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职场天地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正文阅读

[职场天地]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作者:小呀小轻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机缘巧合之下在天涯逛了许久,也看了很多别人写的帖子,感慨不少。其实我一直是一个更习惯看别人记录或者倾听的被动的人,很少自己去主动表达或者发帖,不过看多了大家的倾诉剖白,内心中也有所悸动,想着自己也写点什么。我动笔写这个帖子,主要就是想真正发自内心的去回顾一下至今为止我的人生,可回忆人生并不像是重播影片,做不到剧情连贯,所以就回想到哪里写哪里,估计会比较零散琐碎,可能会让诸位看的有点跳跃,不过随心之作也正是这样,不是吗?
    说是要回顾往昔,但瞬间回忆起的过去太多太杂,一时之间有点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出于一个毕业了几年的社畜身份考虑,先写写印象比较深刻的第一份工作吧。
    我在学校期间学习的专业是会展,关于为何要选择这个专业,以及在校学习期间其实也有不少可以写的,不过那等到以后再说吧。回到正题,我的第一份工作可以说的上是专业对口,刚好就是展会相关的行业,只不过工作岗位不太如意,是在一家国际会展公司里做电话销售。这份工作就是属于大方向完全贴合,但是是这个行业里的最基层。单论行业,我很喜欢会展这个行业,我个人的闲暇时间中,有一大半的时候都是泡在各各样的展会或者展馆里,但是对于电话销售这个岗位——其实就是基础销售,我实在是不是很喜欢。
    那个时候选择入职以后,其实对于销售岗的困难有所想象,这个岗位对我来说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但是同时也是个基础岗,上手难度不是很大,属于是一个做起来很简单,做好很难的工作。作为一个销售,最大的压力无疑是没有出单,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一样。因为长时间没有出单,毫不意外的,我被上司约谈了。虽然是被约谈,但是幸运的是我当时的上司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并没有责骂我或者是怎样,更多的是询问我是否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但是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办法告诉他我遇到了什么困难。
    是的,有时候现实就是很荒诞,明明很多事情就是无法完成无法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发展,可是当别人或者自己去探寻为什么无法完成的时候,原因却不是那么容易找到。找不到原因,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修改,事情只能就这样糟糕的发展下去。就这样,我那段时间的压力很大。我无法面对上司善意的询问,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就是做不好这些明明别人都能做好的事情,也无法和打电话了解我现状的父亲好好解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很快就让我心态崩了。
    写到这里,仍能回想起当时的糟糕心态,看了看篇幅也不短了,就先写到这里吧,下次再来写写我当时是如何度过那段时间的。
    今日落笔稍微有些沉重,虽然早已度过那段时间,但现在仔细回想,还是少不了有些复杂情感。我既有些后怕当时那种崩溃的心态,恐再次深陷其中,又有点庆幸,庆幸自己在很早的时候就渡过了那样的问题,庆幸自己短时间内很快的就调整了过来,而不是深陷其中。
    之前的描写其实对于当时的窘况也有所提及了,总结一下当时的情况,我会陷入那样的糟糕心态其实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一种现实和想象不同导致的巨大心理误差——自己明明在学校的时候算是能力出众,在面对第一份工作的时候难免内心有些期许,虽然不至于第一份工作就如何如何的出人头地,但也从未想过会如此的艰难困苦;第二则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烦闷——现实成果已经表明了自己的不足,但自己却对于如何克服没有一点头绪,甚至连自己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都找不到。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心理,当你出现问题又找不到问题根源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哪里都是问题。我当时也是这样的,下班前刚刚被约谈过,内心全是失落,晚上接到父亲的电话,同样提及的也是这个问题。从道理上来讲,我知道遇到困难要努力找到源头去解决,但从感情上来讲,我又忍不住的感到委屈。造成当前的状态也实非我愿,可事情发生后,所有来自外界的声音都在催促着我快速做出反应,拿出对策,试图让我在一瞬间就将所有困难克服,重现变得优秀有能力。
    就这样,我心态崩溃了。有的人崩溃是对外的歇斯底里,而我的崩溃则更多的是对于自身的否定。我很快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而这种心态也很快就通过语言传达给了正在和我通话的父亲那里。
    我听着电话,能够感受到电话那头父亲的生气和失望,但也许是也感知到了我的情绪不对,父亲的语气也略带安抚。当时具体说了什么,现在我已经回顾不清了,脑海中只能清晰的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仅剩的理智告诉自己,这个时候的我已经不是很适合再去听从外界的话语了,于是我暂停了每晚照例的交流学习,上班不能请假,但我也尽量在白天工作的时候防空自己的思维,专心投注在略带机械化的打电话行为上。
    花费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做了对我自己而言很漫长的心理剖析,我最终恢复了原有的状态。虽然这份电话销售的工作最终也还是没能继续下去,但光是这段克服心理状态的经历对我而言已经受益良多。
    到这里为止,也算是完整回顾完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经历,至于具体的克服过程等我回忆回忆再写好了。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吧,大家下次见。
    最近几天天津疫情又严重起来了,基本上每天都要早上六点起来做核酸检查,因为小区管控也出不去,就在社区里当了志愿者,这段时间虽然找工作因为疫情的原因没什么进展,但是作息健康了不少,至少每天早上都要早起,连周末也不例外,也算是好事了。
