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正再读春秋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正再读春秋[第2页] |
作者:杨正再东周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
弑君盛宴的理由 从卫国开始,鲁国、宋国、陈国一路延续的弑君,今天你笑别人,明天可能就是别人笑自己。现在知道礼仪、秩序有多重要了吧? 春秋的礼崩乐坏,首当其冲就是关于诸侯君位的传袭问题。如果限定了嫡子长子的继承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不管你有几个兄弟,一定要被硬生生排出了顺序,基本可以保证帝国政权交接的稳定。 你可能会说,万一立出来一个傻瓜怎么吧?那就立贤。那谁贤?换个问题,哪个公子会说我不贤? 因为“立贤”这个规则很难考量实施。我们后来者可以判断谁贤不贤,那是事后根据记录的一些事实,而在事实发生的当时,谁又能作出谁贤不贤的判断?谁的话语权重,说谁贤谁就贤了吧! 预测未来和评论过去,哪个难哪个不腰疼,一目了然。 再说了,事实的真相也绝对不是记录的样子。成功者总是有办法在事实的基础上,把事实变(记录)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但礼崩乐坏后,这套传位机制就被破坏了。 没有了严格的传袭原则,就意味着所有公子都有资格继承君位;就意味着你我都在相互威胁;就意味着大家都处在一个不安全的位置。已经继承上君位的人畏惧兄弟们潜在的威胁,为了消除这个威胁,君王可能就会找理由杀掉这些兄弟。 另一方面,作为普通的公子就只能装疯卖傻,如果你稍微正常一点,就可能会对君位形成威胁。一旦被君王感受到了威胁,被怀疑了,那这个威胁不管有没有就都变成有了,自己马上就会处在一个真危险的位置——君王随时可能杀掉自己。 为了消除这个危险,就有先发制人逻辑,这便是弑君。 这样,帝国就容易进入无序的争夺中。 大家感觉自己不安全,就想消除不安全,结果为了消除这个不安全就真得制造出动乱,形成事实的不安全似乎又印证了开始自己判断的不安全。这也是【信则灵】【9】的另一种案例解释。 这是一套悲剧的循环。 这套悲剧成了春秋战国许多国家的主旋律。那些开创霸业的君王只能持续一代,就是因为在继承人的政权交接中容易出现动乱。内战直接导致霸业的消失。同时,内战也给了别国崛起的机会,所以许多小国甚至都有机会帮助大国平叛动乱,扶持君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今年我枯荣,明年你枯荣,这是生物的多样性。今年你动乱,明年我动乱,这是文化的多样性。 这样此起彼伏,才有了春秋战国那么多故事。祖先们为了给我们流下这些故事,也是蛮拼的。这是试错的蜕变之苦,为了给我们教训,他们是用了命在拼啊。 发展是好,但发展快一点或慢一点,在秩序和规矩面前,屁都不是,这是稳定与动乱的区别。 前面提到横行霸道的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首先从一百多个诸侯国中崛起称霸。但是这个霸业没能持续多久,随着郑庄公的去世,郑国进入了几十年的混战。自己尚且顾及不暇,哪里还会有时间、有威信、有能力出去主持公道,所以才有了齐国齐桓公的霸业。而齐桓公也一样在继承人问题上踏上郑庄公的老路,并因此丢失了霸业。 后世的王朝都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儒家提出的关于继承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被采纳并加固。也正是因为儒家在国家最重要的问题上确立了解决方案,才使得儒家在国家文化、礼仪、政治上取得压倒性的统治。 |
十二、郑国之乱 庄公家事 周桓公十九年(公元前701),干了42年诸侯的寤生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56岁的他预感到自己即将离世,但是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来不及“布局”,那就是继承人问题。对外横行霸道的郑庄公,对内也是精力旺盛,一共生了11个儿子。除了世子忽外,还有公子突、公子亹(念为)、公子婴(也有说仪)都被认为比较优秀。庄公尤其喜欢公子突,想传位给突。就和最信赖的谋臣祭足商量。 祭足说,世子忽是元妃(正室)邓曼的儿子,做了很久的储君,也参加过很多次战役,立下累累功劳,在国人眼里有比较高的威信,现在你要废嫡立庶,局面不容易控制住,我们可不敢这样做啊! 庄公说,那好吧,不过公子突可不是个安分的人,如果世子忽继位,你们就让他去外国吧! 祭足说,知子莫若父,确实应该如此! 庄公感叹道,郑国从此多事了! 都知道多事了,那你为什么不处理一下?如何处理?突出一个儿子,遏制或者杀死其他儿子?庄公有政治家的智慧、视野和坚韧,但是在感情这一关,还是过不了。对比另一个案例:汉武帝在自己要去世的时候,立了太子,但是却杀了太子的母亲。为的就是政令统一。郑庄公现在知道几个儿子都非等闲之辈,但是却因为情感的软弱,只能眼望放任。 说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等到轮自己事的时候,屁都闷不出一个。 如何巩固世子忽的地位?他不但没有措施,还表露出喜欢公子突,不灭火就算了,你还搬柴火过来。 这是他个人的性格因素,也是时代的局限性。周代还只是封建王朝制度与权力的确立(形成完善)过程,贵族对权力的理解和贯彻还停留在个人的影响上,没有像后来能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所以不止郑庄公,其后的齐桓公、楚庄王等都出现这个问题。 庄公说的没错,郑国确实开始多事了。因为你最后一笔没有画好,导致已经跑在前头的郑国却在后来的春秋争霸中沦落为二流诸侯。那四个儿子个个都**,谁都有能力作为国君,但是国君只有一个!你不解决这个矛盾就相当于留了四个炸药包给郑国。 【多子多福】是农村里常说的一句祝福话,但这也是一句风险很大的话,因为你的儿子多才只是说到了数量,没有祝福出质量。只有教育好,儿子们成才,孝顺友爱,那对你才是福。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家庭里,儿子们只有在对外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兄弟的团结与力量。等待外因消失后,兄弟之间因为家产、排位等争夺起来,比什么都狠。而且因为兄弟之间的争夺属于家庭内部矛盾,内因,别人还不好劝。 你(老爸)在的时候,如果你威严在,还能压住,等你老了,或者死了,那帝王家的那些事,你家一个都不会少。唯一区别是帝王家封顶了,最大,所以他们可以做到互相厮杀也不好有人管,你是小老百姓,就只能在法律、官方的框架下尽情争斗。 以前,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村里,农民之间调节关系主要靠风俗习惯等。家族大,兄弟多就占便宜,有很大的威力。现在解决问题谁还去找族长?谁还喊打喊杀?都走法院了。这样,儿子多的功效就减半了,但是矛盾却还在。所以多子只是可能多福,不是一定多福。【22】 郑庄公因为自己弟弟共叔段的事,应该是深有体会兄弟的利弊,但并没有在自己的儿子辈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孙悟空的孩儿们太无能,把花果山都给丢了,但是郑庄公的孩儿们又太能了。对轰起来就像原子弹遇到氢弹,个个都**哄哄,结果把自己辛辛苦苦缔造的小郑帝国炸得稀里哗啦。 郑庄公之后,郑国的国君依次是,公子忽(昭公)→公子突(厉公)→公子忽(昭公)→公子亹(7个月)→公子婴(名号丢失了)→公子突(厉公)。简单说就是ABACDB。 为什么要剧透?因为实在太乱了,不剧透的话,别说看的人,就算是写的人自己都会乱。 这四个儿子是打八十分吗?轮流坐庄!当然不是,顺序明显不对吗!他们就是来演戏给后人看的! 郑庄公去世后,世子忽继位,郑昭公。但问题的起头并不是出在郑昭公,而是隔壁邻居老宋。 |
宋庄公的贪婪 宋国的公子冯原来是逃难躲避在郑国,靠华督的政变才得到了宋国,成为宋庄公。但是宋庄公不知道出于什么内心?到底是考虑大国之间的利益,为了自己宋国强大就必须让郑国衰弱,还是考虑自己在郑国活得不够潇洒,心还在嫉恨ing郑国? 也可能是,在郑国的时候世子忽没有去结交他,而公子突估计还能偶尔送点“香烟啤酒瓜子八宝粥”过去!现在飞黄腾达了,要报答那几罐八宝粥的情分? 总之,不思报郑国恩的公子冯,在回国那一刻起就开始刻薄了;在听到郑庄公去世那一刻起就开心了;在看到郑公子突来宋国避难的那一刻起鬼胎就开始怀上了。 郑庄公、郑武公、郑桓公你们快从坟墓爬出来吧,虽然你们决定不了宋庄公的寿命,不过可以出来看一下什么叫“恩将仇报,狼心狗肺”。 但宋庄公有他自己的理由,其一是自己能得宋国不是你郑国的帮助,而是宋国内乱,华督的功劳。所以没有道德压力。其二是老理由:认亲戚,认老乡。 郑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人,姓姞(念急),雍氏。雍氏家族在宋国算是比较有势力、有名望的贵族,宋庄公也很喜欢他们。所以宋庄公主动去捣乱郑国应该说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他自己的感情和利益,外因就是这个似乎存在的顺水人情。 也该是郑国出事,聪明一世的祭足可能一直都把精力用在郑庄公身上,从来没有去把滞留在郑国的公子冯看一看,更别说看清楚,看穿此人的为人。默认人家回国变宋庄公后,就一定会按照常理对郑国感恩戴德,所以就亲自去宋国报礼,为新君郑昭公建立和平外交。 但是,公子冯却把祭足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祭足在郑国举足轻重的分量。所以听说祭足要来宋国,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宋庄公对雍家人说,你们家小突突的事就在这个人身上了! 你有你的君子道,我有我的小人路。 宋庄公吩咐宋国大力士南宫长万,在祭足办完公事后就直接把他给绑了,关到军营! 什么谋略,什么战略?简单易懂,这叫暴力型谋略。 祭足蒙圈了,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我这就过来出差开会一起搞搞联谊活动,你们怎么就绑我了?是不是我送的礼物有什么问题?难道你们忌讳金银财宝? 但南宫长万不说话,不理他,也不解释,他只负责把祭足关了。不是说秀才遇到兵吗,我就是兵。 两天后,太宰华督才来了。秀才来了。带上酒菜! 祭足说,怎么回事?我们郑国是好心好意来和你们谈友谊,有这样待客之理?过去宋殇公的不愉快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伤害,但现在你们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厚道了?比殇公还伤人啊! 华督说,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听我解释。你想的是过去,我们要谈的是将来。你们的公子突是我宋国君的爱将雍氏的外孙,他现在流亡到我们宋国好可怜啊!你也知道,我们国君对于流亡是深有体会,而且那个公子忽优柔寡断,为人比较懦弱,风格一点也不适合作为郑国的国君啊!所以我们国君希望你帮个忙,回去让公子突继位。 换句话说,我们绑你,不是因为你过去做什么,而是要你帮我们以后做点什么。功能类似绑票。 祭足说,你开什么玩笑,我主公是先君的立命,作为臣子岂能随便更换自己的国君。这是多大的罪啊! 华督说,公子突、公子忽都是你郑庄公的儿子,谁做国君不可以?至于弑杀君王,更换国君的事,现在不都流行吗?关键是看实力,你有实力就有理由了!你有实力,谁敢说你有罪? 华督应该很想举一下宋国的例子,自己的例子。 祭足心里不愿意,但是考虑自己目前的状态,就不说话了! 华督看到祭足不说话,就猜想差不多了,干脆直接再上一道猛药啊!说,我们宋君也是先废掉殇公才确立,你要是抱着那这个理由纠结不行的话,我回报主公,说你就是在否定他,取笑他。他只好决定派南宫长万带兵去攻打郑国,用武力来更换你们的国君,不过部队出发的时候,为了提高气势,表达决心,想要用你的人头来祭旗。 祭足大吃一惊!流氓啊!你们宋国人就知道做生意,都不念书啊!一点文明都不要嘛?哪里有无缘无故就杀人的? 华督:如果念书有用,那还要兵车做什么? 这绑票还真特别,不是叫报警来救你,也不是叫家人来赎你,而是要求你自己救自己。那应该是抢劫了? 祭足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歃血为盟。至少现在歃的血还不是自己的血。 许多时候,当事人不要脸后,做事情的视野就比较开阔,做生意就容易没底线。宋庄公听华督说搞定了祭足,就对公子突说,我本来答应雍氏说要帮你复国,但是刚刚祭足带来郑国新君密令说只要杀掉你,就给我三个城池。我这么能忍心这样做,所以我现在兜底告诉你,大家一起商量看怎么办? 什么叫两面三刀?这就是!你说这是宋庄公的无耻吧,但也说明这是人家的智慧。普通人做生意,顶多也就搞个竞价排名,或者是坐地起价,但宋庄公可以做到无中生有,此地有银三百两。 公子突赶紧跪下来说,感谢宋公,我不幸出生在郑国,居然有这样的哥哥。现在我的生死就在你的手里,如果宋公你能高抬贵手,让我有机会回到郑国继承君王,祭拜祖宗,那不要说三个城了,我郑国以后就拜你为大哥了! 宋庄公很得意,想想当年宋殇公因为要杀我,和郑国打来打去,折腾丢了宋国的两个城池,现在我轻轻一挑,就回来三个城! 这种英明神武让史官都害怕。 说白了,只要宋庄公喜欢,用脸皮也可以再盖几座城! 公子突说,一日为大哥,终身是大哥!大哥,你说下一步,我们要咋办? 宋庄公就找来华督、雍氏,祭足和公子突一起,说你们歃血为盟吧! 祭足说,我刚刚不是歃过血了? 宋庄公说,你又不晕血,再歃一次。上次你和华督歃的是废立的事,这次是定价格的事,属于补充条款。你们歃清楚,公子突要是能回郑国的话,给我们三个城池,加白璧(玉)一百双,黄金万镒(一镒折合20两),另外每年还要给稻米三万。 大爷啊!这是抢盗?还是搬家公司? 宋庄公是不是要开启春秋君王的市场价格标准?能把政变当生意做,宋庄公也算是春秋第一人了。 公子突没怎么想就喝了!反正现在不是我的血! 祭足没有办法,也喝了!不然你们就要喝我的血! 盟誓后,宋庄公又说,我比较喜欢做好事,听说祭足你还有个女儿,要不这样,嫁给雍纠吧!雍纠你和你老丈人一起回郑国吧,顺便把婚结了! 记住,结完婚,顺便把政也变了,把郑也变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折了夫人又陪兵,祭足是折了女儿又陪城。还不止,出趟差还冒出一个女婿,一个来监督自己的假女婿。 这趟差出,也算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祭足:宋国之行是我一生的败笔。 郑国:好像败的不是笔,是我。 祭足的无奈 祭足的压力好大啊,大到他回到郑国后,就立即装病不去上班!祭足不是一般的足,他要是不举手,举足的话,郑国上下就会知道轻重了。所以诸位大臣一听说老祭生病了,就相约一起去祭足家里看望他。 