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哲学 -> 哲学思想原理 -> 正文阅读

[哲学]哲学思想原理[第55页]

作者:王建强_1
首页 上一页[54] 本页[55] 下一页[56]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3.几千年来关于人类天生“性善”与“性恶”的争论找到了结果。
(1)人有“性善”的,也有“性恶”的。
国内外历史上,关于“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困惑了人们太久了。大学者们具有很高的思维水平,也发出过不少这方面的感叹。季羡林先生曾经说:根据我的观察,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这有点象形而上学了。但是,我却没有办法。天下哪里会有不变的事物呢?哪里会有不变的人呢?我观察的几个“坏人”偏偏不变。几十年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我想给他们辩护都找不出词儿来。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有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可惜没有一个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提出过这种理论。我自己既非生物学家,又非生理学家,只能凭空臆断。我但愿有一个坏人改变一下,改恶从善,堵住了我的嘴。[1]现在可以这样来理解,就像人有或没有某种歌唱天赋一样,人也有“好人与坏人(道德层面的俗语)”的“天赋”,只不过好与坏在出生时看不出来罢了。但人生下来并不是“一张白纸”,“三岁看到老”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自然地轻易认为某人有无歌唱天赋,却无论如何不愿说某人“天生的”就有“犯罪基因”,认为人是都可以转变的,可以教育好的,是我们社会环境影响的或家庭教育做的不够等等。但事实上呢,除了受蒙蔽与胁迫的问题人,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有几个改造好的罪犯呢?可是同样的问题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表现好的话,倒是有人愿意说是“天生的善良”云云。人们不大可能去硬逼迫一个没有歌唱天赋的人去学习歌唱,也不应该嗜望去改造好一个“性恶”的罪犯。所以说,现在某些国家有人建议用生理治疗改造某些犯罪类型,估计也是看到了这一现象后的分析。但不管什么人都是人类,即便是“坏人”也不能歧视,过早地下结论。那怎么办呢?一是区别对待犯罪动因类型。要有科学的方法界定,对“很难”改造的罪犯要有清醒认识,要有约束的法律与制度;对其他犯罪类型的倒是可以下功夫教育。二是重视“问题基因”的研究。面对还未形成犯罪的既不能歧视“火上浇油”,也要有所警惕,要有制约与防范机制。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既有“性善”者,也有“性恶”者,不过刚生下来是不可以看得出的,这与歌唱天赋需要孩子长大了才能发现是一个道理。但不管是什么人都愿意被认为是好的、正常的,这是人性使然和解决问题的抓手。对于“遗传的后天”的“坏”,父母与社会也都要给与一定的理解与宽容,就像宽容孩子没有歌唱天赋一样。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好是“天生的”,不好也是“天生的”。我们如果能理解“天赋论”,也应当顺理成章地承认天赋“性善”与“性恶”(尽管看到“性恶”两字时是痛苦的)。“遗传的后天”的规律十分复杂,有些甚至不像父母任何一方,这里可能有“隔辈遗传”“魂灵量子纠缠”等多种原因,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1]参见2016年1月13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文学出版社”:《季羡林: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人生下来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既有“性善”者,也有“性恶”者,不过刚生下来是不可以看得出的,这与歌唱天赋需要孩子长大了才能发现是一个道理。但不管是什么人都愿意被认为是好的、正常的,这是人性使然和解决问题的抓手。对于“遗传的后天”的“坏”,父母与社会也都要给与一定的理解与宽容,就像宽容孩子没有歌唱天赋一样。
 
(2)要“平等式”教育,不要“齐头式”教育。
借这个题目顺便延伸一下,即事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作为“遗传的后天”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扭转不真正重视内因,认为后天努力决定一切的不正确理论观念。否则,我们许多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补课教育”等正在走入“死胡同”。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林清玄指出:关于教育我的看法很简单,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好的小孩教不坏”,第二句话是“坏的小孩教不好”。与会的人都大感惊诧,因为既然是这样,教育就无用了,还需要教育干什么呢?这两句话并不是反对教育的功能,而是说透过教育所能做的事物实在非常有限,这个观点是从佛教的观点出发的。第一个原因,因为从因果律上看,每一个孩子投生到这世界就好像是一粒种子,种子虽小,却一切都具足了。第二个原因,是认为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内在的渴望,而不在于填塞了什么内容。第三个原因,是身教重于口教,我们要孩子有好的本质,必须自己先有好的本质,这样孩子就不致因环境的关系走上岔路。“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的结论是:如果钻石被琢磨出来了,不管怎么包装,都是依然耀眼的。[1]
[1]参见林清玄散文集《发芽的心情》。
 
