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唐贞观十三年与隋大业五年民户分布对比 -> 正文阅读 |
[唐朝]唐贞观十三年与隋大业五年民户分布对比[第4页] |
作者:wuanguo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看见过个资料 到开元年间 人口还不如 大业, 感觉这种数字疑问很多,唐初到开元还算太平盛世,人口怎么就不恢复呢, 户籍数字不代表真实数据 即使现代中国也如此 |
一个问题为什么隋粉动不动就拿终唐户数不及大业年间来黑李世民,可在我看来这事更说明杨广残暴。 |
云南省的维基百科上说 公元621年,唐朝于云南境内设置姚州地方行政区 我不懂这段历史。不知道武德、贞观年间对云南地区的统治是怎麼样的 不过查隋书地理志。当中没有包含今云南地区的 这应该能解释剑南道的郡县数、人口的暴增。撇去这一部分,实际的人口增长估计和江南道差不多 |
杨广的一生就死在大业上了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们拨动我万里船 |
好文章 |
看看资料贴也很受益匪浅! |
隋末唐初,关内道的人口虽然下降的不如河南河北快,但是,经过战争破坏后,也非常虚弱,李渊入主长安后不久,颁布“定户口令”(《全唐文》卷1),要求部分人口就食剑南道: 比年寇盗,郡县饥荒,百姓流亡,十不存一。贸易妻子,奔波道路,虽加周给,无救倒悬。京师仓廪,军国资用,罄以恤民,便阙支拟。今岷嶓款服,蜀汉沃饶,闾里富於猗陶,菽粟同於水火。曩者储蓄,徵敛实繁,帑藏犹殷,宜垂拯济。木牛流马,非可转输,乐土重迁,理无从薄,则穷通之道,将由革变。外内户口见在京者,宜依本土置龄以下。下官部领,就食剑南诸郡。所有官物,随至籴给,明立条格,务使稳便。秋收丰实,更听进止。 |
关于大运河, 大运河的绝大部分功绩不是隋朝杨广的。 大运河能造福后人、造福千秋,那是数千年来从春秋到清朝众多王朝修运河、疏浚整修运河的功劳。 (那些拿诗词里一些夸张的描写去吹杨广与运河的,就省省吧,诗词里的夸张的描写不能当真。) 隋朝杨广那所谓的开隋唐大运河实际做的几乎都是靠北周留下的丰厚人力物力去疏浚从春秋到南北朝众多王朝已经开凿留下的旧河道。在对大运河的开凿疏浚整修方面,隋朝杨广时期做的远不如唐、北宋长期做的多。何况唐、北宋时靠自己发展的人力物力做的,而隋朝杨广是靠北周留下的人力物力做的。 首先,分清元朝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用到现代的是元朝京杭大运河,而不是隋唐大运河。 其次,隋唐大运河的河道几乎都是春秋到南北朝众多王朝已经开凿留下的。隋文帝的广通渠(又称富民渠、永济渠)实际上是对汉代开凿留下的槽渠的疏浚,隋文帝还用了吴国邗沟故道;隋炀帝山阳渎是疏浚东汉邗沟;江南运河是疏浚吴国所开运河、秦丹徒运河等、汉朝以及六朝所开运河等;通济渠是疏浚阳渠故道、汴渠故道(此外还用了黄河天然河道);永济渠是疏浚屯氏古渎、曹操等开的白沟等(此外还用了沁水清水等天然河道)。 杨广修的隋唐大运河的河道几乎都是从春秋到南北朝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运河河道,而元朝修京杭大运河的大部分河道不是隋朝大运河的河道。 最后,隋唐大运河在隋炀帝时期就已经开始湮塞,之后的唐、后周、北宋经常开凿疏浚整治才能令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失去这些王朝的开凿疏浚整治之后,隋唐大运河很快湮塞了。南宋时隋唐大运河的一些河道湮塞的几乎与岸平齐,“几与岸平……亦有作屋其上”。 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明清也经常疏浚整修大运河保证其使用。大运河能造福千年,那是从春秋到清朝几千年来众多王朝修运河的功劳。 隋炀帝杨广靠着北周留下的丰厚人力物力,去疏浚从春秋到南北朝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大量运河河道,才修了隋唐大运河,结果还经常湮塞。隋炀帝时期隋唐大运河已经开始湮塞。后来,唐、后周、北宋要经常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疏浚,包括且不限于开挖、扩宽、挖深河道),才能令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没有及时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的河道甚至会湮塞的几乎与岸平齐,“几与岸平……亦有作屋其上”。 根据曾长期研究古代地理与河道、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的岑仲勉的成果,不应过度推崇、过分高估隋炀帝修运河。在隋炀帝之前,许多王朝已经修过大运河的很多部分,在隋炀帝之后,唐朝宋朝等须时常疏浚,才能利用。(疏浚,包括且不限于开挖、扩宽、挖深河道。) 唐、后周、北宋经常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才使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没有这些王朝的努力,隋唐大运河很快就会湮塞的无法使用,隋唐大运河很多部分甚至会堙塞成平地。 隋唐大运河需要非常频繁的疏浚整治, 唐朝曾每年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三记载 唐朝“河、汴有初,不修则毁淀,故每年正月发近县丁男,塞长茭,决沮淤……” 唐朝长期经常疏浚整修大运河,而且唐朝还开凿了大运河的部分河道。 当宋金对立时,隋唐大运河在淮河以北的水道缺乏及时的开凿疏浚整修,结果完全堙塞,车马道路,或给人盖房居住,有些地方甚至几乎与岸平齐。 楼钥在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4)出使金国的时候,在路上曾亲眼看见淮河以北运河水道荒废的情形。他的《北行日录》卷上云:三日甲申,……宿宿州。自离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堙塞,几与岸平。车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 |
