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职场天地 -> 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 -> 正文阅读

[职场天地]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第65页]

作者:Scorpio_CJ
首页 上一页[64] 本页[65] 下一页[66]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eric4407211 2016-07-27 17:59:58
    hi chris
    想问一下 如果一家同时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公司出业绩之后
    一家大行里hk和ny office cover这只股票的analyst都会出报告吗?
    还有如果两个analyst都出报告的话 他们会不会有些沟通?
    防止一个喊buy一个喊sell?
    -----------------------------
    @snoopy0213 2016-07-29 21:21:48
    一般
    不会有两个analysts看同一只股票的。
    -----------------------------
    @eric4407211 2016-08-11 14:55:08
    怎么会没有 好比中国银行 在a股h股上市
    中银出业绩之后
    中信看banking的中信国际看banking的总得出报告吧
    我就是这个意思
    -----------------------------
    @snoopy0213 2016-08-15 23:58:31
    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是说中股和港股都是一个人看。中银不好说,看看青岛啤酒吧,内股跟港股一般都是一个人看的。
    -----------------------------

    这个都是要看每个公司内部research和compliance监控怎么样。

    对于MS这些比较规范的大行,dual/multi listing的企业都会有mark的,一般不会让不同的人看,但是有可能lead analyst和support不在一个office,例如一个在香港,主写,另一个在印度support,是有的。

    一个house,同一个股票,不同view,这个是大忌,基金公司看了会当做笑料。

    这种事情个股一般很难发生了现在,早期一些刚来香港的中资券商有可能会不一样,因为两边office都有人看H股,然后互相不认识。。。
    另外,AH股虽然是一个公司,但是两边市场不一样,rating和view也可能不一样,
    但这些都是common的。。。

    比较奇葩,但是也常见的是一个公司,不同的department,然后对宏观经济不同view...
    例如私人银行经济学家和研究部的经济学家,有些时候就不一样。。。
    而私人银行客户也是有research access的,有时候会很confuse... 说你们发给我的邮件和你们research terminal上面的不一样。

    当然,这也是family office里面的人才会这么认真。
    @eric4407211 2016-08-26 23:42:32
    万科最近私有化回a股
    想问一下港股美股公司私有化回a股的话
    如果私有化要约通过了的话 小散能不能不卖?
    如果不卖的话 到时a股上市是不是转成a股股票?
    -----------------------------

    你是说万达吧?

    下面这段文字,有可能有错漏,我不是这个流程的expert...
    私有化通过了,一般offer会变成unconditional,例如买方收了95%,剩下的5%如果不接受,就会变成少数股东。
    如果这个公司进行了股权架构重组什么的,要看他在哪里做,如果在一些奇怪的地方,有可能小股东被further dilute...
    如果上了A股之类的地方,小股东的class可能跟上市的class不一样,要看公司当时怎么做股权重组的,就算一样,公司必须为小股东在新的市场做登记什么的,如果小股东自己发现出问题,可以去找公司的IR
    但是总之就是变成unconditional后,基本小股东就on your own,市场是基本同意公司可以下市的,所以一般小股东都会接受,否则未来的各种开销,自己要背
    我最近因为私事、家室比较忙,而且整个投行圈子变化也非常大,整体的资本市场除了债权市场一枝独秀外,基本比较死气沉沉。
    加上美国大选,英国脱欧,德银经营困难等很多事情,确实像当年索罗斯预言一样,sell side持续在走下坡路

    另外就是外资渐渐开始在大中华区退潮,中资开始发展的越来越快,但是这个饼确实也是小了很多,不能和09年以前比了。

    未来这个行业怎么发展,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我有朋友在上海汇丰,也说经济很差,他们贷款那边很困难。
    @eric4407211 2016-07-27 17:59:58
    hi chris
    想问一下 如果一家同时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公司出业绩之后
    一家大行里hk和ny office cover这只股票的analyst都会出报告吗?
    还有如果两个analyst都出报告的话 他们会不会有些沟通?
    防止一个喊buy一个喊sell?
    -----------------------------
    @snoopy0213 2016-07-29 21:21:48
    一般
    不会有两个analysts看同一只股票的。
    -----------------------------
    @eric4407211 2016-08-11 14:55:08
    怎么会没有 好比中国银行 在a股h股上市
    中银出业绩之后
    中信看banking的中信国际看banking的总得出报告吧
    我就是这个意思
    -----------------------------
    @snoopy0213 2016-08-15 23:58:31
    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是说中股和港股都是一个人看。中银不好说,看看青岛啤酒吧,内股跟港股一般都是一个人看的。
    -----------------------------
    @Scorpio_CJ 2016-10-27 11:30:24
    这个都是要看每个公司内部research和compliance监控怎么样。
    对于MS这些比较规范的大行,dual/multi listing的企业都会有mark的,一般不会让不同的人看,但是有可能lead analyst和support不在一个office,例如一个在香港,主写,另一个在印度support,是有的。
    一个house,同一个股票,不同view,这个是大忌,基金公司看了会当做笑料。
    这种事情个股一般很难发生了现在,早期一些刚来香港的中资券商有可能......
    -----------------------------
    @eric4407211 2016-10-27 18:49:56
    哈哈 以前美林就是这样吧 陆挺看多 崔伟看空
    -----------------------------

    ting还是算客观的,貌似现在也不在了。
    David Cui的策略比较独树一帜。。。
    刚从墨尔本回来,去了一下母校,想和老婆买点学校纪念品,就逛了一下。
    然后见到柜台一个读engin的老外,问我们是哪个学院的?我一笑,说已经毕业了快10年了,学金融的。
    然后他眼睛发亮了,问我现在在哪里,我说在香港,然后他说他特别向往去金融机构,master想读finance,以后可以做trader什么的。
    我笑着指指身边的老婆说,她以前就是trader,现在也还经常找trader下单。。。。
    然后又聊了一段时间。。。

    出门回到车上,我和我太太都感叹,以前我们也是这样的吧,这么向往投资银行,大银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office,西装笔挺,高薪工作。
    但现在我们身边的朋友,几乎一半都不在银行工作了(虽然她还在),我们都经历了这个行业的最高峰到现在的低谷。

    两个人坐在车里感叹了好久。

    后来见到别的朋友,旧校友,发现现在就算金融不行了,起薪还是比别的行业高,别的行业,有些找工作都不好弄,例如传统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金融的话,在澳洲毕业出来,普通会计师楼,起薪还是有5-6万澳币
    做个5-8年,就会翻倍
    如果只是普通的工程师,会低20%以上,而且工作还不好找。