(3)人类基因遗传造就了人的种种差别,需要认真研究与利用。
首先,有可能采用药物等手段改变人类某种不好的基因,从根本上使人类行为趋于完善。基因科学研究发现飞蝗群居与散居也是基因控制的,它们通过味道可以自我区分“同道者”。最近,我国著名基因组学家和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生态基因组揭示动物群居的奥秘”的讲座上指出:向飞蝗中注射miR-133或者它的拮抗剂,我们发现miR-133不仅与这两个基因存在相互作用,而且miR-133也可以调控多巴胺的水平。之后我们还采用类似的方法及回复实验证明了microRNA同样能够在飞蝗的行为上进行调控,说明了该过程完全是可以双向调控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miR-133和这两个基因确实存在相互作用,而且都能起到推动行为转变的功能。因此miR-133的作用就变得很重要。它有可能发展成一种药物来控制人和动物体内多巴胺的含量,也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把它转到植物中,当蝗虫吃了这种植物后,它的群居型可能就不会再发生,也就不会发生蝗灾。”[1]这就比较能说明从基因遗传入手,使性善者更善,性恶者“改恶从善” 的可能性是成立的。
其次,重视父母的生活方式或者外界环境对后代的影响。有科学家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不改变遗传物质DNA序列的情况下,上一辈可以将在不良营养习惯和环境压力产生的某些获得性性状遗传给下一代,这种传递通常是通过表观遗传的方式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哺乳动物中获得的实验数据表明,获得性性状的遗传很难像经典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持续遗传下去,实验数据表明这种遗传很难超过三代,但是不可否认这种遗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应该从这些科学研究中,认识到自身的生活饮食习惯、所处环境、心态情绪等对下一代可能造成的影响。[2]
[1]参见 2016年4月8日微信公众号“赛先生”:《动物群居的基因奥秘》。
[2] 参见 2016年6月10日微信公众号“赛先生”:《你遗传给后代的比你想象的要多——表观遗传的祖辈“原罪”》作者:丁广进。
 
人类基因遗传造就了人的种种差别,需要认真研究与利用。
 
二、即事思维方式的特点
1.不具有兼容功能。
人类所有林林总总的思维方式都可以从四种基本思维方式中找到它们的痕迹,或是直接的翻版,或是几种方式的组合等。即事思维方式与具体事物相结合,于是乎千变万化、十分丰富,但都没有跳出基本思维方式的范畴。我们之所以称某种思维方式为即事思维方式,也完全是“即事的”,就象计算机应用软件,有的已经由“遗传后天”设计好是一种思维“模块”系统,有的是临时思维方式的组合。即事思维方式不可能是反映整体事物思维过程的形式,仅是针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思维形式,与基本思维方式的必然性、兼容性、过程性和习惯性完全不同,即事思维方式是偶然的、“路过的”、孤立的“模块”、临时的和非自觉性的,仅是采用了一种模式套用而已,相当于计算机后装入的应用软件,只可以使用,没有进一步兼容其它思维方式的能力。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同名即事思维方式与基本思维方式不可能同在一个血型人身上出现。例如:推理性思维方式对于O型人就是基本思维方式,不是即事思维方式,但对于其他三种血型人就是即事的。
 
2.形式变化无穷。
对于人类来讲目前发现只有四种基本思维方式(动物就不一样了,血型复杂,也许思维方式与人类极不相同,不仅仅“版本低”的问题),但即事思维方式因为是“一时一事一即事”,所以可以有无数种;可以是“遗传后天”,也可以真正是后天学习得来;可以是思维“模块”,也可以是几种思维方式的组合;它既可以是四种基本思维方式的“简版”,也可以是这四种的排列组合,还可以是结合某种具体事物、规律等临时创立出来的,所以可以有无数种,就像计算机应用软件可以源源不断创建一样。但一般来讲它们都必须以某种基本思维方式为依托,否则很难被人类创立和理解。如果发现有“超人”或思维方式非常特殊的人时,只要他是正常心理的人,可以设想也许他(她)就是我们还未发现的“新的血型人”,即大脑思维生命运动规律与众不同的人。
即事思维方式的组合形式很多,这里仅选十六对相互对应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全部概括,仅作为了解参考。同时,我们要注意其中基本思维方式的痕迹,便于我们深刻理解和为己所用。即: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点思维与线思维;平面思维与层次思维;立体思维与系统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再现思维与创造思维;认知思维与实践思维;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动作思维与概念思维;具体思维与辨证思维;随机思维与目标思维;微观思维与宏观思维;前馈思维与后馈思维等。[1]
[1]参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方式》周慧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产生条件与存续时间多变。
基本思维方式是先天遗传的,是由于血型基因的稳定性而固定不易改变的,而即事思维方式除了四种基本思维方式的“简版”以外,其余的都是由“遗传后天”决定,或随时即事创立所产生的。这些形式可以蕴涵着与自身基本思维方式一致的成份(但绝不是典型意义的名称更换),也可以彻底与己不同,甚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断交错使用几种不同的,或截然相反的即事思维方式或“模块”。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很不确定,人们常说“换种思维方式、换个角度再想想”,往往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同时,即事思维方式的存续时间也不固定,“遗传后天”思维“模块”与习惯的即事思维方式组合保留时间会长一些,比较稳定,而其它除非经过刻意的训练或性格习惯经常应用,一般来讲,用过则过,很难再原封不动重复。
 
