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我们生存的时代 -> 正文阅读 |
[哲学]我们生存的时代[第2页] |
作者:跳着wu旋转1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魔鬼与天使之间爱恨情仇的纠缠,道尽了人类的所有历史…… |
|
|
第二章:天使魔鬼诞生日,文明曙光西边来 138亿年前,宇宙还是一个质点,还没有物质也没有大小,只有超高的能量。就在那一瞬间,能量迅速转换为物质,也就是你们俗称的宇宙大爆炸。在这个以唯物主义为主流的时代,你们很难理解吧?用你们人类圣贤的话向你解释说明,比如天下第一的老子,在道德经里是这样概况说明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比如站在物理学界顶端的爱因斯坦推导的质能公式E=mc2,质量根据这个等式转化为能量,也既原子弹爆炸原理,反过来也即能量转化为物质。 “质能公式我倒也学过”我疑惑地问道:“可是这个公式可以反过来变换的么?我在教科书里没见过呢。” 你又何必拘泥于教科书,不懂变通,这些自然规律不要说教科书,就算是总结出该公式的人,也只是在这浩瀚宇宙面前管中窥豹,知其一二而已。当然了,并不是你们现在所能看到摸到这些的物质,而是原始的宇宙粒子,这些粒子又迅速的结合成质子、中子、电子等。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和天使诞生了,那时的我们还像你们人类婴儿一样单纯渺小,表现出来只是质子电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这些原子之间和能量之间的结合形成了各种星系,到了46亿年前,地球诞生,再过8亿年后单细胞有机物也诞生了。这些RNA结构简单的有机物极易变异,在几十亿年里演化成复杂多样的生物。物种大爆发后,这个星球顿时生机勃勃,到了2亿2千万年前时,地球霸主恐龙称霸生物链顶端。一直持续到6600万年前,一颗流星撞击了地球,流星的猛烈撞击先直接杀死了近半数的恐龙。而后流星的巨大冲击力引发了地壳的急剧运动,火山喷发,空气成分急剧发生极大变化,扬起的火山灰在地球上覆盖了几十米,剩下的恐龙也在巨变的生态中死去灭绝。 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霸主恐龙绝迹,其他幸存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和抢夺生物链在竞争中进化。到了距今250万年前,在非洲东部一种其貌不扬的生物人类,拿起了石头当武器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200万年前这群人类绕过红海到达中东,前往欧洲、亚洲等地。 30万年前这群人类又学会了用火抵御严寒和猛兽,顺便烧烤猎物。15万年前,还是在非洲东部,你们现代人的直系亲属智人出现了。并在7万年前智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开始沿着200万年前老祖宗的路线扩散,并在亚欧大陆各地与其他人类展开竞争。这些使用木器石具会团结协作的智人,竟然战胜了爪锋牙利、力大无穷、灵活敏捷的长毛象、剑齿虎、双门齿兽等体积庞大的大型猛兽。犹如圣经里毁天灭地的大洪水一般,所到之处消灭了近半数的物种包括其他人类。终于在3万年前高大的尼安德特人和1.3万年前矮小的弗洛里斯人绝迹之后,地球上的人类只剩下孤独的智人。 智人扩张的脚步并没有停止,相反越走越快,已成为地球新霸主的智人数量与日俱增,但是随着物种的灭绝减少,智人发现可捕抓的猎物越来越少。而经过几万年进化提升的智力,也让他们发现了在去采集食物必经的小路两旁,掉落的小麦和稻谷的种子会发芽生长并结出粮食,关在圈里没来得及吃掉的山羊好野马生产了幼崽。于是他们开始了农耕和畜牧,减少四处采集和狩猎。 他们定居下来,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口更加兴旺,从以前几十人的人群发展到几百上千人的部落,而且部落数量也在增加。为了争夺更平坦肥沃的耕地,还有储存的粮食和牲口,部落之间开始了愈演愈烈持续至今的血腥战争。成王败寇的兼并战打了几千年后,在公元前3150年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埃及王朝。公元前2334年在西亚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了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在与此同时的东亚黄河流域,炎帝的神农部落、黄帝的华夏部落、还有蚩尤的九黎部落也在鏖战正酣。 |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时间终于来到了公元前600多年前”魔鬼先生长吸一口气,将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因为这是你们所谓的现代文明的起点,你们人类开始拥有了跨越式强大的力量,而我和天使也有了足够大的舞台粉墨登场。” 在公元前600多年间,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圣贤们好像约好了一般,分别独立地出现在舞台上,宣讲着自己的学说。在古希腊,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继登场阐述着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在印度、尼泊尔释迦牟尼在通过自己总结的人生哲学普渡众生。在中国,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叙述他们的事迹之前,我要先引进一个“电脑画板建模”概念。你们现在公元两千多年的所谓现代文明,其实就是你们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的知识。而认识自然规律也就是在人脑中模拟自然规律的过程,这点有点难以理解,所以我使用这个“电脑画板建模”概念来方便你们理解。在这方面人脑和电脑的运作原理是一样的,因为电脑其实就是一个逻辑工具,并且发明者就是根据自己的逻辑模拟制造,所以在认知形式上两者是一样的。 比如为了认识自然界里的一个苹果,我们当然不能把苹果塞进我们的大脑里,就像我们也不能将苹果塞进电脑主机里面一样。我们也不能拿笔在脑门上画个苹果的方式来认识苹果,就像不是拿笔在显示屏上画个苹果,电脑里面就会有一个苹果图形一样。 那我们是如何认识的呢?我们根据眼睛获取了苹果的形状和颜色,根据手感觉到了它的重量和触觉,根据耳朵听见拍打它时候发生的声响,根据鼻子闻到它的芳香,根据舌尖品尝到它的酸甜。我们再把这些信息在脑海里综合起来,重现苹果的模型并记下,就像在电脑里打开画图板软件,画出一个苹果图形并保存,我们就对苹果完成了认知。当我们再遇到苹果时,我们通过眼睛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或者闭上眼睛用鼻子闻闻它的气味,再或者咬一口品尝。