    今天本来是想要接着上次的内容继续写心理克服过程的,但可能因为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回想起来有点吃力,也可能是因为没有触及到合适的回忆触发点吧,感觉不是很适合强迫自己去落笔描写,那样就略显刻意了,也不一定就是我当时的真实情况,于是打算先放放这段记忆,写写别的。
    可能是因为主动回忆的行为太多,虽然没有回忆出我原本想要回顾的记忆,但是也触发了不少我小的时候的久远记忆。今天就落笔写写这些吧。其实我小的时候和现在的样子还是差很多的,别的正常变化不提,性格方面可以说是完全变了,说是和现在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不算是夸张。
    我小时候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小孩子,这种听话现在回顾起来,感觉更像是逆来顺受。小时候的记忆里并没有什么自己主动调皮去做什么事情的场景,在回忆中的自己,通常是被别人指使着去做一些事情,容易被欺负,很轻易就妥协。可能也确实因为小时候的性格太温顺了,我爸妈也实行了一些举措希望能够让我改变,比如带我去爬山,强迫我和他们一起翻墙等等。这些行为回忆起来很有趣,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又一个可怕的要命的挑战,我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次翻墙的时候,我因为害怕坐在墙头哇哇大哭,最终那个墙也不是我自己翻过去的,而是过路的被我的哭声吸引过来的大爷把我抱着翻过去的。
    那个时候我应该是在上小学,其实我当时也因为性格的问题在学校也被男同学欺负过,这个情况我其实并没有和爸妈说过,但父亲应该也是能从我平时的反应有所感知,所以也不断的在空闲时间去带我做一些类似于“翻墙”的挑战,试图改变我的这个毛病。老实讲,那个年纪的我根本就不懂怎么去改变自己,但是内心里对于父母的权威认同又让我不敢去反抗父亲的决定,所以那个时候我学会了撒谎。明明在学校里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是我会刻意去和父母说一些自己在学校怎样怎样的谎话,试图以此来证明自己确实发生了改变,在向着他们理想中的性格转变。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谎话说多了自己也就相信了,我的性格在不知不觉中竟也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我自身感知不到,但等到一段时间之后,我才会突然发现,好像自己不一样了。而这种不一样,又因为参加了一个特别的训练营而加强显现了。
    不知道你们小的时候有没有参加过那种夏令营,就是差不多一周多的时间,一群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聚在一个特别的基地,然后去参加一些夏令营组织的团体活动,当时也叫个人素质教育培训什么的。我当时就是参加了这种性质的夏令营,而且在我往后的学生生涯中,这个特训营也一直陪伴着我,老实讲,我确实从这个特训营中得到了很多,现在回顾起来,更像是通过参加这个特训营,让我打开了认识自己的窗口。
    看了看写的也不少了,今天就先到这里。特训营的事情还有很多可以写的,待我一点一点回顾吧。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估计很多人都在今天忙碌着准备第二天上班或者上学的事宜吧?我也凑一下热闹,做个勤劳的更新的人,来继续写一写我自己的故事。
    上次写到回忆童年,提到了一个特训营,我说是它帮助我打开了认识自己的窗口,其实这句话不是很准确,因为真正起很大作用的不是那一期特训营,而是组织那个特训营的机构,我通过那期特训营,和这个机构产生了交集,以至于以后也在不断参加这个机构的相关活动,其中就包括那个曾经占据了我周末主要时间的活动——天骄少年军。
    先来说说那个一切的起因,特训营吧。特训营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不过说夏令营应该很多人都有听说过,是的,就是那种经常在暑假和寒假出现的,时长至少一周左右,然后参加的孩子会集中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场地中,每天有安排不同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来帮助孩子成长——这些项目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素质教育。
    我小的时候和现在不同,也许是因为我老家所在的城市也不是什么大城市的缘故,素质教育是一个很新的词,少有机构涉及,现在去回忆,其实已经记不清是怎么发现特训营的信息的了,估计应该还是老爹收集的信息,他总是能给我一些新奇的信息,这一点现在也是一样。总之,当时还年纪不大的我去参加了这个特训营。那个时候参加特训营的时候,我只是众多参加的孩子之一,那些项目对我来说很新奇,而我也确实全身心的投入了那些项目中,感受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现在想想,这个特训营就是当时我的一个打破舒适圈的外因吧,在这个特训营中,我也有一些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地方,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过家,在同期的小姑娘晚上因为想家流泪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第二天的活动。特训营里我的年纪算是中间的,有年纪比我大的,也有年纪比我小的,现在想想,好像当时在特训营中也并没有什么特别顺从大年纪孩子的感觉,像是年龄模糊化了一样,大家都是一样的人相互相处。上一期说过,我曾经通过撒谎的方式向我的父母描述了我理想中的自己应有的状态,但神奇的是,这种状态在这个特训营中居然得到了微妙的实现——通过这个特训营,我开始逐渐脱离虚假想象的怪圈,并产生了一些自己的小骄傲。
    训练营结束之后,我和训练营的主教练也建立了很好的联系,这份联系也在之后的不断参加活动中一步一步加深,回想一下,那位主教练应该是我当时除了家长以外唯一的一个平等沟通的大人,也是在这个沟通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的思维很多时候是更加靠拢成熟的大人,而不是孩子。但可惜的是我从年龄和阅历上来讲仍旧是个孩子,所以很多思维想法也只能是想法,实际去做的时候并不能达成理想的状态,总是有些缺憾。
    训练营只在寒暑假的时候开展,那位主教练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开展了新的活动安排,就是前面我提到过的天骄少年军的概念,他准备了很多类似于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在周末的一天,用差不多半天的时间,去组织一些孩子的活动。活动内容很多样,有参观博物馆,有徒步,也有很多公益性的活动,我自然也是参与其中。在少年军中,我不知不觉成为了那个年龄最大的大孩子,原本在学校中不是很明显的我,却在少年军这个小团体中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色彩,逐渐成为了少年军中拔尖的人。在参加了好几轮活动后,我从少年军参与者的身份变成了助教。
