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关于上官仪被杀事件,新旧唐书的记载不一样啊 -> 正文阅读 |
[唐朝]关于上官仪被杀事件,新旧唐书的记载不一样啊[第2页] |
作者:fengyun5182006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仪颇恃才任势,故为当代所嫉。麟德元年,宦者王伏胜与梁王忠抵罪,许敬宗乃构仪与忠通谋,遂下狱而死,家口籍没。 ------《旧唐书》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召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 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仪先为陈王咨议,与王伏胜俱事故太子忠,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仪、伏胜与忠谋大逆。十二月,丙戌,仪下狱,与其子庭芝、王伏胜皆死,籍没其家。 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资治通鉴》 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籍其家。初,武后得志,遂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厌胜,中人王伏胜发之。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始,忠为陈王时,仪为谘议,与王伏胜同府。至是,许敬宗构仪与忠谋大逆,后志也。自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履,公卿莫敢正议,独仪纳忠,祸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而帝拱手矣。 -------《新唐书》 旧唐书记载是上官仪恃才任势遭到许敬宗构陷,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说是因为唆使皇帝废后得罪武则天被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陷。另外旧唐书中也没记载自此政出中宫,上拱手而已啊 |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看完以上内容后,对李治的“懦夫”行径义愤填膺,对武则天的“泼妇”形象根深蒂固,对“忠臣”上官仪的落难扼腕叹息。特别是涉及武则天掌权的那几记载,更是被广泛引用。然而,此事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1 武则天并未大权独揽 武则天的参政与李治的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四年前,也就是显庆五年,李治32岁。这一年,病魔无情地跟他打了个招呼:风眩发作了。具体症状是头重脚轻、眼睛看不见东西,相当于现在的脑血栓,联想到李世民晚年的情况,可以推测李治风眩的病根很有可能是家族遗传的。李治怨天尤人也没用,投了个好胎,有个好爸爸,不光把锦绣江山传给他,连风疾都舍不得自己留着。要知道李治刚刚铲除了长孙无忌一伙,此刻正是职业生涯的上升期,要大展宏图的,突然遭遇如此打击,好比是:“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心情有多郁闷无需赘言。更糟糕的是,两年后病情又加重了,龙朔二年,“高宗染风痺,以宫内湫湿,乃修旧大明宫”,风眩发展到风痺,脑血栓恶化为脑栓塞,为了有个康复的好环境,李治下令修造宫室 (大明宫)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李治这个当皇帝的病了。可朝廷依然要运转,政务依然要处理。这时,李治想起了皇后,武皇后是个女人,让她帮着处理部分政务,能够减轻皇帝的负担,还不用担心权力旁落到男性大臣手里,一举两得呀。于是在李治的首肯下,武则天被“始委以政事”,开始被委托处理政务。那是不是已经能够一手遮天了呢?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地步。李治的病只是有时候发作,不会降低智力,也没有到卧床不起的地步。当他感觉还好的时候,依然可以参加活动、处理朝政。