我们获取到的信息与储存在我们脑海里的苹果模型对比相同,我们便得出结论:这是一个苹果。而苹果的其他特性比如是否可以吃,有什么营养元素等等,就可以套用到这个物体上,从而实现对它的认识。 “你不要怪我的叙述啰嗦”魔鬼先生特别强调的说道,“你们就是使用这个方法认知了火、风、雷、力与物体运动、细菌、天文、地理……等自然万物,这也是你们截止至公元两千年的现在最大的成就。” 说起你们人类的诞生,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年你们战胜了百兽成为地球霸主安全得到保障,那一月你们将小麦稻谷收割牛羊入圈不用再为明日觅食,那一天你们有了剩余时间意识从潜意思分离开始仰天观地,那一瞬你们人类诞生了。 动物把除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两件事上,躲避敌人和狩猎食物,根据动物本能(即潜意识)而行动。人类完成这两件事后还剩余时间,好比电脑硬盘空出了存储空间容得下新数据,这时更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识从潜意识里分离出来,此时两者相加的总量构成了人全部的精神世界。 如果将人比作电脑,那么精神世界就是操作系统,潜意识和意识可以笼统地分别理解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要想提高电脑的运算速度,软件升级的同时硬件也需提升。60公斤的哺乳动物平均脑容量为200立方厘米,250万年前人类的脑容量为600立方厘米,你们这个时代的人则高达1200-1400立方厘米。这就好比是60公斤的哺乳动物有200G的硬盘,只够安装系统软件再无剩余。250万年前的人类空余出400G空间安装应用软件,现代人则有1000-1200G的剩余空间来安装更多的东西。 将欧非大陆分割开来的地中海沿岸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在北岸的古希腊文明、南边的埃及文明、东面的巴比伦文明和腓尼基文明熏陶下,地中海沿岸的人类开发出当时领先世界的发达精神世界。证据就是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描述的庞大神话系统。神话是人的精神产物,它可以反证当时人类的精神世界发展水平。 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终于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米利都人泰勒斯发表了“水是万物的本源”的观点,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这在现在看来不过是个平淡无奇的观点,在当时却是划时代的。首先说明当时的人们开始研究自然,并且是用哲学的方法,终止了过去只能根据神话来诠释的历史。其次说明了世界万物是一(唯一的一)不是多,这个作为一切知识积累建立的认知基础,人们笃信至今。 在你们这个时代,孩童三岁就被送进幼儿园,六岁就进入学校学习科学知识,对自然的基本认识已经是一种生活常识。但恰恰是这种“习以为常”阻碍了你们对2600年前那个时代的先哲们,对自然探索结论的领悟,阻碍了对创造了物质文明的科学力量的认识,也阻碍了对自己所生存这个的时代的至深理解。 为了让你们抛开“习以为常”的生活常识,一窥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起源,我们来看看泰勒斯逝去大约6年后出生的赫拉克利特。传奇人物赫拉克利特放弃了对王位的继承,跑到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参悟,然后对自然界得到了一个结论“万物皆流,无物常驻”,还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怎么理解呢?人的认知模式只能把握一(“一”成不变的“一”)而无法认识“多”。比如在那个时代,人们还没总结水变化的规律,0-100度是液体,0度以下结成固体,100度以上又变成气体。所以当他们看到自然界中的水有时奔流之下,有时凝固成冰,有时又蒸发于无形时,完全无法把控,感觉水变化无“常”。不仅是水,火、土、树木、飞鸟等等世间万物均是如此。人们不知道天空什么时候会艳阳高照,什么时候会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会劈向何处,持续的干旱何时等到甘霖降临,泛滥的洪水是不是因祭拜不虔诚惹怒了河神,蔓延的瘟疫是不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 正当赫拉克利特在希腊面对着“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的自然界万物感到迷茫时,亚洲南部印缅边界比赫拉克利特早二十多年出生的释迦牟尼也发出了“无常苦”的感叹。与赫拉克利特研究的自然界万物不同,释迦牟尼探讨的对象是“人生存的一生”。人从出生开始就面对着各种无法把控的未知,今天还锦衣玉食明日落为乞丐人皆谤,白天还欢歌笑语晚上就突发横祸阴阳两隔,刚才还浓情蜜意转眼就要千里分离隔两地,堪叹“人生无常”。 人面对无法把握的无常是迷茫痛苦的,与释迦牟尼菩提树下参悟成佛一样,赫拉克利特在阿尔迪美斯庙附近发现了一条真理“逻各斯”。逻各斯可以通俗近似理解为自然变化规律和物质本质原子。比如刚才我举例的水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固、液、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即是逻各斯,此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力是运动的原因,万有引力,各种化学反应等。 当然赫拉克利特没有总结出那么多的自然规律,他只是发现了自然界现象变化的背后遵循着一条确定的、唯一的、不变的规律。这又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象征着理性的出现,因为用理性才能抓住逻各斯。 为了向你说明“理性”,我们来看看与理性对立的“感性”,感性认识是对人依靠眼鼻耳舌触,从外界获取的信息进行想象加工获得的认识,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古希腊庞大的神话体系就是感性认识产物,而对立的理性认识则是对外界信息进行逻辑思辨的加工,逻各斯就是他最初的作品。 “理性”终于由赫拉克利特带上了历史的舞台,但刚出生的它还太稚嫩,这时巴门尼德出来了,他提出了“存在”丰富完善了理性认识。 回到我先前跟你说明的“电脑画板建模”理论,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就是看到了苹果的生长变化,会遵循确定的、唯一的、不变的规律进行。而巴门尼德的“存在”则说明这条规律,可以通过在脑海里建立模型模拟规律变化过程,而被我们所认识。