祭足预先派几百人士兵埋伏在周围,又让公子突躲在客厅的后屋。大家进来一看,太宰啊!你这红光满面,衣裳整齐,哪里是生病该有的样子? 祭足说,你们哪里会懂我啊?我这是心病。先君(郑庄公)宠爱公子突,想过立他为君,交代给宋公。现在宋国的南宫长万率了六百部战车就在路上了! 这话什么意思?三层意思,心病是真有啊,自己被胁迫了,要准备做违背良心的事,心里能不痛吗?然后就顺路带出病的根源,也就是今天的论点,国君问题。其实也就是公子突的问题。点出公子突的特点,内有先君的认可,外有宋国的帮助。就这三点:先君有想过、我不得不想、宋国是真想。 但这里面的信息,除了祭足自己心病外,其他内容对别人来说是捕风捉影,虚虚实实,不好说有没有,关键要看谁说的。 【谎言】谎言一般来说,与三个因素与有关,分别是智商、情感和贪欲。谎言不是真实的事实,但多少要事实作为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添加了必要的辅助,变成你希望让对方相信的假事实。所以越接近事实的谎言也有效果,因为用智商去判断也难于区分真假。其次,同样一个谎言由你信任的人说出来,你更容易相信,因为你信这个人就包括了信他说的话。再者谎言的内容常常要根据对方的贪欲(欲望)走,对方如果贪财容易利令智昏,如果好色容易色令智昏,然后就中了你的圈套。 还有一种谎言,叫真实的谎言,就是对方用事实误导你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错误的判断。比如说你的工资才2000元,你说不到一万,对方会认为是9000左右。 这是内容的层面,除此之外,谎言的成效还有与说话时机、场景以及表情都有关系。【23】 祭足是大家信任的人,智慧也还行。现在他说得这么严重,大家就无言以对,只有面面相觑。我们咋不知道呢?不过大家还没有来得及问,祭足自己又说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搞废立。公子突就在这里大家看要不要整? 这不是自导自演吗?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还立即实施。 想不到一向老臣谋国的祭足今天处理事务这么如此简单暴力?然而表现出的霸气背后是权力和威望的凌驾。大家都不敢说话,默默地感觉到是不是有把刀正在向自己的脖子靠近? 只有高渠弥说,为社稷考虑,我们愿意见新君。 为什么是高渠弥?因为,起初郑庄公有想任用高做太宰,但是当时的世子忽说,高这个人比较贪,还比较狠,不够稳重!郑庄公便作罢了。总之,高认为就是因为你世子忽的瞎忽悠才使得我没有当上太宰。 然后太宰便成了祭足,祭足又在庄公面前力挺世子忽。一来一往,这两人简直就是一对好搭档。感情基础这么好,原本祭足和世子忽可以比翼双飞,共创郑国美好明天,哪里想宋庄公插足了。 插就插吧,他居然还带着公子突一起插。不得已的祭足只好移情别恋了。 大家听完高的说辞后,似乎明白了什么。你俩丫的是不是串通好了?然后叫我们来领取盒饭? 公子突就突然就走了出来。祭和高首先拜了!一个太宰一个司马,都认了,其他人哪里还能有什么二话?跟着吧!搞不好,拜晚了要降级扣工资了。 如何温和的政变?——直接另立中央。你两是恩爱,有[url]http://爱情[/url],还准备婚礼,但是结婚证书上登记成公子突了。 祭足就当着新婚主子公子突的面写信给郑昭公忽说,宋国大兵压城要求立公子突,我们也没有办法!分手。 暗地里,他又给姬忽另一份密信,说你老爸当年确实不是想立你为君,是我死活不肯。这次去宋国,他们又把我抓起来,逼我回来改立突,现在他们又要重兵压镜,所以你还是先避一避吧,以后再找机会! 郑昭公有得选择吗?没有!赶紧去卫国吧!逃着去,慢了就有可以变郑糟公! 反省过去,也怪自己太*了!世子忽少年得志,每次打仗都能建功出彩,在诸侯各国之间名声很大。尤其是齐僖公,还准备把二女儿文姜(记住这个人,后面要划重点)嫁给他!他好装比,说什么大丈夫立业要靠自己,齐国是大国,我们郑国是小国,门不当,户不对,不想高攀。祭足、高渠弥都劝他,齐是大国,有齐国做后盾,以后继位不是更有保障? 但鸡汤文学看多的世子忽坚持自己创业的初心不变。硬生生拒绝了齐僖公两次!好事变坏事,老齐的脸上挂不住了。我女儿嫁不出去吗?打折你都不要? 齐国生气了,一个潜在的朋友被他生生逼成一个明白的敌人。 实践证明有些X是不能装的!尤其是政治的X!生死的游戏! 当然,抛开政治因素,世子忽也许考虑到别的感情因素,在后面会讲到文姜这个神奇女神。一个丝毫不亚于他姐姐宣姜的女子。 说到宣姜,就是在卫国那个,公子寿、公子朔的老妈。你懂了吧。一对比也知道文姜的差不多水平了吧。 世子忽上位没几个月,就去休息了!公子突上位,是郑厉公。其他兄弟们一看二哥这样做,心里就发虚了。赶紧躲吧!公子亹跑去蔡国,公子婴跑去陈国。 太乱了,这个国;太可怕了,这个家! 但为什么是卫、蔡、陈这些小国?很简单,公子们的跑路路线一般都是走外婆家。大概是那里有澎湖湾吧?安全一点! |
不靠谱的女婿 宋国退兵后不久,周桓王去世,世子佗继位,即周庄王。桓王临时前也丢了一个炸药包,他告诉周公黑肩说先让世子佗继位,然后再传给我的二儿子克,兄终弟及! 这个炸药包后来炸了周公和王子克,这是另一个话题。 郑厉公听说了周王朝的丧事,就准备去周朝奔丧!祭足说,不要去,周是我先君的仇人,你去吊唁,容易自取其辱! 祭足说话的内容是对的!但是语气不好听,表情没节制,所以郑厉王怒了,认为你祭足屁事都要管!我算是被祭足给架空了,你有足,我没足,足被你祭了,我做这个君王有什么意思? 那就找我自己的腿吧! 某天,郑厉公和表弟雍纠在一起的时候,看到几只小鸟飞来飞去,就感叹说,飞鸟想叫就叫,想飞就飞,我真是不如他们!雍纠马上说,主公你感叹的是不是政权问题? 厉公不说话!沉默是金!这是高手的默认方式。 雍纠继续说,我听说“君犹如父亲,臣犹如儿子”,儿子不能为父亲分忧,就是不孝;臣子不能为君王排难,就是不忠,主公如果你看得起我,有什么事情就请说,臣绝对赴汤蹈火啊! 厉公就问,你不是祭足的爱婿吗? 雍纠,纠正说,婿是正紧的婿,但爱不爱就难说了!我娶祭氏,原就不是祭足的本意,是宋君强迫他。我看祭足三天两头总在怀念自己和郑庄公的美好时代,现在只是畏惧宋国而不敢想改换君主(你)罢了。 厉公直接说,如果你能杀祭足,他的位置就是你的位置。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敢,怎么下手? 雍纠说,好办!城外不是被宋国劫掠了吗,明天主公可以命司徒高弥渠去城外修廛舍(平民的房屋),叫太宰祭足带米粟和锦帛去安慰居民,然后我在东郊设宴送行,带上毒酒直接就把祭足给药死了! 厉公说,计划不错,不过你要小心啊!我的命都压你身上了! 这个计划简单说就是毒死他祭足。他们虽然是一家人,但分两姓,不住在一起,所以要找个一起喝酒的机会也不容易,才会这样费尽心思地铺垫出一个这么大的场面。 雍纠回家后,因为心里有事藏不住,神色有点慌张,完全符合干不了大事的人物特征。这种不正常很快被老婆祭氏看出点问题,就问老公你是不是病了?雍纠说没病。祭氏又问,朝中是不是有事?雍纠说,没事!没事!没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就是有事了。 祭氏不亏是祭足的女儿,马上开始讲道理说,我看你神情不对,朝中肯定有事,我们夫妻同体(就是一起共患难,别想多),不管什么事,我也应该知道,一起担当! 雍纠说,没什么事,主公想要你老爸明天去城外慰问灾民,到时候,我去城外去给他践行,没什么其他事! 祭氏说,践行就践行,在家就可以,为什么要去城外!? 雍纠说,这是主公的命令,你就不要管了! 要管啊!城里是祭足的天下,这里兵马到处都是祭足的手下,但是到了城外就不好说,几个强盗就可能结果了你! 祭氏心中存疑,就跟老公一起喝酒。这宋国人打仗不行,喝酒也不行,没几下就被祭氏连哄带骗灌醉了! 祭氏故意试探问,主公叫你杀祭足,你忘记了吗? 雍纠马上回答,这么会忘? 恭喜你,都能抢答了! 好了!这宋国人真是酒量不行,酒品也不行! 第二天,祭氏说,你要杀我老爸的事我都知道了。雍纠辩解说,没有的事。祭氏说,哪里没有?你酒后都说了!雍纠说,那你要怎样?祭氏说,都跟你说了,我们夫妻同体,嫁给你,就是你的人,你还不信我?雍纠说,那我错怪你了。就把一切计划都说了出来!还加了一句,我如果当上太宰,你就当太宰夫人啊! 恩。你先当!上当的当! 看来这宋国人酒品不行,人品倒是不错,就是和智商不在一条线上。 祭氏立即回娘家问母亲,父亲和夫君谁更亲? 这本是一个很家庭的问题,但是因为这个家庭太特殊了,所以就成为了郑国干部考核的重点问题,它影响了郑国本年度的政治走势,所以考生要是答不好,就会影响个人的后世走势。 祭氏母亲回答出一句左右历史的话:没有出嫁的女儿,父亲是确定的,而丈夫是不确定的!出嫁的女儿,不爽了可以再嫁,但是却不能换父亲再生。丈夫不过是人的视觉,父亲确实天的视觉。丈夫哪里能和父亲比? 祭氏听完之后,大为感慨。泪流满面啊!今天为父亲了,就不能顾丈夫了!于是就把雍纠的计划告诉了母亲! 母亲开始以为是家里吵架的事,没想到这么严重。在她这里丈夫可比女婿重要!这个没毛病!(估计她自己的老爹已经去世了) 祭足就知道了全部! 开玩笑!你跟我祭足玩这个啊! 结果,准备毒死祭足的酒变成了祭足摔杯为号的故事情节。深明大义的祭氏也变成寡妇了。不过没事,祭足的老婆说了可以再嫁!明天就开始相亲。 厉公还在宫里等候好消息,担心这个表弟雍纠有点不靠谱,自己也预备了不少武士埋伏在那边。谁知听到却是个逆转的故事情节。当时也没有设计失败的预案,这一闹,捅了这么大的篓子祭足哪里会容得下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赶紧跑路吧。 自己这一次不当操作等于是给了他一个干掉我的理由!宋国是不能再去了,双方因为合同的事脸都撕到破相了。还是去蔡国边境(也有说郑国栎地)躲一躲吧! 后来,有人告诉厉公,那个主角雍纠到底是怎么失败的!厉公听后几乎吐血,气得摔杯还不能为号,只是嚎啕大哭。****雍纠,这样的老婆你为什么不直接杀了,我帮你再娶几个啊! 避嫌都不懂吗! 确实,你们这些王子们为了避嫌把自己兄弟都杀了!雍纠这种公子哥吃喝嫖赌还可以,干这事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心智。 |
十三、郑霸终结 郑厉公跑路后,郑国的君王又出现了空虚,组织工作的祭足召集大家一讨论,机会再一次回到了郑昭公这里。 但机会这种东西还真不好说,关键要看人。有人能把一手好牌打的对手落花流水,也有人能把自己打的鼻青脸肿。 郑昭公回家去死 郑昭公世子忽,被弟弟公子突借用宋国联合祭足搞了政变后,跑路去了卫国。此时的卫国也刚刚完成最狗血剧情的弑君篡位工作。卫宣公的最小儿子朔杀了两个哥哥急子和公子寿,刚刚继位为卫惠公。 前一阵子,惠公还根据外公齐僖公的召唤,派出部队跟齐国一起去打纪国,结果被鲁国和郑国(郑厉公)的援军打得落花流水。 所以,此时的卫惠公心头也恨着郑国,恨郑厉公。突然有人报告说郑国出事了,郑厉公跑了,现在人家正赶来卫国准备迎立公子忽复位。 好消息啊,惠公完全乐闻其变,现在这个讨厌的厉公换成与自己有恩惠关系的昭公,对我卫国是大利好。 但是回郑国后的郑昭公似乎吃一堑,也没有长一智,白吃了,根本没有认清事物缘由,分不清是非曲直。他居然不是感谢祭足,反而是埋怨祭足,你为什么要联合厉公驱赶自己,所以对待祭足不再那么尊重。 这是一种法家思想。“我只看事实,你只要回答我是或者不是。” 你丫是不是驱赶我出境?是! 可以了!然后郑厉公就感觉自己已经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不是我欠你祭足什么,而是你祭足欠我很多。 这些变化很快被高渠弥感受到了。要知道,高原来也是那场政变的主要帮凶之一,位高权重的祭足尚且被这样对待,那他还有好果子?郑昭公当年还是世子忽的时候就对自己很不感冒,横竖看不上自己,现在再加上参与公子突政变这一出政治污点,以后自己还怎么混? 祭足可以称病不出,但我高渠弥要消除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驯养敢死队,等待时机杀了你郑昭公。先发制人。 回想起来,郑庄公的眼光确实不错,早就看出来了世子忽的能力特点,就只是个能打仗的料,在政治上根本不具备智慧,压不住阵,很难对付那几个兄弟,所以动了要立公子突为世子的念头。 根本不懂政治的郑昭公,以为自己是世子,那么这个君位就当然是自己的。一副理所当然的死相。 不读书也不看报,现在都春秋了啊! 而逃亡在蔡国的郑厉公却能痛定思痛,开始不断团结蔡国附近的栎(念立)人(住在栎地的人),并把栎地的守城官檀伯给杀了!搞起了小割据。祭足听到后,赶紧派大将傅瑕(念侠,这个人后来也是个弑君的货色,所以点一下名字)去镇守大陵这个地方,遏制住厉公的进攻企图。 厉公很郁闷,大陵是他要进攻郑国的咽喉。 宋小宝:你掐我脖是吧? 厉公就想到了好朋友鲁桓公,当年正是他帮助自己斡旋宋庄公的索贿事件,后面自己也帮他去纪国打齐国,一来一往双方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郑厉公去鲁国请他帮忙。这个可以理解。 然后再找卫国,此时的卫惠公也正因为郑昭公回郑国后,没有对他有任何表示,感谢费没有,红包也没有,很恼怒,竟然准备亲征郑国。这个也可以理解。 还有宋国,反正宋庄公喜欢钱,就再谈钱的事!这个宋庄公像条非洲鲫鱼一样,老被厉公那几条蚯蚓钓着。这个就有点牵强了。双方都搞成那样了,还能继续合作?宋庄公到底是心大还是缺心?或者解释说,只要打郑国,他就开心。郑厉公跟他说,过去都是祭足的错,都是月亮惹的祸,现在自己也成了祭足的受害者。 于是鲁、宋、卫、蔡四国联军就又杀向郑国。 这是“联合国军”第三次杀到郑国门口,公开挑衅。卫国州吁讨名、宋庄公讨债、郑厉公讨位,至于鲁国,讨个热闹吧。 如出一辙,面上还是很好看,又是一场四国联军,但是只要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就不难理解他们将会怎么没的。利益下的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力,打战又不是比赛人数。所以强悍的郑国士兵在祭足的指挥下,居然没有落一点下风。相持一段时间后,郑厉公那点私房钱很快就没了,联军的伙食标准也下降了,大家都觉得没意思,然后就各自回家了。 不了了之! 但是卫惠公回不了家,前面说过,他的家被卫黔牟政变了! 联军这战打的?说什么好?卫惠公出趟差,单位没了!说好是要替别人争国,结果别人没争到国,自己反而没了国,只好去齐国。 这战虽然声势浩大,但只能算打了平手。郑国实在牛,1:4仍旧不落下风。但祭足认为郑厉公在外始终是个隐患,隔三差五地兴风作浪我们也陪不起啊!就想到你厉公原来不是帮鲁纪打齐国吗,那齐国一定恨死厉公。可以借这个机会和齐国搞好关系,建立掣肘厉公的外交。他决定自己亲自去齐国。这事太重要了,因为听说鲁国和齐国也在改善关系,顺利的话就能一下结交了两个诸侯国。 祭足的这个考虑已经是很周到了,但还是百密一疏。要不说古人信天命呢,这个世子忽就没有做诸侯的命,你这喝水都能噎死的概率也发生了。因为祭足只顾着外患,哪里想到这边还有一个高渠弥正在酝酿他的内忧呢! 高渠弥也是郑庄公时代的一员猛将,要不是世子忽的一句劝说,可能已经当上了太宰,替代祭足的位置。所以他怀恨在心,就结交了公子亹(念为)。在郑国,他也就怕祭足,现在祭足居然又亲自出访了。 机会啊,老天给的机会不能错失,高渠弥就趁郑昭公外出冬祭的时候,派自己驯养的敢死队打埋伏、搞突击直接把他给杀了。还是老套路,对外就说是被盗贼给杀了! 