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本贴吧最全的官方哲学普及 -> 正文阅读 |
[哲学]本贴吧最全的官方哲学普及[第2页] |
作者:柳艺诚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我们就会看到,正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它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社会学范畴”(社会事实)的其他一切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概要”(认识世界的第一性质产生的问询和解蔽)是以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初衷,实践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思。“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性结构。也就是说,对事态的反映由实在和真实为预设前提,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始终做为“有用的哲学”而传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实际的哲学”,所以它能和科学应用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观是其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机制和理论基础,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际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本体论概要”——社会主义能动性的基础和核心。离开实际观,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
来学习一下,顺便打一个酱油。 |
关注和学习 |
实际是哲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极高的一个词汇.什么是实际?从最广义上来讲,实际是指一切物质,从狭义上来讲,实际是指实践和与实践相关的事物。从最狭义上来讲,实际即实践,实践即实际。 |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客观主义和中国化研究范式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基本含义上讲也可直接称之谓唯物史观。 然而真正从“大观念”(社会公意)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包括其所生成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就很不一样了,对此不仅表述不一,甚至颇多歧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源于学习、理解和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如何真正抓住本应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甚至包括其生存来源的基本要义之所在。本节所要探析的马克思的“历史客观主义”是以“实际”和“真实”两个共通性来阐述的,而这需要囊括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角度的统一性,其目的是经济概念的社会学范畴——生产力的主要条件,“劳动价值”的实际和“剩余价值”的事实。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认识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一直作为官方哲学,进行了有效的论证。然而,正是这些“威权”的命题中所蕴含的“实际”和“事实”被学术所蔽塞。以致于问题虽然久经解释甚至争论,仍然未达到其所以然。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可以看到,劳动、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除各自所具的哲学底蕴,这三者还形成一个统一的哲学整体,无视这些要义,就难以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不易领悟唯物史观之所以成为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为何大量的阐述经济学原理,无非就是赋予“劳动”作为认识论的本性:——这就是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说,以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探索现实人与现实世界以及二者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和最大贡献。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到:“正是以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为中心,从经济学入手而全面展开哲学研究的。”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并不像一些哲学家所做的那样被演绎成抽象概念,而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活动方式,这便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并由此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和构成各色社会制度的原则——“劳动”的实际作用。 这里的“劳动”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开始就从“异化的对立”(阶级形态下)进入辩证的主题,这样就把劳动一直置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并将其所涵盖的复杂社会关系具体地呈现了出来。正因为对劳动进行了如此现实的把握,才为如何从哲学上理解劳动和劳动的本质打开了科学之门,这便是:——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劳动是不同世界形势下人的活动,因此劳动的本质在总的情况下就反映出劳动者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 |
关注一下 |
马克思哲学中包含丰富的“实际论”思想:劳动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它是以辩证的“唯物主义”为中心;也就是说,劳动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主客体辩证转化为中介而阐述认识的“轴心”;通过这个“轴心”体现价值的主体本质和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同样,从客观的事实上来说,劳动即是历史的基本条件和底色。 由此,马克思哲学因其所具有的博大的理论内涵、丰富的思想论域以及历史性的解释原则,为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和阐释者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和丰厚的思想资源。事实上,在中国范式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我们从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等不同的理论视野或学科视域对其进行了多维度的诠释,从而形成了诸如作为社会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经济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文化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价值哲学的马克思哲学等不同的理论面貌。这些阐释从不同的方面发掘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认识,呈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立体形象。柳艺城认为,亦可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劳动的本体论概要和社会学范畴,从而呈现“作为劳动实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阐释,首先要对“劳动理论”进行必要的规定。哲学作为对人的存在方式、存在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性反思,其实质是对人的存在根据、存在意义、存在世界的终极性追问和历史性解答,并在这种追问和解答中筑牢存在之根基、建构存在之意义、提升存在之境界、成就存在之自由。所谓现实生活世界即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是指建基于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之上生成的“人化世界”,是人的生产劳动对象化和人们交往活动之结果的“属人世界”。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的反思和价值追问,并从人类劳动为存在意义学和价值社会学视域深入解答了人的存在方式及其本质,深刻阐释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据和基础,深度构筑人类的意义居所,从而为人类提供坚实可靠的存在根基和心向往之的存在图景。所以,在哲学的认识论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一种劳动哲学,因为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中揭示了人的生成和本质,在劳动中寻求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据,在劳动中求解社会历史之奥秘,在劳动中发现了价值的本质和人类自由解放的现实途径。 |
