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道德经》——看似哲学,超越哲学 -> 正文阅读 |
[哲学]《道德经》——看似哲学,超越哲学[第4页] |
作者:东埭村委会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70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解析: 还是先看译文: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老子真了不起,把一个难以捉摸的“道”讲得那么明白,那么透彻,遗憾的是我们就是看不懂。千百年来,无数学术泰斗、修行高人扑在《道德经》上,却反而使它越来越扑朔迷离。我现在用现代的语言将“道”做了一个诠释,可是有几人真的会珍惜这本书? “吾言”如果简单的翻译为“我说的话”就太肤浅了。“言”就是“道”,所以“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的意思是说“道”实在是容易了解、容易知道。睁眼所及无不是“道”,所以“易知”,举手投足无不是“道”,所以“易行”。老子在这里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道”是简简单单的,法界没有秘密!密宗的秘法也好,道家六耳不传的秘法也好,说穿了都还属于术类,只是术的层次有深有浅,当彻悟根本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术只不过是一些玩意儿。 那为什么“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呢?因为我们太聪明了,于是非要到幽深处去找“道”,好比非要乘坐豪华游轮般的法船,驶向太平洋深处去找“彼岸”。我这么说出来谁都觉得可笑,可实际上我们都在这么做! 说个故事,三个人去看戏,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一个斜眼。看完回来,人家问戏怎么样?盲人说,只听见唱,没见人影;聋子说,演得还不错,就是哑巴不会说话;斜眼说,演得也不错,唱得也不错,可惜戏台偏了。 别笑人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是这样的,总是以“自我”的视角看问题,当然就看不到真相了。这个故事里,戏就好比是“道”,他就真真切切的摆在那里,没有做半点掩饰,按理说应该“甚易知”,而我们一旦把自己的心意识加上去之后,“道”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道德经》不仅仅是针对地球的,它是法界的真理,不受时空影响的。遗憾的是老子的这些智慧语言被我们当做哲学、玄学、空谈理论来研究、来批判,以此当作自己的立身之本,很少有人去实修实证。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我们不愿意归零,不愿意如实回头面对自己,最终无一例外将会被“自我”击倒。 老子所说的是真理实相,是有根有据的,绝对不是画饼充饥,也绝对不是幻想出来的蓝图。“言有宗,事有君”,它是经得起考验,经得起验证的,当下我们就可以去求证,只是我们不愿意去做。为什么呢?“夫唯无知”啊,“无知”就是真的不知道,就是愚痴,累世历劫以来,我们被“无明”障碍得太深了! “不我知”就是不知“我”,也就是没有识达本心,当然就不能明白《道德经》的真实义了。有一句话叫“自古圣贤多寂寞”,《永嘉证道歌》也提到“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所以,希望大家慢慢静下来,抛开过去的很多观念,重新再来,否则,永远也“不我知”、不知“我”。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真正了解“我”的人很稀少,能够进一步效法“我”的人更稀少。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些真正明道、悟道的人是很珍贵的。注意,千万别把这个“我”当人相,以为老子是说他自己。这个“我”就是我们的自性佛!我们学佛修道一定要学会离相,着相修行除了造业没有任何好处。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为什么要“被褐”?外面穿着粗布衣服,吃的也是粗茶淡饭,是不是也像某些大师那样在作秀?当然不是,到了那个境界自然就是那样了,因为他已经无我了,哪里有半点心思去考虑吃穿,自然也就不会做任何刻意的表现了。 《永嘉证道歌》里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这个“无价珍”也就是“玉”,也就是“道”。“道”是如此的珍贵,与之相比,哪怕是最高档的衣服都只是“褐”!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得道者一定就打扮成乞丐的样子,哪怕他开豪车,住豪宅,他也不会着在这些外在的东西上面,反过来,外表装扮得很有“道”的大师一定是假的,充其量只是个优秀“演员”。 再说,我们不要把“怀玉”理解为藏着舍不得,实际上是送给我们,我们绝大多数人也接不到。如果我们真能够得到那个无价珍宝,自然也就瞧不起世间的那些荣华富贵了,就好比一个千亿富翁不会把宝马当回事。 这一章文字很好懂,没什么争议,但我却感触很深。解析《道德经》到现在,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道”说得让更多的人懂,尽管我使尽了全力,但我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能接受这本书,要完全理解就更别希求了。“道”为什么难懂?因为我们太聪明了!我们总是要去分析、判断、研究,结果越动脑筋就离道越远,但即使这样还不够,还要把研究的成果拿出来教育、影响别人,并美其名曰度人。于是,一个明明白白的“道”就这么被糟践了。 我原本是一个很狂的人,但这本书我确实说得很婆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而这与个人的名利毫无关系,因为我知道这本书的价值。然而,这个时代,越有价值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抛弃,越是垃圾的东西就越是容易被接受,想想似乎很难过,不过也没关系,真正有缘的人哪怕百年之后还是能得到它的。法界是很玄妙的,该留下的东西一定灭不掉,该灭掉的东西一定留不下。就像《心灯录》,作为皇帝下令要禁毁的书,就像很多已经失传的书一样,按理说是很可能销毁掉的,可偏偏流传至今,而且真正有缘的人都得到了它。《佛道一如道德经》虽然没法与《心灯录》相提并论,却是一个很好的接引人的梯子,读了它再去读《心灯录》就容易多了。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两千多年来就没有一本书把《道德经》解析透了的,就像老子说的,“天下莫能知”。现在我将它解析出来,不敢说百分之百符合老子的愿意,但可以肯定没有离“道”,否则,业报可是大得不可想象的。说实话,我真希望多几个人推广这本书,因为谁推广谁受益,与我没关系。反过来,如果我是为了个人哪怕一丁点的利益而动这个念,那无疑是造大业! 这本书更多的是给人种善根的,认真看过并能从心里认同的人,阿赖耶识里很多业力就被消掉了,哪怕后世也很难与邪法相应了。这本书发完之后,我也就没事了。若有人想真正跟着一起同修,那他就得问问自己:善到什么程度?心胸宽到什么程度?对《心灯录》的认可达到什么程度?否则的话,我们还是相互祝福,各行其道为好。 |