    然后我们又感慨,07年时候DB HK曾经给毕业生开出一年10是万美金 + 每月3万港币的房补待遇。。。
    现在听说就是5万港币一个月,没有任何补助了。

    然后看到校园那颗大树还在,想想,是啊,不管我们怎么样,地球还是这么转,何必太纠结,现在混得不错,有了家庭,才是生活真谛。



    -----------------------

    随便瞎扯,不知所云,哈哈
    刚从墨尔本回来,去了一下母校,想和老婆买点学校纪念品,就逛了一下。
    然后见到柜台一个读engin的老外,问我们是哪个学院的?我一笑,说已经毕业了快10年了,学金融的。
    然后他眼睛发亮了,问我现在在哪里,我说在香港,然后他说他特别向往去金融机构,master想读finance,以后可以做trader什么的。
    我笑着指指身边的老婆说,她以前就是trader,现在也还经常找trader下单。。。。
    然后又聊了一段时间。。。
    出门回到车上,我和我太太都感叹,以前我们也是这样的吧,这么向往投资银行,大银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office,西装笔挺,高薪工作。
    但现在我们身边的朋友,几乎一半都不在银行工作了(虽然她还在),我们都经历了这个行业的最高峰到现在的低谷。
    两个人坐在车里感叹了好久。
    后来见到别的朋友,旧校友,发现现在就算金融不行了,起薪还是比别的行业高,别的行业,有些找工作都不好弄,例如传统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金融的话,在澳洲毕业出来,普通会计师楼,起薪还是有5-6万澳币
    做个5-8年,就会翻倍
    如果只是普通的工程师,会低20%以上,而且工作还不好找。
    然后我们又感慨,07年时候DB HK曾经给毕业生开出一年10是万美金 + 每月3万港币的房补待遇。。。
    现在听说就是5万港币一个月,没有任何补助了。
    然后看到校园那颗大树还在,想想,是啊,不管我们怎么样,地球还是这么转,何必太纠结,现在混得不错,有了家庭,才是生活真谛。
    -----------------------
    @Scorpio_CJ 2016-11-16 11:24:44
    随便瞎扯,不知所云,哈哈
    -----------------------------
    @eric4407211 2016-11-16 18:21:16
    Chris结婚了? congrats
    金融届夫妻档
    -----------------------------
    啊哈哈哈,
    谢谢,我现在还不算是在金融界,等我回去时再说吧
    哦 对了,如果想了解国企当前情况,或者各种文化等。。。

    推荐原来京东的大中华区Senior写的一本网络小说:今生

    挺好的,贵在真实。
    纪实小说《今生》:直面央企贪腐和性骚扰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2016-11-16/1501/doc-ifxxsmic6431097.shtml

    导读:陈笑宇看不上上海中产阶级那些以外企中层,或者商业银行支行行长级别为代表的这一类人的生活。他认为他们安稳富足,但是生活没有使命感,平日里老婆孩子热炕头,闲了搓搓麻将吃吃饭泡泡妞,这不是他要的生活。他要的是一种惊天动地,跟社会最精英最顶层的人接触,挥斥方遒,施展自己魅力改变全世界的生活。


    第一章 陈笑宇40岁

    陈笑宇40岁的时候,拉着他老婆跟他去了一趟长乐路。他跟他老婆说:“我小时侯就在这里长大的,我们小时候的幼儿园同学长得都很好看,家境也都是极好的。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幼儿园小朋友家里的厕所就有马赛克瓷砖的,是那种独立的抽水马桶。” 他指了指幼儿园,很有把握地说:“你看伟人的学校通常都不会被拆掉的,我的中学虽然被拆掉了,但是幼儿园还在。我以后一定会是一个牛逼的人。”

    长乐路是上海所谓上只角的一条马路,原来的英国领事馆也在附近,很多名人比如巴金、宋庆龄张爱玲都住过;也有很多家境一般的城市平民,错落住在街边的弄堂里。

    但是因为这里地气实在太足,而且街道又确实漂亮:天气回暖了两边葱葱郁郁的梧桐树,展开了接住一点阳光,再透一点到墙壁上,斑驳的阳光就算落到菜篮子里也是优雅的,更何况还能这样洋洋洒洒照一整天 ——所有曾经住过这里,尤其是住过之后又不幸因为拆迁搬走了的人,对这里都多有留恋,而且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深深认为自己属于上流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不然怎么会被命运曾经安排到这个街道呢?

    在上海生活了几辈子的家庭,因为殖民历史,也多少总能凑出几个祖辈有钱做过大小买办或者青帮的生意,因此便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有使命感了。

    陈笑宇今年40岁。他在过去的10多年里,活的跟上海一般中产阶级并无两样。但是因为他自认在长乐路上过幼儿园的缘故,他格外看不上上海中产阶级那些以外企中层,或者商业银行支行行长级别为代表的这一类人的生活。

    他认为他们每年大概200万的收入,安稳富足,但是生活没有使命感,平日里老婆孩子热炕头,闲了搓搓麻将吃吃饭泡泡妞,这不是他要的生活。

    他要的是一种惊天动地,跟社会最精英最顶层的人接触,挥斥方遒,施展自己魅力改变全世界的生活。他为这种生活积累了足足6年。

    35岁左右的时候,他还在一个外企卖饮料设备。就是那种也没有太大名气的外企,但早年还可以靠些回扣贴补家用,在上海买房子打底。


    35岁以前他的生活跟所有大区销售都一样,跟人打交道,应酬、抽烟喝大酒、在各地都有女朋友可以睡,老婆在家里放着,一周见几次而已。这样的生活他从大学就开始过,交大校园里他的同学都记得他当年风驰电掣开着摩托车背着CALL机,做些倒买倒卖的生意。

    陈笑宇在交大暗恋过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是一个高官的女儿,始终也没有看上他。陈笑宇特别渴望有一天那个女孩会坐上他的摩托车搂着他的腰在交大校园里转一圈,但这件事情始终没有发生。

    所有这些过去的事情忽然在陈笑宇的面前闪现,他老婆看着他略略呆的样子:“侬怎么啦?” 陈笑宇的老婆是外地人,他觉得他老婆虽然不跟他在一个频道上,但是也忍耐他常年颠沛流离不回家的生活,他说:“哦,么啥。太阳太大了。”

    陈笑宇特别容易出汗,只要情绪略有波动,他一下子浑身湿透。他生日在9月,阳光正盛,秋老虎还在,他被自己挥斥方遒的勇气和照进现实的阳光一下子刺激得打了个机灵。

    不过他想起来当年自己进交大也才不过才考了460分,所以就算今天不是个什么人物,他总还是有狗屎运的,并且他认为他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sarah_yuzi 2016-12-29 00:39:30
    楼主大人好呀!晚了好几年才看到这么有指导意义的帖子,很激动,感谢您的热心肠!貌似帖子进入封顶起新楼的节奏了?
    想继续请教下金融的话题可以么?我嘛本科在国内读的工科,硕士在香港仍然念工科,好在香港课程设置比较全面,会让人接触到一点点金融啊法律之类商科的东西,再加上受香港整个氛围影响,毕业前萌生了做金融的想法,然而那时determination不算强,也没有切实的路径,实现起来不得要领,投了一些简历经常......
    -----------------------------
    什么叫封顶起新楼?

