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晋国诸卿家族史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晋国诸卿家族史[第13页] |
作者:相思菁灵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二、寻盟仪式的确定 晋国这边,赵武也在大夫祁午、乐王鲋(乐桓子)的陪同下如约赶到了虢地。 五年前在宋国结盟,楚国令尹子木采取卑鄙手段争得了先歃血的优势,让不少晋国人至今还耿耿于怀。这次寻盟之前,祁午就给赵武出主意:“当年的宋之盟,我们晋国被楚国压了一头。楚国现任令尹根本不讲信义,天下诸侯都很清楚。如果您不小心,恐怕又落得象在宋国一样。当年的子木以信义著称于诸侯,犹然采取欺诈手段而威胁晋国,何况这个极端不守信义的王子围呢?!万一这次楚国再次压倒晋国,将是晋国的耻辱。您辅佐晋国作诸侯盟主,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七年之中,两次召集诸侯,三次召集各国大臣,制服齐、狄,安宁东方,平定秦乱,修筑淳于。建立如此功勋,而国家的军队并不劳顿,国力并不疲乏,民众没有怨言,诸侯没有怨气,上天也未降大灾,这些都是您的功劳啊。现在您已经树立了美名,我真担心您到头来落得个以受辱告终,您千万要早做准备啊!” ——祁午的话说得含蓄,其实就是建议赵武以牙还牙,不惜手段争取先歃血的地位。 赵武:好意我心领了。然而当初在宋结盟,子木有害人之心,我有爱人之心,所以楚国人才凌驾了晋国。今天,我赵武的依然是一颗爱人之心,即使楚国人再次采用欺诈手段,也不足为害。我要以信义为本,时时践行。譬如一个农夫,辛勤地培土、除草,即使有时会挨饿,但终究会遇见丰收的年景。况且我听说:能守信义,不会处于别人之下。这点我还做不到。《诗》曰:“不欺诈不害人,很少不被人则法(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说的就是信义的重要。能够被别人则法的人,是不会处在他人之下的。在我看来,要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难事,楚国人倒没什么好担心的。 真正的长者风范。 那边,王子围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当年子木依靠特别手段先于晋国人歃血,这次对方肯定早有防范,甚至有心报复,这里离晋国太近,再次发生争执,楚国没有优势,而且晋国人如果提出先歃也是合情合理的。王子围很聪明,他向晋国方面提议:这次只是重温当年的盟约,不必再歃血了,建议把旧盟书的内容再读一下,然后放在牺牲上埋下即可。赵武本来无意争盟,当下也就同意了。 |
三、楚令尹的唯美主义 3月25日(甲辰),晋国正卿赵武、楚国令尹王子围(《春秋》称公子围)、齐国代表国弱、宋国代表向戌、鲁国代表叔孙豹、卫国代表齐恶、陈国代表公子招、蔡国代表公孙归生(就是6年前以“楚材晋用”劝过子木的声子、也叫子家)、郑国代表罕虎,以及许、曹两国代表在虢再次盟会。 由于结盟程序简化,而且晋楚双方已经事先协商好了,这次结盟的过程本身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 但是,如此隆重的场合,自然是需要些什么来增光添彩的,否则也太乏味了。 是王子围弥补了这一遗憾。王子向来热衷于华美的气派,衣冠行止总要盖过别人,但这次却远不止如此。这次,他使用的是楚王——他的侄子——的行套,风光无限、仪态万方地登场了。 首先走来的,是两排手执长戈的雄壮卫士,随后,国君的衣冠、国君的仪仗,一切都是楚国君主的做派。全体观众的目光,闪光灯般亮成了一片,随之,是一阵难息的骚动,各国代表开始七嘴八舌地窃窃私语了。楚国的王子,平生最喜欢、最需要、最让他找到自我的,就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场感觉了。 他知道自己的出场博得了轰动,这就够了,他不想、也无须去辨别组成这片轰动的每个音符。它们是: 叔孙豹(鲁):楚公子太气派了,简直就是位国君啊! 罕 虎(郑):看!两名执戈卫士在前面走来了。 伯州犁(楚):大惊小怪,这是令尹行前向寡君借的。 公孙归生(蔡):令尹住在蒲宫,那楚王的别宫,本来就配有前导武士的。 子 羽(郑):借了就不会还了。 伯州犁(楚):您(子羽)还是去担心你们的子皙要作乱的事儿吧! 