盗贼没文化,所以只认钱,不知道什么君王不君王!统统杀! 可怜“盗贼”,就因为不念书,在春秋常常背黑锅。 这回好了,没有什么政治智慧的世子忽也不用跑了,直接挂了,高渠弥把他二弟弟公子亹从蔡国请回来做君王。 祭足到齐国刚刚和齐国谈好建交的事,就被公子亹叫回家! 你的老大换了,回来换公文。 祭足一脸闷逼,我正准备拆东墙补西墙呢,回头一看,南墙都没了。还修个毛啊! 祭足:生在春秋这个没好时代,有些差真不能随便出。 卫惠公朔:我同意。 公子亹过把瘾 继位的公子亹喜出望外,但我们一查,居然没有谥号,名字还这么难写,好在有粘贴这个功能。因为他只在位七个月,时间短,没有什么建树,也可能是后来的公子婴和厉公不批给他了,也可能是丢失了。不过,后来的公子婴也没有谥号,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被厉公统统去掉了。 两个讨厌的人!看连续剧好好的,跑出来插播什么广告啊! 实际上,公子亹一点也不讨厌,人家也没有主动要求什么,也没主动做什么,人畜无害,只是天上掉下一个“诸侯国君”砸他身上了而已。 此时的齐国老大也已经换人了,齐僖公去世了,齐襄公诸儿上。 齐襄公诸儿说请公子亹去齐国,共商国事。 公子亹听齐国说要请他去参加会盟,心想这是有利于郑国的事,上回祭足去搞好关系也是这么目的。为了抵御共同的郑厉公,我们齐郑两国确实有必要再次合作。此前,祭足应该已经打好基础了,让齐国感动了吧! 公子亹就让高渠弥去叫祭足一起去齐国!不要辜负齐国的一番好意。 在家休息的祭足,听说又要去齐国,脑袋一麻,娘啊!又要出差?出差已经成为一个恐怖的词语。 祭足不想去,就说我昨天爬楼梯,摔伤了脚,现在在家里养伤,你们去吧! 大夫原繁过来慰问他,问说,齐国愿意结交我们是好事,你怎么不去辅助他们啊! 祭足说,齐襄公诸儿残忍强悍,现在继位大国齐国,等于恶人手里握着凶器,早晚会到处惹事,炫耀武力。我们的世子忽曾经帮助齐国打战,在齐国口碑很好,却被弑杀。现在他们以大国的身份邀请我们小国,属于无事献殷勤,里面肯定有不少文章呢!这趟差凶多吉少,我就不出了! 果然,公子亹和高渠弥高高兴兴出差去,安安静静回不来。他们用那套关于强盗弑君、图财害命的理论向齐国解释郑昭公为什么死,根本就没有用。齐襄公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有点强盗的逻辑,你们把黑锅扔给强盗,不是在变相讽刺他吗? 原来,齐襄公因为十分淫荡的事,刚刚杀了鲁桓公,被国人说三道四,就想找某些可以算主持正义的事情做做,转移大家注意力,引导公众舆论。他觉得郑国高渠弥杀了我们齐国好朋友郑昭公世子忽就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可以拿来主持一下公道,宣传一下正能量。 当然,后面他还帮助卫国卫惠公朔主持了公道,赶走了卫黔牟让卫惠公回国复位。 为了证明自己的公道,齐襄公不但把公子亹杀了,还把高渠弥五马分尸,以此来警戒那些逆臣贼子。 不过,实践证明,在权力的诱惑和仇恨的敌视面前,这种警戒有个屁用,没多久,他自己还是被杀了!(后面说) 于是,郑国又一次君位空虚,好在祭足早有准备。 好在我们郑庄公生了不少儿子,耐杀!经得起你们杀。 祭足提议让躲在陈国的公子婴来!以原繁的群臣没有任何意见。因为原繁已经被祭足的智谋生生折服了,现在是铁杆支持祭足。 料事如神啊,老祭!你说咋办就咋办! |
公子婴的安分守己 新上台的公子婴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出身不如世子忽,谋略不及公子突,能登上大位估计是烧香烧出来的。既然不如人,那就依靠人吧,所以他就处处与人为善。对内,他完全信任祭足,什么事情都交给祭足去定夺处理。祭足本也是个政治才能极高的人,所以在他的努力下郑国似乎开始恢复原来的生机。对外,他不再称王称霸,遇到什么事不出头不围观,早点回家洗脚睡觉。同时,又主动和齐国陈国等邻居搞好睦邻友好关系,不去搬弄人家是非。 继位的第二年,鲁国就过来找他商量纪国的事(齐国又打纪国了),郑子婴就以自己国家动乱未平为由拒接了!第三年,缺乏外援的纪国抵挡不住齐国的攻打,灭亡了。 凡此种种,郑国总是安分守己,公子婴也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这不一定是郑国的福分,但却是郑国人民的福分。 还有一件事情,很不起眼但是很重要。公子婴主动请诚于楚国,就是拜楚国为大哥。答应年年给楚国纳贡,做他的附属国。 说好听一点,是他识时务,因为此时的楚国开始进入了中原文明的视野。在位的楚武王虽然自己也是杀了侄儿继位,但是他雄才武略,吞并了周边不少小国,还逼迫随国向周朝提出让楚国以王的旗号管理汉水以东诸国,虽然周王没有同意,但是不影响楚国自己称王。 原来楚国是在南方,中原不怎么待见他,但是现在的郑国不得不待见了。因为变成邻居了。不是楚国搬家,而是强盛的楚国让郑国身边的应、曾、唐等诸多国家都变成了楚国。 唇亡齿寒的感觉让郑子婴时刻感觉到压力。所以,这个时候选择不再做什么大哥,而是去认大哥,这是最好的生存之道。中原开始畏惧楚国,但是心里还是鄙视楚国,此时,郑国站出来,第一个拜大哥,楚国自然很高兴。 第一个小弟不罩的话,以后谁还会来当小弟? 说不好听一点是郑国从此沦为二流国家。原来郑国只是周朝的小弟,现在变成了楚国的小弟。楚国虽然自己称王,但是在大家眼里仍旧只是一个诸侯国,而且还是比较野蛮的那种。郑国一旦将自己定位成二流国家,以后国家建设、外交等都会朝这个方向去做,要再回到一流国家就会难上加难。一级达标校被降级为二级达标校,以后的招生就麻烦了!而且,诚服楚国,相当于是对中原文化的背叛,这一点会让周边的国家很瞧不起。 但瞧不起总比死得起好吧! 虽说以后吃饭主桌是上不去了,但饭局还是有的! 但是郑子婴没有想到,这种新型的依附关系让郑国获得了一时的安宁,却换来多年的疲倦。春秋后来形成了的争霸局面,居然让郑国变成了中原和楚国争霸争夺的一张指示牌,一个焦点。 所谓打狗看主人,既然主人打不过,就把打狗当做打主人的脸!打你的小弟,话糙理不糙。 从此郑国的政权问题不再只是公子们之间权力的争位,还逐渐演变成了各国扶持的公子们之间的争斗,成了要确定郑国以后做谁的二奶,而形成的战乱。 齐桓公带着崛起的齐国要跟楚国争霸,第一步就是搞郑国。 齐桓公认为郑子婴虽然是老哥齐襄公杀掉才立起的君王,也很尊重齐国,但是你最后居然和南蛮走到一起,所以就想支持公子突来争夺郑国君位。 如果公子突能再次复位不就感谢我齐国吗,不就自然变成我齐国的二奶了? 于是,齐国插足了,和躲在栎地,还在苟且的郑厉公开始眉来眼去,勾三搭四。 也该是郑国出事,也该是郑厉公复国。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好像天命在循环,郑子婴忍辱负重做了12年君王,终于忍不住了,哭了!因为祭足死了! 祭足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不简单的祭足。不祭天,不祭地,就祭你足。脚踏实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郑庄公开始,祭足已经在你们姬郑家前前后后熬过了5人6次君王。数字大,看似很多,其实也就郑庄公和他的四个儿子。但从数字背后来说,你的身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郑国为什么会这么不稳定?说明平乱戡乱的时候有你,动乱的时候也有你。真是“成也祭足,败也祭足”。 但是人家也不是故意啊!许多时候是形势造就英雄,也是形势迫害英雄。 如果郑国能在郑庄公后顺利过渡给郑子突或忽,祭足就会大有所为,郑国也可能成为真正的一流强国。这正是祭足多年后还在常常怀念郑庄公的原因。贤臣与明主犹如冠上明珠,是人世间一大快事,能臣不得主犹如锦衣夜行,白来人间一趟。也许,祭足还会常常怨恨庄公最后的不力(不果断),为什么就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儿子们。 后世的汉武帝在处理继承人问题上就比较生猛。此前,他虽然逼死了太子刘据,但是在传位给8岁的刘弗陵时,居然杀掉了刘弗陵的生母。这是何等的气魄?一个真正的政治家,眼里只有国家和社稷,没有什么亲情,一切有利于国家的事就应该去做,培养儿子是,遏制儿子,逼死生母也是! 郑庄公在这一点明显输给汉武帝。但是历史上,春秋时期还只是国家的雏形,政治也还不完善,不能指望一下子就出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咖帝王。汉武帝是有机会看见过去几百年的历史,才能做出如此“残忍”的“英明”决策。 不过,祭足也是够了!能遇到郑庄公是他的幸运。面上两人是君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对能力优势互补的CP。一个善谋的人要有善断的人与他搭档,才能实现他的才华,否则他的才能只会变成了一个话痨或者“点子王”。从他后来的谋略和行为看,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谋士,遇到需要独立做主的时候,常常会做出错误(不是最佳)的决策。好在有顶级的智慧,所以总能在决策失误的边缘把危害损失到最小值。 好比一个渔民,他是抓鱼的高手,但是在判断哪里有鱼的时候总是失误(也可能不愿意)。大家都去远海捕鱼了,他居然因为听了谢霆锋唱“我们这里还有鱼”就拼命在近海闹腾。但人家赢在技术好,所以在只有很少鱼的海岸边依然能捉到别人捉不到的鱼。 作为臣子的祭足的一生也可以圆满了!他的权力和地位能左右郑国政治几十年,在当时条件下,毫无疑问是个牛人。 流亡在外的公子突是第二年才听到祭足去世的消息,这个让他又恨又怕的人终于还是输给自己了。 不是打牌输,不是下棋输,而是寿命输给我! 16年了,我在栎这个地方苟活着,都快被郑国人民忘记了!但我内心复国的小宇宙可从来没有被磨灭过。 杨过:这么巧啊!这个数字会有故事哦。 这个凭名字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人终于去世了。 公子突如冬眠猛兽,逢春苏醒,又开始打探起郑国的形势。而正好在这个时候,齐国齐桓公也要崛起了。 两人一拍即和。 现在的郑厉公开出条件十分简单:只要复国,郑国从此给你齐国做小的,丫头也可以! 而齐桓公比宋庄公可厚道多了。不要钱、不要地、不要脸,只要做朋友! 朋友跟谁做不是做?二奶给谁包不是包?价格好,待遇好才是真得好! 刚刚崛起的齐桓公正好也是不缺钱,就缺二奶,尤其是缺郑国这种重量级的二奶。 这是典型的干柴烈火,第二年,齐国就派大夫宾须无带了二百乘兵马和干柴来了! |
|
敬业的僖公 接盘老爸齐庄公64年的韬光养晦,煮盐种田,接纳流民,补充人口后的齐国,齐僖公是典型富裕型官二代,稳稳的千乘之国。 【兵力】春秋以战车为作战单元。一辆战车一般是车上3人,一人驾车,一人射箭,一人刺砍,其后还有步兵75人左右,后勤保障25左右,也就说“乘”不单是指车辆,而是一个套装,一乘就有100人左右。千乘就有10万以上的兵力,说明军事力量雄厚。【26】 但富裕官二代齐僖公并没有冒进。他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遇事还是比较喜欢和郑国郑庄公商量,充分尊重这个春秋暴发户(郑庄公还在东周兼职做宰相)。郑庄公也乐闻其假真诚,为了利益,两人常常拿出道德忠义的大旗,一起去主持其他诸侯国的公道,顺便要点路费补贴,夺点地盘,扩充领土。 兄弟同心,其利不但断金,有时候还能断地。 除了郑国,齐僖公还和其他的诸侯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他是一个注重外交的诸侯王。这是他个人的能力,也是齐国的需要。因为此前,老爸齐庄公比较厉害,到处打仗扩张,得了不少地盘和人口,所以到了僖公手里,最重要的是巩固。吃得很多了,现在要做的是消化吸收。要把这些新的土地和国民固化为齐国。内政,外交两受抓,两手都要硬。新齐国那些新地盘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所以,僖公对于外交很重视,搞得风生水起,得心应手。 这一点,与他同时代的郑国郑庄公很不同。因为郑国是新开张的公司,所以郑庄公首先要扩张,然后才有东西巩固,所以郑国在郑庄公手里经常有战争和利益冲突。其中与卫国和宋国最突出。因为这三家的矛盾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就等于保护了齐国(可以闷声发大财)。而且还给了齐国从中做和事佬的机会。 首先是和郑国搞出了石门之盟(公元前720)。此时的郑庄公似乎已经感觉了弟弟共叔段有谋反的迹象,所以需要一个强力的外援做支撑,而齐国也看到了郑庄公在中原的崛起气势。所以两家一拍即合,强强联合,整出了军事互助的盟约。 过了三年,齐国又去和鲁国结盟,与鲁隐公来个艾地之盟(公元前717年)。 此前(公元前719年),因为卫国出现了卫州吁之乱。卫州吁为了立即“注册”(提升)自己的权威,纠集中了鲁、宋、陈、蔡等五国去打郑国,史称东门战役。结果被郑庄公借力发力,玩太极给化解了。但是梁子结下了。 第二年(公元前718年),郑庄公因为宋国欺负过邾国,就接受邾国的请求,联合起来去打宋国。等到郑兵退去后,宋殇公不爽了,也去攻打郑国的长葛(因为那里有宋君的堂弟公子冯),还攻下了。因为打仗是跨年的,就到了公元前717年。 这时候,和事佬就出场了。 在公元前715年,齐僖公就出面给郑国、宋国、卫国调和。我们要抛弃前嫌,我们要热爱和平,我们要共谋发展。 大家都答应,都说好! 只是郑庄公后面又小声说,“个屁”。你还攻破我长葛呢。 所以,第二年(公元前714年),郑庄公就以宋国不朝周王的名义,合起了鲁国、齐国一起组成王朝盟军攻打宋国。宋国这边也联合了卫国和蔡国去攻打郑国。最后,王朝盟军攻破了宋的两个都城,还在回来的路上,灭了宋的同姓属国,戴国(跨年又来到了公元前713年)。 为什么僖公现在居然和宋国撕破脸,不做和事佬,还和郑国联合打宋国?中间商赚差价了!因为一是郑国假借了王命,二是郑国强大到可以帮他打戎狄。一起帮他去灭郕国。 此时的郑国有军事实力,还有王命。什么意思?就是能帮你打下来郕国,还能帮你给土地,办证过户。 这是比和事佬好处大多了,还和事个毛! |
