眼观望,一旦有人疯狂到攻击国君的地步,立即成为国家的公敌。于是,国人纷纷出来支持知、韩、魏三家共同对付范氏、中行氏,力量对比和人心向背迅速发生变化,荀寅、士吉射被打得大败,甚至连阵地也难以守住,11月18日(丁未),二人仓皇逃出国都,对方还紧追不舍。这一战,范氏、中行氏元气大伤,直跑到朝歌(范氏采邑,在今河南省淇县)才稳住阵脚。从此,在为期数年的战争中,两家就再也没有占据过优势了。 |
好 |
两千多年后,才破除国主的世袭, |
这次邯郸事件及其所引起的长期内战,其性质依然是家族兼并,自从晋国君弱臣强的格局底定之后,家族兼并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从形式而言,晋国虽大,也容不得六家臣子均分,那样的规模是难以在天下立足的,大家还是合并起来的好。从内容上说,政治较好的家族吞并政治较差的家族,也是春秋时期社会制度变革和时代发展的具体表现方式。 具体到这次事件而言,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无疑是赵鞅,是他推翻了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从而引发了接下来一连串的变故。而分析事情的始终,他的性格、他的谋划和行事方式的确还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赵鞅的个性是鲜明的,强硬、坚韧,但也有冒失、莽撞的明显缺点。早年与执政士鞅发生冲突,最终又不得不曲身与士鞅合作,已经显示出了他的上述缺点。但那次经历似乎没有引起他的认真反思,反而认为士鞅一死,晋国再也无人可以压服自己了。这次事变,一开始他是想有效控制邯郸,但一不如意就悍然杀死了赵午,这在性质上属于越权,在本质上得罪了范、中行两个家族,对于这些后果,他的预计显然是不足的。最后弄得诉讼失败,在军事上也以寡敌众,甚至家族的存续出现严峻的危机。赵氏得以转危为安,最重要的还是依靠赵氏由来成功的家族“外交”政策,依靠韩、赵两家的鼎立维护,这些都是赵氏几代人积累的雄厚资本。当然荀寅、士吉射两人在晋国树敌太多,也是重要的客观原因。赵氏家族实力雄厚,赵鞅本人担任中军佐,地位和资力也有优势,最后弄到全面被动,都是赵鞅的过于强横和莽撞带来的恶果。而韩不信、魏曼多二人保持低调,关键时刻反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综观整个邯郸事件,最大的赢家应该是荀跞。固然,荀跞身为国家执政,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然而知氏在国内并没有特别亲近的家族,形势相当孤立。这种情况下,荀跞居然得以在本质上掌控大局,翻云覆雨,决定国君的态度和其他家族的命运,其谋略是十分了不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他深切懂得,在大家实力相当,彼此为利益争斗的时候,“合法性”三个自往往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固然,现在的国君已经毫无左右局势的能力,但他的存在象征着晋国的存在,他依然是名义上的最高者。国君的号召力和影响面,在于那些希望晋国作为一个整体继续延续的阶层,在于对诸卿的利益争斗采取冷眼观望的中间势力。如果家族的争斗只局限于家族之间,则相互间的实力对比自然是决定性要素。但现实情况是,六大家族力量基本相当,这时候,中间力量的同情与支持就成了决定性的要素。考察荀跞的行为,他始终与国君紧紧捆绑在一起,利用国君的名义指令群臣,着在政治上、道义上无疑就占据了制高点。他懂得,所谓“国君”,绝不仅仅是这样一个人,而是一种“国家”的名义,代表着整个政府、整个现有的宗法体系,以及所忠于晋国和国君的力量。正是因为行必联合国君,言必切合国法,荀跞才能做到始终掌控着事件的走向,才能迫使赵鞅不得不对自己低头,与自己合作。而这方面的反面典型自然是荀寅和士吉射,一他们两家的实力与团结程度,若非因为讨伐国君激起公愤,是大有机会笑到最后的,至少不至于这样一步走错而再无翻盘的机会。 |
