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三国 -> 我的三国观 -> 正文阅读

[三国]我的三国观[第2页]

作者:起点是渣渣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其实,当时士大夫集团为了扳倒咱们的董太师,那可是全局一盘棋,分工协作,花样百出。
周毖、伍琼两人,明里太师前、恩相后的,暗地里给董卓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
校尉伍孚刺杀董卓是假,提醒那些似乎有意投诚董卓的士大夫们要认清主子,别给根骨头就摇尾巴,才是他壮烈牺牲的真正目的。
王允的曲线救国就不用说了,皇甫嵩一把年纪了,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不问世事。可他还一路追随董卓从长安到洛阳,再从洛阳回长安,甚至跪地谄媚,这些都是士大夫集团的安插。
另外,还有一些看不到的手,都在从地底下,偷偷的伸了出来,摸向董卓的脚踝,就等着让这死胖子仆街啦。袁隗就是这样的一只幽灵手。
袁绍、袁术能在关东反董联军里担任领导职务,完全就是袁隗的意思。董卓后来也是想明白了这点,才灭了袁隗一门。要不,董卓是真舍不得杀了他呢。
要知道,当时只要袁隗愿意公开表示,袁绍、袁术两兄弟就是对任意胡为,妄图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混账***,袁家坚决与这两个不肖子孙划清界限的话,关东联军分分钟就不复存在了。袁隗的一份声明,可比董卓的十万虎狼兵的威力都大呀。
可惜的是,袁隗仗着自己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仗着满朝文武基本上都是自己家的门生故吏,仗着一只所谓的关东联军,自以为董卓就不敢杀他了。
他就是要捣鼓出一只武装力量来,就是要和董卓在政局上针锋相对,从而才能争取到士大夫集团更多的政治利益。
所以,直到最后,他也必须站在董卓的面前。
要不是这样,袁绍、袁术在起兵前,不把叔父先弄出京都,那可真是不智不孝了。袁隗的灭门,是真不能怪罪于袁绍、袁术两兄弟,这事大家都清楚。
 
前面说,只要袁隗愿意,一纸声明就能解散关东反董联军。袁隗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哪这关东反董联军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代的县,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乡,而郡则相对于现代的县。东汉末年分十三州,也就是现代的省,省长当时叫州牧,刺史是皇帝派遣,监督州牧的省委书记。
所以能称得上是一路诸侯的,至少也应该是职位在郡守以上的吧。可是,当时照这个标准的话,东汉末年全国能称得上诸侯的,共计要有一百四十九路。这样看来,这所谓的十八路讨董联军,是不是也太寒掺了?
我们再来看看,都有哪些人来讨董的。
公元190年,广陵郡功曹(县人民法院院长)臧洪和广陵郡太守(县长)张超、陈留郡太守(县长)张邈首倡天下诸侯,共讨董卓。
除臧洪、张超、张邈这三位外,还有前文介绍过的士大夫集团的武装力量东郡太守(县长)乔瑁和河内郡太守(县长)王匡,有兖州刺史(省委书记)刘岱和并州司马(省公安局长)张杨这两位准备着想要来乘火打劫的,有老弱病残的豫州刺史(省委书记)孔伷、颍川郡太守(县长)李旻、青州刺史(省委书记)焦和这三位。
还有就是袁氏一族的渤海郡太守袁绍、南阳郡太守袁术、山阳郡太守袁遗以及摇摆于袁氏和董氏之间的窝囊废冀州牧韩馥。当然还有一个最能打的长沙太守孙坚。
连同那个还没入盟就病死在征途的焦和,以及勉强算一路诸侯的张扬、臧洪。也就十五路诸侯。没有演义里的孔融、公孙瓒、马腾和陶谦。十八路诸侯是小说渲染的故事情节。而且这联军的参与者实在太少了,也就十八路听上***一点,否则我相信演义的作者,都能整出九九八十一路来。
另外中牟县县令倒也参与了讨董联盟,当然不是演义里的陈宫,而是一个叫杨原的,他的存在,连董卓都没发现。对了,还有几位风云人物,比如当时是张邈小弟的杂号将军曹操、刘岱的小弟济北国相鲍信、焦和的小弟下密县丞刘备也都在讨董联盟的名单里。
说实话,要是这样的联军也能被称作是天下诸侯的话,那我大汉的版图也太可怜了。
 
可就是这样的阵容,要不是袁隗,怕也组织不起来。一开始的所谓反董联军,只有刘岱、孔伷、张邈、乔瑁、张超五位,臧洪是不算一路诸侯的。
这五个人,还谁都不敢挑头闹事,要不是臧洪仗义慷慨,怕当时的局面就很尴尬的了。乔瑁应该就是士大夫集团派来的党代表指导员,因为这五人,最后居然是遥推了当时还被韩馥堵在渤海的袁绍为反董联盟盟主,要不是乔瑁带来了中央袁家的意思,这也太奇怪了。
武装反董计划既然已经开始运作了,士大夫集团利在速决。他们要的就是天下诸侯齐举反旗,只有越多的诸侯在越短的时间里,加入到这反董联盟里来,他们才能在董卓处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政治上才能更主动。可实际情况,让他们很失望。东汉末年无蠢人,个个都是贴上毛就是猴的主。
 
首先,袁隗以为韩馥是个好同志,他让乔瑁给韩馥送了封信去,叫韩馥辅佐袁绍加入反董联军。
当时韩馥就犹豫了,董卓待自己不错啊,有必要给袁家当枪使不?
结果,还是自己的秘书刘子惠明白事理,当场就混淆了黑白,给韩馥指了条明路:“如今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谈到袁绍、董卓!”
帮助反政府分子袁绍造反,攻击帝国最高执政官董卓,倒成了是为了国家的行为。其中的逻辑,韩馥却也一下子就听懂了。
可接下来,韩馥就不全是为了国家了:“起兵是很凶险的事情,不能抢先发动。现在应派人去看其他各州,有人发动,我们然后再响应。冀州的势力不比其他州弱,别人的功劳不会在冀州之上。”
就这样,关东联军的盟主袁绍总算是能自由活动了,否则有韩馥堵着,他根本别想离开渤海郡。
也就是从韩馥决定反董开始,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一刻直接造成了三国后来百年间军阀混战的局面。士大夫集团终于圆满的完成了坑害东汉王朝的历史使命,光荣的名垂青史。
 
