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厚黑学 -> 大脑工作机制与学习方法--原创 -> 正文阅读 |
[厚黑学]大脑工作机制与学习方法--原创[第4页] |
作者:绝响NO无语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22. 困难的材料,可以通过筛读、跳读等方式对其多次快速阅读,从而帮助学习。 许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到了小学三四年级,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后,就开始阅读报刊、杂志或小说,阅读中不断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但我们或跳过不理其义,或据上下文猜测其义,读完文章后,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内容都已读懂。在继续的阅读中,还会发现原本不认识的字词,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义。 当然,我们也可以先学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后再阅读。比如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会列出前面没学过的生字,只要能认识以前学过的字和这一篇列出的生字,在阅读中就不会遇到任何障碍。然而,教材之外的其他阅读材料,尽管有难有易,针对不同的阅读者,但都不会细致地考虑到阅读者究竟能认识一千字还是一千零一字的。另外,任何阅读材料,都会假设读者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但是要能无障碍阅读某材料,究竟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却无法一一列举。所以,如果我们突破教材,试图提高我们的阅读量,扩展我们知识面时,就难免会遇到超过我们当前理解能力的材料。 在阅读中,如果遇到生字,我们可以选择向其他人请教或查字典,一些流行的教育观念很是推崇这种不懂即问的严谨学风。然而这样做不仅会很麻烦,同时还因为停顿而打断了上下文的联系,破坏了阅读的流畅性,花费的时间成倍地增加,阅读也失去了乐趣。所以,阅读爱好者中真正这样做的人很少。 在快速阅读中,要求阅读是不能停顿的,即便是阅读过程中,发现忘记了刚才读过的内容,也不能够回头重读。然而有时候,必须用到前面读过的知识,才能理解当前的内容,不回看,感觉就无法继续读下去。此时,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都曾快速阅读过喜欢的小说,但大多数人恐怕没有去尝试快速阅读教材。教材,其实也是可以快速阅读的。即便是数学这种越是往后越是深奥教材,在老师没有讲授前,也可以快速阅读。当然,阅读时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说,如果我需要自学一本数学书教材,首先,我会将内容快速阅读一遍,阅读时,我会只看书中的概念和基本公式的部分,公式只看结论,不看推导,凡遇例题和习题,则跳过。由于看的内容主要是文字部分,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运算过程基本不看,因此,阅读的难度要稍微低一些。即便如此,在阅读过程中,仍会有些内容看不太懂。此时,不能回头去复习前面的内容,也不要停下来反复看,可以适当地掠过一些内容,同时在大脑中去抑制试图在不同内容间建立联系的冲动,使得阅读可以继续下去。 这样一遍阅读下来,比看一本相同厚度的小说还快。当然,你会说我白看了,因为看的内容中有很多不懂,而且什么也没记住。但过一两天后,我会将其再快速阅读一遍,这次,除了看概念和基本公式部分外,我还会看例题的文字,但还是不看公式的推导和例题的解法。再一次,我很快地阅读完了这本书。我会发现,上一次的阅读,在我大脑里还是留下了些东西,有很多很难的概念和要点,在第二次阅读时都变得容易了些。如果这本数学书是我这学期将要学习的教材,这样简单的阅读两遍,便已足够了,等到老师讲授时,我就会发现这样的提前预读让我获益非浅。如果这本书必须由我全部自学,接下来我会继续每隔几天速读一遍,每一遍都增加要读的内容的难度,辅以其他技巧,就能很快地掌握书中的知识了(在后面的具体学习方法中有更详细介绍)。 所以,只要是书的内容没有远远超过你当前的知识水平,比较困难的书也是可以这样通过跳读,筛读来快速阅读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完初一的学生,如果将初三的教材给他读,就已超过他的理解能力,但把初二教材拿来跳读、筛读,就会对他接下来的学习有所帮助。 阅读习惯,需要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逐步培养。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需选择合适的从易到难的材料来阅读,慢慢提高阅读的技巧和能力。刚开始阅读时,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又不太难的小说,然后再扩展到其他不太喜欢的小说,再逐渐过渡到经典小说、非小说内书籍、语文历史地理教材、物理化学教材,最后才是数学教材一类的较难阅读材料。 |