二、捭阖 现在,朝歌、邯郸两座城成为晋国人眼中的直接攻击目标,也成为叛军的最后屏障。今后的战争格局虽然错综复杂,但这两座城才是整个战争最核心的地带、双方最坚决的战略目标。围绕着两座城邑的争夺战,时间竟然持续了5年之久。战事如此持久,固然因为两座城是范、邯郸两个家族经营百年的老巢,城防坚固、兵粮充足。更重要的,还是由于太多内在、外在因素的卷入,从而造成了复杂而难解的纠缠局面。 (一)战局鸟瞰 既然是平叛的战争,作战双方自然可以分为政府阵营与叛乱阵营,但我们知道,晋国内部诸卿家族的关系是何等的错综复杂,这个阵营自然也不是铁板一块;叛乱阵营虽然势弱,但晋国的事情向来都不是自家的事情,而是天下的事情,近年来,齐景公周围已经团结了原本属于晋国盟友的几个诸侯国,复霸的形势正好,自然不可能放弃对手内乱这么好的天赐良机,于是,叛乱阵营也就绝不仅仅只是范、中行两个家族这么简单了。 1晋国阵营 (1)督战团 现在的晋国是荀跞操控大局。 如果说,公元前496年的战事他必须调动全国兵力作战的话,那么到了百泉战役结束,政府军方面胜局已定的情况下,荀跞的主要工作就是坐镇都城,把自己不喜欢的赵鞅推到战争的最前线。在荀跞的安排中,最前线平叛的军队最好与叛军旗鼓相当,而略占优势,只有如此,双方才能拼出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到时候自己再出来收拾残局,稳收渔翁之利。因此,晋国虽然兵多将广,但最前线的则只是赵家的人马,使用起来往往捉襟见肘,狼狈不堪,而魏、韩两家主人地位、资历、能力均不足以让他们违背执政大人的命令而擅自襄助赵鞅。 另外,国内保持足够的兵力也是客观情况的需要,国家必须防止叛军及其支持者对晋国本土发动攻击。从这个意义上讲,知、魏、韩三家的兵力既是督战队,又是预备军,虽然与前线的赵鞅相互算计,但在大局上毕竟还是相互支持的关系。这是一种介于友与仇、爱与恨、合作与斗争、共存与互损、团结与破裂临界点的复杂、曼妙而精确的关系与感觉,在这方面,荀跞是高手中的高手,自然会把分寸拿捏得恰倒好处,我们大不必为他操心。 (2)敢死队 不消说,就是赵鞅及其家族的武装。 今天的赵鞅对于荀跞其人自然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眼下,他赵鞅是绝没有违抗的本钱的:政治上,荀跞是执政,自己的上级;法律上,自己确实曾经是动乱的导火索,对内战的发生难辞其咎,这也是牢牢攥在人家手里的辫子;厉害关系上,自家与范、中行两家已经是死敌,现实情况绝对不允许他再树敌了,尤其是与强悍的知氏,腹背受敌,只能是死路一条,原来的赵鞅再强硬、再高傲,现在也只有乖乖俯首听命的份了。 现在的的赵鞅被荀跞“塑造”成了一个死中求存的勇士:他只有奋起自己的勇气与坚韧,依靠阳虎等一帮家臣的卓越才智,整合赵氏家族在晋国积累了160多年的雄厚资源,勇往直前,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来。 2叛军阵营 (1)守城者 范、中行、邯郸三个家族,现在手中还有可观的兵力,还有朝歌、邯郸两座坚城,还有东阳地区的势力范围。现在,他们也只有负隅顽抗这一条路可走了。只要坚持,坚持得久一些,说不定晋国四卿就会再出现内讧,说不定自己的支持者就会对晋国施加更大的压力:只要坚守,就有希望。 (2)资助者 齐景公及其领导下的郑、卫、鲁等盟友,自然不愿意放过这样的机会。景公资助晋国的叛乱,目的自然不是希望范、中行、邯郸三家迅速战胜晋国获得政权,他愿意看到的是晋国内战出现相对平衡的局面,拼得越长久、越惨烈越好。所以,他的资助叛军,只是为了战局的平衡与持久。 值得一提的是,宗周此时也站在了同情晋国叛军的立场。宗周的实权派,担任周王卿士的刘氏与晋国的范氏世代通婚,关系非常,刘氏的智囊、曾经做过孔子老师的大夫苌弘还在,自然要想尽办法以帮助范氏。宗周的实力自然微不足道,但政治影响力却是绝不能忽略的。 |
(二)齐侯攻略 齐景公姜杵臼,一位精明得让人只觉其精明的人,在战事一启就迅速敏感到了自己的机会。资助晋国叛军,景公有自己的两项基本原则:第一,资助叛军,尽量不动用自己的老本,而是动员郑、卫两国大打代理人战争;第二,回避与晋军主力硬拼,尽量采取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间接手段将战局搅乱,将战事拖长。 1三方会晤 前496年夏,也就是晋国方面刚刚包围朝歌的时候,齐景公就与鲁定公、卫灵公在牵(在今河南省浚县北)紧急会晤,商量援救范氏、中行氏的办法。不久,绛中之战、潞之战、百泉之战爆发,其中有没有这三国的贡献、贡献究竟多大,已经不可考证,但这三场战役的确是暂时地为朝歌解了围,至少朝歌城的压力是明显减轻了。 2齐宋会晤 牵之会不久,也就是晋国的绛中之战刚刚结束,齐景公又在洮(曹国地,在今山东省濮县东)与宋景公会谈,目的也是动员宋国帮助范氏。但这次会谈似乎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 宋国未能出力,有其自身的原因:第一,100多年来,宋国一直是晋国最坚定的支持者,即使在晋国国事日非,诸侯叛离,宋国群臣也吵着要与叛离晋国的情况下,宋景公本人对晋国依然存有幻想,还是不大愿意与晋国公开决裂。第二,范氏与宋国过节太深。前504年,景公满怀热情地派大臣乐祁到晋国聘问,不料得罪了当时的执政士鞅,士鞅寻衅将乐祁扣押在晋国三年,死后尸体又被扣下,而赵鞅当时倒是为乐祁说了不少好话。现在要宋国人帮助范氏对付赵鞅,在感情上也难以接受。第三,当时宋国也正处在内战之中,与齐景公会晤,大概是为了请求齐国出力帮自己平叛,因而很难有余力帮助齐国做事。 而更根本的原因却是来自郑国。宋、郑两国同处中原,是一对关系十分不好的邻居。在郑国子产、子大叔执政期间,双方维持了几十年的良好关系,现在又回到交恶的老路上来了。前495年夏,郑国的罕达(子姚、子賸、罕武子)领兵讨伐宋国并获胜,两国矛盾迅速激化。随即,齐景公与卫灵公在蘧挐(即蘧挐,具体位置不详)相会,试图调和两国关系,援救宋国,但似乎没有成功。这样,宋、郑两国也就很难同时立于齐景公的阵营之内了。两相比较,景公自然要选择郑国:郑国是原来晋国阵营中第一个与自己结盟的成员,又与范氏所坚守的朝歌邻近,愿意出力也方便出力。于是,团结宋国的工作也就不得不搁浅了下来。 3齐卫出兵 现在已经是公元前的494年,朝歌、邯郸两座城已经苦守了三年,力量日益消磨,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间接的手段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齐景公干脆直接出兵援助。 前494年4月,齐景公、卫灵公联合出兵,援助被晋军围攻的邯郸,并围攻晋国的五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五鹿位于邯郸之东,是晋国的东方桥头堡,拿下五鹿,齐军西进就可免除后顾之忧。但晋国人也知道五鹿的重要,坚决防御,景公未能得手。 秋,范氏、中行氏那边形势又复告急,齐景公、卫灵公帅军在乾侯(在今河北省成安县东南)会合,援助朝歌。随后鲁国、中山国军队也加入了进来,联军攻击晋国本土,并顺利拿下棘蒲(在今河北省赵县)。 |