第71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解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意思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我们处在无明的世界里,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被**在苦海里面,但是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知道这些“不知道”,那就是“尚”了,说白了,那就好办了,那就有希望了!因为找到了问题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就知道修行的重要性了。 再提高一个层次,“知”就是“明”,“不知”就是“无明”,如果我们“明”了这个“无明”,那就破除了“无明”,也就是真正的“明”了,是个真正的觉者了,我们的业障就如狂风吹散乌云一样,烟消云散了。 反过来,如果我们处在无明的状态,本来不知道,但是我们好为人师,喜欢逞强,于是装作知道,夸夸其谈,甚至讲经说法,这就造业无量了,当然是大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意思是: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为什么那些得道者没有缺点呢?因为他们常常会自我警惕,不想欺骗众生,也不会欺骗众生,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对众生有益的就讲,对众生无益的就不讲。因为他们不喜欢做假,不喜欢自欺欺人。当然,这只是浅层的解释。 从根本上说,“病”就是“漏”,只要我们的六根还在向外攀缘就是“漏”,只要还在“漏”就是“病”!这么说来,我们这些世俗人都是病入膏肓的人。若问,难道圣人的六根就不动吗?如果真不动,那不是圣人,而是木头。不同的是,圣人的六根不管怎么动,都在真如的管控中,也就是说,圣人知道自己的六根在动,这种“动”就属于妙用,而我们则不知道自己的六根在动,这就叫“大无明”,“漏”得没边。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简单地说,圣人能够念念常在觉中,这时候妄想就是真如,随他怎么动念都不造业,所以“不病”了。但这么说好像已经没意思了,毕竟我们是世俗人,够不着。所以,不如给大家说说现实中的“病”。 因为西方经济的一时领先,我们很多崇洋者就觉得什么都是西方的好。比如身心灵一类的东西,现在非常盛行。尽管都知道西方的心理医生得精神病的比例比常人高得多,大家对这一行还是趋之若鹜,追根究底,还是为了钱。 我们也不想一想,为什么心理医生反而更容易得精神病呢?因为所谓的精神病往往都是阴性信息干扰了我们的性体系统,就像电脑染上了病毒,与硬件毫无关系。阴性信息的类别是非常多的。万物皆有灵,而几乎所有的灵都是阴性信息。还有怨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形成的执念也是阴性信息。心理医生自己没有正知正见,却常与心理疾病患者打交道,感染阴性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就说家族系统排列吧,首先理论就说错误的。表面上看,每个人确实有无限多的祖先,但实际上,并不见得所有祖先都与自己有业的牵连。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但同时每个人又与海量的众生有着业的牵连,哪怕表面上看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实际上他们之间的业缘却非常深。所以,认为我们健康和财富是由众多祖先决定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家族系统排列之所以盛行,就是因为现场的灵验让很多人没法怀疑。事实上,主导的老师和参与的助理往往都是阴性体质的人,很容易招来妖魔鬼怪、孤坟野鬼等虚态灵体,大家自觉不自觉的成了这些灵体的傀儡,被它们推动,还美其名曰“遵从背后道的指引”,实际上精气神都被这些灵体耗去了,吃了大亏还不知道,还以为主导老师本领高强,甚至主导老师自己也这么认为。这时候,如果谁用天眼看,就会发现整个场面被众多的虚态信息体搞得乌烟瘴气。然而,既然有很多的灵体在场,有时候也能帮着解决点问题,毕竟所有的灵体都是有五通的,于是大家就更深信不疑了,却不知道自己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告诉大家一个总原则,所有关于身心灵的活动现场,只要出现某些超自然的现象,让人觉得很“神”,绝对就是有众多的虚态低灵在场。所以,如果不是修行高人,千万不要做与“灵”有关的工作,你属阳,它们属阴,你驾驭不了它们,而它们尽管未必有害你之心,但自然而然就要耗你的能量,你承受不起的!这就好比从事有隐性剧毒的工作,开始得点小钱还很高兴,等身体搞坏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
第72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解析: 译文的解释是这样的: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这个翻译还是相当正确的。老子借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说明修道、成道是唯一的出路。既然译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就没有必要啰嗦了,不如剑走偏锋,来玩玩。我曾把“民”解析为“心”、“妄想”之类,今天,我把这个“民”解析为一个特别的东西:附体。 现在有附体的人太多了,我走到哪里都能碰到有各式各样附体的人。盗贼是谁都恨之入骨的,而附体就相当于盗贼,而且这个盗贼就住在我们身体这个“家里”,你说多麻烦。所以,很多人被附体整惨了,还不知道自己有附体,总以为是身体有毛病或心理有问题。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就是附体在我们身上,我们管控不了他,也没有机缘碰到高人能收拾他的,于是他就反客为主了,我们成了他的傀儡。我们以为自己有点功能,可以瞧点事,看个风水,治点病,实际上都是附体所为。有个中医,治病相当神,说他特别想打坐,就是坐不了,只能坐十几分钟,问我有什么办法,我只能笑笑。因为他身上就有附体,治病的神力也是靠这个附体。 有附体的人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非常差,自己往往也能感觉到不对劲,但任何医药都解决不了,这是“大威”之一。“大威”之二是我们要为此承担因果,因为是我们在贪图名利。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总的意思是不要轻易的跟附体对抗,有些用符咒等法术收拾附体,也相当于杀生,而且还怕没杀得了他,反而招来报复。附体为什么会呆在我们身上,因缘非常复杂,善缘、恶缘都有。有些功能强的附体呆在人身上,其实是想通过看事、治病积德,为将来转人身积累资粮,但由于附体毕竟是个动物灵体,没有智慧,加上被附体的人往往利用功能抓取财色名利,于是造大业就不可避免了。但大多数附体呆在人身上是不得已,实际上就好像是被囚禁在人身上一样,他其实想走,一是没地方去,二是走不动。 这时候就需要外力的帮助。而我们世俗人哪里有那种能力去帮他安家落户呢?这就好比某个人流落他乡被人收留,帮着干点活,吃个饭,对流浪人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内心是不安的,他无时不想回自己的家,或者想有个自己的家。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把附体超度了。然而,说到超度更麻烦,现在庙里的所谓超度几乎都是骗人的,真有本事做超度的只有得道者,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如果去找得道者,不受骗才怪!我可以肯定的说,现在绝大多数学佛修道的人都被邪师骗了,而且被骗了还不知道,还在那里感恩,很可怜的! 找得道者超度是需要大因缘的,可遇不可求。自己好好修行才是关键,我们修得越好,附体也受益,甚至他还反过来助我们,时机因缘一到,他也就离开了。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附体呆在我们身上,就相当于家里多口人吃住,他也是众生之一,而且没有大的因缘是不会呆在我们身上的。所以,我们不要把他当敌人,去想办法除掉了,怕反而招致麻烦。反过来,如果以感恩的心、平和的心对待他,事情有可能会好转。 说来说去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前面所说自己踏实修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附体都受益。所以,附体看哪个人真是个大根基的修行者,往往会反过来成为他的护法。就好比现实中,那个人可能会成为权贵或大款,很多人是不是会反过去追随他?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附体的种类非常多,几乎所有的动物灵体都有可能附在人身上。修行人身上是最容易招附体的,因为动物灵体也想修行。所以,修行人身上有附体是很平常的事,不要大惊小怪。随着我们修行的提高,有些附体自然会离去,有些附体会被超度,总之身体会越来越干净。当我们把所有的附体都了结了,就剩下自己的本心做主了。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自然就“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了。注意,以我们的凡俗心要求自己“不自见”“不自贵”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道”的层面了,用有为法是不行的。 所以,修行是人生的第一大事。能顿悟更好,不能顿悟就慢慢从行善、行孝做起。能专修更好,不能专修也没事,生活就是个大道场,只要我们有心,无处不是修行。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的抛家舍业去修行,因为有些因缘是必须了的。再就是千万不要去求功能,不要去幻想成佛,幻想去极乐世界。把当下的人做好,把当下的事做好,就是最好的修行。 |
