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世界历史 -> 原作‘鹤帮问鹿帮’ -> 正文阅读 |
[世界历史]原作‘鹤帮问鹿帮’[第8页] |
作者:晋王府 |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军团的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改善。首先,铁制头盔取代了皮制头盔被广泛使用。这种被称为“蒙泰弗提奥式”的头盔是从高卢人那里学来的,带有一个保护后颈部的扇型构件,可以有效的防御高卢人的大剑坎击。由于性能优异,一直被沿用到公元前一世纪⑥;其次,启用了进攻能力更强的重投枪和防御面积更大的椭圆形大盾做为军团的主要武器。关于重投枪的起源,古典作家们的说法不一。狄奥尼修斯认为是从伊比利亚人处传来⑦,普鲁塔克则有罗马人原创说⑧,老普林尼则将其溯源至伊特鲁利亚人⑨,持萨莫奈人引入说的是狄奥多洛斯,他引述凯撒的话,“我们的祖先是从萨莫奈人那里学会使用这种攻击武器和防御武器的”⑩。不过从考古成果来看,这种投枪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已经存在,而罗马人和萨莫奈人发生接触的时间则在此之后⑾,所以最后一种说法显然不确。再考察其型制构造,无疑与塞尔维乌斯时代的轻投枪一脉相承,到王政结束至共和国之初这段时间里由于伊特鲁利亚人对罗马实施了铁器禁运,共和国早期一度只能使用木质投枪,也就是说将木杆削尖后加以火烘,使之成为较坚硬的投枪或长矛,及至罗马人征服维爱后,显然获得了伊特鲁利亚人的冶金技术,得以自行铸造尖锐的铁枪头装置在木杆之上,用这种更长的武器以抵消高卢人大剑的威力。 椭圆形大盾是军团中最为普及的防具,无论是重装还是轻装兵都装备了。重装兵的标准武器是高卢式长剑和重投枪,轻装兵则持长矛和轻投枪。根据李维的描述,交战伊始,第一排的轻装小队先投出手中的轻标枪来扰乱敌阵,然后迅速退到第一排各枪兵中队的间隔中去。枪兵立刻投出重标枪,发动第二波打击,然后拔剑突入敌阵进行肉搏。如果枪兵的进攻没有奏效,无法突破敌阵,则立刻后退到主力兵中队的间隔中去,主力兵则重复枪兵的进攻方式继续战斗。战斗开始后,殿兵则一律右膝跪地,左腿前伸,右肩倚在盾后,做出防御姿态避免敌方投枪的杀伤,同时将重投枪好长矛插在地上,从而形成一道枪林般的防线。当主力兵进攻失败后,中队旗手马上摇动旗帜通报殿兵战列,殿兵立刻站起身,掩护枪兵和主力兵退入己方中队间隔之中,然后各中队迅速合拢,挡住间隔,掩护整个军团后撤⑿。 中队军团战术之所以强调枪兵和主力兵的机动性,显然是针对高卢人和萨莫奈人的快速机动能力而专门演练的。而殿军的意义则凸显军团的强大防御能力,避免重蹈公元前390年战败的覆辙。在强调机动性的同时,军团也没有忽视协调能力,不仅没有因此而减弱,反而有所增强。由于在战列排列中,后排的每一个中队都被布置在第一排中队之间的间隔之后,从而形成了一个棋盘式的阵型,后排中队可以随时前进到第一排的间隔之中,构成一个坚固的前沿防线。必要时,第一排的中队又可以随时撤到后排中队的间隔中。而殿军中队的配置也完全是基于以上的战术考量。同时,殿军之后所配置的2个轻装中队战列也起到了为殿军提供后备力量的目的。 |
477楼 在那些不了解中队军团战术者的眼中,通常会认为它与方阵并无太多区别,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但仔细看来,二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前者的配置要比后者高明许多,军事智慧层面上更是高下不可以道里计。方阵的排列方式充其量只是一种简单连续的重复,而中队军团则是一种建立在纵深上的组织严密的多个中队独立小方阵的联合体。每一个中队之间前沿的纵深都存在一定的间隔距离,以便给士兵以充分使用武器的空间。这样既可以发货方阵的正面强力冲击作用,又可以将这种冲击力连续不断的交替循环。至于殿军的安排则可以弥补固有方阵战术一旦遭到突破就无法重新组织有效进攻的弱点,避免在前列中队遭到突破后整个阵型发生崩溃的情况发生。当敌人追击前列败兵的时候,往往会被以逸待劳的殿军所挫败,从而挽救整个军团的命运。在后来的拉丁战争中,罗马人就是依靠殿军的反击而反败为胜的。同样是在对披鲁斯的战争中,中队军团遭遇希腊方阵,尽管最初希腊方阵凭借战象的冲击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在多次交锋后,罗马的中队军团显示出了比方阵更加优秀的韧性,使得刚猛有余,柔韧不足的希腊方阵最终败下阵来。也正是由于方阵自身防御能力不足的弱点,使得披鲁斯虽然数次取胜,但损失也同样惨重,以至于后世将这种惨胜称之为“披鲁斯的胜利”,可见罗马的中队军团使得这位被汉尼拔尊为老师,誉之为亚历山大大帝之后最伟大的军事家的名将尝到了厉害。 ①柯里诺《战争中的希腊和罗马》,P97-99 ②阿庇安《罗马史》Ⅳ,1 ③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卡米鲁斯传,60 ④富勒《西洋军事史》,P129 ⑤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P24 ⑥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卡米鲁斯传,60 ⑦狄奥尼修斯《罗马古事记》,ⅩⅤ,22 ⑧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卡米鲁斯传,40 ⑨老普林尼《自然史》,ⅩⅩⅩⅧ,33 ⑩狄奥多洛斯《历史》ⅩⅩⅢ,18 ⑾李维《建城以来史》Ⅰ,42 ⑿李维《建城以来史》Ⅷ,8 |