    我还打算慢慢、龟速的写到我70岁... 哈哈哈,虽然不知道那个时候还有没有互联网这个东西,会不会有新的天网之类的东东。

    anyway... 说你的情况。
    CFA lv1 不会笑啦,能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都是好事情,笑什么呢。

    1. 你的目标如果只是进入金融,做分析类工作,目标不算大,也不算不实际。
    但是要知道现在的情况:分析岗位人满为患,你还要和刚毕业(英美名校和一堆MBA)的小朋友们竞争entry level工作,而你最多只有CFA lv1和工科背景及一定工作经验。
    那么知道你现在的情况,我建议你找:
    - 和你学历、工作背景相关的行业分析,不要去做什么china banks, financials的行业分析员,投都不用投。
    - cover letter注明你有行业相关经验、愿意从低做起、并且在考CFA,了解一定财务管理
    这样你可能才有机会

    2.当然两条腿走路,边找边学,如果有新单位,就走,没有就继续考CFA,甚至考虑读part-time master of finance之类的

    3. 聘请你的公司应该是中资或港资小券商,或者小基金,但是这些都不要紧,奋发向上,给你机会,你就可以往上走
    网站的话,你看linked-in和e financial career就可以了。
    其他的都不用太花时间看。

    但是真的,现在金融环境不好,分析员16年的bonus,除了TMT、医药这些行业及star analyst外,估计能到1个月奖金就不错了。
    中资base特别低的也除外。。。
    @mjzwrs30861 2017-01-18 19:33:53
    终于爬完这个高楼哈哈~感谢lz分享了这么多信息。大家都很好奇投行哈~我比较好奇的是lz知不知道怎么样成为投行的hr?马上要准备在美帝读hr的研究生了,想早点为这个目标做准备。谢谢lz~
    -----------------------------

    HR 基本都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如果你了解这个行业,尤其是你选课时候选一些金融来学,应该比别的人有点点edge吧。
    不过说实话,没人真的喜欢HR,他们看问题和前线的人很不一样。
    @sarah_yuzi 2016-12-29 00:39:30
    楼主大人好呀!晚了好几年才看到这么有指导意义的帖子,很激动,感谢您的热心肠!貌似帖子进入封顶起新楼的节奏了?
    想继续请教下金融的话题可以么?我嘛本科在国内读的工科,硕士在香港仍然念工科,好在香港课程设置比较全面,会让人接触到一点点金融啊法律之类商科的东西,再加上受香港整个氛围影响,毕业前萌生了做金融的想法,然而那时determination不算强,也没有切实的路径,实现起来不得要领,投了一些简历经常......
    -----------------------------
    @Scorpio_CJ 2017-01-09 14:42:25
    什么叫封顶起新楼?
    我还打算慢慢、龟速的写到我70岁... 哈哈哈,虽然不知道那个时候还有没有互联网这个东西,会不会有新的天网之类的东东。
    anyway... 说你的情况。
    CFA lv1 不会笑啦,能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都是好事情,笑什么呢。
    1. 你的目标如果只是进入金融,做分析类工作,目标不算大,也不算不实际。
    但是要知道现在的情况:分析岗位人满为患,你还要和刚毕业(英美名校和一堆MBA)的小朋......
    -----------------------------
    @sarah_yuzi 2017-01-17 17:44:58
    感谢楼主回复!好呀,我们看到70岁,看那时投行能玩出什么花~~
    您的回复真有指导意义,我开始着重朝您建议的方向投简历,不久就有一家中资券商给了面试,成功迈出第一步。面试又是新一轮的较量,在我和其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候选人之间对比,我发现我能说的就是从低做起的态度和企业从业经验,然而fighting talk 说多了会觉得很弱,信服力不强;行业的经验说到底也只是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的一间企业里工作过,达不到......
    -----------------------------

    干说自己可以从低做起,比别人更努力肯定不是特别行。
    还是那时候说的,你可能要总结一下你熟悉的行业是怎么样的,然后去读读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什么的,增加一些自己对金融、融资、投资的概念。

    你的金融专业知识肯定要beef up的,CFA lv1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基础职位,你还是要说你对这个行业有什么研究独到之处,好把你自己和那些刚毕业的具有很多书本知识的人分开。

    网上可能也有DCF 模型,你可以看看,不用很懂,但是起码知道为什么要弄模型,看盈利什么的。
    大家新年好~~~~ 祝大家新年事业步步高升,想要换工作的,找到好工作~~~

    除了拜年,给一则消息,现在中资投行在香港势力越来越大,主要和欧美经济差,而国内企业越来越不买外资的账有关系,尤其是境内的融资、并购,越来越被中资抢生意。


    --------------新闻如下:

    中國投行去年營收88億美元創紀錄中信證券仍是老大


    在公司債發行和跨境併購的帶動下,中國投資銀行2016年業務收入駛入增長高速道,年度收入總額創下歷史新高。

    全球最大一級市場數據供應商Dealogic數據顯示,中國投資銀行去年收入達8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6%,創歷史最高記錄。同時,中國也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投行費用支付國,佔到全球份額的11.9%。

    Dealogic統計的投行收入包括併購諮詢、股權交易、債券交易以及銀團貸款等四項最為主要的投行業務。其中,除股權資本市場收入有所下降外,其他三項收入均有較大幅度上漲,並創歷史新高。

    從投行收入排名來看,中信證券投行業務以全年5.23億美元凈收入,以及佔比6%的市場份額繼續領銜中國投行。中信建投緊隨其後,全年凈收入4.96億美元,佔市場份額5.7%。中金公司憑藉跨境併購諮詢業務的大幅增漲成功取代國泰君安,擠進三甲。而上一年的季軍國泰君安下滑至第4位。

    數據顯示,中金公司2016年投行業務凈收入3.36億美元,佔市場份額3.8%。在已公佈的併購諮詢業務排名中,中金公司以價值1297.68億美元的交易規模排在首位,佔據18.8%的市場份額,較第二名高盛高出3.9個百分點。

    另有廣發證券、中國銀行、海通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擠入前十。其中,廣發證券去年A股承銷量達到122.46億美元,佔市場份額7.3%,僅次於第一名的中信證券。


    中國投行收入排名 數據來源:Dealogic

    根據Dealogic提供的數據,債券資本市場收入和跨境併購的增長是帶動中國投行整體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投行業務中,債券資本市場(DCM)收入為38億美元,較上年(23億美元)增長63%。併購(M&A)、銀團貸款收入分別上升53%和22%,至9.23億美元和6.71億美元。三種收入均為歷史最高水平。相比之下,股權資本市場(ECM)收入則逆勢下降3%至34億美元。

    收入漲幅最大的債券資本市場業務,主要得益於境內公司債的激增,此外熊貓債發行迎來突破。

    2016年,中國在岸債券資本市場發行量創下8231億美元的歷史最高記錄,較上年6553億美元的高位增長26%,發行筆數也同步增長41%,為連續第三年增長。其中,在岸公司債發行總額高達3375億美元,是上年的兩倍有餘,創歷史新高。