    其实,我当时参加的少年军活动中,我也并不是每个活动都如鱼得水表现优秀,有一项活动就很让我苦手,也是这项活动,让我至今都很记忆深刻。这项活动叫报纸义卖,活动内容很简单,就是向过往的行人售卖报纸,但是这个活动的重点不仅仅是售卖报纸,而是义卖。也就是说,售卖报纸的我们不是承担的报童的角色,而是要通过售卖报纸的方式向过往的行人解释,售卖报纸只是一个媒介,实际上所得的金额会成为义卖所得,全部捐出去。
    这个活动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活动,一方面,售卖报纸的行为可以促进参加活动的孩子提升和陌生人沟通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得到的钱款也可以捐出去帮到有需要的人。不过对于参与活动的我来说,这算不上是什么好活动。第一次接触这个活动的时候,我理解起来活动规则很快,当时并没有很大的感触,可得到报纸分到自己手里,真正开始的时候,才感觉到困难。
    我抱着报纸在街上反反复复的走着,看着过往的行人,观察他们脸上的神情,在脑海中不断预想着我拦下对方以后,对方可能会做出的反应,然后又根据我的设想来做出判断,这个行人不合适去拦下。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我手中的报纸并没有任何变化。第一次报纸义卖活动,就在我的惨败中落幕。
    针对这个结果,我的心态非常失落。这种失落不仅仅是针对这个项目的,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不完美的现实的失落——我明明应该是一个所有项目都完成的很好的优秀队员,可却在这项活动上做的这么差,甚至不能算是一般,而是垫底的存在。
    可能是我的失落过于明显,当时的教练并没有对于我的垫底做出什么评价,父亲也打趣的安慰我说,人总是会有不擅长的方面的,说不定这项不擅长也可以让其他人心理平衡。这些安慰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确实起到了作用,但是老实讲,这个项目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我的心理阴影,一听到当天的活动是它,我都会很紧张和忐忑。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的情况。当天我还是仍旧在克服着自己的顾虑,拦住行人进行义卖,也许是幸运,那天我拦下了一个很爽快的路人。对方很耐心的驻足,听完我的讲述后,很痛快的掏出了10块钱买下了那份报纸。我傻站在原地,震惊到我的不仅仅是对方爽快的买下报纸这件事,更是对方付出了10块来购买这件事,毕竟在我的预想中,这位路人看起来很凶,可能根本不会听我说完,也更不可能会花10块钱来买下我的这份报纸。正是因为这次经历,让我突然意识到,事情的发展并非是我的所想的那样,我预想中的那些困难只会阻碍我前进的步伐,他们甚至不会出现在实际情况中。
    心结解开了,我很快也在这项活动中表现良好,虽然我还是无法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但也已经步入前列了。得到这样的结果,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我深知,自己并没有那种可以把一份报纸卖出上百的能力和天赋,突破自己完成任务,甚至还能售卖出额外的份额,已经是我做的很好的表现了。
    回忆到此处,才发现原来小的时候我就有同样的问题,现在其实也是一样,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总是喜欢思考很多,顾虑很多,往好里说,是思虑周全计划谨慎,可这同时也是做事瞻前顾后,总是会在想象里就给自己竖起无数实际可能并不存在的困难高墙。
    少年军活动到后期,我成为了助教,身份开始脱离参与者,成为了一个半组织者。当时我成为助教的决定,是教练看到我的参与和活动表现后产生的想法,我自然也成为了助教制度的第一个小白鼠。这是对我的肯定,也同时是给我的挑战。没有前例可以参考,助教名为教练,但其实并不完全是教练,如何在教练和参与活动的孩子之间平衡,正是助教这个角色需要承担和考量的内容,当然,这点也是我在实际以助教这个身份参与活动了一段时间后,才感知到的。
    成为助教后,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与之前的不同,那些曾经参加过很熟悉的活动项目在我眼中重新变了个样子,我不再是活动的参与者,而是活动的维护者,我的行为内容也变成了如何更好的引导参与活动的孩子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
    幸运的是,这样的活动内容也没有让我感觉到苦手,也许正是因为思维方面更加偏向成熟大人的缘故,我处理相关事情的思维和方法也在逐渐向着教练们靠拢,而我的实际的年龄身份又是我的优势,让我和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更加贴近,可以说,这段长期的助教经历,培养了我在和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的一些能力,也许正是因为这点,才让我在和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像是一个大姐姐的角色,朋友有什么苦闷和烦恼也很愿意找我来倾诉,寻求我的意见,这点也是我很自豪的特质啦。
    少年军和特训营的内容差不多就是这些啦,回忆的时候不觉得,可写下来以后才发现原来也不少,算得上是一个长篇更新了,哈哈。也许是这段回忆的缘故,很多年少的时光也逐渐浮出脑海,接下来的内容也许会顺着这个时间线继续去写一写我年少的故事吧。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吧,大家下次见。
    不知不觉间,又快到周末了,对于很多人来说,经历了上周连着上七天班的痛苦,应该很期待这周的周末吧?虽然我没有在上班,不过我也一样期待周末哈哈哈,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迎接周末,今天就来继续更新啦,毕竟掐指一算,也到更新的时候了嘛。
    上次的更新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其实也不能说是小时候了,应该算是年轻时候,说起小时候这个词,总感觉更适合用来形容还没有上学或者是上小学的年纪,少年军可以说是贯穿了我的整个初高中时期了,那个时候只要是周末,必然会花上一天的时间赶到市里去参加少年军活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高三。
