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达人堂专家贴】遇见我,就象遇见十三年后的你自己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达人堂专家贴】遇见我,就象遇见十三年后的你自己[第7页] |
作者:成长分子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早上起来,看了一下昨天的回复,感觉自己有点在抬杠,这样不好,呵呵,以后不会了,读会唐诗宋词先……以后不再在网吧里回当天的帖了,让自己想清楚一点,客观一点去把事情想清楚,要不会遭到同行的耻笑的,呵呵。 TO:不由 谢谢你指出的问题,尽管对你的指出问题的方法持保留意见,呵呵…… 1、做广告的果然很少有人清楚“反馈”的重要性……另外你觉得爱迪生试过几千种材料,是无目的无原则的得着什么用什么?那只是故事,别把故事当真。 ------------------------------------------------ 5、找方法,可以去google下“刻意练习”这个词,然后看看会不会找到好方法。至于你的方法,还是最上面那句话,离开了反馈,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 我误会了你所说的“反馈”,我自己现在想的更多的是我的活动,下周二我可能就要去北京见门后面的门后面的门后面的人了,这几天白天都在家里准备,所以思维一下没转过来,把你的反馈当成接受我训练方法的人对效果的反馈了。 在网上搜了一下你说的“刻意练习”,我是非常认同的,甚至我说,我的成长历程,我的训练方法就是“刻意练习”,这个你看一下我所说的“如何在三个月里获得三年工作经验”所提出的方法,如出一辙。 什么是学习?学习学习,学而习,习而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什么是技巧?技是术,巧是熟,熟能生巧,熟则高效、巧则变通。 什么是吸收?吸收就是一个收集、汇总、归纳,再到分解、重组的过程。 比如说排版,也许有的人会说排版有什么重要的?有一次我和一个网友聊天,她说她现在觉得WORD重要了,因为下午她排几个文件排了一下午。然后我说有这么难的文件吗?你发原文件给我看看?她发给我一个,我十分钟排完了,图文表格混排,发给她,她很吃惊,她说她身边的人真的从来没把这个当回事,现在看了我的,才知道什么是高手……这个差距包括了版式的全新信息流逻辑结构方式与十分之一的时间,真的,只需要十分之一的时间,要知道,WORD排版中一些前期步骤是可以几个文件一起批处理的…… 我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商务写作,所以版式我很重视,一个间距、一个全半角、一个缩进……在我眼中都是一目了然的。排版并不只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形式结构上的信息流逻辑。我的排版训练了大约十年了吧,其间不断的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别的专业领域上获得灵感,最后才形成一套基于快捷键、基于宏、基于OFFICE辅助软件,最后基于动作分解、基于量化数值的排版标准与排版流程,这个流程只到两年前才基本定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刻意练习”与“反馈”的过程。这个流程只有两页纸,学会只要一个小时,但是灵活运用,还是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呵呵…… 在教别人排版时,一个文件,我排只要十分钟,但是他们最初可能要一个多小时,而且还达不到我的细节要求。因此,我手把手演示给他们之后,我都会说,好了,看懂流程,然后照我做的,去做十遍二十遍,只到你脑子里不再有我给你的流程,而是变成你自己的条件反射为止。我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习惯,但是我也知道很多他们现在的习惯都是我曾经的习惯,我现在已经用更好的习惯取代的习惯,所以我要求他们机械化的模仿重复……要知道,很多好手不能成为高手的原因就是他最初的学习时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最后影响了他向更高层次的进阶…… 在商务写作的训练上,同样如此。写十篇不同的方案远远比不上同一篇方案写十遍所能达到的效果,只是这个过程确实是无聊至极、痛不欲生的,写得自己都没想法了,但是正是这个反馈过程,让你发现你需要改进的地方…… 呵呵,别说我装B,至少我能说出这么多道道,这证明这些道道真实存在,否则也许你们还不知道有这些道道。 下面帖出我在网上摘录的部分“刻意练习”的内容: 刻意练习 卓越不是能够信手拈来的,而是要经过艰苦努力。但光努力还不够,因为很多人努力了几十年也没有实现卓越,甚至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 只有那些花大量时间进行“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的人,才可能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 “刻意练习”的行为,力求改善成绩,超越自己的能力,对结果做出反馈,并进行高水平的重复练习。举个例子说,大多数高尔夫球爱好者的水平无法提高,这是因为,仅仅打出一桶高尔夫球,那不叫刻意练习。用8号铁杆击球300次,力争将球打到距旗杆20英尺以内的成功率达到80%,不断观察和做出相应的调整,每次都练习上几个小时---这个才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指南: 力求更好的完成每项工作,执行任务时关注过程和方式,任务完成后要获得反馈,不断建立并拓宽对周围事物的思维模式,经常不断的重复。 刻意练习是卓越管理之母 研究表明,缺少天赋与不能出类拔萃无关,成功的秘密在于艰苦而严格的训练以及努力工作。 是什么让泰格•伍兹成就非凡?是什么让沃伦巴菲特成为世界顶尖投资人?我们曾经以为自己知道答案:因为他们生来就具备了从事各自职业的天赋。这正像不久前巴菲特对《财富》杂志所说的:“我天生就喜欢分配资本。”有这种天赋的人可谓万里挑一。你没有,就是没办法。 行了,伙计,事情没这么简单。首先,人并不具备生来就能做某项工作的天赋,因为并不存在特定的天赋(对不住了,沃伦)。谁也不是天生的首席执行官,或者天生就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你只有通过长年、大量的努力,才能实现卓越。不是一般的努力,而是艰苦又严格的那种。比如巴菲特,人们都知道,他非常自律,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潜在投资目标的财务报表。对你来说,好消息是有没有天赋并不重要,天赋与卓越之间关系不大,甚至根本无关。