当然了,巴门尼德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对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有所发现。 光是靠“逻各斯”和“存在”你们还是不能认识自然万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前方出现的那个模糊的身影会是谁呢? 这个人身材矮小,头颅很大,圆脸宽鼻、眼深嘴大,这个不太符合审美标准的大脑袋里却拥有那个时代超前的智慧,他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并不著书立说,关于他的思想主要是由他的学生(主要是柏拉图)记录下来。他不写书,但却喜欢帮助启发他人思考,他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到大街上、商店边、寺庙里,随便拉住一个人就提问。他的提问方式被后世称为“思想助产术”,句式是“什么是什么?”。比如:什么是苹果?当然他更喜欢问的什么是争议?什么是美德?什么是爱国精神? 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术句式:什么是什么?其实就是启发对方对认识对象下定义,就是总结共同性、差异性和特有性,可以粗略理解为逻各斯的集合。而且这个集合是完全的、完满的,已经可以用来研究自然界的万物了。要达到这点需要高度的理性和严密的逻辑,苏格拉底思想助产的方法就是启发和磨砺对方的逻辑。虽然苏格拉底具备发达的理性和逻辑,但他却在自然研究方面却没有做出流传后世的成绩,因为这不是他想做的,他喜欢做的是教育启发他人。他在历史上的成就是教育出很多优秀的学生,比如柏拉图。 柏拉图29岁那年,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法庭判处死刑,学生们极力劝说他逃亡,可以苏格拉底拒绝了,饮下毒酒慷慨赴死。老师的死深深震撼了柏拉图,这个贵族家庭出生,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致力于政治的青年因此厌恶了雅典民主制度,退而决心研究哲学。他要“哲学家王”,建立他心目中的理想国,他四处奔走但却屡屡碰壁。最危险一次还因激怒叙拉古国王被当作奴隶拍卖,幸得朋友救赎。后来回到雅典开办学院,开始潜心研究和教学。 柏拉图继承发展苏格拉底的学说,对自然界万物进行概括定义,分析总结事物的共相和特征,提出了“理念说”。比如苹果世上有亿万个,但它们有共同的特征,比如形状、气味、大小和重量范围等。在抽象出世上所有苹果均有的共相后,就能建立出一个模型,而这个模型就是苹果的理念,这样世上的亿万只苹果都同归于有且只有一个的理念。 用相同的方法对梨、小狗、树木、牛羊等世间万物,进行抽象得到理念的集合便构成了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恒定、不变、完满、永恒的,相对理念世界,我们可眼观手触的世界为现象界,现象界刚好与理念界相反,是流动不居变化无常残缺不全的。比如在现象世界的黑板上画一个直角,无论你将角的两边画得多么垂直,角度也只是无限接近90度,而无法正好等于90度,并且黑板上的划线会因年久而掉色而消失。但理念界里的直角是完美的90度,并且永恒存在。 赫拉克利特说流动不居无法把握的正是对现象界而言,从现象世界的“多”抽象成理念世界的“一”后,人就可以掌握了。从泰勒斯发起对自然界的考究至此终于告一段落,人终于能够认知自然界。 |
|
第三章:古希腊哲学——现代文明的开始 回到先前我向你们说明的“电脑画板建模”,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说看似变动不居的世间无物是有恒定不变模型的。而巴门尼德的“存在”,则进一步说恒定不变的模型是可以在人的脑海里被模仿从而为人所认知的。苏格拉底则是说明了怎样对世间万物进行建模。柏拉图则已经在人脑的画板上将万物的模型一个个画了出来。 柏拉图对理念世界推崇备至,认为那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现象世界是变动不居虚假的。他用一个有名的比喻来表达这个看法,叫做洞喻:有一群人世世代代被囚禁在阳光无法照射的黑暗山洞里。山洞里筑着一道墙,这群囚犯被铁链锁在墙后只能面对着对面的洞壁,看守在墙背后生着一堆火,每天拿着模具走来走去,模具影子被火光投射到洞壁上,囚犯看着石壁上的影子以为那就是真实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囚犯偶然挣脱了铁链走到墙后,发现了真实的模具,原来之前看到的不过是虚假的影子。他又继续往外走,终于走出了山洞,看到了外面阳光照耀下,由山川河流森林动物构成的真实世界。 在你们古代也有这样的典故:一个叫做庄子的人睡觉梦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醒来陷入了迷惑,我到底是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你们这个时代也有类似思想的影视作品,比如《黑客帝国》,矩阵世界里的人们每天上班下班、生活恋爱,过着跟你们现在一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主角网络黑客尼奥,在人类反抗组织船长墨菲斯的帮助下逃离了矩阵,发现一个个泡在营养液里的人们才是真实的世界。而之前可以眼观手触言之凿凿的世界只不过是矩阵的虚拟,而先从虚假世界中幡然醒悟的他,也成为了守护真实世界的救世主。 在柏拉图洞喻故事后面,那个挣脱枷锁的囚犯出于怜悯和善良,从真实世界回到洞中,他告诉其他囚犯石壁上看到是只是虚假的影子,外面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其他囚犯显然是无法理解的,认为他才是胡言乱语,他们会把这个与众不同认为是疯子的囚犯,捆绑起来甚至处死。 很显然,洞喻故事里看到了真实世界的人,就是映射给柏拉图带来深深震撼的老师苏格拉底。而捆绑住人们手脚致使他们无法看到真实世界的,是人们有限的狭隘知识。先洞悉到真理的圣贤们都有这样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历史上被愚昧处死的还有著名的提出“日心说”的布鲁诺。 理念世界被柏拉图推崇备至,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赞同,他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其实就是委婉地说“柏拉图老师,您说得不对!” |
一个路人都没有,难道只是我在自话自说 |
最近又读了浮士德,不愧是经典。他提到了一个出卖灵魂的价值,只要有这本书在,那些信仰崇拜金钱价值的人都可以卖了灵魂直接嗝屁。 |
我爱真理胜过老师,这个千古名句不知激励多少探索发现真理的人们! |
瞎扯 |
没了么。继续啊,我好奇你怎么融合儒释道。 |