    高三嘛,相信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其实学校为了最后的冲刺,很多时候周末的休息时间是不能保证的,我作为学生,自然是没有办法违抗学校的安排,现在仔细想想,说不定我现在找工作执着于双休的思想,从那个时候就有所体现了。
    不知道大家的高三是怎么度过的,但是对我而言,高三时期其实并没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很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实讲,我这个人不属于那种会为了一个东西付出一切牺牲一切的人,即使是像这种被外界断言会影响到我一生的事件也不例外。可能这点很多人会不理解,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当下,就好比现在有很多人喊着“先苦后甜”的口号,拼命加班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在前期积累下足够钱财,然后在某个年纪的时候彻底辞职不工作,靠着前几年的那些积蓄再去好好生活。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去评判这种生活好或者不好,但是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对我来说,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但生活不可以为了工作而牺牲。我这里提到的生活不是那些什么高消费的生活,那是一种被网络环境有意引导的消费主义,我所说的生活,是一种自我融洽的生活。哪怕就是为了能够在周末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坐在阳台晒晒太阳,我也会要求工作可以双休,这也算是我个人执念的一种生活质量吧。
    说远了,回到我的过去回忆。高三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迎接的就是高考,说实话,我不是个很聪明的人,也不是很适合中国的这种应试教育,成绩在班级里算是中上等,就属于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平时的成绩都在班里的中游,但是偶尔会有一两个阶段,成绩很好,一下子就可以提升到班级前列。从我现在的角度去回顾,也许可以给我自己当时的学习情况命名为灵感泵发式的成绩,当这一阶段教授的课程内容正好对上我的思维的时候,我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如果没有对上的时候,我就会学的很吃力。
    理所当然的,我的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现在其实已经回想不清楚当时是什么层次的分数了,但是得知那个分数之后,我和父亲商量了一下,决定复读。这其实又是我当时一个离经叛道的选择,选择复读一年已经是很特别的选择了,选择在家自己复读更是让别人无法理解,但是对我而言,做出这个选择却是很明确且坚定的。对我这个人来说,我很讨厌被人强制的管着,尤其是那种近似于剥夺人身自由的管束,而实际上,所有的复读学校都是这样。似乎对于这些学校来说,来上学的学生就已经是人生的失败者了,需要通过像监狱一样严格的管束来修正他们身上的错误。可实际上,我也只不过是没有在大众都在走的大路的一个路口上没有别人走的那么快罢了,离得大部分的人群远了一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知道上复读学校这行为是和我复读的目的相悖的。复读学校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让学生真正搞懂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高分数,而我选择复读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想要搞懂课本上的知识,这一点,复读学校无法帮我做到。
    写到这里,也许会有很多人皱起眉头了吧?我知道对于大众来说,其实学生时代分数就是一切,但是分数对我不是一切。同时我也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分数对我过多责骂或者是惩罚,这也是我幸运的地方,我想,也正是因为我的家庭环境,才让我这么个奇葩可以独特的生长到现在。在我家里,主要管我学习和成长的是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其实是偏向于传统的思想的,但是幸运的是母亲也并没有反对我的自由成长,甚至有的时候也会被我和父亲的说法带偏,做很多奇特的决定和行为,可以说是人以群分啦哈哈哈。不过我很珍惜这种特别,人活于世,谁规定了一定就要像多数人一样活着呢?更何况,我自认是比这世上的大部分人活的更加自在和通透的,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点小骄傲了,也正是这些骄傲,支撑着我,让我不愿意向很多所谓约定俗称的事物低头。
    回到当年,我复读了一年,然后再次参加了高考。走出考场的时候,心态其实很平静,没有什么忐忑或者说是紧张期待。之后就等待出成绩,然后选择专业和学校这些。这次复读之后的成绩其实还是不是很高,能上本科,但是没有办法做出很好的选择了。当时查出分数的时候,我是第一个离开电脑去翻书挑选专业和学校的人。因为在之前就根据不同的分段情况做了详细的大致规划,所以很容易的就进入了选择阶段,不再需要大海捞针的去挑选学校和专业。
    我当时没有考虑很久时间,很快就做出了决定。首先,我选择去大专,而不是三本。我清楚的知道三本可以带来什么,很多人选择承担三本高额的学费,就是为了能够有一个本科证,可我并不打算在毕业后考研深造,对我来说,这个本科证书最大的作用没有了,我也不愿意因为我上学这件事,让家里的生活水平降低很多;再有就是当时选择的时候,我是先选择的专业,然后再选择的学校。对我来说,一个感兴趣的专业比一个好名声的学校重要很多。当时做出这种选择,其实也有点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感觉,很多人都说,当凤尾可以见识到更高层次的风景,但是也仅仅是见识而已,而当鸡头,却可以实际去参与很多事,真真切切的走到前端,从这个角度来说,当鸡头是最好选择了。
    就这样,我的择校很快就确定了,因为分数在大专这个层次也算是高分了,所以择校基本不会有意外。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父亲也和我交谈过,他说他其实也有点惊讶,我当时为什么很快就反应过来,很冷静的进行下一步。我说,因为在看到分数以后,我就已经快速接受了那个事实,为了已经成事实无法改变的事情再去耽误时间是不必要的,接下来如何选择才是重点,更何况,在得知分数之前也早已做好备案,只需要按照对应计划执行就可以了。父亲听完之后,也没有再说什么,接着和我讨论起未来的事。