僖公的遗憾 从地理位置上看,齐国要想继续扩张的话,必须吃掉隔壁的纪国。因为纪国在齐国的东部,一是靠海,也是晒盐打渔,有行业竞争;二是后方,如果齐国要进取中原,或者与鲁国征战的话,纪国一旦骚扰就会腹背受敌。 这是一颗不友好的炸弹。为了安全起见,要引爆它。 自从纪炀侯告密让齐哀侯被周王朝杀掉后,齐国纪国算是结下梁子了,两国形成了传统的仇恨情绪。干掉纪国成了多少代齐国人的理想。而且,齐国在齐庄公治理强大之后,要想进一步发展,纪国就变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原来的矛盾只是个人情感,现在的矛盾变成了国家发展的冲突。 关键是齐国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灭了你纪国的条件。 齐僖公:历史选择了我。 齐国人:历史选择了我们。 齐国要开始干纪国了,但是理由不能说我看上你的国土了。 齐国说,当年你们纪炀侯害死了我齐哀侯,我要报仇。 伙伴们笑了。你丫的,这都一百多年,你才想起来报仇?报仇没有时效性吗?父债子还我理解,孙子还勉强理解?但让七代八代十几代后的子孙来还,还是不是有点牵强?有点霸道?子孙们还要念好历史,否则都容易蒙圈了。 另一边的鲁国当然也心知肚明,你齐国的心思我知道,但是我不能让你随便就把纪国吃掉,否则我以后就麻烦了。因为你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很可能下一个就干我了。所以,鲁国一定要救纪国,但是理由也不能说我不让你强大起来。 鲁国说,我要去救我的亲家纪国。 诸侯们笑了。你鲁国多少君侯,一个君王多少老婆?你亲家少吗?放眼一望,掐指一算,中华大地谁没几十个亲家?以后你都救吗? 当然,所有的诸侯都知道什么回事。当你真想干的时候,理由不重要。但当你真要干起来的时候,理由也很重要。 理由从来都是冠冕堂皇,也必须是冠冕堂皇。 齐国攻打纪国的时候,还联合上了卫和燕。此时,鲁国还在和郑厉公一起打宋庄公,因为贪得无厌的宋庄公一直在索要郑厉公的合同承诺,惹恼了中间人鲁国。 但鲁国人说要去救纪国后,两个战场就合并成一个战场。一边是郑、鲁、纪。另一边是齐、卫、燕、宋。哪里想到郑国太生猛,几乎以一己之力就把对手干散了。 齐僖公攻打纪国无功而还,还折了自己的亲弟弟夷仲年。越想越气。第二年就纠集了宋、蔡、卫、陈一起打郑国。新仇! 这理由真叫报仇。郑国人不理他们。他们就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给宋国的卢门做椽子。椽子就是和现在柱子一样功能的建筑结构,是一个套件,主要用来支撑屋顶。 当然,一个椽子也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可以泄恨,可以说自己赢了。就像猪八戒老喜欢砸妖怪的洞门一样。 所以,这赢得实在勉强。 然后,不满足的齐僖公继续报仇,又去打鲁国。又没赢。 齐僖公彻底郁闷了。他已经在位33年了,前些年还风调雨顺,与郑庄公一起合作指点江山,看谁不爽都可以指指点点。谁曾想到了晚年,居然连续受阻,指什么都点不了,有种晚节不保的悲催。越想越难受,病倒了,去世了。 在临死前交代了世子诸儿两件事情,其一是纪国是我齐人的世仇,你继位后一定要给我报仇,灭了他。(本来没什么仇,齐国也要灭了他。现在僖公灭不了,自己被气死了就变成真的气父之仇),其二是公子夷仲年的独苗苗公孙无知现在还小,你要像我一样对待他。(僖公很喜欢这个侄儿,据说给他的待遇完全参照世子诸儿的标准)。 诸儿口里连连说好,老人要走了,哪里会说不好? 但心里却不这样想。 |
召忽的臣节 同样是公子纠的谋士,召忽的名气远不如管仲。今天许多人都知道管仲,却很少人知道召忽!但是在当时,他们俩人的名气应该相差无几! 召忽年少就出名了。他常常研究军事、治国、理政等大学问,他是一个“光看他家的书柜就知道他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但是他遇见了齐襄公昏乱的年代,娱乐至上的君王让召忽成为典型报国无门的案例。后来,公子纠听说了召忽的才华和谋略,就去请他出山,让他做自己的老师,陪自己念书,给自己讲历史。 管仲也很有才华,但是好像只有鲍叔牙慧眼识珠,比较了解他。那个时候他还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一起当兵,到处赚钱谋生。后来,管仲猜想齐国终究要大乱,就和鲍叔牙商量,一个人分别去跟一个公子,押宝下赌注。管仲压了公子纠,鲍叔牙压了公子小白,不管以后谁辅佐的公子当上齐侯,都要负责举荐另一个人。这不是一篮子鸡蛋的问题,丫就这两个鸡蛋还分两个篮子,实在是深谋远虑啊,俗称“有心计”。 后来小白当上齐候了,鲍叔牙就策划救出管仲,还推荐给小白。从此开启了春秋一霸的齐桓公时代。其实鲍叔牙也想救出召忽,但是召忽没有这个心思(动机)。在公子纠被杀的时候,“一生只爱一人”“一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刚烈思想让召忽产生了万念俱灰的消极,居然撞柱子自杀了。 于是,关于召忽的政治水平厉不厉害就没有机会证明,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只是一个践行纯粹礼仪文化的士大夫,不是一个能屈能伸的政治家。而管仲却找到了舞台,大功面前那些忠义礼节在管仲面前都变成了小节。小节可以不拘。 后世文人(知识分子)会赞许召忽的节,很崇敬他,但是内心并不是想成为他。文人希望自己成为管仲,成为有机会施展才华,并且能证明出自己才华的人。 【喜欢】喜欢一个人,有很多层意思,是喜欢和他在一起,还是喜欢成为他?或者喜欢他成为别人的敌人(如海瑞)。中国的儒家文人抱着“进则入仕为良相治国,退则从医为良医治人”,喜欢和召忽做同事,喜欢自己成为管仲。【31】 正好。管仲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在文化的传承上,管仲比召忽有更宽广的人文市场。尤其是900年后,诸葛亮就喜欢把自己比喻做管仲和乐毅那样的人,更是把管仲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隆中对”和管仲见桓公的“强齐对”几乎也是一个故事套路。 文人会写字,能说会道,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关于管仲的故事、记载、评价就比召忽多得多。毕竟,几千年的中国,敢死得人多了去,但是留下来能实现功名的书生不多。 能活下来,又有功名的角色,哪个书生不喜欢? 只是老百姓也可能不感冒! 什么功名,大志,小老百姓看不见。而且你们那些功名和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反正土地上总是有地主,城堡里总有王侯将相,反正都不是我。你们说的政治,无非是把他换做你,我还是一样的我,爆款的老百姓。但召忽不一样,他很单纯、很直接为公子纠死去了,道理很简单,就是一个“义”字,做法很简单,士为知己者死,你有我有,大家都可以有。我们可以和隔壁一起长大的兄弟讨论这个义,佩服这个义,还可以践行这个义。 就像赌博一样,你说什么投资理财,用风险和利益衍生出一堆名词来做比较,小老百姓听不懂,也不想懂。我们就喜欢把钱放在桌子上,比大小,斗地主,直观实在还刺激。 所以,当时的老百姓应该更喜欢召忽。召忽在鲁国自杀了,但是在老家,人们就给他修了衣冠冢墓地,并且自发为其守墓。守着守着一直到现在,居然成为了村落,东召忽村与西召忽村,最后还形成一个镇,就叫召忽镇(今山东安丘)。 这样算,召忽也是值了! |
惊天地泣鬼神的转折 没跟无知混,是智慧的选择,但对管仲的未来也不能带来这么利好。无非是避免了一次劫难而已。躲劫难还不容易?我一个平头老百姓,老实在家呆着,京城的什么劫难不都可以避免过去? 所以,你除了会躲过劫外,还必须会把握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但是尴尬也来了。从鲁国回来的管仲,至少要先解决如何面对(大家)的问题。 鲍叔牙还好说,这个朋友是自己的黑锅大户。但此前因自己急功近利,以为十拿九稳,就向小白射了那一箭,现在要如何面对小白? 大家都知道这叫各为其主。 但是,实在是,确实是,好尴尬啊! 这下忙坏了中间人鲍叔牙。鲍叔牙是厚道人,牌技好但牌品更好,牌友不好,但牌好。一是按照约定要推荐管仲,二是因为管仲确实是自己看好的人才,于公于私都要极力做成这事。 此前,诸儿、无知、公子纠为了齐国出一个霸王,命都豁上了,现在你鲍叔牙为了齐国出一个中华第一相,累点,难道不应该吗? 历史:感谢理解。 齐国:齐心协力,共创齐国美好明天。 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而是皇帝(管仲)假装不急,太监(鲍叔牙)真的着急。 第一步,先要配合管仲帮他把面子挽救回来。 管仲回来后,成天要死要活,哭天喊地说自己与召忽一起辅佐公子纠,如今进不能让他登上君位,退也不能为他殉节。现在苟活回到齐国,如果还要按照原来的约定去给公子小白做臣子,服务公子纠的仇人,那召忽如果泉下有知,不是把我取笑死了? 厚道人鲍叔牙,可能也知道这不是管仲的真实想法,但是这个局面却要真实面对。那就一起面对吧! 【劝说】许多时候,去劝说一个人,并不是你看的比他深,比他远(他甚至比你更聪明),而是这些看似深远的道理必须由你来说,这层窗户纸要你来捅。 窗户纸谁捅都可以,就是不能你自己粘上去又自己捅。这叫人情世故。他需要的不只是你说的理由,更需要的是你说理由的态度。你的理由他也知道,但是你的态度,他可以用来做台阶【X】 鲍叔牙说,管仲你错了!从你个人来说,你是一个有大才的人,多年来蓄志苦修,就是缺乏一个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现在这个机会来了,岂能因为这些小事而自己绝了理想,埋没了才华?从齐国来说,齐国要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需要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君王和一个能运筹帷幄,指天惠地的奇才,现在君王有了,你如果因此不出山,就是要眼看着齐国失去这样的机会。再者,从我们这些文人志士来说,你是一个最好的楷模,你有才华智慧,就要施展起来,不要辜负老天对你的恩惠(培养),以后我们这些士人才能从你身上获取文化的滋养和精神力量。有这三点理由,哪里还要在这里抱怎么所谓的节,还止足不前? 管仲吓了一跳,老鲍,你真好!理论水平也好。这段有理有据的“出师表”,换个人,随便说给谁听,那就是一篇极佳的马屁文。 管仲十分满意,台阶已经搭到你不下都不好意的程度,但他还不能欣喜若狂,否则和前面自己要死要活的节奏不连贯,对接不上。所以,管仲还是用沉默的方式来表达(回复)——默认! 第二步,鲍叔牙还要找到齐桓公小白,要说服小白,让他相信管仲是千年一遇的才子,还要让他原谅并大力起用管仲。 管仲你牛归牛,那还是后来宣传的事。现在没有事实证明你多牛,倒是有事实证明你多阴险。所以,鲍叔牙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小白说,管仲?什么管?就是那个射我的人,好,你做的好,你帮我抓回来了。活的?更好!问一下厨师,是清蒸好还是油炸好?我这个箭头还留着呢! 鲍叔牙说,主公你这样就有点小心眼了!人家管仲是政治圈的人,他手里的箭也是政治的箭,他作为公子纠的谋士,就会把这根政治箭射到主公你身上,如果他作为你的谋士,就会射到公子纠身上。 简称,各为其主。人家射的是身份,不是人。不过,管仲就是卖力了一点。 小白说,但他确实是公子纠的人,还特别卖力,没有如果! 鲍叔牙说,现在就有机会“如果”了!如果你原谅他,把他变成你的人,那他的政治之箭就会帮主公射天下。 因为公子纠已经死了,所以也不会有一仆二主的顾虑。 小白说,说得有道理,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饶了他吧!这个箭头就留做纪念吧!送到博物馆,作为我们艰难创业的见证吧! 鲍叔牙说…… 小白说,你别说了!下班吧! 过几天后,为了让齐国早日走上康庄大道,维护并巩固自己的政治局面,小白准备任命一批官吏,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想让鲍叔牙出任正卿(相国)一职。 小白:你值得拥有! 现在印证(实现)了管仲此前与鲍叔牙说的政治赌注,不用从低级的公务员开始,而是一步登天,直接进入中枢。但是鲍叔牙似乎更加看重齐国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人生地位。他是个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不是治国,而是让管仲治国,因为他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他更喜欢享受做导师的感觉,享受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让人才施展出才华的那种快意。 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鲍叔牙:难道鲍叔牙就常有了? 医生:龅牙常有。 鲍叔牙说,主公你是个英明的君王,因为我和你一起出奔,同受苦,共患难,你现在赏赐我鱼肉,赏赐我衣服,让我不会饥饿,不会受冻,这就可以了。至于治理国家,我真不是那块料啊! 小白说,爱卿你就不要客气了,你的能力我很了解啊! 鲍叔牙说,是啊,主公你了解我能够按照礼数做事,遵守法纪做事,这些都是自律的范围,但并非治理国家的才能。 小白问,那怎样才算治理国家的才能? 鲍叔牙说,治理国家要内能安抚得了百姓,外能震得住四夷,能为王室建立不朽的功业,能将恩威广泛布施到各诸侯国,能让国家像泰山一样的稳定,君王可以享受无穷尽的福气,让功业刻在石头上,名声传播到千秋万代。这才叫帝王的辅佐之臣,我根本就没有这个本事啊!我只会读读书、看看报,开个会,念份稿什么的。 当然,鲍叔牙说的这个要求太高了,不能作为现实中选人的标准,只能作为标准答案,属于可遇不可求。尽可能接近就可以了。 不过,鲍叔牙拼命铺垫,其实就是为了暗示小白,你遇见了。 小白说,你说的很好,那哪里有这样的人啊? 鲍叔牙说,主公不想要,我就不说了,如想要找的话,算你有运气,齐国有福气。管仲就是! 哟,说了半天的吐沫横飞,原来在这等着我呢?小白说,你怎么又说他?我听说你们是好朋友啊! 鲍叔牙说,正是因为好朋友,我才了解他!我不如他有五个方面:能宽厚对待国人,让国人忠于君王,我不如他;能治理国家,让官吏尽职尽责还不失君王的控制,我不如他;能用忠信教化百姓,让百姓安于生产生活,我不如他;能制定礼仪外交,让诸侯信服齐国,我不如他;能训练部队,使士兵敢战无退,我不如他!” 其实到现在,管仲哪里有什么治国的业绩?还只是政治圈的流浪汉,根本没机会表现出鲍叔牙所描绘那些“惊为天人”的表现! 但鲍叔牙的口才绝对一流,就他俩过家家的那些往事,都能总结出这么有层次感的“辉煌”。而且,态度还极为真诚,不像在卖皮包。 小白有点心动了,有这么厉害?会不会是什么妖魔鬼怪啊?那好吧,明天叫他来见我,大家有机会聊聊! 鲍叔牙一听有戏了,突破口开了,就开始变本加厉地说下去,我听说“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大概意思就是你如果让谋士来投靠你,变成你的附庸,他只会畏惧你,以后就不能独立思考、出谋划策,容易影响他施展才华)君王你如果要用管夷吾,就要给他丞相(上卿)的位置,给他高工资、高待遇,按照对待老爸老大哥的礼仪来对待他!丞相这个位置,是君王最得力的助手。你就随便说来见我吧,那是看轻他,看轻这个职位,士大夫也会因为你的不重视,跟着看慢他,那就间接等于看慢你的指令。象管仲这样非常之人,必须采用非常之礼。君王你要占卜一个良辰吉日亲自去迎接他。这样,一来你可以给大家一个严肃的信号,你信任尊重管仲;二来他管仲会因此感动得要死,一定会誓死效忠你。三来大家也会说君王你为了人才会尊贤礼士、为了齐国会不计私仇,这样,谁都会想来齐国,想为你效命。 这一套说辞有条理,有逻辑,鲍叔牙简直就是演说家。 这是鲍叔牙比管仲还伟大的地方。伯乐只会发现千里马,鲍叔牙却还知道如何使用(提升)千里马。 鲍叔牙:一份《管仲使用说明书》送给你。 小白觉得有道理,那就按照你的说做吧! 那一天,小白搞得比娶老婆还隆重,因为他是娶了个干爹。后来,小白还给管仲一个尊号叫“仲父”,明确只是比父亲稍微差一点。这个称号后来也被许多帝王借用,什么仲父,亚父。这个仲字后来(此前)是不是就这样被演变成第二的意思? 是不是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一次管仲这只股票,由差点跌停被鲍叔牙施展才华直接拉成涨停。 管仲迅速占领齐国头条,春秋头条。疯狂的齐国,疯狂的齐小白,他满仓管仲。那这个管仲到底得有多牛? |
