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专家解读杨广和秦始皇一样,旧秩序的破坏者和新秩序的建立者 -> 正文阅读 |
[唐朝]专家解读杨广和秦始皇一样,旧秩序的破坏者和新秩序的建立者[第3页] |
作者:骑客者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隋朝杨广时期,各种频繁的徭役,青壮年劳动者离开了生产岗位,这是对生产力最严重的破坏。“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生产力遭到破坏。《隋书·志第十九》记载“九区之内,鸾和岁动,从行宫掖,常十万人,所有供须,皆仰州县。租赋之外,一切征敛,趣以周备,不顾元元”,隋朝杨广带着庞大的队伍频繁到处巡游,给各地造成沉重负担,隋朝不仅要征收租赋,还要征收租赋之外的一切东西,不顾百姓死活。《隋书·志第十九》还记载“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疆场之所倾败,劳敝之所殂殒,虽复太半不归,而每年兴发,比屋良家之子,多赴于边陲,分离哭泣之声,连响于州县。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饥馁,妇工纺绩,不足以赡资装..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绝其烟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不仅如此,更加“重以官吏贪残,因缘侵渔”,以致“百姓困穷,财力具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这就是说,在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平民百姓为了不被冻饿而死,只有相聚起义了,天下人十分之九都起义了。 (古代史书有时把起义者称为群盗、盗贼。特别是这里说的隋末天下十分之九的人,在天下人的比例占到十分之九,这实际必然不是盗贼,而是百姓农民起义了。) 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时,开始出现王薄起义、瓦岗起义、孙安祖窦建德起义、张金称起义、高士达起义、刘霸道起义等等农民起义。后来隋炀帝继续其过度残暴的统治与征高句丽,导致又出现刘元进、杜伏威、辅公祏等人的农民起义,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而隋炀帝不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与恶劣形势,却跑到江都醉生梦死。最终中原与南方各地的大量百姓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
隋炀帝杨广,不仅不恤百姓,而且嫉妒文才杀薛道衡,拒听忠言杀贤臣高颎、宇文弼、贺若弼等,掩耳盗铃杀宫女,连帮他继位立下大功的张衡劝他几句不要滥用民力也杀!再加出言轻狂逼反杨玄感,如此君王,诛杀贤臣,言者有罪,如再不称昏君,真不知昏君其为何物了。 至于杨广那些“功业”,其实是个皇上只要不是个傻子都想去做的。杨广运气好,碰上北周、隋朝文帝留下那么丰厚的遗产,杨广又是个最爱出风头的,当然是当仁不让地要去做啦。既然是皇帝要做,又不管百姓死活,那当然也就能做成啦。直到最后轻狂到眼高手低地来一句“高句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从此一头栽在高句丽手下。 |
隋炀帝杨广,不仅不恤百姓,而且嫉妒文才杀薛道衡,拒听忠言杀贤臣高颎、宇文弼、贺若弼等,掩耳盗铃杀宫女,连帮他继位立下大功的张衡劝他几句不要滥用民力也杀!再加出言轻狂逼反杨玄感,如此君王,诛杀贤臣,言者有罪,如再不称昏君,真不知昏君其为何物了。 拿隋朝鼎盛时期跟贞观年间比,不合理。 看看隋朝接手的北周、陈是多么富足,人口多么庞大。而隋朝大乱留下的烂摊子人口户口凋敝锐减到什么程度。 北周“留给”隋朝约690万户以及约690万户以外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根据历史学家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开皇年间就达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隋朝鼎盛时期达890万户,这主要是靠北周留下的实际人口户口多。而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的大乱,隋朝留下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疆域丢失、严重分裂的隋末烂摊子。 隋朝人口高速增长,其实并不是隋朝实际人口高速增长,而是隋朝极力清查北周、陈留下的隐漏户口,把本来就存在但是没统计上来的人口户口清查出来,导致账面人口户口高速增长。隋朝开皇年间的870万户、以及隋朝顶峰的890万户4600万人,绝大多数是靠清查北周、陈留下的众多隐瞒人口户口。 而隋末大乱,只留下200余万户。李渊时期还在进行统一战争、收拾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局势。隋炀帝造成的人口户口大量减弱,主要是隋炀帝造成的大量人口死亡、隋炀帝造成的隋末大乱导致的大量人口死亡,隋炀帝造成的隋末大乱破坏太严重,不是短时间内能把人口恢复的。 唐朝贞观十三年已恢复到3041871户(冻国栋 《中国人口史》第二卷统计的《旧唐书》诸州户口数 )。这已经是比较快的人口增长了。 隋朝接手北周、陈的丰厚遗产得来的顶峰,跟唐朝收拾隋朝留下的烂摊子比? 怎么不与唐朝顶峰时比呢? 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之后,唐朝自己扩张出较大的疆域,自己发展出盛世。 唐太宗时期四面扩张作战取胜,并且开始使唐朝占据庞大疆域。唐太宗时期唐朝的疆域已经远超过隋朝顶峰疆域。 经过唐朝自己的发展,唐玄宗时期,唐朝进入盛世。唐朝人口顶峰出现在天宝年间。唐朝在人口、经济等方面也远超过了隋朝的顶峰。 