    回忆到这里,我才发现其实很多我现在身上的特质,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显现了,但是那个时候我对自己的了解和剖析还不像现在这么深入,所以没发现罢了。写着写着,有一种和过去的自己交流的感觉,我想,这也是促进我继续更新这个帖子的动力吧,通过写下这些回忆,我开始逐渐清晰的见到过去的那个自己,从而更加了解现在的自己。
    不知不觉又写了一堆,看来回忆过去真的是一个大工程呀,接下来我估计会再去记忆里找一下大学期间的自己谈谈,写一写当时的故事。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吧,大家下次见。
    时间过的真快呀,一晃眼,距离上次更新又快过去一周了。最近说起来琐事确实不少,脑子里总是转悠着一两件要做的事情,细思起来确实有点让人头痛。不过这也从侧面反馈出来我在同时处理多个事件的统筹能力这方面需要加强,现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备忘录的方式让自己不忘记完成任务,也许在以后,经过锻炼能更加自如从容一些。
    顺着上次的回忆,今天出现在我笔下对话的对象,无疑就是大学时期的我了。很多人都说,大学是人生的分割线,离开大学之后,将会全面步入社会,从此再也无缘学校的“象牙塔”环境。这点对我来说,一半对一半不对。大学时期对我来说,确实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分割线,但老实讲,我并没有感觉到很明显的“象牙塔”感。也许是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大专的原因吧,比起象牙塔,它更像是一个特殊环境下的小社会,但想想,象牙塔又何尝不是一个特殊环境的小社会呢?从这点来说,纠结这个称呼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但我选择不用象牙塔这个词,是因为我确实在这段大学生活中,获得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上篇回忆中,有提到我当初高考的分数其实在大专的行列中,算是比较高的。这个“高分”也让我在进入学校的第一时间,得到了老师的一些关注。而我自己,在正式步入大学之前,针对自己的选择也有了一定觉悟——既然选择了相对较低的起点,那么我在大学以及后续的时光中,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补足起点较低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对我来说,大学生活是我第一次完全离开家庭,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会有很多不适,但是对我来说,却是适应良好。回想当时的心态,没有什么忐忑,更多的是对于新生活新事物的好奇和期待,我想,这种心态其实也是我身上优点的体现——我其实是一个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的人,但是老实讲,内心是有一些偏向稳定的想法的,也就是所谓的,更愿意待在舒适圈的人。不过这种对于舒适圈的依赖并不是很严重,只是一种下意识的选择,在遇到一些大事情的时候,我仍旧会做出决定来主动打破这个舒适圈,这一点,从我当初选择学校的时候,没有优先考虑本地的学校就可以看出——在我身上,同时也具备着一种对于新事物的求知和探索欲。
    大学生活对还是大一的我来说,全是新鲜的事物。第一次体验群体的宿舍生活,第一次体验参加学校社团,第一次真正体验那些以前只存在于老师描述中的大学生活,甚至第一次谈恋爱也发生在大学,更是在大学时期,第一次在学校环境中成为了拔尖的优等生——不仅仅是班级,更是本专业。从这些情况来说,我的大学生活确实是成功和美好的,事实也确实如此,相比我现在的状态,大学时期的我更加志得意满一些,可现在冷静的去想想,那个时候虽然看起来一切都发展的很好,但看似完美的表面下仍旧掩藏着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学校特殊环境和光环的掩盖下并不显眼,可一旦脱离了那个环境,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更是因为之前的美好状态和现实的糟糕情况形成的巨大落差,对我产生了很大的打击和影响。可是,我一点也不遗憾或者后悔,反而还有点庆幸,倒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挫折和逆境使人成长”,我只是庆幸问题出现的如此早,它发生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发生在我还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的时候。
    大学生活其实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学业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在日常生活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我的假期生活方面。前两个方面都是正常的学业生活,第三个方面则是我个人比较特殊的规划。当初选择学校的时候,之所以选择天津的学校,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天津这个城市的特殊性。天津就在北京边上,可以很方便的享受到北京首都的各种资源,但同时,天津这座城市相比起北京,更多了一些人情味和生活的感觉。在我的概念里,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都没有什么好印象。诚然,这些城市非常发达,是一线城市,但是每次当我走在北京的街头的时候,总是感觉身边的人苦着脸行色匆匆,给我一种很急促的感觉,也许发达城市就是这样的,它的夜晚也许灯火通明,但都是冷冰冰的荧光灯,没什么温度。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有人味的城市,不过,现在的社会发展也让我不得不承认,新鲜的资源和知识内容,全部都在这些一线城市。所以综合考虑之下,我选择了天津这个城市。就这样,我在天津度过了大学时光,并且毕业后也选择在天津工作生活。
