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唐朝 -> 中国古代贵族政治时期的皇权与太子 -> 正文阅读 |
[唐朝]中国古代贵族政治时期的皇权与太子[第3页]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从隋文帝到唐玄宗,中古贵族政治最后的时代,所有皇帝的第一任太子,除了20岁出头就死了的(杨昭、李弘),其他全部以被废、被杀结局,杨勇、李建成、李承乾、李忠、李贤、李重润(被武则天所杀)、李重俊、李重茂(废帝)、李成器(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时的太子,唐睿宗第二次登基时败给了主军的李隆基)、李瑛。 这10位太子以及他们身后的智囊集团,总不至于一个水平高的都没有吧? 宋、明、清三朝的皇帝的水平真的比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皇帝水平高吗?非也,宋、明、清三朝赶上了好时代而已,有条件构建成熟的官僚政治系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强人两只手也数不过来,但是他们谁也无法坐稳皇位。汉末、三国的大混战,人口损失了90%以上[注],能在那个时代生存下来,并成为政治强人的,绝不是宋、明、清三朝坐享其成的皇帝可以比拟的。 [注]:桓帝永壽三年,戶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靈帝遭黃巾為寇,獻帝遇董卓稱亂,大焚宮廟,劫御西遷,是以興平、建安之際,海內荒殘,人戶所存,十無一二。魏武據中原,劉備割巴蜀,孫權盡有江東之地。三國鼎立,戰爭不息。……晉武帝……九州攸同,大抵編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此晉之極盛也。---唐·杜佑·《通典》 很多事情结果不同,评论也就不同。 |
在安史之乱前,在唐玄宗和太子李亨的博弈中,局面是有利于唐玄宗的,但是谁知道安禄山突然发动了叛乱,紧接着局面就迅速不利于唐玄宗了。与其说是太子李亨把唐玄宗赶下了台,倒不如说是当时普遍的军政大佬抛弃了唐玄宗。 |
李世民是怎么上台的?靠的是军方势力。李隆基(唐玄宗)是怎么当上太子、继而当上皇帝的?还是靠的军方势力。太子李亨(唐肃宗)是怎么上台的?依旧是靠的军方势力,大唐帝国最精锐的野战军团之一---西北军事集团。以至于唐肃宗准备布署太子主政、亲王主军的模式时,他的首席智囊李泌劝阻他,亲王主军对太子的威胁太大了。[注] [注]:上欲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使统诸将东征,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可使广平为吴太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上皇,即其事也。”《资治通鉴》 更不用说,两晋南北朝时,石虎、苻坚、刘裕、刘骏,那些不是合法继承人却登上皇位的,哪一个不是武力上位的? |
所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一个亲王如果没有武力上位的能力,却公然站到了皇太子的对立面,角逐储位,他的失败和悲惨结局本身就是自找的。 只要皇帝能掌控局势的情况下,跟太子相争的鲁王孙霸、魏王李泰、越王李係、汉王朱高煦,甚至曹植,哪一个上位了? 当然了,武力绝不是万能的,赵王司马伦也曾经成功登上皇位过,司马伦成功逼迫晋惠帝司马衷举行禅让仪式。但是赵王司马伦很快就被人赶下台了,晋惠帝重新被迎回皇位。 南朝宋时,太子刘邵面对即将被废的命运时,也曾经奋力一搏,抢先发动政变、杀了宋文帝刘义隆,武力登基,改元太初,到这里,刘邵成功赢得了第一轮的博弈,复制了周平王、楚穆王的成功,然而在后面的博弈中,刘邵彻底的输了,刘宋王朝在地方上分封了数量庞大的诸王,刘邵仅在位3个月左右就被诸王联军剿灭,并且不被承认为南朝宋的正统皇帝 |
总的来说,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如果支持你的力量比较强大,即使你不是合法上位的,你也可以坐稳皇位,如果实力派普遍都不支持你,即使你具有合法的继承权,也登不上皇位,比如汉惠帝的儿子直接被功臣集团宣布为野种;比如唐文宗去世后,按照法理,应当由皇太子李成美继位,因为皇太子这个身份本身就是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但是,当时掌握神策军的太监首领仇士良支持颍王李瀍,皇太子李成美就没有能够登上皇位,颍王李瀍登基为唐武宗。更不用说,两晋南北朝时很多耸人听闻的小皇帝都是合法登基却被人赶下台的。 |
总的来说,在政冶博弈中,枪杆子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枪杆子却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军方也会考虑与谁合作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与谁合作赢面比较大。我们只要看看唐末藩镇割据的历史、南明军阀混战的历史、关宁铁骑怎样为自己的集团的利益进行不屈地努力,就知道,军人这种势力绝不是你想争取就会与你合作的,在个人的利益计算上,军人与文职官员无非就是草驴与叫驴之分。安史之乱后,西北军事集团支持太子李亨登基,当时的乱局下,永王李璘也想复制晋元帝的成功,结果得不到支持,立刻就失败了。唐代宗逃离京城时,丰王李珙也曾想复制唐肃宗的成功,结果在关键时刻,拥军大佬郭子仪不支持他,遂失败了。 |