如果说,是士大夫集团的政治斗争计划,在执行阶段发生了严重的偏差,才导致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局面。那率先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就应该是江东之虎孙坚了。
孙坚当时并无野心要当军阀,他享受为军主帅,奋勇杀敌的快感。长沙太守这一职位对孙坚来说,一钱不值。他的理想是在帝国军界能持牛耳,政界的那些虚名,人家根本都不凯尔。
所以当反董联盟成立后,孙坚异常兴奋,这是他能挑战帝国军界现任老大的最佳机会。于是,咱们孙坚同学,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第一时间高举起反董的大旗。可长沙毕竟离洛阳太远了,士大夫集团还没来得及通知孙坚。但这时候,就有人看到了孙坚的愿景,被孙坚的热血深深感动,适时的给孙坚发去了一纸檄文,让他处死已然投靠董卓的荆州刺史王睿。
其实王睿是董卓的人不假,但下达给孙坚的中央文件,却不是士大夫集团所发出的,那只是王睿的某位同僚想要公报私仇罢了。可孙坚不管这么多,他要的就是能把自己的军刀明晃晃的去指向董卓。大家都是军人,凭啥你董卓就是老大,我孙坚不服。至于是不是被别人利用,这重要吗?
杀了王睿,算是祭旗起兵了。可刚到南阳郡,队伍粮草就不够了。反正是响应国家号召,这兵马开拔费,总要让国家来报销吧。所以孙坚就去找了当时的南阳郡太守张咨。
前面也说了,天下诸侯只有那十几路是响应士大夫集团号召起兵反董的。更多的是坐观其成,两不相帮。这南阳郡太守张咨就是这样的一路诸侯。你孙坚愿意当这英雄,有本事就别来求我张咨。要钱没有,要粮不给。
可就算你不给,人家孙坚不会抢呀。一个照面,张咨就成了孙坚的刀下之鬼。同时把那些南阳郡的官吏们吓得,对孙坚这土匪的要求是无不应承,要啥给啥。
区区一个南阳郡,现在还根本不在孙坚的眼里,他的征途是大海星辰,他唯一目标就是去帝国首都,与董卓一争高下。
 
所以,孙坚继续北上,到达鲁阳,与当时已经在讨董第一线的袁术会盟,两人相交甚欢,孙坚一高兴,当场就把南阳送给了袁术。而袁术也投桃报李,表奏了朝廷,推荐孙坚做了豫州刺史。
当然,这也仅仅是让孙坚从县级干部提升成省级干部而已。对孙坚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孙坚自己倒也没把这职务太当回事,后来讨董联军解散,孙坚还是退回了江南。可这一豫州刺史的头衔,倒是引起了日后袁氏兄弟的反目原因之一。这是后话。但当时这一任命下来,背后的意义就太诱人了。
你只要是打着反董联军的旗号,就可以擅杀朝廷封疆大吏,互相抢夺地盘。朝廷非但不会降罪,还能升官发财。这让那些居心叵测的野心家们,就如同鲨鱼闻到了血腥一般。一时间,天下诸侯纷纷起兵讨董,大家都来不及入盟,就开始了群雄盛宴。
而且,孙坚在东汉末年的榜样力量还远不止于此,虽然当事人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但如果真有穿越,想要回去匡扶汉室,避免东汉走向灭亡的话,我个人觉得,最该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就是孙坚。
因为孙坚、袁术这对组合,无意间启蒙了各路诸侯。想要割据一方,成为军阀的话,除了彼此相互伤害,还能走相亲相爱这条路的。
虽然董卓从一开始,就这样军政合一了。但人家毕竟是和帝国最高行政长官皇帝组成团队。这样的合作,其实对各路诸侯的启示作用并不大,因为皇帝只有一个。可孙坚袁术这么一合作,让各路诸侯都看到了一个新的割据模式。于是,一时间公孙瓒和刘虞,袁绍和韩馥,曹操和张邈。。。都进入了蜜月期。
接着,孙坚就攻入了洛阳,无意间拿到了传说中的圣物玉玺。这一时刻,又为军阀们打开了另一个新的世界,那就是汉已失其鹿,天下可共逐之。
各位大汉王朝的遗老遗少们,这样的孙坚,是不是比那董贼更可恶呢。虽然这一切都不是他原本能想到的,可老天爷就赋予了他这样的历史使命,真正成为为汉室刘家的坟墓挖第一铲的人。
可怜我孙坚同学,也许真的是被汉室列祖列宗们所忌恨,叱咤一时后,就意外的先一步去了。
 