子 羽(郑):当璧的人(指弃疾)还在呢,他借去不还,难道您就不担心吗? 国 弱(齐):哎呀,是啊,我真替你们俩担心啊。 公子招(陈):没有忧虑哪会成功,你们俩该高兴啊。 齐 恶(卫):是啊,只要预见到了问题,值得担忧也没什么祸患。 向 戌(宋):大国发令,小国恭敬。我只知道需要恭敬一点。 乐王鲋(晋):是啊,《小旻》最后一段写的好啊,做事说话要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还是慎重一点的好。 谨慎是有必要的,会盟大事,言语都要记录,事后,子羽对执政罕虎分析各位大夫的语言特征:叔孙豹的话确切而委婉,向戌简明而合乎礼仪,乐王鲋自爱又能尊敬别人,您和公孙归生说的客观真实。你们几个都是能够世代保有禄位的人。齐、卫、陈三国代表恐怕将来难免厄运:国弱替别人忧虑,公子招以高兴代替忧虑,齐恶知道值得忧虑却认为没有危害,这三种都是导致忧患的的做法,忧患愁一定会他们一定会降临在他们身上的。 |
五、饮宴赋诗 会盟结束,鲁国的问题也最终得到处理——不处理的处理。最后一项活动,楚国令尹设宴款待晋国的正卿。 席间赋诗,王子围赋了《大明》的第一章: 明明在下, (皇天明明俯察人间) 赫赫在上。 (赫赫在上万民仰观) 天难忱斯, (天命无常难测难信) 不易维王。 (身为君王实属艰难) 天位殷适, (上天拥立殷纣为王) 使不挟四方。 (终又使其丧失四方) ——面对意气风发,俨然一君主自居的对手,赵武轻轻赋了《小宛》的第二章: 人之齐圣, (聪明睿智之人) 饮酒温克。 (酒后仍能温逊) 彼昏不知, (昏聩狂妄之徒) 壹醉日富。 (酒醉必然发昏) 各敬尔仪, (各自慎重举止) 天命不又。 (天福不可再寻) ——综观这次虢之盟,王子围的奢华浅薄,与赵武的沉稳务实,形成两种风格的鲜明反差。前者以做派吸引眼球与闲话,后者以信义赢得实利与人心。这固然与两位执政大臣个人涵养与性格取向有关,但也可见,南人文胜于质,北人质胜于文的地域风格,此时早已形成并颇为牢固了。 从宴会上的表现来看,楚国令尹急欲成为国君的姿态已经很明显了。事后,赵武询问叔向的看法:“令尹已经把自己当成国君了,他能如愿吗?”叔向:“楚王幼弱,令尹强悍,应该没问题。虽然能得逞,但他必定不能善终。”赵武问原因,叔向解释:强者战胜弱者而心安理得,这个强者就是强而不义。不义而强,他的灭亡也一定很迅速。令尹做了楚王后,必定要急着号令诸侯,晋国比以前已经稍弱了些,诸侯将会去依附楚国。一旦得到诸侯,他的暴虐肯定会变本加厉。他的民众必定难以忍受。民众难以忍受,他如何能够善终?靠强势去获取,不讲信义而获得成功,他一定会觉得强权就是常理。以暴虐作为常理去治国,是不可能长久的。 |
六、最后的欢宴 此次活动,赵武再一次赢得了诸侯的亲切感与支持。 回国途中,赵武与鲁国的叔孙豹以及曹国代表同行。4月,进入郑国境内,郑简公要设享礼,隆重招待三国大臣。郑国执政罕虎来约定宴会的日期,赵武提出,招待礼节从简,一献——即主人向客人敬酒一次——即可。按照周礼,招待上公用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公、候、伯之卿三献。赵武作为主宾,如约到来,他看见主人依然为他设置了五献所用的器皿,随即推辞,告诉子产:“我已经向贵国执政请求过了,只用一献”。 享礼之后,开始赋诗饮酒。这次饮宴,主客之间气氛十分融洽,大家尽欢而散。走出来,赵武突然感到一丝衰老的凄凉:我再不会有这般的欢乐了…… |
第三章可敬的执政 赵武执政的七年,不是晋国历史上政治最好、国势最壮的时期,却称得上是最后一个好的时期。问题不在他的能力,而是时代所趋、国势所趋。他在以他的美德和辛劳,逆时逆势,勉力创造和维持着这样一个好的时代,这也使得他格外格外地感觉到自己的疲惫和衰老。 第一节 正卿风范 一、容止 关于赵武的形象,史料留下了两句极为简洁,却又极为传神的白描。据《礼记》记载:“(赵文子)其中退然若不胜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体态文弱,如同难以支撑起衣服;说话轻声慢语,就象根本没从嘴里面发出。 《韩非子》的记载大体相似:(武)立如不胜衣,言如不出口。可见这一记载是比较可信的。这样的描写,一方面表达了他的体质偏弱,中气不足,但无疑更是在于说他的意态——这是一派多么温和谦让的长者风范。这样的气质,如果是在年轻时代,该是多么的令人亲近。难怪当年初行冠礼的赵武拜谒诸卿,长者们纷纷发出了“美哉”的赞叹,也难怪当初刚登君位,更加年轻的晋悼公对他的亲近、重用和超拔了。后来,“不胜衣”居然作为一种审美被魏晋名士推崇,进而被刘义庆写入了《世说新语》。 |
