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唐朝 -> 《和亲通史》质疑之一 -> 正文阅读

[唐朝]《和亲通史》质疑之一[第4页]

作者:宁江翁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睿宗次女——安兴昭怀公主,是一人,还是两个人?《和亲通史》认为安兴、昭怀公主,是二人,故有“睿宗有11女,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金仙、玉真2位公主为道士,余下7个女儿”。
计算是正确的,但是按《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核实,余下的不是七个女,而是八个女儿。那就是:“睿宗女。1寿昌。降崔真。2荆山。降薛伯阳。3淮阳。降王承庆。4代国。降郑万钧。5凉国。降薛伯阳。后降温义。6蔡国。降王守一。后降裴巽。7鄎国。降薛敬。后降郑孝义。8霍国。降裴虚己。”
如果安兴、昭怀公主是二人,那么,睿宗不是有11女,而是有12女了。
“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错误,安兴、昭怀公主,不是两人,而是一人。是对《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安兴昭怀公主,蚤薨”的错误解读。
 
《新都郡主等出降制》:“鸾台:皇太子第二女新都郡主、相王长女寿昌县主、第二女安兴县主等,并毓灵天汉,禀训皇闱,惠性早成,淑德克茂。粉泽四教,针缕七篇,笄年在时,令月有典。宜穆三从之礼,式光百雨之迓。新都郡主可出适左卫翊卢咸。寿昌县主可出适太子右奉御杨尚一。安兴县主可出适梁王府参军薛琳。所司准式。”(全唐文·卷95)
安兴昭怀公主(677?—692年),唐睿宗李旦次女。初封安兴县主,武则天时许嫁梁王府参军薛琳,如意元年(692年)夭折,未嫁而亡。按《周礼》谥法:“容仪恭美曰昭,慈仁短折曰怀”,谥为昭怀公主。陪葬乾陵‘

 
“静乐公主是唐玄宗第十五女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所生”的论断,是错误的。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载:“信成公主,下嫁独孤明。”
《册信成公主文》:“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岁次丁丑八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皇帝若曰:於戏!《易》著于归 ,《诗》称下嫁,所以正风化、厚人伦也。……册尔为信成公主……”
册公主、公主受册,是公主出降的第一道程序,公主册封早于出降。
信成公主,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八月十五日受册。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成婚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八月十五日以后。
如果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有子女,到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她们的长女年龄最多不过六岁半。如果公主出降晚受册数月或数年,长女年龄会更小。
显而易见:静乐公主独孤氏不是信成公主和独孤明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
 