不知道他是否超越了哲学,但你超越了其他发帖人,这帖子真鸡儿长 |
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解析: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勇于坚强就会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敢”就是逞强,以为自己有多大能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杀”不要简单的理解为杀头,更可悲的是活着却如行尸走肉。像我们一辈子痛苦不断、烦恼不断,到最后都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就是“勇于敢则杀”。所以,这一句说的就是我们这些世俗人,如果我们看了还在笑,以为是说别人,那跟阿Q有什么区别? “不敢”不是懦弱,而是守柔。“活”不是简单的活着或生活,而是“长生久视”。所以,“勇于不敢则活”就是要“至虚极,守静笃”,把以往向外抓取的心收回来,转而守住自己的心,别让他乱跑。 “此两者,或利或害”?现在要我们回答,估计都会说第一种是害,第二种是利。但这只是书面答案,相当于闭卷考试一类。当回到现实生活中实行开卷考试的时候,大家的答案全部反过来了,因为大家都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任劳任怨地实施第一种方案,都在“勇于敢则杀”的道路上厮杀。到了这时候,人们就好像中了魔咒一样,根本就不由自主。其实,这就是我们的业力所为,真的不能怪我们,因为我们只是业力的奴隶。 我们理智上选择第二种,而实际行动中全部选择了第一种,这就像“老天爷”跟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那么,“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到底是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谁知道其中的玄妙?其实,大自然这个“天”是不做任何选择的,十法界就那么自由自在的运转,我们利也好、害也好,对它没有半点妨碍。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没有天理了吗?有啊!真正的“天”就是我们自己,既然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我们自己决定的,谁还能干涉呢?这就好比我们的左脚不停地往前迈,却希望右脚停下来,这可能吗? “是以圣人犹难之”,看看,就连圣人这样的大智慧者都感到为难呢,为什么呢?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因果业力,圣人也不可能人为地改变我们的业力轨道啊!毕竟因果是不空的,自己造的业只有自己来承受。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大自然从来不争,但谁能把大自然胜了?“不言而善应”,大自然从来不说话,但所有的一切是不是都在给我们示法?“不召而自来”,大自然从来不需要我们召唤,依然是法尔如斯地运转,春天几时迟到过?太阳几时休息过? “繟然而善谋”,大自然看起来好像无所作为,所有的一切是不是都是它成就的?这么一解释,估计大家对“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已经没有多少疑问,然而,更大的疑惑是:“天”怎么这么有能耐呢?当我们没有办法解答了,就人为的塑造一个大力神:天主、真主、上帝等等,于是宗教就诞生了。 而佛陀和老子的伟大就在于他们也看到了大力神,再往前追一步,发现这个大力神竟然是我们的自性!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是什么?就是十法界的“场力”,万有引力只是其中的一丁点,这个问题可以借助现在的互联网去理解。整个天网那个无形的、巨大无比的场力也可以叫做业力,这么看来,我们平时对“业力”的理解是多么肤浅!业力无形无相,却遍满法界,万事万物都受它的控制,所以说“疏而不失”。 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这个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吃早饭的业报身,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可怜!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要修行,大自然就是最高深的师父,它常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向它请法,不断地消解小我,直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特别补充:修行贵在持之以恒。有时候三五年还是原地踏步,有时候却一个月能低十年的修行,这大概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而且,修行没有先后可言,有些看似修得很好了,但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有些人虽然起步晚,进步却非常快。坦率地说,本人的修行速度就超越了绝大多数同修。但难以置信的是,我带教的人中竟有超过我的,没办法,各自的因缘福报不同。再说,修行的起步阶段学邪法是正常的,没关系,只要能归到正道上,邪法就是我们的垫脚石。可怕的就是执着于邪法为正法,犟死牛,不回头。对这类人,就只好等他们在三恶道呆够,“刑满释放”后再去度他们了。 |
楼主不要过于贬低西方哲学,其实从最开始的自然学派开始,到希腊三大家,越过中世纪的空挡,到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休谟,斯宾诺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个个都是世界性大师。 |
冯友兰曾精辟指出中国哲学与西方的区别,就是中国哲学家都是以哲学为副业,借以表达自己思想。但是就凭这个我们古代哲学依然可以与西方分庭抗礼,但是说我们碾压西方哲学,有点过了。 |
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解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人不畏惧死亡,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这里有个问题,一般人是很怕死的,蝼蚁尚且贪生呢,人怎么可能不怕死呢?事实上,人真不怕死,谁都知道自己将来要死,但大家依然一路凯歌地奔向死亡,很少有人想一想,人生注定是一条死路,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逃离这条死路?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意思是,假如人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现在医院、药店越来越多,生意都非常红火。别的生意竞争都很厉害,唯有火葬场不需要打广告。而墓地的价格更是高到很多人都死不起了。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不同意了,文中说的是“为奇者”,你说的是广大良民。我说,我们六道众生都是“为奇者”,都是自取灭亡!我们生生死死不知道多少轮回了,谁警醒过?谁觉悟过?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意思是,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这个“司杀者”是谁?是自然法则,是“天道”。这里,大家千万别着相的把“天道”理解为“大力神”。 “天道”是一个绝对公平、公正的法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力量,随着宇宙诞生初始的那一念妄动,就有了“天道”。