    说回大学时期。那个时候,每到假期,我的安排都不是像其他人一样,选择去旅游或者是回家,而是去北京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我当时参加的培训,全部是很新奇的东西,现在想想,仍旧觉得自己那些培训的生活受益良多,虽然这些内容现在还无法为我带来什么实际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对我的成长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的内容主要是回忆大学,假期的培训就不过多提及了。说回大学生活,不知道大家在上大学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但是我当时所在的班级,基本上同学们的心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随波逐流类。这类人也会认真上课,但是对于课程内容是否掌握和了解并没有什么过高的自我标准,他们对于这个专业学习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说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左不过是上学罢了。第二类,敷衍了事类。这类人目的十分明确,过完大学生活,最终拿到毕业证。上课听讲是不可能的,期末考试更是过了就行,万一挂科了,补考能过也行。第三类,认真学习类。我自己就是这第三类人。确实很喜欢这个专业,并且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也是想要真正掌握学习的。对我来说,完成任务不是目标,优秀的完成任务才是目标。也正是这种区别,让我差不多成为了当时班级中的独行侠。
    也许大专的学习氛围确实一般,当时在学校生活的我,并没有找到多少和我一样的“同行者”。但是我也并没有因为这样就成为大学里的独行侠,正相反,我在这种情况中逐渐明悟了如何去维持一种恰当的社交。老实讲,从我个人的性格来说,是一个比较特别和有主见的人。我不会因为孤独而感到寂寞,更不如说,自己一个人会让我更加自在和坦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自己就可以掌握所有的变量。但同时,我也知道,人的本质是群居动物,完全的孤独是不可取的,人需要社交,需要朋友。现在想想,也许我一直都不怎么会对外求助,也许和我的这种想法也有关系,我太习惯把所有的事情都牢牢系在自己身上了,就算和朋友相处,也更愿意成为那个帮助朋友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向朋友求助的人。
    当时在大学期间,让我意识到我必须和其他人也保持良好联系的事情,就是当时大学作业中的小组活动。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小组活动的,对最开始我来说,小组活动真的很让人苦手。我可以很好的做好自己,将自己的那部分完美完成,但是小组活动最终效果取决于小组所有人,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可以决定。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小组中的人都配合,最大程度的保证最终效果无疑是重中之重。也正是这一个一个小组活动,让我逐渐意识到,在小组活动中,意识到和你配合的队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所有的组员都和我一样,对于他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和上限。想明白这一点以后,小组中的任务再次分配的时候,就根据不同人的情况,做了不同的调整。我在大学期间有一个和我很像的朋友,都是对于专业很感兴趣,同时在面对这些作业任务的时候会很认真的去做到完美。朋友每次都会和我抱怨,说很讨厌小组活动,因为小组里面总有一些人不愿意好好做,把什么任务都丢给她来做。我告诉朋友,如果这个小组活动最终呈现的结果你并不在意,那么做好自己的内容就好了,每个人负责的部分都有署名,老师也能很清晰的分辨出你做的好的部分;但是如果你很在意最终的结果,那么就不要计较什么绝对的平等,你需要成为这个项目的掌控者,并且为这个项目付出更多的精力。这也是我所获得的东西,虽然对应而言,我所负责的内容会有所增加,但是别的成员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们也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且因为相对而言更加恰当的安排,她们也愿意更好的完成活动。
    大学期间,我还参加了社团活动。社团的招新场面大家都知道,很壮观,不过最终,我也只是加入了两个社团,一个广播社,还有一个诗书社。而没过几天,广播社我就退社了。从社团规模上来讲,广播社无疑是很大的,可以说在我当时的学校,学生社团里面,除了学生会,就是广播社了。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它第二大社的地位,导致它的部活不像是部活,更像是什么阶级层次分明的会议。
    我最开始选择报名广播社,也是因为我个人的爱好。我在初高中的时候,有参加过一段时间简短的播音主持的相关学习,虽然在参加结束之后,我并没有听当时的老师的建议,继续在这个相关行业发展,不过也因为我天生的嗓音优势,逐渐对相关的内容升起了兴趣。我参加了很多业余爱好性质的配音活动,也从网络上认识了不少和我一样爱好的人。出于这方面的兴趣,我最初设想里,广播社也会是这样的一个兴趣汇集地,所以想也不想的就报名了。不过现实总是和理想有差距,虽然在退社的时候身边的人都表示了不解,说我明明声音条件那么好,为什么不在广播社继续待下去,但我还是断然提交了退社申请。
    加入诗书社其实是一个巧合。当时还是大一的时候,中午午休的时间还是很多的,大部分的招新活动都是在一下课的那段时间,为了避开人流,我和朋友总是会稍微晚点离开食堂,那个时候,基本上广场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只有零星的几个社团会留人在展位上。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诗书社。诗书社的全名是智识诗书社,我本人是一个很喜欢传统文化的人,看到诗书这个词的时候,就有点心动了,于是上前询问社团相关内容,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参加的,还是因为当时的社长对于社团的解释。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当时的感觉还记忆犹新,我当时听完他的解释,莫名就有一种感觉,这个社团会很适合我。事实也确实如此,未来的几年,这个社团一直陪伴着我,同时这个社团也成就了我。
    大概是大二的时候吧,因为一些政策上的原因,传统文化传播相关的内容被学校重视起来了,而在学校社团中承载着“诗书社”的我们社团,无疑是组织参与相关活动的最好选择。那个时候我已经不是普通社员了,而是成为了社团的部长之一。我这个人没什么想要做领导者的念头,但是我也想要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领域,这种情况下,专门负责一个部分的部长无疑是我最好的选择。
    不谈背后那些我不了解的交锋,总之,因为我诗书社部长的身份,我也需要承担起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相关的准备工作,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件好事,本来我的专业就和组织大型活动相关,更不要说内容还是我感兴趣的领域。