23. 适当抑制意义加工的原因有二:不能对意义即时加工;意义加工无法完全被抑制。“有口无心”式的学习,有时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学习方式。 在前面的速读数学教材的例子中,阅读时,需要随时根据阅读的内容和大脑内的反应,灵活地选择和跳过一些内容,同时,还需克制当大脑遇到不能理解内容时产生的烦躁情绪,按计划分步骤地多次阅读,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其实很难。 大脑会对所有进入的信息,作一定程度的自动加工,试图为其产生意义。当遇到不能理解的内容时,这种加工结果会在大脑内产生一些零星的,散乱的神经放电,这些放电无法进一步加工而形成和其他放电的一致的联系,从而扰乱大脑的加工秩序,其结果就是大脑变得烦躁,任何加工都不再流畅。所以,在快速阅读时,不仅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舍取,还需要对筛选进来的某些内容的意义加工进行适当的抑制。 学习,其目的就是将输入大脑的内容经加工后产生意义,从而可以存入大脑的记忆系统。因此,意义加工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强调要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意义,是很多教育学家和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奥苏贝尔是提倡有意义学习的著名教育家。他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地写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当学生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在学生的大脑中,教学内容和已知内容之间建立了联系,教学内容就变得有意义了。这种联系的建立,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不能仅把教学内容原封不动地塞给学生,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解释、示例等等。但同样的内容,每一个老师的讲述都不会一样。至于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学生大脑内已有的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同一个老师的讲述,可能让一些学生清楚,另一些学生则不明白;同一学生,可能听一个老师的讲述不明白,听另外一个老师的讲述,则感觉很清晰。我们很难找到万全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教师讲授的同时,马上就能在教学内容和已知内容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明白其意义。 从另外一方面讲,在大脑中,任何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都是可以建立联系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记忆的研究中,使用了很多无意义的音节,通过实验,他得到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但同时,他也发现,即便是无意义的音节,在反复诵读中,也会在大脑中产生各种意料之外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有意建立,而是自然而然产生出来以帮助记忆的。我们可以谨慎地预测:不同的人来诵读同样的无意义音节,无意中建立的联系,多半是不同的。 所以,当学生接触到新的教学内容时,不一定需要急着让这些内容和学生已知的内容形成联系,急着让学生立即明白其意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知的内容之间,本来就有极强的联系。学生在接触过程中,会自发地形成一些联系。等到有这些自发联系作为基础之后,再为其详细阐述,此时,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觉得茅塞顿开,思路清晰,并对这些自发形成的联系进行归纳和总结,升华为理论和规律。 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许多人都认为,学习必须认真专心,注意力高度集中,这种“有口无心”式的学习是学习者的大忌。但如果我们站在小和尚的立场上想一想,他要念的经文,多是古人所著,深奥拗口,凭小和尚的文化水平,在诵读经文的同时就要搞明白其意义,明显是不可能的。即便老和尚有耐心,有时间,一句一句地给小和尚讲解,恐怕小和尚大部分还是不明白。这种“有口无心”式的诵读,抑制了对经文意义的加工,同时,也让小和尚能够完整地接触到整个经文。如果要求小和尚每读一句就要理解其义,或者让小和尚不出声默读经文,恐怕小和尚花一生的时间都看不完一本经书。 |
