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唐朝 -> 丙申版中国西汉至宋和亲公主列表(初稿) -> 正文阅读

[唐朝]丙申版中国西汉至宋和亲公主列表(初稿)[第5页]

作者:宁江翁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的地方
 

 

 

 
《丙申版中国西汉至宋和亲公主列表》已经公布,声称有史书依据,并且经过严格考证,就是希望吧友、专家、学者对准《丙申版中国西汉至宋和亲公主列表》开炮,指出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只有通过激烈交锋,才能明辨是非,力争早日达成共识。
 
唐静乐公主身世
静乐公主独孤氏,是唐嫁给契丹首领的第四位和亲公主。其身世如何?史书记载不一,专家、学者见解不尽相同。
《和亲列表》载:“745年,唐玄宗外孙女静乐公主独孤氏(唐玄宗女信成公主的女儿)嫁契丹王李怀秀(李怀节)”
《和亲简表》载:“时间:745年;出嫁者:静乐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出嫁对象:契丹王李怀节;资料出处:两《唐书》《契丹传》;《资治通鉴》卷215。”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严重错误。
关于静乐公主身世,史书有四种记载:唐玄宗外孙独孤的女儿;唐玄宗外甥女;唐玄宗外孙女;宗室出女。论证如下:
1、第一种说法
据《和亲通史》考证:唐玄宗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八月,到天宝四载(745年)三月是61岁。61岁的年龄能有可以出嫁的重孙女是违背常理的。所以所谓“外孙独孤氏女”,显然是“外孙女独孤氏”之误。
2、第二种说法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唐睿宗诸女中,没有一个与独孤氏结亲的。因此,不能成立。
3、第三种说法
静乐公主是否是信成公主女儿?关键在于:天宝四载(745年)静乐公主独孤氏出嫁时,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是否有可以出嫁的女儿?
可能有两个方案论证,方案一论证如下: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载:“信成公主,下嫁独孤明。”
《册信成公主文》:“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岁次丁丑八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皇帝若曰:於戏!《易》著于归,《诗》称下嫁,所以正风化、厚人伦也。……册尔为信成公主……”
册公主、公主受册,是公主出降的第一道程序,公主册封早于出降。
信成公主,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八月十五日受册。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成婚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八月十五日以后。
如果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有子女,到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她们的长女年龄最多不过六岁半。如果公主出降晚受册数月或数年,长女年龄会更小。
显而易见:静乐公主独孤氏不是信成公主和独孤明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
4、第四种说法
前三种说法都被否定,只剩下第四种说法。论据有二:
1)史书记载
《新唐书》卷219《契丹传》载:“天宝四载(745年),契丹大酋李怀秀降,拜松漠都督,封崇顺王,以宗室出女独孤为静乐公主妻之。”
《文献通考》卷345《四裔考二十二》“契丹上”条载:“天宝四载(745年),契丹大酋李怀秀降,拜松漠都督,封崇顺王,以宗室出女独孤为静乐公主妻之。”
2)不乏其人
独孤家族人员众多,不乏名人(如独孤信,系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可能被选中出嫁和亲的宗室出女,应该不乏其人。
静乐公主独孤氏,不是信成公主的女儿,也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关于静乐公主身世考证,可以参阅:
“宜芳公主吧” 《唐静乐公主身世简述》;
“宜芳公主吧” 《静乐公主不可能是信成公主的女儿》;
“唐朝吧”《对静乐公主身世的误判》;
“唐朝吧”《和亲通史质疑之一》;
“古代史吧”《和亲通史质疑综述》有关章节;
“唐朝吧”《不同版本唐朝和亲公主列表》(后三项,适用于所有唐和亲公主,下同,不赘述)。
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1]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59页。
[2] 《全唐文》卷311《册信成公主文》。
 