哪五杰? 隰(念席)朋口才卓越,善于外交,请任命为大司行;宁(甯)戚擅长农业,知道天时水利,能开荒拓地,产出更多粮食,请任命为大司田;王于成父带兵训练打仗能让部队有序有力,士兵一往无前,请任命为大司马;宾须无善于断狱判案,不会冤枉好人,不滥杀无辜,请任命为大司理;东郭牙不畏权贵,敢冒犯君颜,君上有过错他一定会指出来,请任命为大司谏。 这些官职在当时都是部长,管仲这是一次把筹码要到位,免得以后说自己拉帮结派。今天丑话说在前头,以后的工作就好开展了!这是智慧者的游戏。 小白:原来以为一道菜,端出来原来是套餐。 但齐桓公不介意,小白要的是称霸,所以道路怎么走对他来讲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既然相信了管仲就按照他的建议做,也许慢慢任命这些部长也是可以,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如现在就给你管仲一个安心。 互相信任是最难得的君臣关系,小白和管仲是,刘备和诸葛亮是,这样的关系,大家都很高兴! |
中华第一相的政见 管仲有天生的政治明锐性和局势透视能力。一个人的知识,性格,性情等可以在后天慢慢培养,但类似第六感的悟性很难培养。这些也许就是鲍叔牙对管仲认可到五体投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天才】天才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可能通过努力、勤奋来弥补,比如学习能力,天才学习一天或者看几眼就可以考80分,我学了一个月才考78。这也是经常被鸡汤文学断章取义所引用的“天才”概念。另一种是与你努力根本无关的资质,别人的点子、灵感随便就有,你起早贪黑,想破脑袋也没用。比如未知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理论的突破。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资质,但是特定的社会发展只需要特定的资质。正是需求的局限使得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表现出来他的资质。比如有些钓鱼人,走一圈就能知道哪里有鱼,但是现在社会上又不是靠钓鱼来统治,所以他的这份才具就只能成为一种兴趣爱好。有人是天才的军事家,可是他一辈子都生活在太平社会,无需战争。(当然,变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不算,那是博眼球搞的闹剧) 这两点是属于智慧的天才,还有一个天才的内容是性格,性情。有人天生专注,干什么都有成就,有人天生坚毅等,此后在他的人生中如再加以磨炼,便成了老天赋予的高贵品格。【32】 管仲所拥有的天才就是我们再这么努力也生不来。再怎么头悬梁、锥刺股,自残到住院都不行。 管仲有天才的政治判断力。 虽然当时的周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但是他还是天下的共主,这个共主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其水平都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家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不称职的老大。但他不称职为什么还会一直当下去? 这叫对手们的相互制约。 因为称职的人不止一个,多了去。郑、齐、晋、宋、秦、楚等都可以。但是王位只有一个! 这就就是前面说到的政局牵制。周王朝能继续当大哥不是他比其他人更有能力,而是比周王更有能力的任何一个诸侯因为不能压住其他比周王有那能力的诸侯。所以,大家就只好让周王继续做大哥。 但大哥压不住小弟的恶果,就是造成了小弟们之间打来打去! 管仲明白这一点。所以,齐国称王是不可能,但是可以称霸! 【称霸】所谓称霸,其实是我们后来人对那段历史的总结,当时的齐国不可能站出来说我要称霸!他们可能会说伯,就是第一个诸侯而已,诸侯的领头羊! 管仲定位齐国是不可以做礼仪文化上的大哥,但是可以做事实的大哥。【33】 这叫国策。这不是努力学习能学出来,这叫天才的智慧。 既然认定只能称霸,就意味着自己不是王。所以就要尊重周王,才能让自己称的霸,霸得有道理。把王和霸分清楚,才有了“尊王”的重大策略,这样就能解决了礼仪上的矛盾问题(只能有一个老大),为什么我不是大哥却还能做做大哥做的事! 这一点,郑国没有搞清楚,所以郑国称不上政治的霸业,他只是秀了武力,变成了恶霸的霸!他居然还和周王朝闹别扭,根本不把大哥当大哥。郑庄公雄才武略,但是缺乏一个整体的政治规划。当然,郑国作为新兴国家,底蕴和实力不能和齐国相比,而且,老天爷也不想给郑国太多的时间考虑(打大哥坏风水?),所以才会出现庄公之后的内乱,让他彻底退出了春秋的霸业舞台。 郑国的失败似乎给了管仲重大的启发。 这个世界上不只是感情上秀恩爱死得快,武力上秀肌肉也死得快;政治上秀嘴快(称王)一样死得快。 管仲和小白商议了,定出了一个基本国策。我们齐国不是要取代周王朝,而是成为诸侯的“大哥”。小白只要不说自己的大哥,就完全可以活出大哥的风采。 霸业!也是政治和艺术的结合。 小白说,我这个人喜欢打猎,喜欢美女,这样会不会危害我们的霸业? 管仲说,不会!你可以去玩,去快活吧! 小白说,那什么会危害呢? 管仲说,不知谁是贤明的人,不会看人,会危害霸业;知道了贤明的人却不用,会危害霸业;用了他又不信任他,会危害霸业;虽然信任他,但是又让小人参与到其中,会危害霸业。 小白明白管仲这是在说他自己,要权力呢,还专权。就表态说,这个没有问题! 小白又问,我齐国也是千乘之国,但是被襄公这样一倒腾,现在国势衰弱,人心涣散,我刚刚当上君位,要如何振兴齐国? 管仲说,要从礼义廉耻这四维入手,把它当做国家的纲纪和基本秩序。如果这四样没有了,国家的秩序就乱了,现在我们要让国人回到正常秩序上来。 (齐襄公诸儿:这这指桑骂槐的说谁呢?) |
简单说就是一个村子的士兵排在一起。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原来打战就是贵族的身份游戏,现在把全国都捆绑进来了。 小白问,兵力这么强了,那就可以打各个诸侯了吗? 管仲说,还不可以,周王室还没有给你做后盾,我们周边的邻居还没有依附我们。主公你如果想要驰骋在诸侯中间,必须要尊重周王室而且亲睦邻国。这样可以师出有名,也无后顾之忧。 小白问,那要如何尊王,如何睦邻? 管仲说,重新勘定我们齐国的国界,如果有占据别人的地就还给他们,重新再带上礼物去建交。再指派80个口才好的人,穿上华丽的衣服,多给他们钱,让他们出去到处宣扬我们齐国的政策,顺便招聘贤能的人(宣传部兼职组织部)。同时,也指派另一批人带着钱到四周去打听消息,一旦发现那些犯了错误的小邦国,就攻打他们,灭了他们,并入齐国。如果发现有弑君作乱的人,就抓起来,杀了!这样我们齐国的威望就传播出去了!(一正一反)那些诸侯就会渐渐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能力,就会诚服我们而跟随我们,然后国君你再带领这些诸侯去朝见周王室,恢复原来纳贡的事情,这就是尊王了,到时候,诸侯伯这个名称就算你要推辞也推辞不了了! 小白听了这些问对后十分开心,果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和他大谈三天三夜,然后宣布,我现在就拜你为丞相,开始我们的辉煌征途吧! 管仲说,我听说盖一座大厦不能只有一根木头,汇聚成大海光凭借一支溪流也办不到,如果你要想成事,必须起用“五杰”。 哪五杰? 隰(念席)朋口才卓越,善于外交,请任命为大司行;宁(甯)戚擅长农业,知道天时水利,能开荒拓地,产出更多粮食,请任命为大司田;王于成父带兵训练打仗能让部队有序有力,士兵一往无前,请任命为大司马;宾须无善于断狱判案,不会冤枉好人,不滥杀无辜,请任命为大司理;东郭牙不畏权贵,敢冒犯君颜,君上有过错他一定会指出来,请任命为大司谏。 这些官职在当时都是部长,管仲这是一次把筹码要到位,免得以后说自己拉帮结派。今天丑话说在前头,以后的工作就好开展了!这是智慧者的游戏。 小白:原来以为一道菜,端出来原来是套餐。 但齐桓公不介意,小白要的是称霸,所以道路怎么走对他来讲并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既然相信了管仲就按照他的建议做,也许慢慢任命这些部长也是可以,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如现在就给你管仲一个安心。 互相信任是最难得的君臣关系,小白和管仲是,刘备和诸葛亮是,这样的关系,大家都很高兴! |
灭孤竹,强燕国 齐侯队伍在赶去孤竹的路上,又遇到了难题。一条溪河横在面前。竹筏等船只早被孤竹的首领答里呵收走了!听说齐兵被困在河对岸,答里呵笑着向密卢解释了他的谋略,就是等到齐兵发现没法过河,就自然会回去,然后再乘机追上去打齐侯的屁股。 但答里呵的大将黄花元帅还是有点担心,万一他们自己制造竹筏呢?就提议说要不要派人去河边巡逻,如果有发现他们渡河,可以马上截杀。 答里呵拒绝安排值班,说,你傻啊!哪里有竹子?他们想过河除非有神助! 对,真是有神助! 因为在赶路的时候,齐侯遇见了一个半兽人。大家都很吃惊哪里来的怪物。唯独管仲见多识广,说这怪物名叫俞儿,平时都躲在山里,只有遇到天下要出霸主的时候,才会出来! 这就是管仲的厉害,糊弄鬼就算了,还能借着糊弄鬼的时候糊弄人!他哪里会知道什么俞儿俞孙?估计就是现场取个名,再忽悠一个故事,把动摇军心的梗变成鼓励军心的点。 什么霸主!不就是你齐桓公小白吗?这马屁拍的,虽然点点滴滴到处都是,却又毫无痕迹;这军心稳的,不但步步为营人人可证,而且毫无破绽。一箭双雕啊!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就有士兵报告说前面有个峭壁下的水很浅,只淹过膝盖,人可以趟着就过去。大家就走过去,果然可以,长腿的,短腿的都可以! 燕庄公说,奇怪了我原来从未听说过这里还有人可以趟过去的水段,看来真是有神在帮助我们霸王。 切!!!明明是自己做向导做得不称职,赶紧现学管仲现卖脑筋急转弯,顺便拍了一下马屁。 当然,马屁无罪,还常常有功! 至少齐桓公很高兴,说,俞儿果然灵验了! 现在轮到答里呵吃惊了!丫的,怎么来的?齐兵已经过河了!那就派黄花大帅去团子山拒敌吧! 密卢说,我也去! 黄花大帅说,你不要去,屡败之人!晦气! 在山下等待我胜利的消息就可以了。 但是黄花大帅不知道,真正晦气之人,他人不去,晦气也会跟过去,江湖人称“晦人不卷”,晦你于千里之外!因为你的气遇见他的时候也已经晦了,已经被传染过去了。 这股晦气很快就转化为事实。虽然黄花大帅是个英雄,但是抵不过人多啊!几千兵马没几下就被齐兵吃了!黄花大帅只好放弃团子山营寨,假扮成樵夫逃了回来! 到了密卢的大营,密卢很得意!逃跑谁不会? 就故意问,“黄花屡胜大帅”你好,你不沾半点晦气这么一个人回来了?大帅很惭愧!何止呢?密卢还在接待上故意撒气,大帅要酒,他就说没酒了,给你炒麦子吃吧;大帅说要马,他就说马都在战场上,给你一只腿上有残疾的病马! 黄花大帅很生气,而密卢很得意。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正在给自己挖坑呢!为了这一点的临时得意,他将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于是,黄花大帅骑着病马回到了的无棣城,对答里呵说,其实齐侯恨的是密卢,我们没有必要帮他扛这个黑锅!不如杀了他给齐侯,双方讲和不就可以了! 答里呵说,那哪行?人家落魄来投靠我,我还杀了他!那不真成那些文化人说的野蛮人? 宰相兀律古说,主公不要着急,我还有一个计谋! 计谋就是把齐兵骗到孤竹国的北边砂碛(念气)一个叫旱海的地方。那里又称做迷谷,里面道路曲折迷漫难于辨认,沼泽水草里还埋藏不少暗沟,而且毒蛇害虫比比皆是,人进去了基本是出不来。所以白骨到处都是,白天都似有冤鬼,冷风嗖嗖的。你说,齐兵要是进去了,我们都不用去厮杀他,天杀他!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骗?谁去骗? 兀律古说,办法有,主公你带领城中百姓暂时到山谷去躲避,使得整个城市变成空城,然后让一人诈降到齐侯说主公你去砂碛借兵了,这样齐兵一定会追过去,然后就可以顺利成章带齐兵进旱海了! 黄花大帅说,好计谋! 答里呵说,你也认为好?那你去吧! 我愿意!(绝对不会像《大话西游》里二当家那样推脱) 其实黄花大帅心里还打算为计谋锦上添花,顺便公报私仇。因为他觉得没有伴手礼,诈降就显得不真实,会影响欺诈的成功指数。至于用什么做伴手礼最好?黄花大帅立刻就想到了老朋友密卢。 密卢的人头应该是不错的投名状。 于是,黄花大帅就按照计划带领千余兵马来到了前线。此时前线的密卢正在和齐兵相持不下,看到黄花大帅带兵来,以为是助阵,很友好地出门迎接。谁知道,黄花大帅也不说话,直接就是一刀劈了去。顿时,密卢就被杀了! 买速哪里肯罢休,就过来打,但是双方互相对打几个回合没分出胜负。买速不知道为何这样,但这是人家的主场,想这孤竹也呆不下去了,就投奔到了虎儿斑的大营去了! 买速是真投降啊!但是虎儿斑不信,没有伴手礼,没有投名状,没有道理啊!为了安全起见,虎儿斑就直接把买速给杀了! 呵呵,谁叫你一开始劫我营寨,差点要我命! 现在我要你命,没有差点! 另一边,黄花大帅带着厚礼来到齐侯眼前,果然受到了亲切的接见。毕竟,密卢的头造不了假!然后,黄花大帅又带齐侯进了无棣城,果然空城! 兄弟,你没有骗我,你是个厚道人! 那我们赶紧追答里呵啊! 但是,就在齐侯带兵进入旱海地界的时候,我们的厚道人不见了!同时,这个鬼地方开启了他的传说模式。好在管仲不但听说北方有个叫旱海的地方,知道他的厉害,而且,也知道如何走出这个迷宫。那就是,老马识途! 果然,几匹老马带着受伤害的齐兵走出了旱海!实践证明,人确实有些时候是不如**! 走出旱海的齐侯终于知道了答里呵、黄花大帅的计谋。管仲决定将计就计。因为,答里呵他们并不知道齐兵居然走出来,所以,管仲就叫虎儿斑选几个亲信假扮成百姓一起跟着从山谷出来的孤竹国人混进了无棣城。 毫无疑问,此时的无棣城中了木马! 到了半夜时分,木马发作。黑客管仲带领齐兵瞬间攻克了无棣城,对不起,不是攻克,是暴走进去,因为木马发作了,帮助齐兵打开了城门。 双方明暗互制。齐兵打仗的计划是自己制定,属于明,心里明白;但现在进城打仗是自己躲起来突袭,属于暗,动作隐蔽。戎兵相反,计划是没有的,本来有,用完了,用光了,现在是在别人的计划中,属于暗,脑子蒙圈昏暗;但是打起仗来自己却暴露在外面,属于明,活靶子。这样一对比,双方还打怎么? 混战没多久,黄花大帅和兀律古直接死在战场。 天太黑,看不清你是谁,就当做普通靶子给杀了。 答里呵因为是头领,属于既定目标,所以被活抓! 但,活抓也是用来杀!不为别的,图个新鲜(猫抓老鼠也是)。目的是用来证明我齐桓公是非分明,顺便杀一儆百! 自此,燕国大庆!齐国大庆。 