    境內公司債佔在岸市場份額的41%,成為引起在岸債券發行增長的主要因素。市場普遍認為,這背後與監管政策的放開尤為相關。2015年1月份,證監會下發《公司債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對公司債發行主體、發行方式、發行期限和投資者管理方面作出詳細規定,使得公司債發行門檻明顯下降,特別是非上市公司融資更加便利。而伴隨湧入市場的發行人增多以及投資人快速加槓桿,公司債發行在去年迎來「井噴」。


    中國在岸債務資本市場業務量 數據來源:Dealogic

    此外,熊貓債發行量的增加也與政策進一步改進有關。Dealogic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共有37隻熊貓債券定價發行,總額147億美元。其中,僅三季度就發行17隻,總額69億美元。熊貓債自2005年推出后,此前歷年累計發行不過13筆,共計融資21億美元。

    熊貓債即為境外發行人在中國境內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因為長期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市場一直較為清淡。2015年下半年以來,伴隨監管層進一步放寬發行主體,人民幣加入SDR以及境內融資成本的下降,熊貓債發行開始逐漸增加。

    上海清算所總經理周榮芳此前公開表示,熊貓債券政策這幾年有比較大的改進,比如熊貓債募集到的資金可直接在華項目投資,也可以匯出境外使用,發行人還可以從境外調入人民幣資金還本付息。比如允許一次足額發行,也可以在額度內多次發行,便利了發行人的資金安排,有利於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好節奏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境內人民幣的融資成本由過去的在岸高於離岸,轉變為在岸低於離岸,融資成本的降低也推動更多的境外機構選擇發行熊貓債券。

    與在岸相比,受人民幣貶值預期以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趨緊,融資成本不斷升高等因素影響,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規模降至六年新低。2016年,全球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規模86億美元,共計190筆,不到2015年(179億美元)的一半,為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

    此外,2016年中資的對外併購熱情不減。據Dealogic統計,中國對外併購交易量在2016年達到225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當於上一個最高記錄——2015年全年總額(1020億美元)的兩倍。其中,歐洲成為最吸引中國收購者的地區,已公告的併購金額高達999億美元,相當於2015年全年總額(332億美元)的三倍,為有記錄以來最高。緊隨其後的是北美地區,年交易額688億美元,同樣創該地區中資併購的最高記錄。

    對外併購額佔到中國跨境併購總額的88%,其增長直接推動中國跨境併購總額達到歷史新高的2574億美元。2016年,中國化工以469億美元收購先正達,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起跨境併購,同時也是瑞士最大的併購交易。


    中國對外併購規模 數據來源:Dealogic

    與之相對的是,隨著A股併購監管收緊,中國本土併購交易額有所下滑。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境內併購交易總額4472億美元,較2015年創紀錄的6222億美元下降28%,不過仍達到歷史第二高位。其中,科技仍為境內併購最為集中的行業,儘管併購額較上年創下的歷史最高記錄1406億美元下降30%至983億美元。房地產和醫療兩行業以729億美元和334億美元併購額分列其後。

    另據Dealogic數據,2016年中國股權資本市場通過991筆交易達到2157億美元,交易規模和筆數均較上年增加。其中,A股交易規模通過722筆交易達1667億美元,較2015年526筆交易的1141億美元增長47%,創下歷史最高年度紀錄。不過,新股發行量有所下降。2016年,包括首次公開發行(IPO)和增發和可轉債等在內的新股發行規模498億美元,較上年的579億美元下降14%。

    分行業看,科技行業以184筆交易總計393億美元的交易額,佔到中國股權資本市場交易總規模的18%,比2015年的2倍還多。金融行業以324億美元緊隨其後,較上年的524億美元下降42%。

    2016年6月1日,軟銀集團為減持阿里巴巴股份,通過摩根士丹利和德銀作為聯繫賬簿管理人發行的66億美元強制性可交換信託,是2016年中國發行人,甚至全球最大的ECM交易。

    2016年4月15日,中國長江電力於發佈的37億美元(55億元人民幣)增發項目,為2016 A股最大交易。

    在傭金費率下降等因素影響下,中國投行ECM收入在2016年下降至34億美元,降幅3%。中信證券一名資深理財師對界面新聞表示,競爭加劇之下,投行傭金收入幾近腰斬。


    中國股權資本市場業務量 數據來源:Dealogic

    數據還顯示,2016年,中國銀團貸款總額1750億美元(395筆),創歷史最高記錄。其中,中國在岸銀團貸款額達1220億美元,較上年增加22%,並創歷史新高。中國離岸貸款額同比增加12%,但筆數有所減少,全年66筆的交易量為2010年(41筆)以來最低。以人民幣計價的銀團貸款總額為1132億美元,同比增長23%,並錄得交易金額和筆數的最高記錄。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借款人借入的銀團貸款總額469億美元,同比增長35%,為2013年以來年度最高水平。

    根據Dealogic的排名,中國建設銀行是去年作為簿記管理人提供銀團貸款最多的一家,其全年提供銀團貸款額達到62.04億美元,占統計範圍內,簿記管理人銀團貸款賬戶市場總份額的11%。而中國銀行成為排名第一的牽頭行,由其牽頭的銀團貸款提供量高達362.65億美元,佔市場份額的21.2%。



    詳全文 中國投行去年營收88億美元創紀錄 中信證券仍是老大-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203/20458744.html
    @热爱月亮的六便士 2017-02-23 16:28:43
    @Scorpio_CJ 4408楼 2011-12-02 18:38:00
    回复 @stayln :
    前面的帖子可以用 search 来看,你search一下 ‘面试’ 'interview',Macquarie 应该会跳过一些你不想看的。
    我写过一个Macquarie的interview经验。
    前面也有说要注意什么,
    着装,谈吐,好好念熟自己的resume,和朋友做mock interview,都可以。
    对着镜子来,自己多做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
    -----------------------------

    好啊。
    我说的arts degree是澳洲大学系统里面对文科的统称。
    arts degree包括语言、历史、心理学这些分类。

    但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再关注大学动向了,据悉很多大学都在改系统,现在可能没有arts degree而直接叫什么 bachelor degree of history, psychology啊等等。

    如果有人在读墨尔本大学,也可以写出来分享一下。

    我是03年本科毕业的,突然觉得自己好老
    我们部门新进来的基本都是90后了现在。
    好久没有回来了,年初至今一直在工作、学习忙不停。

    下个月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工作调动,未来可能会更加集中在基金行业里面,和各类投行等打交道估计也少不了。

    之后看看是不是可以在基金、买方这边积累更多经验以后,再出来写一下总结,也好让以后要进入这个金融行业的朋友有更多的了解。

    对了,这里说一个事情,可能大家刚刚出来工作,或者还在上大学不太重视:朋友

    我现在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进入了各行业比较核心的岗位。
    不能说是管理层,但是都基本是核心岗,而且对自己负责的业务由很强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这能说明、代表什么呢?
    小的从如果有什么工作上涉及的东西不了解了,直接问朋友,会比自己google什么的有更好的效果;
    大到一起看项目,一起做生意,还有就是找工作什么的,整体可用资源上了一个台阶。

