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心理学 -> 我学习心理学十三年,来贴吧九年,恍如隔世 -> 正文阅读 |
[心理学]我学习心理学十三年,来贴吧九年,恍如隔世[第6页] |
作者:精神院的预言家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高中只有毕业证 能够自己靠心理证书嘛 |
楼主学了这么久的心理学,帮忙推荐几本新手能看的书,基础的就好,对我现在而言生活太过死寂了,也只有看书的时候才能能让我不会觉得世界那么无趣 |
哎,还是以前的心理吧专业,像您这种专业的人现在少了。顺便说一句欢迎回归 |
楼主能不能帮我指点几下建议 感觉自己很在意一些东西 别如 别人不回信息 就感觉有点..... 然后突然发现别人删了我好友 也心里有点不舒服 |
楼主你好,我还是还是直接点吧,您能一眼看成我的心思吗,因为啊,我自己都不知道耶,你来告诉我的话,我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呀 |
楼主,您这贴全部看完了,看到有些小故事很温暖,就流泪了。我没有到活不下去,我还是有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还有很多想买的东西,我一直有好情绪,可是总是不能维持太久,我太容易崩溃了,对身边的人(其实是伴侣)要求高,我总是想控制他,可我明明是一个依赖者,一个讨好者。把人激怒之后又会道歉说好话以及承诺。 有一次我甚至拿起了菜刀,可是我知道我不会砍人也不会砍自己,但是就是会有抑制不了愤怒的冲动。其实是很小的事情,是他答应我晚上回家吃我做的饭,过了一会他的哥们约他去吃饭和打台球,他对我说他先回家吃我做的饭,然后再出去打台球。但我就会感觉我完全没心情做饭,精神世界都坍塌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感情会受到伤害,每一次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我爸爸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从小控制住我的一切,我的学习我的学校我读大学想念心理学他不同意,一定要我念会计,工作也非要我去国企、我过了二十几年被支配的生活。到现在他还是会试图言语控制我甚至我的伴侣,不让我们做这做那。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没那么好了,我青春期没有叛逆,现在去反抗他们,我不忍心。但我一直有试图劝他对周围的事情松懈一点,管的事情少一些,让自己放松点,不要太纠结。 我是晚上容易失眠的人。所以我的伴侣回来晚了我总是睡不着,我必须等到人都齐了,灯都漆黑,没有一点声响,那时候我睁着眼睛都是安心的。 |
我的伴侣回来晚了我就会一直等着。因为我需要人都齐了,没有任何声音、任何光亮,那时候,就算我睁着眼睛,我也是安心的。楼主,看了你写的这些,愿每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我想试着放松自己的内心。对周围人和眼前事不要诸多要求,众生皆苦,管好自己就好了。 想开始学习心理学,一直以来都喜欢这个,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太容易焦虑。想一边学习一边治愈自己。 |
我来更新一些童年的案例吧。童年是一个人的人格建立的关键时期,简而言之童年就是人格打地基的时期。 1在0到18个月的时间内,婴儿属于依恋期。 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 |
A害怕被抛弃(依恋型) 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 但是婴儿却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 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在成年之后这类人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 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愤怒,恐惧。 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 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
B害怕被拒绝(孤独型) 这类人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 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 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孤独儿童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 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孤独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
实验中的被试猜测部分怎么解决啊,急求 |
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 |
早 |
目前心理咨询师证取消了,您知道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师证2019是非专业不能考了这件事吗? |
马一个 好帖子 我都觉得自己为了一个不足3000工资的领导 正面刚 刚完之后觉得好不值得 因为我没有办法改变我的现状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心理学 最新文章 |
我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
心理测试 |
我好像有点奇怪的问题 |
有人听我倾诉吗 |
心理学是迷信吗? |
无能的自己 |
吐槽生活滴内心小段子、幸福的店不幸福的店 |
大家有什么心理上的烦恼,都可以在此贴与我 |
求助!做高铁买的站票,有时候有空位宁愿站 |
我在高一下学期遇到了一个很敏感的同桌,他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