牛顿惊叹于星系运转的神奇,找不到答案,于是追上帝去了,却不知道这正是“天道”所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竟然是如此的不同,也如此的无常,却不知道这也是“天道”所为。总之,十法界一切事物都无不遵从于“天道”。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掌管”这个“天道”的竟然是我们的自性!打个比喻,在一个转动的圆盘上,一切事物都得随着它转,而驱使圆盘转动的是圆心。而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圆心是没有数值大小大小的,也可以说它是空的,不动的,一个不动的圆心驱使着圆盘不停的转动,“天道”就是这么运行的。关于“天道”,大家初步了解一下就行了,因为只有彻悟后才能真正明白。有些修行高人以为成就后想干什么都行,甚至可以胡作非为,其实,他还是没懂“天道”。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司杀者”理解为掌管权势统治阶层,事实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管他多么的仁治,都是“代大匠斫”者!毕竟大家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俗人,只是因为幸运的取得了权势,就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了,就可以生杀予夺了,大错特错!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看看朝代的更替,看看家族的兴衰,看看个人的成败,我们这些“代大匠斫者”,有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没有?我们以为自己是正义之士,是在替天行道,自己是好人,别人是魔王,而对方也持同样的观点,这样下去只能越来越糟糕,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希有不伤其手矣”。 《道德经》为什么难解?因为我们老是用自己的心意识去分析、研究,说到“司杀者”“大匠”之类,最高就只能想到国王了,也难怪,世俗人的眼界就只能看这么远。所以,哪怕是学富五车的大文豪解《道德经》,如果不能跟老子一样站在“道”上看问题,都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一章要按这么说下去,似乎都是大道理,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多大关系。现在换个说法,我们把“民”解析为“妄想”。我们绝大多数修行人是不是都想把妄想给灭了?要知道,妄想是灭不掉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要是妄想怕灭的话,它出一个灭一个,出两个灭一双,那修行何其简单! “常有司杀者杀”,这个“司杀者”是谁呢?它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所有的妄想都是它的儿孙,只有它能管控得了妄想。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要真如直接灭妄想不就得了,还搞那么多麻烦事干嘛。事情要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虽说真如能够管控妄想,但是,如果他真想管控,只要一动念,真如自身立马变成了妄想,所以说“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真如变成妄想之后,就是以妄想来除妄想了,结果除来除去还是妄想。那么,妄想能干什么呢?除了造业,实在干不了别的,所以说“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照这样修行的人往往越来越烦恼,越来越灰心丧气,最后没招了,干脆彻底放弃修行了。当然,不修归不修,面子还是要的,于是给自己找个借口:“哎呀,想成佛,想成道都是一样的贪,做个平常人,该吃吃,该喝喝,生活就是修行嘛。自心就是佛,直心就是道场,只要不坑人、害人,凭良心做事,不就是很好的修行吗?你看看那些和尚、道士……” 看看,说得还好像是那么回事,然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吃亏就吃亏在这个“好像”上,拿了一点相似佛法当究竟的东西,除了遗憾终生,只能造业无量。 若问,那到底怎么除妄想呢?答案是:无妄想可除,守真如就是除妄想!真修行人一定要在这一点上下功夫。 |
第75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解析: 还是先看译文: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译文看似很清楚,又是治国爱民的事,在我们世俗人眼里,治国爱民是天大的事,但在老子眼里,只能算鸡毛蒜皮的小事。老子总是借事例说“道”,而我们却把事例当真。 现在还有不少人,尤其是年长一些的人,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还很怀念,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大家都穷、都饿,平等,而现在尽管富裕得多,但人家比自己富百倍,所以心里反而不平衡了。不过,如果要谁返回到过去的生活,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想回去的。所以,我们现在不是真生活得不如意,而是“欲贪”太大,搅得我们难受。 我们就是“欲贪”的化身。现在,我们把“民”直接解析为“欲贪”,那么“其上”自然就是“心”了。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心”和“欲贪”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体用关系,“心”是体,“欲贪”是用,如果这一点把握不了,后面的就不好理解了。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我们的欲贪经常搞得我们难受,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想要抓取的东西太多了,车子、房子、孩子、面子、事业、朋友……我估计,即使再怎么静下心来,也没有人能够把我们所需要的条目一一列举清楚,既然如此,怎么可能不心慌意乱,怎么可能不“饥”呢!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恬淡、舒适,没有人愿意心慌意乱的。所以,静下来的时候就说服自己:也没有必要贪那么多,差不多就行了。但是这种说服并没有用,因为大家都在捞,而且捞得比自己多很多,心里怎么平衡得了?一方面想停下来过安逸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好了还想好,多了还想多,这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这就好比我们想用手掌去抓东西,却希望手背呆在原地不动,可能吗?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我且不说那些为了现实利益不惜冒法律风险的不法之徒,就说我们这些良民,也一个个都被“欲贪”牵引着,不得自在。首先我承认,我就有“欲贪”,对面的你真的没有吗?“欲贪”这家伙胆大妄为,不怕死,没有它不敢干的事,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心”是幕后黑手,是“心”在指挥、在操纵,“心”想要抓取太多太多,“欲贪”敢说个“不”字吗? “心”和“欲贪”永远就是这么狼狈为奸,也不知道经历了几万年还是几亿年,终于碰到了佛法,碰到了《道德经》,机缘成熟,经得道者开示,于是明白了,于是老实了,双双向“真如”缴械。 原来只要是为了“生”,就有没完没了的麻烦,而只要一停下来,自然就是真正的“生”了。这就到了“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的境界了,也就是说,终于解脱了。 特别补充:按理说,《道德经》是非常严肃的,甚至是神圣的宝典,而我在解析的过程中,却不乏嬉笑怒骂之词,别以为这是狂妄,实际上是真正的自在洒脱。真正的自在洒脱是装不出来、演不出来的,只有在彻悟“此我”之后,把肉身之我视若微尘,才能无所顾忌。 追溯自己的前世,本人最初是由乌龟转人身的。所以,如果谁叫我乌龟***,我也会哈哈一笑。为什么我会这么“厚颜无耻”呢?因为众生平等,因为万法皆空!当我们真正证到了那个境界,自然上等诸佛,下等草芥,哪里还会有贵贱之分呢! 反过来,如果谁还要努力地宣传、推广、包装自己,说明他里面还有见不得人的私货、假货,哪怕他把自己吹上了天,也依然是个十足的凡夫!这是一个虚假的社会,如果谁要走世间路,好像不吹还不行。但如果谁真要走修行路,请把所有虚假的伪装全部扔掉,因为这些全是障道的祸根!修行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但凡我们还觉得自己有点什么,就有“小我”在,有“小我”在,就有“我执”在,有“我执”在就依然离道十万八千里,怎么可能悟道、得道呢?所以,真要修行就要把自己彻底归零,只有归零才能消业,只有归零才能最终与法界融为一体。 |