某些人提到隋朝耕地开垦量。但是,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那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那是应授田数,不是隋朝实际的耕地数。 看看隋朝耕地数的两个奇葩的数据:“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换算成亩,约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亿亩,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亿亩”(若考虑到度量衡的换算,那么这开皇九年为15亿亩、大业中期为43.5亿亩,考虑到大业三年曾改度量衡,则大业中期为16亿亩,据汪篯《隋唐史论稿》),1957年中国才有16.8亿亩耕地,这还是几千年发展的结果。 而那几个隋朝耕地数,要么超过1957年的中国数倍,要么与1957年的中国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国,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而隋朝没有控制这些地区,而且隋朝在这些地区没有耕地;1957年的中国有约20%的耕地在江南和岭南,但是隋朝在这些地方只有70万户,还有大片地区没有深入开发;所以隋朝的耕地数是绝不可能超过、也绝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国的耕地数,隋朝这耕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汪篯《隋唐史论稿》) 实际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恐本史之非实”。 而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时的数据, 西汉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积约8.27亿亩, 东汉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积约6.94亿亩, 明神宗万历30年,耕地面积约11.62亿亩, 清光绪13年,耕地9.12亿亩, (参考《明神宗实录》、《光绪会典》、《我国历代耕地面积的变化》等,) 看人口顶峰,以上几个朝代的人口都远超过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汉、东汉、明朝疆域并不比隋朝小,历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区,也大多在这些朝代的疆域范围内,而清朝疆域则远超隋朝。 但是,隋朝耕地数居然远超这些朝代。超过汉朝还有可能,但是,竟然远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术远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开发程度也远超隋朝。可见,隋朝垦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 根据历史学家的《中国古代经济简史》,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方面都远超过了隋朝,唐朝经济远超过隋朝。 根据历史学家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唐朝农业有很大发展,水利事业、农业生产工具也有很大发展,耕地面积增多,亩产量增加;唐朝手工业、商业也有很大发展。 |
有人信“终唐一朝,始终没赶上隋朝”这谣言? 事实是,比较顶峰,唐朝的疆域、经济、人口户口等方面都远超隋朝。 北周“留给”隋朝约690万户以及约690万户以外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开皇年间就达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隋朝鼎盛时期达890万户,但是,隋炀帝造成隋末严重的大乱,隋朝留下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极其严重、疆域丢失、严重分裂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 [说明: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通典》所说后周静帝末授隋禅有户359.964万户,实际没有算上北周吞并北齐的大量户口,而加上北周吞并北齐的户口,则有约690万户,而且,这个690万户还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给”隋朝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 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与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户口在开皇年间就达到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这大部分是北周、陈留下的实际人口户口。 隋炀帝大业五年达到890万户,之后隋炀帝造成大乱,破坏严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户口只有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唐朝人口最多时,是在天宝年间。《旧唐书》记载唐朝天宝十三年961万余户、5200多万人, 《旧唐书》本纪第九:“(天宝)十三载……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隋朝的顶峰人口是已经大规模清查过瞒报人口之后得出的,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没有大规模清查瞒报人口,很多增长的人口被瞒报,天宝年间唐朝的实际人口远超过961万余户。