有人说《三国演义》这小说的主角毋庸置疑就应该是刘备,想想也对。
也有人说,作者写刘备是明褒暗贬,处处透着虚伪。反而写大白脸奸臣曹操倒是有血有肉,让人读之可爱。在这些人的眼里,曹操才是《三国演义》的真正主角。
可还有人说小说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之前,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为了让主角诸葛亮闪亮登场在铺垫,而从小说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往后,写的也是诸葛亮对三国历史的影响逐渐减弱的过程。《三国演义》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这样描写小说主角的笔法是空前绝后的。
不管何种说法,就算刘备不是《三国演义》的绝对主角,但整部小说就是以他的发家史和他所建立的政权覆亡史为主线所展开的,这一点无可争议。
苏轼有言:“涂巷中小儿薄劣。。。。。。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宋朝的人们在《三国演义》成书前,就已经尊刘贬曹了。虽正史视曹魏为正统,但在世人心中,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可有趣的是,当时这君子小人之泽,仅限于世间百姓。同样是在苏轼嘴里笔下,对曹操的称呼,只有“曹公”二字,可见其对曹魏的尊崇。刘备只不过是“吕布之流”罢了。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主流史家对读书人洗脑的结果这么简单了,这里面还有浓郁的阶级差异味道。
直到《三国演义》问世后,整个社会才统一了思想,集体把曹***涂成了白色。也正是因为罗贯中这一写作思路,既顺应了民心,又为统治阶层提供了正反两面榜样的素材,他笔下的《三国演义》才能成功的替代了正真的历史。以至于之后明清至今,人们往往都觉得《三国演义》就是三国史,这在世界范围的史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要说刘备比吕布聪明的地方,还体现在刘备更懂规矩。不管是刚出道,还是后来登基称帝。在对待各路诸侯时,刘备始终贯彻的原则就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你给我就要,改动我的我拼命。”而吕布呢,他贯彻的却是“谁拳头硬就是谁的。”
从一开始,太史慈请刘备解北海之围,刘备没招揽太史慈。初见赵云,撩到刘备抓心挠肝的,就因为赵云是公孙瓒的人,刘备最后也只得执手泪别。
陶谦昏聩,错惹了曹操,临终前知道曹操早晚要来取徐州,恐自己子嗣无能被害。索性把徐州让给刘备。这虽是人家送的,刘备却还一再推脱,不敢坏了规矩。因为刘备知道,这徐州不但是属于和他同是“演员”的陶谦的,更是属于那些指导陶谦,不断在给演员说戏的“幕后导演”们的。
在拿下徐州后,刘备也试图和这些“幕后导演”搞好关系,都不惜用自己去潜规则“糜导演”了。但他马上就发现,徐州这台戏的总导演是陈家。而陈家想要的,自己根本给不起。
当时天下大乱,徐州自古又是兵家必争之地。陈家要的,是能把这修罗场变成桃花源的人。可当时还是一只潜力股的刘皇叔,又怎么可能做的到呢。
 
按照后来故事的走向来看,陈登早在陶谦让徐州的时候,就已属意于曹操了。可惜的是,当时曹操在徐州地界试图用武力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这明显不符合徐州士大夫集团的根本利益。所以,陈登他们必须要让曹操知道,合作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途径,你要是敢来硬的,我们绝对抵抗到底。
于是,陈登也力劝刘备接手徐州。一方面,借刘备去和曹操讨价还价。另一方面,也是为的能让刘备最终带领徐州去投靠曹操。
如果当时按刘备说的,把徐州让给袁术的话,那这里就将提前上演官渡之战了。可刘备想要的却是自己作为军阀的独立性。他不愿意屈服地方上士大夫集团,又怕自己一个人势单力孤,正好这时吕布来了。如果吕布能帮刘备一把,说不定,刘备在徐州也就坐稳了。后来,吕布帮助刘备与袁术和解,也正是这样的。
不过,在徐州这些地头蛇的眼里,刘备和吕布其实是一样的。甚至对他们来说,吕布比刘备更好忽悠。事后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曹操有意和谈,表奏刘备为镇东将军。可惜刘备未中曹操二虎竞食之计,杀吕布投曹操,这多少让陈导演他们稍感失望。
而后来吕布被陈珪陈登父子俩忽悠的,直接就把袁术的使者韩胤解送去许都,给曹操献了个投名状。
如果不是徐州地头蛇们使坏,张三爷坐镇的徐州城也不至于如此轻易的就被吕布一枝客军夺去。刘备算是明白了,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家。随即,刘备就向大家表明心迹。这徐州不是我个人财产,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我不会只为了我个人的利益得失,做出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来,我不和吕布相争,这下你们满意了吧。
徐州的地头蛇们对刘备这种深明大义的行为,还是很满意的。后来徐州终于如愿以偿的投入了曹操怀抱,地头蛇们还要求曹操能把刘备留给徐州呢。
不但,徐州的地头蛇们通过这事,认可了刘备。曹操也很欣赏刘备这种懂规矩的行为,当刘备被吕布赶出小沛后,他欣然接受了刘备的投靠。而刘备当时也非常诚心诚意的在为曹操打工,为曹操很好的牵制住了吕布,这才让曹操得以腾出手来去整合宛城资源。
可惜曹操自己不着调,煮熟的鸭子,都塞嘴里了,还被崩了牙。以至于,害的自己又陷入了吕布和刘表张绣两面作战的危局。要不是刘备始终矜矜业业的为曹操独当一面,为曹操击败刘表张绣联军解除了后顾之忧,曹操怕是又要重蹈当年兖州之变了。
 
不止在三国,任何年代都是这样啊
 
史实上根本没有“温酒斩华雄”,曹操第一次见到关羽,应该也就是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
刘备当时是以打不死的小强的形象来投奔曹操的。曹操对这样的一只非主流军队还是很感兴趣的。
因为刘备的这只队伍,就像李云龙的独立团似的,也能和楚云飞的正规军或者是和小鬼子去硬碰硬,虽然肯定是鲜有胜绩,但你想要消灭他,还真就做不到。这就是本事,苍蝇它不咬人,可烦也烦死你。更何况你要是胆敢轻视了刘备他们,那可真是在找死。
所以,曹操不仅仅是对刘备一个人有兴趣,还对他手下的每个将领都有接纳之心。
建安元年,刘备被吕布赶出小沛,带着关羽张飞投奔曹操。第二年,张飞就单独跟着曹操去打吕布,还被封为中郎将。建安五年,曹操刘备反目,曹操打败了刘备,张飞居然同年娶了曹操的侄女。
民间传说,夏侯姑娘因为是外出采樵,才被正好路过的张三爷掠去,强抢为妻。可这事有两处BUG,首先,如果说这是在初平、兴平年间,曹操刚刚起兵,还朝不保夕的时候,那还有可能。可张飞抢亲是发生在建安五年,这时候的曹操已经贵为司空。按照演义上说的,当时的曹操就已经有许田围猎的篡逆不轨之举了。他的侄女还用得着外出采樵?那其他文武百官的女眷就都应该要饿死了。
其次,当时张飞已经是随刘备逃往下邳。虽然没说这位夏侯姑娘是在哪里采樵,可不外乎是许昌陈留郊外吧,就算张飞当时是在离许昌陈留较近的小沛,两地直线距离350公里,也就是说这位夏侯姑娘至少走了150公里以上的路去采樵,才能恰好被张三爷掠去。这难道不是在说笑吗?
很明显,这又是联姻,又是封爵的,怎么看都像是曹操在招揽张飞。
 