齐桓公说,我只是听说你这边危急了,所以才过来帮你。虽说跋涉千里,但幸好成功。现在令支、孤竹都已经灭了,为我周王朝增添五百里地。但我齐国不能越过你燕国来管理这些地方,所以就请你燕国在这里建设吧! 燕庄公听了真是眼泪流到流鼻涕,我哪里能占你这样的便宜,还是你们齐国在这里建吧! 齐桓公说,你就不用推辞了,北方是比较荒凉,但是你如果不来管理,没多久就又会变成戎夷的地。你现在应该继承祖上召公的业绩,赶紧修筑城墙,尊敬周王,为周王室守住北方,这也是我齐国的幸运,也是我此来的目的。 也是我做大哥的本分。 燕国已经很久没有好事了,终于到了燕庄公,中了彩票!还是借别人两块钱买的彩票。 燕庄公内心十分感激齐桓公。是真感激啊!活菩萨啊!齐大哥你说得多好,有理有据,大道理小道理都有,关键听的人还有实惠。 所以,在齐桓公要回齐国的时候,燕庄公依依不舍,送了一站又一站。终于,桓公发现你已经送到我齐国国界里面了! 我到家了!你踩过界了! 事情变麻烦了,因为按照礼制,诸侯相送不能过国界,所以,为了守住这个礼制,齐桓公决定就把刚刚燕庄公踏进齐国的五十里地也免费送给燕国。我就不信感动不死你。 这样,你燕国就没有踩过国界! 这是什么样的情谊?天下诸侯听说这事,都非常吃惊了,就算是作秀也不能这样作啊,花血本秀恩爱啊?看来,齐桓公是真仁义! 从此之后,诸侯们纷纷邀请齐侯去我家做客。而且准备在齐侯回家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去送送,多忙也要抽空!到时候就算你再这么说留步,我绝不留步。 这样,燕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算是连续中了两次彩票。北增五百里,东增五十里,变成了大国。 他的都城也再一次搬迁,由易这个地方重新搬回蓟门关! 所谓江山,战国的秦国靠打,三国的蜀汉靠哭,春秋的燕国靠哭靠送靠… 燕庄公:靠,你管得着吗! 打个补丁:感觉齐桓公打令支孤竹的故事与三国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很相似吧!迷你版! (从时间上推理,冯梦龙比罗贯中晚出生,或许看过了三国演义) 做完燕国这一单,齐国的名声实力应该都起势了,得到广泛而坚定的认可,有种双丰收的快感。齐桓公很满意,霸主的概念和自己的地位基本算是同时确立了! 燕庄公:深入人心啊。 按说,人生最大的能耐就是收放自如,但是老天爷可不想这样被你摆布。关于霸业的概念第一次被确立,许多细节和规矩还不完善,所以大哥齐桓公自从被诸侯认可后,国际纠纷的业务就不断上升。齐桓公出席各种活动的步伐根本停不下来。 这不,鲁国自己找上来了! |
二十一、霸王齐大哥很忙 鲁国和齐国算是从小就一起长大的邻居。你屁股有没有痣,痣长在哪里我都知道,所以鲁国一直不是很服气齐国,但是最近不得不低头了,一是齐国出了个小白这种变态子孙,考清华上北大,还保送出国;二是鲁国自己家门不幸,儿孙们内斗,死的死,伤的伤,自我消耗严重。不得于,还把目光转向隔壁邻居求救。 好在隔壁不管是姓姜、姓吕,还是姓田,总之不姓王。 |
庆父对鲁国的爱与恨 在上一届(郑庄公时代)鲁国在公子翚没事找事的助攻下已经从鲁隐公姬息(庶出的哥哥)过度到了鲁桓公姬允(嫡出的弟弟)。 姬允这命,说啥好?他老爸原来是准备给他哥哥姬息取老婆,后来发现新娘(宋武公女儿仲子)很漂亮就直接变成自己的老婆,然后生了姬允。等姬允长大了,在公子翚的作乱协助下,夺得君王位置,成了鲁桓公,取了齐僖公的女儿文姜,标准的白富美,哪里想到老婆文姜居然和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齐襄公诸儿有一腿。结果在齐国走亲戚的时候,鲁桓公还被齐襄给杀了。死就死了!但是他给鲁国留下一套可怕的遗产,“三桓”。(后面有详细说) 鲁庄公姬同是鲁桓公和齐文姜的儿子。很尴尬的出身,自己的老爸被舅舅给杀了,所以对待齐国的感情十分矛盾。 鲁庄公有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叫公子友,全名季友,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子庆(庆父)和公子牙(牙叔)。 |
但是,母亲文姜为了亲上加亲,要求庄公娶齐襄公的女儿为妻子,为正室夫人。而且,不管你庄公同意不同意,就把“生米煮成熟饭”。注意:看到这个词不要习惯性脑补画面。文姜自己和哥哥诸儿是有这样的情色画面,但是这次做“熟饭”却是派人去给齐国下了聘礼订单! 君无戏言,大国之间的严肃性不容亵渎。所以订单一下基本就确立了齐国这个表妹为夫人。虽然表妹才只是幼儿! 庄公说,妈,表妹还只是个孩子! 文姜说,没事,孩子会长大的! 没办法,孟任,我尽力了!不过你虽然没有这个名,但是有这个实。因为,表妹没长大,还没过来,孟任实际上还是后宫之主,直到去世!无冕之王! 后来,这个孩子终于长大了,嫁来了鲁国,即哀姜。但是鲁庄公不喜欢这个表妹,所以,许久也没有生出儿子。但是不甘寂寞的表妹继承了老爸和老姑的光荣传统,眉来眼去地就和帅哥公子庆父勾搭上了!并且,与庆父约定,要立庆父为鲁国国君,牙叔做丞相。 鲁庄公:所有勾搭出政治的[url]http://爱情[/url]都是假[url]http://爱情[/url]。权欲只会证明你们背后的性欲。 哀姜不受庄公待见,但是陪嫁来的叔姜却生了一个儿子,叫启 另外,庄公和一个姓风的小妾也生了一个儿子,叫申。 这样,鲁庄公之后,鲁国就面临了四种继承人的可能。弟弟庆父、儿子般、申、启。现在就看谁的力气大,掰手腕吧。 据说,临死的鲁庄公,问假弟弟牙叔,谁可以为王?牙叔说,庆父可以,因为兄终弟及吗!问亲弟弟季友,季友说,公子般啊!他母亲虽然没立为夫人,但是你和她有盟誓之约,也算是实际的夫人了,那也算是嫡出了,而且,姬般年长。 鲁庄公觉得亲弟弟说得对,假弟弟说得错。说对的人就传说出来(出去),说季友最贤,错的人就让他错到底。庄公让季友带上毒酒去给牙叔喝,牙叔说话没脑子,喝药确能很认真过脑子。你当我傻啊?自然死活不肯自己喝。不得已,最贤的季友就上去灌了下去。 这也是你的弟弟啊!你这也下得起手?不过没什么问题,政治游戏,本就是成王败寇,关键是史书一直说你最贤。一个最贤的人仅仅因为的弟弟与自己政见不和,就在没有事实的情况下,强行杀害。 这种贤,想想都可怕! |
但是很奇怪,庄公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杀庆父呢?可能庆父的回答没有明确谁,滴水不漏,缺乏戏剧冲突的观赏性,也或者是记载的人忘记写进去了! 实际上,此时的公子庆父不是你想杀,想杀就能杀。公子牙会推荐庆父为君,说明庆父有一党,有自己的一股政治力量。你去杀他,搞不好就是捅娄子,反给了人家造反的理由。 最后,公子般继位,拥立有功的季友在鲁国中的名声就更贤了!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公子般不但继承了鲁庄公的君王,此前也继承了鲁庄公泡妞的本事。同样,公子般还是公子的时候,也是出去游玩,也是偶遇到一个美女,是大夫梁氏的女儿,也是一见钟情,然后就偷偷地嘿嘿嘿了。关键是人家梁氏也没有提出什么夫人要求,但公子般却像是背诵老爸的“泡妞秘籍”一样,主动背台词说自己要立她为夫人。 可是这些事情并没有公开,属于偷情性质,也没几个人知道梁氏是你公子般的[url]http://女友[/url]。所以,掌管养马放牧的圉(念雨)人荦(念落)路过梁家,看到美女,也春心荡漾,不但对她吹口哨,还唱哥啊妹啊之类比较轻佻的歌曲。 要不是你公子般在前,人家也可能开启一段美好的[url]http://爱情[/url]故事,但是因为你公子般,圉人荦这个行为就变成纯调戏了! 道德败坏! 公子般很生气,就叫人把圉人荦抓起来,抽打了三百皮鞭! 这得有多恨啊! 庄公听到儿子干的这事,就问,你这么恨他,为什么不杀了他?我听说圉人荦力大无比,你如果只是鞭打他,他必然会怀恨在心。 公子般说,他一个养牛呢,怀恨在心能咋的? 呵呵,你还是太嫩,泡妞老司机的话你不听!这是给自己挖坑啊! 果然,怀恨在心的圉人荦投靠了公子庆父,并在庆父的悉心指导下,直接刺杀了去外公党臣家吊丧的公子般。 吊丧,参加葬礼这类事情在春秋时期真是一项高危的活动。活动搞好了,你吊别人丧,活动搞砸了,别人吊你丧。 此时的公子般才刚刚继位啊! 因为还没有过年,所以连个年号都没有去。 |
好 |
【艺术的自信】艺术没有对错,没有先进和落后,没有优劣,只有自信和不自信。我们今天许多地方远不如楚王,至少没有楚王自信。我们那些文艺界的大咖们,一直到今天,还以能评上国外的XX奖项为荣,参加人家什么盛会为骄傲,俗称“蹭地毯”。这些观念一直都是误区,说白了,他们根本不懂我们的艺术,他们也不想懂我们的艺术,因为他们害怕,害怕一旦了解了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比他们更加灿烂辉煌,那样他们就会失去现在拥有的地位。两百年前,他们利用我家庭矛盾骗来、抢来各种财富,并用这些财富支撑出的地位。 所以,首先,我们这些搞艺术、文艺、文化的“明星们”,在外人面前,要自信。其实,只要你们多读书就会自信!把一天化妆卸妆的时间用出一半就可以了。 你们会发现:他们只有公元! 我们还有公元前!不要让楚武王他们再来教我们一次,楚成王出来再笑话我们一回。【39】 人家楚成王已经够忙了!春秋的大戏,一个安心的配角,一个伟大的配角! 因为之后的大戏,没有他,根本演不下去。 |
齐楚的斗嘴 其实,按照常理推论,楚国的楚成王、斗子文都不是傻瓜级别的君臣,看到齐国搞这么一个大动作来针对蔡国,不可能炮弹打苍蝇吧?楚国应该也会有所防备,不会缺你竖貂这一个漏洞。竖貂的情报只是多了一条线索而已,但是历史上的坏人总是要负责做好自己的坏事,还要随时背上好人决策失败的黑锅。 毫无疑问,小白和管仲的偷袭计划失败了! 不过,失败也不会对管仲造成多大的影响,因为从后来故事的发展上看,他本来就不是想真打。此次来打蔡国、威胁楚国的目的就是秀肌肉,主要还是文斗,斗才艺,斗法! 就想现在老板去谈判、争取业务要借奔驰宝马,带大金链子;古惑仔谈判要叫一大堆小弟在后面跟着!其实都是造势。竖貂把消息泄露了,但也不怎么会影响背后的“造势”。 就算楚国按照常规防守,齐国联合军也不会真打,你长途奔袭楚国这样的大国,根本没有打赢的把握。 分析归分析,就算你知道人家的底牌,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因为你不知道人家会不会中途改变策略。而且,你的充分准备也可以促使对手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这个原计划是对自己最有利的计划,就是不打。这叫心照不宣,看破不点破,继续做朋友。 所以,楚国要认真对待,态度也要拿出来,就把围攻郑国的斗章斗廉部队调回来。慎重一点总是好的!斗子文知道管仲这种人是求财不求气,正好我也是!一来是把兵力集中回都城,装气势。二来也是拿出诚意,因为你齐国此行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解救郑国。 郑国看到楚国撤兵,心想大哥果然没有骗我!好吧,也带来一支部队按照约定奔赴蔡国了,吃菜去。担心来晚了连汤都喝不到。 汤还是有的,楚国早早就派屈完作为使者就在楚国边界等着,准备慰问一下远方的客人。当然也不能空手等慰问,楚人已经烧了很多开水,白开水,白慰问。 齐国联军一看到屈完就吓了一跳! 齐桓公说,楚国怎么知道我们要来?! 管仲说,那自然是有人泄露消息了,不过没事,楚国愿意派使者来,说明楚国也是有心了!我先会会这个使者。 管仲和子文都是谋略的高手,不要说话,看对方的动作就知道对方的意图,有点心心相惜,要一起默默地演出戏。 屈完说,楚王听说你们带着兵甲莅临我楚国指导,就派我来问,你们齐国在北海,我们楚国在南海,这风马牛不相及,你们那到底是要指导什么? 管仲说,当年周成王封我齐太公的时候,就说了,要我们齐国来帮助周王朝对那些有犯错的诸侯进行征讨。自从周平王东迁以来,诸侯多有不尊王的行为,所以我齐桓公就奉了周王的命,重新担起这个责任。你们楚国地处南方,本来为了照顾你路途遥远,所以你们的朝贡也只是一车包茅,但你们却已经多年都不上贡了!还有,周昭王南征的时候无辜身亡,你们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管仲的理由很充分。比如包茅,其实也不是现在说的一车茅草,很有可能是酿酒用的催化剂之类。从内容上说有点小题大做,但是从形式上是义正言辞,因为你不朝贡等于你是不认这个周王,态度有问题。至于周昭王怎么死的事故和齐国是否获得周成王说的征伐诸侯权一样,都有点扯淡,说不清楚。你说有或没有,大家信不信全靠你的实力和对你的感情。 所以,屈完也很清楚重点,就说没有朝贡确实是我们不对,主要原因是错误认为东西太小又路途遥远,所以就忽略了。没想到老周还这么在意,那我们可以马上补上去。至于周昭王的事,是他回去的路上,船翻了,那是河神的事,怎么能怪我们? 管仲看屈完的态度很明确,有底气,而且也句句在理,就下令联合军就地扎营。 诸侯们都奇怪,为什么不直接打啊!都到楚国边境了!再跨一步不就可以了? |
晕138楼又牺牲了 |
襄公继位 前面章节介绍过,宋国从微子启传了13代到了宋宣公子力,不知道他哪个经抽了,不把位置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子和,即宋穆公。宣公和穆公应该都是厚道人。但这是政治圈,你厚道不是代表大家都厚道,所以你那不按照规矩的厚道就破坏了可以约束不厚道人的规矩。宋穆公之后也不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儿子公子冯,而是传给哥哥穆公的儿子与夷,即宋殇公。 有借有还,人品没问题,但再借也很难了。 宋殇公一直防着出逃在郑国的堂弟公子冯。所以,心系堂弟的生死就有意无意地数次卷入了对郑国的战争。但想不到自己后院起火,被大夫华督作乱弑杀。这样,他的预料果然又准了,公子冯果然回家继位成宋庄公。真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但这个“果然”好像真是因为他自己的预料,他没有预料就没有冲动,就没有打击郑国,就没有自己反被华督打击这件事。 【预感】人生许多事情其实都是这样,你预感下的心里暗示之所以能实现,有时候不是你算得很准,而是你自己开始潜移默化促成这个结果。你认为这个人是坏人,就一直把他当做坏人防着,没多久人家也会感觉得到你在针对他,自然也就可能进行反击,于是就真得对你使坏了。【43】 宋殇公之后,庄公倒是正常了,什么哥哥弟弟闪一边去,直接把位置交给了儿子捷,即宋闵公。 但是宋闵公又开始没正经了,喜欢三天两头和宋国的大力士将军南宫长万嬉闹,没大没小地开玩笑,因为南宫被鲁国俘虏过。所以,闵公的玩笑就夹带了辱骂,结果被南宫长万激情犯罪给杀了。 南宫长万立公子游为君,但小游游根本控制不住宋国的局面。各方势力都起来闹腾,宋国再次经历了一阵大乱,终于在萧叔大心和曹国的帮助下,让宋闵公的弟弟御说继位,即宋桓公。 齐桓公组织的第一次聚会,名义就是为宋桓公确立宋国国君的位置,但是宋桓公感觉自己被利用,就中途逃跑了! 此后的宋庄公在齐桓公的阴影下磕磕碰碰度过了余生。 送(宋)来送去,公公婆婆的,终于到了我们的主角,历史上名声响而不大亮的宋襄公兹父(甫)。 宋庄公的儿子也不少,公子兹父是嫡子,他有个哥哥叫公子目夷。公子目夷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妾。