你完全可以改变命运,甚至达到卓越。科学家在多个领域里得到了惊人相似的结论。要知道,有天赋不意味有着智慧,不意味着有上进心,不意味着有个性特点。它只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让人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好。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迈克尔•J•豪、简•W•戴维森、约翰A斯鲁博达在经过广泛研究后得出结论:“我们调查出的证据表明,拥有天赋并不能导致卓越。” 如果想了解科研人员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让我们先考虑一下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几乎在所有需要艰苦学习的领域,绝大数人都是一开始学得很快,然后减慢,最后完全停滞了。但少数人却能花上数年或数十年继续提高,最终达到卓越。人们不禁会问:这是为什么?[佛罗里达大学教授K•安德斯•埃里克森说,这是研究人员的“终极难题”。埃里克森等人是这一领域最杰出的研究人员]某些人为什么能继续提高?答案要从对各领域杰出人士的长期观察说起。1993年,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发表了里程碑式的论文,自那以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行了数十项研究,许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体育、音乐和国际象棋上,因为对这些领域的成就进行长期评估和制作图表相对容易。科学家们还考察了其他领域,其中也包括商业。 第一个重大结论是,不努力就不可能达到卓越。你可以认为,只要找到你有天赋的领域,你就会自始至终保持卓越,但这种情况并不存在。没有证据表明,一个人无需历练和实践就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大量证据显示,即便最具才华的人,也需要10年左右的努力才能达到一流的境界。这更支持了刚才的“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的说法,而且它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研究人员称之为“10年法则”。那么,该怎么解释鲍比•费舍尔的情况呢?他可是16岁就成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了!实际上,这条法则对他也成立: 他曾精心钻研了9年。正如南加州大学的约翰•霍恩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松永浩美所注意到的,“10年是很粗略的估计,大多数研究人员将它看成是最低值,而不是平均值。”很多领域(如音乐、文学)的杰出者要经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巅峰。 所以,卓越可不是能够信手拈来的,而是要经过艰苦努力。但光努力还不够,因为很多人努力了几十年也没有实现卓越,甚至没有取得大的进步。只有那些花大量时间进行“刻意练习”的人,才可能成为本领域的佼佼者。“刻意练习”的行为,力求改善成绩,超越自己的能力,对结果做出反馈,并进行高水平的重复练习。举个例子说,大多数高尔夫球爱好者的水平无法提高,这是因为,仅仅打出一桶高尔夫球,那不叫刻意练习。用8号铁杆击球300次,力争将球打到距旗杆20英尺以内的成功率达到80%,不断观察和做出相应调整,每次都练上几个小时──这才是刻意练习。持之以是关键。埃里克森说:“我们发现,各领域的精英每天花在练习上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周末也是如此。” 在相当多的领域里,都可以找到同样的证据。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一群20岁的小提琴演奏者,最好的一组(由音乐学校老师评定)平均每人做过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较次的一组为7500小时,再次的一组为5,000小时。在外科、保险销售和几乎所有体育项目上,这种情况无一例外。刻意练习越多,成就越大。大量的刻意练习,就意味著卓越。 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赞同天赋无稽论,但他们并非反对这一观点的核心,只是对边缘的问题持有异议。首先,有些东西不可计量。两位运动员也许同样努力,可如何解释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四分卫汤姆布拉迪可以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有更胜一筹的表现呢?还有,研究人员曾提到,有些神童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说话、阅读和演奏音乐。但调查表明,这些情况一般与他们父母有很大关系。此外,很多神童并没有在他们小时了了的领域里到达卓越,而很多佼佼者在小的时候表现平平。当然,部分重要的特质得分来自遗传,但与体格、极高的智力相比,这些因素对他们从事的职业的影响并不大,只是导致了他们不去从事某些职业。身高只有五英尺,肯定没法去全国棒球联赛当前锋,七英尺高的人也参加不了奥运会的体操比赛。而且,这些限制也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埃里克森指出:“有些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的智商只有90多。”研究做得越多,刻意练习理论就越发得到证实。 从所有这些学术研究中可以看出,杰出者多年来在做什么。举几个例子。20世纪最伟大的演讲者之一温斯顿丘吉尔不断地强迫自己练习演讲。据说,钢琴家弗拉吉米尔霍洛维茨讲过:“一天不练,我能听出来;两天不练,我妻子能听出来;三天不练,全世界都能听出来。”他绝对称得上是魔鬼练习者。同样的话,也可用于作曲家伊格纳斯帕德鲁斯基和歌唱家卢奇亚诺帕瓦罗蒂。许多杰出的运动员都以日常训练严酷著称。在篮球方面,迈克尔乔丹的训练强度超过了他的球队,尽管球队的训练已经十分艰苦。(乔丹并不具备很高的篮球天赋,要不然,他也不会落选高中时的球队。)在橄榄球方面,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接球手杰里莱斯先后被15支队伍弃用,因为它们觉得他太慢了。但通过极为刻苦的训练,他终于将其他选手甩在身后。泰格伍兹是研究结论的典型例子。