唐固安公主辛氏
唐固安公主辛氏,是唐玄宗对契丹、奚和亲的第一个公主,也是出嫁奚首领的第一个和亲公主。
唐固安公主身世如何?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指出:“固安公主姓辛,关于她的身世,史书有两种记载:(一)唐玄宗从外甥女;(二)唐玄宗外甥女。查《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条可知,唐睿宗有11女,但无一人出嫁辛氏,所以第二种说法,明显是误载。由此可见,固安公主应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这与《新唐书》《奚传》所称“宗室出女辛”是吻合的,其父姓辛名景初。官衔、生平不详。”(该书246页)
《和亲通史》载:“固安公主姓辛,关于她的身世,史书有两种记载:(一)唐玄宗从外甥女;(二)唐玄宗外甥女。”
和亲公主身世概括不准确,史书尚有“宗室出女”、“辛景初女”、 “李大酺妃辛氏”之说。
《和亲通史》载:“查《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条可知,唐睿宗有11女,但无一人出嫁辛氏,所以第二种说法,明显是误载。由此可见,固安公主应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
错误有三:
唐睿宗不是有11女,而是有10女;
由于身世概括不准确,更不应非此即彼:第二种说法被否定后,不能认为一定是第一种说法;
固安公主是否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没有考证,无法考证,结论不成立。
《和亲通史》载:“唐玄宗的从外甥女。这与《新唐书》《奚传》所称“宗室出女辛”是吻合的”,
问题有二:
概念含糊,从外甥女与宗室出女不可能等同,对其从外甥女身份不可考,只能确认的宗室出女。
由于固安公主是庶出,“欺罔称嫡”,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因此,固安公主的真实身份,不是“唐玄宗从外甥女”,不是“宗室出女”,仅是“辛景初女”而已。
《和亲通史》载:“契丹王李娑固(746-?年)”,错误,应该是:契丹王李娑固(718-720年)
《和亲通史》载:“唐玄宗诏令固安公主与李鲁苏离婚”,但是未明确时间,史书记载不一。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固安公主”条
“时间:717年;出嫁者:固安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从外甥女;出嫁对象:奚首领李大辅;资料出处:《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通典》卷200。”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玄宗从外甥女”,不准确,应改为:辛景初女;
“资料出处:《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通典》卷200。”,不准确,应改为:《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
唐固安公主辛氏,是唐玄宗对契丹、奚和亲的第一个公主,717年2月出嫁,在《中国古代和亲简表》中,不应该排在永乐公主后面。
未提供考证,只给出结论。如有异议,希望提出,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固安公主的生父,辛景初;官衔、生平不详,是无名之辈;其嫡母,既非县主,又非公主;更不知其嫡母的祖父、父亲系何人,故她们的女儿,无法确认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只能是“宗室甥女”、“宗室出女”。
由于固安公主是庶出,“欺罔称嫡”,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因此,固安公主的真实身份,仅是“辛景初女”而已。
上述结论,可以从史书记载中得到确认:
《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载:开元五年(717年)“三月庚戌,于柳城依旧置营州都督府。丁巳,以辛景初女封为固安县主,妻于奚首领饶乐郡王大酺。”
《资治通鉴》卷211载:“开元五年(717年)“夏,四月,甲戌,赐奚王李大酺妃辛氏号固安公主。” 说明固安公主,只有奚王李大酺妃表达身份,仅此而已。
唐朝和亲公主中,交河公主、崇徽公主等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出嫁者身份”,也只是阿史那怀德女、仆固怀恩女。
 
唐东光公主韦氏
唐东光公主韦氏,是唐玄宗出嫁奚首领的第二个和亲公主。是固安公主辛氏被“诏令离婚”后,嫁奚首领李鲁苏的公主。
唐东光公主身世如何?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
“时间:722年;出嫁者:东光公主:出嫁者身份:唐宗室女;出嫁对象:奚首领李鲁苏;资料出处:两《唐书》《奚传》。”
其中,“时间:722年”,不准确,应当是:723年;
“出嫁者身份:唐宗室女”,错误,应当是:成安公主女。
 
东光公主出嫁者身份,是成安公主之女,有封制为证。
《封东光公主制》:“汉盛礼,蕃国是和。乌孙降公主之亲,单于聘良家之子。永惟前史,率同旧章。成安公主女韦氏,……可封东光公主,出降饶乐郡王鲁苏。”
东光公主,姓韦,是韦后从子韦捷与唐中宗之女成安公主的女儿。不姓李,不能称“唐宗室女”;应是“成安公主之女”或“唐玄宗从外甥女”。
东光公主出降时,是一个无父无母,韦氏宗族无少长皆被斩的孤儿。虽然是唐中宗李显的外孙女,成安公主之女,也只能是“唐玄宗从外甥女”而已。
东光公主的身世,没有争议,不应出错;有争议的是其出嫁时间,需专题考证。
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百家争鸣吧,查阅《和亲通史》质疑,正在揭示南北朝时期故事。
那里,有的相差百年;有前后顺序的史实被颠倒;亦有除“出嫁者身份”外,内容全错;更有对史书的错误解读。作为当代和亲史的权威著作,出现这样错误,是绝对不应该的。
 