杨广根本没资格与秦始皇比。秦始皇统一;而北周留下丰厚遗产、强大帝国,隋文帝接手北周的丰厚遗产,灭陈统一,而隋炀帝接手北周、陈、隋文帝几代人留下的丰厚的遗产,短短几年就败坏成了人口凋敝锐减到不足之前的四分之一、经济被严重破坏、严重分裂、外敌空前强大的恶劣局面。 隋文帝接手北周的丰厚遗产,灭陈,后有隋文帝杨坚策划,中有高颎真正指挥,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高颎,前有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在前线作战,杨广几乎只是个挂名的统帅。 北周时期,突厥室点密西征,西突厥实际已经割据行政,突厥实质已经分裂。隋文帝时期,突厥入寇,杨广率军出征,却没有什么斩获就返回了。是隋文帝、长孙晟、杨素分化搞垮了突厥。 而在隋炀帝后期,突厥被养的空前强大,一度把隋炀帝包围在雁门,隋炀帝脱险后至死没报此仇,对突厥无可奈何。隋末突厥将河西、陇右、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等地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仿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而隋炀帝对此无可奈何,隋炀帝反而躲到江都去了。 “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大运河。 所谓的隋炀帝开大运河其实隋炀帝做的是靠着北周、陈留下的丰厚人力物力去疏浚从春秋到南北朝众多王朝早就开凿留下的大量运河河道,才修出隋唐大运河,结果还经常湮塞。唐、后周、宋经常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疏浚,包括且不限于开挖、扩宽、挖深河道),才能令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如果没有唐、后周、宋等及时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的河道甚至会湮塞的几乎与岸平齐,“几与岸平……亦有作屋其上”。 开凿大运河、修大运河的大部分功劳不是隋朝杨广的。 分清元朝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 用到现代的是元朝京杭大运河,而不是隋唐大运河。而且,杨广修隋唐大运河的河道几乎都是从春秋到南北朝众多王朝早已开凿留下的大量运河河道,而元朝修京杭大运河的大部分河道不是隋唐大运河的河道。 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明清也经常修大运河保证其使用。 大运河能造福千年,那是从春秋到清朝几千年来众多王朝修运河的功劳。 隋炀帝苦了百姓是真的,逼的百姓没活路纷纷起义;但是,“便宜了后人”、“好处都让唐朝占了”、“李唐坐享其成”就假了、搞笑了,北周、陈留给隋朝丰厚的遗产,而隋朝与隋炀帝留下的是破坏严重、人口户口锐减四分之三、内外众多强敌的烂摊子。 隋炀帝杨广把北周、陈、隋朝隋文帝留下的丰厚遗产败坏殆尽,严重削弱了华夏,造成严重大乱,人口户口锐减到约200万户,疆域大量丢失、严重分裂,内外众多强敌,留下严重的烂摊子,留下的是亡天下的局面,突厥要入主中原了,这是要便宜了突厥、好处要让突厥占了。 多亏李渊李世民阻止了突厥入主中原,才让华夏没灭亡。 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统治崩溃、名存实亡。 隋炀帝杨广造成隋末大乱,华夏被严重分裂内战削弱,外敌崛起入侵,形势非常恶劣。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只有太原,因为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形势,为了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自己,李渊才暂时结好突厥。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不久就与突厥开战。唐朝一面打败众多敌人,扩张,进行统一战争,另一面抵御突厥,还消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还分化突厥。 历史大家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指出:隋末华夏弱,而突厥极强,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华夏有不世出之人杰李世民,李渊李世民数年苦战,不仅统一,还抵御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图,因而【保卫了华夏民鎻族几千年的文明】;还消灭了突厥支持的多个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 隋炀帝靠着前人留下的丰厚遗产与国力,搞扩张,结果他那点扩张成果都被他自己丢了,没有留给下一代,甚至北周留下的疆域也被隋炀帝丢了很多,河西、陇右、部分中原地区被突厥纳入势力范围。 其他地区也被各势力占据,隋炀帝只剩下个江都。 隋炀帝征吐谷浑,在吐谷浑设置郡,但隋炀帝设的几个郡除了最东边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几个郡根本没有被隋朝控制。隋炀帝派伏顺去管理吐谷浑余部,结果根本无法到达,吐谷浑不仅返回故地,还进攻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无力防御。 隋炀帝征高句丽,第一次仅损失的隋军已经超过34万,隋朝的大量粮草、兵器等物资丢给了高句丽,运输人员也大量损失。百姓被隋炀帝的残暴征敛逼的没活路,纷纷起义。 二征高句丽,杨玄感反了,但是,杨玄感这种大贵族造反,却被隋炀帝迅速剿灭了,贵族门阀无力动摇隋炀帝的统治。这次隋炀帝再次把大量粮草、兵器等物资丢给了高句丽。 三征高句丽,最后高句丽表面上服软,实际却俘获大批隋人不放还,“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窦建德、瓦岗军、杜伏威辅公祏等等屡次消灭隋军主力,使隋朝统治崩溃。 |