二、用人 赵武执政的七年,没有见到以往各大家族复杂矛盾和冲突的事件记载,甚至根本没有这样迹象。这固然是因为这一时期六卿人员稳定,几乎没有发生变动,以及他于韩起的良好个人关系;更重要的,则应该归功于赵武以自己的处事风格和政治家风范形成的良好的政治风气。 赵武曾推荐数十人(《礼记》称七十余人;《韩非子》、《新序》称四十六人)在朝廷要害岗位任职,都十分得力,成为国家的栋梁。赵武在世,并不与他们私交牟利;赵武去世时,也没有托付这些人关照自己的儿子;赵武去世后,这些人都站在客人的位置,而没有以赵家私属的身份出现在丧礼上。 《韩非子》还记载了这样一则逸事:中牟县令出缺,晋平公征求赵武意见:“中牟,是三个国家(晋、齐、卫)之间的要地,是邯郸的屏障,寡人想物色一个好的县令,您说谁去合适?”赵武:“邢伯之子可以。”平公:“他不是你的仇人吗?”赵武:“私仇不应牵涉到朝政”。平公:“中府令也出缺,派谁合适?”赵武:“臣的儿子可以。” ——这与《国语》记载的祁奚举贤不避亲仇的故事雷同,可能出于杜撰,但也颇能反映赵武的忠公品质。 |
三、忠公 州县,原来属于温地的一部份,后来独立出来,成为温的“别县”,晋惠公时期成为郤称的封地。前573年,郤氏被灭,州县被栾氏获得,栾氏灭亡前是栾豹的领地。前552年,栾氏被逐灭,赵武首先提出占有的意向:温原来是我们赵家的领地,州县是从温分出的,现在理应回归赵家。士匄、韩起马上提出意见:自从当年郤称将州县从温分出,至今州县已经三易其主了,现在晋国的别县多的是,如果都要归还给原来的所有人,谁办得到?赵武理屈词穷,只得作罢。士匄、韩起虽然否决了赵武的理由,但自己连赵武那样的理由都没有,也不好出面来争,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到了赵武执政,赵武的族人赵获提醒:“现在您可以把州县拿下了。”不料遭到赵武训斥:“出去!当年范、韩两位当年的话,是仗义执言。违背了义,就是祸。我连家族其他的县都管不好,何必再去贪图州县?为给自己招灾惹祸?君子曰:‘不知道祸患在哪里就危险了。’我们知道了再不去避免,还有比这更大的祸吗?再有敢提州县者,死!” 春秋时期,世卿家族与国家一样,完全是集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于一身的实体,而家族势力对诸侯国势力的侵夺,乃是整个春秋时期的一条主线,只要比较一下赵武的历代前任、特别是士匄的做法,就可知赵武的选择是多么地难能(对自家)可贵(对晋国)了。 |
五、德操 一天,赵武与大夫叔向在九原(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散步,赵武突发奇想,问叔向:如果这些死者可以复生,我们选择与谁交游呢(吾谁与归)? 叔向举了阳处父和狐偃,赵武不以为然:我看应该是随武子(士会)吧。纳谏时不忘咨询自己的老师,讲自己不忘提及自己的朋友,侍奉国君,既不因为个人的关系而援引庸才,又不屈从国君的厌恶而斥退贤良。 前646年,在晋楚第二次弥兵大会后,赵武再次对楚国的令尹介绍士会:“这个人治理家族井井有条,治理晋国不带任何私心杂念,他的祝、史对鬼神说的话句句诚实,没有说后感到羞愧的话。” 士会应该是赵武推崇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与士会相比,赵武无疑还缺少一点超人的才智和进退的潇洒,但赵武的坚持、尤其在这样不同时代逆潮流的坚持,则是别具一番震撼的力量。 |
(三)鲁国还田 事情还没有完。 士鞅出访问后不久,晋平公又派女齐大夫来到鲁国,安排鲁国方面归还此前侵占杞国的田地。大概此前士鞅的来访,也有事先通知此事的使命。按说,晋国作为中原霸主,本有制止各国相互侵伐的权力,也有这个责任。而“大国不得侵害小国(大勿侵小)”,本来就是晋国召集中原诸侯盟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于今的时代恰恰是兼并的时代,维持诸侯秩序,与照顾重要盟友的利益,对于霸主而言,就成为难以兼顾而又必须平衡的两端。晋平公要求鲁国返还土地,可以说是霸主在维持国际秩序,也可以说是在为了自己的亲戚而在伤害重要盟友的利益和感情。女齐遵命而来,自然要有所作为,但还是大胆发挥了自己的裁量权,只让鲁国归还了部分所占杞国田地。回国复命,平公的母亲非常生气,对儿子发脾气:“这个女齐肯定得了鲁国人好处了。亏他还是先君的老臣呢,倘若先君地下有知,不会原谅他的!” 