给哲学定义的不是科哲吗? |
科学门类的划分,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存在什么超越! 你说超越哲学是什么学科呢? |
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解析: 译文容易懂: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这一章无非还是通过现象界的状况阐述守柔、处下的道理。数学里面的极限是有助于我们推理的。试想,柔弱的极限是什么状况?就是“空”,就是“道”。所以,这一章同样是用现象界的事例引领我们入道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老在文字上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今天这一章就不解析了,不如随我去游山玩水如何? 初春的阳光里,枯萎的草丛下,鲜嫩的小草使劲从粘土里、从石缝里钻出来,看似弱不经风,却是那么的坚韧。死与生的对比是那么的强烈。虽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但是,它们似乎已经超越了生死,生就是死,死就死生,这是它们的生死之道。 顽皮的孩子爬到桑树那柔软的尖尖上采食鲜红的桑葚,身段如猴一般敏捷,远处的老奶奶边跑边喊:“快下来,别摔着了!”虽说是跑,却比走还慢,显然,她已经老态龙钟了。我真想把画面做个剪辑,仅仅留下孩子的矫健,以体现“人之生也柔弱”的温馨。但我也知道,谁也剪不掉“其死也坚强”的无奈。这是人类的轮回之道。 风是那么的轻柔,我看不见它,只感觉它温柔的抚摸着我的脸。然而,傍边那棵大树分明就是不久前被风倒的。喜鹊把窝垒在高高的枯树杈上,夫妻双双来回的奔忙,给嗷嗷待哺的小喜鹊喂食,就这一副画面,就把“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喜鹊的繁衍之道。 潺潺的小溪发出轻快的歌声,穿过热闹的红树叶和落花林,带走了世外的梦呓。落花的声音轻柔有力,决绝地离开枝头,只为看一眼滋养它的大地。那跳来跳去的小动物就像在弹奏自然的乐章,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是在宣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自然之道。 虽然,我看到了很多“坚强”,看到了很多“死亡”,但是,我的心是柔软的,这就够了。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一切都遵循天道的旨意。草木枯荣、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沧海桑田、出生入死…… 我这根本就不是在解析《道德经》,我是在“生”的乐园里感受“死”的凄美;在“道”的怀抱里享受“德”的乳汁。《道德经》其实不用解,我们若是明了“道”,怎么着都是“道”,我们若是不明“道”,怎么着都是离德叛道。所以,不如偷一偷懒,大家一起投入自然的怀抱,因为那就是“道”。 老子在这一章仍然是通过比喻强调处下、不争、无事这一核心论点。我前面说过,处下、不争、无事归纳为一个字,那就是:歇!也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个“歇”,才能真正去实践“一苇渡江”和“舍一得万”,才能最终达到“道法自然”的境地。 还有,老子在多个章节中反复强调“正”,以至于“为天下正”。修行难,不是难在法理,也不是难在用功,而是难在“正”,也就是心正。在中低阶段,修行人有一点点杂染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没有大碍的。但是,到了高层之后,只要心里有一点点偏私,很可能就会转变成为大魔头。就像万丈高楼如果有一点点不正,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前面说过修行最难的是心胸宽广,这里又重复地说“歇”,然后还回过头去说“正”,似乎越说越乱,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心胸宽广到能包容十法界的时候,心才能真正的歇下来,而只有当心真正歇下来的时候,才能算真正的“正”。否则,但凡有一点点“动”,自然就会产生某些偏向,也就是某些偏私,而这一点点偏私,就可能成为佛与魔的分水岭。为什么说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原因就在这里。 无意间,我们已经将“法”说到了“无法”处,为什么佛说“法尚应舍”?为什么达摩祖师说“不舍智慧名愚痴”?当我们还处于中低层的修行阶段的时候,可以不管这些,但修到高层之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参详这些话,并真正做到,否则,很可能功亏一篑的! 特别补充:我们反复地说“歇”,那歇在什么地方呢?答:歇在无立足之地处!若问:无立足之地还能歇?答:不仅能歇,而且这是唯一能安安稳稳地歇下来的地方。谁要懂得了这一点也就真正的开悟了,如果不懂,千万别思维,别寻找,既然那个地方无立足之地,怎么可能凭心意识找到呢? |
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解析: 译文还是要看的: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天之道”非常有意思。我们的老祖宗把千差万别的事物归类为五种属性: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一个相生的过程。如果总是一直相生,刹不住车怎么办?法界就这么奥妙,就给它来个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很奥妙的关系。 这么一来,十法界尽管不断地生灭变化,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使所有的事物永远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老子举张弓射箭为例,“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都是为了说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很多人都想改变命运,于是利用风水、姓名等对自己的八字的五行做些补救,也是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效果到底怎么样呢?实话告诉大家,要是碰上真有本事的人帮忙,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也远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大,何况现在从事这行业的忽悠者多。 而“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个“人”指的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世俗人都喜好“锦上添花”,谁如果有钱有势,我们就给他送礼,巴结他;如果他走麦城,我们就尽可能地躲避他。本人因为曾经风光过,也走过麦城,所以两种境况都感受得真真切切。回过头去看,风光也只是一场梦,落魄也只是一阵风。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我们世俗人为什么老是没有多余呢?因为我们贪心不足,不管我们有多少车、多少房、多少钱、多少孩子,我们还是要往前追求,所以也就注定要烦恼一辈子。而得道者呢?哪怕他看似什么都没有,但他觉得有手可以干活,有脚可以走路,有空气可以呼吸,有水可以喝,有大自然的美景可以看,有健康的身体,有快乐的心情……总之,什么都有!