“我知道,我知道”我兴高采烈忙不迭地插话道,“这一段我熟,让我来!” “我的偶像亚里士多德登场了,他用哲学孵化出了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成果——科学,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强有力的工具,并且至今仍让我们洋洋得意!” 我骄傲地说道:“我要大声地宣布,这个时代叫做亚里士多德!” “我觉得吧”魔鬼先生抿着一口茶,听到我说的话满面笑容,好不容易就着茶水将笑意咽下,努力恢复平静。 “亚里士多德之后已经过去两千三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你们进步甚微,那些许的成就无足重轻不值一提。还是仰仗着古人的智慧,托古人的福才创造出这个时代的文明,是我就不敢这么骄傲。”魔鬼先生说完实在撑不住了,放肆地笑出声来。 我大窘,收回昂首挺胸指点江山的豪迈姿势,默默坐下低下惭愧的头。 亚里士多德从17岁起就师从柏拉图,将近20年的学习经历将他熏染成为一名柏拉图主义者。但是任何学说都不可能从一提出就达到至善的高度,需要后继者从不同角度来补充才能趋于完善,保持生命力。 亚里士多德其实也很推崇老师的“理念说”,分歧之处是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独立存在于现象世界之外,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拟。比如现象世界里有亿万只苹果,它们都是理念世界里仅有一个的苹果理念的模拟。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没有这样一个独立在现象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理念存在于现象世界的具体事物之中,我们从现象世界抽象出理念世界。 柏拉图是“理念说”的提出者,他要将理念世界从现象世界完全抽离划清界限,才能排除由于我们生活在现象世界,被其所耳濡目染习以为常的知识干扰,更加纯粹地研究和理解“理念世界”。而亚里士多德是“理念说”的发展者,他们费尽心力建立起来的“理念世界”,最终作用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现象世界,所以它必须和现象世界结合才能发挥这个作用。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正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站在人群中央的两人,柏拉图右手指天,象征是高高在上的理念世界,而亚里士多德手掌下按,代表着要将理念拉回人间。 亚里士多德把拉回人间的理念和现象世界结合,提出了“实体”学说,开启了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万物。根据研究对象理念的异同性,分类种属科,研究的成果著作有《物理学》、《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生殖》、《气象学》、《机械学》、《论植物》、《论生灭》、《论宇宙》、《论灵魂》、《论感觉及其对象》、《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生命长短》、《论生和死》、《论呼吸》、《论颜色》、《论声音》、《体相学》、《论不可分割的线》、《论风的方位和名称》、《论青年和老年》等等。 无论内容,只看标题,这么多种不同领域的著作,你能想象得出这是一个人所能涉及和完成的么?你能想象得出这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还没有“科学”时代的作品么?那时候在你们这个国家,孟子还在谈论王道,惠施还在巧舌如簧,而庄子正在河边钓鱼果腹。 不仅如此,你们这个时代的现代文明是理性的产物,理性发端于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成就也是因为有发达的理性思维,但他们都没有发现“理性”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意识到了,并且对理性的工具——逻辑开展了卓有成就的研究,并著着《工具论》,包含《范畴篇》、《解释篇》、《辨谬篇》等。 |
第四章:哲学的故事和使命 在听闻古希腊诞生了“科学”这股强大力量时,我正在世界各地点燃战火。我已经不满足于过去几千年间,氏族部落之间的小规模冲突。我也在与时俱进,我在挑拨各帝国之间动辄数十万伤亡的大规模战争。当时我刚在伯罗奔尼撒挑起雅典人和斯巴达人的会战,又指使马其顿王国东歼阿拉伯帝国。而在你们这个地域也形成了几十个小国在合纵连横,上演着你死我亡的戏码。 天使占着地利带着古希腊哲学横渡地中海,我则从西亚中东地区挟些神学乘胜西行。在亚历山大利亚那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我们遇到了宿命的遭遇战。时代已经不同了,步入文明时期,我们都以为对方已经变得通情达理些了。可是我们都错了,那么多年不见,她还是那么美那么天真,一番温存之后,我们为了各自的倔强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场历史的转折大战以我获胜收场,神学将古希腊哲学收为“婢女”,欧洲从此进入了持续千年的中世界黑暗时期。 “你是占着天时赢得了战争”我评论道,“特别是罗马帝国的分裂,持续的战乱,还有仅六年就消灭了欧洲三分之一的黑死病等,和你的神学相互成就了对方。” 没错,我积极将这股强大的力量转换为我所用,还出了很多杰出代表。比如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我的这些忠实信徒积极改造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主义。比如柏拉图的完美、永恒的“理念世界”,我的信徒将其改造成“天堂世界”,并对应地创造了一个“地狱世界”。再比如世界万物因“逻各斯”而生,并随之变化,我的信徒则将其作为上帝创世说的理论支持。又比如相较完美的“理念世界”,世界万物都是不完美的,包括人,加强了“原罪救赎说”。 我的信徒四处散播着我的思想,告诉他们“愿意的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被命运拖着走”。在那个黑暗时期,人们急需精神上的依靠,一时间我的信众人数便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后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对手天使开始兵败如山倒,整个欧洲地区教育普遍落后,遍地的文盲、倒退的科技。我日渐得意,开始不思进取,轻敌起来,到后来我甚至敷衍地对信众说:“主要购买赎罪卷的钱币,落入钱柜叮当一响,罪人的灵魂就会从炼狱直飞天堂。”。 终于在14世纪,随着社会的稳定,生产力的提升,人们开始不再依赖我的神学。15世纪意大利人皮科写了一本著名的书《论人的尊严》,赞扬人性的神圣,唯有人具有的自由意志是多么崇高。于是人权不再用依附于神权,崇高的人又开始了已中断千年,认识并征服自然界的历程。 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阿拉伯帝国时,无意间也把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学说带到了阿拉伯世界。而在经过黑暗的中世纪千年洗礼后,亚里士多德学说在他的家乡古希腊已经绝迹。亚历山大的无心插柳,却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阿拉伯地区保存下来,并在12世纪被重新发现和流传开来。 |