    但是真的要交比较好的朋友,对自己有要求,然后不是酒肉朋友,不是成天没事儿就会问你借钱的朋友。

    anyway...扯远了,总之在忙碌的学习及工作中,不要忘记和好朋友、优秀的朋友联络感情,巩固自己的朋友圈。

    工作了10年以上的,就会出现朋友圈的差异,不要小看这种差异。
    @热爱月亮的六便士 2017-02-23 16:28:43
    @Scorpio_CJ 4408楼 2011-12-02 18:38:00
    回复 @stayln :
    前面的帖子可以用 search 来看,你search一下 ‘面试’ 'interview',Macquarie 应该会跳过一些你不想看的。
    我写过一个Macquarie的interview经验。
    前面也有说要注意什么,
    着装,谈吐,好好念熟自己的resume,和朋友做mock interview,都可以。
    对着镜子来,自己多做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
    -----------------------------

    对了,突然想起来好像没有回答你的问题。。。

    你喜欢艺术没有问题,以后想把金融和艺术结合也没有问题。
    金融说到底是什么?
    就是:1. 想把法用资产来换现金
    2. 用换来的现金,通过买新资产,继续滚雪球,目的是来更多的现金

    那么从这个角度,结合艺术,你可以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帮收藏家去买艺术品,交易艺术品,或者用艺术品来换现金。
    你如果够本事,也可以自己买,然后交易
    你也可以和一些企业一些个人去成立基金,基金主要资产就是艺术品

    基金如何赚钱?其实方法有很多,只有你做不到,或者想不到。。。
    我知道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各种展览,收挂墙费,然后通过拍卖收中间费,酬金费,赚取收益,当然如果可以通过自己低买高卖,那就有更多的利润(理论上)

    还有个大拍卖商。
    苏富比、佳士得、中国保利 每年都有两次在香港、上海等大城市的拍卖会,你可以来看。

    最后再扯一下金融。
    金融就是 融资、投资、财务管理、财富管理等等,而艺术界、艺术品对于金融来说,只是一个行业,一种不算大类的资产类别。

    你internship,就可以尝试去大的拍卖行,他们有很系统的投资金融部门,当然也是很难进的,因为人需要的不多。
    所以加油学,学习成绩出色了,去哪里都可以。
    以下为转载,算是最新的吧。
    写的还是挺真实的。

    -------------------------------------------------

    许多法学院的同学也都向往着金融领域光鲜亮丽的生活,尤其是做资本市场的律师,经常和投行、券商接触,同样的苦逼,同样的乙方,难免生出凭啥他们那么高薪的感慨。人们总是看见“贼”吃肉,却看不见“贼”挨打,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向往投行生活的小伙伴展示一下“贼”挨打的细节。

    来源:谣传

    我已经两周都没时间洗衣服了。

    周末许久不见的好友约我看电影,我在办公室做model;周二晚上早就约了故人喝酒,结果我忘得干干净净;周三奶奶想要和我视频,我也只是睡觉前匆匆讲了几分钟;周四我花心思最多的一个项目挂了,早上看华尔街日报就有预感,听MD讲完却一点情绪变化都没有;周五我的analyst情绪非常低落,我非常想带他去吃个午饭,好好跟他聊聊,但是张口却问出了一个文件做的怎么样了。

    我一直觉得没有时间是个借口,这个世界上谁有足够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不够用,要不怎么笃信无常,要不怎么贪恋长生不老。

    但是这两周,疲于应对每天发生的各种事情,我多希望每天能多几个小时。

    很忙的一天

    投行日常

    早上6点半起床,去健身。8点左右,在家看了当天报纸,去公司上班。路上发现郁金香开得妖娆,忍不住驻足半天。

    8点半左右,到了公司。项目A来回30多封邮件,来自客户以及买方财务顾问。这是个上市公司的卖方项目。再过一周就是最后一轮竞标了,所以这周非常关键。

    9点项目B电话会。项目B也是个卖方项目,是由私募基金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这个电话会是和客户CFO讨论EBITDA的调整项目。

    9点半还在项目B的电话会上,项目A的客户也打电话给我,跟我说公司上个月的营收数据远远超过预期,让我发给买方顾问一些资料。

    10点项目B的电话会结束,整理笔记(EBITDA调整项目非常重要,之后在和买家协商的过程中会经常被反复提及)。还没写完,就接到项目A的MD邮件,只有一个标题: call me ASAP。

    拉上项目A的analyst赶紧打电话过去,原来另外一个上市公司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听说项目A,要求参与到过程中来。

    第二天的董事会一定会讨论这个新情况的,于是MD说你们做一个ability to pay和accretion / dilution analysis, 越快越好。

    11点左右,又数封未读邮件,项目A,B,C的事情都有。我捡紧急的先看了一下。然后看到来自项目B行业组VP的5个未接电话。

    11点10分,秘书打电话给我,说第二天的项目B不能全天用同一个会议室了。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如果没会议室,我会被骂惨,秘书答应帮我协调下。

    11点半,项目B的客户发邮件过来,说能不能做个LBO model,他们想看看回报率。

    还没和项目B analyst交待好LBO模型的假设,项目B的MD就发邮件说,他下午4点的火车,希望之前我们能做好打印给他。

    这个时候又一个电话会,项目B某买家对保密协议有问题,要求和客户律师电话会。我也打进去决定听一下。

    电话会上,聊到某个条款,买家的analyst突然问,这个条款是每个买家都要签署吗,有几个买家在这个过程里。

    律师刚要回答,我立马打断说,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相关性。

    买家数量可能会影响到出价和潜在的信息泄露,律师不会想那么多。

    11点57分,挂掉电话,看到项目A的MD又发邮件,给了一些关键假设的想法。他大概是在催我们快点做。项目A的VP这周都在出差,根本没空管我们。

    起来去接了杯水,回来又看到3个来自项目B行业组VP的未接电话。决定先不回,先去楼下餐厅买个午餐和咖啡。


    午饭过后

    繁忙依旧

    12点15分,回到桌前。看到项目C的律师发来购买协议草稿。律师说,投行你们也来看一下给comments。我打开文件,60页左右,我打印好放旁边准备晚点看。

    12点30分,打电话给我秘书问会议室的情况,还没有更新,我真的担心。

    继续回上午没来得及回的邮件。

    1点30分,项目A和B同时有电话会。我决定参加项目B的,是讨论电子数据库的。这周我们就会开放电子数据库。是个M&A组的活,我要主持这个会。

    2点,项目B的analyst做好LBO分析发来,其实模型我们早就搭好了,但是一些关键假设我们不确定。这周项目B的VP也不在,但是我有些不确定的问题。

    搭模型的时候,我们算进了项目B公司马上要完成的一个小型收购。所以财务预测里包含了这个小型公司的EBITDA。交易时间会影响这个小收购在模型里的体现,进而影响回报率。