唐固安公主身世
唐固安公主辛氏,是唐玄宗出嫁奚首领的第一个和亲公主。
《和亲列表》载:“717年,唐玄宗外甥女固安公主辛氏嫁奚首领李大酺、李鲁苏。 ”
《和亲简表》记载:“时间:717年;出嫁者:固安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从外甥女;出嫁对象:奚首领李大辅;资料出处:《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通典》卷200。”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玄宗从外甥女”,不准确,应改为:辛景初女; 。
关于固安公主身世,史书有四种记载:唐玄宗外甥女;唐玄宗从外甥女;宗室出女;辛景初女。论证如下:
1、第一种说法
查《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条可知,唐睿宗诸女,无一人出嫁辛氏,因此,,明显是误载。
2、第二种说法
固安公主的生父,辛景初,官衔、生平不详,是无名之辈;其嫡母,既非县主,更非公主;更不知其嫡母的祖父、父亲系何人,无法考证。无法考证,存在不成立的可能性。如果另有说法成立,该说法废止。
3、第四种说法
《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载:“以辛景初女封为固安县主。”
固安公主,被其嫡母告发是庶出,“欺罔称嫡”,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最后被“诏令离婚”。因此,其真实身份,只能是“辛景初女”。
类似结论,在唐朝和亲公主中,并非孤例。交河公主、崇徽公主等,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出嫁者身份”,也只是阿史那怀德女、仆固怀恩女。
4、小结
固安公主,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不是“唐玄宗外甥女”、“唐玄宗从外甥女”,不是“宗室出女”,应是“辛景初女”。
关于固安公主身世考证,可以参阅:
“和亲通史吧”《唐固安公主身世简述》;
“唐朝吧”《对固安公主身世的误判》
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顶考据帖
 