我们再看关羽,建安三年,当时刘关张都在曹操军中,关羽就多次私下求曹操下邳城坡之日,将杜夫人赏赐给自己为妻。
张飞娶曹操侄女,接受曹操的封赏,这些都是刘备认可的,张飞让刘备很放心。可关羽这种跳过刘备,直接向曹操要美女的行为,你让刘备怎么想。
建安五年,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土山约三事,那是演义。关羽降曹,这是史实。
后来,在长坂坡“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而刘备在河北听闻关羽降曹后,刘备给关羽的信中说的是“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关羽真的是让刘备不放心呢!
按理说,刘备在投靠曹操后,真没必要反叛。因为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大汉皇叔的身份就是在跟随曹操去许都后,才得到了官方认证。虽然,根据罗贯中列的汉朝皇室宗族世谱来看,刘备该称刘协为皇叔玄祖,但不管怎么说,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是得到了承认。
而史实上,曹操对刘备那更是恩宠有加。人们常以为关羽降曹时,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官封亭候就已足见曹操厚爱了。可刘备投曹的时候,一见面,曹操就封刘备为“宜城亭候,镇东将军”。四镇将军,那可是汉朝的重号将军职。后刘备跟随曹操剿灭吕布,又加封“左将军”,这是仅次于上卿的武职官位。
而关羽在曹操手下时,仅仅是个杂号将军都不如的“偏将军”。后因击杀颜良,关羽才被封为汉寿亭侯。这和曹操对待刘备的规格,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然后,演义和史实上都说,刘备是害怕董承衣带诏事件牵连到自己,才逃出许都,从此与曹操誓不两立。
可演义上说的是,先有衣带诏事件,后有与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么档事,刘备才被吓的逃往徐州。
史实上呢,却是先有曹操宴请刘备,扬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回来后,马上就私下主动联系了董承,图谋曹操。恰好这时刘备受曹操军令,外出领兵阻击袁术,就在刘备驻扎徐州时,董承东窗事发,这才吓的刘备不敢回许都。
我们先来看演义,罗贯中写刘关张三人兄弟情深,用的最多的就是“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可偏偏曹操请刘备赴宴的那天,关张二人都不在。这种情况,在后期由赵云担任了刘备保镖之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就算是赤壁之战时,赵云给诸葛亮去当保镖了,也是有关二哥持刀侍立在刘备身后。可以看出,当刘备在许都时,关张二人已是身不由已,不能常在刘备左右了。
接着就是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了。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深意,我是这么理解的,这就是曹操在表白刘备。只要你刘备愿意加入**操的阵营,**操坐头把交椅,你刘备就是二当家的。这话说的有够清楚的,吓得刘备当场就失箸在地。
曹操以为刘备这是受宠若惊了,是太兴奋的表现。可刘备当时的第一反应,就应该是,让我做曹操的小弟,那我现有的一切,不都将变成是曹操的了吗,曹操这是在打劫啊。所以,就这一句话,逼得刘备不得不打算要立刻想办法去搞死曹操了。
曹操和刘备最终分道扬镳,刀兵相见。主要原因,并不是什么刘备有先见之明,当时就看出曹操要篡汉。而是曹操触碰了刘备一贯坚持的原则,那条“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你给我就要,敢动我的我就弄死你”的底线。刘备才是被逼上梁山的。
 
我们根据《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那就是建安五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是只手遮天,权倾朝野了。可实际情况呢,只要出了曹操势力范围之外,各路诸侯谁都不把天子圣旨当成回事。
朝堂上,士大夫集团的各家大佬都能和曹操分庭抗礼。他们唯一的弱点就是失去了强有力的集团领袖,来团结各家共同把持朝政。
而这时的曹操,隐隐已有领袖风范,所以,他能团结颍川集团。那些士大夫家族大佬一对一拿出来和曹操斗,失败是必然的。
可事业刚刚步入上升通道的曹操,权威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当时的曹操可以说是内外交困,日子一点也不好过。他一度都有认袁绍做大哥的打算了。
所以,刘备在朝中,敢和董承勾结,在徐州,又与袁绍相呼应。其实,在这位皇室宗亲的心里,汉室政权的稳定与否,真的不是那么重要,自己作为军阀的独立性,才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刘备又回到了徐州。问题是这次的徐州地头蛇们似乎也都默认了反叛曹操这件事。理由很简单,官渡之战即将开打,曹操能不能熬过这道坎,怕是连他自己都没啥信心。各地的地头蛇们都不敢把自己的全副身家都绑在曹操的这辆战车上。刘备本来就是徐州地头蛇们所认可的,他们乐得骑墙观虎斗。
可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曹操真的是用兵如神啊。
 
曹操进攻刘备,是公元200年元月的事,而官渡之战是公元200年二月的事。
所以,当曹操决定亲自率军讨伐刘备时,他的属下都是顾虑重重的。因为,在袁绍大军随时犯境的背景下,曹操居然要把自己的主力部队,用来讨伐刘备,那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曹操知道,如果不能趁袁绍大举进攻前解决了刘备,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前面也说了,刘备的这只队伍,就如同李云龙的独立团一般,你要打败他不难,可你要是想干净利索的消灭他,那基本上是做不到的。刘备也相信,曹操是不敢用主力来进攻他,毕竟曹操的主力是要留给袁绍的。他只要把曹操派来进攻他的部队拖在徐州,等袁绍一来,曹操在徐州的势力,顿时就呆不下去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曹操会不会孤注一掷,敢不敢用主力来大举进攻刘备?曹操还就真的来了,这下刘备傻眼了。
刘备一方面命关羽屯兵下邳,自己先带着张飞,跑到小沛驻扎。另一方面,急遣孙乾向袁绍求援。
演义上为了丑化袁绍,说他是因为最疼爱的小儿子病了,这才无心救援刘备,致使刘备被曹操打败,失了徐州。
可实际情况呢,袁绍和刘备早就有联系,袁绍如同国军,大部队已经在第一线展开,就等着和小鬼子们打会战了,而刘备就像是八路,一刀扎进了敌占区,准备好了等会战开始后,就在后方捣乱的。结果,曹操居然放了袁绍的鸽子,把主力拉出来,以雷霆万钧之势去打刘备。
这时候的刘备是多么希望袁绍能看在党国的份上,迅速向徐州靠拢。而袁绍看到这样的情况,却急忙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率兵急攻东郡刘延,占据正面战场的前沿哨所白马。从二个月后,官渡之战的第一仗,就是曹操和袁绍争夺白马来看,这个前沿哨所是有多重要,它是袁绍南渡黄河后的一个重要据点。
袁绍是希望,刘备能在徐州拖住曹操主力,这样,他的大部队就能从黎阳出发渡过黄河,驻扎到白马。一旦他那十万大军能趁曹操主力不在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布置,届时,曹操将不堪一击。
所以,袁绍并没有如刘备所愿,去救援徐州,仅仅是让陈琳发了一通檄文,恐吓下曹操罢了。
 
