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和亲通史》质疑之一 -> 正文阅读 |
[唐朝]《和亲通史》质疑之一[第5页] |
作者:宁江翁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嫁给契丹的含金水平好差 |
不太清楚新帖的含意,仅就一般情况介绍如下: 唐与契丹、奚和亲,是唐朝对外和亲密度最高、次数最多的和亲。 唐与契丹、奚共有七位和亲公主,出嫁契丹首领的有:永乐公主杨氏、燕郡公主慕容氏、东华公主陈氏,静乐公主独孤氏;出嫁奚首领的有:固安公主辛氏、东光公主韦氏、宜芳公主杨氏。 其中,有突出业绩的莫过于固安公主;最悲惨的,就是静乐公主、宜芳公主,和亲后半年同时惨遭杀害。 唐与契丹、奚和亲的公主,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 选择有某种家庭背景的堂姊妹或宗室女的女儿或孙女和亲,即永乐公主、燕郡公主、东光公主; 选择宗室关系疏远的宗室出女(即宗室甥女)和亲,即是其余四位和亲公主。 如有问题,可以提出,相互切磋。 |
谢谢!希望对指出的《和亲通史》存在的问题,参与争论,澄清是非。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列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是当代和亲史的权威著作。但是,该书也有问题,甚至有多处错误。如果当代史学家,未能指出并更正,岂不贻笑后人! 揭示《和亲通史》谬误,做为备案存查,供有兴趣者查阅;可以为读者提供些线索,阅读时稍加警惕;更为崔教提供一份需要处理的问题清单。 |
唐与突厥和亲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指出:“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为了结交始毕可汗,便派遣襄武郡公李琛与太常卿郑元璹带着女妓遗突厥始毕可汗,以结和亲。由于史料匮乏,现在我们无法对这位“女妓”的姓名、籍贯、家世及来历考清了。通过这次和亲,始毕可汗派特勤康鞘利率领五百名士兵、二千匹战马,支援李渊。李渊高兴地说:“天其假我此胡,以成王业也。”(该书第176页) 是否准确,不妨对照史书原文: 《旧唐书》卷60《宗室传》载:“襄武王琛,高祖从父兄子也。琛,义宁中封襄武郡公,与太常卿郑元璹赍女妓遗突厥始毕可汗,以结和亲。始毕甚重之,赠名马数百匹,遣骨咄禄特勒随琛贡方物。” 《和亲通史》载:“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为了结交始毕可汗……”, 《旧唐书》卷60《宗室传》载:“琛,义宁中封襄武郡公,……” 《和亲通史》将和亲时间,由“义宁中”,即“李渊攻克长安——登基之前”,窜改为“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以此凸显这次和亲的意义与作用。 《和亲通史》载:“通过这次和亲,始毕可汗派特勤康鞘利率领五百名士兵、二千匹战马,支援李渊。” 《旧唐书》卷60《宗室传》载:“始毕甚重之,赠名马数百匹,遣骨咄禄特勒随琛贡方物。” 史书被窜改,面目全非。 《和亲通史》载:“始毕可汗派特勤康鞘利率领五百名士兵、二千匹战马,支援李渊。” 康鞘利率突厥兵五百,马两千匹,是用“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换来的,与这次和亲无关。已于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十五日到达龙门。 而李琛与郑元璹带着女妓遗突厥始毕可汗,以结和亲,尚未出发。 《和亲通史》载:“由于史料匮乏,现在我们无法对这位“女妓”的姓名、籍贯、家世及来历考清了”,史书未载。 《和亲通史》载:“李渊高兴地说:“天其假我此胡,以成王业也。” 《大唐创业起居注》载:隋义宁元年(617年) “帝曰:地名贾胡,知胡将至。天其假吾此胡,以成王业也。” 李渊感言,是一语谐音双关句,与这次和亲无关。 《和亲通史》窜改史书,随意嫁接史实;编撰故事,是史学家的大忌! |
这帖干货很多,能加精吗? @小魔女也忧伤 @wuanguo |
楼主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啊 |
谢谢!过高的评价。正在做某权威人士不满意的事情,能够得到网友的同情与支持,是一大快事。 希望对指出的《和亲通史》存在的问题,参与争论,澄清是非。 |