唐东光公主身世与出嫁时间
唐东光公主韦氏,是唐玄宗出嫁奚首领的第二个和亲公主。是固安公主辛氏被“诏令离婚”后,嫁奚首领李鲁苏的公主。
《和亲列表》载:“726年,唐玄宗外甥女东光公主韦氏(唐中宗女李季姜的女儿)嫁奚首领李鲁苏。
《和亲简表》载:“时间:722年;出嫁者:东光公主:出嫁者身份:唐宗室女;出嫁对象:奚首领李鲁苏;资料出处:两《唐书》《奚传》。”
孰是孰非,或二者皆非,需要考证。
唐东光公主韦氏,是成安公主之女,有封制为证:
《封东光公主制》载:“汉盛礼,蕃国是和。乌孙降公主之亲,单于聘良家之子。永惟前史,率同旧章。成安公主女韦氏,六行克昭,四德聿备,渐公宫之训,承内家之则。属林胡拜命,扞塞无虞。柔远之恩,已归於上略;采楚之庆,载睦於和亲。宜正汤沐之封,式崇下嫁之礼。可封东光公主,出降饶乐郡王鲁苏。”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载:“中宗八女。成安公主,字季姜。始封新平。下嫁韦捷。捷以韦后从子诛,主后薨。”
东光公主韦氏,是韦后从子韦捷与唐中宗之女成安公主的女儿。不姓李,不能称“唐宗室女”;不是“唐玄宗外甥女”,应是“唐玄宗从外甥女”、“唐成安公主女”。
东光公主韦氏何时出嫁?
有开元十年(722年)、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元十四年(726年)出嫁等三种说法。
《旧唐书》卷199下《奚传》认为:东光公主于开元十年(722年)嫁奚饶乐郡王李鲁苏。但是,史料欠缺,证据不足。
《资治通鉴》卷213认为:开元十四年(726年)东光公主妻鲁苏。该表述,得到广泛认同,并一再被引用。但是,与下述史实矛盾,不能成立。
开元十二年(724年)三月,唐玄宗派人带着大量绢绵赐给燕郡公主、东光公主及契丹、奚部落酋长等,以此安慰燕郡公主、东光公主,当时,东光公主在场。
《新唐书》卷219《奚传》、《册府元龟》卷979认为:东光公主嫁奚饶乐郡王李鲁苏时间,是开元十一年(723年),不是722、726年。
需要指出的是:“资料出处:两《唐书》《奚传》”,相互矛盾,可能出自想当然。
东光公主出降时,是一个无父无母,韦氏宗族无少长皆被斩的孤儿。虽然是唐中宗李显的外孙女,成安公主之女,也只能是“唐玄宗从外甥女”而已。
关于东光公主身世考证,可以参阅:
在“百家争鸣吧” 发帖 《唐东光公主不是宗室女》
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唐宜芳公主身世
宜芳公主杨氏,是嫁给奚首领的第三位和亲公主。其身世如何?史书记载不一,专家、学者见解不尽相同。
《和亲列表》载:“745年,唐玄宗外甥女宜芳公主杨氏(唐玄宗女卫国公主的女儿)嫁奚王李延宠。”
显然错误,如果是卫国公主的女儿,不应该是唐玄宗外甥女。
《和亲简表》载: “时间:745年;出嫁者:宜芳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出嫁对象:奚王李廷宠;资料出处:《资治通鉴》卷215;两《唐书》《奚传》。”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严重错误。
关于宜芳公主身世,史书有三种说法:外甥女杨氏;外孙杨氏女;宗室出女。
1、第一种说法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唐睿宗诸女中,没有一个与杨氏结亲的。因此,不能成立。
1、第二种说法
据《和亲通史》考证:唐玄宗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八月,到天宝四载(745年)三月是61岁。61岁的年龄能有可以出嫁的重孙女是违背常理的。所以所谓“外孙独孤氏女”,显然是“外孙女独孤氏”之误。
《和亲通史》记载:“可以断定宜芳公主为唐玄宗第十三女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该书第248页)
宜芳公主是不是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关键在于: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宜芳公主出嫁时,卫国公主与杨说是否有可以出嫁的女儿?
有四个方案可以论证。方案一论证如下: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载:“卫国公主,始封建平。下嫁豆卢建,又嫁杨说。”
《唐豆卢建墓志铭》:“享寿三十有九,以天宝之载三月廿四日薨于京胜业里之私第。越八月十二日,用国礼葬于咸阳洪渎原,去先茔东一里。”
天宝三年(744年)八月十二日至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宜芳公主出嫁,间隔仅半年,卫国公主与杨说不可能有女儿。
显而易见,宜芳公主不是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
方案二论证如下:
天宝三年(744年)八月十二日至天宝四年(745年)三月,间隔仅半年,卫国公主处于悲痛之中,尚未再婚,尚未与杨说成婚。
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卫国公主尚未与杨说成婚,宜芳公主不可能是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
此外,唐玄宗嫁给杨姓的女儿,除卫国公主外,还有宋国公主、齐国公主、咸宜公主、万春公主、太华公主。天宝四载(745年)三月,齐国公主的驸马是张垍,尚未与裴颍,更未与杨敷成婚;如果咸宜公主与杨洄有女儿,最多不过八岁半,不能远嫁;宋国公主、万春公主、太华公主,尚未成婚。
唐玄宗没有卫国公主女儿杨氏,也没有其他外孙女杨氏可以出嫁,宜芳公主杨氏的身世与唐玄宗外孙女无关。
3、第三种说法
宜芳公主杨氏,不是唐玄宗外甥女,不是唐玄宗外孙女,应该是宗室出女。论据有二:
1)史书记载
《新唐书》卷219《奚传》载:“信安王(李)祎降其酋李诗锁高等部落五千帐,以其地为归义州,因以王诗,拜左羽林军大将军、本州都督,赐帛十万,置其部幽州之偏。李诗死,子延宠嗣,与契丹又叛,为幽州张守珪所困。延宠降,复拜饶乐都督、怀信王,以宗室出女杨为宜芳公主妻之。”
《唐会典》卷96《奚》载:“信安王(李)禕降其酋李詩。以其地置歸義州。因以王詩。詩死。其子延寵又叛。為幽州張守珪所困。復降。封懷信王。以宗室出女楊為宜芳公主妻之。”
2)宗室出女杨氏大有人在
唐朝宗室历史悠久,繁衍生息,人员众多。唐朝历代公主,尤其是宗室女嫁杨姓的大有人在。从中找出一个宗室出女杨氏,册为宜芳公主,出降饶乐都督、怀信王李延宠。
4、小结
宜芳公主杨氏,不是卫国公主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外甥女,而是宗室出女。
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卫国公主尚未与杨说成婚,《和亲通史》却说“可以断定宜芳公主为唐玄宗第十三女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岂不是奇闻,贻笑后人!
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关于宜芳公主身世的考证,可以参阅:
“宜芳公主吧”、“唐朝吧”《唐宜芳公主身世简述》(仅是删节版)
“百家争鸣吧”《唐宜芳公主不是唐玄宗外甥女》
“宜芳公主吧”《唐宜芳公主也应该是宗室出女》
“和亲通史吧”“唐朝吧”《唐宜芳公主不可能是杨说前妻或妾的女儿》
“宜芳公主吧”、“和亲通史吧”《唐宜芳公主身世与卫国公主杨说无关》
“宜芳公主吧” 《宜芳公主不可能是卫国公主与豆卢建的女儿》
“宜芳公主吧”《唐宜芳公主不是长宁公主的女儿》
“唐朝吧”《对宜芳公主身世的误判》
 