三、铁之战 到公元前493年秋,晋国的内战已经持续了四年,赵鞅在前线苦苦拼搏也已经三年。底定双方命运的决战终于爆发了。 (一)截援 随着战事的延续,范、中行两家的储备逐渐告罄,眼看不支。前493年8月,齐、郑决定两国合力支援:齐国出资,慷慨提供1000车的粮食;郑国出力,大臣罕达、驷弘(子般、桓子思、)率领郑国大军负责将军粮护送到朝歌。郑军由齐国出发,已经进至卫国境内,这边士吉射也帅军出朝歌接应。 在当时,攻城是成本最高的战法,由于缺乏大规模破坏性武器,为避免过度伤亡,一般是将城围住,待城内粮绝,城池方告失守,这次朝歌战事也是如此。所以,双方自然深知这1000车的粮食的重大意义。赵鞅自然不会听任,立即领兵前来堵截,遂与郑军在戚邑城下碰了头。 (二)誓师 在很大程度上,赵鞅的出击其实也是被迫无奈之举。相对于郑军,自己的部队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他还必须速胜,一旦战事僵持或者失利,士吉射的接应军再从背后杀来,后果真真不堪设想。 紧要时刻,阳虎献计:“我军战车少,务必先声夺人。可以将主帅(荀跞)的旗帜插在车上,早早列阵迎敌。郑国人匆忙赶来,看见这架势,肯定会误以为晋国的中军精锐来了,必然胆怯。那时我们果断出击,与其会战,一定可以将他们杀得大败!”这样兵不厌诈的奇谋,也只有阳虎能想得出,赵鞅立即采纳。敌众我寡,赵鞅还是难下最后的决心,又找来卜师占卜,可是龟甲却烤焦了,吉凶难辩。乐丁站出来打气:“《诗》曰:‘开始时谋划计议,占卜刻龟(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我们出发前已经卜过,大吉,何须再卜?!信赖先前的卜兆就是了!” 形势紧迫,再也犹豫不得了。赵鞅心一横,随即发表了决战誓言:“范氏、中行氏忤逆天命,荼毒百姓,妄图擅权于晋,攻灭其君。郑国,原本是寡君(晋定公)所依赖、庇护的国家,现在郑国无道,居然背弃国君,援助叛臣!大家为国作战,上顺天意,下尊君命,行德义,雪耻辱,就在此行了!克敌立功者,上大夫赏一县(食一县赋税),下大夫赏一郡,士赏田十万(千亩),庶人、工商得以入仕,家奴、隶圉获得人身自由!我赵志父若能克敌立功,国君自会考虑升赏;如果战败获罪,甘愿受绞刑而死,用三寸厚的桐木棺材敛尸,不要属辟(多层棺椁),只以素车(未装饰的车)朴马(未剪鬃毛的马)随葬即可,不得葬入族墓,完全按照下卿的规格处理后事。接受这样的惩罚,我赵志父心甘情愿!” |
(三)全线出击 上面已经介绍,周王的卿士刘家与范氏世代通婚,坚决站在范氏一边,成为晋国平叛的严重阻力。前492年6月,赵鞅派人到宗周问罪,周人不得已杀死了刘氏的智囊苌弘。苌弘早在鲁昭公11年(前531年)就以博学之士的面目出现于《左传》的记载,他在宗周至少活跃了40年,是一位学识渊博、富有智谋的大夫,孔子访周时也曾经师事过他。现在居然落了这么个下场,也的确让人感慨。 现在的赵鞅自然可以在平叛战争中调动和投入更大的力量了,于是,战局也迅速得到改观。 前492年春,齐国大臣国夏、卫国大臣石曼姑帅兵联合包围戚邑,其目的,自然是帮助卫国遏止赵鞅支持蒯聩回国夺权的图谋,同时也给赵鞅保持更大的军事压力。 10月,赵鞅亲自领兵围攻朝歌,驻扎于朝歌南面,眼看再难坚守,荀寅、士吉射决定突围。荀寅领兵从城南门杀出,攻击赵鞅营垒,这样,围城的晋军多数被调到南门堵截。同时,荀寅命令从外面赶来援助的中行氏援军趁虚从北门杀入朝歌,内外合兵一处,突围而出。10月23日(癸丑),荀寅、士吉射逃入邯郸,与赵稷共守邯郸。 眼看范氏老巢被端,已经无力回天,赵鞅立即下手,处死了士皋夷。当初荀跞还打算由士皋夷作为范氏宗主继续担任晋国的卿。但赵鞅与范氏作战多年,对范氏深恶痛绝,自然不肯再与范氏并存合作。 另外还有一个人物,就是荀跞同样准备提拔为卿的梁婴父,这个人下场如何,没有留下记载。当初赵鞅的第一助手董安于就是被这个人逼死的,可能现在已经去世,也可能因为有知氏的庇护,赵鞅难以痛下杀手,但无论如何,再想做晋国的卿已经是不可能了。 |