【劳动——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的祖先猿,是经过长期劳动才变成为能制造工具的人。劳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所谓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一切被加工的东西的总称。它可以是自然界原来有的,例如树木、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例如棉花,钢材。劳动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体力劳动,一种是脑力劳动。但是任何一种劳动都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它们共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自然界在变化发展中孕育着人类; 人类在制造石器中诞生; 人类在学会使用火的过程中脱离了动物界。 所以说劳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范畴的中介环节。 |
世界上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都统一于物质。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各种实物、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是一个普遍的包括一切物质形态的概念,而各种实物、具体的物质客体、形态则是个性,是一个个特殊的东西。 人类社会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界,但它和自然界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固然和自然界有本质的区别,但却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通过生产活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复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中虽有精神生活现象,但它并不能脱离社会物质生活而独立存在,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社会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而不以人们的意志来转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 这就证明,人类社会不过是统一物质世界中高度发展的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从宏观宇宙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命现象、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毫无例外地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通过劳动过程而相互联系着。一方面,自然界经过长期的运动变化,出现了生命,出现了人和人类社会。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永久和必要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劳动对象是物质世界提供的,或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取得的;生产工具也是用自然界的材料制作的。物质世界为人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茂密的森林、大量的动植物、丰富的海货,以及各种矿藏、水源及风力等天然资源。这些天然资源通过人类劳动,来满足人类社会的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因此,没有物质世界就不会有人和人类社会。物质世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这表明人类社会对物质世界的依赖性。 |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不是被动地依附于物质世界,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在劳动生产中去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使它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活和生产资料。这表现出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例如,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它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及与其相互作用的气候、水、土、光和热等周围无机环境所构成的整体,如河流、湖泊、海洋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汇成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地表大自然的总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维持着一定的相对平衡。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一旦使环境遭到污染,势必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酿成公害,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的相互关系,始终处于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不断运动中,表现为不断地被吸收、固定、转化和循环。这就说明了,人类社会与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同时还说明了,人类社会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性,是受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约的,违背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就会受到物质世界的惩罚。森林的毁坏,水土的流失,大地的沙化,良田的盐碱化等足以使人们引以深思的了。 |
垃圾理论,培养一帮蠢材,一个大科学家都培养不出来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内容还是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内容,哲学本身没有阶级性,硬给哲学套上阶级的外衣合适吗? |
大科学家大多出在信仰神的国家,疯子大多出在不信仰神的国家 信仰神,认为神创造了日月星辰,创造了世间万物,他们有了重大发现只会认为了解神智慧的一小部分,越对世界的探索越认为神的伟大,自己的渺小。 不信仰神的人只相信自己,有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发现就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认为自己就是玉皇大帝,观音菩萨。 |
支持柳小吧的努力和尝试。 |
精品了,老柳加油。 |
看了这么多负面评论,估计楼主心里很难受,哲学无界,每一类系统化的哲学都值得参考和借鉴 |
原来你自己也有问题 |
顶一个 |
怎么没有了? |
支持一下。 |
楼主,能不能私发给我。 284561673@qq.com |
收藏了,慢慢学习 |
支持一下 |
论《主动开贴的人性心理》 第一:忍不住,心智平衡点被打破 第二:习惯了,原始动能的惯性延续 第三:找满足,需求与刺激极限的循环 第四:任务型,工作就是发帖,发帖就是工作,吃这口饭的 |
论《被人跟帖的人性心理》 总论:寻求更深入的,更深层次的刺激,获得深交过程中的山上下下,不断失衡又再平衡的瘾性意识需求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数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