《和亲通史》指出:“由于史料匮乏,现在我们无法对这位“女妓”的姓名、籍贯、家世及来历考清了。通过这次和亲,始毕可汗派特勤康鞘利率领五百名士兵、二千匹战马,支援李渊。”(该书第176页) 根据前面考证:突厥“派特勤康鞘利率领五百名士兵、二千匹战马,支援李渊”,是用“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换来的,与这次和亲无关,已于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十五日到达龙门。而李琛与郑元璹带着女妓遗突厥始毕可汗,以结和亲,尚未出发。 既然如此,那送出去的“女妓”有什么功劳?有什么独到之处?值得那样怀念!还要“考清”其姓名、籍贯、家世及来历,遗憾的是“由于史料匮乏,现在我们无法”做到了。 这段感伤,史书未载,系今人的“佳作”,用以渲染这次和亲的成效。 唐初有名的弘化公主,有多种史书记载,又有墓志,不能说是史料匮乏,《和亲通史》也没有能够“考清”其姓名、籍贯、家世及来历。 当然,送出去的女妓也有一定贡献,那就换回来“始毕甚重之,赠名马数百匹,遣骨咄禄特勒随琛贡方物”的回报。 《和亲通史》作为和亲历史的权威巨著,对于一个女妓的身世,如此关心,实属罕见。 《和亲通史》的这段感伤,在网上一再传播。更有:“可能这位女妓确实非同凡响,哄得始毕可汗高兴,不久,始毕可汗派特勒康鞘利率领五百名士兵、二千匹战马支援李渊”。“李氏大唐王朝的建立,应该给这个“无名的女妓”在功劳薄上大说一笔,没有她的“献身精神”,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帝业也不会如此顺利。” 这些文字,是以《和亲通史》编撰的故事为蓝本,既有原文照抄,又有尽情发挥。可见《和亲通史》影响之大。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 “时间:618年;出嫁者:代公主;出嫁者身份:女妓;出嫁对象:突厥颉利可汗;资料出处:《册府元龟·卷978》 其中:“出嫁者:代公主”,不准确,应空白。当时李渊是唐王。李渊的女儿,都不是公主,哪来的代公主? “出嫁对象:突厥颉利可汗”,错误,应改为突厥始毕可汗。 “资料出处:《册府元龟·卷978》” ,应增加《旧唐书》卷60《宗室传》 如有异议,希望提出,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
顶 |
隋淮南公主身世考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写道:“淮南公主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淮南公主避难跑到突厥……”(该书178页) 其中,“淮南公主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缺少史料依据。 “大业末年”,与史书记载矛盾,应为大业中。 《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载:“突利可汗什钵苾(603—631年)者,始毕可汗之嫡子,颉利之侄也。隋大业(605-618年)中,突利年数岁,始毕(609~619年)遣领其东牙之兵,号为泥步设。隋淮南公主之北也,遂妻之。” 《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上》载:“突利初为泥步设,得隋淮南公主以为妻。” “突利(602-631年)……突利生于仁寿二年(602年)……贞观五年(631年)……生病而死时年29岁。” 相互矛盾,631年,时年29岁,突利应生于603年。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记载: “时间:大业末;出嫁者:淮南公主;出嫁者身份:隋炀帝女:出嫁对象:突厥突利可汗;资料出处:两《唐书》《突厥传》 其中,“时间:大业末”,不准确,应该是:大业中; “出嫁者身份:隋炀帝女”,缺少史料依据,疑是隋宗室女。 淮南公主是否是隋炀帝女,已不可考,确认淮南公主是隋炀帝女,缺少史料依据。 如有异议,希望提出,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列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是当代和亲史的权威著作。但是,该书有多处错误。如果当代史学家,未能指出并更正,岂不贻笑后人! 分别揭示东西魏、隋唐时期《和亲通史》谬误的《和亲通史》质疑、《和亲通史》质疑之一,已告一阶段。当前,正在“西汉吧”出《和亲通史》质疑之二,揭示东西汉时期《和亲通史》谬误。 有兴趣的吧友,可以到“西汉吧”查阅。 |
《和亲通史》质疑之一,有一个系列: 《和亲通史》质疑,在“百家争鸣吧“,揭示《和亲通史》东、西魏时期谬误; 《和亲通史》质疑之一,在“唐朝吧“,揭示《和亲通史》隋唐时期谬误,被评为精品; 《和亲通史》质疑之二,在“西汉吧“,揭示《和亲通史》西汉时期谬误,被评为精品; 《和亲通史》质疑综述,在“古代史吧“,揭示《和亲通史》西汉至宋时期谬误。 |
关于闼卢摸末与金明县主婚姻,只有下述记载: 《新唐书》卷221《吐谷浑传》载:“……久之,摸末死,主与次子右武卫大将军梁汉王闼卢摸末来请婚,帝以宗室女金明县主妻之。既而与吐蕃相攻……”。 其中,“久之,摸末死”,并不成立(前提错误);当时,闼卢摸末不可能拜右武卫大将军(身份错误);长子赐婚已十余年,尚未成婚,怎能为次子再赐婚(目的错误);《旧唐书》,尤其是《资治通鉴》、《册府元龟》没有涉及(只是孤证):因此,“帝以宗室女金明县主妻之”,是否属实,令人质疑,希望专家、学者发表卓见。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