所以按照礼仪,宋国君位应该给世子兹父。但是,宋国兄弟连的基友情似乎有隔代遗传的基因。公子兹父在病重的父亲宋桓公面前,竟然恳求老爸要把世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理由是目夷的年纪比自己大,而且还比自己贤仁。 宋桓公就把兹父的意见说给目夷听,征求目夷的意见。目夷说,能帮国家让给我,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贤仁啊,我再这么贤仁也赶不上弟弟的这个举动,而且,立长不立嫡是不合祖宗礼制。 之后,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于是兹甫的太子之位想让也让不出去,只好继任为宋国国君。 十分为难,十分勉强,勉为其难的样子。 要不是有后来宋襄公与楚成王之间的仁义交错作为证据,我可能会严重怀疑公子兹父的行为。 厚黑的戏剧设想 这是我的厚黑了,假设他身边有一个智囊,顶级的脑袋智慧。智囊告诉兹父,现在宋桓公快要去世了,你作为嫡子将继承王位是吧? 兹父说,是啊!本来就是这样的! 智囊问,现在外面好多人都说你哥哥目夷是贤明仁义之人,你又不如他,那你以后如何服众? 兹父说,我向哥哥学习,起早贪黑,努力工作! 智囊说,那不错,到时候你为君就要事事小心,如果有一件做不好,或者损失了谁的利益,他们就会说如果是目夷在位就好了,目夷一定会做得比你好! 也对啊!潜在的对手,如果一直潜,就一直是对手了! 智囊继续说,因为现在目夷的名声(成绩)比你好,但是你变成宋君之后,你们的位置不一样,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比较,那目夷就永远比你好,你就一直被目夷的形象所笼罩! 兹父说,是啊!那我该这么办? 智囊说,不如你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你哥哥吧! 啊?要我放弃了!? 智囊说,不是放弃,是以退为进。如果你让位,你哥哥一定不会接受,他不接受才能保住他的贤名,而你却获得了让贤的美名,这样今后也不会有人说目夷比你更适合的话。 哦!那万一他要是接受了呢? 智囊说,他自己不是嫡子,不合礼制,以他的智慧和德行他应该判断出来,自己上台会比你上台更加不稳定。他如果接受了,人家就说他的贤惠都是伪装的,原来是为了获得王位,这样他就没有了贤名。这样,就算他真的做了宋王,没有贤名和制度的保护,只要稍微出点错,我们再把王位夺回来也是轻而易举。还有,你要趁现在,你老爸还没死,把这个让贤的想法说给你爸听,让你爸来调和,你就有余地,他不会随便做主就真得给你哥哥,那样经过了这一次“约谈”,等于你的位置再次得到确认,以后上台就更稳定了! 说的对啊!这样好! 好什么?是好听的故事,我编的故事。没有找到任何的历史依据。 齐桓公召开葵丘之会期间,把自己的世子昭托付给宋襄公这个事上,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管仲判断宋襄公人品的依据一是他让国这个事,二是宋襄公的老爸刚刚去世,他还愿意来亲自参加葵丘之会,说明他对齐国也尊敬。 但是很奇怪,为什么让国这事这么快就在诸侯之间传开了?是不是有故意“秀恩爱”的成分?原来只是一家三口之间的对话,是宋国的内务事宜。 有一种情况是宋桓公叫史官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并主动公开,或者就是兹父在背后推波助澜,故意传播给宋国那些贵族。 后来,宋襄公果然帮助齐世子昭获得了齐王位,但是他并没有支持齐孝公继续做春秋霸主,而是趁机借着确立齐侯的功劳和影响力,想要自己做霸主。 这也奇怪,一个想当霸主的诸侯,他在做公子的时候居然没有欲望做君王?他在做公子的时候,知道自己不如哥哥贤仁会让国给他哥哥,但是他做宋公后居然会不知道自己宋国的“贤仁”(实力)不如楚国、齐国等,而逆流称霸? 或许人真得会变!就算我有不少怀疑的理由,但是我仍旧愿意相信他是真的仁义让国。 因为这种仁义很宝贵。 之所以让人有这个疑点和后来宋楚的耻辱,只是因为他傻,蠢直!害他得不是假仁假义,而是欲望!权力这种毒品,吸了之后(等于上位当宋君),如果上瘾了,就只能加大剂量(想要做霸主)。 得陇望蜀。 哥哥目夷的让贤更是真让,就想买单一样,兹父只是一直说这次我买单,还拼命挡住别人,但是目夷早在中途就找服务员付钱了。他跑到卫国去,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以贯之的贤人。而且等到弟弟顺利继位后,又听从召唤,回到宋国安心做弟弟的助手,没有赌气,没有怨恨,无怨无悔。 宋国在这对兄弟组合的治理下,国力确实增强不少。所以在8年之后,齐桓公去世,齐国出现群公子争位的局面,宋国才有了一点家底出去“说三道四”。但是,这种进步是假象。只是在时间上,现在的宋国对比过去的宋国更强大,而在空间上,宋国与列国的较量中还有很大的实力差距。 进步快是因为原来基础差。这一点,目夷比较清楚,兹父应该也比较清楚,但是他不愿意相信。这才是酿成宋国悲剧的重要原因 |
|
襄公继位 前面章节介绍过,宋国从微子启传了13代到了宋宣公子力,不知道他哪个经抽了,不把位置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子和,即宋穆公。宣公和穆公应该都是厚道人。但这是政治圈,你厚道不是代表大家都厚道,所以你那不按照规矩的厚道就破坏了可以约束不厚道人的规矩。宋穆公之后也不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儿子公子冯,而是传给哥哥穆公的儿子与夷,即宋殇公。 有借有还,人品没问题,但再借也很难了。 宋殇公一直防着出逃在郑国的堂弟公子冯。所以,心系堂弟的生死就有意无意地数次卷入了对郑国的战争。但想不到自己后院起火,被大夫华督作乱弑杀。这样,他的预料果然又准了,公子冯果然回家继位成宋庄公。真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但这个“果然”好像真是因为他自己的预料,他没有预料就没有冲动,就没有打击郑国,就没有自己反被华督打击这件事。 【预感】人生许多事情其实都是这样,你预感下的心里暗示之所以能实现,有时候不是你算得很准,而是你自己开始潜移默化促成这个结果。你认为这个人是坏人,就一直把他当做坏人防着,没多久人家也会感觉得到你在针对他,自然也就可能进行反击,于是就真得对你使坏了。【43】 宋殇公之后,庄公倒是正常了,什么哥哥弟弟闪一边去,直接把位置交给了儿子捷,即宋闵公。 但是宋闵公又开始没正经了,喜欢三天两头和宋国的大力士将军南宫长万嬉闹,没大没小地开玩笑,因为南宫被鲁国俘虏过。所以,闵公的玩笑就夹带了辱骂,结果被南宫长万激情犯罪给杀了。 南宫长万立公子游为君,但小游游根本控制不住宋国的局面。各方势力都起来闹腾,宋国再次经历了一阵大乱,终于在萧叔大心和曹国的帮助下,让宋闵公的弟弟御说继位,即宋桓公。 齐桓公组织的第一次聚会,名义就是为宋桓公确立宋国国君的位置,但是宋桓公感觉自己被利用,就中途逃跑了! 此后的宋庄公在齐桓公的阴影下磕磕碰碰度过了余生。 送(宋)来送去,公公婆婆的,终于到了我们的主角,历史上名声响而不大亮的宋襄公兹父(甫)。 宋庄公的儿子也不少,公子兹父是嫡子,他有个哥哥叫公子目夷。公子目夷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妾。所以按照礼仪,宋国君位应该给世子兹父。但是,宋国兄弟连的基友情似乎有隔代遗传的基因。公子兹父在病重的父亲宋桓公面前,竟然恳求老爸要把世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理由是目夷的年纪比自己大,而且还比自己贤仁。 宋桓公就把兹父的意见说给目夷听,征求目夷的意见。目夷说,能帮国家让给我,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贤仁啊,我再这么贤仁也赶不上弟弟的这个举动,而且,立长不立嫡是不合祖宗礼制。 之后,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于是兹甫的太子之位想让也让不出去,只好继任为宋国国君。 十分为难,十分勉强,勉为其难的样子。 要不是有后来宋襄公与楚成王之间的仁义交错作为证据,我可能会严重怀疑公子兹父的行为。 厚黑的戏剧设想 这是我的厚黑了,假设他身边有一个智囊,顶级的脑袋智慧。智囊告诉兹父,现在宋桓公快要去世了,你作为嫡子将继承王位是吧? 兹父说,是啊!本来就是这样的! 智囊问,现在外面好多人都说你哥哥目夷是贤明仁义之人,你又不如他,那你以后如何服众? 兹父说,我向哥哥学习,起早贪黑,努力工作! 智囊说,那不错,到时候你为君就要事事小心,如果有一件做不好,或者损失了谁的利益,他们就会说如果是目夷在位就好了,目夷一定会做得比你好! 也对啊!潜在的对手,如果一直潜,就一直是对手了! 智囊继续说,因为现在目夷的名声(成绩)比你好,但是你变成宋君之后,你们的位置不一样,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比较,那目夷就永远比你好,你就一直被目夷的形象所笼罩! 兹父说,是啊!那我该这么办? 智囊说,不如你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你哥哥吧! 啊?要我放弃了!? 智囊说,不是放弃,是以退为进。如果你让位,你哥哥一定不会接受,他不接受才能保住他的贤名,而你却获得了让贤的美名,这样今后也不会有人说目夷比你更适合的话。 哦!那万一他要是接受了呢? 智囊说,他自己不是嫡子,不合礼制,以他的智慧和德行他应该判断出来,自己上台会比你上台更加不稳定。他如果接受了,人家就说他的贤惠都是伪装的,原来是为了获得王位,这样他就没有了贤名。这样,就算他真的做了宋王,没有贤名和制度的保护,只要稍微出点错,我们再把王位夺回来也是轻而易举。还有,你要趁现在,你老爸还没死,把这个让贤的想法说给你爸听,让你爸来调和,你就有余地,他不会随便做主就真得给你哥哥,那样经过了这一次“约谈”,等于你的位置再次得到确认,以后上台就更稳定了! 说的对啊!这样好! 好什么?是好听的故事,我编的故事。没有找到任何的历史依据。 齐桓公召开葵丘之会期间,把自己的世子昭托付给宋襄公这个事上,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管仲判断宋襄公人品的依据一是他让国这个事,二是宋襄公的老爸刚刚去世,他还愿意来亲自参加葵丘之会,说明他对齐国也尊敬。 但是很奇怪,为什么让国这事这么快就在诸侯之间传开了?是不是有故意“秀恩爱”的成分?原来只是一家三口之间的对话,是宋国的内务事宜。 有一种情况是宋桓公叫史官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并主动公开,或者就是兹父在背后推波助澜,故意传播给宋国那些贵族。 后来,宋襄公果然帮助齐世子昭获得了齐王位,但是他并没有支持齐孝公继续做春秋霸主,而是趁机借着确立齐侯的功劳和影响力,想要自己做霸主。 这也奇怪,一个想当霸主的诸侯,他在做公子的时候居然没有欲望做君王?他在做公子的时候,知道自己不如哥哥贤仁会让国给他哥哥,但是他做宋公后居然会不知道自己宋国的“贤仁”(实力)不如楚国、齐国等,而逆流称霸? 或许人真得会变!就算我有不少怀疑的理由,但是我仍旧愿意相信他是真的仁义让国。 因为这种仁义很宝贵。 之所以让人有这个疑点和后来宋楚的耻辱,只是因为他傻,蠢直!害他得不是假仁假义,而是欲望!权力这种毒品,吸了之后(等于上位当宋君),如果上瘾了,就只能加大剂量(想要做霸主)。 得陇望蜀。 哥哥目夷的让贤更是真让,就想买单一样,兹父只是一直说这次我买单,还拼命挡住别人,但是目夷早在中途就找服务员付钱了。他跑到卫国去,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以贯之的贤人。而且等到弟弟顺利继位后,又听从召唤,回到宋国安心做弟弟的助手,没有赌气,没有怨恨,无怨无悔。 宋国在这对兄弟组合的治理下,国力确实增强不少。所以在8年之后,齐桓公去世,齐国出现群公子争位的局面,宋国才有了一点家底出去“说三道四”。但是,这种进步是假象。只是在时间上,现在的宋国对比过去的宋国更强大,而在空间上,宋国与列国的较量中还有很大的实力差距。 进步快是因为原来基础差。这一点,目夷比较清楚,兹父应该也比较清楚,但是他不愿意相信。这才是酿成宋国悲剧的重要原因。 |
补充:被杀的154 襄公继位 前面章节介绍过,宋国从微子启传了13代到了宋宣公子力,不知道他哪个经抽了,不把位置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子和,即宋穆公。宣公和穆公应该都是厚道人。但这是政治圈,你厚道不是代表大家都厚道,所以你那不按照规矩的厚道就破坏了可以约束不厚道人的规矩。宋穆公之后也不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儿子公子冯,而是传给哥哥穆公的儿子与夷,即宋殇公。 有借有还,人品没问题,但再借也很难了。 宋殇公一直防着出逃在郑国的堂弟公子冯。所以,心系堂弟的生死就有意无意地数次卷入了对郑国的战争。但想不到自己后院起火,被大夫华督作乱弑杀。这样,他的预料果然又准了,公子冯果然回家继位成宋庄公。真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但这个“果然”好像真是因为他自己的预料,他没有预料就没有冲动,就没有打击郑国,就没有自己反被华督打击这件事。 【预感】人生许多事情其实都是这样,你预感下的心里暗示之所以能实现,有时候不是你算得很准,而是你自己开始潜移默化促成这个结果。你认为这个人是坏人,就一直把他当做坏人防着,没多久人家也会感觉得到你在针对他,自然也就可能进行反击,于是就真得对你使坏了。【43】 宋殇公之后,庄公倒是正常了,什么哥哥弟弟闪一边去,直接把位置交给了儿子捷,即宋闵公。 但是宋闵公又开始没正经了,喜欢三天两头和宋国的大力士将军南宫长万嬉闹,没大没小地开玩笑,因为南宫被鲁国俘虏过。所以,闵公的玩笑就夹带了辱骂,结果被南宫长万激情犯罪给杀了。 南宫长万立公子游为君,但小游游根本控制不住宋国的局面。各方势力都起来闹腾,宋国再次经历了一阵大乱,终于在萧叔大心和曹国的帮助下,让宋闵公的弟弟御说继位,即宋桓公。 齐桓公组织的第一次聚会,名义就是为宋桓公确立宋国国君的位置,但是宋桓公感觉自己被利用,就中途逃跑了! 此后的宋庄公在齐桓公的阴影下磕磕碰碰度过了余生。 送(宋)来送去,公公婆婆的,终于到了我们的主角,历史上名声响而不大亮的宋襄公兹父(甫)。 宋庄公的儿子也不少,公子兹父是嫡子,他有个哥哥叫公子目夷。公子目夷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妾。所以按照礼仪,宋国君位应该给世子兹父。但是,宋国兄弟连的基友情似乎有隔代遗传的基因。公子兹父在病重的父亲宋桓公面前,竟然恳求老爸要把世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理由是目夷的年纪比自己大,而且还比自己贤仁。 宋桓公就把兹父的意见说给目夷听,征求目夷的意见。目夷说,能帮国家让给我,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贤仁啊,我再这么贤仁也赶不上弟弟的这个举动,而且,立长不立嫡是不合祖宗礼制。 