拿隋朝鼎盛时期跟贞观年间比,不合理。 看看隋朝接手的北周、陈是多么富足,人口多么庞大。而隋朝大乱留下的烂摊子人口户口凋敝锐减到什么程度。 北周“留给”隋朝约690万户以及约690万户以外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根据历史学家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开皇年间就达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隋朝鼎盛时期达890万户,这主要是靠北周留下的实际人口户口多。而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的大乱,隋朝留下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疆域丢失、严重分裂的隋末烂摊子。 隋朝人口高速增长,其实并不是隋朝实际人口高速增长,而是隋朝极力清查北周、陈留下的隐漏户口,把本来就存在但是没统计上来的人口户口清查出来,导致账面人口户口高速增长。隋朝开皇年间的870万户、以及隋朝顶峰的890万户4600万人,绝大多数是靠清查北周、陈留下的众多隐瞒人口户口。 而隋末大乱,只留下200余万户。李渊时期还在进行统一战争、收拾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局势。隋炀帝造成的人口户口大量减弱,主要是隋炀帝造成的大量人口死亡、隋炀帝造成的隋末大乱导致的大量人口死亡,隋炀帝造成的隋末大乱破坏太严重,不是短时间内能把人口恢复的。 唐朝贞观十三年已恢复到3041871户(冻国栋 《中国人口史》第二卷统计的《旧唐书》诸州户口数 )。这已经是比较快的人口增长了。 隋朝接手北周、陈的丰厚遗产得来的顶峰,跟唐朝收拾隋朝留下的烂摊子比? 怎么不与唐朝顶峰时比呢? 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之后,唐朝自己扩张出较大的疆域,自己发展出盛世。 唐太宗时期四面扩张作战取胜,并且开始使唐朝占据庞大疆域。唐太宗时期唐朝的疆域已经远超过隋朝顶峰疆域。 经过唐朝自己的发展,唐玄宗时期,唐朝进入盛世。唐朝人口顶峰出现在天宝年间。唐朝在人口、经济等方面也远超过了隋朝的顶峰。 某些人提到隋朝耕地开垦量。但是,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那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那是应授田数,不是隋朝实际的耕地数。 看看隋朝耕地数的两个奇葩的数据:“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换算成亩,约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亿亩,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亿亩”(若考虑到度量衡的换算,那么这开皇九年为15亿亩、大业中期为43.5亿亩,考虑到大业三年曾改度量衡,则大业中期为16亿亩,据汪篯《隋唐史论稿》),1957年中国才有16.8亿亩耕地,这还是几千年发展的结果。 而那几个隋朝耕地数,要么超过1957年的中国数倍,要么与1957年的中国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国,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而隋朝没有控制这些地区,而且隋朝在这些地区没有耕地;1957年的中国有约20%的耕地在江南和岭南,但是隋朝在这些地方只有70万户,还有大片地区没有深入开发;所以隋朝的耕地数是绝不可能超过、也绝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国的耕地数,隋朝这耕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汪篯《隋唐史论稿》) 实际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恐本史之非实”。 而毕生从事隋唐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这垦田数不是真实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时的数据, 西汉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积约8.27亿亩, 东汉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积约6.94亿亩, 明神宗万历30年,耕地面积约11.62亿亩, 清光绪13年,耕地9.12亿亩, (参考《明神宗实录》、《光绪会典》、《我国历代耕地面积的变化》等,) 看人口顶峰,以上几个朝代的人口都远超过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汉、东汉、明朝疆域并不比隋朝小,历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区,也大多在这些朝代的疆域范围内,而清朝疆域则远超隋朝。 但是,隋朝耕地数居然远超这些朝代。超过汉朝还有可能,但是,竟然远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术远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开发程度也远超隋朝。可见,隋朝垦田数是假的,是被严重夸大的。 根据历史学家的《中国古代经济简史》,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方面都远超过了隋朝,唐朝经济远超过隋朝。 根据历史学家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唐朝农业有很大发展,水利事业、农业生产工具也有很大发展,耕地面积增多,亩产量增加;唐朝手工业、商业也有很大发展。 |