(二)对齐隐忍 赵鞅当然不敢开罪于楚国,他的平叛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也是最艰难、最激烈的收关阶段。 前491年7月14日,齐国大臣陈乞、弦施联合卫国大臣宁跪,猛烈围攻晋国的五鹿,试图分散晋军兵力,减轻邯郸城的压力,但战事似乎颇不顺利。9月,赵鞅率领晋军围攻邯郸,11月,邯郸力穷,守军向赵鞅投降。荀寅奔鲜虞(中山国),赵稷奔临(在今河北省临城县西南)。12月,弦施领兵赶到临接应赵稷撤退,退出前将临邑的城墙拆毁。 邯郸城坚守了5年之久,至此终于陷落。 眼看颓势还是不能扭转,齐景公继续加大打击力度,派大臣国夏攻击晋国领土,短期内,就占领了邢(在今河北省邢台市)、任(在今河北省任县东南)、栾(在今河北省栾城县、赵县北境)、鄗(在今河北省高邑县、柏乡县一带)、逆畤(在今河北省完县东南)、阴人(或说在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盂(在今山西省黎城显)、壶口(即今山西省长治市东南壶关)。 大片国土落入齐国人之手,赵鞅又是一阵手忙脚乱。趁机,齐景公与鲜虞人一道,将荀寅(士吉射可能是邯郸破后直接来此)安置在了柏人(范氏封地,在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南)。 面对齐国的疯狂挑衅,赵鞅的神经极为坚强,始终将目光集中在荀寅、士吉射两人身上——这才是自己最主要的敌人! |
六、内战终结 (一)追穷寇 现在,荀寅、士吉射龟缩于柏人,这是叛军在晋国最后一个重要据点了,战争的形势彻底明朗化。前490年春,赵鞅振作精神,收拾剩勇,充分行使执政大臣的权力,调动自己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对柏人发起了最后的围城战。眼看大势已去,荀寅、士吉射知道再坚守下去只有被消灭的份,于是,二人突围,投奔齐国去了。至此,晋国内战的结果基本底定。 荀寅、士吉射虽然是失败者,但能顽强奋斗7年,最终全身而退,除了家族势力浑厚之外,说明二人也并非一无是处的败家子,相反还可以算是一时之雄杰,自有其可圈可点的长处。从史料中关于二人逃亡时的记载,也可以约略看出些端倪来。 1士吉射 柏人是范氏的采邑。当初,范氏的两个家臣——王生(王胜)和张柳朔关系紧张,在物色柏人宰的时候,王生推荐了张柳朔。士吉射很吃惊:“他不是你的仇人吗?”王生答:“私仇不能妨害公事,不能因为喜欢谁而抹杀他的过错,也不能因为厌恶谁而否定他的优点,这是义的准则(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臣哪敢违背这样的准则?”事实证明,张柳朔果然是合格的邑宰。弃城之前,张柳朔告诉他的儿子:“你跟着主公走吧,我要留下来战死。王生对我那样肯定,我不能让他的话落空。”于是张柳朔留下来死战,终于殉主,为失败的范氏家族赢得了晋国人的敬意。 《吕氏春秋》还记载了这样一则花絮:范氏富有,流亡之后,不少人纷纷进入府第趁火打劫。一个人得了一口大钟,想偷偷自己扛走,但这钟太大,就想把它砸碎带走,一垂下去,大钟铿然作响,害怕别人听见,这人赶紧捂住自己的耳朵——这就是著名的“掩耳盗铃”了。 