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杂谈咸亨、上元年间唐与新罗的战争 -> 正文阅读 |
[唐朝]杂谈咸亨、上元年间唐与新罗的战争[第10页] |
作者:wuanguo |
首页 上一页[9] 本页[10] 下一页[11]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三,唐朝在676年2月,将安东都护府进一步羁縻化,“先是有华人任安东官者,悉罢之”,唐朝在东线的政策,是重安东而轻熊津,在安东投入2位总管,4万兵力,而在熊津,只有1位总管,大约2万兵力,673年前后还给撤掉了。那么,在676年,安东都已经不再有汉官了,安东的统治中心也向西移动了,为什么唐朝会在这个时候派汉官率领唐军去加强熊津呢? ------------------------------------------------------------------------------------ 其实在675年高丽百济地区就已经没有什么重要汉官了,那何为高宗还要派刘仁轨这个“大汉官”去那里搞下加强呢?把这个想清楚了,676年的问题也会清楚的,我前面已经说了,676年的动作其实是675年动作的余波之延续. |
你说,“何况这个“四千”,难保是新罗在夸大战果;何况这个“四千”中只怕还有靺鞨人”,这一点我同意,我认为新罗很可能是在夸大战果。 以官职来推断兵力,当然不会很准,但是能推断出个大概,至少伎伐浦之战是一次局部冲突,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沙湌带兵人数,三国史记多次记载,基本范围就是几千人,这可以说明新罗也只把伎伐浦之战作为一次局部冲突来对待,否则,新罗应派出级别更高的官员,例如,671年,新罗面对唐军薛仁贵所部的进攻,就派出了大阿湌,官位比沙湌高了3等。而671年那次,薛仁贵充其量也就2万多人,以此来看,676年,即便唐军真的再次进攻,其兵力自然不会很多,否则,新罗为何派出官位这么低的官员出战呢? 至于你说“唐军被斩首四千级,本身也说明唐军的人数至少是在2万左右”,如果唐军真的有2万人,被斩首四千,那这支唐军就基本垮掉了,试想,斩首四千,那受伤得有多少,被俘得有多少,失散得有多少,未被取首的阵亡人员得有多少(例如淹死的),把这些都考虑在内,2万唐军就不剩什么了,薛仁贵也就算完了。672年石门之战,四五万人的新罗军队,被斩首也就三千,就出现了大崩溃局面。薛仁贵真的出现如此重大失误,怎么会仅仅说是“功无尺寸”?至少也应该是有罪,而不是无功。 |
675年安东地区有撤换汉官的事情吗?我记得是没有,如果非说有,那可能要算673年左右调走高侃吧,其他的汉官撤换,我就不知道了。 676年则不同,唐朝明确下令撤换汉官,西迁安东治所,撤离熊津都督府,所有政策都是在收缩。至于你说唐朝是在暂时收缩,我认为这是可能的,唐朝的撤退,可以认为是暂时性撤退,其目的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吐蕃,在对吐蕃作战没有结果以前,唐朝在安东就是以收缩为主,不可能再次派出较大规模的军队。 |
|
|
顶贴 |
至于你说“唐军被斩首四千级,本身也说明唐军的人数至少是在2万左右”,如果唐军真的有2万人,被斩首四千,那这支唐军就基本垮掉了,试想,斩首四千,那受伤得有多少,被俘得有多少,失散得有多少,未被取首的阵亡人员得有多少(例如淹死的),把这些都考虑在内,2万唐军就不剩什么了,薛仁贵也就算完了。672年石门之战,四五万人的新罗军队,被斩首也就三千,就出现了大崩溃局面。薛仁贵真的出现如此重大失误,怎么会仅仅说是“功无尺寸”?至少也应该是有罪,而不是无功。 --------------------------------------------------------------------------------- 第一,我说的是至少2万左右,不只是“真的有2万”,3万、5万也都有可能。 第二。“薛仁贵真的出现如此重大失误,怎么会仅仅说是功无尺寸?