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国 -> 关羽死后就被封神是官方封的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 -> 正文阅读 |
[三国]关羽死后就被封神是官方封的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第4页] |
作者:南桅货寒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因为曹操给关羽美酒,美女,黄金,绸缎,赤兔马都不为所动。只降汉不降曹 |
封神没有那么容易的,至少要做到官方和民间都认同才可以 |
关照小人憎恶君子的结果是 吕蒙过来喊了两嗓子 人散完了 |
关羽封神,是官方的行为。 第一个阶段:封侯。 关羽死后被追封的第一个谥号,叫“壮缪侯”。 此谥号乃是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刘禅在景耀三年追封的,可以说是关羽的第一个谥号,也是历来受到争议最大的谥号。原因是有人认为这个谥号中的“缪”字带有贬义的倾向,也就是说刘禅给关羽的谥号是恶谥。那么关羽这个谥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所谓壮缪,就是“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不过按照追谥的标准来看,其“壮”字多有层意思可以理解,比如战功卓著谥为壮,武力过人也可以谥为壮,克敌制胜同样谥为壮,甚至连战死疆场亦谥为壮。总的来看关羽的情况,其实跟这个“壮”字还是比较匹配的,比如其勇武的能力、水淹七军的战功、甚至败走麦城被杀的结局,都可以用“壮”为谥。 因此,结合关羽的平生事迹来看,关羽谥“壮”大概就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对关羽平生成绩的肯定,但另一层却又有惋惜的意思,此惋惜主要是指他发动樊城之战,在短暂的威震华夏之后就以惨败收场。虽然其武功和能力不错,但是却没有取得圆满的成绩,故曰“武而不遂”。 再有“缪”,主要指名气和实际不符,就是名不副实。为何这么说呢?一方面是指关羽在蜀汉的地位,位列蜀汉第一武将;另一方面是指关羽在三国时期的名气,受到了诸如曹操、周瑜等人的高度评价,但是结果呢,关羽并没有打出与自己名气相符的成绩,结果还落了一个不得善终的结局。故为“名与实爽”。 从“壮”“缪”两点来看,关羽之“壮缪侯”的谥号,严格来说是不能算作恶谥的。刘禅的追谥是相对比较客观的,肯定的同时带着惋惜,应当是一个平谥。 第二个阶段:封王。 进入宋元,关羽的谥号级别进入封王阶段。 关羽死后被追谥的第二个谥号叫“义勇武安王”,追谥者为宋代的宋徽宗赵佶。从刘禅到宋徽宗,这个时间跨度是比较大的,但是级别却提升了很高,从侯到王。所谓义勇武安王,大略意思就是忠义、勇敢、武能安国的王。这个谥号绝对是美谥。 但是到了宋高宗赵构,他对关羽追封了第三个谥号,不过他给关羽的谥号,则是刘禅和赵佶的结合体,为:“壮缪义勇武安王”。等于是同时认可了刘禅和赵佶两任皇帝的追谥意思。于是,这个谥号又回到了平谥的状态。 关羽的第四个谥号来自宋孝宗,从宋孝宗这里开始,关羽的谥号字数基本就开始变得多了——“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多了一个“英济”,但是意义就不一样了,“英”乃英雄,“济”乃济世。关羽这回不但是忠义勇敢,而且还英雄济世了。 宋朝被追谥三次,一次次都在提高。到了元朝时期,元文宗对关羽进行了第五次追谥,级别更是高于宋,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文宗把之前的“壮缪”去掉了,而改为“显灵”,这就具有了一定的神灵倾向了。 第三阶段:初级封帝。 进入明朝,关羽被追谥两次,在总追谥数据中,为第六和第七次。 明神宗对关羽进行了第六次追谥,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可以说,关羽被追谥的分水岭,就是来自于万历皇帝这个追谥,让关羽直接从地上到了天上,从人成帝,被送上了道教的神坛。 明思宗对关羽进行第七次追谥,为“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这个谥号虽然没有上个谥号字数多,但是分量却极其足,从帝君到天尊,天尊乃是道教神仙中的最高级别,关羽被追谥的地位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第四阶段:高级封帝。 第八次追封的谥号来自清世祖顺治皇帝,他给关羽的谥号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此谥号虽然没有万历帝和明思宗的长,但是却发生了质的变化,此变化则是“关圣大帝”。 结合之前的追谥,清朝时期对关羽的追谥,可以说是元朝元文宗的升级版。在刘禅和宋朝时期,关羽的谥号还是比较接地气的,从侯升为王,尚处于人间状态,但到了元的时候,一个“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让关羽充满了神灵气息。不过元文宗给的谥号,还是人神结合的状态。 到了顺治帝时,就是人神结合的豪华版,关键点在于“大帝”。 “大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针对皇帝而专用的谥号,《逸周书·谥法解》有言:“则天法尧曰大。”比如皇天大帝、帝乙大帝、盘庚大帝、武丁大帝、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唐玄宗对李耳的追谥,古代史上唯一被追谥的圣人)等。 第二意思是道教中级别极高的神,比如三清大帝、三官大帝、东岳大帝等。 由此可见,在清朝顺治时期,关羽被提升到了一个双层高度,在人间,被提升到了和杰出皇帝同等地位;在道教,则提升到了最顶端的神祇地位。 到清世宗雍正皇帝时期,关羽被进行了第九次追封,不过这一回不但关羽被追谥,连关羽的祖辈三代都被追谥。这可真是应了那句俗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关羽被第十次追谥,来自清高宗乾隆,谥号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乾隆在顺治帝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灵佑”。原本灵佑是大圆禅师的名字,唐朝时期的佛教高僧,是沩仰宗(中国五大禅宗之一)的创始人。当然在乾隆的追谥里,除了佛教因素之外,其“灵佑”当还有“神灵庇佑”的意思,这也符合古代帝王的思想,都想得神灵庇佑以保帝国王朝的长治久安。 关羽的第十一次追谥来自清仁宗嘉庆皇帝,谥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此谥号比乾隆多了一个“仁勇”,“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因此,这就等于是在关羽身上增加了儒家的因素。至此,关羽成为儒释道三家通吃的神灵。 清宣宗道光皇帝对关羽进行了第十二次追谥,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此谥号比上一个又多了两个字,即“威显”。所谓“威显”,大约就是威力显示,或神威显灵。这其实也暗含了道光皇帝的诉求,因为此时的大清国已经不是康乾盛世了,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困境重重,只好求助关羽显神灵庇佑帝国的发展了。 清德宗光绪帝最后一次、也就是第十三次对关羽进行追谥,谥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这个谥号虽然来得晚,但是却最长,大概是古代史上最长的谥号了。比起上一个,此谥号多了“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这其中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了,祈求关羽能够成为清朝的帝国保护神,也说明清朝日薄西山的状态。 |
公元1730年,鞑虏酋长胤禛追封关羽为武圣人,并建立了以关羽为主祀的系统,取代姜子牙成为武圣人,从此中国有了一个从未与入侵外族交战过的武圣人 |
忠君爱国,皇帝都喜欢这种人。肯定帮他宣传啊 |
总不能凭借不忠不义封神吧? |
关羽封神也是因为演义中的形象,实际上二爷封神也是从有三国演义小说的明清时代,之前就是武庙中普通的一个,据说还进进出出的。是文学作品把二爷抬高到了这个程度,毕竟老百姓没事儿研究三国志正史的人少。所以人们信仰的是文学作品中刻画的品格精神,二爷恰巧是这个形象的载体。 |
他为啥被封因为啥 |
关羽 太上神威,英文雄武,精忠大义,高节清廉,协运皇图,德崇演正,掌上中下界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冥垒幽酆, 秉注人身功德延寿丹书,执定生死罪过夺命黑籍,考察诸天诸神,监制群仙群职。德圆妙果,无量度人,万灵万圣,至上至尊,忠孝祖师,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贞元显应昭明翊汉天尊。(《宝诰大全》) 其夕云开月明,见二人威仪如王。长者美髯而丰厚,少者冠帽而秀发。前致敬曰:“予即关羽。汉末纷乱,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孙权自保。予义臣蜀汉,期复帝室。时事相违,有志不遂,死有余烈,故王此山。大德圣师,何枉神足。”师曰:“欲于此地建立道场,以报生身之德耳。”神曰:“愿哀闵我愚,特垂摄受。此去一舍山如覆船,其土深厚,弟子当与子平建寺化供护持佛法。愿师安禅,七日以须其成。”师既出定,见湫潭千丈化为平址,栋宇焕丽,巧夺人目,神运鬼工,其速若是。师领众入居,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曰:“弟子今日获闻出世间法,愿洗心易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秉炉授以五戒。于是神之威德昭布千里,远近瞻祷莫不肃敬。(《佛祖统记》) 木公更嘱曰:“汉州玉泉关羽为护法伽蓝。”令其转迓上方古佛、西域释迦等众。(《历代神仙通鉴》) |
反正我长这二十多年还没见过关帝庙,就记得小时候看的一个湾湾剧里面混黑道的拜关公 |
一开始荆州那片祭关羽不是当恶鬼祭的吗?有那个官方祭恶鬼的? |
明显拜的事被艺术美化过的关羽。明间的关羽明显带入不了历史的关羽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