而天宝年间唐朝的这个人口数据961万余户已经超过了隋朝顶峰人口,而且天宝年间唐朝的这个961万余户还不包括天宝年间唐朝存在的大量瞒报人口。算上瞒报人口,按照实际人口算,唐朝人口顶峰时的人口远超过隋朝人口顶峰时的人口。)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的户数人口数时提到当时有严重的瞒报少报现象,认为当时至少有1300万-1400万户。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所在隐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而《中国人口史》等相关书籍、历史学家考证出的唐朝天宝十三年的实际户数与人口数,比《旧唐书》《资治通鉴》记载的唐朝天宝十三年的户数与人口数,还要多很多。 历史学家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考证认为,唐朝天宝十三年时,有约1430万到1540万户,约7475万到8050万人。 (还有其他历史学家考证的唐朝顶峰人口数据更多的,例如根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考证,唐朝人口峰值在755年前后,在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 (第159页。) 《中国人口发展史》第151页,还提到了以下两位学者的观点: 现代学者陈旭麓,唐朝人口峰值:9254万人。 日本的现代学者日野开三郎,唐朝人口最高峰:2000万户,1.4亿人。 这里暂且不采用“9254万人”“2000万户,1.4亿人” 这两个数据。 ) 冻国栋在研究隋唐人口方面是权威级别的历史学家。他对数据的处理是有大量史料证据支持其处理方式的,他考证众多史料证明的人口。 这里采用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考证史料证明的数据,唐朝天宝十三年时,有约1430万到1540万户,约7475万到8050万人。 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后李渊李世民唐朝击败众多强敌,扩张占据了中原、南方等地,还扩张占据了庞大的外围疆域。 实际上,北周留给隋朝的疆域与人口,远多于隋朝留下的疆域与人口。而唐朝打败众多内外敌人,经过扩张,疆域远超过隋朝,后来经过发展,唐朝的人口、经济等方面也远超过了隋朝。 |
李渊、李世民、唐朝没有抹黑隋朝杨广。 如果李渊、李世民、唐朝抹黑隋朝杨广的话,那么民间野史里的杨广应该比唐朝官方写的《隋书》里的杨广好。但是实际却正相反。 民间野史里的杨广,比唐朝官方写的《隋书》里的杨广,更垃圾。 而后世《资治通鉴》与后世其他史书里记载的杨广、以及现代历史大家考证的杨广,并不比《隋书》里的杨广好。 杨广本来就有很多过度残暴、昏聩的行为,而杨广那些所谓的功绩很多是被过度夸大的,很还有很多是其他朝代、其他人的功绩被挪用给了杨广,这不仅是唐代史料证明的,也是五代、宋代等等历代史料证明的,古代史料、现代历史大家的考证都证明了的。 至于拿唐太宗开先例瞎改历史给隋炀帝洗地,则错的严重。唐太宗没有开改史的先例。之前早就有其他朝代的皇帝开改史先例。 何况,唐太宗不一定改史,即使改史也该的是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之间的功劳分配与玄武门之变,而没黑杨广。现在史学家仍然有人认为唐太宗是否改史仍需研究,不一定改史;而认为唐太宗改史的,也是认为改的是太原起兵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之间功劳分配问题以及玄武门之变,而不是扩大化的随便说改其他的事。 唐太宗根本没看起居注(帝王的起居注,不是《大唐创业起居注》)。 唐太宗想看起居注,却被阻止了,唐太宗没看起居注以及其他大量史料,更没改起居注以及其他大量史料。唐朝不仅没有大规模的文字狱,而且几乎没有文字狱。唐太宗看的是国史(带不代表唐太宗改了国史),却没看当时的其他大量史料,更没改当时的其他大量史料。唐太宗无法知道哪些史料会留到后世、哪些史料会失传。如果唐太宗改了国史,那么其他大量史料就会与国史矛盾,结果仍然是改不了史。这事实导致唐太宗没法改史。 某些人拿得位正不正说事。其实,李渊李世民父子得位正,没必要黑杨广,没黑杨广。 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之后,李渊李世民才起兵。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之后李渊李世民唐朝击败内外众多强敌,才扩张地盘、做到统一、打下江山。 隋恭帝杨侑本来就是李渊立的。唐朝的江山不是取自隋朝,而是李渊李世民击败众多强敌、扩张打下来的,李渊李世民唐朝得位正。 李渊李世民父子既没必要抹黑杨广,也没抹黑杨广。 其实,按照某些人拿得位正不正说事,那么杨坚才是得位不正,隋朝杨坚是直接篡取了北周的丰厚产业(庞大疆域、大量实际人口人力物力、强大国家),直接篡取北周的庞大江山。按照某些人拿得位正不正说事,那么隋朝杨坚杨广最可能抹黑前朝,抹黑北周。 |
杨广给他爹提鞋都不配,要跟李世民比,他爹才有这个分量 |
这是秦始皇被黑的最惨的一次我也是服,网上现在一些人,中华上下五千年,光辉人物都歌颂不完,非要耗费精力、声嘶力竭地硬要给一些自身有极大争议和污点的古人彻底翻案(辩证看待不等于彻底翻案,局部优点和总评负面不矛盾),真是吃得太饱了没事干什么杨广、商纣,吴三桂、慈禧,甚至秦桧、汪精卫,什么人都能洗地,就为了显得自己好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了。 |
说这话的,不是隋吹唐黑就是**。 |
也没有 很不好吧 隋炀帝 功过都很突出 |
怎么说那看《无向辽东浪死歌》就能看出一点,你还是直接杀了我吧,我才不去打仗那!“譬如辽东死,斩头又何妨” |
6666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