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18个月)就教他打高尔夫球,并鼓励他刻苦训练。 到他18岁成为美国业余冠军赛最年轻的冠军时,他已经练了至少15年。和研究结论一致的情况还有,他每天都要长时间训练,从未停止过改进,甚至两次改变他的挥杆动作,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成绩。 无论是科学证据还是坊间传闻,似乎都压倒性地倾向于认为,刻意练习是成大功之母。可是有个问题:商业该怎么样练习呢?实际上,商业的许多元素是可以练习的。演示、谈判、评估、解读财务报告……这些都是可以训练的。然而,这些还不是取得卓越管理成就的根本所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你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凭借不完善的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与他人沟通、寻求信息,这些东西也能练吗?能练,但练的方式与演奏肖邦的练习曲是不一样的。 毋宁说,这种练习完全是去做你已经在做的事情──你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习惯性做法,而你需要对这些做法做一些重大的变更。首先,你可以给每项任务制定一个新目标:不要仅满足于完成,而要设法做得更好。写报告需要资料的寻找、分析和提交,每一项都能加以改进。主持董事会会议需要最深入理解公司战略,对未来的市场变化要有一种条理清晰的看法,并且为讨论定下基调。每个人所做的每项工作,从基础的到最高级的,都可以改进。 有了这种心态,人们就有了新的工作方式。研究显示,这样的人处理信息时更投入,记忆更长久。他们想更多地了解有关工作的信息,并寻找更多的视角。他们接受更长远的观点。这种观念在他们具体行动时依然存在。他们不只是在工作。从更深的意义上说,他们在是积极改善工作。研究一再表明,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别极为重要。例如,一位业余歌手在上歌唱课时,会认为这是一件好玩而且能释放压力的事。但对职业歌手来说正相反:他们在课上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改进他们的演唱上。同样的行动,心态不同。 反馈十分重要。在商业中得到反馈并不难。但大多数人不是去寻找反馈,只是等著它来,一半人还希望它不要来。高盛公司领导力开发主管史蒂夫•科尔说,没有反馈,“就像隔著一道垂至膝盖的帘子打保龄球。如果你不清楚你的成绩如何,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你不再长进;第二,不再关心。”在有些公司,定期反馈是一种文化,如通用电气。要是你无缘得到反馈,就自己去把它找出来。 在此过程中,你的目标之一是建立研究人员所说的“业务的思维模式”,就是让各种元素共同配合、彼此影响的模式。在这上面下的工夫越多,思维模式就越宽广,绩效增长效果就越佳。安迪•格鲁夫的头脑中始终保持一个能改变世界的技术行业的模式,审时度势地改造英特尔;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有同样的绝招:身处PC时代的曙光,他看到让人人桌上有一台电脑的目标可以实现,而且会创造出极其巨大的市场。约翰D洛克菲勒也预见到,石油会成为改变世界的新行业。拿破仑是这类人当中最杰出的。他不但能考虑一场大战中的各种因素,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在这些因素发生意外变化时迅速做出反应。刻意练习好处多多,很值得一做,但还必须有个条件:要有常性,不能一曝十寒,否则毫无益处。 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已经够辛苦了,不能再苦了。上面那些做法实在太难、太苦,他们几乎不会去做。又苦又难是肯定的。要是卓越那么容易实现,岂不人人都能做到了?这把我们带向有关卓越的最深刻问题。 尽管专家们了解很多能产生卓越的行为,但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来源却知之甚少。一项研究报告的作者认为: “我们仍不知道是什么因素促使一些人从事刻意练习。”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诺尔•蒂希说:“有些人比别人动力更强,对于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事实的关键在于,我们并非受制于天赋。我们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奇怪的是,人们不太接受这种观点。他们还是愿意相信,只要有天赋,求名求利便轻而易举。但这种观点却悲剧性地限制了人们的成长,因为生活不可避免会遇到障碍,人们在此时会认为自己没有天赋而放弃。 也许我们不能期望所有人都达到卓越。这样的要求太高了。但令人振奋和感到解脱的消息是,卓越不是为少数人准备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卓越。 TO:不由 这次回帖有点长,所以我分两次回复。 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就要介定这个问题。那么问题出在何处?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什么?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你的节目和你的解决方案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你又想通过节目为参与者和观看者提供什么核心价值? --------------------------------------------------------------------------- 我相对具体的回答一下: 第一,我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对职场新人“经验”的限制—— 要求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但是没有经验找不到工作,而不工作又无法获得经验。 第二,这个问题出在大家对“经验”的认识上面——什么是经验? 我对经验做了如下分解: 经验 =专业基础+周期+流程+经验数值+行规+习惯+细节+资源…… 专业基础=常识+概念+理论(专业基础是所有年青人在学校里可以获得的东西,要知道知识是获得更高知识的资格、途径、钥匙。) 