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哲学 -> 西方哲学思想汇编 -> 正文阅读 |
[哲学]西方哲学思想汇编[第15页] |
作者:田中行者2 |
首页 上一页[14] 本页[15] 下一页[16]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五四运动以来,学术界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在这种情境下,向西方学习被认为是进步行为和先进思想的表现,一切以西方的真理为真理,以西方的规范为规范,以西方的原理为原理。换言之,一切照西方的办,这便是先进,否则就是保守和落后。 中国“哲学自觉”,是要跃入中国哲学深渊谷底去求索,去体认中国哲学的本真,凸显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生活世界是神圣世界的基础,神圣世界引领生活世界的方向,二者交织、互动。人类文明通常是由四大板块,即科学、神学(包括宗教)、艺术(包括美学)和哲学构成的。 如果说,科学注重的是观察、实验和归纳思维,艺术注重的是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神学注重的是天启、信仰和演绎思维,那么,哲学注重的则是人生境界和辩证思维。如果说,人类早期的哲学思维总是向外伸展的,那么,随着思维的成熟和深入,它开始倒过来,指向人类自身,尤其是人类的精神世界了。 |
康德把对人(自我)的探索归纳为如下四个问题:我能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期待什么?人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涉及到认识论,第二个问题涉及到伦理学,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宗教学,第四个问题涉及到人类学。当哲学发展世界观的思想时,它总是要运用价值体系,以确保一定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再现。 它将论证这种生活方式,并证明其正确,这种职能还表现为意识形态。哲学还能批判地对待任何世界观的思想,并依靠理论形成可以实现的未来人类生命活动的世界的简图。新的文明发展的形式,必须以从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的变化为前提。这些价值在当代文化内部成长起来。它们将形成于文化的各个领域, 而哲学的任务是抓住新的趋势,并为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贡献。摆脱全球性危机的出路,只有在确定文明发展的战略变化的条件之下才有可能。意识形态上的控制,妨碍了哲学思想的自由发展。哲学是一定时期发生在一定的地区,一定的民族的社会群体文化长期积累的精神产品。 |
海德格尔:“哲学本质上是超时间的,因为它属于那样极少的一类事物,这类事物的命运始终是不能也不可去在当下现今找到直接反响。要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要是哲学变成了一种时尚。”哲学可谓既不中不西、不古不今,又亦中亦西、亦古亦今。哲学构成人类文化的“内核”和“基因”。 中国哲学的新生,在化解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和中国所面临的西方文化冲突及现代化冲突中化生。中国哲学必须对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文明之间的冲突,并由此五大冲突所引发的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五大危机做出回应,寻求化解之道。 这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都是全球性的,它不分东西南北、贫富贵贱,构成了对全球文明的严峻挑战。一般而言,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称之为生存问题,生存问题是人类始终面对并要永久加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也是一切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 |
哲学还能生存下去吗?哲学真的该终结了吗?其实,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这个“哲学危机”或“哲学终结”问题总要被人们提出。所谓的“危机”或“终结”的实质则是:何等形态的哲学该死了,何等形态的哲学该生出来。哲学在哲学史上曾经是包罗万象问题的总体,“所有知识的母体”,即科学的科学。 当各类知识类型各类科学不断成熟而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去之后,哲学变得“无家可归”。当代哲学定位于“人的意义的集聚”,即将人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各种意义加以组合思考,把握其统一意义。中国哲学的创新实是对中国社会在其发展、演变进程中所呈现的新的时代精神的捕捉和把握。 哲学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是政治的体现,而且是社会各层面的升华。创新是指人的生命主体在与其生存状态、生命历程的互动中所激发出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总和。哲学的主要功能是反思,即对理论和现实的深沉思考。笛卡尔把怀疑作为哲学研究的普遍原则; |
借机械多数确认的公共礼法,是从外面加予个人的,所以,虽然它是理性的,却是“非我”的。公共礼法与天理——外在客观必然性不存在内在联系,不相对应,便无“真”的意义;公共礼法与主体内在认可不存在在内联系,不相应合,便无“善”的意义。 公共礼法与“真”、“善”无关,它就只是一种“方便施设”。作为一种“方便施设”,它不具有崇高性。现代人以职业的眼光看待行政事务,正说明了公共礼法的工具性。生命情调是在超越公共礼法及其所涉及的利益关系之上开出的,因而是超越理性的。 它纯为个人自己的一种选择。作为个人自己的,当然是“我”;又为自觉自愿的。但生命情调既然纯为个人自己的一种选择,就是属于个人自己的事。所谓属于个人自己的,是指一方面你不可强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别人也不可强加给你。故此,它不具普遍有效性。 |