平公倒是孝顺,将母亲的话向女齐转达了。女齐的辩驳理直气壮:“虞、虢、焦、滑、霍、扬、韩、魏,这些原先都是姬姓国家,我们晋国兼并了他们才成为大国。如果不是侵害小国,这么大的领土从哪里来的?自从武公、献公以来,我们兼并的国家多了,谁敢干涉我们?杞国,只是夏朝的残余,还不时归附于东夷;鲁国,是周公的后代。我看,把杞国整个划入鲁国的疆界都没什么不可以的,何必这么去照顾杞国呢?鲁国事奉晋国,从来不拖欠贡品,还不时尽献玩好,公卿大夫接二连三前来朝见,史官的记载从不间断,国库每月接受他们的财物。人家这么对我们,真的是已经很不错了,何必再为了杞国去损害他们呢?况且,如果先君地下有知,他恐怕只会派夫人去做这事(是说悼公不会出此昏招),又哪里用得着老臣我?” 杞国的问题毕竟算是基本解决了。随后,在晋国人的安排下,杞文公来到鲁国结盟,内容无非是两国承认今天的事实,今后不得相互侵扰只类。鲁国人现在对杞自然是怨恨满腹,但是没有办法。史官记载这个事情,用“杞子”来称呼杞文公,意思是“贱之也”。 其实鲁国人的这类“春秋笔法”此前就已经屡见不鲜了,就拿杞君来说,在鲁国史册里,一般称为“杞伯”,伯应是杞国的正式爵位;有时尊称为“杞侯”,是因为对方十分顺从自己,关系良好的时候,表示赞许;有时贬称为“杞子”,是在他亲附东夷,疏远自己的时候;这次再称“杞子”,显然是因为他依仗晋国撑腰而损害了自家的利益。 |
二、善待诸侯 春秋时期,大国对小国剥削是十分沉重的。就如女齐所说:诸侯们每个月都要向霸主纳贡,正常的贡献之外,还要额外向霸主送礼讨好。平公的贪欲又盛,这种前提下,如果再加以骄横无理,对于晋国的形象乃至霸权的维护都是损害极重。赵武自然无法阻止国君的贪求,但还是想尽办法争取诸侯的好感,以图增强中原各国的凝聚力。 前542年10月,子产辅佐郑简公来晋国朝见,当时正值鲁襄公刚刚去世,晋平公正忙着接见鲁国报丧使团并处理相关事宜,迟迟没有来得及接见郑国君臣,甚至连起码的接待手续都没人交接。郑国人带的大批贡品,也无法进入晋国的馆驿。这样,万一贡品损毁或者灭失,就等于郑国人根本没有纳贡了。迫不得已之下,子产干脆命从人将馆驿的围墙拆毁,负载贡品车马方始纳进入。这下晋国方面不干了,派士瑕过来质问:“敝国现在政治治安情况都很不好,寇盗充斥,无法确保来访诸侯的安全,所以才修筑了馆驿,保护来客的安全。现在你们把馆墙拆毁,以后的客人还怎么安全进贡?敝国作为盟主,所以必须修缮馆驿,现在您把它破坏了,其他诸侯还怎么来朝见?寡君派我来问问,你们到底用意何在?” 子产回答:“敝国是小国,又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而大国又时时责成我们纳贡,所以我们从来不敢安居,全力搜集本国的财物,悉索敝赋,随时准备来大国纳贡。这次适逢贵国的执事没空,我们迟迟得不到接见,又没有得到任何通知,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被接见。所以我们既不敢把贡物献纳,又不敢将其暴露在野外。如果直接送到贵国国库,就成了贵国国君库藏的财物,而没有经过朝见并在贵国朝廷上陈列的程序,就等于我们没有正式纳贡,所以不敢这么做;暴露在野外,又恐怕天气干燥与潮湿难以预测导致贡物腐坏,那样敝国的罪过就更重了。 “我公孙侨听说,当年文公做盟主的时候,国君的宫室低矮狭小,不建豪华的台榭,而把接待诸侯的馆驿修得高大宽敞。馆驿住房的规格与国君的住室相同,仓库、马厩修得好好的,司空在时平整道路,圬人按时粉刷馆室。诸侯宾客来了,有甸人在庭院燃起大烛照明,有仆人在馆驿巡哨,客人的车马有地方安置,客人的仆从有专人替代,车官给车轴加油,隶人、牧、圉等服务人员各尽其责,晋国百官的从人也各自拿出礼物款待宾客。文公对来宾总是随到随见,客人既不必久留,公事又不会耽搁,与大家同忧共乐同,客人遇见问题就妥善予以解决,客人有不懂之处就加以教导,客人有困难就加以接济。这样一来,来到晋国的客人就象回家一样(宾至如归),又哪里有什么天灾匪患可言? “现在又如何呢?贵国国君的铜鞮宫(在今山西省沁县南)方圆数里,而接待诸侯的馆驿如同隶人住所,大门连车都进不去,围墙又不能擅自逾越。国内盗贼公行,而天灾又难以预测。不及时接见宾客,又不通知具体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再不拆毁围墙,贡品根本没办法储藏,一旦被抢劫、盗窃或者腐坏,我们的罪就更大了?斗胆请教贵国执事,你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虽然贵国国君要应对鲁国的丧事,但我们回去也需要为这事费心啊。