周期=工作重复的时间与规律 流程=工作运作的步骤与责任划分 经验数值=工作中常用数值与变化方式 行规=同一概念不同行业的变化 习惯=工作常用的技巧与要求…… 细节=工作到位的品质要求 资源=工作中需要利用到的人、财、物 以上只是我目前阶段的理解与归纳,还需要进一步分解与重组。但是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经验”不是那样神秘的东西,尤其是对“两年工作经验”而言,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定性与定量的教育传达。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教育与培训,也只是前人的经验转化为了现在的知识罢了…… 其实,对于现在的职场新人而言,说简单点,经验就是知识的运用方法,就是职业技能! 不是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面对每天都在变化的世界,不管是新人还是老手,此时比的还是只是迅速总结经验和形成模式的能力。当然,老手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基础比新人要好一点,但是新人具备了以上的概念之后,至少他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而不是两眼一抹黑,迷然无助……在工作上谁都有事,谁能守着你帮你呀,这不能怪职场冷漠的,本来别人就不欠你什么……再说,新的技术不断变化,新人的学习能力远远超过老手,只是他没找到方法和方向罢了…… 这里我有一段搞笑的QQ聊天记录,大家看看,容易理解一点…… 成长分子14:39:05那我问你,什么叫做经验? 咩咩14:39:44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有利怎么做对自己没利 成长分子14:41:14错。 咩咩14:40:23多实践? 成长分子14:43:10 经验是什么?周期+流程+经验数值+习惯+细节+资源 经验是模式,周期,重点是经验数值 咩咩14:42:10………………好详细 咩咩14:42:32经验数值是什么` 成长分子14:45:35A4纸是多大的? 成长分子14:45:42全开是多大? 成长分子14:45:49全开有哪几个尺寸? 咩咩14:45:22A4的尺寸是210*297毫米 咩咩14:45:38这个我有个朋友去应聘时也被问了~ 成长分子14:47:11 16开呢? 成长分子14:47:25你知道吗?这就是经验数值。 咩咩14:46:04 16开和A4一样大吧? 成长分子14:47:56 184*260 咩咩14:46:49 比A4小噢`` 成长分子14:49:04 周期是什么? 世界上的事都是重复的,你每个月都会肚子痛,要是哪个月肚子不痛了,那么280天之后,就会特别痛一次,知道不,这就是周期。 咩咩14:47:55 …… 成长分子14:50:23 流程是什么? 流程就是拉巴巴,要先关门,再洗手,再松带子,再蹲,再对准,再用力,再上纸,再站起来,再系带子,再冲水,再洗手,再开门 成长分子14:50:52 习惯是什么? 优秀只是一种习惯 习惯就是拉巴巴前后都要洗手手,拉巴巴前后都要冲水水 咩咩14:49:38 真通俗`` 成长分子14:51:34 细节是什么? 细节是男宝宝向前擦拭,女宝宝向后擦拭 咩咩14:50:26 …… 成长分子14:52:16 资源是什么? 资源就是知道有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地方都是有免费手纸的TOILET,以及如果TOILET里没手纸,那你就要到前台去,找那个穿红衣服的姐姐,说,给我三张纸巾…… 经验是什么? 周期+流程+经验数值+行规+习惯+细节+资源…… 经验是模式,周期,重点是经验数值 昨天回家之后,又想出了一个"行规",那行规是什么呢? 行规就是同一理论在不同行业的理解与专用名称,比如说, 在乡下叫茅房, 在家里叫卫生间, 在酒店叫洗手间,以前没文化,英文都简称WC,现在好点了,改叫toilet了? 奥运会期间,WC都改成toilet了,也才叫“专业基础”。 在日本是不是叫“御手洗”?这个我不知道哦,开个玩笑,反正日本有人姓这个姓。 很多新人都在谈缺乏经验的问题,但是如果经验简单的归纳为“阅历”的话,那根本不解决问题的,那最后还是不知道如何总结经验,而我现在这么做了,大家都会明白如果去有效的总结经验,这才是方法论,而不是大道理。确实“吃过猪肉”和“见过猪跑”确实有差距,但不是一定要吃过屎才知道屎臭吧…… 经验数值是每个具体工作中会产生和运用的量化数据。 如果经验不可以量化,那么它就不是经验。 你征婚还想征个身高多少,体重多少的呢? 你做采购,你不知道每个东西多少钱?在什么时间内,又会是多少钱?那怎么做? 看看《潜规则》中,每一任官员到任,都要向上任的帐房先生花现银买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了每年要给各个部门送礼的金额,多了不行,少了不行,有一个官没买,第二年就出了事,呵呵。 经验数值就是告诉大家,经验一定是可以量化的东西。 审美都有0.618,婚姻都有七年之痒,爱情都有激素分泌值,你不能量化,只是因为你没有量化的能力罢了…… 最后切记切记:经验的不可重复性与基本功的可重复性!!!!!!!!!! 第三,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我通过商业化的项目运作,可以导入不同专业不同行业对职场新人的“经验化”训练。 商业化培训是很贵的,年青人是付不起这个费用的,比如说“OFFICE商务应用”在北京、上海、广州是有这种专业课程设置的,但是WORD、EXCEL、PPT,一个单项,它一天的培训费用就高达500——1500,我知道一个专门培训OFFICE的高手,他一天的出场费是8000。 但是我的方案能做到把这些平时年青人接受不到的高端培训由企业付费,免费带给大家。 再说,我们所学专业可以对应很多岗位和行业,但毕业生们并不清楚这些岗位和行业具体怎么运用这个专业,而通过我的项目,能把岗位要求清晰的展示给年青人,帮助他们做选择。 第四,你的节目和你的解决方案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我给你一支铅笔,你能成为毕加索吗? 年青人不需要道理,不需要方法,需要的是步骤。 节目只是一种形式,光有方法是不够的,通过节目,可以把完整的步骤展示给大家,从而可以模仿。你别说《赢在中国》,短短四十五分钟,光冲动去了,大量的细节与步骤是难以展现的,而且外行也是看不出什么门道的。 再说,没有节目,没有广告,企业为什么为你交学费呢?你要知道,这个节目一旦出街,是要砸掉很多培训师的饭碗的! 更何况,即使没有节目,我的方案中所带的品牌方案已经让客户很感兴趣了。 第五,你又想通过节目为参与者和观看者提供什么核心价值? 对于参与者来说,企业三个月将获得三年的推广效果,将重新划分市场,提升品牌偏好度和粘度,提升企业形象,带动全新产品线的市场推广,全面促进消费,进而通过活动本身回收广告费用,最后活动自身形成造血功能,活动本身成为企业业务赢利模式……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呵呵……在没收到钱之前,我跟客户都不会全说的…… 对于观看者来说,职场新人三个月获得三年工作经验,仅此而已。 |