    就这样,我在这些活动中慢慢或主动或被动的找到了我自己身上的优点并开始展示,诚实的讲,也是因为这个社团参与的那些活动,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身上积累的那些优点和特性,并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消失。当初离开广播社的时候,我想的是宁可再没有发声的机会,也不愿意向那些所谓的规矩妥协,但后来我在自己感兴趣和适应的诗书社中,同样得到了发声配音的机会。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才更加加深了我不愿意妥协的观念吧。
    写到这里,有关大学的回忆也告了一段落,关于我的大学,其实还有很多没有说完的,比如我大学假期的那些培训,还有大学时因为成绩表现突出而参加的那些对我意义重大的比赛和活动,不过这些内容,就放到下次去回忆吧,毕竟我人生中相对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三年,值得一写的内容还是不少的。
    那么,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吧,大家下次见。
    时间一晃,已经到十月底了,天气逐渐转凉,每天出门的时候铺面而来的冷空气都在提醒我,冬天正式到来啦。说起来最近各种商家已经开始筹备双十一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为了双十一活动而做准备呢?我倒是没有,以前双十一就很少买东西,今年更没有什么想买的了,更别提还有一堆让我感觉麻烦无比的活动任务了,双十一基本与我无关啦。
    好啦,接着上次的回忆,今天依旧是回忆我大学时期的过往。之前有提到过,我大学时期一直都属于在课上表现很好的那种学生,成绩也不错,基本上都是在我们专业的第一第二之间徘徊。也正是因为这种优秀,导致我当时接触到了很多我们专业的好的资源,这其实也是我之前说过的鸡头和凤尾理论的实际情况,成为鸡头,有的时候是真的会接触到突破自己原本等级的资源的——就这样,我被本专业的老师看中,开始了一系列的丰富校园生活。
    在我的校园生活中,影响比较大的活动主要有四件。第一件其实和我的专业没什么关系,它是由我所在的诗书社带来的。我这个人其实一直都是一种比较佛系的心态,对我而言,很多东西我掌握,是为了去满足自己,完成自己的突破,而不是为了向外界去证明或者显摆,所以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所谓的可以露面的机会,我也没什么兴趣去争取;但是同时我也是一个有些完美主义的人,如果真的遇到事情交到我手上,或者和我相关,我一定会付出努力去争取做到我所认为的最好,当然了,这点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变。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样有点消极,但对我而言,这种状态就是让我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遇上该是我的机会,我也不会放弃,而不属于我的,我又何必去强求呢?说着说着好像有点淡泊名利的感觉了哈哈哈,其实没有那么高尚,也可以理解成我比较佛系,不愿意去为了额外的东西消耗精力。
    总之,当时因为我就是诗书社中的一员,还是部长的身份,自然而然的,我就参与到了当时全校级别的诗词文化会的组织中。我虽然不是社长,但是确实因为我的专业背景,也成为了必要存在的苦力,就这样,我第一次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大型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如果在项目中想要完美体现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自己必须有全部的掌握权,也让我更清晰的认识到了我自己理想中想要到达的程度——我想要成为的是那种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对于自己正在处理执行的项目有绝对的自主权和掌控力,但是不是所有人的领导级别的身份,倒不如说,我会觉得那种第一人的领导者会很麻烦,我不愿意成为那样的人。
    回忆到这一点的时候,有必要感谢一下当时社团里的各位伙伴,我想,当时我能够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很好的呈现,很大程度也和其他人的配合有关。也是在那次活动上,我也更加认识了自己。我发现了两个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一个是脑洞。也就是所谓的创意,当时那个活动中间的诗词互动环节,大部分都是来自我的想法,当然,在实际实施中,这些想法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但是从我不断冒出的新念头这点来说,我认为自己确实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脑洞可以触发,这一点也确实在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创意文章写作中体现出来了,以后有机会的话,也许我也会把我所写的创意文章发到这里来给大家看看吧。
    第二个收获,是关于我的兴趣的。当时的情况是,在比赛的最后算分的环节,需要有一个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出演,这样不至于会让算分的这段时间空白。本来最初的决定是联系一下学校里的舞蹈社或者是什么社团,让他们出一个节目,但是在商量以后,不知怎么的,我自娱自乐的吹笛子这一技能就被提了出来,最终被敲定成为那个节目。
    最开始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我内心是比较忐忑的,因为我一直觉得我的笛子水平不怎么样,也就是能够吹成个曲子的水平,根本到达不了能够上节目的层次。但是在彩排通过,节目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以后,我突然发现,其实有的时候对自己的过高要求,也会成为一种对自己的束缚。我的笛子水平不高是事实,但是有的场合,并非需要我所想的那么高水平的演奏啊。现在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想想,这其实也是我身上存在的一个毛病,总是会习惯性的将一切困难和要求看的过高,觉得以自己目前的水平根本无法掌握,最终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完成,从而决定放弃或者是不去做,但实际上,只要我不想那么多直接开始,就会意识到其实我目前所掌握的这些已经足够开始了。