袁绍可以说是主流军队,他的战法如同教科书一般,步步为营,这样的形容并不含任何贬义。但可惜的是,不仅袁绍的对手是个深不可测的兵法家曹操,他的友军刘备更不是个省油的灯。
想当年,曹操为报父仇,盛怒伐徐州。对手是老朽的陶谦,徐州城也久攻不下。后来徐州变成吕布的,曹操前前后后,打了三年。现在换成了刘备坐镇徐州,一个月不到就被打散。这怕是连曹操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吧。
其实当刘备得知袁绍不来救援徐州的时候,他就没打算去给袁绍当炮灰,顶下曹操这个雷。小沛也不守了,趁曹操还没有合围,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第一时间就带着张飞跑了。关羽跑的稍微慢了一点,下邳就被围了。要说刘备这打不死的小强,可真是洞察兵机,绝非浪得虚名啊。
曹操虽说拿下了徐州,但刘备这心头大患,却仍旧存在。刘备到了河北,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驻月余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刘备在袁绍处,渐渐又恢复了往日气象,除了关羽,不但原有的兵将都回来了,还收了赵云、陈到。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
哪关羽为啥不回来呢?袁绍亲自出城二百里迎接刘备,刘备在袁绍处大肆招兵买马。这么大的事,关羽没有道理不知道的。如果关羽连这种事都侦察不到,关羽还怎么率军打仗呢?
问题是,关羽知道刘备在袁绍那里,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必须得明白,关羽是被曹操俘虏的。曹操俘虏关羽之后,非但没有杀关羽,反而给了他各种优厚的待遇。在这种背景下,关羽还要偷偷的逃走,那他就不是关二爷了。
关羽降曹并非贪生怕死,也绝不是贪图富贵,关羽天性骄傲,他不能忍受自己被俘的耻辱,他要的是一个能洗刷这一耻辱的机会。
所以,一开始关羽就不回避,自己一心要回刘备身边的想法。只要你曹操不杀我,我关羽是注定要离开的。但我也绝不会这样不明不白的就离开。关二爷必须要给自己、给大家一个交待。只有这样,这段被俘的经历才不会成为关羽生平的污点,反而会是一段千古传诵的光辉事迹。
毕竟像曹操这样另类的,千古也不多见。
 
曹操在解决了徐州刘备后,正式投入到决定他命运的官渡之战里来。
其实,在公元199年六月,袁绍就完成了战前动员,集结十万精兵,企图南渡黄河,进攻许都。
曹操先是占据黄河北岸的黎阳,接着是驻防白马、延津两处黄河南岸的据点,大本营放在官渡。因为,千里黄河,处处可渡。别说曹操才这点兵马,就是给他十万精兵,曹操也无力布防。所以,曹操只是将黄河两岸作为军事缓冲区,只要他能守住官渡,就可保许都无虞。
而袁绍渡河运粮不便,所以若不能尽快的攻下官渡,从而进逼许都的话,十万人的后勤保障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袁绍趁曹操主力征讨刘备之际,一个月内,就完成了主力进驻黎阳,先锋攻克白马,并朝更靠近官渡的延津进发。
可以看到,在刘备的助攻下,袁绍的动作绝对不能算是迟疑,甚至可以说,反应是相当的迅猛。但在失去了刘备牵制曹操的条件后,袁绍和曹操就白马、延津两处,展开了争夺战。尽管曹操两次打败袁军,还斩杀了袁绍麾下的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可最终还是失去了对白马、延津的控制。
袁绍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在公元200年6月,终于完成了主力南渡黄河,进驻阳武的工作,终于和驻扎在官渡的曹操主力面对面了。由此可见,刘备要是能在徐州多拖住曹操几个月,哪怕就再坚持二个月的话,官渡之战可能就不存在了。
 