当然,这只是表象的解释。 从根本上说,得道者拥有十法界,万事万物都只是他家里的闲家具,不管他怎么舍出去,无非是从这间房搬到那间房而已,还是他的。有个人我告诉他守真如,守着守着,有一天突然笑了:十法界都是我的,我还守什么呀!这就是真修行,开始就得“守”,但“守”道一定时候自然将“守”扔了,于是,大自在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说得道者品德高,是站在我们世俗人的小我角度说的。对得道者来说,连“德”都不住,连得道的心都没有。反过来看我们世俗人,哪怕拥有整个地球的财富都属于无穷小,因为法界无穷大的。所以,我们是真正的穷人,抓取一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那么,我们世俗人有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穷困”面貌呢?当然有!试想,我们两条腿是凭着努力工作换来的吗?两只眼睛是凭着博士学位换来的吗?整个生命是凭着挖空心思换来的吗?要这么想,我们就拥有很多很多,而且这些无一不是法界赐予我们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换位思考,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欠缺什么。我们之所以“穷困”,都是小我之心害的。 注意,只要不悟道,不管多了不起的人都只是“小我”。事实上,想悟道、得道的人多如牛毛,问题是,大家全是以小我之心去求开悟,谁知只要我们的意思一动,早已离道十万八千里,还怎么可能开悟呢?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自恃己能、居功自傲是我们世俗人的事,对得道者来说,他有没有才能、有没有功绩,自己都没有什么感觉,有就像没有一样,怎么会像我们世俗人一样自以为了不起呢? 最后说“其不欲见贤”。一个人但凡觉得自己“贤”,就一定会表现出来,得道者因为无我,所以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如果把他解释为不爱表现自己,那是错的。现实中确实有不爱表现的人,但依然是凡夫心,不能与得道者相提并论。 关于“得道者”,有必要补充说明一下。世俗人要么将得道者神话,要么用“人”的优秀品格往得道者身上套,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得道者但凡只要有这个肉壳子在,就会有人相上的某些缺点,有时候看起来甚至一点也不优秀,就像个普通人,根本不是我们头脑中高大上的形象。 而且,就算是得道者某些业报也还得受,比如六祖就曾遭行昌暗杀未遂。六祖深知其中的因缘,明知道行昌来暗杀他,不仅不恨他,还早早的准备好十两银子,待讲法毕,弟子们离开后,他静待兴昌出现,说是只欠你的钱,不欠你的命,兴昌幡然悔悟。待机缘成熟后,六祖又收他为徒,取名志彻。 要知道,但凡有得道之心,他就还是个凡夫,所以从根本上说,无道可得,无佛可成。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没有佛,没有菩萨,那也是错的,因为不得而得是真得!听高人说,他经常跟各个佛菩萨打交道,佛菩萨们还给了他很多世间得不到的东西,听得我心都痒痒,只是没法判断真假。不过从他帮我处理完某些问题之后,我的身体立马有明显反应来看,他说的是真的。 |
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析: 泡一杯清茶,淡淡的,顺手拿起《道德经》,随便翻开一页,正好是第79章,无心的看看。因为无心,所以慢,因为慢,所以心越来越清静。书中掉下一张纸,拿了一看,原来是那张遗忘很久的借据,我甚至有点怀疑,这真的是借据么?我似乎不愿意回答自己这个问题,因为我正沉浸在傻傻的混沌中。我享受这种状态。 这的确是一张借据,好像有上十年了吧,曾经为了讨债,三番五次的上门,结果钱没要到,还结下了冤仇。钱不多不少,真要上法院,还没那份心情,所以也就撂下了。我甚至巴不得没有那张借据,那样,就好像没人借我的钱一样,我也就彻底死了那份心。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意思是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有残余的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还真是这样,本来我刚开始处在那种极其恬淡的状态中,现在心里还是起了些涟漪,虽然不大,但是有。 当时他借钱是因为结婚,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后来也偶尔碰过他,互相勉强打个招呼,我也懒得提那个事了。我不富有,但即使要回那笔钱,我就真能提高生活水平吗?真能增加幸福快乐吗? 我又想起了昨晚的梦:我走到一个地方,有些迷糊,连白天晚上都分不清。我问路人,也没人给我明确的回答,我意识到是我的魂魄出走了,于是努力的使自己清醒。一番挣扎后,我回到了自己的身躯旁,发现有人在抢救我,我大声的叫喊,阻止他们的行动,但他们似乎感觉不到,还是把针扎进了我的身体里面。也就在这时,我醒了。原来这只是一场梦。 然而,当我早上真正醒来之后,发现上述所描述的整个过程竟然全是梦,也就是我在梦中还在做梦。现在我说这个事的时候,肯定是清晰的。绝对是清晰的。然而,真的清晰吗?人生本是就是一场大梦,我们一辈子活在梦中,何时能醒悟呢?于是,我拿起打火机,把那张借据烧了,不是为了烧钱,而是为了烧梦。 老子说“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反正我也不是什么圣人,还要什么“左契”呢?反观现实社会,干什么都要一系列的手续,一系列的凭据,哪怕结婚都要有婚前财产公证,但结果怎么样呢?除了将一大批律师送到富人的阶层,实在没看到解决其他什么问题。 老子还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意思是说,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我们都是世俗人,没有圣人那样的境界,但很多时候还是可以宽心一些,债务的纠缠也是有因缘的,我要是累世历劫没有欠别人的,今生也不存在别人欠我的,所以有些事还是糊涂一点好,就当还了业债了。人都有难处,何必得理不让人呢!一切就如昨晚的梦,让它过去吧,我要我的清茶。轻轻的喝一口,真好。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浮躁得让人没有闲暇来反思这种浮躁,谁都讨厌这种生活,但似乎谁都身不由己。现实中,所谓的修行人我也见过不少,人前一副大师的派头,口口声声劝人放下,但自己却想离苦得乐、成佛、成道,贪了今生贪来世,这不是背道而驰么?然而,别人要怎么做那是他的事,我只要我当下的恬淡和宁静。 关于什么是“天道”,我之前已经阐述过。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话看似好理解,但细究起来却有问题。“天道”既然“无亲”,也就“无疏”了,也就是说“天道”没有分别心,但既然没有分别心,那为什么又只与善人呢?给恶人不也一样吗?原来,所谓的“天道”不是真有个外力在主宰,是我们自己在主宰自己。我们行善造的是善业,得的是善报,但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老天爷偏爱某个人一样。 关于善,我反反复复的提到,因为我的切身感受实在太深。《心灯录》上说:“世尊每每呼吾人为善男子善女人,又云诸上善人,又云非前世有善根,不能得闻斯道,又云彼于前世前世,已供养过诸佛菩萨,所以今日闻此法,乃能信解受持,又云修道者有二严,能明斯道谓之一严,再修善谓之二严,如车有两轮,方可行远。”既然如此,我干嘛还那么较真呢?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不就是行善么?现在的我是那么的轻安、那么的自在,我已经非常满足了,这不就是“常与善人”么! 修道者都免不了要求道,其实,道在生活中,离了生活没有道。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点滴融入家庭、融入生活、融入细节,才使人生变得充实而快乐。原来,高尚的生活并不是用金钱能买来的,只要用一颗爱心去善待一切、笑对一切,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根本用不着向远处、高处去寻找。 这是一个多彩的、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归根结底,无非都是为了自在和快乐。可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追求的路上,却很少得到结果。反过来看,现在的我不正生活在自在与快乐中么?“大道至简”,原来快乐这么简单。当我们放下外在的奢华,回归眼前的恬淡,回归自己的本心的时候,看似世界小了,实际上,一片前所未有的蓝天将向我们展开。 轻轻的放下《道德经》,够了,老抱着它干嘛,它只是一个引子而已,既然已经引领我进入了更高、更大的蓝天,那就尽情的享受吧。此时的我还需要什么呢? |