好人也会讨厌某些事某些人,坏人惩治了那些事那些人,都是互相帮助。 |
中道不挺好吗,可以走全胜之道啊 |
文盲诚实的感受,我看不懂。 |
写的是文明的演化史吧?支持原创,顶一下! |
dd |
人的认知过程是人脑对自然界物体模拟重现的过程,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过程。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人们只研究客体,而没有意识到主体也会对认知对错产生影响,即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绝对统一的。直到亚里士多德编写的《工具论》对人主体的逻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犹如“电脑画板建模”认知理论中,对电脑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是不够全面。 直到16世纪,培根提出人的主观认识容易收到“四种假象”的误导,而产生错误的认知。再到笛卡尔“怀疑一切”,到最后能确定的只剩下“我思故我在”。人们开始对人的主观认识方式开展研究。 在经过唯理论和经验论一百多年的论战后,具有划时代的终结者出现了。康德总结了两派的观点后,特别是继承了休谟的学说,提出了颠覆式的认知论:客体要符合主体的认知形式。 康德揭示了人的主观认识形式犹如是一张有孔洞的网,这张网上有很多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孔洞。比如有些孔洞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星形等,而客体的知识也是很多种形状。只有当客体知识的形状和主观认识网上的形状一样时,才能通过网孔即被主观所认识,不同形状或大小的被拦在认识网之外,不能被人所认识。这既说明了我们可以认知的,也揭露了我们所不能认知的,我们无论研究得多深,知识积累多丰富,相对全部知识来说,我们所掌握的永远只是部分,这是我们认知形式受限导致的瓶颈。 比如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不能被人所感知。虽然你们独辟蹊径,借助其他方式扩大了认知范围,认知了紫、红外线,但是认知形式的本质没有改变,局限也将继续存在。好比将人脑类比是电脑,自然界有图像、声音、十进制数字等信息,而电脑只能接受二进制数据,上述的图像声音等信息统统无法被认知识别。 除了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受限,内部认知逻辑的局限性也限制了你们的认知,这种局限性表现为逻辑悖论。比如阿基里与乌龟赛跑的故事,阿基里是古希腊跑得最快的英雄,他和乌龟进行赛跑。阿基里让乌龟先跑十米,然后开始追跑,在追赶过程阿基里要先追到乌龟跑过的十米,在追赶这十米的时间里,乌龟又跑出去五米,阿基里又要追赶这五米,而在追赶这五米的时间里,乌龟又跑出去2.5米……如此反复下去直到比赛结束。就像另外一句古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样,从逻辑推理下去得到的结论,就是最快的跑步英雄追不上一只乌龟。但根据实践经验得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就揭露了人的认知逻辑也是受限的。它并不是像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人认为的那样,主观可以认知一切客体知识,主观和客观绝对统一。 “至此,康德填补了亚里士多德之后,人类认知自然界的最后一块空白。”魔鬼先生说道,“最后总结出以逻辑抽象、演绎推理、经验、实验反复验证的方式,去认识自然万物,接下来便开始了科学的故事。” “请容我对以上漫长的历史做个总结”我插话说道,“一切从人类战胜了百兽开始,在安全得到保障和获取了足够食物之后,有了求生存以外的剩余时间。同时硬件也得到了升级——脑容量演化变大,意识从潜意识中被分离。随着精神界经受磨练日渐增大,意识变得愈加强大,开始对自然界万物进行探究,在感性认识对流动不居的自然界束手无策时,理性觉醒。理性认识到变幻莫测的现象界背后,遵循着“一”成不变的规律。而在人的精神界里,感性衍生了工具——想象力,理性则演化出认知手段——逻辑。客体的知识和规律通过人的主观认知形式进入精神世界,意识以想象力为画笔,逻辑为规尺,在精神界的画板上涂画出客体的模型并保存。至此,人对自然界客体的认知过程便完成了。” “解得妙,解得妙。”魔鬼先生听完连连赞叹,“以上便是现代文明的开始。” |
第五章:科学的诞生 接下来的故事便如你们课本里记录的一样,19-20世纪的三百多年,科学知识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伽利略和牛顿完成了经典力学的建立。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则发现了电磁学理论。克劳修斯和玻尔兹曼则总结出热力学定律。普朗克研究黑体辐射开创了量子学。爱因斯坦在量子和电磁理论与经典力学矛盾中,分析得出在不同惯性系统,时间、空间、质量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推导出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而普朗克的量子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为了你们这个时代的前沿科学。 科学理论的发展也促进应用科技的发展,也就是你们熟知的三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应用主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这样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呈现出来了:由亚里士多德-康德为代表的哲学认知革命发起,引发科学知识的爆发,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最终成果是生产率提升,生产力超速发展,物资空前丰富,物质文明空前发达。 公元1500年,世界人口5亿,全球GDP2500亿美元,全球人口每天消耗13万亿卡路里。而到了今天,世界人口70亿,GDP60万亿美元,每天消耗1500万亿卡路里。只过去500年,人口就增加了14倍,GDP增长了240倍,卡路里消耗增长了115倍。 