有荒谬谣言说唐朝吃了隋朝存粮几十年。 但事实上,北周、隋朝那大批粮食、财物,早就被隋朝杨广的各种征讨消耗了(,隋朝多个大型粮仓与仓库的粮食与物资被隋炀帝运到高句丽、又因为隋军的失败而被丢在了高句丽)。唐朝吃的主要是唐朝人生产的粮食,唐朝依靠的是唐朝人生产的粮食。 隋炀帝后期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了。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旧唐书·食货志》记载隋朝: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能轻易毁掉巨额的粮食与财物。隋朝的粮仓,储存的再多,经历隋炀帝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留给唐朝与李煃世煃民的能有多少呢?马周的一段话造成了误解。有人提到“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煃世煃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有人借此说“隋朝已灭亡了20煃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实际这是错误的。是马周搞错了原因。其实,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想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物资。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渊倾府库以赐勋人,国用不足,右光禄大夫刘世龙献策,以为‘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苏贵而布帛贱;请伐六街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可得数十万匹。’渊从之。” 何况,根据《隋书》列传第三十也记载,大业十二年时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根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业中年隋朝就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隋朝已经“无以支给”。 实际上,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了物资。而马周所说的西京府库存的东西“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马周自己搞错了原因,而真实原因是李渊、李煃世煃民往西京府库里存东西,才能使其“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并非是靠隋朝储备。而洛口仓、东都等地的物资,反而被唐朝的对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这对唐朝来说并不是好事。 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体见余扶危、贺官保的《隋唐东都含嘉仓》。而考古发掘出的含嘉仓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这些谷子是宋朝存进去的,并非隋朝存进去的。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说隋朝的富裕与强盛,但是,用含嘉仓存粮去说“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就错的严重了。何况,隋朝的富裕强盛,早就被隋炀帝杨广造成大乱败坏了,没留给唐朝。 有个荒谬谣言说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接下来反驳这个谣言。隋文帝时号称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粮食,那么多粮食是属于大规模储存粮食,其正常储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现代远比古代先进的科技条件下,大规模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才2到4年,见《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隋朝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是短于现代的),粟存的大规模储存时间稍长,有达到9年的,接下来说明,即使放宽条件认为隋朝大规模存粮能存5年或9年,也对唐朝没有多大帮助,更不会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隋朝时期存下的粮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从隋炀帝开始消耗巨大的征讨、工程时,就难以大规模存入粮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粮食。(而隋炀帝征讨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随着隋炀帝造成的大乱很快丢失了。)所以,等到隋炀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粮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炀帝的征讨消耗了,这也与《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粮食,部分被战火毁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煃义军、割据势力消耗,即使还有剩余,也很快就变质了。 各起煃义军、割据势力要靠乱世里百姓新收获的粮食生存。李渊起兵后,一边作战扩张,另一面在关中等地这些扩张占据的疆域上恢复农业生产、经济生产,主要是靠自己治煃下的百姓生产的粮食。等到李煃世煃民的贞观时期,吃的粮食基本是李渊武德时期生产的、以及李煃世煃民贞观时期生产的。 某些人提出用“替换”“轮换”的方法使唐朝贞观十几年的时候仍然吃隋朝存粮、贞观之治靠隋朝存粮。但是,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才有可能使这种方法成立。第一个条件:隋文帝时期存入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时期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消耗与破坏,还能剩下相当多的粮食。第二个条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间生产储存的粮食能够替换大量隋朝生产储存的粮食。 