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比如就说你,每月工资五千元,从25岁工作到65岁,职业生涯总收入240万元,这是以你现在的素质和掌握的技术所能生产的总价值。这240万元会被你分摊到你所有的生命周期里,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在分摊到住方面,这点收入只够买个一百平方的2+1经济适用房。分摊到行方面,你现在那辆新能源敞篷两轮电动车就很适合你。至于吃,以前每天能吃上猪肉,现在怕是不行喽——猪价都涨价三倍多了。所以严谨来说是叫做可支付的需求不足,是受到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限制的结果,和你说的那个没有穷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其二,亿万的劳动者素质是不一样,生产率不同被分配到的工资就有差别。走在大众前列的人们拿着高额的收入,当然可以购买别墅豪车。虽然人的欲望需求没有穷尽,但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在购买第一套别墅时自然让人十分欢喜,但是到了第二辆豪车、第三栋别墅……物质带给人的满足感逐步下降。所以消费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停止,而把剩余的收入存入银行。当他们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们就把银行里可观的积蓄留给下一代。而下一代继承了这些积蓄,天生就比别人获得更高的起点。他们凭借这些与生俱来的资本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或投资活动,取得更高的收入。根据马太效应,一批数量客观的富N代们,在银行里储蓄了足以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资金。 不只是富N代,就像你这样的低收入人群,也不敢把仅有的五千元工资都花光。你们还得每月存两千元到银行,留着赡养父母,生活应急,房子首付,抚养子女——如果你能找得到女朋友的话。 而一个国家的货币理论发行量等于全国商品总值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当货币没有被消费(或投资)而是被储蓄时,市场上就会有商品不被消费,市场上滞销的商品数量理论上等于银行的储蓄量。而可支付需求不足时引起价格下降,价格走低传导到生产环节迫使企业减少生产,走在市场末端效率低成本高的企业,当价格低至成本线时只能破产停止生产。 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GDP(GNP),即一个国家(民)一年周期内生产货品总值便下降了,所以说你们这个时代是被需求不足限制发展的过剩经济时代。国家为了扩大需求甚至提出“消费就是爱国”,这个与你们“提倡节俭杜绝浪费”传统价值观相反的号召。 凯恩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出发挥好国家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具体措施是将银行作为中转站,将富人的储蓄放贷出去,贷款人拿到钱进行投资,购买生产设备或支付工人工资。这样储蓄就通过投资变成直接或间接消费,扩大了有效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国家“看得见的手”还有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当需求不足经济衰退时,就降低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提高投资,刺激消费。而当经济过热时,就采取反向操作,提高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促使资金回流。 当国家也没有那么多钱来调控市场时,还可以采取财政赤字,超发货币并通过买入债券等方式,将货币投放到市场增加供应量。当然货币供应量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当货币供应量大于应发行量时,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这时又可以通过税收或发行国债等方式回收与超发部分等量的货币。 不过货币适当的通胀也有好处,货币贬值可以在国民财富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富人储蓄的价值减轻穷人的负债。这跟历来被你们传唱歌颂的扭曲传统价值观“劫富济贫”如出一辙。而且还能减小基尼系数,缩小贫富差距缓解冲突,好处已经超出经济领域,有利于社会稳定。 货币可以看作是对市场上商品的拥有权,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看得见的手”,是将富余的人手里把过多的商品拥有权人暂时借贷给短缺的人,让他们将借来的商品用来消费,或作为生产资料用作生产。如果将这种目的极致化,会得到一个“经济发展理想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商品一生产出来就会被全部消费,市场上商品存量为零,全民储蓄为零,经济发展速度达到最高速,等于生产率提升速度,而你们这个时代的生产率发展,又和科学发展和科技应用水平相关。 所以虽然凯恩斯给经济管理带来了突破性的进步,但是提升的速度最高不超过生产率。而我魔鬼却掌握着更好的办法,能够突破生产率限制,给经济带来超速的发展,那就是“过剩外引”,也叫重商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