看着这些漂亮的数据,你们渐渐有了得意之色,以为掌握了神圣的力量,感觉自己已经无所不能,已然跃升到更高一级的生命形式。这阻碍了你们正确认识自己所生存的时代。恕我直言,你们跟这颗星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还是没什么两样,距离更高一级生命还是遥不可及。 你们这个时代引以为豪看似强大的科学,还有着太多的局限。刚才我从外部信息的获取和人自身逻辑不完善两方面进行了详述。但是说得太过抽象,恐已超出你们的理解范围,我就换个说法,举个实例来说明,比如我就叙说一段你们研究和认知光的历史。 首先是笛卡尔开启对光的研究,发现光有折射现象。根据经验,光表现出与水波传播相同的现象,并且经过实验反复测试,确认了可以重复观察到与水波一样的特性。于是根据逻辑的推理演绎,得出光是一种波的结论。格里马尔迪也根据光通过一个小孔却能照亮一大片,即光的衍射现场,得到和笛卡尔相同的结论。而托马斯.扬设计的双缝干涉试验,由于波峰和波峰的叠加,波谷和波谷的叠加,会得到一明一暗的斑马线,这个试验的结果也支持了笛卡尔的学说。 但是,牛顿不赞同,牛顿经过实验观察,光通过物体时都有影子,认定光是直线传播的,和水波传播明显不同。所以他得出结论,光不是波,而是由光源向四面八方发射的微粒,即粒子说。那怎么解释光的折射呢?牛顿根据经验和逻辑推理,认为是光通过高密度介质时受到的引力更大,使光加速从而形成折射(根据牛顿万有引力理论,质量越大引力越强)。后来赫兹又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光在照射一些金属时会产生电子。爱因斯坦则根据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得出光不是连续均匀的,而是一束有频率和能量差别的量子,凸显光的粒子特性。 经过两百多年的研究争辩后,法国人德布罗意看到两方均有确切有力的证据,妥协地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个违反了“是一不是多”原则的说法,在你们看来却像是打开了一扇发现新大陆的门,得意地写进了你们这个时代的中学课本。 |
我来梳理下你们“经验、实验——逻辑推理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你们在研究对象A时,如果发现它具有B的特性,你们就会得到科学的结论A=B。你们使用这个方法研究世间万物,几百年来颇有收获,而也正是这份成绩让你们陷入了“中文房间假象”。 所谓中文房间假象是这样的,一个密闭的房间仅有A、B两个窗口,把英语文章从A窗口放进去,在B窗口就能传出已翻译成中文的文章,于是你们便会得出房间里有个通晓英、中语言的人的结论。但是当你们打开房门,发现里面坐着那个人只是根据中英字典把文章逐字对应写下来而已,他本身并不懂得中文。你们原来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假象。导致你们产生“中文房间假象”的原因是你们还没认识到“本质”,这个房间对你们来说是一个“认识黑盒”。 “按您说法,我们两千多年来探索总结的规律都是未必真实,图书馆里的浩瀚群书可能都是假象?”我插话道,“但是你看这窗外的高楼大厦,点亮着的万家灯火,天上翱翔的飞机,地下疾驰的汽车,这科学知识带给我们的赫赫成果您不能否认吧?” 收获当然也是有,虽然你们不知道“中文房间”内部的真相,但是你们还是掌握了把英文从窗口A放入,中文就会从B窗口出来的规律,也足以让你们获得英中翻译的成果。但从我绝对的角度看你们,就像你们看一千年前你们这个国家的道士,在炼丹时发现了黑火药燃烧的规律,虽然道士们没能把黑火药开发成推进剂,把火箭送上月球,但是也据此发明了炮仗和烟花,认知虽然片面但也并非一无所得。 又像是柏拉图“洞喻”的故事,你们挣脱了铁链绕过围墙,看见篝火边影子的模具以为看到了真实就洋洋得意,但其实你们对洞外的世界还一无所知。我从外面进来看到现在的你们,就想起两千五百年前苏格拉底的名言,拿“认识你自己”来忠告你们。无知不可怕,可以去求知补救,但取得些许成绩就被蒙蔽双眼,浑然不知道自己无知是可怕的。说起“南辕北辙”的典故你们都哈哈大笑,但是当你们自己攀上高树去捕鱼时,却浑然不知还乐此不疲。 我看魔鬼先生说得严重,赶忙请教道:“还请先生明示详述。” 你们使用“经验、实验——逻辑推理演绎”的方法,研究总结你们这个维度的万物规律确实卓有成效,收获颇丰。但是这些规律仅在它被总结的维度里适用,到了不同维度,比如进入微观和超宏观时,这些规律便不复正确。 比如在你们这个维度里,运动是连续的,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但是进入了微观世界想要观察粒子运动时,就发现粒子从A点到B点几乎是瞬间完成的,它在A点突然消失,又在B点突然出现,运动是间断的。 而把微观的粒子运动经验拿到你们宏观维度,结果也会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把光子一个一个地发射穿过双缝,会得到一组暗明双间的斑马线。而当在双缝处架设一台摄像机(犹如一双眼睛)来记录光子的运动轨迹时,却鬼魅般地得到两道亮光,干涉现象消失了。就是说光子怎么运动,取决于你看不看它。你不看它,它是一束波,你看向它时,它像是知道了有人在观察一般,马上变成粒子。把这个规律放到你们的维度,就好比是你们在电视机前看足球比赛,点球进与不进,取决于射门瞬间你看还是不看,点球的结果竟是由电视机前的观众来决定! |
如果仅就21世纪地球上的人类的状况给出一个描述,界定,答案是肯定的,不错,还可以, 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而言,是第二位的, 难点在于,预判,50年后,100年后,地球上的人类的状况会怎样,这恐怕要耗费掉很多脑细胞的。 lwb999 2021.06.16 |
我来梳理下你们“经验、实验——逻辑推理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你们在研究对象A时,如果发现它具有B的特性,你们就会得到科学的结论A=B。你们使用这个方法研究世间万物,几百年来颇有收获,而也正是这份成绩让你们陷入了“中文房间假象”。 所谓中文房间假象是这样的,一个密闭的房间仅有A、B两个窗口,把英语文章从A窗口放进去,在B窗口就能传出已翻译成中文的文章,于是你们便会得出房间里有个通晓英、中语言的人的结论。但是当你们打开房门,发现里面坐着那个人只是根据中英字典把文章逐字对应写下来而已,他本身并不懂得中文。你们原来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假象。导致你们产生“中文房间假象”的原因是你们还没认识到“本质”,这个房间对你们来说是一个“认识黑盒”。 “按您说法,我们两千多年来探索总结的规律都是未必真实,图书馆里的浩瀚群书可能都是假象?”我插话道,“但是你看这窗外的高楼大厦,点亮着的万家灯火,天上翱翔的飞机,地下疾驰的汽车,这科学知识带给我们的赫赫成果您不能否认吧?” 收获当然也是有,虽然你们不知道“中文房间”内部的真相,但是你们还是掌握了把英文从窗口A放入,中文就会从B窗口出来的规律,也足以让你们获得英中翻译的成果。但从我绝对的角度看你们,就像你们看一千年前你们这个国家的道士,在炼丹时发现了黑火药燃烧的规律,虽然道士们没能把黑火药开发成推进剂,把火箭送上月球,但是也据此发明了炮仗和烟花,认知虽然片面但也并非一无所得。 又像是柏拉图“洞喻”的故事,你们挣脱了铁链绕过围墙,看见篝火边影子的模具以为看到了真实就洋洋得意,但其实你们对洞外的世界还一无所知。我从外面进来看到现在的你们,就想起两千五百年前苏格拉底的名言,拿“认识你自己”来忠告你们。无知不可怕,可以去求知补救,但取得些许成绩就被蒙蔽双眼,浑然不知道自己无知是可怕的。说起“南辕北辙”的典故你们都哈哈大笑,但是当你们自己攀上高树去捕鱼时,却浑然不知还乐此不疲。 |
