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高宗末期我不了解,谁来说说 -> 正文阅读 |
[唐朝]高宗末期我不了解,谁来说说[第2页] |
作者:三生三世石1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论钦陵时期,唐将李瑾行曾经吓退论钦陵,并且在青海击破数万吐蕃军;黑齿常之在边境时,曾令吐蕃深畏之。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入寇湟中,(李)谨行兵士樵采,素不设备,忽闻贼至,遂建旗伐鼓,开门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进。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 《资治通鉴》:“河源道经略大使黑齿常之将兵击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破之。收其粮畜而还。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 薛仁贵在唐朝远算不上一流将领,更远不是战神。论军事水平,薛仁贵在唐朝将领里连前十都排不进。唐朝的李靖、李勣、苏定方、王晙、张孝嵩张思礼、李祎、萧嵩、王忠嗣、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韦皋、高骈、张仲武都比薛仁贵强。 王孝杰、娄师德本来算不上名将,军事水平在唐朝将领里只能算三流,但是因为之前的唐朝顶级将领李靖、李勣、苏定方等人早已去世,而剩下的优秀将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人被武则天解除兵权、害死,才轮到王孝杰、娄师德这种三流水平的将领。 (大非川之战唐军人数为5万。 关于大非川之战唐军的人数,资治通鉴670年没说,有记载说率众十余万,但是《册府元龟 卷一一九》《旧唐书 本纪第五》《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说领兵五万,既然记载有矛盾,那就需要分析哪个记载可信,有人根据作战过程及李靖兵法分析,唐军为5万:大非川之战的过程,薛仁贵率轻锐出击,率领的是战兵,将辎重兵与剩余的战兵留给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万人,所以辎重兵应该不多于2万。按照李靖兵法,唐军每1万人中辎重兵3千,按照这个比例,10万的话辎重兵超过2万,10万之说有误;5万的话,辎重兵1.5万加5千战兵守辎重正好2万。所以5万之说正确。) (素罗汉山之战也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故地。 关于素罗汗山的位置,据《旧唐书》志20记载,“洮州下,隋临洮郡,武德二年,置洮州”,另据《旧唐书》列传43娄师德传记载,“:证圣元年(亦即天册万岁元年,是年九月改元),吐蕃寇洮州,令师德与夏官尚书王孝杰讨之,与吐蕃大将论饮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新唐书》列传33娄师德传也记载,“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从中只能看出吐蕃入寇洮州后,王孝杰与娄师德率军征讨,与吐蕃战于素罗汗山,并不能明确说明素罗汗山在洮州境内,因为唐军完全有可能反击追出洮州。 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卷60记载,“素罗汗山在州(洮州)西。《唐书》:武后万岁登封初,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战于此,败绩。”素罗汗山在洮州以西。 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记载,“唐之统军元帅,王(孝)杰尚书越境,率旅前来,时青海道将军噶尔钦陵赞婆与之对垒迎逆之”,后面又一次提到“唐之元帅王杰尚书越境前来”。如果素罗汗山在洮州境内,那分明是吐蕃越境,何来唐军越境之说? 因此,素罗汗山不在洮州境内,而在青海吐谷浑故地,唐军击退吐蕃对洮州的入寇后,越境反击攻入吐谷浑故地,并在素罗汗山与吐蕃主力展开会战。 此外,据《新唐书》志30记载,“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振武军在石堡城,王孝杰米栅在石堡城以西,当在吐谷浑境内。王孝杰米栅,顾名思义,即为王孝杰安排修筑的储存军粮的地方。王孝杰在吐谷浑地区与吐蕃军队的交战有两次,仪凤三年(公元678年)的青海之役和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至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的素罗汗山之役。青海之役时,王孝杰作为前军出战,前军负责修筑军粮屯所不太可能;另外,王孝杰当时只是副总管,其上有总管刘审礼,以副总管命名米栅,也有问题。而素罗汗山之役时,王孝杰作为大总管,修筑米栅并以其命名,更合理。这也为素罗汗山在吐谷浑故地提供了佐证。) (有古代吐蕃史料说素罗汉山之战吐蕃号称杀了10万人,但是,在对唐代时期的事物记载方面,古代吐蕃史料的偏向、吹吐蕃、贬低别人太严重,远比汉人古代史料严重的多。汉人古代史料至少记载了唐、吐蕃、突厥、回鹘等各方很多胜败;而古代吐蕃史料几乎只记载吐蕃胜利,几乎不记载吐蕃的失败、几乎不记载其他势力的胜利。所以古代吐蕃史料这说的号称杀了10万人并不可信,更不能用来说唐军的人数。) 大非川之战,唐军5万,发生在大非川与乌海(是青藏高原上的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削弱唐军,加之唐军内讧郭待封破坏了薛仁贵的作战部署,导致唐军战败; 青海湖之战,高原反应削弱唐军,加之唐军领兵主帅是“非将帅才”、没有将帅之才的李敬玄,导致唐军战败。但是,青海湖之战,唐军损失的是刘审礼率领的少量先锋,而李敬玄与18万唐军的主力在黑齿常之的掩护下返回了。 