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厚黑学 -> 大脑工作机制与学习方法--原创 -> 正文阅读 |
[厚黑学]大脑工作机制与学习方法--原创[第6页] |
作者:绝响NO无语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37.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人们常常赞叹母语学习的高效。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大概四五岁的短短几年,都能学会说一口流利的母语,而且几乎没有失败者。 大多数孩子都在两岁左右开始说话的。但事实上,有的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始说话;有的却要等到三岁;极个别的,如爱因斯坦,到了四岁才开始说话。爱因斯坦能开口说话花费的时间是别人的两到四倍,这样的差别是巨大的。试想如果爱因斯坦学加法也是这样的速度,假设别人4岁会加法,他岂不要等8岁才会加法? 所以说“母语学习没有失败者”的论点,是非常片面的。只要我们订出时间计划和学习目标,再进行测试和比较,失败者那是相当的多。凡能在1岁说话的,我们贴上“天才”的标签;2岁的,贴上“普通”的标签;3岁的,贴上“愚钝”的标签。优生和差生就这样产生了。 随着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各式各样的早教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街小巷。在这些培训班的广告里,有一句话非常诱人:“千万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事实上,你的孩子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了。和莫扎特比,你的孩子有音乐细胞吗?和高斯比,你的孩子有数学天赋吗?即使不和这些人比,你的孩子开始说话、开始数数的年龄,周围总有很多孩子领先于他。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只是极少数。 每个人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乌龟虽然跑得慢,起跑就开始输,但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人生也如一场赛跑,比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更为漫长。不输在起跑线,并一直领先,做永远的胜利者的完美人生,有几人能如此?人生征途中,短暂的落后并不代表什么,中途的得失也无法预测最后的成功者,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作为成年人,当我们审视周围朋友,有多少当年学校的领跑者,至今仍然在领跑呢?而所谓的成功者,又有多少是最初的领跑者呢?时间的威力,在于可以变优秀为平庸,化腐朽为神奇,但其中的道理,只有在经历了多年的世事沧桑之后的成年人,才可以体会。 我们常常给小孩子讲很多类似龟免赛跑的有深刻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但却忘了小孩其实是无法领会其中道理的,或者说我们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曾听过这样的故事,但却在成人以后,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寓言。这些故事,其实更应该给心急如焚的父母们再讲一次而不是讲给小孩子听。 但是,即便父母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也无法阻止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依然执着于一些错误的观念。他们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积极地为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并且随时将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为暂时的成绩好坏或欣喜或焦虑。即便有的孩子长期盘踞在班上前几名,偶尔一次考个二十来名,也可能让父母感觉到天快要塌下来了。父母认为,自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对孩子“无私的爱”,却不知道,在“爱”的名义下,伤害正在不可避免地发生。 |
38. 在早期教育中,应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和资源,而不要急着去发展某单项的能力。 孩子是可以输在起跑线上的,也是注定要输在起跑线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儿童早期教育是不重要的。事实上,儿童早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当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好比进入一个信息的海洋,外界信息通过他的眼睛耳朵和其他感觉器官,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在这些信息被加工的同时,大脑的神经元结构也因此被改变。 最先进入的信息,总是尽可能多地占用大脑的加工资源。后面输入信息的加工,是在已形成的神经元网络中进行的。如果新信息和老信息类似,神经元结构将不会改变或改变很小,慢慢地,这一类信息就会占用很多加工资源。其他不同种类的信息进入之后,就没有多少加工资源可用,也无法从其他类型信息那里把加工资源抢夺过来。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语言的学习。如果儿童成长于多语言的环境,他会很轻松地同时掌握这几门语言,而成长于单一语言环境的儿童,在学会母语之后,再学第二门语言,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我们常说:大脑的潜力是无限的。但事实上随着年龄的推移,大脑的加工资源被已有的各类信息瓜分,由于教育不当或环境条件的匮乏,大脑在某些方面的潜力在不断地减弱甚至消失。 前面说过,要对信息形成记忆的需要大脑完成两部分的工作:对信息进行编码;在编码和其他编码之间形成联系。