我看魔鬼先生说得严重,赶忙请教道:“还请先生明示详述。” 你们使用“经验、实验——逻辑推理演绎”的方法,研究总结你们这个维度的万物规律确实卓有成效,收获颇丰。但是这些规律仅在它被总结的维度里适用,到了不同维度,比如进入微观和超宏观时,这些规律便不复正确。 比如在你们这个维度里,运动是连续的,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但是进入了微观世界想要观察粒子运动时,就发现粒子从A点到B点几乎是瞬间完成的,它在A点突然消失,又在B点突然出现,运动是间断的。 而把微观的粒子运动经验拿到你们宏观维度,结果也会令人匪夷所思。比如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把光子一个一个地发射穿过双缝,会得到一组暗明双间的斑马线。而当在双缝处架设一台摄像机(犹如一双眼睛)来记录光子的运动轨迹时,却鬼魅般地得到两道亮光,干涉现象消失了。就是说光子怎么运动,取决于你看不看它。你不看它,它是一束波,你看向它时,它像是知道了有人在观察一般,马上变成粒子。把这个规律放到你们的维度,就好比是你们在电视机前看足球比赛,点球进与不进,取决于射门瞬间你看还是不看,点球的结果竟是由电视机前的观众来决定! 你们总结科学知识的另外一个基础,认知形式的真伪也有待商榷。1687年一个苹果(这个苹果其实是开普勒的三大定律)砸到牛顿头上,牛顿顿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自然界里任何两个物体都有互相吸引的引力。这解释了地球上的物体为什么不飞向太空,海洋为什么有潮汐,星球为什么绕着另一个做圆周运动。后又经卡文迪许精确计算出万有引力的大小,人们根据引力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比宇宙中星体的实际轨迹差异,预测出尚未发现的星体,近代更是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将火箭送入太空,从此对万有引力深信不疑。 但是在牛顿过去两百多年后,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认为星体围绕另一个做圆周运动的原因,是质量足够大时引起时空的扭曲,被星体俘获的卫星做的依然是直线运行,不过因为时空扭曲,直线变成了圆周轨迹。类似在圆形鱼缸里的金鱼,看外面世界直线走来的人却像是拐了个大弯。根据广义相对论计算的轨迹和实际观测到的结果完全吻合,原来万有引力无法解释的运动现象却被广义相对论陆续证实。原来至今还写在你们中学课本里,被你们深信不疑的万有引力根本不存在! 同样的还有从道尔顿开始建立的原子、分子论,是现代化学的基础。但根据你们这个时代最新的“弦理论”,认为微观世界并不是像你们原子论描述的,是由一群电子围绕着质子和中子形成的原子核转动的球体,而是由如同琴弦一样频率不同的弦组成。最后是哪个正确呢?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我想说的并不是理论的错对问题,更不是让你们成为怀疑主义者。毕竟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一级一级地走,不能奢望一步就登天。我想提醒你们的是,康德展现的那张认知形式网是有局限的。万有引力不该因为广义相对论出现就被认为是错误,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一样,都只是符合了认知形式网的形状大小,而被人类所认识了而已,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多少年后,你们又会像现在否认万有引力一样否认相对论。 |
18世纪以前,大多数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但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家是科学家,哲学家是哲学家,界限分明,这看似术业有专攻,实则是自缚手脚。因为你们这个时代的科学要再有突破,首先要哲学特别是认知形式有新的发展。而你们的科学家们都只在实验室里实验、试验,绞尽脑汁,凭空想象,岂非缘木求鱼。 “这么说就过了吧,科学也是一门哲学啊”我插话道,“科学和哲学本来就是互相促进,比如量子学就解决了哲学悬案:阿基里和乌龟赛跑。量子学的最重要观点,就是我们在宏观世界里看到的认为是连续的现象,分到足够小的微观却是不能再分的间断。打个通俗易懂的例子:电影是我们生活的模拟,电影里人物的一举一动在我们看来是个连续的动作,但视频是由一帧一帧的图片快速切换形成的,而每帧图片就是一个间断,也就是一个量子。阿基里追上和超越乌龟在的某一个不能再分的瞬间(某一个量子)同时发生了。” 可像你举的例子屈指可数,但说起哲学落后导致科学知识不兴的例子我却可以信手拈来。比如在医学领域,这个落后分子步履蹒跚远远落后在物理、化学等学科后面。你们研究人体心肺循环等生命活动,采用外敷内服药物成功医治了一些疾病,但也还有许多绝症让你们一筹莫展。你们根据人的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原理,制作出疫苗战胜了一些病毒,但相较自然界存在的160多万种病毒,你们至今只知晓的三千多种,不及总数的千分之二。可能某天突然就出现某种未知病毒,让你们束手无策,带来灭顶之灾。你们能够制造火箭将卫星送到火星,却创造不出任何一个生命体,就算是简单到只有一个细胞的生命,究其原因,就是在哲学领域对生命本质的认知还基本是空白。翻开历史,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亚里士多德的“纯形式”,神学的“上帝”,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有现代生物学,仅仅这样的认知距离本质还遥不可及! 我与天使在科学领域的争斗,就这样在我先赢后输的结局中结束了。科学的力量带来强大的生产力,与此同时,驾驭和调配这股力量的经济舞台,也因生产力的强大而扩大,败走科学领域的我又登上了这个新的舞台。 |