我们不妨用事实来说话,看看他干了些什么: (显庆五年,660年) 十一月,戊戌朔,上御则天门楼,受百济俘,自其王义慈以下皆释之。 甲寅,上幸许州。十二月,辛未,畎于长社。己卯,还东都。 (龙朔元年,661年) 三月,丙申朔,上与群臣及外夷宴于洛城门,观屯营新教之舞,谓之《一戎大定乐》。时上欲亲征高丽,以象用武之势也。 九月,时诸王斗鸡,(王)勃戏为《檄周王鸡文》。上见之,怒曰:“此乃交构之渐。”斥勃出沛府。 冬,十月,丁卯,上畎于陆浑,戊申,又畎于非山;癸酉,还宫。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李治不仅能参加献俘礼,和群臣、外国友人吃喝玩乐,还能外出巡幸,甚至打算御驾亲征,要是病的朝不保夕,焉能有此想法?当王勃写文章为李贤和李显这对“鸡友”助兴时,李治果断将其赶出,此事说明李治不光脑子没问题,而且高瞻远瞩,担心皇子被挑拨离间。所以尽管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身体状况并没有坏到极点,更不会大权旁落了。至于武则天,在李治发病前并没有处理过政务,她的话能够影响到高宗的决策,但皇帝听不听就由不得她了。 外庭中,许敬宗、李义府都是坚持废王立武的,尤其是李义府,许多人把他视为武则天的人,实则不然,上周我们说过了,李猫知道自己大难临头,宁愿找风水先生也不去找武皇后帮忙,他和许敬宗原先都是东宫旧部,首先支持的应该是李治,顺带着支持武则天,皇帝与皇后毕竟是利益共同体。退一万步说,就算此二人真的武则天的人,不过是两个新提拔的文官,对君权构不成什么威胁,试想国舅、位极人臣的长孙无忌尚且被铲除,实力更弱的李、许二人又岂能翻天?在军队中,武皇后就更没什么势力了,在朝中甚至连个有影响力的外戚都没有,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等人贬的贬、死的死,没有形成气候,再说见证过长孙家的强势,李治也不会容忍外戚做大的。因此,武皇后的根基并不牢固,影响力远没有想象中大,其荣辱沉浮依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上。既然如此,李治自然不会“动为后所制”。 十一年后的一件事情也可以证明这个观点,上元元年,李治因为疾病缠身,又不愿让位给太子,沦为太上皇。于是向群臣提出逊位,由武皇后摄政,自己退居幕后,安心治疗,一旦病好,再重新执政。结果宰相郝处俊和李义琰表态反对,提议随之没有通过。按理说上元元年距离麟德元年已经十多年了,李治也当了十多年傀儡了,怎么朝中还会有反对武则天的宰相?而且从他们的结局看,郝处俊六年后在宰相任上病故,属于善终,李义琰因为得罪李治,主动要求退休。明知道郝处俊反对自己,坏了自己的好事,武则天难道不报复?不想整他?还真报复了,但那是在垂拱年间,唐睿宗在位时,郝处俊的孙子郝象贤犯事被杀,武则天趁机下令发掘其父母陵墓,包括郝处俊也被开棺毁尸。这是在身后,但在人家生前,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拿他没什么办法。由此可见,直到上元元年,武则天的权力依然没有大到一手遮天,两个宰相就敢明着反对她。那么再往前数十几年呢?情况可想而知了。 2 道士莫名躺枪 对于本案的五位主角,世人最陌生的莫过于道士郭行真了。其实在麟德元年,李治并不是第一次听说郭行真这号人物,几年前,郭行真就帮帝后二人在泰山立过鸳鸯碑。此外,还参与过皇子的治疗,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自幼体弱多病。 |
几年前,郭行真就帮帝后二人在泰山立过鸳鸯碑。此外,还参与过皇子的治疗,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自幼体弱多病,健康状况不佳,而李治本人对道教又比较认可,所以寄希望于神仙,让郭行真帮着想想治疗之策,还派他去龙寻山采过药。 尽管和权力上层勾搭上了,但郭行真最终的结局并不好。据佛教典籍《法苑珠林》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郭行真的劣迹逐步显露。“上托天威惑乱百姓。广取财物奸谋极甚,并共京城道士杂糅佛经偷安道法。”李治看了他的道法觉得有问题,让司法机构审问,拷打以后,郭行真将自己的罪行和盘托出。知晓结果后,受到欺骗的皇帝决定处置郭行真,下诏:“论斯咎衅宜从伏法,以其参迹道门,情所未忍。可除名长配流爱州,仍即发遣令长纲领送至彼。官司检校不得令出县境,其私畜奴婢、田宅、水硙、车、牛、马等,并宜没官。”本来想要他小命,可心里不忍,改为发配爱州,其不法所得悉数充公。