一句话的意义,只有在纵横交错,显隐合一的关系网中才能得到确定。20世纪西方所有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都在语言论上交汇了。人生活在符号世界之中,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变成了一种不断修改和完善符号体系的活动。人只能面对符号世界,并不是说人没有面对客观世界, 而是说人的生存使之在面对客观世界的时候,必须使客观世界成为可以理解的世界,成为有秩序、有规律的世界,而这种“秩序”和“规律”的形成就是一种符号体系的形成。世界,是客观的;符号,是主体对世界认识的结果。世界在符号中呈出,人在符号中看世界。 因为有了符号,人不再把世界看成是互无关系的、零乱的世界,而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统一的世界。可以说,符号是一个整体框架,是一个关系系统,是一套意义系统。世界既是客观的又是符号的。只有存在一个客观世界,我们才能把它符号化;只有通过符号化,我们才能认识客观世界。 |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轴心时代以来各大文化的巨大差异和各自的辉煌表明了人向客观世界提问的多样性和各自提问的有效性。自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时代始,世界史是一部分散的世界史,各大文化以自己独特的实践方式创造了自己的符号世界。 17世纪现代社会在西方兴起并向全球扩张,把分散的世界史变成了一部统一的世界史,世界各文化间也开始了巨大的矛盾、冲撞、交流、融合……一切符号世界都是建立在客观世界之上的,正因为有客观世界的存在,人才能创造自己的符号世界,并根据客观世界修正自己的符号世界。 人类超越符号世界局限的努力不过两方面:一是修改固有的符号体系,使之完善; 二是放弃固有的符号体系,寻找一个新的符号体系来代替它。客观世界只有一个,古往今来,符号世界却很多很多。人学,即人的问题的哲学,是对人的现实生存及其意义的强烈关注与理论追求, |
领会中国,对哲学而言,就是要领会中国的文化传统究竟怎样。哲学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使哲学不再注重思想内容方面的建树,而日益关注方法和形式问题。哲学是智慧之学,人类智慧的最初表现是人开始追寻人和外部世界是由何而来,以及人的精神现象的问题。 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关怀”是哲学的最高使命。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哲学界定为“文化的文化”。所谓“文化的文化”,乃是指哲学具有统辖一切文化的功能。它是文化的基础,又是文化的代表和缩影。作为“文化的文化”,哲学并非独自生长。它牵制文化,有时也为文化所牵制。 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找到生活的目标、根据和意义,使人的心灵得到安顿,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忙碌中迷失方向。金钱的魔力削弱了哲学的灵光,却复活和膨胀了原始的野性。金钱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合法地获得并被正当地消费和投入到有益的事业中,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 |
哲学之思的依据是人、人的存在本性、人的历史发展、人的生活世界、人的未来命运。哲学本身虽然不提供知识,要搞好这门学问却要求必须以人类创造的所有知识乃至文化的全部优秀成果作为基础。从事哲学的人还需要具有关怀人类生存命运的高度热情、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 “哲学”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对象”,而又好像拥有一切、全体的对象。哲学思考的兴趣,是人的兴趣;哲学的思考和反思活动是通过人的头脑进行的;哲学的概念、术语是人发明和使用的,并且能够为人类所理解。哲学能够满足人的最深切的精神需要,满足人类在终极意义上把握世界和人生的渴望。 哲学严格来说并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理想的、需要付出全部心力方能达到的理想境界。哲学能够满足人类了解存在之物的终极奥秘,寻找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精神需要。哲学意味着精神持续不断的自我超越,它使得人类不致于丧失精神信仰,并且有助于培养和塑造完善的人格。 |
后现代哲学作为后工业社会的文化思潮,是对现代化进程反思的产物。后现代哲学以反传统、反现代的面目出现,这就彻底割断了哲学与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实际上,作为浓缩着人类认识精华的哲学,应该有着发展的连续性。后现代哲学消极地顺应社会现实的负面,而舍弃了改造、超越现实的哲学使命。 全球化发展,含蕴着通过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以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的客观要求;而可持续性发展,则要求当代人类通过向未来人类的利益让渡,形成跨越时间的连续性发展。后现代哲学注重于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缺乏内容上的创新性建构。后现代哲学对“现代性”只是偏重于否定和摧毁, 而缺乏以积极态度对哲学理论内容的建构,只是在否定中寻找理论的快感,而放弃了在建设中去激发理论创造的热情。后现代哲学没有或很少提供新的知识内容,却迎合标新立异的时尚,致使其刻意创新流为矫揉造作,一味否定、解构、怀疑和揭露已使其显露出单调、重复、贫乏、故弄玄虚的窘相。 |