如果允许我们进献贡品及时回去,我们愿意把围墙修好再走,这样,我们也就很感激贵国的恩惠了,我们怎岂敢害怕劳苦?” 士瑕灾一次无言以对,只好回去将子产的话向赵武转达。赵武感叹:“子产说的是啊!的确是我们晋国无德,用隶人般的住处接待诸侯,这是我的罪过啊!”赵武随即采取三项措施:第一,命士瑕回去向郑国君臣赔罪;第二,说服平公立即提高规格接见郑简公,厚加款待,并赠送厚礼而送其回国。第三,重新建筑接待诸侯的馆舍。 对此事,叔向评价说:“辞令真的是不可或缺啊!子产的一番辞令就能让各国诸侯受益,如何可以舍弃辞令呢!” 子产固然是富有辞令的贤能,但也要有赵武这样的相对人来倾听; 赵武固然是虚心向善的贤臣,无奈上面有一个这样的国君。他无法减轻晋国对诸侯的盘剥,他所能做到的,也只是诸侯们在接受盘剥时,心情略微好受一些而已。 |
(二)子产为政 子产甫一上台,就开始采取一系列善政。但国家的积弊太过深厚,它还需要走过最后一道动荡的深坎。 1不如意中图作为 郑国政治动荡长达几十年,历经两代人,根本原因就是穆公子孙家族太多,国家政权难以集中。伯有死后,状况仍是没有根本改观,子产也只有在各个家族之间寻求妥协与利益平衡,于不如意中寻求有所作为。 伯有死后,子产推荐伯石(公孙段、子石)为卿,地位仅次于自己。这样做绝非子产喜欢伯石,这个人伪善而贪婪。太史宣读任命时,伯石知道子产需要他的协助,虚伪的推辞三次才接受策命并入朝拜谢。一次,子产有政务需要伯石办理,大概这个伯石再次推脱,子产只好向他赠送城邑。弄得子大叔都很有意见,子产解释:每个人都有私欲,满足伯石的私欲而促使他积极做事,也是务实的权宜之计罢了。事后伯石再次假意退还城邑,子产还是给了他。隐忍,即使现在,子产还得要隐忍下去。 但是隐忍毕竟不能到了丧失根本原则的地步。前543年冬,大臣丰卷(也是郑穆公之孙)要祭祖,请求打猎获取祭祀的牺牲。子产拒绝,因为只有国君祭祖才可以用新杀的动物,一般人只能用普通的祭品。丰卷大怒,回去纠集丰氏家族的武装就要攻击子产。子产再次准备逃亡。幸亏子皮再次援手,驱逐丰卷到了晋国。子产请求不要没收丰氏的田地住宅,三年后,允许丰卷回国,把田地住宅、乃至三年的收成也返还给了丰卷。 前541年,子皙(公孙黑)再次惹出麻烦。郑国大夫徐吾犯的妹妹十分貌美,子南(公孙楚,也是郑穆公之孙,子大叔族弟)已经下了聘礼,但子皙也想娶美女,两人各不相让。闹到子产那里,子产决定让美女自己决定,结果还是子南被相中了。子皙一怒之下准备杀子南而夺美女,不料子南武功了得,追得子皙满街跑,最后还是一戈将子皙击伤了。子皙又找子产告状:“我本来打算去祝他新婚快乐的,他居然打我!”子产裁决:两人都有道理,所以年幼位低的子南应当负责。在征求子大叔的意见后,子南被驱逐出境,带这美丽的新娘子流亡吴国。 前540年秋,子皙再次预谋作乱,郑国险些陷入又一次内战。子产赶紧迫令其自杀谢罪。 2子产改革 尽管国家依旧在乱,但子产上台伊始,改革措施还是立即展开了。 新的改革主要又两项内容。 一是等级制度:明确国人之间的上下尊卑之间的等级与礼仪规范。 二是区域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都)与乡村(鄙)地域管理的规章制度;划定田地疆界与沟渠走向,统一规划村落间房舍与水井的布局; ——树立新规则,是一切改革的起步点,到后来,子产在郑国率先颁布成文法,领时代之风骚。 三是用人制度:亲近并重用忠诚简朴的大夫,惩罚骄傲奢侈的大夫。 子产的改革思路大概是集中集中管理并以强制性的新经济管理政策为国家谋利。由于新的改革措施令社会生活方式变化较大,一年以后,庶民们唱道:“夺走我的衣冠藏起来,收走我的田地乱编排;有谁要去杀子产,我不跟着去才怪!” 到了第三年,大家看到了集中管理的好处,又唱:“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田地,子产管理。子产死后,谁来继续?” 3舆论自由 两千年前的郑国民众可以这样唱歌来评议当权者,得益于郑国特殊的国体:这是一个贵族与商人联合组成的政权。更得益于子产的大政治家的远见和胸襟。 在郑国都城有一个场所:乡校。郑国的乡校既是教育场所,又是国人会集、发表言论的场所。子产的改革新招迭出,乡校里自然也就越加热闹,大家纷纷议论新任执政官的新政,既然是自由言论,声音也就未必都那么悦耳,怕是责骂声倒要更高一些了。以至于一贯贤明的大夫然明也向子产提议:要不把乡校封了算了。子产不以为然:“为什么要封?