寅识迦河之战,这次不是在高原,没有高原反应削弱,但是领兵的却是 “无将领之才”、没有将帅之才的韦待价,结果粮运不继、士卒冻馁,撤退。 素罗汉山之战,也都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高海拔地区,高原反应削弱唐唐军,加之领兵的是王孝杰娄世德这两个三流将领,结果唐军战败。 素罗汉山之战、寅识迦河之战,缺乏史料证明唐军的参战数量。 可见,唐军被论钦陵击败的这几次,是高原反应削弱唐军、唐军内讧、唐朝内讧导致派出的是比较差的将领 等多个因素导致的唐军战败。吐蕃论钦陵在争夺安西方面的3次失败、以及论钦陵自己承认自己的胜利只是保住吐蕃不被吞并(“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也说明了吐蕃论钦陵对唐军并没有优势,高原反应削弱唐军、唐军内讧、唐朝内讧导致论钦陵没有遇到唐朝的一流将领……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论钦陵才取得那些胜利。 吐蕃论钦陵在争夺安西方面失败了,吐蕃3次进入安西,都很快被逐出,唐朝每次都很快恢复了对安西的控制。 (670年,吐蕃陷安西;674年,安西复归于唐;678年,吐蕃取龟兹等四镇;679年,唐将崔知辩率军击吐蕃,占领龟兹、硫勒等四镇;687年-6⑧9年,武则天削减安西防务,吐蕃趁机进占安西四镇;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再次占据安西四镇。) 关于裴行俭说的“未可图也”,注意,当时唐高宗是想通过一两次大战彻底打垮吐蕃,裴行俭在回答唐高宗时说“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所以,裴行俭说的“钦陵为政,大臣辑睦,未可图也”的意思是指当时不能通过一两次大战彻底打垮吐蕃。并不是不敢与吐蕃打,实际,当时唐朝黑齿常之击败了吐蕃军,唐朝李谨行还吓退过吐蕃论钦陵。实际当时唐朝仍然占据优势(只是优势不像唐太宗、唐玄宗时那么大),在经过了吐蕃论钦陵与唐(周)朝的所有交战之后,论钦陵最后还说自己的胜利只是保住吐蕃不被唐朝吞并。再之后就是唐玄宗时期唐军不断的大胜吐蕃。 在论钦陵时期,唐将李瑾行曾经吓退论钦陵,并且在青海击破数万吐蕃军;黑齿常之在边境时,曾令吐蕃深畏之。王孝杰娄师德这在唐朝只是三流的将领则击败过吐蕃论赞婆。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吐蕃论钦陵等率众十万人入寇湟中,(李)谨行兵士樵采,素不设备,忽闻贼至,遂建旗伐鼓,开门以待之。吐蕃疑有伏兵,竟不敢进。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 《资治通鉴》:“河源道经略大使黑齿常之将兵击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破之。收其粮畜而还。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之”。 吐蕃论钦陵在争夺安西方面失败了。吐蕃3次进入安西,都很快被逐出,唐朝每次都很快恢复了对安西的控制,吐蕃论钦陵对此却没有办法。论钦陵要求唐军撤出西域,被唐朝拒绝,论钦陵也无可奈何。 论钦陵占了青海西部,却无法占据青海东部。 (其实正是唐朝当时的优秀将领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被武则天打压、害死,以及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内讧,才让论钦陵能取得那些胜利。) 对唐朝,吐蕃论钦陵到最后已经没有办法了,在论钦陵没有被吐蕃内讧逼迫自杀的时候,论钦陵已经对唐朝无可奈何了。即使论钦陵多活几十年,也无法取得更大成绩。 最后吐蕃论钦陵(噶尔钦陵)说他的胜利只是保住了吐蕃。《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记载吐蕃论钦陵说:“且四夷唐皆臣并之,虽海外地际,靡不磨灭,吐蕃适独在者,徒以兄弟小心,得相保耳。十姓五咄陆近安西,于吐蕃远,俟斤距我裁一碛,骑士腾突,不易旬至,是以为忧也……” |
顶 |
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原谅我忍不住笑了,这个确实不光彩,但对方如果想黑某个人物,你纵使施逞天辩也是竹篮打水。 |
武则天最恶心又窜唐又兴了突厥,那些**bb啥,说的武媚娘多么盛世白莲一样 |
和那人撕了几句,那人就喜欢踩唐 |
高宗末期是出了些问题 但是不卒禄和斩啜在武后朝的表演才是重头戏吧 |
说李治不行,并不是就否定了唐朝。我的看法,永徽之治确实是贞观之治的延续。拿杨广来作反例不妥,中国历史上像杨广这样败家能力超强的二世祖没有几个。 |
从《旧唐书.高宗本纪》截取几段史料看看。 【京师人相食,寇盗纵横】。 六月,关中初雨,麦苗涝损,后旱,京兆、岐、陇螟蝗食苗并尽,【加以民多疫疠,死者枕藉于路】 是岁,天下四十余州旱及霜虫,【百姓饥乏,关中尤甚】。 是秋,山东大水,【民饥。吐蕃寇柘、松、翼等州】。 八月丁卯朔,河南、河北大水,许遭水处往江、淮已南就食 五月丙戌,定襄道总管曹怀舜与突厥史伏念战于横水,【官军大败】。怀舜减死,配流岭南。 秋七月,吐蕃寇河源,屯于良非川。河西镇抚大使李敬玄与吐蕃将赞婆战于湟中,【官军败绩】。 冬十月,单于大都护府突厥阿史德温傅及奉职二部相率反叛,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首领并叛】。遣单于大都护长史萧嗣业,将军花大智、李景嘉等讨之。与突厥战,【为贼所败】。嗣业配流桂州。 五月庚寅,幸芳桂宫,阴雨,还东都。突厥寇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辨率师出朝那山掩击之,【为贼所败,遂寇岚州】。 这种记载,大把。 民不聊生,战争不断,吐蕃骚扰,突厥翻盘。 |
荔枝高开低走,武周难道就没有高开低走的问题吗?都说武后是给李唐高宗背锅的,难道李显李旦就没给武后擦屁股吗? |
过分了! 但则天女皇被宋儒黑得才体无完肤!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