1999年3月:人生的最低谷之后是什么? 2001年,工作中遇到一个算命的老太太,脸上有佛相!同事们去算着好玩,我也算了下。她说出来的话让我心惊肉跳……97年至今劳而无功……从27岁开始就慢慢变好了……会一直好下去…… 真的呀,97年,从97年开始,遇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失败,很失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尽管我仍然很努力,但仍劳而无功。不断的跳槽,不断的犯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改正…… 1998年又过完了,人生到了最低点,信心到了零点,灰溜溜的回了湘潭。办了健身卡,但是一个人却不能坚持,在家里坐不住,又开始了骑着单车在街上没有目的的到处走。 过完年,连长沙都不敢去了,在湘潭找了一个很差很差的工作,一个月只有600块钱,试用期之后想加工资,老板不给加,卡了我半个月的工资,才300块,我却不敢走,在这里混日子,浪费了一年的光阴。我都不知道我怎么在那样的公司里呆了一年,和一群国企改制过来的堂客们坐在一个大办公室里,无所事事…… 这个公司唯一给我的福利就是我有了一台可以和别人共用的电脑,很珍贵的福利呀,我想是不是这台电脑让我忍下这口气呢?我利用一切机会深入研究WORD、EXCEL,只是当时还没意识到PPT的重要性,结果最后我WORD过于强大,强大到用WORD做演示习惯了,反而影响了我PPT成为超一流高手。 对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1999年4月26日,CIH第一次发作,我用的电脑当然也中招了,呵呵。 平时我根本不敢出去见人,每天呆在公司里混日子,回家陪父母看电视,很长一段时间我完全从同学、朋友中人间蒸发了。直到有一天,在家,有一个推销的人敲开了门。我打开门的一瞬间,是位女士,她跟我说话,我往后缩。她走后,我发现我完全变了,变得不敢跟人说话了,这怎么办呀?这样下去不行了!这样都混了一年了,甚至我都以为我的一生就这样了,都想着在湘潭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了…… 一天,我爬梯子去挂仓库大门上的牌子,梯子一滑,我从最高处摔了下来,背部着地没受伤,我躺在地上但是脑子却一片空白,我就这样下去吗? 如果一个男人,如果没钱没女人没乐子,是因为他曾经做错过什么吗?不是!是因为他什么也没做! 我想改变,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改变,我也想过去读研,只不过因为大专学历不能读罢了。天天想着去找份新工作吧,所以很留心报纸上有关招聘的资料,一有就留下来。 突然有一天,我想我写本求职的书吧!按千字四十算,我写个三十万字也可以挣一万二千块,这比我一年的工资还高呀。 我想了很久,我发现这几年不断的找工作,使我很会找工作了。而最近对自己这几年的反省,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我工作很细致,积累了不错的工作经验。我想一定也有很多象我这样的年青人也需要这个经验,那求职的指导一定很有用。当时关于求职的书也不少了,我也看了不少,但是发现真正会找工作的人,往往还不是能写书的人;而真正能写书的人往往是不需要找工作的人。他们写的书往往是大而空的,并没有太大的指导作用。 公司正好连了网络,于是我跟网络管理员说好话,用了半天的时间,下了很多资料,回家认真研究。慢慢的找到了思路,定下了一定的提纲。之后,又找机会上了几次网,下了不少于四十万字的资料,其中甚至包括国外的求职网站,翻着字典去看。 然后还买了十几本有关求职的书,认真分析其中的优点,找出其中不足之处。呵呵,发现他们有个共同之处,理论大于实际。认真想想也是,在那个时候,能写得出书的人,肯定不是一个四处求职的人,而四处求职的人,也不会是一个写得出书的人。 慢慢的,我也找到了我的优势所在。太多的人谈面试,这些都是虚的,而我做过广告,我的长处在于写作,我写简历很好很强大…… 但是我却不知道我所写的简历对我一个朋友来说,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 一个很好的朋友,比我还笨的笨小孩,毕业后回厂做了工业品销售,人太老实,最后下岗。我帮他写过三次简历,他看了感叹,这是我吗?我说,你认真看看,哪一句不是你呢?他说,真的呢,这真的是我呢,我没想到我有这么好呢!第一次应聘广东的一家企业应聘工业品销售,接到了面试通知,结果面试通不过,浪费了路费。第二次在长沙远大全国招聘中应聘工业品销售,通过了,面试官说他的简历花了心思,结果派到外地一年,亏了近两万块钱。第三次应聘北京一家公司还是应聘工业品销售,就他当时情况而言待遇不错,但是最终并不是他人生的方向,他在那里呆了三年,忍了三年,最终还是放弃了,一切从头再来。不是你所擅长的工作,即使待遇还好,也是在浪费你的青春,因为青春的这几年是要决定你一辈子的! 最后回来已经三十岁了,想加盟一家小店,被我劝住了,连锁大多是骗人的呀,我感觉这真不适合他,不要再冒险了,他跑了市场,感觉确实不行,放弃了。然后看到报纸上的程序员培训,吹得天花乱坠,我问了我身边学软件专业的朋友,他们都说是骗人的,而我朋友还是一个WORD都用不好的文科生,一个30岁的人。我还是劝他,真的不行,甚至跟他父母打电话,他的父母同样担心。但是他还是去学了。最后他做到了,他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毕业后去广东找工作,三千、四千、六千、七千……最后他找到了七千块/月的工作,这就是他用十年时间寻找的职业方向的历程。谁也不能为别人指导人生,每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世界,但是这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在一年半时间里,他没有休息,没有娱乐,没有爱情,一个人租房子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和比他小十岁的小孩子们一起上课…… 当然,我这里不是给现在满大街的程序员教育、动漫教育打广告,我朋友也说了,和他一个班的同学也有找不到工作的,而绝大多数在广东找到的也只是两三千块钱的工作,他是运气好,加上无路可走时常人难以做到的付出,以及他十年来职业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逻辑与思维模式,以及年纪带给他的可以做假的职业经历,这些是年青人所无法做到的。同时,他也跟我说,他现在同样面临程序员35岁的门槛,下一步会是怎么样呢? 