这两个条件都成立时,才有可能使“替换”“轮换”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个条件成立,就等于说,用不到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下 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与 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差不多,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何况,退一步说,如果这是成立的,那么就等于说人口凋敝天下大乱时都能生产储存与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差不多的粮食,那么隋朝存粮就更没有意义了。)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大乱时期这些生产的粮食无法大量“替换”“轮换”隋朝存粮,那么只“替换”“轮换”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这样的话,能够“替换”“轮换”的只是大乱时期生产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则变质,结果能“替换”“轮换”的数量只保持在大乱时期生产的那一小部分上,实际到了贞观初期,吃的粮食就已经是唐朝武德年间生产的,而贞观十几年的时候,吃的粮食已经是贞观初期生产的粮食了。 如果这也算吃隋朝存粮的话,那么按这说法这样轮换下去,往后,能轮换到宋、元、明、清,直到现在,往前,能轮换到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按这说法,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中任何一个王朝的存粮了,可见这说法是很荒谬的。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说吃隋朝存粮是很荒谬的。 而且第一个条件是否成立都有问题,隋文帝存粮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的各种征讨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其中有隋末农民起煃义军(如李密翟让瓦岗军等)、军阀(如刘煃武周、梁师都、薛举等)开仓赈济百姓等等(这种情况的赈济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导致百姓拿的粮食超过其力所能运回去的量 ,不得不将大部分粮食抛弃在路边的荒郊野地)。经过这样的消耗与破坏,隋文帝那庞大的存粮也没有多少能留给唐朝了。所以第一个条件也很难成立。而第二个条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粮吃到贞观年间,更无法使隋朝存粮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所以 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这说法是荒谬的谣言。 而且,实际正如前面列举的史料所说的,大业中年隋朝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已经“无以支给”、“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事实是,杨广已经把隋朝的大规模存粮几乎耗尽了。没耗尽的也早就变质了。杨广各种扰乱社会经济的行为导致难以生产大量粮食,导致杨广时期隋朝不仅几乎耗尽了存粮,而且没有新粮食可以替换。 而唐朝吃的粮食主要是唐朝百姓生产的粮食。 |
有荒谬谣言说唐朝吃了隋朝存粮几十年。 但事实上,北周、隋朝那大批粮食、财物,早就被隋朝杨广的各种征讨消耗了(,隋朝多个大型粮仓与仓库的粮食与物资被隋炀帝运到高句丽、又因为隋军的失败而被丢在了高句丽)。唐朝吃的主要是唐朝人生产的粮食,唐朝依靠的是唐朝人生产的粮食。 隋炀帝后期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了。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旧唐书·食货志》记载隋朝: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能轻易毁掉巨额的粮食与财物。隋朝的粮仓,储存的再多,经历隋炀帝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留给唐朝与李煃世煃民的能有多少呢?马周的一段话造成了误解。有人提到“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煃世煃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有人借此说“隋朝已灭亡了20煃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实际这是错误的。是马周搞错了原因。其实,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想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物资。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渊倾府库以赐勋人,国用不足,右光禄大夫刘世龙献策,以为‘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苏贵而布帛贱;请伐六街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可得数十万匹。’渊从之。” 何况,根据《隋书》列传第三十也记载,大业十二年时已经“百姓疲劳,府藏空竭”。根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业中年隋朝就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隋朝已经“无以支给”。 实际上,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了物资。