来历不明。 著完西去,归还他真正的故乡去了。 留下惟一一个内弟子,鬼谷子,传承发展了百家。 道家,诸子百家之源。 |
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析: 先看看译文: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一章文字似乎比较好懂,没有太多疑义,只是没有人愿意回到这样的社会去。因此,这一章也是被批得最严重的章节,说老子对现实社会失望了,却找不到出路,因此幻想这么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虚拟社会。 事实真是这样吗?老子是常常“以道莅天下”的人,以他那了悟宇宙的大智慧,对地球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看得明明白白,怎么可能生出这么低级的幻想!所以,不是老子错了,是我们以凡夫之心度圣人之腹!是我们理解错了! 这一章是文章快结束的部分,老子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道境、一个佛国、一个极乐世界!说到极乐世界,马上就会有一大帮人站出来反对:不对,极乐世界是佛陀说的,那里黄金铺地,连鸟都是黄金的。没错,佛陀是这么说的。 但佛陀说的是童话版。在佛陀眼里,我们都是火宅里的顽童,都是可怜悯者!不得已,他只好设了个化城。 世俗人不是贪吗?佛陀就利用了我们的贪心,以引导我们往前修行。然而,我们实在是太贪了,总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利益,听说凭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去极乐世界,于是迷相念佛着趋之若鹜,真让人哭笑不得! 按理说,喜欢童话故事的几乎都是孩子,可偏偏向往佛陀童话版极乐世界的人不计其数,而向往老子现实版极乐世界的人几乎没有。不仅如此,还往老子头上泼粪!幸好老子早已去了三界外,否则也怪可怜的。 现在问题是,老子说的跟佛陀说的真是同一个极乐世界吗?绝对没错!错就错在我们总以凡俗的心思考问题,以为极乐世界比现在的酒吧、歌舞厅、演唱会还乐,比吸食毒品还乐,而且没有副作用。总之,以为会整天乐得合不拢嘴。依我说,如果这样的世界真的存在,那不是极乐世界,而是十九层以下的地狱!不信大家按自己想象的乐一天试试。 知道真实的佛国是什么样吗?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人都拥有十法界,那还需要用甲兵来争斗吗?想去哪里动一念就到了,那还需要乘舟舆吗?你动一个念我知、他知;他动一个念你知、我知;我动一个念你知、他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往来交流吗?这时候说是不往来,实际上已经是一体,还怎么往来? 再说“重死”。重死就是重生,也只有“重死”才能了悟生死大事,了悟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只有这时候,我们才会活得坦然、活得潇洒,既珍惜生命,又不会贪生怕死。而现实中,我们由于对死的未知、恐怖,于是努力地抓取妻财子禄等一切身外之物,就像落水的人拼命地用手乱抓,希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结果搞得身心皆苦,反而糟蹋了生命。 还有结绳记事,它描述的是没有宗教、文化等污染的时代,这是以大自然为师,看大自然说法的时代。我们以为这是**,实际上这是大智慧支配下的超然状态。看看动物界,太多的超能力,我们人类能达到吗?我们总是从“现在”、从“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把超出我们思维的东西全部否定掉了。 如果我们能够涤除各种污染,回到很纯清、很宁静的心灵世界,自然就能够看清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要知道,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高级、越难做到,电脑程序那么复杂不就是0和1吗? 至于“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不难理解。庄子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头抱着瓦罐从井里打水浇地,非常辛苦,效率也非常低,有人路过,说帮他安个井架,他断然拒绝了:你这是害我,有了井架是方便多了,可我的贪心也更大了,我还会想要更多更好的东西,于是就没完没了了。所以说,只要有贪求,麻烦就来了。 在这个信息时代,手机、电脑这么发达,我们满足了吗?交通这么发达,我们满足了吗?物质这么丰富,我们满足了吗?所以,发展越好,贪求就越大,而幸福指数反而降低了。为什么我们现在问题越来越多,就是因为我们渴望得到的更多!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是佛的境界,而老子分明说的是“民”。我们可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可知道离了众生没有佛?或者我们以为老子所说的佛境界与我们无关。错得离谱!老子描述的就是我们曾经的生活、曾经的世界,我们本来都是佛!只是因为一念妄动,才堕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也许有人还会反驳:既然堕落了,也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了,我就喜欢现在这样的社会,怎么办?非常好办。要知道,佛陀并不是要我们去他那个童话版的极乐世界,老子也不是要我们回到他那现实版的极乐世界,他们真正的意思是要我们活在当下的极乐世界!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否则这一章节就没有现实意义! 那怎么才能活在当下的极乐世界呢?非常简单,不在乎我们喜欢别墅,不在乎我们追求名车,总之不在乎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贪求,只要我们在这些过程中能够“无所住”,那我们当下就在极乐世界! “无所住”是《金刚经》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才能“无所住”?举个例子,我在闭关的时候,天那么冷,又没有吃的,还那么寂寞,而我的时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过得快,其实手机一直放在旁边,我经常看时间,但并不因此就住在时间上,觉得难熬,这才叫真正的“无所住”。我只能说到这,因为“无所住”是必须要自己去体会的,空话没有半点用! 所以,真正的学佛修道不是要我们禁这个、戒那个,是叫我们明理、叫我们开悟、叫我们回到自性家园!这时,“无为而无不为”,多么地潇洒、自在、轻安!也只有这时,才算是真正的解脱!我们学习这一章,只有领会到这里,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只是玩嘴皮子的游戏而已! |