兄弟,一定要顶住呀…… 在我们的一生中,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总会有低谷出现,甚至我们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遇到比这个更低的低谷,那就让它这么一直低下去吗?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只要你真的付出行动,你就还有希望。 以下这段是转载: 建议大家去看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会很震撼,那是据美国80年代的真人真事改编的,有时候你没动力,是你没被逼到绝境。绝境有时是客观环境逼你的,有时是你逼自己的,不要等到环境逼着要淘汰你的时候才去改变,要先居安思危,逼自己去改变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不愿吃的苦。 主人公原来是一个医疗器械推销员,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向上,富有爱心和沟通能力,但由于所推销产品的局限性,销路不佳,导致生活窘迫。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他想尽办法谋取到了一个金融投资公司的实习生职位,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实习培训。在这艰难的6个月中,他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从头学起,没有基础,没有人脉,更要命的是:没有薪水。在这艰难的6个月中,他要玩命的把1本本的书塞到脑子里去,要抚养孩子,要负担家用,要承受妻子的不辞而别。最艰难的时候,他被房东赶了出来,救济所里也没有等到床位,在寒冷的冬天,带着他心爱的孩子住在地铁的厕所里。他用极大的热情和乐观精神将这一切变成了一个童话故事,让他的孩子觉得这一切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冒险游戏,但在孩子满足的睡去后,他努力的压制住自己的呜咽,泪流满面。他所做的其实是一场赌博,用自己的全部所有去赌一个六个月后仅1/20的赢取幸福的机会。但对幸福的渴求让他甘于冒险,甘于忍辱负重,全力以赴。他是成功者,这不仅仅在于他最后真正赢得了证券投资商的工作,并最终拥有了价值也许上千万美元的公司,更在于他对幸福生活的孜孜以求,以及在任何困境中迎难而上、努力不辍,并一直保持对乐观、积极生活态度的精神。 卡内基说过:“如果这世上真正存在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它便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我想这部电影便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什么是这个世上最有价值的东西? 那就是你的“责任”。 很多时候,对我们来说,最有价值的不是梦想,而是责任…… 就象我常常劝女孩子多吃一点时所说的话,你不吃,孩子也要吃呀,孩子是无辜的…… |
TO不由 谢谢你的回复,要不这个帖子不热闹。 看了你的回复,我感觉是不是我和我身边的人都是乡下人了,就你是城里人了…… 再认真回一次吧,不是为了我,是为了你别误导大家…… 我的目标市场在哪里? ---------------------------------------------------------------------------------------------------------------------------------- 人事部调查数据:六成应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胡锦涛 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呵呵,我的目标市场是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工作两三年的职场新人,是我在帖子开头就点明的普通人。 这是一个“很大但潜力更大的细分市场”…… 比如说你自己吧,你说了很多很多你自己骄傲的事情,但归结到一点,你最自信的——或说你自觉你最大的竞争优势所在——是你对办公软件的熟悉,除此你就是在用很多例子来证明你熟悉到什么程度了(这个叫支持点对吧)。 至于你说的文件,噢,天呐,我可是著名的电脑白痴。ppt和excel用的一塌糊涂,但这方面能力的缺乏从来也没耽误过我的工作(曾有短短两星期出了一点点问题)。借用你的说话方式:或许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呵呵呵呵。 说实话,你后面的一大堆所谓道道,没有任何实战价值。因为企业高层也好,你想服务的消费者(或者客户)也好,没人对这些感兴趣。他们希望你能为他们解决问题,他们要你提供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反复告诉他们“我能解决”。 ------------------------------------------------------------------------------------------------------------------------------ 《赢在中国》中所比拼的任务,其实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很普通的,没看到他们坐在那里搞投融资方案吧。我拿OFFICE做例子,这是因为这是职场新人的基本功,这是所谓白领在工作中要使用的基本工具。而且这个东西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如果自己摸索,也是很难的,而一旦形成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与工作细节。能认真专门的去学一下,为什么不可以?而且对一种软件的钻研直接可以学习软件所带来的职业化思维方式与工作习惯。你认为微软的重要产品OFFICE那么不值一提?你知道不知道有个从微软出来的培训师受邀在各大公司里专门讲OFFICE,一天的讲课费是8000元/30人左右?排课排到一个月后去了? 我现在是针对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来说的,你要我说什么?到这里谈品牌识别与产品线规划?谈中小食品企业发展战略及策略?这是一个成长经历帖,不是一个技术教育帖…… 在这里我是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说我最初的成长过程中总结的,年青人马上应该去做,去掌握的职场上要用到的必要的东西,要经历的可能的路…… 你把你摆在一个很高端的地方,说这些没用。那说什么有用呢? 