而马周所说的西京府库存的东西“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马周自己搞错了原因,而真实原因是李渊、李煃世煃民往西京府库里存东西,才能使其“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并非是靠隋朝储备。而洛口仓、东都等地的物资,反而被唐朝的对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这对唐朝来说并不是好事。 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体见余扶危、贺官保的《隋唐东都含嘉仓》。而考古发掘出的含嘉仓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这些谷子是宋朝存进去的,并非隋朝存进去的。含嘉仓大规模储存粮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说隋朝的富裕与强盛,但是,用含嘉仓存粮去说“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就错的严重了。何况,隋朝的富裕强盛,早就被隋炀帝杨广造成大乱败坏了,没留给唐朝。 有个荒谬谣言说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接下来反驳这个谣言。隋文帝时号称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粮食,那么多粮食是属于大规模储存粮食,其正常储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现代远比古代先进的科技条件下,大规模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才2到4年,见《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隋朝储存粮食的正常存储年限是短于现代的),粟存的大规模储存时间稍长,有达到9年的,接下来说明,即使放宽条件认为隋朝大规模存粮能存5年或9年,也对唐朝没有多大帮助,更不会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隋朝时期存下的粮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从隋炀帝开始消耗巨大的征讨、工程时,就难以大规模存入粮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粮食。(而隋炀帝征讨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随着隋炀帝造成的大乱很快丢失了。)所以,等到隋炀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粮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炀帝的征讨消耗了,这也与《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粮食,部分被战火毁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煃义军、割据势力消耗,即使还有剩余,也很快就变质了。 各起煃义军、割据势力要靠乱世里百姓新收获的粮食生存。李渊起兵后,一边作战扩张,另一面在关中等地这些扩张占据的疆域上恢复农业生产、经济生产,主要是靠自己治煃下的百姓生产的粮食。等到李煃世煃民的贞观时期,吃的粮食基本是李渊武德时期生产的、以及李煃世煃民贞观时期生产的。 某些人提出用“替换”“轮换”的方法使唐朝贞观十几年的时候仍然吃隋朝存粮、贞观之治靠隋朝存粮。但是,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才有可能使这种方法成立。第一个条件:隋文帝时期存入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时期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消耗与破坏,还能剩下相当多的粮食。第二个条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间生产储存的粮食能够替换大量隋朝生产储存的粮食。 这两个条件都成立时,才有可能使“替换”“轮换”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个条件成立,就等于说,用不到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下 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与 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差不多,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何况,退一步说,如果这是成立的,那么就等于说人口凋敝天下大乱时都能生产储存与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差不多的粮食,那么隋朝存粮就更没有意义了。)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大乱时期这些生产的粮食无法大量“替换”“轮换”隋朝存粮,那么只“替换”“轮换”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这样的话,能够“替换”“轮换”的只是大乱时期生产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则变质,结果能“替换”“轮换”的数量只保持在大乱时期生产的那一小部分上,实际到了贞观初期,吃的粮食就已经是唐朝武德年间生产的,而贞观十几年的时候,吃的粮食已经是贞观初期生产的粮食了。 如果这也算吃隋朝存粮的话,那么按这说法这样轮换下去,往后,能轮换到宋、元、明、清,直到现在,往前,能轮换到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按这说法,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中任何一个王朝的存粮了,可见这说法是很荒谬的。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说吃隋朝存粮是很荒谬的。 