2荀寅 荀寅流亡途中,经过一处县邑。 从人提醒:“这里的长官是您的故交,何不在这儿打打尖,顺便等等咱们的后续部队?”荀寅说:“从前我喜欢乐,这个人就送我鸣琴;我喜欢佩,此人就送我玉环。可见,他是在不断培养我的过错以求取悦于我。现在去找他,恐怕他就会把我作为礼物去取悦别人了。”于是决定擦肩而过。果然,此人落井下石,出兵截获了荀寅的两乘战车,献给自己的新主子。 这则故事出自《韩非子》,但《说苑》的记载,结局与此不同,说的是荀寅顺便处死了这个马屁精——似乎《韩非子》的记载更合乎真实的情状。 |
(二)扫善后 荀寅、士吉射出逃,基本任务完成,赵鞅又立即抓住时机,处理相关的一些善后事宜。 1齐景之死 这个时机,就是齐国方面的麻烦。 公元前490年是齐景公在位的第56年,也是最后一年,年老神衰的景公偏偏难得安闲:这年夏天,景公不得不抖擞精神,亲自帅军讨伐宋国。关于这次战役的前因后果并没有具体介绍,分析起来,大概是眼看晋国方面节节胜利,郑国吃败仗之后国力虚弱,宋景公抓住机会又向郑国发起了进攻,也可能这次进攻是出于赵鞅的联络。齐景公伐宋,是不地不援助自己的盟友。 9月24日(癸酉),齐景公杵臼去世。至此,几年来——也许是终生——最让赵鞅头疼的三个人物:卫灵公、知文子(荀跞)、齐景公全部辞世,赵鞅的时代终于彻底到来了。 2 伐卫 前490年夏,也就是齐景公刚刚出兵伐宋,无暇西顾的当口,赵鞅出兵讨伐卫国,以惩治这个国家几年来帮助晋国叛军的罪过。 3围中牟 中牟,在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原是晋国在东方的重要军事基地。内战期间,中牟似乎已经归附卫国,也站在范氏、中行氏一边与赵鞅为敌。这次伐卫之后,赵鞅随即对中牟发起围攻。 关于这次战斗,《左传》记载十分简单,只有“遂围中牟”四字。其实,与这一战相关的事情还真的很有意思。 通过《论语》等资料我们知道,当时担任中牟宰的人叫做佛肸。这个佛肸似乎与孔子关系非同一般。《墨子-非儒篇》说,孔子本是乱臣贼子,他的“徒属弟子”都跟他学,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佛肸以中牟叛”——看来这个佛肸也被认定为孔子的学生或者部下了。也许儒、墨两家对骂,未免牵强附会,但当时距离孔子时代并不遥远,如果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凭空捏造,是不可能有任何说服力的。佛肸与孔子的关联,儒家经典的《论语》也保留了线索。 《论语-阳货篇》记载:佛肸在中牟作乱,招孔子前去帮忙,孔子准备前往。 子路很不以为然:“以前我听先生您说过:那些亲身做坏事的人的地盘,君子是不入的。现在佛肸以中牟叛乱,您干嘛又这么愿意跑过去?” 孔子:不错,我是这么说过。但我不是也说过这样的话吗:真正坚韧的东西磨也磨不薄,真正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难道你叫我做一个匏瓜:永远挂着却不能吃吗? 4伐鲜虞 前489年春,出于同样理由,晋国出兵征讨鲜虞。 ——至此,晋国的内战终于宣告结束。 从公元前497年算起,这场内战整整打了八年。 |