七、五代十国
902年,南吴太祖杨行密之女嫁吴越国武肃王钱镠之第六子钱传璙。
904年,前蜀高祖王建之女普慈公主嫁岐王李茂贞之侄李继崇。
915年,楚王马殷女楚公主嫁南汉刘龑。
916年,闽国太祖王审知第三女琅琊郡君嫁吴越国武肃王钱镠之十二子钱传珦。
918年,南汉南平王刘隐女清远公主嫁闵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
920年,南楚国武穆王马殷之女嫁吴越国武肃王钱镠之十四子钱传琇。
925年,南汉高祖刘龑女增城公主嫁大长和国骠信郑旻。
注释:
1、《和亲列表》,有的出嫁时间错误,顺序错误。
2、《和亲简表》仅有三条,数量少,错误多。
3、楚王马殷女楚公主嫁南汉刘龑。《和亲列表》认为是916年,《和亲简表》认为是913年,应该是915年。
4、《和亲列表》载:“906年,闽国太祖王审知女嫁吴越国武肃王钱镠之子钱传珦”,错误,应该是916年。
5、《和亲简表》记载:“时间:917年;出嫁者:清远公主:出嫁者身份:南汉刘龑女;出嫁对象:闵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延钧曾两次娶南汉刘氏之女;资料出处:《十国春秋》卷58、91。”
除清远公主嫁闵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以外,其余皆非。
6、南汉高祖刘龑女增城公主嫁大长和国骠信郑旻。《和亲列表》记载:“襄帝刘隐之女”,《和亲简表》记载:“南汉高祖刘龑侄女“,不准确,应该是南汉高祖刘龑女。
《和亲简表》记载:934年,错误,应该是:925年;“增城县主”,不准确,应当是:增城公主。
涉及注释的一些问题,可以参见下述资料:
在古代史吧 发帖《和亲通史》质疑综述中下述章节:
五之(十二)南汉清远公主出嫁;
十九之(十一)楚王马殷女出嫁和亲 60
十九之(十二)南汉增城公主出嫁和亲 61
更可以参见在 唐朝吧 发贴 不同版本五代十国和亲公主列表。
 