三、基本思维方式与即事思维方式的关系
1.即事思维方式依赖于基本思维方式而存在,受其制约。
基本思维方式与即事思维方式的“逻辑”关系自然是即事思维方式的创立不可能脱离基本思维方式,否则就不是人的心理而无法进入人脑。相当于编制的应用软件不符合操作系统原理,无法装入计算机应用。
即事思维方式不能脱离某种血型基本思维方式而单独存在,就相当于计算机后装入的应用软件一样,它本身就是在一定操作系统中设计出来的,不可能脱离操作系统独立表达与运作,在它的装入与使用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操作系统的制约和影响。也就是说,没有血型基本思维方式就不会有即事思维方式的形成。尽管社会生活中很难找到纯而又纯、单一的基本思维方式的事例,即事思维方式充斥着社会生活,但人类社会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四种血型基本思维方式好似“经络”,始终在“控制”着我们每一个人、族群,乃至国家和地区。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容易陷入对人类思想与社会发展认识错乱无序的泥潭,以及对人的个性了解的无知或随意性。
即事思维方式受当事人基本思维方式“水平”(类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版本高低)的约束,即事思维的深度、广度、时间、地点和应激适应性等都会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来讲,人们对非自己基本思维方式的事物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或欣赏、喜欢、钦佩、学习,或不理解、反感、没兴趣、躲避、不接受。还有一些人甚至厌倦、反感、不欣赏自己的血型基本思维方式,只不过没有办法,他们只能这样下去而已。比如说:AB型人进行推理性即事思维方式的思考,他们可以将需要思考的问题(收集来的信息)与自己的平衡点(原有的)而不是依据常理、公理(但也可以是一致的)等进行“推理性”思考,产生既符合推理规律,又符合平衡心理的结论。所以,AB型人可以进行推理性思维,甚至学的不错。但是,由于推理性思维所要求的公理、常理等的固定性、稳定性和不可平衡性等特征,需要强记、死记,这与AB型人平衡点的不确定性习惯很不一致。AB型人“自创”的平衡点虽然也是稳定的,但它的来源是随时随地平衡的结果,其中本身就包含了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公理、常理等虽然也是事物运动规律(包括平衡规律)的产物,但往往还不是AB型人自己内心平衡化的东西,况且一些公理、常理本身就是一种规矩、一种符合大多数人和事物需要的产物,如果仔细探讨,本身就是刻板的,也不大符合矛盾对立统一的转换规律。因此,AB型人尽管可以理解并学习推理性思维(比如数学),但一般很难产生太大的兴趣,有的甚至怎么也学不会,如果坚持做下去,有可能转行或有着非推理性思维的创新。反过来,由O型人来学习聚合平衡性思维方式也容易遇到很大的困难。感悟信息也许不是难事,但O型推理性思维对信息的处理要么死记、要么推理式理解(这点缓慢、困难),因此,对新信息接纳除了认为有用(实质的作用)的外,往往呈现排斥态度。O型人在思考中也是按自己已知的公理、常理和经验教训等来评价信息,如果发现平衡点与公理、常理等一致时也可以采用,似乎是采用了平衡式的思维方式,但实质上认为是采用了“公理、常理”,进行的不是平衡的转换方法,而是推理性方法。特别对于平衡点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转化更是难以理解,认为:公理、常理能改变吗?如果能变化,还有什么可以考虑问题的依据?所以,O型人非常难以理解AB型人的思维。凡是AB型人思维的产物,例如:周易、中医理论和太极拳理等,O型人几乎只有背的份(尽管可以学的很好),真正理解并有所创新的困难有可能会很大,其中原因就是思维方式相异的缘故。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血型人一致的意见,但要明白他们内心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却未必是一样的。
 