至少也应该是有罪,而不是无功。” 这句话是你说的。请问你就这么肯定薛仁贵出现了重大失误,被俘很多,淹死很多,受伤很多?万一被俘,受伤,走散淹死的不是很多呢? 其实看段薛仁贵是否有重大失误,从魏元忠的话里也可以作判断。魏若使用“有罪”,那薛就是大败惨败;若魏使用“无功”,说明薛只是在新罗的行动失利,没完成任务,徒废钱粮,空折士卒而已。参看史料,魏恰恰使用的是“无功”,那么可以推断,薛的部队没有大败,更没有全军覆没。被斩首四千,不代表至少2万左右的部队就一定会接近全军覆没。 第三。我们从新罗方面来反推下。新罗斩首唐军四千,那唐军就全是稻草人,只有被杀的份?或者当时第一名将薛仁贵统领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不太可能吧。所以唐军也会同样在二十余仗里,将新罗军队斩首几千人的,因为高宗时期的府兵还是很有战斗力的,靺鞨兵只怕也很武勇善战。我再借用你的受伤,被俘,走散淹死之说,将这些也用在新罗部队身上,那新罗派出的部队,就不可能如你所说的只有几千近万人,而是至少有2万人了。薛仁贵自己损失了几千士兵,同时也杀了几千新罗兵,但朝廷交给他的任务并没有实现,没完成任务,不能算是罪吧!所以魏元忠说他“功无尺寸”是很好理解的。 最后,如果2万左右的军队在一战之中,就被斩首四千,那这支军队就可能很危险了。但唐军被斩首四千是在二十多仗里,好多天里一共损失的,不是一战一天决斗的结果。所以,薛仁贵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在最终目标完成不了的情况下,能够保留主力撤退,根本就不会出现你想象的大溃败,这样的撤退是有计划的,不会走散人,更不会淹死人!(除非是白痴不看路走)。至于俘虏,如果不是敌方包围,被俘者也是不会太多的。 |
你提到的新罗军队可能也损失惨重的问题,以及唐军兵力可能超过2万,达到3万或5万的问题,其实,还是回到了我根据新罗出战将领的级别来推断新罗军队兵力的那个问题。 新罗方面出战的仅仅是个沙湌,一个沙湌率领的军队数量,三国史记是多次提到的,我记得最多的一次是1万人,最少的一次是三千人,也就是说新罗军队也就是几千人、最多1万人。 那么,如果唐军兵力很多,新罗为何只派出个沙湌迎战?671年薛仁贵来百济故地的时候,新罗可是派出了大阿湌的,比沙湌高了3等。 如果新罗军队如你所说,损失几千人,那么,新罗的这支由沙湌率领的军队也就差不多全军覆没了,为何三国史记说新罗军队最终获胜了呢。 当然,我们可以假设,这位沙湌首战失利后,新罗方面可能会派出增援部队,以及更高级的将领与唐军再战,但是,三国史记没有明确记载,按照三国史记的记载,与唐军交战的就是一个沙湌。 |
你没有认真看我上楼所写啊。 是的,你可以用官职来推断部队人数,但这种推断很理论化。你不要忽略“斩首四千”所透露出来信息。新罗能够斩首唐军四千,那战斗力并不差的唐军也是可以斩首几千新罗军的,这个我上面已经说过了。那么如果新罗顶多只有1万人,光死亡就有几千人,对一支顶多只有1万人的军队来说意味着什么?又假如新罗军只有6、7千人呢,岂不是快死光了! 薛仁贵是一员猛将,也很会打仗。如果敌方只有几千人,却杀死了他带领的部队好几千人,这也似乎不合情理,除非薛仁贵是酒瓤饭袋之徒,不会打仗。 |
我看了你写的了。可能是我在楼上没有表达明白,我本来就是根据魏元忠的评语、新罗主将的官位来否定三国史记的斩首四千的记载。三国史记在记载斩首数字方面,并不严谨,诸如671年石城之战、672年石门之战、673年发庐河之战以及675年的没由头的十八战等等,均有严重夸大的倾向。 这一点,我在298楼没有强调,但是我记得我在上面的哪一楼里说过,我并不认可三国史记斩首四千的记载。 |
|
|
|
|
|
|
|
|
|
|
|
|
顶贴 |
观贴学习。 |
|
|
|
技术流 学习了 |
楼主高人!!! |
首页 上一页[9] 本页[10] 下一页[11] 尾页[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