当我数数:“一二三……”,或者朗读诗:“床前明月光,……”时,觉得顺口之极,但当我念“one two three …”或者朗读英文诗歌的时候,却发觉非常之拗口。很多我们觉得顺口的句子,并非“天生”就如此顺口;很多我们觉得拗口的句子,在反复诵读之后,也会自然地抑扬顿挫,越读越顺口。小和尚念经,尽管有口无心,但念了几遍经文之后,原本拗口的经文也会变得顺口,这种顺口不仅仅是因为更加熟练,还因为在读时,他会不自觉地在句子意义转折处或语法成分的变化处作停顿或重读。如果他有意识地去想该如何停顿和断句,可能反而还做不到。虽然小和尚一边读一边抑制了经文的意义加工,但完全将意义加工抑制住是不可能的,总会有些意义在无意识中被自动加工了。即便是无意义音节,多诵读几次,大脑内都可能产生联系,何况是本就有意义的经文呢?小和尚诵读几遍后,就会对经文意义产生朦胧的认识,如果此时旁人偶然提及某句经文的意义,或者老和尚对经文进行讲解,小和尚就会恍然大悟。 所以,对小和尚来说,有口无心地对经文诵读,其实是他学习经文的最好方法。当然,如果小和尚一直都是有口无心地念经文,永远都不去试图去寻求其意义,他也可能一直对经文只能一知半解,无法融会贯通。在学习之初,虽然可以不强求甚至抑制意义的理解,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所学知识的意义,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还是需要通过其他方法作为补充,以达到对意义的理解。 新学知识对于学生可能并不象经文对小和尚那么难,但小和尚式的困境,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也会经常碰到。如果一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但可能学生费了半天劲还是弄不太明白,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负疚感和挫折感——他会觉得自己努力不够或不聪明。于是学生慢慢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但事实上,最初感到难的东西,大多数在一段时间的接触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简单和容易。尽管后来学生弄懂了当初困扰他的艰深知识,但他已经失去的兴趣和信心,可能就不会重新回来了。 在中国古代,书籍常常年代久远,又没有标点等,学习的难度很大,尽管古人提倡“不知则问”,但若要读的书太多,凡遇不知便问,恐怕也问不过来。所以有古人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又有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意思就是:将不懂的书,多读几遍,自然就懂了。若在多读了几遍之后,仍有少数疑问,再问也不迟。 |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出版了《论记忆》一书,在这本书里,艾宾浩斯用实验的方法对人类的记忆进行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艾宾浩斯发现,如果用散文或诗词等作为记忆材料,记忆者会通过材料本身的意义形成联想,来帮助材料的学习。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经验不同,因此无法测定联想对学习的影响程度。 为了能在实验中对记忆进行更加客观科学的研究,艾宾浩斯发明了无意义音节。无意义音节是由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构成,如lef,bop或gat。他把辅音和元音一切可能的组合写在不同的卡片上,从而得到了2300个无意义的音节,每次实验时,从这些卡片中随机抽取一些音节作为材料。 艾宾浩斯取出20张卡片,依序读一遍,默写一遍;再读,再写;直到能完全依序默写出来,记录下所需的遍数A0。过了n天后,再取出同组卡片,重复同样的记忆任务,记录下所需的遍数An。An越小,代表记忆保留越多。记忆保留的百分比由公式 (A0-An) / A0*100得到。 例如,如果第一次学习花了10遍,即A0=10。3天后,重新学习,花了6遍,即A3=6。则3天后,记忆被保留下来了40%。 两次学习间隔的时间不同,测到的记忆保留百分比是不同的,艾宾浩斯把记忆保留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化绘成一条曲线,这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
24. 大声朗读时,语音加工会一定程度地抑制意义加工,加工速度不同步也会影响意义加工。针对不同的目的,朗读和速读,都是有效的学习手段。 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九阴真经的最后一段,是用梵文写成的,却以中文音译。书中写到:“要读熟这千余字全无意义的怪文,更比背诵别的经文难上百倍,若是换作了一个聪明伶俐之人,反而定然背不出,郭靖却天生有一股毅力狠劲,读上千余遍之后,居然也将这一大篇诘屈诡谲的怪文牢牢记住了。” 前面说过,在快速阅读的时候,只需要对内容进行意义加工,而对语音加工要进行抑制。但语音加工并不是在所有的阅读中都需要抑制。试想真有这么一篇怪文,拿来无声阅读,谁能读得下去呢?但若张口大声朗读,虽然朗读的段落毫无意义,也可以一直读下去。 朗读时,大脑先是通过眼睛输入文字,被识别后产生读音,然后大脑指挥音带发声,声音又从耳朵输入,大脑对声音识别后,可以判断读得对与不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循环。尽管文字和声音识别后大脑都会自动进行一定程度的意义加工,但大脑内的主流是语音加工,意义加工只是辅助。