人类社会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四种血型基本思维方式好似“经络”,始终在“控制”着我们每一个人、族群,乃至国家和地区。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容易陷入对人类思想与社会发展认识错乱无序的泥潭,以及对人的个性了解的无知或随意性。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血型人一致的意见,但要明白他们内心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却未必是一样的。
 
2.离开即事思维方式的基本思维方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即事思维方式十分重要。可以这样理解,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来看并没有多少种,但为什么计算机的应用却十分广泛呢?不就是因为可以在操作系统(基本思维方式)中装入无数种应用软件(即事思维方式)吗?试想,如果某台计算机只有操作系统,那么它即便是打开了,又能做什么呢?因为没有字的输入模块应用软件,恐怕连打个字都没办法输进去。同理,如果人类世界仅仅依靠这四种基本思维方式生存,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因为没有语言思维系统,人有可能连说话都不会。正是由于这四种基本思维方式不断地排列组合,并通过基因“遗传后天”思维“模块”及创新即时即事思维方式,才形成了丰富、有趣,但有时是激烈的波澜壮阔的人类社会生活。
 
3.在“先天”基本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丰富的“后天”即事思维方式。
即事思维方式由“遗传后天”或出生后的“后天”学习而来,创新出来。由于人类基本思维方式的“版本”不断提高,社会活动无比丰富多彩,所以通过千万年来基因“遗传后天”和新“开辟”的即事思维方式也就无穷无尽。相比较而言,古猿和现在动物界的基本思维方式的“版本”是很低的,它们遗传得到的即事思维方式与技能也很简单,后天学习也是极其困难的。马戏团里对动物的训练需要很专业的方法,但也仅此而已。
可以观察一下计算机,在DOS操作系统时代,任何使用功能都需要人来输入才能即事应用,如果作为人则是不可能的。刚出生的婴儿,如果仅仅具有思维功能而没有任何可以应用的痛觉、饥饿觉、感觉,不会啼哭表达等,人们如何去教授于他们?一些基本的认知与技能“模块”还是需要在母体里“遗传”的。
我们看到一些所谓聪明的即事思维方式,产生的条件与过程比较有趣,属于后天学习的即事思维方式,可以受些启发。包括素养、统御、沟通、协调、指导、组织、培养、选拔、任用、激励、调研、预测、目标、计划、参谋、决策、执行、信息、监督等。[1]
[1]参见2015年2月9日微信公众号“共产党员”:《19种终身受用的世界顶尖思维》。
 
第五节 血型思维方式论及其意义[1]
一、血型思维方式论
ABO血型基因的根本意义在于表达人类大脑心理活动的“操作系统”——基本思维方式。同一血型的人具有一样的先天基本思维方式和气质类型,它与一个人的性格、成长环境、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迟或早地造就了他们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血型基本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一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血型思维方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血型思维方式论)
ABO血型基因存在于决定人类遗传的23对染色体中第九对染色体,其中DNA大分子上的ABO基因,在人们血液中的表达只是控制了红细胞外缘的抗原性,但在脑细胞中的表达则是决定了大脑细胞神经元的活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脑细胞思维生命活动的基本模式,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的作用,即基本思维方式。血型基因真正的、根本的意义就是确定合适的大脑基本思维方式“软件”,并把人体的各种感官和运动器官连接在了一起,否则大脑生命的真正意义----思维活动,就无法启动,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血型表达只不过是通过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告诉人类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差别时的附带反映。血型差别的医学意义是简单明了、无可争议的,但其心理特征的真实含义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或误解,却是万分可惜和值得深思的。
同一种血型的人其ABO血型基因是相同的,因此他们的基础思维“软件”——基本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当然,这个思维方式也就是遗传的(先天的),相当于计算机初装的操作系统。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个人不再能采用其它思维方式进行脑思维活动了。恰恰相反,他们完全可以采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思维活动(相当于计算机后续装入的应用软件),基本思维方式的意义也正如操作系统一样,允许并鼓励即事思维方式的运用。人的所有现实思维都是即时思维,是在基本思维方式的总操纵下,即事思维参与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同步进行的思维活动整体。这就如同人的消化系统在运行时,心脏系统、呼吸系统等也在运行并支持消化系统是一样的道理。即事思维方式是在基本思维方式的框架内进行的,必然会有一些限制和条件。如果即事思维方式与基本思维方式相距甚远或根本对立容纳不下,就有可能使一些人的思维活动出现困难的“症状”,即可能觉得不好理解等。
人的先天思维方式还是人脑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形式。人的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内容虽然都来自于客观世界(包括人体自身)的内外环境信息的影响,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与受体大脑结合产生意识的思维过程却是不一定相同的。同样一件事,不同血型的人由于其基本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接收信息、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程序和模式是不同的。抛开人的后天意志、经验、理智的影响,同一种血型的人确实往往容易形成大致相同的某些性格取向乃至个性(人格)。从这点讲,气质是人的先天心理倾向,因为它形成的基础——基本思维方式是先天的。因此,气质对一个人来讲是随血型基因而固定的。人的血型基本思维方式固然是人很重要的心理活动基础,但在人的基本心理表象的形成过程中,人的激素结构水平及其它一些心理特点、即时环境等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种、民族、性别心理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看得见的特征;一个人幼年时的体质,即生理条件对人的心理也是有影响的,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与一个强壮的人,其心理状态会有明显差别。除了上述内在的、遗传的心理影响外,对人的个性形成影响的还有外部环境。首先是家庭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家庭结构是否完善,家庭影响是否正常、正确,家庭成员间的血型心理互动的作用等;其次是自然环境影响。生活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与居住在嘈杂热闹的都市,对人的心理影响差异不可小觑;再次是社会环境影响。包括政治文明、血型分布结构比例影响下的国民性、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和宗教等。比如说,同样是O型人,美国、中国会存在不同表现;山东省的O型人与山西省的O型人性格特征差别太大了。等等。尽管他们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相同的。同是一个种族,甚至是一样的性别,血型不同的话各方面也会是很不一样的。这不难理解,都是一个道理。
[1]参见《血型与心理学》第25—27页。
 