(三)人才战略 在当时的晋国诸卿中,赵鞅招贤纳士是最积极的,不但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更有先进的人才观。现在,范、中行两个大族被赶出晋国,除了少数骨干成员战死或跟随主人一同流亡,大部分则应该是不能共患难的,树倒猢狲散,大量原本服务于上述两家的人员一下子没了着落,都在忙着改换门庭,另投他处。而赵鞅从来都是爱惜人才的,看到两家门下良才济济,遂有心大力收罗之意。《国语》记载了赵鞅与史黯的这样一番对话: 赵鞅:吾愿得范、中行之良臣。 史黯:要他们何用? 赵鞅:那些人并不是良臣人人想得,这个还需要问为什么吗? 史黯:臣以为,那些人前来投靠您的并不是不良臣啊。真正的良臣侍奉君主,应当劝谏其过失,勉励其善行,向君主推荐人才而加以使用,朝夕向君主讲述善恶成败的道理以求君主采纳。以文辞劝导君主,以恭顺履行职责,以努力为主效劳,以死命报效君主。主张为君主采纳就出来做事,否则便引身而退。范、中行两家的家臣不能匡正、辅佐他们的君主,最终使君主遭受祸难。现在他们的君主流亡在外,那些不能一心跟随而抛弃了旧主的家伙,怎么能算是良臣呢?而那些甘心与自己的君主一同流亡的良臣,您又如何能够得到?士吉射、荀寅二人手下真正的良臣,一定会不辞辛劳继续为他们尽力,使他们在国外得以站稳脚跟,为此那些良臣将死而后已,哪里可能到您着儿来呢?相反,那些来的,也一定不是良臣。 赵鞅:说得好,刚才我的确说错了。 ——其实这个记载是很经不起推敲的:所谓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在人身依附关系强大的宗法社会,的确是主流的道德准则,例如栾氏被驱逐时,忠于这个家族的的家臣辛俞宁得死罪也要追随栾盈流亡,他为自己辩解:当时的晋国明令规定,家臣连续三代辅佐一个家族,就要把他当作自己的君;两代一下辅佐一个家族,要把他作为自己的主。辅佐君就要为他而死,辅佐主就要为他尽力。但到了春秋后期,这样的价值观已经不足以作为恒训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人才流动的活跃,特别是诸侯之间以及家族之间斗争的激烈化,人才成为竞争者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唯才是举、良臣择主而事的观念和做法已经成为新的潮流,而赵鞅正是这个潮流中极其引人注目的旗手。首先,阳虎可谓典型的“应聘式”的人才,真正的乱臣贼子,但赵鞅早在公元前500年,也就是10年之前就大胆而诚恳地接纳了他,并为自己度过这些年中的无数危机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次,前面讲到的范氏家臣公孙尨,原先努力为范氏效劳,但在获得赵鞅的赦免并封赏之后,又积极报恩,为铁之战的胜利立下奇功。赵鞅在赦免他时明确说,他是“为其主也,何罪?”说得再明白不过。第三,赵鞅接纳范、中行两家前来归顺的旧臣,应该是大规模的行动。根据《侯马盟书》的相关出土资料证明,赵鞅的确曾广事结纳,招降纳叛。为凝聚内部形成合力,他召集同宗与投靠他的异姓,反复“寻盟”,以聚拢人心。在暴力高压下,参盟者一个个胆战心惊,向神明起誓,以包括本人在内的身家性命为担保,对赵氏表示忠心;倘有违反盟誓者,就要全族诛灭。他们还表示决不与敌方勾结,防范敌方复人晋国。 那么《国语》的上述对话又如何解释呢?个人认为这倒未必是虚构的。时代在交替,新旧思潮也在相互冲击。可能是看到赵鞅大肆招降纳叛,历史知识丰富而思想保守的史黯实在看不顺眼,这才找机会提出自己的不满。赵鞅自然不会接受他的观点,但出于对老学究起码的尊重,还是打哈哈一样应付了几句。而《国语》的编纂者在思想上可能与史黯接近,也就宝贝似地收入书中了。 |