爱州之前我们提到过,就是褚遂良最终贬谪的地方,治所在今天的越南清化西北,当年那里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基本上有去无回。 郭行真被流放爱州一事发生在龙朔三年(663年),而唐高宗废后案发生在次年,麟德元年(664年),时间上明显矛盾。既然郭行真被李治亲自下令流放,又怎么可能会在一年后跟武则天在宫廷中厌胜?所以这个废后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法苑珠林》一书由僧人道世所著,写于总章元年(668年),其中对郭行真结局的叙述属于当代人写当代事,好比前几年有人写卡扎菲一样,可信度应该比较高,像人物结局这种很明确的史实估计不会有错。 2 |
材料来源问题 废后案给出的理由不符合事实,其记载的来源恐怕也有问题。这件事情《旧唐书》并没有记载,《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了。《旧唐书》的前半部分依据的是唐朝官方修的国史、实录,李治废后案牵涉到了废除皇后、诛杀宰相这样的国家大事,如果发生过,国史中不可能没有提及,《旧唐书》的作者在编书时更不可能置若罔闻。小事不提也就罢了,这么大的事,不写实在说不过去。但事实是,《旧唐书》中确实没有记载。 (电视剧中的上官仪)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之所以记载了,是源于中唐时期的一本笔记小说《大唐新语》,作者刘肃,唐宪宗元和时人,其生活年代距离唐高宗在位时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对比《大唐新语》和《新唐书》、《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后者对此事的记载基本上照搬了前者,没有什么改动。再从《大唐新语》的内容看,作者应该是个对武则天很有意见的人,特别反感女人干政。这本书的内容取材于朝野遗闻,其实历朝历代都是这样,老百姓对深宫中的内幕、斗争很有兴趣,觉得特神秘,但又苦于没有渠道获得,于是街头巷尾会有很多传言,正史野史都有,并不一定准确,真真假假,以讹传讹。 李治废后事件的前因后果都有问题,漏洞明显,再考虑到记载来源并不一定靠谱,可以推断此事应该属于当时流传的政治谣言。人们对上官仪之死感兴趣,但不相信官方给的理由,因此衍生出废后一事。像刘肃这样对上层政治感兴趣的文人听到后,便记录下来,传之后世。等到宋代,那些反对武则天、反对女人干政的士大夫看过后,认为很有利用价值,于是编入相关书籍,影响后人,有利于塑造武则天的悍妇形象与李治的懦夫形象,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
上官仪到底因何而死 话虽如此,但在麟德元年十二月,上官仪的确被杀了,这又是怎么回事?要解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上官仪的往事了。上官仪的父亲上官弘在前朝曾经担任江都宫副监,虽然是个官,但并没有直接让上官仪成为官二代,享受优越的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将军陈棱杀害了。家庭的悲剧并未让上官仪走向平庸,之后他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学有所成,文采出众。就连唐太宗都知晓了他的大名,召授弘文馆学士,并让他参与皇室的宴饮、集会,参与编撰《晋书》。 上官仪确实有文采,善属文,因此能通过科举考试,被上层看中,获得平步青云的机会。但朝廷之中,有文采的人大有人在,为什么李治不用其他人,偏偏任命上官仪为宰相?对此,三年前出土的一方墓志似乎能够回答这个疑问。2013年在陕西发现了上官仪孙女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其中记载了上官仪生前的官职:“祖仪,皇朝晋府参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其中“皇朝晋府参军”一职颇为引人注目,因为李治成为太子前,爵位正是晋王,换句话说,上官仪在李治还是晋王时,就已经在王府与之共事了,有同样经历的,还有上周我们提到的李义府。正因为是嫡系,又很有才能,李治打败托孤大臣后,将王府旧部予以提拔,这样一来,上官仪、李义府的飞黄腾达就是情理之中的。 |