    这就是第一个重要活动了。第二个活动是我们专业的大活动,是全国性质的会展专业的比赛。这个比赛其实主要的大头是当时已经快要毕业的两个学姐,我是因为当时上课表现很好,所以被老师看中加入了这个项目。当时我因为是学妹的身份,其实很多工作都是被安排的,但是作为项目中的一员,整体的流程也十分了解。比赛分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展会调研,一个部分是创新展会计划。我自己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很多收获,当时这个项目里的实地调查相关的内容都是交给学姐们去做的,但是文案的部分,老师交给了我来完成。我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完整的掌握了文案写作的一些基本构架和完整要求,这一点也在我现在做自己的项目的时候,让我轻松了不少。
    比赛发生在诗书社活动之后,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一些兴趣是可以作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的,所以在准备比赛的时候,我也特别注意了这些内容,刚好我们当时项目选择的调研展会就是一个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茶文化展,这也更使得我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相关的那些了解和兴趣可以发挥作用。就这样,我在这个比赛中,运用了我自己配音的爱好给我们小组的视频配了音;并且在比赛模拟展出的环节,展现了自己之前凭借兴趣了解的茶道文化相关以及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同时,也说服了老师,最终让我们小组全体穿汉服进行项目演示。
    比赛最终的结果很好,我们小组拿到了模拟展出一等奖和创新展会二等奖的奖项。对我来说,其实拿不拿奖已经不重要了,整个比赛的前期准备、中期文件准备、最后的演示比赛,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更加重要。老实讲,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代表学校的身份去参加比赛,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小骄傲一下的经历啦。
    第三件重大影响的活动依旧和传统文化相关。它是发生在我当时上的一个创新创业的大课上。那个大课的老师是一个很开明的老师,我那个时候很喜欢在上课的时候和老师互动,后面因为我参加了那个全国性质的比赛,所以当时的老师基本上也都知道我。有一次上完课以后,那个老师就把我留下来,问我是不是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多。
    我当时的心态其实已经有所转变了,最开始在学校的时候,我的心态其实是有一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意思的,很少会自己主动去揽事。但是经历了前面这些大活动,我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经历这些活动能得到不少成长,于是我也逐渐改变了心态,变得更加积极了,遇到合适的机会不再是无所谓的心态,而是自己主动去争取。所以当时我回答了“是”。
    就这样,我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参与到了老师的项目中。这个身份有点指导顾问的感觉,我并不直接参与到活动中,但是要参与整个活动准备的流程,我做为一个第三方,帮助老师去设计一些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也承担了老师项目的背景音的身份——为老师的项目全程配音。
    这个活动给了我一个新的角度,就是站在一个项目的非直观参与人员的角度,去看项目。我发现当我站在这个角度的时候,更容易去发现问题,也更容易会有一些更好的想法。所以在以后自己在构想项目的时候,总是会再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上,再去看看这个项目。
    最后一件,就是我真正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参与组织一项活动。活动内容也是一件挺重要的事,就是组织学校的创新创业展。这个展会主要有两部分,一个部分是学校里学生的一些创新创业的想法的展出,另一个部分是邀请一些公司企业来到学校进行一个校招,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把自己的简历投递给企业,毕业后入职。
    最开始知道这件事将要交给我们专业两个班级来筹备的时候,是有点意外的。毕竟在我的设想中,这种活动都是学校专人负责的,没想到会让学生来做这件事。但是有这个机会,确实对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作为当时班里的“头部成员”,我自然而然的更多的参与其中。对我来说,这个项目带给我更多的成长不在于组织大型活动这件事本身,当然,我也确实通过这项活动大致了解了大型活动举办的整体流程——包括前期的申请、文案的申报、活动完成后的总结和简报撰写这些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的最大收获其实是团体活动的体会。作为一个项目核心成员,确实可以涉及很多项目整体的内容,但是比起项目的设计,更大的问题在于项目的实施上。活动真正开始准备,你就会发现,仅仅是你自己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所有的事,你必须把合适的事情交到合适的人身上,同时也要注意让谁去沟通这件事,同样的事情,如果是对方很讨厌的人去交代,可能对方并不会怎么上心的去做。
    也是在这个活动中,我发现了自己在沟通和表达方面确实有些能力,对我来说,对事不对人是我的行为准则,我很少会真正的特别讨厌某个人,也很少会和别人发生强烈的冲突或者撕破脸,我想,这个也许也和我的性格相关——我这个人的性格,其实说起来有点“自私”,我更多的关注自身,不是很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评价。
    到此为止,我的大学生涯总算是回忆的七七八八啦。接下来我应该会再讲讲我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阶段——假期的活动和参加的培训。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吧,大家下次见。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武汉找工作,真难!!!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学校那点事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10-31 13:00:23  更:2022-11-05 02:27:3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