宇宙意识是从宇宙的视角思考人生,以沉思宇宙法则为人生目的;自我意识是从人生的视角思考宇宙,确立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哲学的宇宙意识探索世界的终极存在,哲学的自我意识探究人生存在的终极意义,宇宙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形成哲学的终极关怀。 帕斯卡:“对于人,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没有什么比永恒更能使他惊心动魄的了。”个体的存在是有限的,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最能激发人内在心灵的不安与痛苦。人如何超越有限,使人生的价值具有永恒性,是每一个认真思考人生的人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终极关怀,从一开始便植根于现实的人生,从精神的永恒性上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个体生命的终结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生命的历史绵延并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延续,还是文化生命的前后相承。 |
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1930-2004):“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德里达:“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 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作为一级学科的哲学,目前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和科学技术哲学8个二级学科。目前哲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哲学与生活的分离,而造成哲学与生活脱节的最主要原因:一是庸俗主义,二是学术主义。 庸俗主义把哲学作为生存的手段或谋取功名利禄的工具;学术主义把哲学看作与现实生活无关的纯粹象牙塔里的学问。生活哲学把哲学首先看作一种活动,而不是知识;是对知识的爱,而不是知识本身。生活哲学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首先是哲学家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 它不是工具,而就是目的本身,其目的不在活动之外,而就在活动之中。生活哲学把哲学看作是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的问题、对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的追问。生活哲学把哲学的作用看作是治疗或引导,即把人引向哲学的生活。 |
西方近现代哲学则代表了一种异质文化的外来智慧,集中体现了近代工业化与现代社会化的科学成果与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流,本质上是活生生的、富于创造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水平的活智慧。从胡塞尔等人开始,要求哲学关注点从玄而又玄的本体论、认识论,转向有血有肉的日常生活。 韦伯、爱因斯坦等人都呼唤哲学重心要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从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到汤因比、李约瑟等人,都要求超越单一西方中心论,走向东西哲学、东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全球化趋势与知识经济的提出,更推动了这种转向。后现代哲学反中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温克勒认为,“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于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这不过是人类为自己谋利益的一种荒谬的偏见”,应“予以摒弃。”海德格尔提出,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托管人”、“守护者”。 |
辛苦 |
人以外的生命的自由和权利是在他们的视野之外的。后现代自由倡导生态自由,它所讲的自由涵盖着宇宙间其他生命的自由。康德认为,只有理性的生物值得人类的道德关怀。而非理性生物则不然,它们只能作为实现理性世界的工具。哲学具有艺术的灵性,还具有科学的理性。 哲学和科学都表现为理性思维,它们的思维及其活动都遵守一般的科学理性原则。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其命题、理论都要有一定的可证实性。不管是哲学理论还是科学理论的建立,都要有严格的逻辑内在一致性。科学思维是尽力排除主观性来坚持客观性,而哲学思维是联系主观性来追求客观性。 哲学和艺术都要用尽量少的语言,最大限度地概括最丰富的思想感情,最本质的特征和规律。如果把人类精神文化划分为艺术和科学两大群类,那么哲学便是介乎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自启蒙运动以来,哲学在西方为一切科学提供真理标准,为一切文化提供观念和价值尺度。 |
首页 上一页[14] 本页[15] 下一页[16]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哲学 最新文章 |
在无限的时间尺度下一切事件都是必然发生的 |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可为什么命苦的总是 |
谈谈唯心主义 |
浅谈男女性思维差异 |
唯物主义很肤浅很错误很弱智 |
不要用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 |
哲学思想只适合有道德的人 |
无神论的欠缺九 有时候无法判断的问题 |
越来越觉得,在中国,人少,畜生多 |
现代的社会形态,,,,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