现在看这帖子的大多是职场新人,他们甚至缺乏客观的分析能力,你这样说,甚至会误导他们,以为成长需要的是高深的技巧,而忽略基本功的训练。打拳先站桩,达芬奇先画鸡蛋,以前当学徒,先打三年杂,你觉得这些都是故事我就真没办法了,这些一方面是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磨他们的性子,你坐都坐不住,你还学什么东西呀…… 关于我的方法,“如果在三个月里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是我亲身经历过两年变化的,同样,我身边认真使用这个方法的人,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请你先把文章看完,看仔细,看懂,确实我说的很粗浅,确实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想说的太细、太清楚,但这并不是你否定我的理由…… 如果你有更好的、更有效的,更高级的东西,我真心邀请你,系统的做一篇实战的技术帖吧,把你想说的说出来,我相信读者会更欢迎你这样做…… 否则你这叫故作高深,叫装B…… 你是从事什么行业什么专业的呀?我们在说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事,不知道你怎么没看明白? 所有企业都要面对大众做广告推广自己的品牌么? 甲骨文是什么公司谁晓得?它也需要这样做么?生产汽车雨刷器的公司,也需要么?高端咨询公司,需要么?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这样的服务?你清楚么? -------------------------------------------------------------------------------------------------------- 你的方案压根是在忽悠么,呵呵呵呵 越是大企业,越是在推广一种价值。 我们常说的打广告是指打给买我们产品的人看的。但是这只是断章取义的理解,否则很多企业不是民用品,那他为什么还是要请广告公司为他服务呢? 我说点专业的吧,营销4PS(你别说4PS过时了哦,这还是基础理论!)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大家常看到的广告只是属于促销领域,但是我们做品牌策划和打广告是两回事,品牌是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精神产品,是属于产品领域。所以,只要是大公司,即使他不直接生产民用品,他都有品牌传播的需要,他都需要向外界传达他的价值理念,他同样会打广告,只不过他的广告受众不象民用品那样只是消费者,他的受众包括投资人、应聘者、经销商、政府、社区……中央台里,各地政府都天天在打广告,《同一首歌》就是各地政府的一个大广告,你看不明白呀?好莱坞天天都在给美国打广告,你不看电影的呀?重工业企业打电视广告更多了,你没看凤凰卫视呀?ORACLE不打广告吗?你不看报纸的吗?各大企业进高校开招聘宣讲会,那不是做广告呀? 你的方案压根是在忽悠么,呵呵呵呵 ----------------------------------------------------------------------------- 我又想问你了,你不知道的,你不能做到的,并不是代表别人就不知道和做不到的。 你是不是从小都第一名,门门都满分?你怎么不去想想你身边的比你优秀的人,为什么他想得到做得到,而你却想不到做不到? 我在我的专业里谁都感觉到我自信满满,让人放心,但是在我在专业之外,我肯定不会装作自信,免得说出来遭到同行的耻笑。 呵呵,偏偏我的方案就是给大公司用的主题推广方案,现在定的是下周二左右去北京见中国500强排名前十位的大企业见广告负责人,做提案,那边已经有意向了,呵呵,是真的。 你如果足够高端了,你为什么就不懂得客观一点?多提建设性意见?你在工作中也这样吗?你觉得不对,你就提出解决方案呀…… 关于我的职业规划 ------------------------------------------- 呵呵,我现在都有使命感了,你有吗? 你确实不知道什么是反馈。也没有接受过多少反馈,如是。 ------------------------------------------- 我无语了。你当你是上帝了。 |
2000年8月:一年改变一生 过了年,资料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辞了职,用自己剩下的钱买了一台电脑,开始了我第一本书的写作。谢谢父母,只要我有事做,不闲着,他们还是不反对的。 只是现在应该还不是说“写作”,而是“编辑”,剪切加复制加整理。其实社科类的书,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只是看你的观点是不是新颖,角度是不是独特,逻辑是不是清晰,文字是不是精练,案例是不是时效…… 之前没有,之后也很少有了,同一个问题,我看了十几本不同的书,看了上百万字的资料,这个过程中,归纳、对比、分解、重组的分析整理却使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整整写了两个半月,每天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刚开始一个星期的时候,手打字痛的手都伸不直,然后半个月之后,手再也不痛了,打字速度极快了,而且WORD功能开发的越来越好,每天都要完成五千字的编辑与写作任务,一遍遍的归纳、对比、分解、重组……我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没钱了,我的钱都买了电脑了,我无论如何都要拼命了…… 书的初稿写完后,错别字连篇,标点不对,逻辑有问题,初习写作的人该犯的一切问题我都犯了,但我知道这本书出不出版已经不重要了,我知道我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本来我都已经准备好老死在湘潭了,但是谁都没想到的是,在写这本书的几个月中,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湘潭又容不下我了……而这个变化是我的父母、后来我兼职的公司的老板,甚至是我自己,都感觉到的我身上巨大的变化。每天近十个小时的高强度归纳、对比、分解、重组,除了电脑技能之外,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表达能力越来越强,分析能力越来越强,全局性越来越强,而思维的发散性越来越强,逻辑的结构性越来越强。写书的过程让我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尽管我仍没明确找到未来的方向,但是我找到了改变的方法和信心。