人们早晚无事时在那里集会休闲,议论政令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去实行;他们认为不好,我就去改善。这样看来,国人的言论是我的老师啊,为什么要封掉呢?我只听说过可以用忠善来消弭怨气,从没听说过可以用发威来堵塞怨恨的。高压当然可以快速堵塞怨言,但这就象防水一样,河流一旦决大口,受灾者一定很多,到那时候我们就没办法挽救了。所以还不如平时开个小口子,因势利导。所以,对于国人的言论,最好还是经常听听,用来补救我的过失。”一番话说得然明心服口服:您真是做大事的材料! 子产的话,精辟论述了言论自由的双重价值:言论自由的实体价值在于监督政治,促使国家政治不断地弃恶向善;言论自由的程序价值在于,言论发表的过程本身就让民众体会到一种表达的满足,即使言论内容未被采纳,作为庶民的发表人也可以通过表达行为获得一种满足感与幸福感。孔子在听说了此事后评价道:“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其实孔子也未必真正弄懂了子产的话,因为他在《论语》》就说:“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子产的庶民在议,那么子产也无道咯?其实,2500多年来,真正能够懂得子产的权力者真的是太少了。 4人才济济 唐太宗要简拔人才,一位谄媚的大臣奏:现在已经没有人才了。太宗说:现在没有人才,难道你要我向古代去借不成?任何朝代都不缺人才,关键在于在上者能否发现和任用。太宗的话真的是至理名言。子产执政,不但选拔能人,并能用人所长。郑国的朝堂也顿时显得人才济济起来。 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形容秀美而文采斐然;公孙挥(行人子羽)善于预测四方诸侯的活动,同时对于各国大臣的族姓、班位、贵贱、才具都了然于胸,同时还擅长外交辞令;裨谌主意多,但这个家伙有个怪毛病:在安静的野外思考,他总是料事如神,一旦身处繁华的都市,大脑就运转不灵了。 所以,每碰上天下大事,子产总是首先请公孙挥判断诸侯各国会如何行动,并请他预先准备好多套应答的辞令;而后,与裨谌一起驾车到郊外去,让他考虑自己的计划是否可行;接着,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请他作出决断;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把任务交给子大叔去具体执行。如此这般,郑国的事情很少有做不好的了。 孔子在《论语》中也留下了类似的记载:“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
四、吴札出访 公元前544年夏秋季节,中原各国迎来一位尊贵的来访者:五国的公子季札。这次季札出访中原,由头是为新君即位而通报各国;政治意义则在于加强与中原诸侯的联系,毕竟自前年晋楚弭兵之后,楚国得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吴国,压力渐渐沉重。但这次各国君臣以及史家深深记住的,则是这位吴国公子的翩翩风采、渊博学识和惊人智慧。吴国与中原上国交通只有短短40年左右,已经培养出一位让中原君子们都叹服不已的南国妙才了。 季札这次出访了鲁、齐、郑、卫、晋五国,到处尽是一片赞美之声。各国贤人,如鲁国的叔孙豹,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卫国的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等等,都与季札相交甚欢。在晋国,季札十分青睐赵武、韩起、魏舒三人,并预言:“晋国最终恐怕要落到这三家手里了。”并与叔向成为好朋友,临行前忠告:“您要努力啊,现在的晋国,国君骄奢而能人众多,大夫家族又都很富有,国政将落到家族手里。您为人梗直,一定要想到怎样才能免于灾祸。” |