中国千年历史,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大小战役,是数不胜数。但能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如同传说般存在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双方兵力差距越大,故事性也就越强。
民间传说,官渡之战,袁绍总兵力十万以上,曹操总兵力八千,结果却是曹操把袁绍打的吐血。
可实际情况呢,当时曹操的大本营是在官渡。夏侯惇在孟津一带,于禁在延津一带,刘延在白马一带,程昱在郢城一带,这四个点撑起了黄河南岸的军事缓冲区。然后,曹仁作为预备队游击在官渡和许都之间。荀彧驻扎在许都。蔡阳、曹洪驻扎在南阳一线防着刘表。这就有八处兵力布防了。要是曹操只有八千人,这么一分,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实际情况,我认为,只官渡大本营一处,曹操就有一万不到的兵力来和袁绍对持。于禁、刘延、程昱和夏侯惇起码每处三到五千,也就是说在官渡正面战场上,曹操的兵力应该不会少于二万。
再看袁绍,最初攻取白马派了一万人,攻取延津五六千。所以一开始,在黄河南岸,袁绍和曹操的总兵力基本相等。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先是假意放弃白马,主力转战延津。暗中却派出关羽奇袭白马,利用小股骑兵突袭,打了袁军一个措手不及。关羽也在成功完成这次斩首战术,杀了颜良的同时,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在收到刘备质疑的信件后,第一时间就迅速归队了,这是公元200年四月间的事情。
然后,曹操在夺取白马后,又主动放弃坚守,而且并不是兵贵神速的跑去救援延津,反而拖拖踏踏的,护着粮草辎重慢行。这一举动直接导致袁绍判断失误,诱导袁绍不等主力集结,就命令在延津的文丑和刘备率轻骑迎击,想要替颜良报仇。结果自然是掉进曹操的陷阱,刘备是打不死的小强,追到曹操后,一看情况不对,转头就逃。可怜了文丑是有来无回了。
随之袁军的主力也进驻延津,并在之后的四个月间,袁军是不断的渡过黄河,以至于最后两军兵力悬殊太大,曹操不得不放弃对白马、延津的争夺。退守官渡。
6月,袁绍驻扎进阳武,分一万人,往乌巢囤粮护卫。官渡之战结束后,曹、袁两家的战报,伤亡数字还是比较接近。曹操说整个战役,歼敌七万,袁绍说损兵五万,平均下,大致在六万左右。
就这么来看,当时在阳武和曹操官渡相抗的袁绍主力,应该是五万多人。当然,曹操在官渡是赢得漂亮,可袁绍也绝不是演义上描写的这么昏庸不堪。也只有棋逢对手,才能更彰显曹操的英明神武。可惜,演义给我们的误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接着,就是曹操这八千多人,被袁绍的五六万人死死的压制在官渡了,曹操的心里其实是很绝望的。
袁绍在白马、延津吃了亏后,吸取了经验教训,他不再和曹操玩啥花活了,老老实实的就用人多欺负你人少,哪怕你有七十二变,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演义上说,是袁绍用尽心机,久攻官渡不下。什么又是掘子军、又是楼橹车的。其实,真正急于结束战争的,是曹操。曹操是想尽了一切方法,希望能将袁军予以分割,从而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能挫掉点袁军的锐气也好,至少能给自己军队看到点获胜的希望,以此来鼓舞鼓舞士气。可惜袁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留给他。
而且,袁绍相信,只要他能完成乌巢的屯粮行动,曹操将再无翻盘机会。这一点不但袁绍相信,所有人都对此坚信无疑。因为袁绍只要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他就能和曹**磕到底。
反观曹操这边就算兵少,可其势力范围内的各处诸侯,都有像徐州地头蛇们学习的趋势,都在骑墙观望,有的甚至暗中通敌。这样一来反而曹军的粮草转运更显困难了。
 
好在这时,荀彧给官渡的曹操送来了信心,许都的粮草有效的安定了军心。
接着远在关中的钟繇更是旗帜鲜明的用实际行动表态,钟家全力支持曹操。他给在官渡的曹操送来了两千匹战马。后来,曹操在给钟繇的信中说:“得到送来的马匹,很是应部队的急需。关右地区平定,朝廷没有西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勋。当年萧何镇守关中,粮草充足,以至大军获胜,也不过与您的功劳相当。”
可再看袁绍这一方,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袁氏集团内的几家大佬在整个官渡之战中,内讧不断。
 
第一次内讧是袁绍刚决定南征时,就表现出来的。简单的来看,是田丰不赞同袁绍南征。可是往深处想,袁绍南征其实是正确的,他都已经把曹操打到绝望了。而这样的局面还是在田丰等大佬都反对他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如果说田丰他们当时都能全力支持袁绍的话,袁绍还会败吗?这个问题,曹操后来就以胜利者的姿态回答了。“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
哪为什么田丰要反对袁绍南征呢?田丰的死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因为明显这次南征,是逢纪所支持的。田家和逢家早在官渡之战前就开始内讧了。田家显然在袁绍的心里没有逢家来的重要,因为田丰劝阻袁绍不要南征,袁绍没有听。
所以在官渡之战前,田、逢两家之争就已经分出了胜负。如果袁绍官渡之战赢了,田丰是能保住性命,可田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逢家压过一头。可最后,田丰自己应该也没有想到,袁绍会被打败,所以,等待他的只能是死亡。否则,田家压过的就不止逢家了,连老袁家看到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第二次内讧,是在眼看袁绍就要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前夕所表现出来的。
表面来看,这次是因为许攸的家人贪污腐败、违法乱纪,所以让审配抓了起来。
可问题是,在当时,各大豪门家族贪污腐败、违法乱纪,那是常态啊。所以,审配抓许攸的家属,很明显是在为战后分配胜利果实做准备。
袁绍大军在前线拼死杀敌,我审配在后方辛辛苦苦,加紧生产,你许攸倒好,典型的是前面吃紧,后面紧吃啊。等战争胜利后,看你许攸还有没有这脸去争这功劳。到时候我审家的排名必定压过你许家。
可见在这之前,许家和审家,那是不分上下的,所以审配才借此给许攸上眼药呢。
袁绍对审、许两家的矛盾那是很清楚的,这次袁绍也很为难。毕竟审家和许家,他谁都不想得罪。所以他不能像处分田丰那样,踩田家捧逢家,这次他也只能和稀泥,提醒了下许攸。可许攸却看到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势必不会再有自己的那份了,今后可能还要一直被审家压着,于是一个想不开,直接就跑去曹操那里了。
第三次内讧,是发生在袁绍大本营发现乌巢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其实,当时袁绍还是有机会采取应急措施的,只要应对得当,袁绍未必会败。
可就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袁绍大本营居然乱成了一锅粥。
 
可以说整个官渡之战,之所以会功败垂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开始田丰、沮授不愿意积极支持配合袁绍;关键时候又因为审配、许攸矛盾公开化;最后,袁绍的嫡系郭图打压了旁系张郃,致使军心涣散。
当然了,袁绍集团几大谋士的内讧,最强爆发是在袁绍死后。他们分别拥护袁谭和袁尚。直接就把袁氏集团给分裂了。
袁氏集团下的几大谋士,要是按照战前在袁氏集团里的地位来看,应该依次是逢纪、田丰、审配、许攸、郭图、沮授。另外还有辛氏兄弟和荀谌,这三人由于没有详尽的记录,所以不甚清楚。只知道他们都是颍川系的。他们暧昧的态度,后文再论。
首先,逢纪和田丰相争,袁绍支持逢纪,田丰被踢出局。要是袁绍胜了官渡之战,田丰应该也会被踢出六大佬的座次。
审配和许攸其实排名不分上下,袁绍更喜欢审配。
郭图是袁绍的嫡系,也支持袁绍南下。从一开始,袁绍就把反对自己的非嫡系谋士沮授的军事指挥权,夺给了郭图。而且在整个官渡之战期间,郭图的地位隐隐已经能和逢纪、审配相匹配。
几大谋士里,也只有郭图、逢纪和审配是统军事的,田丰、许攸不过是为谋主,沮授是外来的。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能统帅军事的,都支持打仗。无法染指军事的,都反对打仗。因为这官渡之战,怎么看都是袁绍必胜的。能统帅军事的,战后必定是大功一件,他们在袁氏集团的地位,就更加不可撼动了。
而能统帅军事的谋士,则更是希望能在战争中,让自己家族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战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这些聪明人都早早的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政治盘上了。如果能在这期间,提前铲除几个今后的对手,抵得上灭了曹操后花几十年的苦功。所以,此时不捅刀子,更待何时。
 