    2点15分,心里放心不下项目A,去看了下项目A analyst的进度,他做好了自己在检查。这个analyst特别细致,于是我放心让他继续。

    2点40分,秘书打电话给我,说会议室搞定了,帮我找了一间又大又可以用一天的。我终于舒了一口气。然后确定我们还需要早餐,零食,午饭,下午茶,咖啡等等。

    我经常觉得我就是个高级秘书。

    3点,项目A的MD打电话给我,问分析做的怎么样了,能不能1个小时内发给他。我又去问项目A的analyst,他还需要一点时间。

    3点15分,我还在思考这个LBO的假设。项目B的MD走到我桌前,说4点前打印这个LBO分析给他。于是让项目B的analyst改了几个假设,然后打印给项目B的MD。

    3点半,项目A的analyst终于做好了。项目A的MD又打给电话给我,我赶紧集中精力看这个分析。

    这天忙的我脑子都有点乱,于是强迫自己冷静了几分钟,开始看一些关键的数据和假设。发现负债太高,完全不能再借债,只能发新股,所以对股价有很高的dilution。

    又过了几分钟后发现这家公司1月份收购了一个公司,analyst没有算进这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如果算进去,这个公司还可以多借一些债。

    项目A的MD又打电话给我们,我觉得他大概觉得我们慢爆了。

    项目A的analyst也坐在我旁边,我们一起看。压力测试看模型是不是合理。发现无论发债还是发股,对EPS的影响都差不多。analyst突然紧张,问我是不是模型有问题。我也有点紧张。

    又看了几分钟,发现这个公司cost of debt和cost of equity都差不多,所以没差别。我让他赶紧做EBITDA和另外一些假设的调整,然后发给项目A的MD。

    5点半,项目B的MD开始问LBO模型的一些关键假设。这个时候项目B行业组的VP又打电话给我,我终于接了。问题都是第二天的会议安排相关的。

    感觉心好累。

    6点,项目A的analyst发给了MD。然后过来问我有关第二天董事会会议的材料。我说还是按我们一贯的格式写。

    6点半,项目B的VP又打电话给我,我决定不接这个电话,直接上楼推门进了他办公室。过了一遍第二天的安排。

    下楼后项目B的analyst根据MD的反馈改好了LBO,发给了客户B。


    晚饭过后

    工作继续

    7点seamless,一点胃口都没有。点了和昨天一样的,事实上我过去一周每天吃的都一样,因为懒得去想吃什么了。

    去楼下散了个步,又买了一杯咖啡。进了大楼都觉得空气变得稀薄。

    7点半,看今天的未接电话,发现好几个是项目A的买方顾问,赶紧回了电话。

    8点,项目B的行业VP来找我,拉上我analyst说,第二天我们要早上8点前到迎接项目B的CEO,把他带到会议室安排好。

    我们晚上回家会很晚,而且我早上要去健身的。但是不得不答应。

    8点10分,项目C的邮件,是对方律师在问一些尽职调查的问题。

    8点15分,看第二天项目B的安排,发现一个公司还没签保密协议。立马打电话给律师,说今晚一定要签。然后拉上他打电话给买家律师,挂掉电话马上追了一封邮件。

    8点半,项目B客户对LBO给了comments,小调整。

    9点半,项目A的analyst写好董事会报告了,发给项目A的MD,然后再发给公司外部律师审阅。

    10点,买家律师还没有回复,我又打过去。买家律师承诺我第二天一早就给我。我说我今晚一定要。买家律师估计心里骂了我无数遍bitch。

    10点半,项目C的电话会,早上的购买协议我还没看,所以不太能懂他们在讲的交易架构。不过这个电话不需要我说话,我一边听一边做别的事情。

    10点45分,突然意识到第二天的参会投资人介绍还没写,于是自己动手写。

    11点10分,写好了投资人的介绍,发给打印中心。

    收到买家律师的签署好的保密协议。

    11点半,项目B的VP又打电话给我,我知道是要我们发一个买家状态的更新。analyst太忙,我要自己做。

    这个analyst已经连续一个月每天凌晨4点回家了。上周末,从周六早上11点到周日早上8点他一直在做模型。然后和客户周日早上8点电话会上他直接睡着了。

    这个时候项目A的外部律师发来给董事会文件的评论,项目A的analyst改好后发给项目A的管理层。

    12点45分,项目A的买家顾问又给我打电话,他们对一个文件理解有问题,看来我们需要帮他们做点分析发过去。

    去找项目A的analyst,这周我们还在做fairness opinion,他也很忙。

    1点我还在做买家更新,今天的邮件太多,一封一封看,不敢漏掉什么更新。

    凌晨1点半,我终于把买家状态更新发出去了。项目B的analyst还没忙完,我和他说第二天再做,因为早上我们要早起。

    走之前去找项目A的analyst,他过去一周都是凌晨5点回家的,这天也不例外。

    我和项目B的analyst一起下了楼,打车回家。嘱咐他第二天不要迟到。

    提前下了出租车,决定走一小段路回家,纽约夜里还是有点冷。

    都说投行有steep learning curve,仔细想想,也并没有。更多的是日常的琐碎,磨得是性子和耐心。

    突然想起来最近和健身教练抱怨,现在再也没有肌肉酸痛的感觉了,总特别怀念之前锻炼完大腿要酸几天的感觉。教练说,强度大概要提高了,每次感觉肌肉要撕裂的时候,才是增长肌肉的时候。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投行是个

    马戏团

    前段日子,各个组的analyst和associate出去喝酒。

    有个analyst讲,有次和他VP提到他每天凌晨四点回家,已经好几个月了。他VP的反应就是,你跟我讲这个干吗,在问你东西什么时候好,又没有问你什么时候回家。

    一桌子上的人纷纷大笑。我也跟着笑,但明明感觉特别难过。

    也许你会说,投行赚的多啊,活该没有时间睡觉,你们选这个工作的时候,难道不就知道这是拿时间换收入吗。

    但是感知别人的喜怒哀乐,是我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属性。

    有的时候觉得投行就是个大的马戏团,有吃人的班主,上蹿下跳的小丑,被禁锢的大象,冒着危险跳火圈的猴子,可能还有哀伤的梅花小鹿...

    马戏团生活多姿多彩,到各地巡回演出,生活风光无限。但是下台以后,残妆半卸,早已面目全非,半生流离。

    我小妹最近在学芭蕾,被老师吼后就经常撒娇不想去上课。每当她抱怨的时候,我就跟她说,you can't quit on a bad day。

    我一生会对她温柔相待,因为我是姐姐。但是这个世界也是个大马戏团,她才见到幕布一角,觉得新奇无限。

    等幕布揭开,才是好戏开始的时候。只是她会不会真的看得明白。

    去年离开国内前,照例去寺庙转塔,路上遇到一个僧人,我讲起想找个茂林修竹的地方禅修,培养定静的能力。那僧人跟我讲,日常也是修行,红尘修心。

    我记住了这句话,却不懂深意。最近因为外界的变化和压力,动心起念,经常失去耐心和专注,终于渐渐明白修心的道理。

    每时每秒出现我生活里的人和事物,还有念头,其实都是让我好好修行的。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要先过自己这关。

    -END-
    转发这篇主要原因是他不是一般的流水账,最后的感触还是很有共鸣的。

    you can't quit on a bad day.
    这个也是我以前经常对自己说的。
    虽然自己已近离开那个圈子,而实际上真正在IBD的时间也就是一年,而且远没有后来做sellside analyst忙。

    所以,也想和大家说,如果大家还想进来,还想干好,就要培养好的毅力。

    而且,其实哪里都是有要求的,我们今天开会,说人力资源已经发话,如果没有CPA或者CFA等国际认可职称,不用想再晋升了。
    而我们,其实还是一个国企。

    还有一定追求的企业,对员工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职称也好,能力也好。

    所以大家一起加油吧~

    never quit on a bad day.