朗读发声后形成的反馈输入可以帮助提高意识的专注度,即便意识**扰而发生漂移,也会因为强度极大的声音输入又重新回到朗读任务上来。 相对大脑内其他加工而言,意义加工更为复杂。只有大脑中其他加工被抑制,大脑相对比较平静时,意义加工的效率才最高。即便是比较简单的材料,大声朗读也会引起大脑内的高唤醒,从而影响和抑制意义加工。加之对于简单材料,意义加工的速度较快,朗读的速度则比较慢,速度的不同步,会让意义加工接不上趟,从而造成大脑走神——我们可能会在一边朗读文章时,一边抛开文章的意义,去想其他事情。所以,“有口无心”并非只有小和尚在阅读困难经文时的特权,我们朗读简单文章时,也很容易发生。 若我们对文章进行无声默读,就很难做到只对文字进行识别,而不加工其意义。此时,意义加工的程度可以影响阅读的专注度。如果我们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精彩的文章,就会沉浸于其中,看得津津有味;如果文章内容烦味、难度太大,我们就会看得心情焦躁,味同咬蜡,而且很难将注意一直保持在阅读内容上。 但对简单材料的有口无心的朗读,并非毫无意义。朗读可以锻炼大脑的语音加工能力,提高对发音器官的指挥的精确度和熟练度,使得平时的说话更加流畅。另外,句子和文章的优美,并不是因为详细分析语法和结构后,发现其完美无缺,更多的是在朗读中产生的一种对语言只可意会的感觉。在平常的写作和说话时,这种对语言的感觉可以让我们无意识地模仿一些经典名句。在遇到病句时,还没有对其进行详细语法分析之前,语感就会帮助我们,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句子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所以,快速阅读也罢,大声朗读也罢,既有可能是很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学习手段,这取决于你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以及最终的效果。 然而,很多时候真正阻碍学习的,并不是因为在学习中采用了正确或错误的手段,而是千百年来,人们长期固守的一些错误观念,认为学习时“应该”怎样,“必须”如何,认为除了正确的方法,其余的都是不对的。如:学习应该认真,必须高度唤醒,一定得弄懂意义,等等。但事实上,在有时候,学习可以不太认真,可以有口无心,可以不求甚解,甚至可以有意去抑制意义的加工。 |
这个例子中,精细复述者是 妈妈 而非小明,妈妈 将花椒大料以不同的方式复述了三次。另外,对于小明的购买任务,从信息节省的角度来说,妈妈 提供的信息很多是冗余的。 |
冗余的信息并非任务所必须,耗费了大脑的资源,但却可能对要完成的任务有帮助。在学生的学习中,常常需要扩展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
那 些 对 书 中 大 纲 以外内 容不 闻 不 问,害怕多学一点,多记一点的学生,是不容易取得好成绩的。 |
对语言材料的复述并不一定只限于用声音。复述的本质是反复呈现同样的信息,听、说、读、写,都是有效的呈现方式。有一次,我试图去背诵一篇英语文章,由于周围有其他学生在自习,我不能大声地朗读出来,只能默读。如果是汉语,我默读一句后,合上课本,就能默背出来,但我发现自己无法这样对英语进行默背。于是,我一边抄写,一边默读,每抄完一句后,再默背,就可以默背下来了。 对于其他非语言材料,我们也可以采用类似复述的方法来增强记忆。比如虽然有的人,只见过一次,但他让我印象深刻,或有特别的意义,以致于我在脑海里连续不断地回想他,在很久以后,都还能记起这个人。过去的很多事情,尽管只经历一次,但我们依然记得,这是因为我们经常在脑海里重新“回放”这些经历。这些经历,既是因为“难忘”而经常“回放”,也因为“回放”而更加“难忘”。 |
多谢支持,欢迎提建议哈! |
说明马克的,还是不是让自己沉迷的东西,自己最爱的东西,自己必需的东西。呵呵。 |
26. 同样的知识,可用多种方式呈现,从而更易被理解。学生应拥有多样化的能力,以削弱对某种呈现方式的依赖。 在学校里,很多要学习的内容,也是通过反复的呈现,然后逐渐被学生掌握了的。比如,学生最初识字,学英语单词等,都是通过机械复述而记下来的。机械复述记到的东西,本易遗忘,但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还会不断遇到这些字和词,这样就造成了多次呈现。随着学生认识字词的增多,最初机械记下的东西,在以后的反复呈现中,慢慢地形成越来越多的联系,具有了各种意义,成为大脑里不可磨灭的记忆。 有些知识,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在学习深奥的知识时,还会应用到原来浅显的知识,这也形成了一种反复呈现。比如数学,学会加法后,在做乘法时还会不断应用加法,即便以后学到几何,函数,微积分等,无一处不用加法。 也许一个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因为识字或加法题,完成得不好,于是成为了差生。但这些基础的知识,随着年龄渐长,每个人都会觉得很容易,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习技能,而不应该通过学习快慢和熟练程度的比较,形成优生和差生的标签。 在学校的教学中,知识可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反复呈现。