第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析: 大家都知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诚、有信用的话不会很美;说实相的话,也不会很美。我个人在这方面就有深切的体会。 我曾在《眼泪为谁流》一文中写道:“我为某些真心关心我修行的朋友哭泣。你们看得起我,把资料和信息无私的传递给我,目的就是想拉我一把,按理说我该感恩戴德,但我除了说声谢谢,竟无话可说,因为我心里知道你们学的法不究竟,但我要说出口,就连朋友也没得做了。以前我类似的傻事干了很多,除了得罪人,没有别的作用。后来我就想通了:正道、邪道都是道,各有各的因缘,我自己不是曾经也接触过很多邪法吗?要是没有那些经历,哪能走到现在! 我为众多被洗脑的朋友哭泣。文化是最能害人的。成功学是个骗局,大家都知道了。现在,以佛道的名义、以传统文化的名义的各种教育,看似非常的正能量,而实际上里面夹杂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因为教育者自己没弄懂,在名利的驱使下,在慈悲、公益的掩护下,怎么可能不在糖衣里面包上毒药!而被教育者还一个个感恩戴德,然后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帮助传播,他们自以为是在积德,而实际上现世就在受愚痴报,不知道后世要多少劫才能醒悟过来,悲哀啊!”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意思是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这一点我同样体会很深。我这一辈子就没有准备出任何书,因为现在谁都想出书,结果到处都是害人的书,而真正中国文化的精髓,如《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等却冷落一旁,甚至被严重误解。这次解这个《道德经》实在是不得已。 我保证,《佛道一如道德经》是原创,里面很多新锐的论点都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都是写到那里的时候自己蹦出来的。《道德经》没有版权,所以《佛道一如道德经》也不要版权,作者就叫“山顶洞人”。我甚至都没准备出书,扔到网上了事,有缘人自然能得到。 《道德经》是世界的财富,是法界的真理,被糟蹋成那样,实在不忍!现在被我这么解出来,不知道要受多少攻击。所以,我早就准备好了,哪怕有一万个人攻击我,而有一个人因为这本书开悟,我也心满意足了。再说了,我可没有精力跟那些饱学而又饱食的人士争辩,惹不起躲得起。 现在网络发达,个人的表现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很多人争辩其实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因为他找不到真我,只好到处找话题,找说话的窗口,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自己还活着。如果要我跟这样一群人在六道里争高低,值得吗?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我坦白的告诉大家,跟那些饱学之士相比,我是文盲,如果是用手写,我不知道要写多少错别字,幸好有电脑帮忙,拼音打字可以减少很多错误。 我最佩服六祖慧能,他的那种大智慧可以令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骚客汗颜。我们学佛修道,需要学的是佛法、道法里面的大智慧,不是为了玩嘴皮子!我们别以为自己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书就算有智慧?别以为自己有多大名气、有多少弟子、多少粉丝就算有智慧?那都是造业,而且造的是无量业! 所以,在老子看来,这些人都是“虽智大迷”。什么叫智慧?不开悟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真理实相,“但得本,不愁末”,接下来自然会“一理通,万理彻”的,这才叫智慧。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译文为: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权威的解释是,圣人也不存什么钱,粗茶淡饭,但是就爱帮助别人,越帮助别人自己反而越充实。这种解释肯定连他自己都不信,但现实社会就喜欢拿自己都不信的高调去胡弄别人,有些人甚至因此成全了他个人的“事业”。 所以,这句话如果从财富上去理解,就会发现不合事实,既然自己没有积攒多少财富,还一个劲的布施,一个劲地帮助别人,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我们的问题在于看到“不积”就马上想到“钱”,没办法,世俗人的眼界就这么高。 有一个“傻”修行人,面对他觉得该帮的人,就以无我利他之心全力的去帮,我亲眼见到他被对方的业力干倒几次,谁知倒后马上又“人”将他扶起来,而且比之前站得更高,他的修行就是这么上去的。坦白的说,如果我修行还有一点点进步,那也不是靠打坐得来的。所以,从修行角度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不仅真实不虚,而且是很好的修行方法。 善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行善,也就是有意的做善事,虽然是有为法,但我们这些业力深重的世俗人还必须这么做起。第二是善行,也就是起心动念都是善。比如你看我这本书受益了,真心希望其他人也能受益,于是发愿推广,总共推广给了一千个人,结果却没有一个人受益,没问题,因为你发送了一千个善念,所以依然有一千个善德,与他人接受不接受无关。而且在推广的过程中,你对书的理解会更深,双重受益。第三是至善,至善无善,无善无不善,这就是圣人的层次了。 对圣人来说,从财物上帮助人和精神上安慰人都不是真正的帮人,只有开启人们的智慧,使他们觉悟自心,才算真正的帮人。圣人常处于“空”的状态,他的心里既不会像我们一样想着过去、现在、未来那些破芝麻烂谷子的事,也不会像我们这样存储了很多拷贝来的死知识,所以说“圣人不积”。“不积”就是空相,相当于电脑联网了,但鼠标没有点击任何条目的状态。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是因为有了因缘,需要应付世间的事情,于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圣人生的这个“心”是真心,而真心跟十法界是联网的,也就是十法界的智慧随他调取,越用越有,越用越多,就像电脑,一旦连上宽带,就可以搜索无限。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联这个网,只有联上了这个网才可以叫做有智慧。 接下来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所以说它“利”,估计没人会反对。但是,要说“不害”就有点费解了。像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怎么解释?我说这些灾害是从我们的小我出发判断为灾害的,对自然来说,一切都是该发生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因为大自然无心啊!既然无心,当然就更无害人之心了。不管我们怎么对待它,怎么评价它,它就是那么运转着,平等地对待一切事物,所以说“不害”。 至于个别人遭受了自然灾害,那是自己的因果业力所致,与“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道”难懂?因为我们总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思考,结果越想就越麻烦。如果我们能够站在“道”上看问题,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包括我解这个《道德经》,可别以为我这点小脑筋能想出什么观点来,是因为我守在“道”上,遇到难题的时候,只要我往“道”上一立,就发现怎么转都是圆的。所以,整个八十一章解下来,没有半点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道”就是圆的。 “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个“为”不是“有为”,也不是简单的“无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而“不争”则涵盖了“不我争”,也就是说,这时候十法界都是他的,他已经争到了一切,所以“不争”就是最大的争。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再怎么说都是废话了,解析《道德经》也就结束了。 老子、佛陀也到三界外逍遥去了,剩下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估计还得没完没了的“争”下去,那大家就继续“争”吧,我到墙角晒太阳去。 |
顶 |
道家讲究利己,佛家讲究利他,根本不是一回事 |
西方东方都是一样的,档次也一样,只是你不了解而已 |
|
道是规则 |
你,看似牛逼哄哄,实际啥是哲学都不知道 |
道德经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但我认为它还是包括在广义哲学之内。我这里所说的广义哲学是指应包括玄学在内的一切世界运行规律和存在本质的哲学范畴。 |
有时间再看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数据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