第六章:经济——魔鬼的杰作 在一万多年前,你们还在采集狩猎的年代,你们会把当天采集到的瓜果和猎取的牛羊瓜分分食完毕,是没有经济这一说法的。直到公元前9500年左右,你们进入农耕放牧时代,家庭取代氏族成为人类社会最小单位,开始有了剩余物资,私有制也顺理成章代替了公有制,物品开始在家庭之间进行交换,互通有无。后又随着剩余物资数量的增多和品种的丰富,物物交换变得极为不便,于是作为交换的中介货币出现了。货币角色的扮演者先后经历过贝壳、布匹,金、银贵金属,直到现在的纸币、电子货币。 在那些物资短缺的年代,摆在经济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调配千千万万的人各自去生产什么,怎样才能以最高的效率,生产出品种最急需数量最多的物资。我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大肆宣扬我的思想。我告诉他们,在你们参与生产时,去从事有利于自己的工作,以实现自己最大利益为追求目标。 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里对此有过一段描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你们现代的经济学里将此定义为“理性经纪人”,这简直是对我思想最完美的诠释! 理性经济人们跟随价格的引导,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扬,说明这种商品处于短缺状态,便会去生产这种价高的产品以便获取高额利益。同时也在不断改良生产方法和流程,以便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成本更为廉价的产品,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差。 亚当.斯密把我指挥“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的力量叫做“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巧妙无比,将亿万民众管理得井然有序。每位个体都立于自己最擅长的位置,各负其责、任劳任怨、绞尽脑汁、争先恐后,致力于为人类社会生产出更多更好更为便宜的产品。 从你们开始拿起木器、石器对抗百兽开始,你们就不断改良手里的工具。但是在数以亿万年的演化历程中,你们的工具进步缓慢。直到公元前3世纪科学的诞生,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第一道曙光,但很快又湮灭在持续千年的黑暗中世纪里。在13世纪末,才终于等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曙光重现人间,又经过三百多年的积累,科学孵化出科技。1620年,培根一声“知识就是力量”,吹响了生产力步入发展快速道的号角。 |
期待下文 |
从16世纪开始往后的三百多年,我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引导了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相继派出以麦哲伦、库克、荷南.科尔特斯、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等为船长的舰队,分别征服了非洲、澳洲、美洲等地,几乎灭绝了当地的原居民,掠夺土地,贩卖黑奴。这和7万年前,你们智人从东非出发,灭绝了包括尼安德特人在内的所有人类如出一辙。只是同样的事件,在你们自以为开化文明的年代上演,显得格外的血腥暴力。 其实在那个年代,西欧比起其他地区,诸如中东的奥斯曼帝国、南亚的莫卧儿王朝、东亚的明朝根本不算得强大。但是开启对外殖民掠夺,并得以发展壮大的是西欧,而不是上述其他帝国。原因就是西欧有我魔鬼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导指挥,而在其他帝国里,我这只手被当地的文化压制着难有作为。 对外殖民掠夺获得的资本,又在我这只“看不见的手”指挥下,反过来助力科技的发展。科技的研究十分依赖资本的力量,毕竟瓦特反复测试蒸汽机需要经费,购买蒸汽机设备需要资金、雇佣工人也需要付与工资。 在对外殖民掠夺取得的雄厚资本的强大助力下,终于在18世纪中叶,从号称日不落的帝国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自动化机器代替人的手工作业,生产率获得前所未有的急速提升。而后每隔一百多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分别是电气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均是因为新工具的发明应用,促使生产率获得跨越式发展。 生产率的极速提升,经济发展的瓶颈发生了改变。在工业革命前经济发展面对的难题是供应不足,限制发展的是“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工业革命后,需求不足变成限制经济发展的瓶颈,“供过于求”使得短缺经济转为过剩经济。并且随着经济体量发展庞大,在运转中的稍微差池,在经过连锁反应后却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1930年前后,一种叫郁金香的花卉,从土耳其传入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荷兰。由于前所未见和稀少,备受当时的达官贵人等上层阶级的追捧。加上人为的故意炒作,价格一时水涨船高,而暴利也吸引了欧洲各地的资本涌入荷兰,大量种植郁金香。资本的狂热又反推高了郁金香的价格,由此恶性循环开始形成。这种非理性的狂热在1936年到达高峰期,在那时最稀有的郁金香品种,一株的价格可以买十头公牛,甚至是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 泡沫终于在1937年2月破灭,先从狂热中清醒过来的人们开始抛售郁金香,价格开始下跌。看到价格由涨到跌,加入卖方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是恐慌性抛售。短短一夜之间,价格一泻千里,而且累及其他花卉,再扩散到其他行业。速度之快,时间之短,涉及之广,幅度之大,致使荷兰成千上万家庭倾家荡产万劫不复,整个国家经济整整瘫痪了三年。 荷兰的郁金香事件只是一个开始,随后的三百多年更多的泡沫经济危机因“价格均衡”局部暂时性失效爆发。我“看不见的手”面对大规模经济时的局限性凸显出来,人们开始寻找解决之道。到了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着重阐述了与我市场自由主义相对的国家干预主义,他主张通过一只“看得见的手”发挥调节市场的作用,抑制经济泡沫促进经济发展。 “我很不解”我疑惑地问道,“您说现在是一个被需求不足限制的过剩经济时代,但是您看我,我很想要一栋别墅,再来一辆豪车,三餐都是山珍海味,需求特别旺盛,但是这些奢侈品我一件都没有,并且是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再环顾四周,像我一样心怀奢望的人数不胜数,怎么能说是需求不足和经济过剩了呢?” |
说起来魔鬼是魔鬼,天使是天使,界限分明,看似规则,实则混沌。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