五、谋救宋灾 (一)火灾与悲剧 前543年5月5日(甲午),宋国都城发生特大火灾。 这场火灾不仅使宋国蒙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还制造出一起令人唏嘘不已的人间悲剧。 春秋时期,中国的贵族已经很成熟了。最有贵族气质的当属鲁国和宋国。鲁国是周公之后,而周礼就是他老人家创制的。宋国是商朝的后裔,他们的贵族血统比周朝要长得多,贵族气质更加浓厚。当时就有一种说法:要观礼,到鲁宋(鲁宋于是乎观礼)。那么,把鲁国和宋国的贵族气质加起来,会是个什么效果呢? 这一回还真有这么个鲁国公主嫁到宋国来,做了宋公共的夫人,人民叫她叫宋共姬,或者宋伯姬。失火当日,火势不可阻遏,悍然烧到了宫内。大家都忙着望外跑,只有伯姬在屋里不肯出来。原来,根据伯姬受到的贵族教育,在没有仆人侍奉的情况下,贵族妇女是绝对不能走出门的,她只能在房间等着仆人来救自己——于是她被烧死了。这个故事没有宋襄公“不禽二毛,半渡不击”的“义战”典故有名,但是显然难度更大了。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议论纷纷,连道统的儒家经典都觉得没必要这样守礼,要变通。《左传》引用“君子”的话来评价:宋共姬守的是闺女的礼,而不是妇人的礼。黄花闺女一定要等人来救,妇女是可以便宜行事的啊!(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也。) (二)失败的救灾大会 10月,晋国召集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12国大夫在澶渊(在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北)会合,大会的主题只有一个:救宋灾。 尽管作为大会主持人的赵武苦口婆心,劝大家慷慨解囊,出财物接济宋国的灾难,毕竟大家都是盟国,日后谁也难免有困难的时候。但是,救灾大会最终还是没能取得任何效果,没有人肯出手援助受灾者,也没有任何救济品被送到宋国。 为示惩戒,鲁国的《春秋》没有记载参加这次赈灾大会的各国大臣的名字,甚至没有提到鲁国也是这次大会的出席方。诸侯们每次盟誓,都要信誓旦旦地约定:互相救助灾难,但是今天,人心的浇薄、世风的淡漠,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我们似乎不能怀疑赵武的真诚和热心,也不能否认他在诸侯中的威望,为什么如此失败?唯一的解释:晋国方面不愿作出任何付出,不能以身作则,而只是要求诸侯们慷慨解囊。我们似乎也不能推断是赵武不愿,当是他无法说服贪婪的、只许进而不许出的晋国国君。这样,诸侯们自然有了理直气壮的借口,我们的资财都被盟主盘剥去了,现在盟主都一毛不拔,我们哪有更多的义务? 这样,澶渊之会以羞辱的一事无成而解散。 |
第三节 疲惫中老去 一、赵武的衰老 赵武这样的执政,面对平公这样的国君,内心时时要感觉到沉重和疲惫。 锐意改革的王安石曾向宋神宗抱怨:天下事如沸汤,我刚刚在下面添把柴,您马上在上面加瓢凉水,这锅我什么时候才能烧开呀?!其实赵武的心思倒不一定要把锅烧开,烧到当年悼公、甚至文公时期那样的热气澎湃,他只求晋国不要在自己手里冷了灶而已。现在的情状是,平公每每在上面加一瓢冷水,赵武就要赶紧在下面加把柴。但毕竟平公是君,赵武是臣;平公还年轻,赵武已经渐渐进入了暮年。 现在,很多人都看见:赵武老了;刻薄一点的说:赵武要死了…… 前542年初,参加去年冬天澶渊之会的叔孙豹回到鲁国,对孟孝伯说:赵孟(赵武)要死了,说的都是苟且偷安的话,一点都不象个主持国政的人;况且,年纪还不满五十,罗罗嗦嗦就象八九十了一样,我看他是活不久了。赵武一死,韩起必将在晋国执政,韩起是个君子,你去给季孙说说,让他早点和韩起搞好关系。不然,我们鲁国就要早做准备了。以后,晋君将丧失大权,朝政将被家族控制,韩起又为人懦弱,其他大臣贪求无厌,齐、楚两国不足依仗,鲁国的景况恐怕不妙啊!”——但是,叔孙豹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季孙氏的重视,鲁国日后也因此而付出了代价。 前541年夏,赵武在郑国与楚国令尹寻盟,回国途中,周景公派卿士刘定公在颖(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慰劳,两人在在洛水边会面。赵武的贤能和作为无疑也让周天王充满了希冀。席间,刘定公忽然谈到了大禹:“禹的功绩真是太伟大了,他的美德真的是流传久远!没有他,现在的我们大约只能象鱼一样生活在水里了吧?我和您现在得以头戴礼帽、身穿礼服,治理民众、管理天下诸侯,也都是全靠当年大禹的力量。您何不远继大禹的功德,广泛地造福于万民呢?”不料赵武的反应十分冷淡:“老夫只是惟恐获罪罢了,哪还能想那么长远的事?我们偷食苟安,早上都不去想晚上的事,您说的也太长远了。” 刘定公返回后告诉周王:“谚语说,人老了是又聪明又糊涂,说的就是赵孟这样的人吧。