汉尼拔拔高皮洛士更多是因为他勇敢吧? |
高卢人勒索黄金的故事,我看过的一个版本是高卢酋长在秤上做了手脚,罗马人上前质问,酋长答曰:战败者活该! |
这个不是我的原著哈。我给你找原作者 @鹤帮问鹿帮 姐姐。求回答 |
嗯,那个故事确实如此 罗马人的代表指出高卢人的称不准 高卢的军王布伦努斯就把自己沉重的宝剑放到秤盘上说,“VAE VICTIS!”——被战败的人要吃苦头了。 然后是戏剧性的一幕,原来被打散的罗马军队在救国英雄卡米鲁斯的率领下神兵天降,打跑了高卢人,夺回了黄金。 这个故事当然是罗马爱国主义者们编造的,凸显高卢人的贪婪与凶恶,彰显本国正义的救国英雄力挽狂澜,掩饰真实的城下之盟的耻辱。 |
不不,披鲁斯是有军事思想的,也写过军事著作,而且也有类似亚历山大的雄心壮志,想在西方完成亚历山大般的征服事业。他的缺点是缺乏毅力,只有计划而无持之以恒的实现精神。这是他和亚历山大的差距。 |
我见到的记载是:汉尼拔与西皮阿讨论名将,汉尼拔把皮洛士排在第二位,因为他赞赏皮洛士的勇气。 |
排第一的是亚历山大 古典时代人们对他人的最高称赞就是勇气,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 例如亚里士多德对荷马史诗的评论 |
您写的太棒了,好有水平!好有毅力!太专业了! |
第一次审判的地点安排是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正是被告人昔日奋起打败高卢袭击者的卡皮托利山丘之上。这无疑是曼利乌斯耍弄了手段,所以当审判开始后,他就无视所有的指控,而是高举双手,声泪俱下的呼吁民众回忆他是如何在那个艰难的黑夜里大展神威,将一个又一个偷袭者推下悬崖的往事。这一策略无疑是有效的,同情的天枰向他那边倒去,法官只得宣布暂停审讯,延后审理。卡米卢斯显然对曼利乌斯的手段准备不足,但初次交锋的挫折并没有使得这位罗马名将灰心,因为同样的手段只能使用一次,下次的时候,曼利乌斯可就没这么好运了。因为第二次审判的地点城门外的佩提利尼林地,因为卡米卢斯身兼军团长的职务,所以他有权把审判地点移至城外,从那里是看不到卡皮托利山丘的半点踪影的。 审判一开始,控诉人就立刻滔滔不绝的提出各种证词,法官也无视曼利乌斯的故技重施,拒绝他用陈述过去的战功的方式来打断审判的进程。结果不言而喻,曼利乌斯败诉,当场被裁定阴谋恢复王政罪成立。对于这种罪名的惩罚方式我们应该不会陌生了。是的,他被带上卡皮托利山丘的塔尔佩亚悬崖,从他建功立业的原地被推下去,粉身碎骨。正如那样一句话所说,他的开始便是他的结束,卡皮托利山丘曾经见证了他的光荣和奋战,也见证了他走向毁灭的那一天。 |
关于这个故事,我希望各位读者不要为情节所迷惑,他的内容肯定是经过修饰的,更不必去简单的在卡米卢斯和曼利乌斯之间去分辨谁握有正义。曼利乌斯到底是野心勃勃的煽动者还是蒙冤受屈的无辜者,这都不很重要,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从希腊罗马的作者那里得到真正的答案,正如在记述与观点上,李维和普鲁塔克的针锋相对。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也是唯一可以看到的一点,在蒙受高卢之难后,罗马平民又一次举行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甚至曼利乌斯是这一运动的参与者也未必是虚言,至于他到底是真的站在民众一边还是想利用民众去达成个人的某些动机,则只能是一桩无头悬案了。 ⑴李维《建城以来史》,Ⅵ,11 ⑵李维《建城以来史》,Ⅵ,12 ⑶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卡米卢斯传,36 |
鹤帮姐姐的帖子这么被搬过来了 |
授权搬运哦 |
哈哈 |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下一页[9] 尾页[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世界历史 最新文章 |
二战十大名将 |
对比史上主要强国综合国力 |
太平天国若成功中国命运不堪设想,看朱九妹 |
中国历史“圣经”——《资治通鉴》柏杨白话 |
大家说如果那年819紧急状态委员会对叶利钦果 |
二战时各国的实力排名 |
高梁河车神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遭人唾弃? |
历史上各时段的亚洲十大强国排名 |
【转载】《天下无谍》——黄河故人(基本全 |
世界古代史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