《和亲通史》:“根据前面的考证,静乐公主是唐玄宗第十五女信成公主和独孤明所生……可以断定宜芳公主为唐玄宗第十三女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
“宜芳公主生父为杨说。母为卫国公主。”(该书第594页)
问题有四:
根据前面的考证,静乐公主不是信成公主和独孤明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以静乐公主是信成公主女儿作为推论的前提,前提错误,结论焉能正确!
宜芳公主是否是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关键在于:天宝四载(745年)宜芳公主杨氏出嫁时,卫国公主是否有可以出嫁的女儿?未进行后续论证;
宜芳公主不是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
“时间:745年;出嫁者:宜芳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出嫁对象:奚王李廷宠;资料出处:《资治通鉴》卷215;两《唐书》《奚传》。”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错误,应该是:宗室出女;
“资料出处:《资治通鉴》卷215;两《唐书》《奚传》”,不准确,应当是:《唐会典》卷96《奚》、《新唐书》卷219《奚传》
未提供考证,只给出结论。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DDR680:多次对新帖批注,简单扼要。谢谢!
希望对指出的《和亲通史》存在的问题,参与争论,澄清是非。
《和亲通史》,有多处错误。但是,有多少读者会怀疑其中有错!能够识别其真伪!
揭示《和亲通史》谬误,可以为读者提供些线索,阅读时稍加警惕。
 
是新发现?还是错误论断?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序言指出:“对学术界研究成果最为集中的唐代和亲的有关史实,作者(崔明德)也都作了精心考释。如关于出嫁契丹的静乐公主以及出嫁奚的固安公主和宜芳公主的身世问题。史书中都有不同的说法。作者经过深入考证,认定静乐公主是唐玄宗外孙女,固安公主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宜芳公主是唐玄宗第十三女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诸如此类的新发现,既凸显了该文的学术价值,也为作者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奠定了基础。”(该书第4页)
果真是新发现?
《和亲通史》:“关于静乐公主的身世,总括史书大致有如下记载:(一)唐玄宗外孙独孤的女儿;(二)唐玄宗外甥女;(三)唐玄宗外孙女。……第十五女信成公主出嫁独孤明。由此可见,静乐公主是信成公主所生。所以,静乐公主是唐玄宗外孙女。”
错误有四:
和亲公主身世概括不准确,尚有“宗室出女”之说;
因为概括不准确。更不应非此即彼,在第一、二个说法被否定后,不能认为一定是第三个说法;
天宝四载(745年)静乐公主独孤氏出嫁时,信成公主是否有可以出嫁的女儿,没有论证;
静乐公主不是信成公主和独孤明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和亲通史》:“固安公主姓辛,关于她的身世,史书有两种记载:(一)唐玄宗从外甥女;(二)唐玄宗外甥女。……由此可见,固安公主应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
错误有三:
和亲公主身世概括不准确,尚有“宗室出女”、“辛景初女”之说;
因为概括不准确。更不应非此即彼,在第二个说法被否定后,不能认为一定是第一个说法;
固安公主不是唐玄宗从外甥女,不是宗室出女,而是辛景初女。
《和亲通史》:“关于宜芳公主的身世,史书有两种说法:(一)外甥女杨氏;(二)外孙女杨氏……可以断定宜芳公主为唐玄宗第十三女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
错误有四:
和亲公主身世概括不准确,史书尚有“宗室出女杨”、“杨氏女”、“外孙杨氏女”之说,但是
没有“外孙女杨氏”。
由于身世概括不准确,更不应非此即彼:第一种说法被否定后,不能认为一定是第二种说法。
天宝四载(745年)宜芳公主杨氏出嫁时,卫国公主是否有可以出嫁的女儿?未进行论证;
宜芳公主不是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中有“静乐公主”等条,其“出嫁者身份”,存在同样错误。
《和亲通史》的上述结论,不符合史实,不是“新发现”,而是“错误论断”。
如有异议,希望提出,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唐与契丹、奚和亲,除宜芳公主以外,其余六位和亲公主考证新帖有:
在宜芳公主吧有《唐静乐公主身世简述》、《唐静乐公主不可能是信成公主的女儿》;百家争鸣吧有《唐静乐公主不是唐玄宗外孙女》;
在唐朝吧有《唐固安公主身世简述》;
在和亲通史吧有《唐燕郡公主身世简述》、《唐东华公主身世简述》
在百家争鸣吧有《唐永乐公主不是唐东平王李续外甥女》、《唐东光公主不是唐宗室女》
 