身为晋国的正卿,号令诸侯,却把自己等同于一个下役,早上都不考虑晚上的事,这样就等于把神、人全都背弃。神明愤怒,民众背叛,哪里还能够长久?赵孟活不过今年了。因为神怒了,就不再享用他的祭品;民叛了,就不再愿意为他服务。祭祀失效,政事也不被服从,怎么能活过一年?”——周王大概是要象晋国、向赵武寻求某种支持或好处,但赵武有心无力,也就婉言拒绝了,刘定公的话颇显恶毒,大约也是因为被拒绝后有点恼火。 回到国内,赵武又会见了刚刚流亡来晋的秦后子(针)。 赵武: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后子:我害怕被国君降罪,所以才来到这里,恐怕等国君死后才能回国。 赵武:你们国君有道吗? 后子:无道。 赵武:那么秦会亡国吗? 后子:不会。一代国君无道,国家没有什么危险;连续几代无道才会亡国。 赵武:你们国君会短命吗? 后子:会吧。 赵武:要等多久? 后子:国君无道但是庄稼丰收,是上天在保佑他。应该还能活五年。 赵武:哎,早上的事情和晚上没关系(朝不及夕),谁能去等上五年啊。 后子回后告诉别人:“赵孟要死了。作为人民的主宰却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他还能活多久呢?” |
三、赵武之死 看完平公的病,医和又来见赵武,将上述诊断对赵武说了——因为他的诊断涉及了良臣。 赵武:这个良臣会应验在谁身上? 医和:就是您啊。您执掌晋国已经八年了,晋国没有发生动乱,诸侯也没有背叛,可谓是“良”了。我听说,国家的大臣,光荣地享受君宠和爵禄,承担国家的重任,有灾祸兴起却不能改变它,自己必定要承受恶果的。现在国君沉迷女色以至于生病,将不会再精力去关心社稷大事,还有比这更大的灾祸吗?而您对此又不能阻止,所以我认为这个“良臣”就是您。我听说,正直的人不能辅佐曲邪的人,光明的人不能规劝昏聩的人,大树不能生长在陡峭之地,松柏不能生长在凹湿之地。你身为执政而不能劝谏迷惑的国君,自己又不能主动引退,还觉得自己干得不错,八年就已经够久的了,还怎么能够长久? 赵武:您是医生,有能力判断国事? 医和:最上等的医生给国家治病,次一等的给人治病,这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 赵武:您刚才所说的“蛊”,是怎么产生的呢? 医和:过度沉迷于某种事情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蛊”。从文字上来讲,器皿里生出的虫叫做蛊,谷子生出的飞虫也是蛊,在《周易》,女人迷惑男人、大风吹落山木叫《蛊》。这些说的都是同类的事物。 万物中无不潜藏着蛊。例如,万物中没有比谷物更好的东西了,但谷物生长的同时,里面的蛊也在生长。所以,凡吃谷物的人,白天选择有德行的男人而接近他们,用以增长智慧,来体现谷物的明;夜间与有德行的女子共寝并加以节制,用以避免谷物中的蛊。现在,贵国国君不分昼夜地沉迷于女色,就如同不是在吃粮食,而是尽在吃粮食中的蛊,把自己当做盛放蛊虫的器皿了。 赵武:那么国君还能或多久呢? 医和:如果诸侯今后依然归附,他活不过三年;如果诸侯不服,他活不过十年。超过了这个数,晋国就要遭殃。 赵武:您真是位良医啊! 前541年,参加完晋国的烝祭之后,赵武离开国都,来到赵氏封地和祖庙所在的南阳(太行山之南,黄河之阳),准备在温(在今河南省修武县西)祭祀曾祖赵衰。12月1日(甲辰),在温县举行了烝祭,7日(庚戌),赵武辞世。 别人的判断以及医和类似咒语的预言,对于赵武的心理暗示无疑是强烈的。但更本质的原因还在赵武自己:他太疲惫了,得休息了。 《新序》记载了赵武去世后发生的一个故事:晋平公与叔向路过九原,不禁发出感慨:“这里埋葬了我多少的良臣啊!如果死者能够复生,我该选择与谁交游呢?” 叔向:应该是赵武吧。 平公:是因为你和你老师是同党吧? 叔向:我给你说说赵武的为人。他这个人,虽然“立若不胜衣,言若不于出口”,但是亲自为晋国推荐的人才就有四十六人,全都被国家任用,成为了晋国的依赖的栋梁。等到他去世的时候,这四十六人都是站在客人的位置上吊唁,这说明他没有丝毫的私心,所以我才选择他。 平公:说得好。 ——这个故事明显是套用了《国语》、《礼记》中赵武与叔向在九原称赞范武子的那段对话,而且人物、环境颇有偏差,比如把叔向说成了赵武的弟子,简直有些滑稽了。但其表达的内容与感情,则是大体公允的。 |
首页 上一页[12] 本页[13] 下一页[14] 尾页[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