反观曹操集团,一方面是因为曹操的性格“外易简而内机敏”,处理起军务“策得辄行,应变无穷”,对待自己的决策团队“御下以道,浸润不行”。而另一方面,多少也是有些因祸得福。
东汉末年,军阀是新生事物,而士族门阀可是根深蒂固。曹操初倡义兵,也是由多家门阀共同鼎力相助的。可当他开始朝军阀的身份转变的时候,势必得罪了大量原本支持他的地头蛇,其中就包括和曹操亲如兄弟,可以托妻献子的张邈。
当曹操率军攻打徐州的时候,后院起火,兖州叛乱,等曹操率军返回兖州时,就只剩下三个城池,还挂着曹操的旗帜。
在这种背景下,曹操阵营被逼着重组,建立了一个以曹氏、夏侯氏、荀氏等颖川籍谋士为中心的第一代权力核心。其余能和曹操分庭抗礼,一起合伙创业的大佬们,都被清洗出局。
而袁氏家族,由于在董卓时代就遭受了一次大清洗,接着,又是袁绍和袁术兄弟分立,最后袁术一系败亡,表面上,集团各方势力都更加团结在了以袁绍为董事长的总公司麾下。可实际上,是总公司的董事长更依赖于董事会的合作了。董事长的控股权明显被稀释。再加上董事长的性格好谋无断,集团的管理效率就更加低下了。
可是,袁绍非但不想办法实现中央集权,反而想通过让三个子侄各领衔一州的方式,来保障袁氏家族在集团内的主导地位。这样一来,虽然从外部看来,袁氏家族鼎盛一时,可内部却是暗流涌动,一旦袁绍不在了,袁氏集团的分裂,那是水到渠成。
在进入官渡之战前,由于曹操迎奉汉献帝,他的管理层也同样有被稀释。
所以,曹操在掌控朝局后,一方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虽然在内心里,是很讨厌他们的,比如说孔融。而另一方面则是用铁腕手段,统一了内部的思想认识,比如把董承给弄死了。
所以当孔融在官渡之战前,散播消极言论的时候,都不用曹操说话,荀彧就给怼了回去:“袁绍兵虽多而军法不严,田丰刚直而犯上,许攸贪心而不正派,审配专横而无谋,逢纪果敢而自以为是,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就可以把他们擒获。”
有了颍川系的支持,你孔融要是再敢胡说八道。曹操可是连董承都下得了手的,他可不在乎是不是得罪了你孔家。
虽说曹操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但起码曹操能很好的把控。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因为曹操最后赢了这场决定命运的战争,否则,我们也会看到许多曹操在战争期间,不自量力,刚愎自用,任意胡为的历史记载。谁叫最后是袁绍输了呢?我们只能来埋汰他了。
而且,我们也都是站在上帝的视角,来复盘这次战役的。如果我们穿越成战役里的其中一员,可能会看到的东西就更多了。
 
首先,袁绍的粮草集中囤积在乌巢。这应该不是什么军事秘密,两军对持这么多时日,曹操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
其次,乌巢易守难攻。袁绍选这里当粮草基地,那是深思熟虑的。
不管你曹操是大部队强攻,还是派出小股特种部队前来捣乱。有来无回,那是肯定的。而且曹操也很清楚,贸然去破坏乌巢的效果,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最后,乌巢离袁绍大本营大约20公里,离曹操的大本营差不多也是20多公里,曹操去乌巢,要从袁绍大本营的前哨过,一路上大小关卡,不下三处。就算曹操火烧乌巢成功,他不也陷在那里了吗?演义里,在上方谷,诸葛亮就给司马懿父子设过这样的圈套。
可见,曹操奇袭乌巢,是有一个详尽的计划,这不可能是许攸投靠过来后,一天内就能完成的。曹操去的时候,别说是足够的燃火之物,就连袁军的旗号衣甲都准备齐整。一路上熟门熟路。怎么看都是这计划早就制定好了的。
我个人认为,曹操困守官渡的时候,已经把所有可行的方案都制定研究过了。结果就陷入了一个死局。根本没有一个计划,是能帮助曹操击退袁绍大军的。他是真的很绝望,都考虑放弃了。
可在征询荀彧的意见后,荀彧回复的信中,有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就这么一句看似废话的回复,让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们效力死守。
 