晋国的此次内战,其中的内涵是极其复杂而丰富的,它包含了卿与卿、诸卿与国君、诸卿各自家族内部、晋国与诸侯之间的漫长竞争、合作与对决;其竞争涵盖了政治、军事、法律、外交等领域,无论是制度比方面是技术含量都十分可观。无论如何,我们知道,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只有一个:赵鞅。这里就以赵鞅的胜利的原因分析为主线,对于这场漫长的内战简要回顾与评价。 赵鞅取得最终的胜利,最主要的是看三个条件:坚忍不拔的作风,先进的人才观,以及祖先留下的良好的家族关系。先看看家族关系,整个春秋时期,赵氏家族也曾多次犯过错误、经历过灾难,之所以能屡次化险为夷,最关键的外部因素就是良好的家族关系,赵韩两家的传统关系历时100多年,始终密切而稳固,当年的“赵氏孤儿”事件,几乎灭门,全靠韩厥的坚持才得以留住希望,几十年后实现复兴。这次内战,一度面临与范、中行一起被驱逐的危机,又是韩、魏两家坚决保护,才得以免罪。在数个力量角逐的舞台,联盟关系有时候是极其关键的,甚至比家族的内政还要重要得多。最终的晋国就是给关系最好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可见联盟政策的决定性价值。第二,来看看人才问题。从技术上而言,赵鞅成功的几个关键步骤都是手下的人才提供的支持,这正是赵鞅先进人才观和求贤若渴的政治家风范、器量决定的。最重要的助手,一个是董安于,关键时刻可以为赵家而死;一个是阳虎,关键时刻可以提供奇谋,扭转战局。而两个人在人格、品行上又是如此的反差:董安于是典型的不事二主的忠臣,阳虎是著名的“造乱专家”,这样迥异的两种人都可以为赵鞅效力,可见他博大的心胸与高超的驭人术。第三,坚忍不拔的作风。神经坚强,不回避、不气馁、不放弃,这样的作风才是他顶住那样久、那样重的压力,最终坚持到胜利的根本。赵鞅绝不是那种谨小慎微,几乎不犯错误的人物,相反,他的强悍和冲动也多次令自己危机重重。但出众的意志品质让他度过了难关。例如与齐景公的斗争。齐景公的才智、野心以及有利地位都是不容质疑的,但他最要紧的毛病就是患得患失,平时算盘打得山响,刺刀见红的关键时刻犯含糊。这固然有年龄的原因,但本质还是个性问题。例如,在晋国内战中他支持范、中行两家,但自始至终尽力回避与晋军正面对决,特别是铁之战中,郑国一国的军队就几乎要了赵鞅的性命,而此时如果齐国也出动主力,毕其功于一役,赵鞅是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的。这一战的过度算计导致战局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自始至终,他都试图以巧妙的牵制战术消耗赵鞅的实力与精力,随后,为了挽救两家的危机,他可以出动大军,短时间内攻克晋国的那么多城邑,但依然是没有胆量寻找赵鞅决战。反观赵鞅,兵锋始终对准了范氏与中行氏,直扑要害,不屈不挠,最终还是给他得手了。赵鞅最可怕的对手无疑是荀跞,无论从职位、才智、策略、杀气等方面,赵鞅几乎是全方位地被荀跞压了一头,对于这个天敌,赵鞅的坚韧不拔只有体现在他的屈服与忍让上。最终荀跞去世,固然是赵鞅的幸运,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他坚韧性格与作风所换来的战果呢? 站在晋国的角度,内战时期,它的强大以一种反面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出来:尽管内部热热闹闹地打了八年,但没有诸侯可以灭亡它、哪怕是重创它、欺侮它的幻想,甚至是号称“复霸”的齐景公也不敢。其实晋国还是幸运的,内战的前几年,楚国正在从低谷中恢复,吴、越两个强悍而凶猛的国家正忙着火并,等楚国人腾出手来,晋国的内战已经大局底定,只剩下最后的收关阶段,虽然可以逼迫对方在边界问题上作出让步,但实质性的机会已经没有了。所以,晋国依然得以一个整体——春秋第一强国的身份——继续存在了40年。 |
|
首页 上一页[20] 本页[21] 尾页[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