南汉清远公主出嫁
《和亲列表》记载:“917年,南汉襄帝刘隐之女清远公主刘华(十国春秋作刘德秀)嫁闽国太宗王延钧。
《和亲简表》记载:“时间:917年;出嫁者:清远公主:出嫁者身份:南汉刘龑女;出嫁对象:闵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延钧曾两次娶南汉刘氏之女;资料出处:《十国春秋》卷58、91。”
史书有多处记载,但是多舛误。
《唐故燕国明惠夫人彭城刘氏墓志》记载: “……夫人讳华,字德秀,……皇考讳隐,字昭贤,……今燕国明惠夫人即故南平王之仲女、太夫人严氏之所生也。”“年二十有二,适于琅琊王氏闽王,即忠懿王之令嗣也。”“奚斯美疹钟我贤人,霜露不留,英华倏萃,享年三十有四。”(闽)“长兴元年(930年)龙集庚寅春三月寝疾,至五月一日,终于府宅之皇堂。”
不难看出:《和亲列表》编撰者是见过《刘氏墓志》的。知道:清远公主姓名:刘华,是“南汉襄帝刘隐之女”,但是,出嫁时间扔沿用《资治通鉴》记载。
1965年发现《刘氏墓志》,至《和亲通史》出版间隔40年,但是没有按墓志铭核对,仍然沿用错误史料。
《和亲简表》记载,有多处错误:
1、“时间:917年”,错误。
《刘氏墓志》载:“年二十有二,适于琅琊王氏闽王,即忠懿王之令嗣也……享年三十有四,(闽)长兴元年(930年)龙集庚寅春三月寝疾。至五月一日,终于府宅之皇堂。”
长兴元年(930年)死,34岁,22岁结婚,应当是918年,不是917年。
2、“出嫁者身份:南汉刘龑女”,错误,依据墓志,应是南汉南平王刘隐女。
3、“出嫁对象:闵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延钧曾两次娶南汉刘氏之女。”
后半部应删除,理由有二:
内容与“出嫁对象”无关;
《十国春秋》卷91《闵世家二》等,只提到“帝两娶刘氏”“闽主两娶刘氏,皆士族”,并未说明两次娶南汉刘氏之女。
4、“资料出处:《十国春秋》卷58、91。”错误,应改为:《唐故燕国明惠夫人彭城刘氏墓志》;
除清远公主嫁闵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以外,其余皆非,实属罕见。
清远公主,有多种史书记载,多舛误,没有按《刘氏墓志》核对,仍然沿用错误史料,编撰和亲史权威巨著,令人不可思议。
 
八、辽
989年,辽圣宗以王子帐耶律襄女义成公主嫁西夏太祖李继迁。
996年,辽圣宗以驸马萧恒德与越国公主女嫁高丽王治。
1021年,辽圣宗以王子班朗君胡思里之女可劳公主嫁大食国王之子册割。
1031年,辽兴宗以宗室女兴平公主嫁西夏景宗李元昊。
1105年,辽天祚帝以宗室女成安公主嫁西夏崇宗李乾顺。
注释:
1、《和亲列表》,没有和亲时间,仅有三条。
2、《和亲简表》记载:“可劳公主嫁大食国王”,不准确。应该是嫁大食国王之子册割
3、《和亲简表》记载:辽宗室女成安公主嫁西夏崇宗李乾顺,[成安公主于1108年,生世子仁爱,死于1125年]。[]内文字与“出嫁对象”无关,应删除。
涉及注释的一些问题,可以参见下述资料:
在古代史吧 发帖《和亲通史》质疑综述中下述章节:
十九之(十三)辽可劳公主出嫁和亲 62
更可以参见在 唐朝吧 发贴 不同版本辽朝和亲公主列表。
 
九、宋朝
空白。
注释:
有的《和亲列表》记载:“靖康之难后,诸多宋朝皇室女性被抵押给金国,其中一些变成金国妃妾,……”。不应该称为和亲公主,理应删除。
《和亲简表》空白。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朝 最新文章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安禄山和杨玉环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8 12:09:08  更:2021-09-12 02:28:4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