    早上起来,迎着阳光告诉自己,开始奔跑吧~
    最近中午和一个原来同事吃饭,他已经是一个2nd tier中资ECM的head了。
    然后发现现在2nd tier中资招人的价码还是没有怎么加。。。

    刚毕业:1.3-1.6万底薪;VP(可以给D title)也只能给到3万多。
    他坦言现在太难招人,按照这个价码。
    这个价格,真的是没有奖金的话,留不住人。

    最近了解的外资,刚毕业:3-5万,VP 8-10万起,housing要看东家政策
    忘记说结论:中资基本和我10年前给的差不多。
    外资减了一些。

    反而大家如果愿意可以看看企业,万科、万达、企鹅等等的BD发展都很猛。

    再介绍一下BD,business development,来自西方的名词,书本解释为:
    Business development entails tasks and processe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growth opportunities within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s.[1] It is a subset of the fields of business, commerce and organizational theory.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the creation of long-term value for an organization from customers, markets, and relationships.

    现实中,主要任务是就是M&A、通过各种项目(外延式为主)为企业带来发展。

    香港BD对毕业生1.5-2万都能给,而且有奖金,如果跟对人,看的项目比投行实在,而且学的东西也不少
    VP的话total 年薪百万以上应该也是大把有的。

    平台很重要 平台很重要 平台很重要
    一开始宁可牺牲一些薪水,也要去大公司,学的东西通常比较多,而且以后往小的也相对好挑。
    当然,也是我个人愚见。
    @Scorpio_CJ 2017-06-13 15:00:39
    最近中午和一个原来同事吃饭,他已经是一个2nd tier中资ECM的head了。
    然后发现现在2nd tier中资招人的价码还是没有怎么加。。。
    刚毕业:1.3-1.6万底薪;VP(可以给D title)也只能给到3万多。
    他坦言现在太难招人,按照这个价码。
    这个价格,真的是没有奖金的话,留不住人。
    最近了解的外资,刚毕业:3-5万,VP 8-10万起,housing要看东家政策
    -----------------------------
    @eric4407211 2017-06-15 15:53:07
    13k的base... IBD吗? 这得多小的中资啊
    现在四大都不止这个数了
    -----------------------------
    是的啊。。。
    所以啊。。。难
    职位:华润资本财务部 资本分析岗
    工作地点:香港 或 深圳
    任职资格:
    l 区域内著名院校本科或硕士毕业
    l 具备ACCA(CPA)或CFA专业资格优先
    l 3年或以上在买方、卖方或4大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证券研究及项目估值经验,或拥有企业融资的相关经验
    l 熟悉估值模型、财务分析及企业融资、资本市场运作、会计及资本运作相关法律法规
    l 有较高的沟通能力,英文与普通话流利,中文写作及沟通能力较强,同时会一定程度广东话者优先
    l 具备中国国内的教育或工作背景并具有海外工作或教育经历者优先
    工作职责:
    l 与投资、风控及法律部等部室紧密合作,参与及协助私募基金范畴的投资、融资、管理及退出等环节的估值及交易结构分析等工作
    l 跟踪资本市场动态,撰写行业分析及公司对标分析报告,为潜在投资机会提供参考建议
    l 参与完善内部财务制度与指引
    联系:jiangweisong@crc.com.hk
    如果有兴趣的可以申请
    @Scorpio_CJ 2017-07-14 17:26:44
    职位:华润资本财务部 资本分析岗
    工作地点:香港 或 深圳
    任职资格:
    l 区域内著名院校本科或硕士毕业
    l 具备ACCA(CPA)或CFA专业资格优先
    l 3年或以上在买方、卖方或4大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证券研究及项目估值经验,或拥有企业融资的相关经验
    l 熟悉估值模型、财务分析及企业融资、资本市场运作、会计及资本运作相关法律法规
    l 有较高的沟通能力,英文与普通话流利,中文写作及沟通......
    -----------------------------
    @eric4407211 2017-07-16 10:37:31
    看要求也不低了
    挺好奇你们这样一个职位能给什么样的pay
    -----------------------------

    已经结束招聘了,50-60万底薪
    @eupanda 2017-08-11 08:31:06
    楼主:Scorpio_CJ 时间:2017-07-14 17:27:03
    ************************************************
    等中央收拾完上层的最严重的金融腐败,就会开始收拾苍蝇了。中国的金融,包括香港,今后若干年,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全球金融行业十年的风光,会永远一去不复还, 被 AI(人工智能),IT,医学 彻底取代。
    因为金融行业 没有任何高,精,尖的科技,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是计算机上操纵的数字游戏罢了! ......
    -----------------------------
    这么悲观?
    好久没来了,实在是有些忙,瞎忙,呵呵。。。

    近期的一些感受:
    1. 投行真的是挺夕阳的,但是夕阳得来还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对二级市场的把控,对外汇对冲、对交易结构、对融资结构的一些专业建议,还是有作用的;

    2. 国内投资团队参差不齐情况严重,很多投资人是没有金融背景的,真的还处于一种很可怕的恐龙时代:这顿饭吃得好,我就觉得你的公司也是好的,对于项目估值、交易结构、融资结构、退出路径等方面考虑太少,虽然价格、交易方式等从来不是投与不投的最关键因素,但考虑的这么少也是“惊呆”的

    3. 境外资金面逐渐趋紧,很多企业非常缺钱,甚至不惜发一些很离谱的债,例如海航的8.75%一年期美元债。。。

    4. 好的项目还是有的,在国内更多,例如收垃圾,垃圾处理,但是太依赖政府的补贴和政策,而且确实辛苦,是国企不愿意做的那种脏活累活。

    5. 真正赚钱是很枯燥的,从学习行业,到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本市场,最后全部东西进到估值,然后还要根据各种情景假设,分析风险。。。真正爽快的花钱、输钱,各种卖关子,各种娱乐场所忽悠,各种称兄道弟,空头支票。
    对了,最近面试一些人的一些感想,说给毕业生或者在找工作的朋友们吧:

    1. 写了自己是CFA,然后说拿不出证明的这种,还不如别写

    2. 之前对面试官可以简单地做背景调查,google用不了,就用bing,百度

    3. 问到不懂的可以直接说不懂,不要乱掰,也可以问面试的人更多信息,或者告诉他你的thinking process,也不要傻傻的坐在那里,或者紧张到说话都颤抖

    4. 不要听网上说什么不要说现在单位的坏话,你可以实话实说跳槽为了什么,现在单位什么都好,你还找毛线工作啊?