再次补充司马炎模式 |
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东汉时奠基、三国时成熟、两晋南北朝时盛行、隋唐时开始走下坡路、唐玄宗时终结的豪门贵族政治(两晋南北朝隋唐这段时期又称中古贵族政治),其本质就是庄园式经济在这700年的时间内是社会经济的主流。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司马炎模式”就是适应庄园式经济的政治模式。 所以要谈“司马炎模式”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庄园式经济,我们才能知道中古贵族政治的本质。 |
所谓庄园式经济,就是土地高度集中,集中到失去流动性,成片的土地被聚拢起来,属于同一个家族,成片的土地和大量聚集的人口被统一管理起来,土地上的人口与土地的所有者形成了深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庄园内部就如同一个独立王国,从耕种到收货(粮食、果蔬),从制作药材到纺织衣服,从加工食物到酿酒,再到修建建筑和水利工程,都可以独立生产、制作,足以满足贵族和部曲奴婢的需要,甚至还足以生产足够的军需物资,训练自己的私兵、满足军事的需要[注]。 [注]:九月,治场圃,涂囷仓,修窦窖。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东汉·《四民月令》 庄园式经济起自汉武帝时期,在西汉末年已经成熟,所以东汉是豪强建立的政权,东汉时期庄园式经济就是社会主流经济,现在留存下来的研究庄园式经济的最早的一手史料就是东汉时的《四民月令》。 庄园式经济之所以能兴起,离不开战国时冶铁技术的发明、成熟和普及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贡献,庄园式经济之所以起自汉武帝时期,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已经有部分土地可以一年一耕,而汉武帝之前,土地都是两年到三年一耕,而庄园式经济之所以在西汉末年成熟,是因为到西汉末年时,一年一耕的土地已经成为主流。 庄园式经济之所以在唐玄宗时期宣告瓦解,离不开东晋末年时杂炼生鍒法冶炼出纯钢,使得生产力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这样,随着农业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在唐朝开始,自耕农越来越能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扶植下独立地进行农业生产,脱离庄园部曲身份,之前大量被依附于庄园的人口得以释放,庄园式经济存在的基础就开始崩溃了,地主经济开始兴起。建立在庄园式经济基础上的贵族政治的末日就要到来了。从唐玄宗开始,新兴的扁平式的官僚政治开始取代等级森严的贵族政治,士大夫-平民的社会结构开始取代大族-部曲-流民的社会结构。 |
皇帝和豪门贵族,争夺的最激烈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权利,可是权利是靠什么来获取的呢,当然是枪杆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可是枪杆子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追随和支持自己的士兵,来自于支撑这些支持和追随自己的士兵的源源不断的粮草,武器,装备等等各类物资供应。而这些物资的供应需要一个庞大的、最好是统一的后勤保障体系。这个保障体系主要由什么样的人员组成呢?文职官员。 在庄园式经济下,军队的后勤保障体系主要控制在豪门贵族手里,最高统治者无法真正控制军队,所以庄园式经济下,盛行的兵制是府兵制,府兵制最早的起源大约是东晋时期,由郗鉴创建,士兵由南渡的流民组成。所谓府兵,就是农奴兵,用一句话简述就是平时耕种、战时出征 |
有陕西新见唐朝墓志吗 |
什么所谓三国死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这数就是假的 |
建议你去所谓三国吧搜索人口数量 |
魏晋是只知有家主,不知有皇帝 |
关于司马伦上台有点说不通,司马伦上台哪有什么军队,296年司马伦大败亏输丢官回了中央依靠跪舔贾南风当上了官带的是右军,一共才一千人。所以当不当皇帝不在于手里有兵在于大胆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唐朝 最新文章 |
唐朝羁縻包括吐蕃的理由是什么? |
有喜欢和亲回纥的太和公主的吗? |
李显为什么派金城公主去和亲? |
安禄山和杨玉环 |
大家觉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
民间为何要贬低武则天创造出薛仁贵之孙《薛 |
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
渭水之盟是荣是耻? |
关于唐朝吧讨论基础的建议 |
为毛正史对李治评价很普通呢?就连剑桥隋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