之后,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于是兹甫的太子之位想让也让不出去,只好继任为宋国国君。 十分为难,十分勉强,勉为其难的样子。 要不是有后来宋襄公与楚成王之间的仁义交错作为证据,我可能会严重怀疑公子兹父的行为。 厚黑的戏剧设想 这是我的厚黑了,假设他身边有一个智囊,顶级的脑袋智慧。智囊告诉兹父,现在宋桓公快要去世了,你作为嫡子将继承王位是吧? 兹父说,是啊!本来就是这样的! 智囊问,现在外面好多人都说你哥哥目夷是贤明仁义之人,你又不如他,那你以后如何服众? 兹父说,我向哥哥学习,起早贪黑,努力工作! 智囊说,那不错,到时候你为君就要事事小心,如果有一件做不好,或者损失了谁的利益,他们就会说如果是目夷在位就好了,目夷一定会做得比你好! 也对啊!潜在的对手,如果一直潜,就一直是对手了! 智囊继续说,因为现在目夷的名声(成绩)比你好,但是你变成宋君之后,你们的位置不一样,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比较,那目夷就永远比你好,你就一直被目夷的形象所笼罩! 兹父说,是啊!那我该这么办? 智囊说,不如你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你哥哥吧! 啊?要我放弃了!? 智囊说,不是放弃,是以退为进。如果你让位,你哥哥一定不会接受,他不接受才能保住他的贤名,而你却获得了让贤的美名,这样今后也不会有人说目夷比你更适合的话。 哦!那万一他要是接受了呢? 智囊说,他自己不是嫡子,不合礼制,以他的智慧和德行他应该判断出来,自己上台会比你上台更加不稳定。他如果接受了,人家就说他的贤惠都是伪装的,原来是为了获得王位,这样他就没有了贤名。这样,就算他真的做了宋王,没有贤名和制度的保护,只要稍微出点错,我们再把王位夺回来也是轻而易举。还有,你要趁现在,你老爸还没死,把这个让贤的想法说给你爸听,让你爸来调和,你就有余地,他不会随便做主就真得给你哥哥,那样经过了这一次“约谈”,等于你的位置再次得到确认,以后上台就更稳定了! 说的对啊!这样好! 好什么?是好听的故事,我编的故事。没有找到任何的历史依据。 齐桓公召开葵丘之会期间,把自己的世子昭托付给宋襄公这个事上,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管仲判断宋襄公人品的依据一是他让国这个事,二是宋襄公的老爸刚刚去世,他还愿意来亲自参加葵丘之会,说明他对齐国也尊敬。 但是很奇怪,为什么让国这事这么快就在诸侯之间传开了?是不是有故意“秀恩爱”的成分?原来只是一家三口之间的对话,是宋国的内务事宜。 有一种情况是宋桓公叫史官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并主动公开,或者就是兹父在背后推波助澜,故意传播给宋国那些贵族。 后来,宋襄公果然帮助齐世子昭获得了齐王位,但是他并没有支持齐孝公继续做春秋霸主,而是趁机借着确立齐侯的功劳和影响力,想要自己做霸主。 这也奇怪,一个想当霸主的诸侯,他在做公子的时候居然没有欲望做君王?他在做公子的时候,知道自己不如哥哥贤仁会让国给他哥哥,但是他做宋公后居然会不知道自己宋国的“贤仁”(实力)不如楚国、齐国等,而逆流称霸? 或许人真得会变!就算我有不少怀疑的理由,但是我仍旧愿意相信他是真的仁义让国。 因为这种仁义很宝贵。 之所以让人有这个疑点和后来宋楚的耻辱,只是因为他傻,蠢直!害他得不是假仁假义,而是欲望!权力这种毒品,吸了之后(等于上位当宋君),如果上瘾了,就只能加大剂量(想要做霸主)。 得陇望蜀。 哥哥目夷的让贤更是真让,就想买单一样,兹父只是一直说这次我买单,还拼命挡住别人,但是目夷早在中途就找服务员付钱了。他跑到卫国去,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以贯之的贤人。而且等到弟弟顺利继位后,又听从召唤,回到宋国安心做弟弟的助手,没有赌气,没有怨恨,无怨无悔。 宋国在这对兄弟组合的治理下,国力确实增强不少。所以在8年之后,齐桓公去世,齐国出现群公子争位的局面,宋国才有了一点家底出去“说三道四”。但是,这种进步是假象。只是在时间上,现在的宋国对比过去的宋国更强大,而在空间上,宋国与列国的较量中还有很大的实力差距。 进步快是因为原来基础差。这一点,目夷比较清楚,兹父应该也比较清楚,但是他不愿意相信。这才是酿成宋国悲剧的重要原因 |
无亏主齐桓公丧 易牙竖貂说遗命是让无亏继位。大家都不相信,因为无亏这个结论我们不满意,传达这个结论的易牙我们更不满意。如果出来说是公子昭,大家就会觉得肯定是遗命,所以你易牙竖貂才(也、都)不敢改了吧! 既然用伪造(礼仪)的办法糊弄不了,打不过这些反对者,易牙竖貂就只能尝试第二张牌,实力! 那实力这么体现?打啊!打你个**的。 于是,朝堂上就出现了斗殴的局面。没错,此次参与聚众斗殴的都是平平时那些管理,教导别人不要斗殴,要有话好好说的官吏们。 我们是官吏咋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我们官吏打架,不能说我们没有素质,只能说这事情实在太气人了! 我们在为真理而奋斗,为帝国的未来而斗殴。性质不一样,明显比普通群众斗得更高尚。 废话,齐国都是你们管,你们这样说当然有道理。不过打架你们真不是内行,哪里打得过带着士兵的易牙竖貂。所以不管多么气人的事,在被暴揍一顿后,大家也就散了,带着更多的气先回家! 本来打架是为了消气,结果因为打不过,反而变成了充气。 看来冲动是魔鬼。 易牙竖貂虽然打赢了这次群架,但是他们知道自己面临的局面更加危急,政变又不是过家家,大家都不服的话,就等于是自娱自乐。但不管怎样,主动权还在,那就继续往前走,立即举行登基啊! 等明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钟鼓敲完后,大臣们上来一看,上面坐着无亏不久可以了,这叫生米煮成熟饭。 不错!无亏也准备好了!洗过澡,穿好衣了。 但是,没想到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场面:今天这些大臣居然不来。不上班也不请假! 没有领导了(领导不在),你们就这态度? 于是,无亏坐在上面,下面士兵有两排,但是大臣只有两个,一个易牙,一个竖貂! 玩呢?过家家就过家家,群众演员也这么缺吗? 易牙说,当前这问题,除非去请高、国二老入朝,只要这两个人愿意进来,就可以号召百官,压服众人。 这个主意不错。但是国懿仲、高虎也不傻啊! 他们穿着麻衣,说,先君还没有出殡,就开始拜新君,这是不合礼仪。先君的子女那么多,但我们也不是很挑剔,谁能主丧,我们就愿意考虑谁。 这一招确实狠。无亏他们不是不想主丧,关键是自己一旦站起来,屁股下这张椅子就容易被别人抢走!所以最好还是大家先确认一下,说这张椅子是我无亏的,这样比较稳妥! 这就麻烦了,这边说先有鸡,那边说先有蛋。 死循环,解不开。那就不解了,无亏决定就坐在朝堂的主殿上,吃喝拉撒全部叫外卖,看谁耗得过谁? 但是岁月对无亏没有特别的恩惠!因为,另一边有准备的人似乎也看到了机遇。 而且上天的原则只是喜欢“把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管他是谁。 齐桓公还有一个宠臣叫开方,他支持着公子潘,就让公子潘也火速找了一张椅子坐上,这是右殿。公子商人与公子元感觉自己实力差一点,就搞个组合,一起占据了左殿。 还有一个公子雍,一看这阵势,害怕了,教科书上根本没有讲还有这样争夺王位的?静坐示威?抢办公桌,赖办公室?几个哥哥也太狠了。“有今生做兄弟,没来世再相遇”,算了,今生也不要这些兄弟了,就跑去秦国了! 于是,齐桓公六个有出息的儿子,一个在宋,一个在秦国。还有四个留在齐国的王宫,给齐国造就一个最难于描述的局面。要是按照位置说,左边,中间,右边是三方,有点斗地主的阵势。但是按照人数,四个兄弟又有点打80分升级的感觉。不管是哪一出牌局,至少大家都不肯认输。 就这样,相持了两个月。四只王八一动不动,比耐力。 最后,大臣们认输了。两个月,伤也养好了,气也消了,开始考虑齐国的未来了。国懿仲和高虎商量了一下,这四个败家的官公子不知道要把这牌局下多久?虽然不管多久都只是四只***而已,但是那个春秋的霸主,那个给我们齐国带来无上荣光的齐桓公现在在哪里?尸体在哪里还不知道呢! 这样耗下来也不是办法啊,丢人要丢出几个朝代了!现在只能按照长子继承的规则先承认无亏为君,先把桓公的丧事解决了再说! 国、高两家就联系了百官找到了主殿上的钉子户公子无亏。 无亏当然愿意啊!我的本意也是我来坐庄!辛亏你们妥协了,要不然我无亏屁股都快磨成茧了。 那就开始主持丧事吧!齐桓公,生前把活人活出极致的荣光,没想到死后也把死人死出极致的悲催。经过67天弃尸式的放置,尸体早就变成了昆虫等生物的天堂乐园。关于血肉模糊,尸气熏天的场面我们就暂且关闭自己的想象力吧。 葬礼仪式按照诸侯的规格进行着。其他三个公子看到这个场面一是触景生情,二是感觉没戏了!就一起跑到齐桓公灵堂哭灵了! 至此,关于天下独一无二的齐国悲喜67天正式结束了! 但是关于齐国君位的争夺故事却才刚刚开始。 因为,在宋国的世子昭获得了宋襄公的支持,准备回家找兄弟算账。剧透一下,公子无亏、世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居然先后都做过齐侯,就知道这场动乱有多乱了。 打牌的人居然都做过庄。看来真得是爱拼才会赢。 赢个毛,这让远在宋国的世子昭很不爽。 世子昭:这本是我们的父亲我的国。都是你们几个牌鬼给折腾的。 |
宋襄公出兵齐国 宋襄公是很想出兵帮助公子昭回齐国争夺君位。毕竟,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十年之约,未曾相忘。而且,(很关键的而且)齐国是诸侯的霸主,如果我挽救了齐国,顺便也举行一个会盟,那我不就可以延续齐桓公的基业,走上大哥的道路? 盟主的家事都要靠我出面来处理,想想就开心。 但是宋国的上卿哥哥,公子目夷同志不同意。我们宋国根本不可能像齐国那样成为霸主,当上大哥。理由有三个:一是要钱没钱。我们虽然会做生意,但是齐国更会(管仲还给商人开妓院,搞一条龙服务),而且靠近海边,有着有天然的资源,渔盐,又在管仲的国营改革下,国库收入丰满得很。二是要人没人。齐国有高、国这样德高望重的世袭上卿作为政府稳定的基石,还有管仲、鲍叔牙、隰朋、宁戚等一批干将。我们有毛?好不容易出个大力士南宫长万,结果还是个造反的主。三是要天时也没天时,人家齐桓公要崛起的时候,齐国遇到许多吉祥迹象,而我宋国最近没有吉祥迹象不说,还尽是陨石啊台风什么的自然灾害。这三样,天无时,地不利,人不齐,我们宋国能做到自保就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别人家的闲事? 解释很有道理,但宋襄公不满意。我是个仁义的人,如果不救公子昭这个孤儿,那就是不仁;答应别人的事又不去做,那就是不义。 宋国:就你仁义,你十年前在让位你哥哥的时候,不是说你哥哥目夷比你还仁义吗? 其实,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理由,宋襄公没有明说。但是目夷估计也猜的到:那就是物伤其类。齐公子昭是嫡子,宋襄公兹父也是嫡子,齐公子无亏是长子,宋公子目夷也是长子。 这就不只是人家的事情那么简单了,我要维护这个规矩。因为我也是这个规矩的人。 爱你等于爱自己。 说干就干,宋襄公立即号召诸侯动起来,和自己去齐国帮助公子昭讨回公道。 卫国说,好。曹国说,好。邾国说,好。 但是鲁国说,不好。因为鲁僖公认为,你齐侯这么回事?居然托孤给宋国,那就是不信任我鲁国了,就是不给我面子了。枉费我这么多年对你忠心耿耿。既然你不托付嫡子给我,我就只知道长子了,长幼有序。如果你宋国要讨伐无亏,我就要出兵保护无亏。 宋襄公:鲁国这种坏人就算了,不提他。 但响应的国家确实也不多,一是你宋国的威望不够,二是你起头去救齐国,成功了,功劳是你的宋国。失败了,与齐国结下的仇恨却是我X国!三是你宋国的兵威从来就不强,能打败齐国的可能性很小,大家不看好! 其实,目夷说的没错,齐国的实力远在宋国之上,按照国家策略和利益最大化来说,最好是不要去趟这摊浑水。但是,老天似乎是故意要把剧情安排的跌宕起伏。 这次宋伐齐的结局是宋襄公赢。而且还真得是因为仁义赢,而不是兵战上的赢。 因为,此时的齐国到处暗藏杀机,宋国这次出兵只是点了这堆干柴火而已。 齐无亏亏了 宋国来了,齐国无亏老哥根本不怕,派易牙带兵出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他忽略了内因。那些百官在高、国的领导下确认无亏为齐侯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认为无亏你适合做齐侯,而是他们想要你早点出来给齐桓公出殡。 现在殡出完了,可以回来继续谈适合不适合做齐侯的事了。 而且,易牙、竖貂这些人的智慧用在拍马屁,自残自宫还行。说到政治谋略就远没有达到一个合格谋士的基本水平。他们居然好无戒备地分开了,迎敌的迎敌,守城的守城,在家打麻将的打麻将。外患哪里是外患,内忧才是真忧啊!而且,在家的竖貂居然好无戒备地接受高虎的邀请,去他家喝酒,结果酒没有喝成,自己直接被杀了。 竖貂的心也真是大啊! 为什么会信任高虎?因为他口碑好,而且是周王朝派来的监国,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过深掺和齐国内政。所以竖貂易牙们才放心了,尤其是在管仲、鲍叔牙这些牛人去世后就更放心了。事实上,在易牙竖貂把持齐桓公、齐国朝政的这些日子,他们与高虎、国懿仲两家基本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因为他们的作乱让我们一世枭雄,齐桓公67天未能入土,这件事触动了高、国的底线。已经不是正常情况了! 他们的妥协不是真的妥协,是以退为进。 老狐狸的谋略。 另一边,国懿仲直接去找无亏,摊牌逼宫。说这个国君的位置本来就是公子昭,现在宋国带兵逼近,人心思变了,大家都打开城门去迎接了。 无亏问,竖貂! 死了! 你这么知道死了?靠,你一定是他们那一波的吧?士兵们,出来给我抓住这个老狐狸。 你猜对了,但是我可以跑。而且,国懿仲一边跑,一边大喊易牙竖貂被杀了,公子昭马上要回来复位了。 也是平日易牙竖貂开方他们习惯作恶,结下的仇人实在太多了,这样一喊,宫中那些不爽的士兵们们,内心的小宇宙终于在此刻爆发了,结果一阵乱战后,无亏居然被杀了。 无亏:晕!明明是我喊你们出来杀人的! 其实,我肯定背后就是国懿仲杀的。他这种老狐狸,自己不想留下骂名,绝对不会自己动手,但是动手的关键士兵肯定是他的人,可能早就是在宫中卧底。因为,那些士兵就算再不爽,打狗的鞭子有,打死主人的胆还没有。 很快,后方无亏和竖貂被杀的消息就传到了易牙的前方军队中。这个经不住推敲的权力,在瞬间就会瓦解。混进队伍的卧底们已经开始策划兵变了。易牙见势不妙,就跑去鲁国了 。 宋襄公哈哈大笑。我说吗,只要我走仁义的路线,什么都挡不住,你看我一出兵,齐国无亏马上就瓦解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很明显,这功劳缘自我我宋国的威力,也是我宋襄公的仁义。 公子目夷:真是邪门了!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