这也就是我在《如果在三个月里获得三年工作经验》中所提到的行业分析报告,这个报告与你未来从事什么职业并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关系,但是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它关系的是你的基本功、你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提升。 我是怎么编书的? 1. 大概明确你想写哪方面的内容,找到几个关键词,然后上网搜相关的文章。 2. 大量收集文章,在这个过程中由关键词到关联词,搜集原来你不知道的相关文章,这甚至能让你改变最初的写作方向。 3. 把文章归类于不同的文件夹中,然后把不同文件夹中的文章中的内容合并同类项,把重复的内容删掉。 4. 把合并后的文章归纳到一个大标题,然后根据合并同类型后的内容归纳到一个一个小标题,然后按逻辑顺序排列小标题,然后把内容整理,浓缩。在浓缩的过程中,不断重新归纳小标题。在这个过程中,你又会发现很多关键词,然后在网上搜索这些关键词,你会慢慢找到原来你不知道的关联词,一步一步将文章各关键词之间的空档连上,形成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 5. 参考同类文章列出大致的逻辑提纲,列出结构性标题。然后根据你整理后的各个文章的大标题,找到一个全新的角度,然后按你想诉求的重点重列提纲,这时你会发现你需要重新归纳大标题,一步一步由结构性标题转为主题性标题,从而引导全文的逻辑结构。 6. 对全文进行第二遍修改,从头改到尾,在这个过程中,你又会重复以上重新归纳、重排结构、明确定义、精练文字的过程。 7. 然后对全文进行第三遍修改,重复以上过程,最大程度的突出重点、舍弃多余的内容,使文章的主题更突出,逻辑更清晰,同时最大程度精练文字,修改修辞手法,校对错别字及标点…… 8. 当全文正文部分修改完成后,如果你想再上一层楼,再根据核心思想寻找形象化的主题形式,再对文章进行修改,比如说《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个自动自发主动面对变化的道理通过迷宫中的几字小老鼠来表现…… 在最初的职业技能中,信息的收集与归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能力。专业的差距往往是在专业之外,知识改变气质,运用提升能力,眼界才最终决定未来!我现在上网的话,除了看新闻,基本就是泡天涯了,我觉得“天涯+谷歌”,以“天涯”的全方位,加上“谷歌”的不作恶非商业化搜索导向,你可以深入了解很多很多东西。切记,不要只泡一个版块,如果不能文史哲打通,文科也就是个行政,理科也就是个技师…… 初稿差不多时,我顺利的找到一份半天的广告策划工作,工资比原来上全天班还高,其间写了几个很好的方案。 一个丰胸产品的经销商找到我们公司,当时已经有了一堆丰胸产品的好广告了,比如说“做女人挺好”、“挺有道理”、“做一个男人无法一手掌握的女人”……我分析了它们都是针对年青女性吸引男性进行诉求,同质化够激烈了。那我想想三四十岁的女性市场吧,这个时候她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于是我写了“妈妈是孩子爱过的第一个女人”,把“女性美”转化为“母性美”,结果经销商把广告一传到广州总部,那边马上问了我的电话一个电话打到我家里,跟我谈能不能去他那里上班的问题,后来在株洲开招商会还专门请我去跟我谈……(自信心还没有恢复,书还没写完,深圳还留有后怕,最终没去。) 当时食用油都诉求“高烟点”的品质,广告片打的是“我家厨房着火了”,你卖灭火器的呀?我帮经销商写的条幅是“满身油烟味,谈何男人味。满身油烟味,哪来的女人味”,这么好的创意用来做条幅了,真是命不好呀…… 在此期间,我也看了一本很好的书,舒尔兹•田纳本、劳特朋合著的《整合营销传播》,这是一本改变我人生的书,中间有一个很好的概念“在传播中,形式与内容一样重要”,这个概念很重要,建议大家去看看这本书,认真看,看懂,这些和《金字塔原理》一样,都是一些改变思维方式的原理,哪个专业和行业都需要的。 在整合营销理论的引导下,我写了几个不错的方案。 当时湘潭的电视报玩不下去了,想找湘潭移动拉业务,开个专版什么的,我提出的方案是湘潭移动收购湘潭电视报,然后把电视报改成AB面,A面还是湘潭电视报,B面是湘潭移动报,然后向湘潭移动所有用户免费发送,然后以这个高端人群吸引广告商,做成湘潭的DM直邮娱乐与精品购物指南…… 我还做了一个长株潭一体化城市交汇中心 角的“物流中心、山水城市、品牌舞台”的区域定位方案,我想把“ 角”由“物流中心”形成“产业配件中心……”,进而仓库区前馆后仓打造成“企业品牌展示舞台”……现在看了都佩服自己……看得客户说没想到湘潭还有这样的人……我想过去市政府门口堵市长的车,没敢,要是堵了多好呀,呵呵……虽然这只是一个23岁的年青人的纸上谈兵,但是我知道我在思维上资源整合的能力有了多大的提高。 但是人生还是没有变,还是只有那么点钱。经常一个人出门走走,弱弱的买一瓶啤酒,坐在操场里喝完。但是我知道,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我是一个天才”! 这一年,我对我兼职的小公司的老板印象很深。比我大一两岁吧,我来的时候公司刚走出困境,那时公司每天关着门怕债主讨债,不知道从哪里搞来钱刚渡过难关吧,我来公司时公司也没什么业务,只有他、我、一个色盲的设计师(真的,每次做完设计后问我颜色对不对)、两个兼职的业务员。但是他坚持住了,后来听朋友说,他很低三下四的到处拉关系,很忍气吞声的去讨好大客户,最后终于让公司重振旗鼓。两年后,他开着车来长沙,请我喝茶,想再合作……大丈夫能屈能伸,我注定做不到这一点,我不会求人,我可以忍,但是我不会有笑容,我恃才傲物,我肯定是给曹操杀了的那个…… 这一年的强化写作真的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也是我提出“三个月获得三年工作经验”的由来。对于年青人,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只能改变气质。只有把知识通过运用转化为能力才能改变你的命运,如果你想做一个白领,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资源整合的逻辑思维、工作的高效率都是必须的,而这些都只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你真的象我这样坚持三个月,你真的可以看到自己惊人的变化……很多时候,混三年,真的还不如拼命三个月。 |
随后的故事开始慢慢逼近我现在的生活圈子了,本故事纯属个人主观角度描述,请在对号入座前原谅我没让你审稿,反正不好的我都不会写进来,但是如果我写的你没有你自己想象的好,那不要怪我哦,我在大家眼中,也没有我照镜子时那样帅的……呵呵…… |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下一页[8] 尾页[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