而且第一个条件是否成立都有问题,隋文帝存粮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的各种征讨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其中有隋末农民起煃义军(如李密翟让瓦岗军等)、军阀(如刘煃武周、梁师都、薛举等)开仓赈济百姓等等(这种情况的赈济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导致百姓拿的粮食超过其力所能运回去的量 ,不得不将大部分粮食抛弃在路边的荒郊野地)。经过这样的消耗与破坏,隋文帝那庞大的存粮也没有多少能留给唐朝了。所以第一个条件也很难成立。而第二个条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粮吃到贞观年间,更无法使隋朝存粮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所以 隋朝存粮吃到了贞观年间、构成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这说法是荒谬的谣言。 而且,实际正如前面列举的史料所说的,大业中年隋朝已经“国用不足”、大业末年已经“无以支给”、“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
北周“留给”隋朝约690万户以及约690万户以外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开皇年间就达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隋朝鼎盛时期达890万户,但是,隋炀帝造成隋末严重的大乱,隋朝留下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极其严重、疆域丢失、严重分煃裂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 [说明: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玖等人的考证,《通典》所说后周静帝末授隋禅有户359.964万户,实际没有算上北周吞并北齐的大量户口,而加上北周吞并北齐的户口,则有约690万户,而且,这个690万户还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给”隋朝的大量隐漏瞒报户口。 隋朝吞并陈的户口、通过大索貌阅等手段清查北周与陈的隐漏瞒报户口,使户口在开皇年间就达到870万户(《资治通鉴》:“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这大部分是北周、陈留下的实际人口户口。 隋炀帝大业五年达到890万户,之后隋炀帝造成大乱,破坏严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户口只有200余万户(《通典》记载“(隋)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 唐朝人口最多时,是在天宝年间。《旧唐书》记载唐朝天宝十三年961万余户、5200多万人, 《旧唐书》本纪第九:“(天宝)十三载……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隋朝的顶峰人口是已经大规模清查过瞒报人口之后得出的,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没有大规模清查瞒报人口,很多增长的人口被瞒报,天宝年间唐朝的实际人口远超过961万余户。而天宝年间唐朝的这个人口数据961万余户已经超过了隋朝顶峰人口,而且天宝年间唐朝的这个961万余户还不包括天宝年间唐朝存在的大量瞒报人口。算上瞒报人口,按照实际人口算,唐朝人口顶峰时的人口远超过隋朝人口顶峰时的人口。)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的户数人口数时提到当时有严重的瞒报少报现象,认为当时至少有1300万-1400万户。 《通典》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所在隐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馀年中,虽时起兵戎,都不至减耗,而浮浪日众,版图不收。若比量汉时,实合有加数,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而《中国人口史》等相关书籍现代学者们考证出的唐朝天宝十三年的实际户数与人口数,比《旧唐书》《资治通鉴》记载的唐朝天宝十三年的户数与人口数,还要多很多。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认为,唐朝天宝十三年时,有约1430万到1540万户,约7475万到8050万人。 (还有其他学者考证的唐朝顶峰人口数据更多的,例如根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考证,唐朝人口峰值在755年前后,在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 (第159页。) 《中国人口发展史》第151页,还提到了以下两位学者的观点: 现代学者陈旭麓,唐朝人口峰值:9254万人。 日本的现代学者日野开三郎,唐朝人口最高峰:2000万户,1.4亿人。 这里暂且不采用“9254万人”“2000万户,1.4亿人” 这两个数据。 ) 冻国栋在研究隋唐人口方面是权威级别的历史学家。他对数据的处理是有大量史料证据支持其处理方式的,他考证众多史料证明的人口,不是某些人随便胡扯几段就能否定的。 这里采用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考证史料证明的数据,唐朝天宝十三年时,有约1430万到1540万户,约7475万到8050万人。 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后李渊李世民唐朝击败众多强敌,扩张占据了中原、南方等地,还扩张占据了庞大的外围疆域。 实际上,北周留给隋朝的疆域与人口,远多于隋朝留下的疆域与人口。而唐朝打败众多内外敌人,经过扩张,疆域远超过隋朝,后来经过发展,唐朝的人口、经济等方面也远超过了隋朝。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