唐荣王李琬女出塞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第十二章第三节标题是:“宁国公主、小宁国公主与毗伽阙可汗”(该书第252页)
其中,“小宁国公主”,不准确,问题在于:
宁国公主,是唐肃宗对次女的册封,而小宁国公主,不是唐肃宗册封,毗伽阙可汗在世时,仅是宁国公主的媵女,怎能相提并论?
《和亲通史》称:“宁国公主到回纥时,唐肃宗又以荣王李琬的女儿以‘媵’的身份陪嫁回纥可汗。被回纥称为‘小宁国公主’。”(该书255页)
令人费解。不得不查找史书原文。
《旧唐书》195《回纥传》载:“肃宗以宁国公主降回纥,又以荣王女媵之;及宁国来归,荣王女为可敦,回纥号为小宁国公主。”
《和亲通史》所言,是对史书的错误解读。错误有二:
“以宁国公主降回纥”,不是“宁国公主到回纥时”,而是“宁国公主下嫁回纥。”
“及宁国来归,荣王女为可敦,回纥号为小宁国公主”,不是“宁国公主到回纥时,荣王李琬的女儿,被回纥称为‘小宁国公主’。”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有:
“时间:758年;出嫁者:小宁国公主:出嫁者身份:唐荣王女;出嫁对象:回纥英武威远可汗;资料出处:《旧唐书》《回纥传》。”
其中,“出嫁者:小宁国公主”,不准确。
“小宁国公主”、“少宁国”,不是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等给予的册封,不是公主,仅是“回纥号为小宁国公主”、号“少宁国”而已,因此,应改为空白。
唐朝出塞和亲没有公主封号的仅有三人,小宁国公主是其中之一,另两人是仆固怀恩出塞第一、二女。
“资料出处:《旧唐书》《回纥传》”,不完整,孤证不立,应该是:两《唐书》《回纥传》。
《和亲通史》中,对史书的错误解读,并非孤例。
如有异议,希望提出,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支持,觉得这些纠误很有依据
 
谢谢!希望对指出的《和亲通史》存在的问题,参与争论,澄清是非。
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百家争鸣吧,查阅《和亲通史》质疑揭示的东西魏时期的谬误。其中,竟有严重的对史书的错误解读,作为当代和亲史的权威著作,出现这样错误,是绝对不应该的。
 
咸安公主出塞和亲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第十二章第六节标题是:“咸安公主:与武义成功可汗、忠贞可汗、奉诚可汗及怀信可汗”(该书第260页)
问题有三:
其一、历配四位可汗的和亲公主,并非仅仅咸安公主一人。隋文帝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突厥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太和公主嫁回鹘的崇德、昭礼、彰信、阖馺等四位可汗,尚有乌介可汗,记载含糊。为什么只有咸安公主如次标识?
其二、如果是对咸安公主“主历四可汗”表示同情,然而更应该同情的是:下嫁两姓、三辈、四任可汗,在正文中,却没有说明。
其三、咸安公主是唐代人称赞的和亲公主,元和三年(808年)咸安公主去世,白居易写《祭咸安公主文》对咸安公主出塞和亲,给予高度评价。但是,标题与正文不协调,缺少褒义词汇。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有:
“时间:788年;出嫁者:咸安公主:出嫁者身份:唐德宗女;出嫁对象:回纥武义成功可汗、忠贞可汗、奉诚可汗、怀信可汗;资料出处:《册府元龟》卷979。”
其中,“出嫁对象:回纥武义成功可汗、忠贞可汗、奉诚可汗、怀信可汗”,不严谨。出嫁对象只能一人,况且从未如此阐述;
“资料出处:《册府元龟》卷979”,孤证不立,应增加《新唐书》《回纥传》
如有异议,希望提出,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唐朝 最新文章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安禄山和杨玉环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8 12:09:08  更:2021-09-12 02:32:5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