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心理学家像研究“铁”与“电器”一样在看待活生生的心理生命。离开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去研究具体事物,往往不得要领,事倍功半,且容易走弯路。如果把ABO血型基因表达所产生的基本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神经元运行轨迹来认识,是不是能有益于该项研究呢?在不了解大脑心理活动基本规律的情况下,仅仅按脑神经元微妙变化来看待大脑运动然后再总结规律,路子是不是走偏了呢?由此看来,血型思维方式论对于建立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作用意义重大。
 
2.理论彻底,通俗易懂。
血型基本思维方式论做为心理学的基础,从而使这门科学理论彻底,通俗易懂。这对于改变目前心理学教学与应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与困惑很有益处。
有位心理学家谈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似乎不用多言,众多关注心灵的现代人也试图去通过学习心理学来了解自我、认知他人、提升生活质量,然而,许多人的问题是:不是不想学,不是不去学,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不知道如何去学心理学。他认为:当前心理学的学习热潮中,常常存在如下误区:①不了解学科特点奢望,所托非人。②以自疗为目的来自学,误入歧途。他甚至发现人们对心理学学习的一些更大的误解:“心理学人很可怕吗?学心理学会不会学变态?从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在心理学研习的人群中,确实变态者可能要比一般的群体要高。但追究其原因,我并不认为其变态的原因是由于学习心理学。心理学一般有三类人在学习,一类是有专业兴趣的人,从小就对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感兴趣。一类是由于某种原因误入心理学阵营,他们或是情愿或是不情愿在学习着心理学;还有一种人,是在学习心理学之间,本身就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之所以来学心理学,就是要为了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换句话是,他们不是学心理学学变态了,而是变态了才学心理学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的存在,给公众的感觉是学心理学的心理问题反倒更多,这里其实有个变态和学习谁先谁后的问题。在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痴迷,把心理学某些理论(尤其是精神分析有关的)当成了一种信仰,而不是采用一种研习和客观对待的态度,这确实也容易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当学习者有一些人格缺陷的时候。总之,为什么学习心理学的人变态的多,不是因为学习心理学之后变了态,而是因为有些变态的人在学心理学,而且采用了变态的方式。[1]这位学者谈的学习心理学的问题,一方面说明了某些现象值得注意,但另一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他并没有看到,这就是心理学本身的问题。为什么对心理学的认识及学习心理学容易出现偏差?学习数学、物理、生物科学有此类问题吗?其原因就是心理学没有把学问做透,自己说不清楚流派纷呈,“玄而又玄自鸣得意”,还怨别人容易认识不清。也确实,目前心理学知识难以解决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为难一门自己还不明白的学问了(话只能讲到这个份上了)。
[1]以上参见2016年1月31日微信公众号“心理学*”:《如何学点心理学》。
首页 上一页[54] 本页[55] 下一页[56] 尾页[7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哲学 最新文章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谈谈唯心主义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现代的社会形态,,,,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6-28 19:17:18  更:2021-08-29 08:42:35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