    5. 对面试方的情况多问问,毕竟对方也想知道你有什么想法,而你没有信息,还能有什么想法?

    6. 面试是双向的,也是一次彼此沟通交流的机会,淡然面对,该问什么,该说什么就说就问,怕羞啊,紧张啊,如果是对方要求比较高的职位,这些反应可定要扣些分数

    7. 刚毕业的话估计也不会问特别刁钻的问题,对于行为的问题,实话实说就好了,事前要准备好,例如问你觉得你为什么是一个有团队精神的人?最好要有1,2,3,加上自己在学校的亲身经历

    8. 对于technical的问题,例如我问你你怎么对xx公司、行业做估值,千万别瞎掰,我就遇到瞎掰的,逻辑那个混乱,估计是被吓到了。。。想个一两秒,把自己认识的说一下就可以了,如果面试的是投资分析类的岗位,还是要准备一下,如果之前没做过,还不如不要申请

    9. 最后就是,如果你CV上写着你对xx行业熟悉,例如说自己熟悉医疗行业,然后我问你医疗行业投资最大风险和对xx医疗做分析的顺序、工作安排等等,要注意准备,说的特别错,特别啃啃巴巴,估计不会有下一轮
    @Scorpio_CJ 2017-07-14 17:26:44
    职位:华润资本财务部 资本分析岗
    工作地点:香港 或 深圳
    任职资格:
    l 区域内著名院校本科或硕士毕业
    l 具备ACCA(CPA)或CFA专业资格优先
    l 3年或以上在买方、卖方或4大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证券研究及项目估值经验,或拥有企业融资的相关经验
    l 熟悉估值模型、财务分析及企业融资、资本市场运作、会计及资本运作相关法律法规
    l 有较高的沟通能力,英文与普通话流利,中文写作及沟通......
    -----------------------------
    @eric4407211 2017-07-16 10:37:31
    看要求也不低了
    挺好奇你们这样一个职位能给什么样的pay
    -----------------------------
    @Scorpio_CJ 2017-11-24 15:05:38
    已经结束招聘了,50-60万底薪
    -----------------------------
    @eric4407211 2017-11-28 12:03:26
    这个数如果是base在深圳还行
    如果是在香港的话 应该只能招到4大的人?
    -----------------------------
    2流投行的也有来应聘的,一流外资行肯定是招不到,估计要10万,而且还要找猎头,公开招聘估计没戏,因为他们都没时间看招聘信息,除非被lay-off
    @immarod 2018-03-04 22:47:13
    楼主你好,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目前在准备出国读研究生。
    我想了解一下金融工程或者金融数学这样的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一般会做什么工作,薪水怎么样。我本科读的是商业经济,研究生原本是想读金融硕士,但是感觉金融学硕士学的东西还是没有金融工程这些专业那么偏技术性,所以现在有点犹豫。
    一方面读金融工程的话,我没有读过很多数学编程方面的先修课,录取比较困难。而且我看到很多投行的做量化的人好像不一定......
    -----------------------------

    我一个一个说吧:
    金融工程或者金融数学这样的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一般会做什么工作,薪水怎么样
    A: 这个很参差,不好说,有去做macro research的,有去研究经济学的。
    薪水的话,我之前也有说过,现在基本也变化不大。
    analyst: 2万到5万,中资低点,大外资高点,但是我知道现在一些外资也是很低,什么第一年给3万的一大堆,senior associate 也就5万
    Asso: 3万多到8、9万
    我说的是底薪。

    是不是说明金融工程的硕士毕业面临的竞争也很大呢?
    A: 毕业生现在竞争都很大。
    MFE是需要数学、编程背景的。
    市场的Qaunt不一定要MFE,要理工的人尤其是物理的人也是看重数学背景。
    高端物理就是数学,这是某物理大神基金经理和我说的。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消息说未来金融行业对前台的人员的需求似乎会变小,更偏向于招收有技术的人,我担心过两三年毕业后,可能有更多金融学硕士的毕业生一起抢一个职位
    A: 我觉得不会两三年发生巨大改变,确实现在algo啊,机器人下单什么的有变多趋势,但是客户的需要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我现在在买方,我们的需求每个项目都不一样,sellside对接如果是一个机器人估计满足不了。
    10年后行不行不知道,2-3年我看不到。

    复杂的project finance, strucutured finance, transaction advisory 不会这么容易被机器、AI替代啦。
    买卖终究、暂时、也还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易。
    好久没哟回来了,半年了吧。

    半年来太忙了,一言难尽,总结简单说:
    在一个私募以及市场资管财务部,
    却干着投资的事儿,
    财报、司库、甚至税务都是我团队,
    投资尽调、执行、投后还是我团队,
    各种奇怪现象、奇怪的人见了不少,
    从卖方到买方,这几年实在是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说啥好。。。

    具体的话,就是英国几个亿英镑的股权投资、到10几个亿的英镑债务再融资,
    到澳洲的几亿股权融资还有10亿澳元的债务,
    终于看到了financial close。
    然后马上年底,却完全没有任何放假的赶脚。。。
    一想后续那堆麻烦的投后事务,一堆麻烦的人。

    现在看起来,卖方,就是投行,打一枪走人,专业、聚焦
    买方,就是基金、投资公司,开一炮打下一个城,之后从重建厕所到想下一个城池都是事儿

    -----------------------------------------

    之前废话多了一点。

    说回卖方,也是这个帖子的初衷,
    现在市场环境是真的一般,毕竟08到现在10年了,可能会有下一轮的危机爆发,也算是今年现在最热门的城中讨论话题了。

    真心建议各位想进证券行业、或者投资、或者任何行业的朋友,真的要搞清楚这个是不是你现阶段喜欢的东西,如果是,那么该加班加班、该考试考试、好好武装自己几年,期待与自己的最终目标越走越近~

    各位圣诞快乐~
    再说点干货。。。

    香港投行圈子这几年基本都是下坡路
    IFC、PP、中环很多投行、外资银行都已经搬走,进去都是海航什么的,一层楼没几个人,租金是一个月200多港币一尺的价格,寄走了欧资行如ING、日资如Mizuho等等

    起薪IBD现在也是没有allowance,外资4-5万,中资只有2万
    VP级别IBD和markets差别有些大,行与行也差距很大。
    HSBC的VP也就是7、8万,但是有些行的markets的VP都有14万

    毕业生要求倒是没有减少:1. 名校 2. 好成绩 3. 英语、中文要好

    MD级别的base也是基本没有变,total package一般在50万至100万美元之间
    对冲基金等如果表现好了,300万美元bonus也是有的

    在实业现在这么难得时候,其实也还是挺吸引,毕竟卖方卖卖嘴皮子,只要市场一直有钱、水位高,就能deal close
首页 上一页[64] 本页[65] 下一页[66]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武汉找工作,真难!!!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学校那点事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31 22:29:17  更:2021-07-31 22:51:00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