在儿童最初的几年中,发展的能力更多是编码能力而非形成联系的能力,即便也有联系的形成,但随着以后的岁月中新的认知能力的出现,早期的联系被升级或被替代。所以,尽管人的记忆能力出现很早,但在每个成年人的记忆中,三四岁前的记忆都很少甚至没有。 在儿童早期形成的编码能力和编码方式,是以后进一步形成更复杂的更高级的认知能力的基础。由于还没有丰富的联系生成,儿童的某些方面的编码能力,不一定能够在当下立即表现出来,或者在当下没有什么机会可以表现出来。也许儿童当前在某方面表现出来较强的能力,但可能在其他方面他更有潜质,并在将来的发展中才会体现。大脑是一个整体,各方面的能力常常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高级认知能力常常是多种基础能力综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应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和资源,而不要急着去发展某些单项的能力。 你也会听到很多这样的成功例子:某人在幼儿时就表现出音乐才能,经过多年专心地练习,终于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钢琴大师。当你发现自己小孩的音乐才能,确实在起跑线上领先同龄人一步时,你是否也会心动,梦想把他也培养成为下一个国际大师呢?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很小就弹得一手好钢琴,她一直梦想能成为一名职业钢琴师。但大学二年级时,在一个音乐节上,她遇到一些只有11岁的小男孩,他们只看一眼就能演奏她要练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心高气傲的她,放弃以钢琴为职业的梦想。后来,她成为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和大学的管理者,并成功步入政坛,成为美国的国务卿。而当年那些11岁的天才小男孩呢?也许成名,也许湮灭于茫茫人海,谁记得他们的名字? 每个小孩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同时掌握好几门语言,也可以同时在艺术和科学上获得很高的水平。做父母的,想把儿女培养成为钢琴大师,是很好的想法。但成为一流的钢琴大师,仅仅比周围小范围的同龄小孩在起跑线上领先几步是不够的,当你把孩子拿去和数十万数百万孩子比较,还能领先多少呢?而且无论他领先多少,就算是百万中挑一,也无法保证孩子最后一定能成为钢琴大师。如果孩子除了钢琴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爱好和所长,那么即便在成为钢琴大师的路上失败了,也可以在其他路上拥有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我们知道:对于成年人,“样样都懂,门门不精”,是不行的。一个人在常识渊博的同时,也需要精通一两门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并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在小孩时就给人生定下具体的难以更改的职业规划,开始专攻一两门专业知识,疏忽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应该是早期教育的目标。 |
个人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需要以最高深的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逻辑电路知识为基础,然后才是认知科学,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将来在这方面的厉害人物,很大可能是从数学方面转行过来的。 我对人工智能兴趣不大,自身能力也不够。我关注的是学习的方法,人和人之间的理解与交流,有限理性一类的问题。 |
39. 儿童某些能力的发展存在敏感期。早期教育中,顺应儿童的天性最重要。 儿童能力的发展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并且呈现阶段性的特征:一些关键的能力,如行走、语言、运算、抽象思维等,儿童在获得之后,就可以用全新的手段和方法来探索和认知世界,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儿童早期的教育,应该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但适合当前阶段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但儿童的能力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又各有不同,试图寻找一种万能的早期教育方法,是不可能的。不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变化,自己想当然的教育方法,或理论上“应该”如此的教育方法,多半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对某项能力发展特别重要的时期,称为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如果给儿童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儿童对这种能力就特别容易获得,并发展迅速;反之,如果儿童缺乏适合发展这种能力的环境,以后儿童要获得这项能力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甚至不能获得这项能力。 关键期是一个相当长的,并不非常准确的时期。在某能力的关键期内,并非只有这项能力在发展,这项能力也并非在关键期前不能发展,关键期后就不再发展。所以,有些专家不愿意使用关键期这个词,更喜欢把这些时期称为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儿童对这些能力更为敏感,更易获得。 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根据长期对婴幼儿的观察与研究,归纳出以下九种敏感期: ① 语言敏感期(0-6岁)。 ② 秩序敏感期(2-4岁)。 ③ 感官敏感期(0-6岁)。 ④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⑤ 动作敏感期(0-6岁)。 ⑥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⑦ 书写敏感期(3.5-4.5岁)。 ⑧ 阅读敏感期(4.5-5.5岁)。 ⑨ 文化敏感期(6-9岁)。 例如,0—6岁是语言敏感期。从小在荒野中被野兽养大的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将很难学会说话,因为他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幼儿却能轻松学会母语,这正是因为在其年龄阶段对语言有天生的敏感力。另外,对于外语的学习,3-12岁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甚至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 但是,父母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角色,却未必每个人都是早教专家,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关于敏感期的知识,能够准确地根据敏感期的时间表来调整教育孩子的思路,为孩子提供适合的外在环境。那么,孩子的早教成功是否一定要求父母有很多专业的知识呢?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成功的教育案例中,父母都不拥有专业教育知识,也有很多父母拥有丰富的专业教育知识,却在孩子的培养上遭遇滑铁卢。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有一段时间,孩子特别喜欢在地上打滚,或是用泥土堆砌房屋,父母常常因为小孩容易把衣服弄脏,而对其呵斥,试图阻止小孩类似的活动。过不了多久,小孩的兴趣又会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时候,我们看到小孩津津有味地玩耍一些东西,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不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玩。虽然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经历过来的,但那段时间过了之后,我们就忘了当时的感受。 其实,小孩这些淘气行为,正是因为某种能力的发展处于敏感期内,大脑中相关神经元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使得他们能够从这些看似无趣的东西中获得无穷乐趣。比如说,小孩喜欢用泥土或沙子堆砌房屋,也许是其动手能力和空间能力处在一个发展的高峰期上。如果大人害怕弄脏衣服而强行阻止,表面上,小孩虽然变得听话,但可能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影响。尽管现在表现不出来,但在将来,学习几何等知识可能就要比别人慢半拍。 所以,早期教育的重点是要顺应小孩的天性,不要根据行为的结果或自己的喜恶,来强行要求孩子拥有一些好的行为,改掉所谓坏的行为——除非是具有严重破坏性的行为或是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 如成人一样,小孩也会对某些事物或活动痴迷甚至上瘾。刚开始也许是因为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使其喜欢某种活动,但同龄小孩早已不玩类似活动,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了,他却仍然兴趣盎然。此时,父母不应强行规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而应该和小孩共同参与其他方面的兴趣活动,慢慢地将其兴趣引导过来。当然,最好是从一开始起,就在小孩的生活中引入多种兴趣,并合理引导和安排各种兴趣活动的时间。不要因为某种兴趣很好很有用,就让小孩花很多时间去过度发展。很好很有用的兴趣有很多,要让各种兴趣在小孩身上自由竞争,不使某一项占主导地位。 有些父母虽然拥有专业的教育知识,却依然未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取得成功,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教育知识中,有太多的“应该”和“不应该”,却忘了去顺应小孩的天性,让其自然发展。另外,在教育的理论和经验中,常常有很多互相矛盾的观点,这些观点并无对错,而是要根据实际,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父母常常固守自己认为对的观点,忘记了还在其他的选择。 |
Never to say too late, It's never too late. 永远别说太晚哈。 在学生时代,我基本上从不听老师讲课,从不做作业,也不怎么看教材,上了大学后,也只是在考试前把教材拿来翻一下。毕业后,也一直是昏昏噩噩过。 有时候想:如果真有时光机器,可以坐着回去看从前的自己,看到那个懵懂的少年,我会给他说什么样的人生哲理,才会让他在人生中少走弯路呢?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又想:我是为逝去的东西后悔吗?我是无法接受现在的自己吗?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的道理,讲是没有用的,是要经过后才能明白的。 我来了,我经历了,我明白了,也就没什么后悔了,也就无所谓晚不晚了。 |
如果学生在某学科上没有好的成绩,但却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这门学科上所获得的知识,会因为兴趣而一直陪伴他,对他的人生和事业有帮助。 |
不错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厚黑学 最新文章 |
我在网上做代理被导师骗了将近三十万我报警 |
怎么能把自己锻炼的心狠手辣? |
分手后还想念是因为什么 |
如果一个人伤害到你的利益,怎么办? |
历史上最震撼你的一句话? |
两年半追了不下三十多个女生,明白了为什么 |
如何防范别人的算计 |
厚黑学这么多版本应该买那一本好 |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24句至理名言,精辟到 |
曾经做了半年的骗子,现有存款nn万,有感而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