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想一下,“用奇”指的就是奇袭乌巢。这一计划,荀彧希望曹操能“裁察”。
曹操和荀彧都认为唯有奇袭乌巢的计划,才是可以扭转局势的。就好比在赤壁之战时,诸葛亮也好,周瑜也好,都认为火攻,是唯一取胜的办法。可惜,在准备执行时,发现缺失了执行的必要条件:东风。当时的周瑜,也是很绝望的。
就如同演义里诸葛亮能借东风一般,荀彧也盼来了许攸这袁军内的偶发事件。
史实上,周瑜常年在长江活动,他是很清楚,当地天气情况的。火攻曹操的准备都已完善,就等哪天东风一起,计划就能付诸实施。
可荀彧是不可能预知到许攸反叛的,他还如此有信心袁军“必将有变”,我猜想是和颍川系的情报系统脱不了关系。
当时,荀彧应该就已经在联系袁绍那方面的颍川系大佬了。荀彧相信,从隐秘战线那里,迟早会给奇袭乌巢计划送来必要的东风。只不过,那风力肯定不如许攸来的如此猛烈精准。
哪荀彧原先期盼的东风又是谁呢?后面再述。总之,当时,荀彧让曹操相信了,只要再坚守一段时间,袁军内部必将有变。
我们再来看许攸给曹操又带来了什么好处?
要知道袁军久经沙场,他们的军事布防虚虚实实的,是很讲究体系的。许攸作为袁绍的谋主,处于袁军的决策层中心,他对乌巢的布防,是非常清楚的。走哪条路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乌巢投入进攻,又从哪条路线可以以最小的伤亡予以撤退。许攸都能给予详细的情报。
曹操在制定奇袭计划的时候,最需要的东风,还是当时的过关口令。就如同盗贼一般,线路安保,都能踩点,唯有那保险箱的密码,远在袁军大后方的卧底们可是很难刺探出来的。而且就算从袁军里的颍川系送过来的口令,还存在个时效问题。是否有效,那可是要用行动成员的性命和行动的成败去验证的。如果奇袭乌巢的行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袁绍是不可能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不到万不得已,曹操是绝对不敢拿这唯一可以扭转乾坤的机会,来博一下卧底们的情报准确性。
许攸的到来,绝对不亚于长江水面突然刮起的东风,曹操大喜。
 
不过,就是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也就只有曹操用兵如神,才能最大效率的予以了利用,换了其他将领,都可能偷鸡不着蚀把米。
要知道防守乌巢的大将是淳于琼。在小说里,淳于琼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昏聩。可实际上,他作为一个早在汉灵帝时期,就在军界拥有一定地位的老兵,绝对有充分的经验,来应对诸如被奇袭这种的突发事件。
淳于琼在得知乌巢粮仓被袭击后,马上下令,让主力部队赶紧救火。他自己迅速集结警卫队,抵抗入侵之敌。
虽然事后我们知道,他的布置是完全错误的,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做的一点错都没有,正常人都应该是他的这种应对措施。
因为,不管从哪方面判断,当夜来犯的敌人,只可能是一小支敌人的突击队。自己的警卫队足以应付了。乌巢外围的重重防守体系漏过几个苍蝇还是有可能的,放进来一只大老虎,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可当淳于琼发现来犯的敌人,居然真的就是只大老虎时。淳于琼就算统率力再强,也来不及调整了。因为,他自己已经被曹操生擒活捉了。在这种背景下,整个乌巢守军,很快就陷入了混乱。
如果淳于琼能在一开始就正确估计敌情,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就是不要管那些已经着了火的粮仓,派出一部分人手,防止火势漫延就行。然后,集中兵力严守阵地,尽量拖延时间。只要让曹操这次突袭变成攻坚战。就算整个乌巢的粮仓被烧掉大半,至少,曹操的军事主力就别想能活着离开了。
那如果这次来的真的就是曹操一小队特种兵呢?粮仓重地被袭失火,你作为守将却置之不管,畏敌如虎。还集中兵力,严守阵地?你这脑袋还想不想要了?
所以,除非淳于琼事先就清楚的知道,这次是曹操亲自带主力来了。否则,就算是诸葛亮,也做不出事后才看来是最正确的应对措施。
 
其实,当时乌巢失守,对袁绍军队而言,最主要还是心理上和士气上的打击。袁军不可能因为乌巢的粮草被付之一炬,就土崩瓦解。因为,除了乌巢,袁绍大本营肯定还有余粮,如果这个时候,袁绍能果断的“围魏救赵”,放弃乌巢,猛攻官渡,能不能拿下,先不妄论,起码士气上能扳回一些。稳定住了士气军心,再想办法补充粮草,虽然很困难,但不一定就会输。
再或者,本来打算用充足的后勤保障,来拖垮曹操的袁绍,在失去大部分粮草后,显然一时半会,是拿不下曹操的。索性就接受这次南下伐曹的失败。放弃一切幻想,开始整顿军士,稳定军心,有条不紊的做好撤回黄河北岸的工作。料想曹操也没有胆量再敢追击,回到邺城后,休养生息个三年五载的,下一次官渡之战,鹿死谁手,目前来看,还是袁绍的优势大。
当然,全力围剿来犯乌巢之敌,也是个不错的应对措施,尽管当时袁绍大本营还没搞清楚,奇袭乌巢的到底是曹军主力,还是小股突击队。但至少,你不能让他们再轻易的全身而退。否则这又将是对士气的一次严重打击,在袁军的腹地,曹操都能来去自如,你这仗还怎么打?
可当袁绍看到自己大本营当时乱成这样,他也知道要兵贵神速。袁绍第一时间选了先解燃眉之急,他派出精锐骑兵迅速救援乌巢。请各位注意,这命令是救援乌巢,而不是围剿来犯之敌。
如果是全力围剿,曹操的奇袭主力必然是压力山大。而现在,曹操发现,袁绍派来的援军,主要目的是增援乌巢,减少乌巢的损失,曹操开始发狠了。当有人建议曹操,应该马上分兵拦截袁绍的援军时,“操怒曰,贼在背后,乃白!”
这就像两个流氓打架一般,对方来了一个帮手,却不是直接从背后捅你刀子,而是试图帮助已然混乱的伙伴,让他少挨些揍。对于你来说,唯有先把正面这混乱的对手彻底打残,才有可能全身而退。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曹操也的确是把乌巢守军给打的很残。他甚至把被俘的乌巢守军,连同守将淳于琼全部割掉鼻子。当那些被割掉鼻子的守军,血流满面的让曹操赶出乌巢时,那是一种何等触目惊心的场景。
所以,在袁绍派来的援军接近乌巢时,突然看到这样一种场面,再加上整个乌巢的冲天大火,他们直接惊得连作战的勇气也没有了。
乌巢还有必要增援吗?是不是要去围剿如此凶残的曹军?援军开始怀疑了。再加上前来救援的,只是一枝人数有限的精锐骑兵,他们也没有想到,奇袭乌巢的居然是曹军主力。而杀红了眼的曹军,再把他们往外这么一赶,这枝援军直接吓得掉头就跑。
这样一来,袁军的心理、士气再一次受到打击。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三国 最新文章
荆州交易的实质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马岱北伐之谜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8 17:19:25  更:2021-06-28 17:28:1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