在教材上,知识以文字呈现;在课堂上,老师以声音讲授,辅以文字板书,或以图形生动说明;而在同学的讨论中,或做习题时,知识又会以其他形式出现。 就知识而言,写在书上,或老师讲授,都是知识的完备表现形式,我们只要接触其中之一,所获得的信息就足够让我们掌握该知识。有时候,老师所讲授的东西,都是书上找得到的,甚至有些大学课程的内容很多,老师所讲授的还不如书上写得详细,只是在书中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后,部分讲授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仅仅是通过阅读课本,并弄懂其意义,就可以掌握这些知识。然而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无法仅仅依靠阅读课本而学习,必须等到老师讲授后才能掌握。 就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长理解看到的知识,有的人擅长理解听到的知识,有的人擅长在实际动手中获得知识,等等。即便是由不同老师讲授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可能喜欢这个老师的风格,有的学生则在听另一个老师时更容易掌握。当然,并非说擅长通过看来学习的学生,就无法通过听来学习,每一种的呈现方式,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只是多少而已,而各种形式互为补充,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学生的这种差异,是由其大脑内已有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组织方式决定的。理想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的有差异的教学。但关键的是:在这种差异无法消除的同时,我们并无办法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当然也就无法根据差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了,所以,适合某个学生的理想教学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我们只有认识并接受这种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是批量进行的,对相当数量的学生,学校提供的是几乎完全相同的教学。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相同的知识以更多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既提供阅读,也提供听讲,还有同学讨论,课后习题,等等。这样尽管学生各有不同,其中也必有某些呈现知识的方式适合某个学生。如果去总结那些成功老师的教学方法,就会发现他们的方法常常都是生动、灵活、并且多样化的。 但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对于学生,就不能要求他一读就懂,一听就会。在随堂测验,回答问题,或课后习题时,如果学生出错,并不代表学生学习不认真,学不会,也许只是学生还在等待更适合的知识呈现方式而已。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某个学生明显更擅长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无法通过看和读来学习时,在为他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更应该要求他多看多读,提高自己的看读方面的能力。毕竟,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信息常以文字出现,有些信息常以口语出现,我们无法对其呈现方式进行选择,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在各种呈现方式中都可快速高效地接受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比获得某种具体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全方位的学习技能。 |
呵呵,我想写得很浅显,让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也可以轻松读懂的。 |
呵呵。 |
谢谢支持,希望看了后面的内容后,多多发表建议和看法。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厚黑学 最新文章 |
我在网上做代理被导师骗了将近三十万我报警 |
怎么能把自己锻炼的心狠手辣? |
分手后还想念是因为什么 |
如果一个人伤害到你的利益,怎么办? |
历史上最震撼你的一句话? |
两年半追了不下三十多个女生,明白了为什么 |
如何防范别人的算计 |
厚黑学这么多版本应该买那一本好 |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24句至理名言,精辟到 |
曾经做了半年的骗子,现有存款nn万,有感而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