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国 -> 建安二十二年的濡须口之战看的我有点蒙 -> 正文阅读 |
[三国]建安二十二年的濡须口之战看的我有点蒙[第2页] |
作者:风之剑士疾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占了便宜就认怂,生子当如孙仲谋 |
应该是曹操占优,但优势极小,又或者攻下濡须口代价太大。孙权撤走意思是咱不打了,真打我打不过,但你也攻不下,我认怂。操总一想也是啊,那就撤 |
曹操南下的目的是消灭孙权统一全国,孙权的目的是抵挡曹军保住半避江山 |
绝壁没打下濡须口,不然直接大举过江了 |
双方拉据,弱方低个头,弱方赚个里子,强方赚个面子。这事在古代对外战上常有。 濡须口要曹操拿了,曹操就不会走了。 |
很显然,吕蒙击败了曹军的前锋、曹军退走,两者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 曹军退走,是因为【权退走】(魏书观点)和【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吴书观点) 而且,楼主的《吕蒙传》,标点的断句有误。 《吕蒙传》第1段:“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于其上,以拒曹公。” 第1段是东吴的国家视角。 《吕蒙传》第2段:“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 第2段是吕蒙的个人视角。 《吕蒙传》第3段:“曹公引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 第3段是东吴的国家视角,而不是吕蒙的个人视角。(东吴的国家视角“拜蒙左护军”,吕蒙的个人视角“拜左护军”) |
实际上曹魏和东吴对峙的时候,战略策略就是收缩,长江沿线是不放力量的,第一线的防御力在合肥。这对曹操有利。 如果把第一线放在长江沿岸,则对孙权有利。 |
濡须口一直在孙权手里,否则曹操就可以直接长驱直入过江了 看史书你还是先看《资治通鉴》通俗易懂,看《三国志》得把所有记载第二次濡须口之战所有人的传记全部拼接起来 |
很简单你把各人的描述分开理解不要混一起,战争是一场可是战场不在一处,曹操全军不可能堆在一个地方,肯定也是立了好几处屯兵,吕蒙打败了其中可能是孙观或者其他什么人的营盘但孙权主力还在和曹操每天互有胜负,其中的高光表现就像甘宁周泰庞德,最后双方对峙曹操没拿到什么便宜孙权低头双方撤军 |
面子曹操赢了里子孙权赢了 |
应该算曹操赢了 |
复盘一下第二次濡须之战的经过: 1、曹操从居巢南下逼攻孙权,孙权从新建的濡须城退到濡须口。 2、在濡须口,吕蒙先击破曹操前锋。 3、拉锯战中,孙观被射杀。 4、曹军分兵横江,被徐盛击破。 5、甘宁百骑劫曹营,曹军士气低落。孙权上书认怂给曹操一个台阶下,曹操退兵。 谁赢谁输,应该很清楚了 |
说实话,从迹象看,张辽、臧霸那个是建安十九年的 |
31楼的那个家伙 。 陈寿三国志明确记载,217年的濡须之战是曹军逼攻,权退走。你却把213年或者214年7月的甘宁劫营,伪造成217年的。为了吹嘘甘宁,你还强行辱曹,伪造出“曹军士气低落”这种谣言,实在是缺德至极! |
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 这里的权退走应该是说孙权大军本部退走,不等于濡须坞的吴国守兵也撤走。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