政治清洗与垂帘听政 在这场政治事件中,被处置的远非上官仪一人。与他关系较好的刘祥道被解除宰相职务,改任司礼太常伯,刘祥道之前因为帮李治铲除了李义府而拜相,他尽管身居高位,但似乎看透了官场,“性谨慎,既居宰相,深怀忧惧”,整日提心吊胆,深怕哪天就轮到自己倒霉了。为此,老刘多次要求赋闲,李治都不准,这回上官仪出事,皇帝考虑到他之前的态度,只是降职了事。上官仪之子上官庭芝一同被杀,其女上官婉儿后来成为李显的昭容。高季辅之子高正业与上官仪关系好,流放岭南,此外,跟小高有伴流放的还有左肃机郑钦泰,司虞大夫魏玄同、张希乘,长安尉崔道默等一批朝士,简州刺史薛元超长流巂州,郜国公郭广敬任隰州刺史,详行正卿尔朱仪深任沁州刺史,司宰正卿窦斌解职事,授银青光禄大夫,“以散官依前陇右检校,并坐与仪交游故也”。 |
为了打消部分大臣的非分之想,李治决定强化武则天的地位,皇后稳,太子李弘的位置就稳。在上朝时,允许武皇后垂帘听政,政事无大小都让他知晓。许多人受明清遗留下来的观念影响,认为女人临朝参政,便是皇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实隋唐受少数民族的观念影响较深,女人参政并非不可,隋文帝时,独孤皇后便与杨坚合称二圣,夫妻俩经常一起讨论政事,“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和,宫中称为二圣。”所以说武皇后参政、与皇帝合称二圣是有先例可循的,契合唐朝的时代背景。武皇后虽然可以垂帘听政,但并不意味着事事都由她来决定,原因开头已经说过了,李治的态度依然十分关键。 不知不觉,从显庆四年到麟德元年,短短五年间,三个宰相倒台,其中两个被杀,一个流放,被牵连的远远不止一个两个,政治斗争之残酷,可见一斑。 |
要废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阿武做了皇后后干涉荔枝宠幸其他女人,尤其是阿武的姐姐韩国夫人,阿武没做上皇后的时候,屁都不敢放,她怀孕那个死掉的公主的时候,荔枝就跟她姐勾搭上了,睡过了,阿武也知道,但是一个小小的昭仪连自身性命都难保毫无办法,只能忍,个人觉得李贤是她姐这段时间怀的儿子,可以算怀孕时间,除非早产,否则对不上,宫里八卦传闻李贤是韩国夫人儿子绝非空穴来风,荔枝还跟韩国夫人的女儿也勾搭上睡过了,而且更喜欢女儿,阿武做上皇后后,开始干涉,不承认李贤是姐姐生的,荔枝要给外甥女一个后宫名分,阿武也坚决不同意,阿武的做法就是姐姐和外甥女都别想在后宫有名分,跟自己竞争。荔枝忍不了,才有废后的事。阿武姐姐在废后失败的次年去世,她姐一死,阿武就毒杀了威胁巨大的外甥女。 |
是的,那个外甥女对她威胁估计是最大的,堪称年轻版阿武,而当时阿武已经40多了,怎么跟20多的外甥女比,眼看外甥女一天天更得宠,阿武怎么也不同意给她一个后宫名分,两人因为这事估计没少吵架,吵多了参考玄宗王皇后的下场,哈哈哈哈哈哈,不过阿武到底是天选之人,此时姐姐突然嗝屁,高宗开始断断续续生病长期卧床,她才趁机毒死外甥女。 |
阿武真的天选之人,好多关键时刻,简直没有路了,或者眼看着是绝路了,都能突然形势突变,变得对阿武有利。 例如阿武40多岁后,肯定年老色衰,面临外甥女这样的竞争,估计荔枝就特别吃阿武那个外形款式,阿武入宫后,他有记录喜欢过睡过的女人只有阿武姐姐和外甥女啊,尤其外甥女越来越得宠,大有要比下阿武的势头,如果此时姐姐不死,高宗不长期生病卧床再也没精力,阿武该怎么办很难说啊,可是偏偏就此时姐姐死了,高宗长期生病卧床长达十年,中途要提前传位给太子,眼看阿武又要完蛋,要交出权力给太子,此时太子又突然暴死啊。阿武的人生中这样的神奇时刻太多了,真是天选之人啊。 |
李贤出生在立后之前,当时激战正酣,到了最后冲刺阶段,阿武和荔枝都乐见阿武再多一个重要筹码,姐姐可能也希望阿武能成为皇后,就同意让出李贤了。 |
荔枝这一辈子所有的起起落落来回转圜都是为了阿武而生啊,都是为了制造一个阿武啊,确实是阿武的配角挂件吧。太神奇,太奇妙了!老天真的很牛,无法用语言形容! |
阿武就是来索命来的,因为李二玄武门太造孽了,这是报应啊,阿武因为杀戮太重,也遭了报应,她以为自己一辈子算无遗策,自信满满,搞李武联姻就能保武家永久富贵,结果她一嗝屁,武家就在韦后之乱里几乎全军覆没啊,她要是不那么自作聪明搞李武联姻,武家反而不会卷入那么深,能保全自己啊。老天真是太爱开玩笑,太爱恶作剧了! |
其实太宗这么厉害的人物,也没有逃脱老天的安排啊,他曾经动过两次念头,史书记载的都有两次,第二次是已经立了太子,后悔了要改立太子这样的情况,表明太宗对荔枝的不满是比较重的,说他不满荔枝的性格太软,想换李恪,估计没有记载的次数是比较多的,也表现出来了!因为李恪在贞观晚期以及太宗去世后,在宗室子弟里面的威望是数一数二的,他肯定会被荔枝长孙无忌视为巨大威胁。 包括作为接班人更加糟糕的长子和次子之间的斗争,经过这么多曲折,太宗最后还是选择了荔枝。 太神奇了!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